关于用了乐哀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用了乐哀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用了乐哀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用了乐哀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清明节寄哀思古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小编为大家提供了清明节寄哀思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韦庄的《长安清明》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赏析:
这首诗写得清明时的人事和景物,语言清新。尾联却点出“风光似去年”,“记得承*事”,透露出对盛世的怀念。
清明的*俗是丰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粿互赠,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踏青
清明踏青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惯。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明踏青在山东极为普遍。临朐、滕州的儿童一早就到村外踏青、放风筝。有的用柳条做成口哨吹,哨声十分动听。有的地方,儿童仰脸大口呼气,据说可以泄内火。大部分地区都有打秋千的*惯,潍坊地区的秋千有三种:一种是直秋千(适合老年人玩),第二种是转秋千,第三种是翻秋千。即墨比较重视清明节,这天人们一起床就换上节日服装,特别是妇女,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到处串门,先看新媳妇坐寒食(新媳妇要像举行婚礼那天一样在炕上坐着),然后去打秋千。秋千甩得高,意味着生活过得好,所以大家都你争我抢,兴高采烈地打秋千。这一天,妇女玩得十分痛快,因此,当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
蹴鞠
蹴鞠(cù jū),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至今我们叫足球。
荡秋千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植树
清明时节清明是在寒食后的一天,属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草木吐绿的时节。悼念之后当仰起头迈向未来,冬天之后就是春天。人们在寒食之时,祭祀哀思;寒食之后,就出去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插几枝柳,看它日后成荫。而且在寒食之时,偶尔会不小心把山上的草木烧掉了;寒食过去,清明到来,是时候多种些树木补上了。先人的精神,当像山上的树木,是长青的;人的生命,也当像新种下的树木,在这春风中成长、向上。因此清明也是我国传统的植树节。清明商机无数。
清明节寄哀思怀念寄语
1、清明节细雨绵绵落人间,捧花默立在墓前。雨滴当知离人意,犹如泪水撒地面。
2、清明节缅怀过去,把伤痛变成珍贵的收藏。思念故人,把哀思化为美好的回忆。
3、清明节,晚风中总有永恒的期待,寂寞时总有孤独的身影,想你时总有想思的泪滴。
4、清明是无尽哀思的亲人绝好的季节,凝重的春风,凝重的松软的土地,茵茵的草地,都是知道思念的亲人跪拜的需要。
5、爷爷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长大了。也终于明白,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爷爷却再也回不来了,陪我度过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6、清明时节,思念故人,扫墓寄哀思,中华美德杨;清明踏青,前途无量。清明节我祝福你去踏踏青,幸福一生,前途一片光明。
7、记忆的潮水慢慢的涌来,逐渐淹没我对你的思念。我知道,你的离去,我无法挽留。
8、清明节这是个特别的日子,装载着千丝万缕的思念,如果你真的为他/她好,请你快乐多一点!
9、复苏万物迎清明,缅怀故人祭清明,珍爱生命言清明,生死并置真清明。
10、一晃,父亲已离开我们四年多了,都说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可我亲身体会到这剂良药药效实在太慢了,直到现在每每提到父亲我还是气塞咽喉,泪流满面。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七哀诗》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篇》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外篇·田子方》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贞观政要·卷八·论刑法》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醒世恒言·卷十九》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鸟飞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将翔水,各哀其所生。——《淮南子·说林训》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曹植《七哀》
穷巷多怪,曲学多辩。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商君书·更法》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佚名《蓼莪》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杜甫《哀江头》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陆游《沈园二首》
天有阴阳风雨晦明之气,人有喜怒哀 乐好恶之情。——《隋书·志·卷二十九》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陆游《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
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左传·昭公·昭公二十年》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前赤壁赋》
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礼记·哀公问》
易乐者必多哀,轻施者必好夺。——《中说·卷一·王道篇》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篇》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杜甫《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杜甫《哀江头》
枕中云气千峰*,床底松声万壑哀。——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佚名《采薇》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晏几道《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
除腹心之疾,而置诸股肱,何益?——《左传·哀公·哀公六年》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佚名《蓼莪》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原。——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一》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佚名《子夜四时歌·春林花多媚》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杜甫《不见》
贤达哀乐,不在穷通祸福之间。——《辽史·列传·卷三十四》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佚名《喜怒哀乐未发》
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陆游《哀郢二首》
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墨子·02章 修身》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父爱不如母爱那样体贴入微,随处可见,他一般是埋在心底,只有在关键时刻才显露出来。
1、《悼春》(五绝)
春韵入园香
慈严却远航
残红谁再护
把酒问夕阳
2、《别父》
清风蓑雨雨纷纷
正是人间换景新
孰晓天堂传诏令
仙幡度我父亲魂
3、《思父》(七绝)
欲翠青山起父茔
难别盛世舍亲情
从此慢步重宵九
再见音容梦几更
4、《思父》(七绝)
春雷轰烈起沧茔
难信慈严九界行
何日再耕陇上地
三更梦见泪无声
5、《思父》(七绝)
醉风醉雨醉思亲
难孝高堂欲断魂
可叹谁解意
几回梦赋杏花村
6、《咏梅》(七绝)
俏梅傲雪谁人赏
独竖严冬落九芳
岁月无痕常忆旧
思亲不觉冷风长
7、《思乡》(七绝)
微风细雨又秋凉
犹抱琵琶对烛伤
只恨亲情无处诉
问君何日下池阳
8、《七绝忆父》(新韵)
常思爱父就职间,为树清廉戒酒烟。
卸任一身轻自在,回家顿感五粮甜。
9、《忆王孙·诞辰》
枯枝依旧借春青,嫩草芳环九九庚。
茔绕云烟杜宇鸣,泣亡灵,香烛扶摇无应声。
10、《想父亲》(新韵)
人间五月杨花酩,岁岁来勾想父亲。
似雪一生化无影,爱花半世散花馨。
11、《深秋--驻胆心惊》
滴落梧桐有泪声
去岁哀身逢骤雨
余生悸梦恸悲风
篱边老树存残叶
岭上苍松映旧容
清明节寄哀思的古诗集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清明节寄哀思的古诗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寒食野望吟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夜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郊行即事
朝代:宋代
作者: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惟通唯)
清明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韦庄的《长安清明》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赏析:
这首诗写得清明时的人事和景物,语言清新。尾联却点出“风光似去年”,“记得承*事”,透露出对盛世的怀念。
清明的*俗是丰富有趣的,家家蒸清明粿互赠,不仅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死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踏青
清明踏青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惯。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明踏青在山东极为普遍。临朐、滕州的儿童一早就到村外踏青、放风筝。有的用柳条做成口哨吹,哨声十分动听。有的地方,儿童仰脸大口呼气,据说可以泄内火。大部分地区都有打秋千的*惯,潍坊地区的秋千有三种:一种是直秋千(适合老年人玩),第二种是转秋千,第三种是翻秋千。即墨比较重视清明节,这天人们一起床就换上节日服装,特别是妇女,个个打扮得漂漂亮亮,到处串门,先看新媳妇坐寒食(新媳妇要像举行婚礼那天一样在炕上坐着),然后去打秋千。秋千甩得高,意味着生活过得好,所以大家都你争我抢,兴高采烈地打秋千。这一天,妇女玩得十分痛快,因此,当地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
蹴鞠
蹴鞠(cù jū),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至今我们叫足球。
荡秋千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植树
清明时节清明是在寒食后的一天,属于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草木吐绿的时节。悼念之后当仰起头迈向未来,冬天之后就是春天。人们在寒食之时,祭祀哀思;寒食之后,就出去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插几枝柳,看它日后成荫。而且在寒食之时,偶尔会不小心把山上的草木烧掉了;寒食过去,清明到来,是时候多种些树木补上了。先人的精神,当像山上的树木,是长青的;人的生命,也当像新种下的树木,在这春风中成长、向上。因此清明也是我国传统的植树节。清明商机无数。
哀词哀亡女也
吴琏〔明代〕
念乃容,忆乃心。莹然一圭璧,允矣双南金。未鼓瑟与琴,何地扬清音。
后妃天命使若汝,国风那见关睢吟。关睢吟,作于古不作于今,汝翁一泪常沾襟。
四哀诗 其一 哀兄
蔡清〔明代〕
古有二宋与二苏,我意二杨亦并驱。铣也早逝钦也孤,霜月哀哀孤雁呼。
铣也之逝何早乎,旬日期尽万里途。
四哀诗 其二 哀兄即师
蔡清〔明代〕
昔日小苏与大苏,对床旧约老不疏。生今此愿不可摅,青灯独对读遗书。
读书之意竟何如,立德立功泽八区。显祖宗兮大门闾,伸兄遗志无使孤。
四哀诗 其三 哀嫂死于贞烈
蔡清〔明代〕
一死人生所必有,佐逆偷生多白首。往往仍出儒绅胄,到此昏颠不可究。
娟娟女儿闺中秀,夫危未绝命先授。所决夫目得亲觏,*九地透。
至性独能全所受,宁知身名朽不朽。嗟嗟末世多盗儒,如此女儿真丈夫。
若夫昔也曾师吾,吾今以若为师乎。
四哀诗 其四 哀侄女死于孩提
蔡清〔明代〕
兄嫂相从九地游,独遗孩女哭啾啾。丁宁内人勤恤收,古有伯道若知否。
神理茫茫竟莫求,掌中珠失竟莫留。骨肉之恩竟莫酬,此恨百年何人瘳。
哀诗录寄富溪朱孝子且以自哀吾母云
邓雅〔元代〕
吾母久已殁,汝母亦不存。哀哉不有母,何由生我身。
幼小俱失怙,丧乱家益贫。衣食仰慈母,教育乃**。
母殁身独在,再见嗟无因。慈乌未返哺,哀鸣夜达晨。
呼天杳不闻,痛恨何由伸。母德实深厚,至哉比坤元。
报答恐无地,扬立当显亲。曾参有明训,与子书诸绅。
哀三哀 其一
朱嘉徵〔清代〕
吾生已足厌,死者未云亡。徐君墓宿草,心许与剑长。
初从凤林游,十九二十强。岳岳青云器,烂烂列星行。
时危薄文术,昴毕始启疆。草疏辄痛哭,持身以大纲。
朝廷正渴贤,私门多禁当。有斧空无柯,内圜而枘方。
上书同时刖,荆玉夜精光。声价走璠玙,所宝非世良。
入洛岂君意,饥驱自旁皇。五十始释褐,因之白玉堂。
云中双飞鹤,游止必相将。一鹤凌霄汉,一鹤淹故乡。
霄汉忽垂翅,颇令存者伤。
哀三哀 其二
朱嘉徵〔清代〕
龙门后死者,旷世得谈子。终老博士身,义风振闾里。
䃲礴卧江山,疏野气味美。薄俗难使真,独负苍生耻。
上下数千年,衡断无与比。昭代十六皇,圣德系泰否。
兰台空汗青,名山正时纪。较仇鲁鱼编,苴笔董狐史。
甲申逢世患,徒步阙廷死。去列幕府雄,气横建业水。
仗剑履间关,画河且高垒。责我义公徒,破家存国祀。
悔不用公言,偷活沟壑耳。生歌*陵东,丘首高风起。
哀三哀 其三
朱嘉徵〔清代〕
郭公文章伯,结交高阳徒。力不胜杯酌,酒盏无时疏。
以乐写哀的诗句
一切景语皆情语。古诗词中常会借用外在的所见、所闻与所思之物来表达内在的感受,描写之景与作者想表达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如此一来,便可倍增其哀。下面小编收集了以乐写哀的诗句,供大家欣赏。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先秦《诗经》
是谁曾经在那个春光烂漫的春天里,在杨柳依依中送别我?而当我在大雪飘飞的时候经历九死一生返回的时候,还有谁在等我?杨柳依依是春天的美景,但是在这个时候男主人公要出征了,面对这样的美景更能传达出对故乡、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深永,味之无尽。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花与鸟两种事物本是春天必不可少的乐景,而诗人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亡国之悲,离别之悲。
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看似诗中展现了一片温暖清新的春天景色,诗人却因送故人远别以及故人的遭遇而不安惆怅。可见,乐景写哀情,更能突出诗人送别朋友的悲伤和对朋友“西出阳关无故人”后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5、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
诗人起笔抒“恨”,即亡国之痛,然后描写“旧时游上苑”的繁华盛况:车水马龙,花月春风。诗人的'“恨”全在这“繁华盛况”之中,情与景的连接点就是“昨夜梦魂中”一句。在这里,“旧时游上苑”的景致描绘的越美,越能够表达出诗人梦醒之后被囚的亡国之痛。
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词人推想离别以后可能会有一番良辰美景,可是纵有良辰好景,也等于虚设,因为再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共赏。即便对着美景,能产生一些感受,但又能向谁去诉说呢?总之,一切都提不起兴致了。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划到了细致入微、至尽至极的地步。
7、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李煜《采桑子》
无奈之下朦胧入睡,却见伊人入梦来。这里用的也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8、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白居易《琵琶行》
这两句写到春天江月夜景,从前文“杜鹃啼血猿哀鸣”和后文“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可以看出此处有“以乐写哀”表达诗人被贬浔阳的痛苦。
9、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白居易《长恨歌》
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在寂寞悲凉的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若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比如何不泪垂”,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物是人非,更让唐玄宗禁不住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杨贵妃的容貌,这就突出了唐玄宗由于苦苦相思而产生幻觉的哀痛,这就像柳永所说那样“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坛玄宗即使满对良辰美景,那也只是“虚设”,心中却是难以排解的相思之苦。
10、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诗人以乐景写哀情,表达心中难言之哀,难传之痛,该诗就是有此写作特点。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写出了辽阔的原野、浩荡的长江、灿烂的星月,瞻前句顾后句,不难看出,此处有“以乐写哀”的妙处——运用了美好的意境为了反衬诗人的孤独伶仃而颠沛无靠的情感。
乐游原古诗
《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此诗赞美黄昏前的绮丽风光,表达自己的感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乐游原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商隐·乐游原
春梦乱不记,春原登已重。青门弄烟柳,紫阁舞云松。
拂砚轻冰散,开尊绿酎浓。无悰托诗遣,吟罢更无悰。
创作背景
乐游原是唐代游览胜地,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程梦星《李义山诗集笺注》:“此诗当作于会昌四、五年(844、845)间,时义山去河阳退居太原,往来京师,过乐游原而作是诗,盖为武宗忧也。武宗英敏特达,略似汉宣,其任德裕为相,克泽潞,取太原,在唐季世可谓有为,故曰‘夕阳无限好’也。而内宠王才人,外筑望仙台,封道士刘玄静为学士,用其术以致身病不复自惜。识者知其不永,故义山忧之,以为‘*黄昏也。
整体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此诗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于是登上古原,即乐游原。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李商隐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余晖映照,晚霞满期天,山凝胭脂,气象万千。诗人将时代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一起熔铸于黄昏夕照下的`景物画面中。“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是深含哲理的千古名言,蕴涵了这样一个意旨:景致之所以如此妖娆,正是因为在接*黄昏之时才显得无限美好。这*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十分深刻,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其实这里不仅是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短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这两句诗所蕴含的博大而精深的哲理意味,后世被广泛引用,并且借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也引申、升华甚至反其意而为之,变消极为积极,化腐朽为神奇,产生全新的意义。因此它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思想价值。
此诗不用典,语言明白如话,毫无雕饰,节奏明快,感喟深沉,富于哲理,是李诗中少有的,因此也是难能可贵的。
形容乐观的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形容乐观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出自于:虞集《听雨》
2、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出自于: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3、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出自于:屈大均《秣陵》
4、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侯。——出自于:李商隐《富*少侯》
5、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出自于: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6、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出自于: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7、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出自于: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8、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出自于:罗隐《西施》
9、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出自于:李白《鞠歌行》
10、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出自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1、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出自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12、*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出自于: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3、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出自于:屈原《国殇》
14、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出自于:汪遵《息国》
15、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出自于: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16、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出自于:屈原《国殇》
17、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出自于:孔夷《南浦·旅怀》
1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于:杜甫《春望》
19、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出自于: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20、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出自于:简长《送僧南归》
21、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出自于:李益《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22、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出自于: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2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出自于:颜真卿《劝学诗》
24、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出自于:陆游《读书》
25、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出自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6、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出自于:张华《游侠篇》
27、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出自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8、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出自于:何承天《战城南》
29、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出自于:谢逸《送董元达》
30、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出自于: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31、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出自于: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32、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出自于:欧阳修《画地学书》
33、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出自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34、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出自于:陆游《金错刀行》
35、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出自于: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36、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出自于:刘禹锡《蜀先主庙》
37、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出自于:鲍照《代出自于蓟北门行》
38、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出自于:温庭筠《过五丈原》
39、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出自于:章碣《焚书坑》
40、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出自于: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41、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出自于:高适《塞下曲》
42、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出自于:郑畋《马嵬坡》
4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出自于:陆游《夜泊水村》
44、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出自于:范云《效古诗》
45、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出自于:杨继盛《就义诗》
46、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出自于:刘长卿《别严士元》
4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于:杜牧《泊秦淮》
48、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出自于: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49、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出自于:汪遵《息国》
描写音乐的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音乐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钱起《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徒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陈季、王邕、庄若讷、魏璀四人所作《湘灵鼓瑟》
神女泛瑶瑟,古祠严野亭。 楚云来泱漭,湘水助清泠。 妙指徵幽契,繁声入杳冥。 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 调苦荆人怨,时遥帝子灵。 遗音如可赏,试奏为君听。
临江仙 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
月亮风定露华清。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遥闻妃瑟泠泠。
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唐.白居易
法曲法曲歌大定,积德重熙有馀庆。永徽之人舞而咏,
法曲法曲舞霓裳。政和世理音洋洋,开元之人乐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庆垂无疆。中宗肃宗复鸿业,
唐祚中兴万万叶。法曲法曲合夷歌,夷声邪乱华声和。
以乱干和天宝末,明年胡尘犯宫阙。乃知法曲本华风,
苟能审音与政通。一从胡曲相参错,不辨兴衰与哀乐。
愿求牙旷正华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玉声如乐〗唐.刘轲
玉叩能旋止,人言与乐并。繁音忽已阕,雅韵诎然清。
佩想停仙步,泉疑咽夜声。曲终无异听,响极有馀情。
特达知难拟,玲珑岂易名。昆山如可得,一片伫为荣。
〖杨柳枝词〗唐.刘禹锡
塞上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嵩岳闻笙〗唐.刘希夷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仙人不可见,乘月*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赠花卿〗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册上公太常奏雅乐〗唐.无名氏
司乐陈金石,逶迤引上公。奏音人语绝,清韵佩声通。
应律烟云改,来仪鸟兽同。得贤因举颂,修礼便观风。
圣寿三称内,天欢九奏中。寂寥高曲尽,犹自满宸聪。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疑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小处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听颖师弹琴》
——唐·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任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李凭箜篌引》
《清*乐·村居》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1.清*乐(yuè):词牌名。
2.村居:题目。
3.茅檐:茅屋的屋檐。
4.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
5.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
6.翁媪(ǎo):老翁、老妇。
7.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8.织:编织,指编织鸡笼。
9.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
10.卧:趴。
茅屋的屋檐又低又小,
溪边长满翠绿的青草,
用吴地的方言,
互相逗趣取乐 ,
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河东的豆地里锄草,
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手艺真巧。
最令人欢喜的是顽皮淘气的小儿子,
趴在溪头草丛, 剥着刚刚采下的莲蓬。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这首《清*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三、四句写词中出现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们面前时,才发现说话的已不是什么年轻人,而是白发皤皤的老年人了。"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
下片集中写这一农户的三个儿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继续扩展。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
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对此,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向往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1]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著名词作《·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以乐衬哀的古诗
用了乐哀的古诗
乐景哀情的古诗
以乐景写哀情的古诗
以哀写乐的古诗句
写乐景哀情的古诗
以乐景衬哀情的古诗
以哀景衬乐景的古诗
以哀写乐的古诗词
以乐衬哀的古诗词
以乐写哀的诗句
以乐衬哀的诗句
关于以乐景写哀情的古诗
乐静写哀情的诗句古诗
古诗喜怒哀乐的诗
乐景哀情的诗句
有喜怒哀乐的古诗
初中哀景衬乐情的古诗
古诗中以乐写哀的名句
乐景写哀情学过的古诗
乐景衬哀情的王维古诗
带有乐器的哀婉古诗
哀景衬乐情的诗句
乐景衬哀情的诗句
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
以哀景衬乐情的诗句
古诗中的乐景写哀手法
以哀景写乐情的诗句
以乐景衬哀情的诗句
有关喜怒哀乐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