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杨柳枝词九首其二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杨柳枝词九首其二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杨柳枝词九首其二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杨柳枝词九首其二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白居易的古诗杨柳枝词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居易的古诗杨柳枝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杨柳枝词
唐代: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译文
春风吹拂柳枝随风起舞,绽出嫩芽一片嫩黄比丝柔软。
永丰坊西角的荒园里,整日都没有人,这柳枝属于谁?
注释
⑴千万枝:一作“万万枝”。
⑵永丰:永丰坊,唐代东都洛阳坊名。
⑶阿(ā)谁: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
赏析
乍看之下此诗前两句写柳的风姿可爱,后两句抒发感慨,其实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绝。
诗中写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现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条。此诗亦即于此着笔。首句写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千万枝”,是说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之繁茂,次句极写柳枝之秀色夺目。柔嫩多姿,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金色”、“丝”,比譬形象。写尽早春新柳又嫩又软之娇态。此句上承春风,写的仍是风中情景,风中之柳,才更能显出枝条之软。句中叠用两个“于”字,接连比况,更加突出了“软”和“嫩”,而且使节奏轻快流动,与诗中欣喜赞美之情非常协调。这两句把垂柳之生机横溢,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生动。《唐宋诗醇》称此诗“风致翩翩”,确是中肯之论。
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笔锋一转,写的却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这首咏物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时期,由于朋党斗争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挤。诗人自己,也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此诗所写,亦当含有诗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内。
此诗将咏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着一丝痕迹。全诗明白晓畅,有如民歌,加以描写生动传神,当时就“遍流京都”。后来苏轼写《洞仙歌》词咏柳,有“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之句,隐括此诗,读来仍然令人有无限低回之感,足见其艺术力量感人至深了。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翻译
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黄色,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其一)
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不要忘了归期。
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
注释解释
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
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里许:里面,里头。许,语助词。元来:即“原来”。人:取“仁”的谐音。
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伊:人称代词,“你”。
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围棋:*传统棋种。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玲珑:精巧貌。骰(tóu)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入骨”句: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入骨”是双关隐语。
诗文赏析
其一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首二句,感物起兴。眼见一块原来是极鲜亮的红丝绸,却因蒙上了灰尘,颜色变得暗淡了,旧如“曲尘”,而这“一尺深红”的丝绸,好像不是一般的.妇人之饰,很可能它就是女子新婚时用过的方幅红绸“盖头”。这“一尺深红”,应是女子眼中的不寻常之物,她一直把那约一尺宽的红绸作为自己婚姻的象征,看到红绸,就引起对幸福的憧憬。可如今,眼前的红绸却已经蒙上尘土,还有了不少“曲尘”似的霉斑。睹物思人,不由感慨万端。唉,还是俗话说得对,物品天生的都是旧不如新。然而,就爱情而言,则不能“喜新厌旧”,而应是“日久长新”才好,否则情不专而怨恨必生。窦玄妻《古怨歌》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诗人这里正是以“衣不如新”反衬“人不如故”。看来是丈夫又有了新欢,才引起女主人公幽怨的情思。这二句运用了比喻,虽然手法委宛,语言却很直白,就意蕴而论,显然缺乏含蓄之美感。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这二句,仍然运用了比喻,抒发被弃女子的“恨”意。“合欢桃核”,本来那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旧日婚俗在“新人”家中,也常常摆放枣、栗子、桂枝、桃核等果物,预示喜兆。想当初,女主人公在与丈夫两情欢娱的时候,她是那样相信她们用桃核来表示的永远好合的誓言,现在明白,原来那“合欢桃核”里面,已经有了另外一个“人”了。“人”是“仁”的谐音,说“合欢桃核”另有“人”,就是说她的丈夫内心里另有新欢的“人”了。所以,这是借鉴了民歌中常用的谐音双关的手法写桃核内有“仁”以隐喻合欢之人心中原来别有“人”,富有民间的生活气息。既然对方心中已有他人,故第二句曰“旧物不如新”;虽前有“合欢桃核”之约,然“终堪恨”也。这就既巧妙地讽刺了爱情上的喜新厌旧者,又曲折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所爱者的执着追求,那“恨”字流露出一种难言的幽恨之情。面对负心人,诗人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劝戒,言有尽而意无穷,反映了甜蜜爱情生活中的另一个侧面。
这首词,在艺术方面,采用比兴、暗示、谐音双关的手法,加强了抒情效果。但从词的整体意境看,仍然是“意伤于太尽”(张戒《岁寒堂诗话》),缺乏余韵远致。像“天生旧物不如新”、“里许元来别有人”这样的内心触悟,也过于直浅了些。
其二
此篇是以女子口吻,抒写她对情郎的眷恋。首起二句,是叮嘱之辞。“井底点灯深烛伊”,这“井底点灯”四字,谓在井底点上灯。何以偏在井底点灯呢?原来这井底之灯,必是深处之烛。而“深烛”,隐喻“深嘱”。“伊”是人称代词,在此代“你”。“深烛伊”也就是“非常诚恳地嘱咐你。”显然,是作者刻意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叙事。因而使词意隐晦了。
既云“深嘱”,嘱咐些什么呢?即次句“共郎长行莫围棋”。共,介词,犹同;跟。“共郎”二字,明示女主人公正与郎相聚。而紧跟“长行”二字,又暗示着这是离别的时刻。所以她才对他叮嘱再三、情意绵绵。此“长行”与“围棋”,又作谐音双关。长行,是一种博戏的名称。据唐人笔记记载,用掷骰子来博“长行局”,因简单易行,唐人“颇或耽玩,至有废庆吊、忘寝休、辍饮食者”(《唐国史补》卷下),是一种低俗的赌博。而“围棋”,是*传统的棋艺,棋理高深,可谓文人雅士的游戏。可她为什么“深嘱”将要出门的丈夫,让他记住:我可以与你玩长行,但不同你下围棋呢?原来,她的这番叮嘱中另有深意。她是用“长行”这种博戏的名称来双关“长途旅行”,又用“围棋”来双关“违误归期”。她这是告诉丈夫“远行一定不要误了归期”!在生活中,人们要把某件事情告诉对方,却又不便于明白说出,往往会用这种谐音双关的方式来暗示。这里的“长行”、“围棋”,也是女主人公将她深隐的心曲,婉转托出;虽然可见女子的柔情蜜意,但由于其中的隐语,过于隐晦。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后两句从“长行”引出“骰子”,说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且深入骨中,表达着我对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吗?这样一来,自然又深化了第二句深嘱“长行莫围棋”的用意,原来她“共郎长行”,也是有意要用“长行”这种博戏所用的“骰子”来提醒丈夫:当你玩“长行”使用骰子时,知不知道,那骰子上的红点,颗颗都是入骨的红豆,代表着我对你的入骨相思?所以,你千万不要违误了归期。这一句,非常准确地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惦念,对丈夫的那种难舍难离的强烈的爱!“入骨相思”,一语双关,其中缠绵之意,教人不由魂销。在章法上,则是对前二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的对应。诗中,女子“共郎长行”时“深嘱”于前,客子“违期”未归时又“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寄意的口吻轻轻将全诗兜住,然后再表现出这位多情的闺中人亟盼游子早归的焦虑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收得自然,余味不尽。而读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诚挚而火热的爱情。有女钟情如此,令人读来倍觉感人。“入骨相思知不知”七个字,乃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这首词最精粹之笔,在于后二句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全词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虽有助于词境的深婉含蓄;但由于刻意为之,便又流人“谜而不诗”(王夫之《古诗评选》)之地,缺乏“自然天成”之妙。
此二诗写“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以讽喜新厌旧;写“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见浓艳的辞藻,又未闻有些许脂粉气。其设想新奇,别开生面,在许多的爱情诗中,使人顿觉耳目一新。大量使用谐音双关修辞法,更使诗作独标一格,别有情致。人们表达爱的情感,力避直率明白,本尚朦胧含蓄(当然不是晦涩费解),而双关隐语的运用,却能使人透过字面的意思,通过那些音同或音*的“别字”,去细细品味那双关语中底层的无尽的意蕴。这些谐音词的寓意颇深,不可囫囵读之。它蕴含着诗人人为的特定含义和感情色彩,能使语言在表达上更含蓄、婉转和饶有风趣。用于表达爱情,则言浅意深,更富有感染力。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添声杨柳枝》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译文翻译
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电影,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其一)
深夜里点亮烛火深深的嘱咐你,此去路途遥远不要忘了归期。
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
注释解释
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电影。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电影。
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
里许:里面,里头。许,语助词。元来:即“原来”。人:取“仁”的谐音。
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伊:人称代词,“你”。
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围棋:中国传统棋种。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玲珑:精巧貌。骰(tóu)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入骨”句: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入骨”是双关隐语。
诗文赏析
其一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首二句,感物起兴。眼见一块原来是极鲜亮的红丝绸,却因蒙上了灰尘,颜色变得暗淡了,旧如“曲尘”,而这“一尺深红”的丝绸,好像不是一般的.妇人之饰,很可能它就是女子新婚时用过的方幅红绸“盖头”。这“一尺深红”,应是女子眼中的不寻常之物,她一直把那约一尺宽的红绸作为自己婚姻的象征,看到红绸,就引起对幸福的憧憬。可如今,眼前的红绸却已经蒙上尘土,还有了不少“曲尘”似的霉斑。睹物思人,不由感慨万端。唉,还是俗话说得对,物品天生的都是旧不如新。然而,就爱情而言,则不能“喜新厌旧”,而应是“日久长新”才好,否则情不专而怨恨必生。窦玄妻《古怨歌》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诗人这里正是以“衣不如新”反衬“人不如故”。看来是丈夫又有了新欢,才引起女主人公幽怨的情思。这二句运用了比喻,虽然手法委宛,语言却很直白,就意蕴而论,显然缺乏含蓄之美感。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这二句,仍然运用了比喻,抒发被弃女子的“恨”意。“合欢桃核”,本来那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旧日婚俗在“新人”家中,也常常摆放枣、栗子、桂枝、桃核等果物,预示喜兆。想当初,女主人公在与丈夫两情欢娱的时候,她是那样相信她们用桃核来表示的永远好合的誓言,现在明白,原来那“合欢桃核”里面,已经有了另外一个“人”了。“人”是“仁”的谐音,说“合欢桃核”另有“人”,就是说她的丈夫内心里另有新欢的“人”了。所以,这是借鉴了民歌中常用的谐音双关的手法写桃核内有“仁”以隐喻合欢之人心中原来别有“人”,富有民间的生活气息。既然对方心中已有他人,故第二句曰“旧物不如新”;虽前有“合欢桃核”之约,然“终堪恨”也。这就既巧妙地讽刺了爱情上的喜新厌旧者,又曲折地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所爱者的执着追求,那“恨”字流露出一种难言的幽恨之情。面对负心人,诗人委婉地提出自己的劝戒,言有尽而意无穷,反映了甜蜜爱情生活中的另一个侧面。
这首词,在艺术方面,采用比兴、暗示、谐音双关的手法,加强了抒情效果。但从词的整体意境看,仍然是“意伤于太尽”(张戒《岁寒堂诗话》),缺乏余韵远致。像“天生旧物不如新”、“里许元来别有人”这样的内心触悟,也过于直浅了些。
其二
此篇是以女子口吻,抒写她对情郎的眷恋。首起二句,是叮嘱之辞。“井底点灯深烛伊”,这“井底点灯”四字,谓在井底点上灯。何以偏在井底点灯呢?原来这井底之灯,必是深处之烛。而“深烛”,隐喻“深嘱”。“伊”是人称代词,在此代“你”。“深烛伊”也就是“非常诚恳地嘱咐你。”显然,是作者刻意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叙事。因而使词意隐晦了。
既云“深嘱”,嘱咐些什么呢?即次句“共郎长行莫围棋”。共,介词,犹同;跟。“共郎”二字,明示女主人公正与郎相聚。而紧跟“长行”二字,又暗示着这是离别的时刻。所以她才对他叮嘱再三、情意绵绵。此“长行”与“围棋”,又作谐音双关。长行,是一种博戏的名称。据唐人笔记记载,用掷骰子来博“长行局”,因简单易行,唐人“颇或耽玩,至有废庆吊、忘寝休、辍饮食者”(《唐国史补》卷下),是一种低俗的赌博。而“围棋”,是中国传统的棋艺,棋理高深,可谓文人雅士的游戏。可她为什么“深嘱”将要出门的丈夫,让他记住:我可以与你玩长行,但不同你下围棋呢?原来,她的这番叮嘱中另有深意。她是用“长行”这种博戏的名称来双关“长途旅行”,又用“围棋”来双关“违误归期”。她这是告诉丈夫“远行一定不要误了归期”!在生活中,人们要把某件事情告诉对方,却又不便于明白说出,往往会用这种谐音双关的方式来暗示。这里的“长行”、“围棋”,也是女主人公将她深隐的心曲,婉转托出;虽然可见女子的柔情蜜意,但由于其中的隐语,过于隐晦。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后两句从“长行”引出“骰子”,说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且深入骨中,表达着我对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吗?这样一来,自然又深化了第二句深嘱“长行莫围棋”的用意,原来她“共郎长行”,也是有意要用“长行”这种博戏所用的“骰子”来提醒丈夫:当你玩“长行”使用骰子时,知不知道,那骰子上的红点,颗颗都是入骨的红豆,代表着我对你的入骨相思?所以,你千万不要违误了归期。这一句,非常准确地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惦念,对丈夫的那种难舍难离的强烈的爱!“入骨相思”,一语双关,其中缠绵之意,教人不由魂销。在章法上,则是对前二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的对应。诗中,女子“共郎长行”时“深嘱”于前,客子“违期”未归时又“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寄意的口吻轻轻将全诗兜住,然后再表现出这位多情的闺中人亟盼游子早归的焦虑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收得自然,余味不尽。而读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诚挚而火热的爱情。有女钟情如此,令人读来倍觉感人。“入骨相思知不知”七个字,乃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这首词最精粹之笔,在于后二句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全词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虽有助于词境的深婉含蓄;但由于刻意为之,便又流人“谜而不诗”(王夫之《古诗评选》)之地,缺乏“自然天成”之妙。
此二诗写“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以讽喜新厌旧;写“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见浓艳的辞藻,又未闻有些许脂粉气。其设想新奇,别开生面,在许多的爱情诗中,使人顿觉耳目一新。大量使用谐音双关修辞法,更使诗作独标一格,别有情致。人们表达爱的情感,力避直率明白,本尚朦胧含蓄(当然不是晦涩费解),而双关隐语的运用,却能使人透过字面的意思,通过那些音同或音*的“别字”,去细细品味那双关语中底层的无尽的意蕴。这些谐音词的寓意颇深,不可囫囵读之。它蕴含着诗人人为的特定含义和感*彩,能使语言在表达上更含蓄、婉转和饶有风趣。用于表达爱情,则言浅意深,更富有感染力。
作者简介
温庭筠(约812或说801、824)年—约866或说870、882年)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杨柳枝词》,又称《杨柳枝》,乐府“*代曲辞”,旧名《折杨柳》或《折柳枝》。形式似七绝,唐人多用以歌唱。白居易晚年居洛阳,曾与刘禹锡唱和此曲,这首诗主要说隋炀帝的荒淫无度,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一下这首是吧。
杨柳枝词
刘禹锡
炀帝行宫汴水滨,
数株残柳不胜春。
晚来风起花如雪,
飞入宫墙不见人。
刘禹锡诗鉴赏
白居易晚年居洛阳,曾与刘禹锡唱和此曲,白云:“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云:“请君莫听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可见这首杨柳枝也是依旧曲翻为新声的。虽然声谱不传,然其音调情韵,通过文字的抑扬高下,仍然可以见出。
这首杨柳枝是对隋宫表示黍离麦秀之悲。隋炀帝是一个荒淫的君主,他从长安至江都,置离宫(即行宫)四十余所,以供游赏之需。这儿所说的行宫,是濒临汴水的那一所。词中写了隋宫的荒凉破败,字里行间也寓有对隋炀帝佚乐生活的批判。古人写诗讲究诗眼,词也讲究词眼,因为眼乃神光所聚,能映照全体。(说见清刘熙载《艺概》卷四)此词“残柳”
二字,不仅用来入题,同时也是一篇之眼。诗人的创作冲动当自“残柳”而来。大概他的思路是因先看到隋宫中的残柳,才联想到隋炀帝的衰亡。但这种怀古之情,他不能象散文那样直说,而需通过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于是他便以残柳进行构思,从残柳柔弱的形态,写到柳絮的飘飏,借以抒发他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
诗的第一句写得很*常,只是交代了地点,但是若不是用它作为铺垫,下文便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的好处还在于把读者的思绪一下子带到遥运的隋代,进入全词的规定情境。汴水隋宫,到刘禹锡时代,已二百年了,其衰败可想而知。此时,往日的繁华全然不见,唯见数株残柳在风中摇曳。残柳,一本作杨柳,虽只一字之差,而境界迥异。黄生《唐诗摘钞》云:“‘不胜春’三字,正为‘残柳’写照,若作‘杨柳’,则三字落空矣。”此说有理,由于是残柳,因此显得袅娜无力,弱不禁风。若是一般的杨柳,则在骀荡的春风中翩跹起舞,便不会“不胜春”了。这“不胜春”三字,其实正是诗人自己的感情通过移情作用,镕铸到残柳身上的,因此透过残柳,也可见出诗人的一腔愁绪。
七绝虽短,但唐人写得好的往往是一句一转,移步换形。前已说过,杨柳枝词形式上也是七绝,但这首前两句却是用的直下法,一气呵成,其中并无转折。至第三、四两句,诗人便采用转折的方法了。他不再写柳枝的袅娜无力,而转向写杨花柳絮。晚来一阵风起,杨花飘飞,宛如白雪,那境界是朦胧的,也是令人伤感的。但是诗人并未停留在低徊忧伤的情绪中,而是让想像的翅膀跟随杨花一起飞过宫墙,看个究竟。古人做诗,往往把主观感情附着于客观物体,或托诸动物,如燕雁蜂蝶;或借助植物,如红叶杨花。李益《汴河曲》云:“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他的另一首《隋宫燕》则云:“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旋落已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前一首同样是写汴水隋宫,亦托杨花以寄慨,但其意境运逊于刘诗。后一首谓燕子飞过宫墙,不见宫中有人,其意当从刘诗化来,唯将杨花改作燕子罢了。宋顾乐把两者作了对比,说此首“末句着柳说,比李益说燕更妙”。(《唐人万首绝句选》)末句所以为妙,不仅是将杨花拟人化(其实这一点燕子也做到了),而且紧紧地结合残柳,与上文相呼应。在形象上它比燕子更为空灵轻盈,它似乎代表诗人到隋宫内巡视了一遍,得到的印象是荒无人烟。“不见人”三字,下得极妙。黄生《唐诗摘钞》说:“只‘不见人’三字,写尽故宫黍离之悲,何用多言!”正说在点子上。
整理:zhl201703
杨柳枝词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鉴赏
此诗前两句写柳的风姿可爱,后两句抒发感慨,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绝。
诗中写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现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条,此诗亦即于此着笔。首句写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千万枝”,是说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之繁茂。次句极写柳枝之秀色夺目,柔嫩多姿。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金色”、“丝”,比譬形象,写尽早春新柳又嫩又软之娇态。此句上承春风,写的仍是风中情景,风中之柳,才更能显出枝条之软。句中叠用两个“于”字,接连比况,更加突出了“软”和“嫩”,而且使节奏轻快流动,与诗中欣喜赞美之情非常协调。这两句把垂柳之生机横溢,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生动。《唐宋诗醇》称此诗“风致翩翩”,确是中肯之论。
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笔锋一转,写的却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这首咏物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时期,由于朋党斗争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挤。诗人自己,也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此诗所写,亦当含有诗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内。
此诗将咏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着一丝痕迹。全诗明白晓畅,有如民歌,加以描写生动传神,当时就“遍流京都”。后来苏轼写《洞仙歌》词咏柳,有“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之句,隐括此诗,读来仍然令人有无限低回之感,足见其艺术力量感人至深了。
描写杨柳的古诗句赏析
一场春雨刚过,柳树那细细长长的枝条上又泛出一层新绿。那些冒出来的毛茸茸的小芽,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四处张望了一下,就舒展起身子来。它那婀娜多姿的树干映衬那柔软的枝条,还有那满树可爱的叶子,乍一看,就像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亭亭玉立。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描写杨柳的古诗句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就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 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灞上柳枝黄,垆头酒正香。 春流饮去马,暮雨湿行装。
驿路通函谷,州城接太行。 覃怀人总喜,别驾得王祥。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
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 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好风倘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
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一春惆怅残三日,醉问周郎忆得无。 柳絮送人莺劝酒,去年今日别东都。
南浦桃花亚水红,水边柳絮由春风。 鸟鸣喈喈烟蒙蒙,
自从远送对悲翁。 此翁已与少年别,唯忆深山深谷中。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泪沿红粉湿罗巾,重系兰舟劝酒频。留却一枝河畔柳,明朝犹有远行人。
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岸柳萧疏野荻秋,都门行客莫回头。一条灞水清如剑,不为离人割断愁。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
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就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危栏倚。*芜尽处就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依依袅袅复青春, 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 绿丝条弱不胜莺。
池上无风有落晖, 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 湿却无穹不得归。
不斗浓华不占红, 自飞晴野雪朦朦。 百花长恨风吹落, 唯有杨花独爱风。
岁岁逢春春可怜, 争禁三起又三眠。 丝丝愁绪随风乱, 濯濯丰姿著雨妍。
白居易《杨柳枝二十韵》翻译赏析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居易《杨柳枝二十韵》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杨柳枝二十韵》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小妓携桃叶,新声蹋柳枝。妆成剪烛后,醉起拂衫时。
绣履娇行缓,花筵笑上迟。身轻委回雪,罗薄透凝脂。
笙引簧频暖,筝催柱数移。乐童翻怨调,才子与妍词。
便想人如树,先将发比丝。风条摇两带,烟叶贴双眉。
口动樱桃破,鬟低翡翠垂。枝柔腰袅娜,荑嫩手葳蕤。
唳鹤晴呼侣,哀猿夜叫儿。玉敲音历历,珠贯字累累。
袖为收声点,钗因赴节遗。重重遍头别,一一拍心知。
塞北愁攀折,江南苦别离。黄遮金谷岸,绿映杏园池。
春惜芳华好,秋怜颜色衰。取来歌里唱,胜向笛中吹。
曲罢那能别,情多不自持。缠头无别物,一首断肠诗。
【前言】
《杨柳枝二十韵》。从原诗的题注上看,是一首描写东都洛阳歌妓的诗,作者对其身世满怀同情。诗中说:“笙引簧频煖,筝催柱数移”,反映了伴奏乐器的情景;“唳鹤晴呼侣,哀猿夜叫儿,玉敲音历历,珠贯字累累”,则是写歌唱的情和声。诗在结束前说,“取来歌里唱,胜向笛中吹”,更写出了歌声的美妙。
【赏析】
从原诗的题注上看,这是一首描写东都洛阳歌妓的诗,作者对其身世满怀同情。诗中说:“笙引簧频煖,筝催柱数移”,反映了伴奏乐器的情景;“唳鹤晴呼侣,哀猿夜叫儿,玉敲音历历,珠贯字累累”,则是写歌唱的情和声。诗在结束前说,“取来歌里唱,胜向笛中吹”,更写出了歌声的美妙。
拓展阅读:
白居易的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白居易的生*
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白居易父亲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在新郑生活到12岁,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迁居卒于武宗会昌六年。是另一文学家白行简的兄长。
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破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白了。至今还有他出生七个月“略识之无”和初到长安“顾况戏白居易”等典故。他的诗不仅在*,在日本和朝鲜等国都有广泛影响,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极为有名。其中《琵琶行》中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较为有名。邓肖达曾说:“正是因为白乐天的诗老妪能解,才确立了他的诗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白居易石像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宋代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晚年与“诗豪”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风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等。
白居易的为官经历
一生以44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白居易贞元二十六年(800)29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盩至尉、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44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时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他说自己是“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他极力请求外放,穆宗长庆二年出任杭州刺史,杭州任满后任苏州刺史。晚年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七十岁致仕。比起前期来,他消极多了,但他毕竟是一个曾经有所作为的、积极为民*的诗人,此时的一些诗,仍然流露了他忧国忧民之心。他仍然勤于政事,作了不少好事,如他曾经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问题;他在西湖上筑了一道长堤,蓄水灌田,并写了一篇通俗易懂的《钱塘湖石记》,刻在石上,告诉人们如何蓄水泄水,认为只要“堤防如法,蓄泄及时”,就不会受旱灾之苦了。这就是有名的“白堤”。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 (唐)咏柳
楊柳依依
虽然公历的二月比农历约略早一点,但是早春的景致都同样是一种清新明丽之美。
公历往往和农历中的节气有着巧妙的约略吻合,比如立春往往固定在公历每年的2月3日到2月5日,所以公历的二月别有春初的清新。
古人虽然以农历的月历安排一年的事务,但古代气候比现在偏冷,尤其是宋明又有漫长的小冰期,所以古代农历的二月和当下的公历的二月气温相隔不远。所以那些关于二月的美诗是在当代可以通感的。
此时太阳行到黄经315度不久,太阳的北移,带来与冬天截然不同的气候变化,虽然有时候仍旧有寒冷,但是从海上带来的春风逼着冬天退去,有雨的时候,空气烟气弥漫湿润,如烟如梦,无雨的晴空,会有一种微微润泽的蓝光,那是空气中的水分起了作用,阳光和和风次第吹来,一切都慢慢舒展开来,这种变化仿佛是素纸上的图画,是一种慢慢的无所不在的渲染,却又让人感觉极度舒适。
济南趵突泉公园风光
此时读贺知章的咏柳正当其时。
“碧玉妆成一树高。”
这是初春的垂杨柳。自从隋炀帝从四川引种了长丝飘飘的垂柳,唐朝的宫殿和园林就极力推广这种看起来非常优美的树种。因为杨柳耐水固沙性好,所以用作河堤护堤树种,直到今天。
但是唐朝优美的这种垂杨柳当时还是不多见的,至少唐玄宗的”花萼楼”里的垂杨柳就引起许多赞叹,因为她微风自舞,长丝浪漫优雅。
贺知章一生,宫廷是重要的工作和生活场所,他所看到的垂杨柳,自然是极品。
许多*都对“碧玉”两字形容杨柳,觉得生涩,因为碧玉是固体的,而杨柳则是飘萧线状的,而且碧,并非是浅绿色,这两种物体并不通感。
有很多地方注解“碧玉”在这里是形容春天嫩绿的柳叶。那么千万片碧玉去装饰柳树,何不用千碧装成一树高?
实际这个“碧玉”是美女的名字,因为唐朝之时,就有晋朝流传下来的《碧玉歌》,是写一个妙龄的小家女子接受了汝南王的爱慕和宠爱,而她的年龄是十六岁,是古代女子刚刚准备进入成年之时。后世用碧玉形容少艾青春的带着羞涩感的*民女子,等待慧眼和柔情发现和宠爱。
那么这里是说杨柳树就像碧玉小姑娘这样的少女,亭亭玉立,刚刚开始打扮。
江苏省苏州常熟市早春三月倒垂
“万条垂下绿丝绦。”
那么丝绦是丝编织的绳子或带子,我们在古诗词发现很少有人用丝绦入诗,因为它虽然*常,经常用作系衣服,但是并不壮观。但是只有一种地方是例外,那就是宫廷和大户人家,丝绦和流苏一样,是作为盛装典礼的装饰品,它们会密集出现在可以悬挂或者佩戴的地方。
而且宫廷有区别民间特殊的服饰配饰,称为宫绦。
此时碧玉一样的女子,头上缀满了象征礼仪和美好的绿色丝绦,如此盛装而美丽,婆娑而优雅,她是在接受*婚配的礼仪,庄重,清新,典雅,美丽。古代的仙女仙妃有很多配饰,头上步摇端正,身上璎珞分明,行走婀娜,环佩有声。
那么这里是将初春的刚刚染绿,长出嫩叶的柳树,比喻成一个盛装的小新娘,一个盛装的宫妃。
“借问细叶谁裁出。”
这就是细致之美,远看是少女穿着绿色的盛装,*看,却是有细节的繁复与美。那每根长条,每个叶片都如此讲究,如同玉叶。这是谁的巧手,来装扮这样一个姑娘?
“二月春风似剪刀。”
谁是柳树的东君,是春风,谁是碧玉的赏识者,是皇帝。这明里是夸奖东风圣手,让柳树出新,显出她最美丽的姿色,暗里,是说皇帝慧眼,能够发现人才和美好,并让他锦上添花。
贺知章是武则天时代的进士状元,但是在唐玄宗时代,在风云变幻的宫廷之中,他却稳稳占据着元老之位,这是因为他学问渊博,为人诚恳低调,且在变幻的局势中能够审时度势,称为唐玄宗的重要资政。且他本人内心严谨,外表旷达,符合唐玄宗以道治国的理念,且并不贪慕金钱权势,知人善任,德高望重,所以唐玄宗让他辅佐太子另外掌管宫廷机密文书和礼仪。
可以说贺知章是非常持重的老臣,他自36岁考中状元,几乎宫廷和朝堂占据了他大部分的工作和生活,直到86岁请求还乡。说他一生睿智毫不为过。
那么这首咏柳,应该是他写给唐玄宗的。因为对于宫墙柳,他并不能自诩二月春风。难道是唐玄宗纳妃,这老头去奉承?要知道贺知章比唐玄宗可要大许多,为一个宫女,这老头能阿谀到这种程度?
实际说到这里,许多人都应该明白了,这是表面写春风杨柳,实际是提示唐玄宗太子在您的关怀下,朝着理想的方向迅速成长,这还要谢谢您无私的教育,让大唐后继有人,太子是当得起盛装盛世的人,虽然如此年轻,但已经如此青春庄重,清新华丽呀。
这马屁拍得,应该是他自己都相信,否则怎么会如此欢快呢?
从诗面上来讲,这首咏柳清新唯美,将二月的春柳和浩大的春风联系起来,给人赏心悦目。但是细细推敲,你会觉得厚重莞尔。
这也是贺知章屹立朝堂几十年不倒的职责智慧。他仿佛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说这最美丽的宫柳,但他什么都说了。如果唐玄宗是春风,那贺知章无疑就是引导春风的手。叫人不得不服!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关于杨柳的古诗句合集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杨柳的古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唐·韩溉《柳》
2、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唐·陈光《长安新柳》
3、亚夫营畔柳蒙蒙,隋主堤边四路通。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唐·汪遵《杨柳》
4、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唐·杜牧《新柳》
5、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唐·方干《柳》
6、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唐·崔护《五月水边柳》
7、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唐·李商隐《柳》
8、无情柔态任春催,似不胜风倚古台。多少去年今日恨,御沟颜色洞庭来。——唐·崔橹《新柳》
9、已带黄金缕,仍飞白玉花。长时须拂马,密处少藏鸦。眉细从他敛,腰轻莫自斜。玳梁谁道好,偏拟映卢家。——唐·李商隐《谑柳》
10、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唐·罗隐《柳》
11、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唐·杜牧《独柳》
12、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唐·韩偓《咏柳》
13、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唐·韩琮《柳》
14、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唐·崔橹《柳》
15、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唐·李商隐《关门柳》
16、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唐·李世民《春池柳》
17、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玉座空。——唐·李商隐《垂柳》
18、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唐·李商隐《柳》
19、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唐·李中《题柳》
20、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唐·白居易《青门柳》
21、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唐·鱼玄机《赋得江边柳》
22、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唐·姚系《庭柳》
23、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褭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唐·戴叔伦《赋得长亭柳》
24、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唐·戴叔伦《堤上柳》
25、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唐·郑谷《柳》
26、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唐·韩偓《柳》
27、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唐·狄焕《题柳》
28、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唐·张旭《柳》
29、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唐·罗隐《柳》
30、御苑阳和早,章沟柳色新。托根偏*日,布叶乍迎春。秀质方含翠,清阴欲庇人。轻云度斜景,多露滴行尘。袅袅堪离赠,依依独望频。王孙如可赏,攀折在芳辰。——唐·贾棱《御沟新柳》
31、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唐·李峤《柳》
3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33、律到御沟春,沟边柳色新。细笼穿禁水,轻拂入朝人。日*韶光早,天低圣泽匀。谷莺栖未稳,宫女画难真。楚国空摇浪,隋堤暗惹尘。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龙津。——唐·杜荀鹤《御沟柳》
34、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唐·裴说《柳》
35、条绿似垂缨,离筵日照轻。向人虽有态,伤我为无情。桥远孤临水,墙低半出营。天津曾此见,亦是怆行行。——唐·薛能《江柳》
36、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唐·唐彦谦《垂柳》
37、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唐·杜牧《柳绝句》
38、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老来处处游 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唐·白居易《苏州柳》
1、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2、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3、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辛弃疾《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4、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5、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6、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7、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纳兰性德《摸鱼儿午日雨眺》
8、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10、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柳枝词》
11、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杨万里《新柳》
杨柳枝词九首其二的古诗
含有杨柳枝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杨柳枝
赞美杨柳枝的古诗
杨柳枝古诗可以带读的
杨柳枝的白居易古诗配图
杨柳枝词作者刘禹锡的古诗
竹枝词是关于杨柳的古诗吗
柳枝词古诗是谁写的
别柳枝的古诗
古诗柳枝词的诗配图
含有柳枝的古诗
有柳枝和鸟的古诗
柳枝古诗的意境
柳枝的古诗有多少
月亮柳枝的古诗
写柳枝的诗句
柳枝倒影的古诗词
形容柳枝的古诗词
柳枝的诗句古诗
柳枝古诗谁写的好
杨柳的诗词
杨柳的古诗有
描写柳枝的诗
杨柳的古诗词
古诗词的鉴赏柳枝词
柳枝柳絮的诗句
苏轼写的古诗柳枝
拂杨柳的古诗
柳枝写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