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储明晴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储明晴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储明晴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储明晴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储光羲钓鱼湾》古诗赏析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储光羲钓鱼湾》古诗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储光羲钓鱼湾》古诗赏析
钓鱼湾
唐代: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译文
垂钓在春天的绿水湾,春已深杏花盛开纷繁。
潭水澄澈疑心水清浅,荷叶摇动才知鱼游散。
直到日暮等待知心人,系上小船停靠绿杨岸。
注释
春深:春意浓郁。宋秦观《次韵裴仲谟和何先辈》:“支枕星河横醉后,入帘飞絮报春深。”乱:纷繁的样子。
情人:志同道合的人。
维舟:系船停泊。维:系。南朝梁何逊《与胡兴安夜别》诗:“居人行转轼,客子暂维舟。”
钓鱼湾岸边草木丰茂,一片青绿;点缀在绿荫中的几树红杏,花满枝头,不胜繁丽。垂钓时,俯首碧潭,水清见底,因而怀疑水浅会没有鱼来上钩,蓦然见到荷叶摇晃,才得知水中的鱼受惊游散了。暮色渐浓,那小伙子等待着自己的情人,他把船缆轻轻地系在杨树桩上。
鉴赏
这首诗写一个青年小伙子,以“垂钓”作掩护,在风光宜人的钓鱼湾,焦急地等待着情人的到来。这首清新的小诗,将春天、春水、春花、春树与青春融为一体,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意图。
一二句写暮春季节钓鱼湾的动人景色。点缀在绿荫中的几树红杏,花满枝头,不胜繁丽。这时,暮色渐浓,那小伙子驾着一叶扁舟,来到了钓鱼湾。他把船缆轻轻地系在杨树桩上以后,就开始“垂钓”了。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管他怎样摆弄钓杆,故作镇静,还是掩饰不了内心的忐忑不安。杏花的纷纷繁繁,正好衬托了他此刻急切的神情。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进一步写小伙子的内心活动。这一联富有民歌风味的诗句,包孕着耐人寻思的双关情意:表面上是说他在垂钓时,俯首碧潭,水清见底,因而怀疑水浅会没有鱼来上钩;蓦然见到荷叶摇晃,才得知水中的鱼受惊游散了。实际上是暗喻小伙子这次约会成败难卜,“疑水浅”无鱼,是担心路程多阻,姑娘兴许来不成了。一见“荷动”,又误以为姑娘轻划小船践约来了,眼前不觉一亮;谁知细看之下,却原来是水底鱼散,心头又不免一沉,失望怅惘之情不觉在潜滋暗长。这里,刻划小伙子在爱情的期待中那种既充满憧憬欢乐、又略带担心疑惧的`十分微妙的心理变化,真可谓丝丝入扣,惟妙惟肖。
鉴赏二
前四句明明写垂钓情景,而却偏说是写爱情,这并不是附会。因为诗的最后两句点明:“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诗人不把这两句点明爱情的诗,开门见山地放到篇首,这就是诗的结构艺术之妙,如果把最后两句放到篇首,诗来气脉尽露,一览无余;再没有委婉的情致。而且这样一来,那一联双关句,势必成为结尾,使语意骤然中断,漫无着落,不能收住全诗。这样结尾,从全诗意脉结构来看,却极尽山回路转、云谲雾诡、变化腾挪之妙。它使前面钓“垂钓”,一下子变成含情的活动,也使“疑”、“知”等心理描写,和爱情联系起来,从而具备了双关的特色。
诗就在袅袅的余情、浓郁的春光中结束了。在夕阳的反照下,绿柳依依,扁舟轻荡,那小伙子时而低头整理着钓丝,时而深情凝望着远处闪闪的波光—他心上的情人。“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这简直是一幅永恒的图画,一个美感的镜头,将深深印在读者的脑海中。
简介
《钓鱼湾》是唐代诗人储光羲创作的组诗《杂咏五首》之第四首诗。这首小诗由杏花春水和潭荷游鱼构成的明秀小景,融进诗人的敏锐感受和怡静心情,完美地把春天、春水、春花、春树和青春融为一体。明秀的意象,清逸的兴致,构成了透彻玲珑的意境,意向明秀,兴致清逸,格调清新,既富天趣,又构思巧妙,历来受人称道。唐代殷璠赞其“格高调逸,趣远情深”。
作者简介
储光羲(706或707—760或763),唐代诗人。兖州(今属山东)人。开元十四年(726年)登进士第,授汜水尉后为安宜县尉尉。天宝十年(751年)转下邽尉,后升任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时,受伪职。安史之乱后,被贬谪,死于岭南。为盛唐著名田园山水诗人之一。其诗多为五古,擅长以质朴淡雅的笔调,描写恬静淳朴的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有《储光羲集》5卷,《全唐诗》编为4卷。
送储邕之武昌古诗词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送储邕之武昌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原文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译文翻译
黄鹤楼西天的月亮,长江万里的流水,那就是我的心,我的情!
春风三十多次去了又来,这些年里我徒然怀念着武昌城。
现在来送你,分别实难,举起酒杯不忍一下子喝空。
山崖追逐着流荡的行舟,湖水连着黄帝置乐的洞庭。
作为楚人,你最重视自己的`诺言,你的诗也如谢朓一样清丽。
我也有一曲《沧浪歌》,一边行船,一边吟唱。
注释解释
⑴储邕(yōng):李白友人。武昌:唐属江南西道鄂州,即今湖北省鄂城县。
⑵黄鹤:即今武汉市武昌蛇山之黄鹤楼。《潜确居类书》:”黄鹤山,在武昌府城西南,俗呼蛇山,一名黄鹄山。昔仙人王子安骑黄鹤憩此,地志云:黄鹤山蛇行而西,吸于江,其首隆然,黄鹤楼枕焉。其下即黄鹤矶。“西:一作”高“。
⑶张乐:奏乐。《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谢朓《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洞庭张乐地,潇湘帝于游。”
⑷诺(nuò)为楚人重:司马迁《史记·季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⑸诗传谢朓(tiǎo)清:谓谢朓诗以清丽著名。《南齐书》:”谢朓善草隶,长五言诗,沈约常云:‘二百年来,无此诗也。’“
⑹沧浪吾有曲:沧浪即《沧浪歌》。《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又见《楚辞·渔父》。此言自己高洁其志,不与世同流合污。
⑺棹歌:行船时所唱之歌。张衡《西京赋》:“齐栧女,纵棹歌。”
创作背景
此诗当是李白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春作于巴陵(今湖南岳阳)附*。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云:此诗于上元元年春,李白游巴陵所作。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友人的诗。诗中首句“黄鹤西楼月”,写得江天一色,风清月朗。次句“长江万里情”则用来衬托诗人送储邕之情,手法含蓄,耐人寻味。李白对朋友的感情是十分诚挚的。他曾在《赠汪伦》中用“水深千尺”来衬托情谊的深厚。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写得时光流转,故地萦怀。武昌是储邕曾游之地,却已有三十年的暌违。李白夜深怀友不眠,从西窗望见:黄鹤楼的月色,武昌城的烟树,便想起三十年前和储邕交游的情景,故说“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将储邕欲往重游的激情,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描绘出一幅友人储邕离别诗人到武昌的伤感惜别景致。“难为别”,意寓以离别为难。“惜未倾”,意寓惜别情深,频频劝酒,以不忍举起酒杯一下子喝空为惜。
“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黄帝曾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所以谢朓诗云:“洞庭张乐地。”舟行处会途经多座山,好像众山在追逐行舟一般。因此,储邕前往武昌,途经“张乐地”,也是说其所途经的地方。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借用楚人重诺言、诗如谢朓般清丽来寄寓诗人送别时的祝托话。楚人语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所以曹丘生扬季布之名于天下。谢朓字玄晖,有美名,昔日曾经游楚赋诗,至今传颂谢朓的诗极为清丽。可见李白与友人储邕之间情意的深切。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借用《沧浪歌》典故,来寄寓出诗人不忘武昌之情,言自己高洁其志,不与世同流合污,充分表现了李白待人至诚之意。正如《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此诗的前四句,主要是说因送朋友而引起对武昌的怀念,中间四句是写与储邕的惜别之情,末后四句是送别时的祝托话。此诗全幅结体飘逸秀丽,自然浑成,情趣盎然。以古风起法运作排律,表现了诗人对武昌的怀念和对储邕的留恋。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文心雕龙·神思》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德,学富五车。——《幼学琼林·卷四·文事》
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倒言反事以尝所疑,则**得。——《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节用储蓄,以备凶灾——《后汉书·本纪·肃宗孝章帝纪》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私行胜则少公功。——《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树柤梨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李商隐《筹笔驿》
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李白《送储邕之武昌》
小过不生,大罪不至——《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李白《送储邕之武昌》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翻嫌四皓曾多事,出为储皇定是非。——张志和《渔父》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佚名《东门行》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朓清。——李白《送储邕之武昌》
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李白《送储邕之武昌》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王维《待储光羲不至》
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善张网者引其纲——《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王维《待储光羲不至》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王维《待储光羲不至》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陆游《乙卯重五诗》
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左思《咏史八首》
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曹操《谣俗词》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一》
且喜润群物,焉能悲斗储。——高适《苦雪四首·其三》
行所朝夕,储不改供。——班固《西都赋》
衣摄叶以储与兮,左袪挂于榑桑;右衽拂于不周兮,*不足以肆行。——庄忌《哀时命》
得杨八书,知足下遇火灾,家无余储。——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市贾希求纸,民储寡守钱。——徐威《中秋咏怀借杜子美秋日述怀一百韵和寄柳州假鸣桑先生》
任土所丽,众献而储。——左思《三都赋》
军容蓄用,器械兼储。——左思《三都赋》
其荒陬谲诡,则有龙穴内蒸,云雨所储。——左思《三都赋》
符节谒者,典玺储吏。——左思《三都赋》
春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译文:
下雨前我才见到绽放的花朵,只是才下了一场雨,那些花便全都零落了,倒是叶子长大了不少。而蝴蝶和蜜蜂因为找不到花朵,便都飞出院墙,让人不由怀疑邻家的院子或许花朵还盛开着,春意盎然。
写作与解析
本诗写晴日,通过下雨前后对比,抒发了作者惜春之情。
一二句用对比手法,写自己雨前花盛开时才赏花,而因为下雨耽搁,雨后便已然无花,用词中能看出雨前雨后花的疏密厚薄,以及叶子的生发,大有“绿肥红瘦”之态,而更用“叶底”二字,写出诗人观景细微,更展现寻春不得。三句写蜂蝶,虽无花瓣,但是枝头依旧有余香,只是不似先前浓烈,所以蜂蝶便越墙而去,四句作者见蜂蝶离去,便想蜂蝶能够寻花,由此更怀疑隔壁院子的春色依旧盎然,怀疑的有理有据,更觉天真童趣。
本诗言语*实,胜在构思,全诗于动态中展示画面,配合心理活动,于简单景色中透出作者惜春却又不伤春。
反思:
(一) “却疑春色在人家”是不是一种嫉妒心态?请分析!
(二)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结合实践,判断形成这种景色的条件。
附:
诗中的“动”:诗贵活句,活便见“动”,动又有两重,一为可见之动,而为未见之动。可见之动为诗句“动词”引导的画面感之动,未见之动,则是作者移步换景,以及情感波动等。
~络石藤《从读诗到作文》
教科书式品鉴诗词·第481首古诗词
纯音乐-钱塘湖春行来自唐诗宋词品鉴00:0000:50
《初晴游沧浪亭》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古诗今译:
池塘水涨了起来,是因为昨夜的春雨一直下到天明;春云轻柔,仍有浓厚的云块遮掩天空,阳光偶有射下,时晴时阴,但天气已经渐暖。
帘内无人,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花丛、竹林经过夜雨洗涤,一片寂静,不时从中传出几声小鸟的对鸣声。
注释解说:
⑴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钱镠的花园。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为诗人苏舜钦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春水:春天的河水。⑵连明:直至天明。⑶娇云:彩云,又云的美称。弄:吴越方言,作的意思。阴晴:时阴时晴。⑷帘虚:帘内无人。日薄:日色暗淡。
品鉴鉴赏:
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诗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散,阴天迹象明显;但毕竟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连轻柔的春云也带上了暖意,天正由阴转晴。以上就是诗中“娇云浓暖弄阴晴”所提供的意境。诗抓住雨后春云的特征来写天气,取材典型。
第三句“帘虚日薄花竹静”写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山上花竹,经过夜雨洗涤,枝叶上雨珠犹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如果说这句是直接写静,束句“时有乳鸠相对鸣”则是借声响来突出静,收到的是“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艺术效果。显然,诗中写由春景构成的幽静境界和题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紧。乍看,题中“游”字似乎在诗中没有着落,但从诗中诸种景象的次第出现,就不难表现出诗人在漫游时观春水、望春云、注目帘上日色、端详杂花修竹、细听乳鸠对鸣的神态。诗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过诗人没有像韦应物那样明说自己“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亭》)而已。
诗人喜爱这“初晴”时的幽静境界是有缘由的。他以迁客身份退居苏州,内心愁怨很深。在他看来,最能寄托忧思的莫过于沧浪亭的一片静境,所谓“静中情味世无双”(《沧浪静吟》)。他所讲的“静中清味”,无非是自己在静谧境界中感受到的远祸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说的“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气(《沧浪亭》)。其实他何曾自得闲适,在同诗中,他在那里曼声低吟“修竹慰愁颜”可见诗人在亥初晴游沧浪亭争中明写“静中物象”,暗写流连其中的情景,表现的仍然是他难以*静的情怀。胡仔说苏舜钦“真能道幽独闲放之趣”(《苕澳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二),此诗可为一例。
作者简介:
苏舜钦(1008—1048年),宋诗人。字子美,号沧浪翁,参知政事苏易简之孙。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人,迁居开封。景佑进士。曾任大理评事。庆历中,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岳父同*章事兼枢密使杜衍,支持范仲淹改革,他遭反对派倾陷,被勤除名,退居苏州沧浪亭,以诗文寄托愤懑。诗与梅尧臣齐名,风格豪健。文多论政之作,辞气慷慨激切。又工书法。
新晴古诗词3篇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晴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原文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译文翻译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注释解释
新晴:初晴。野望:放眼向田野眺望。
极目:穷尽目力向远处看。氛垢:雾气和尘埃;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
郭门:外城之门。郭:外城。
白水明田外: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农月:农忙季节。
倾家:全家出动。事南亩:在田野干活。事:动词,从事。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耔”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创作背景
王维在四十岁以*生态度有着比较明显的转变,过上了种亦官亦隐的特殊生活,集中创作了大量栖心于田园山水的著名诗篇。这类题材的诗,往往以五言见长,尤其是五律,代表了王维的诗歌最主要的特色与成就。
新晴
[宋]方岳
久雨村仍暝,新晴物自欣。
蝶翎穿户过,禽哢隔溪闻。
野径忙穿屐,山泥尽溅裙。
柳垂春寂寂,花落雪纷纷。
半月风雷雹,四郊烟水云。
画图寒不卷,林壑远难分。
好在鱼虾侣,甘同鸟兽群。
坞深藏曲折,灶冷郁氛氲。
野确多舂药,山庖少膳荤。
瓶储徵士粟,涧煮野人芹。
美可冰甆茹,香惟瓦甑醺。
鹰芽长及寸,猫笋重兼斤。
淡泊谙贫味,熹微策睡勲。
意行随远*,高卧送朝曛。
原隰桑麻沃,衡门卉木薰。
隐居捐世累,处士应星文。
诗忆春池草,书忘秘阁芸。
桐孙涵古色,柏子吐奇芬。
载籍悲千古,枰棋憖两军。
乌藤同寝饭,黄犊了耕耘。
目为蝇头眩,肱缘鹳嘴皲。
一科曾不补,四体正须勤。
陋巷瓢供饮,文穷砚待焚。
刚肠犹木强,皱面自靴纹。
夜帐猿孤愤,山篱犬怒狺。
怪哉空复咄,老矣尚何云。
我亦轻余子,人谁爱此君。
避喧方匿影,走俗枉劳筋。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意思
在诗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中,体现诗人苏轼对于西湖的喜爱之情。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篇赞美西湖的名作。下面是小编分享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意思,欢迎阅读。
《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
其一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古诗意思:
其一
天色朦胧就去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晨曦渐渐地染红了群山。傍晚泛舟西湖,天上飘来了一阵阵雨,客人不胜酒力已渐入醉乡。
西湖晴雨皆宜,如此迷人,但客人并没有完全领略到。如要感受人间天堂的神奇美丽,还是应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
其二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饮湖上初晴后雨》创作背景: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饮湖上初晴后雨》赏析:
其一
这组诗共二首,但许多选本只看中第二首,因而第一首已鲜为人知。其实第二首虽好,却是第一首的注脚。第一首所说的“此意自佳君不会”的“此意”,正是指第二首所写的西湖晴雨咸宜,如美人之淡妆浓抹各尽其态。不选第一首,题中的.“饮”字也无着落。苏轼的意思是说,多数人游湖都喜欢晴天,殊不知雨中湖山也自有其佳处。湖上有水仙王庙,庙中的神灵是整天守在湖边,看遍了西湖的风风雨雨、晴波丽日的,一定会同意自己的审美观点,因而作者要请水仙王共同举杯了。这一首的首句“艳”字下得十分精到,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若只看第二首,则“浓抹”一层意思便失之抽象。
其二
第二首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以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蜂花图(局部)宋·赵昌(传)
雨前还能见到花间露出的新蕊,雨后叶子底下都见不着一朵花。蜜蜂和蝴蝶来到园中又纷纷飞过院墙,让人怀疑大好春色尽入邻家。
王驾,河中人,仕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与郑谷、司空图友善,诗风亦相*。其绝句构思巧妙,自然流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没有西湖,就没有杭州。古往今来,西湖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文章。
西湖的每一个时刻都很美,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不管是晴天无风还是雨天有云。即便本来是初晴后雨的恼人天气,到了西湖也是美丽得让人陶醉的。诗人正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苏轼觉得西湖的晴天,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即便是下雨,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隐隐约约,风景更佳。“西子”,即西施,是春秋时期越国有名的美女,是中国文化中美的象征。西施无论是淡雅的妆饰,还是盛装的打扮,都是一样的美丽倾城。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施的话,那么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西湖同样美丽得让人不能自已。
西湖和西施,一个是人间仙境,一个是人间仙女。同样有不可名状的美。西湖,得名自杭州城西边的湖,指的是方位。从苏轼这首诗之后,又得到了一个美名:“西子湖”,这就不仅仅是方位,而是精神和气质了。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苏轼的名作——《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西湖是一个令人无限神往的地方,它仿佛汇聚了天地间的灵气,以绝美的胜景以无限的风情倍受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青睐,不知留下过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无怪乎西湖又被叫做西子湖,确实是以倾国倾城的美色让人不得不为之倾倒。而西子湖这个精彩的别称,就来自于宋代大诗人苏轼苏东坡的一首西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写于苏轼在杭州为官期间。苏轼担任杭州通判是在宋神宗熙宁四年到熙宁七年,也就是公元1071年到1074年。这段时间,可以说是苏轼一生中最愉悦的回忆之一了。
熙宁六年,也就是公元1073年的初春,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苏轼刚好从一场小病中康复。苏轼的好朋友——杭州知州陈襄(陈襄(1017~1080)北宋理学家、“海滨四先生”之首,仁宗、神宗时期名臣。字述古,因居古灵,故号古灵先生,与郑穆、陈烈、周希孟并称“古灵四先生”,侯官(今福建福州)人。进士及第,历官枢密院直学士,知通进银台司,提举进奏院,后又兼侍读,提举司天监,兼尚书都省事等。其人公正廉明,识人善荐,著有《古灵集》二十五卷传世。)就盛情邀请苏轼一同前往城外去踏青散心,恰好有人送来了上好的官酒,苏轼就提出不如前往西湖吧。两人就在湖上共饮美酒、共赏美景。刚开始的时候天气还是非常晴朗的,景色宜人,但没过多久就突然下起雨来了。要是换了别人也许就会扫兴而归,苏轼却不同,雨中的西湖同样让他赞赏不已,于是便有了《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两首诗歌。我们在这儿赏读的就是广为流传的第二首。
这首诗的前两句是对晴、雨两种不同风光的描写。“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潋滟”是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而“空蒙”则是形容细雨迷蒙的样子。西湖是三面环山的,一水绕城。面对西湖美景,苏轼没有展开穷形尽相的描摹,而是选取了水与山这两个最为*常、但同时又是最为经典的代表。
而在写水与写山的时候,苏轼又侧重在水光和山色上。光与色是流动的,是不可捉摸的,是变幻迷离的,他们比实体更不容易描摹。潋滟和空蒙两个绝妙的形容词,恰好描绘出了水光和山色的流动变幻,不但给人带来整体的印象,并且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前两句写景已然非常出色了,但更为精彩的是由前两句所引出的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湖就好比古代著名的美女西施那样,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都是那么的美丽,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善用比喻是苏轼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前人曾经这样评价苏轼,说“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比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说:“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比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比喻之后,再用比喻;形容不尽,重加形容。”)。钱钟书先生也说,“苏轼的一大特色,就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
这个比喻的精彩,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几个层次来加以体会。首先,我们来看比喻本身,它是以人喻物,这可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比喻方式。古人在打比方的时候,往往是以物来喻人的。庄子《逍遥游》里形容藐姑射(yì)山上的神女,是“肌肤若冰雪”(百度汉语:藐姑射,读音miǎo gū yè,基本意思为神话中的山名。和郦波老师的读音有所不同。《庄子·逍遥游》:“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而才高八斗的曹子建,曹植则说洛水的女神是“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洛神赋》的名句;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把哭泣的杨贵妃比作“梨花一枝春带雨”。像这样的例子,不一而足,非常之多,而苏轼这两句诗却不同,是以人来比喻物,把西湖比作西施,也就是西子,这确实是比较新奇的一种联想方式。
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苏轼与友人畅游西湖,小酌尚景,同时用因人喻物的手法写出了这首名作。湖光山色之间,初晴后雨之际,东坡先生并没有止步于对具体实景的描摹,而是更钟情于烟雨迷蒙的湖光山色。此时此刻,诗人仿佛看见了绝世佳人一般,陶醉在眼前的美景之中,那么在这首诗中,东坡先生是如何将佳人之美与西湖之美结合起来的呢?请继续收看《中华经典资源库》之《饮湖上初晴后雨》。
其次,我们再来看这个比喻的效果,由于是用人来比喻物的,所以在艺术效果上也带来了独特之处。人们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方式,目的是使所描写的对象变得更加形象可感。“欲把西湖比西子”,这恰好相反,它是把实体的事物比喻成一个较为抽象的对象,也就是西施。为什么说是较为抽象的对象?因为我们虽然知道西施是个美人,然而西施究竟长成什么样,没有人知道。她的美丽是存在于千百年来人们不断的想象和叙述之中的,其实并非是一个具体形象的人,苏轼的这个比喻是非常大胆、也是非常聪明的。一个没有人知道她的长相的人,一个在每个人眼中都可能是不一样的,同时她又是一个所有人都为之醉心的绝世美人。当西湖被比喻成这样一个人的时候,所带来的想象空间,就是极为广阔的。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西施,每个人眼里也都有不尽相同的西湖风景,西湖与西施的相通之处就在于那绝世惊艳的美。
这个比喻的巧妙还不止于此,我们还可以再往深一个层次看。关于西施,我们都知道一个“东施效颦”的故事。“东施效颦”也是个著名的成语,它是说西施有心口痛的毛病,有的时候会犯心口痛。每当病发的时候,都要忍不住按住胸口,蹙起眉头,即使如此,但西施在病中的那个模样,还是那么楚楚动人。据说村子东头住着一个叫东施的姑娘,东施就长得不那么待见了。她非常羡慕西施的漂亮,觉得西施即使在病中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也是那么优美,于是她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按着胸口,皱着眉头,每日的在外头表演,行为艺术。结果却适得其反,人人俱觉其丑,丑不堪视。东施模仿的西施是在病中,按着胸口、蹙着眉头,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说西施无论在何时都是那么美,即使是在病中,也别有一种病态之美,这个病态之美可不是我们现在说的病态美,是她在病中,她的病态也极具美学的意义。
苏轼的比喻,其实就化用了这个典故,既然常态,病态,都是美的,那么无论淡妆还是浓妆,自然都是恰到好处了,这一点,不正是吻合了西湖晴雨皆宜的特点吗?通过这样三个层次的解读,我们现在对这个比喻应该有了更深入的体会了。无怪乎清代的大诗人查慎行,要给予这样不遗余力的赞赏,“多少西湖诗被二语扫尽”。这个比喻也成为苏轼的得意之作,在后来的一些诗歌里,苏轼还多次用到,例如“只有西湖似西子”,再比如“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
这首诗除了写景的生动、比喻的精妙,还有值得称道的地方,那就是其中所饱含的哲理,这对西湖晴景与雨景的同等赞赏中,体现了苏轼善于发现美、善于欣赏美的独特眼光。要理解这一点,我们有必要回头读一读这首诗的前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共两首,其一与其二其实是一个有所关联的整体。其一云:“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前两句紧扣题目中的初晴后雨,“朝曦迎客”写的是晴,“晚雨留人”写的是雨。第三句是非常关键的一句,“此意自佳君不会”,“此意”指什么?不会又是谁不会呢?一般来说游客都偏好晴朗的好天气,尤其是在游玩的途中,突然下起雨来,总是会令人扫兴而归的,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苏轼则不然,“留人”一句是很有深意的,苏轼把下雨解读为留人,这就给雨赋予了人的感情,从一个正面的角度肯定了雨的价值,然而普通的游客并不能领会其中的好处,也只有湖畔庙中被供奉的水仙王能够尽享西湖各式各样的风光。
美人如画,画如美人。绝代佳人已逝,后世之人无缘得见西施的美貌,却能从东坡先生的诗句中想象一二。更令人叫绝的是西湖那多侧面的丰富美感,也被使人通过西施之比喻得到了完整的体现。雨落苏堤后的西湖令人沉醉,也许只有湖畔庙中供奉的水仙能够尽情领略,那么东坡先生还有哪些对西湖的赞美之词呢?请继续收看中华经典资源库之《饮湖上初晴后雨》。
从第二首中我们很清楚地看到,其实尽享西湖风光的并不是那个在虚幻中存在的水仙王,而是谁呢?当然是苏轼本人。雨中的西湖之美是别人所忽视的,苏轼却发现了,并且能够发自内心地去欣赏它,那么苏轼为什么能够发现呢?一是因为他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是源于善于发现美的心灵。在苏轼的一篇著名的文章《超然台记》中有这样的句子,苏轼说:“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在苏轼眼中,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可观、可乐之处,不止那些怪奇伟丽的事物值得欣赏,其他看似普通的事物,其实也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只要你具备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灵。《饮湖上初晴后雨》无疑是苏轼这种心态在诗歌中的直观体现,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心态,这首吟咏西湖的作品,就超越了单纯的景物描摹了,而上升到了更高的思想境界。
二是因为,苏轼与西湖本来就有着割不断、理还深的关联。苏轼曾前后两次到杭州做官,第一次是1071年到1074年,第二次是10*到1091年,分别任杭州通判和杭州知州。苏轼在杭州任内,政绩那是非常显著的,得到当时老百姓的赞扬的,也是为后世所称颂的。那时候的杭州,经常发生旱涝灾害,西湖严重淤塞,苏轼怎么样?他就招募民工,前后共用了二十万工,全面疏浚了西湖,并用西湖里挖出来的葑草、淤泥堆筑起了自南至北横贯湖面的长堤,还在堤上建造了六座石拱桥。这条长堤就是现在的西湖十景的苏堤,西湖十景有苏堤春晓,这条长堤就是现在的苏堤。
苏东坡有诗云:“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由此可见,西湖得以呈现更加娇媚动人的姿态,那是和东坡先生的努力分不开的。值得一提的是西湖十景中另一个广为人知的景观——“三潭印月”,那三个小石塔也是当时苏轼为了防西湖淤塞而下令建立的。东坡先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将西湖、将杭州治理得更加诗情画意、繁花似锦,而在西湖柔波的涤荡下,他能写出“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绝妙诗句来,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了。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说,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任何一位中国作家更加突出,也更完整地蚀刻在他的生活和作品中。
回看这首小诗,既饱含深刻的哲理,又与景物的描写、情感的抒发融合为一体,没有任何生硬的痕迹,因此这一首诗,真可以称得上是情、景、理的水*融,就某种程度而言,可以说达到了古代诗歌极高的境界。苏轼本人对唐代画家吴道子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其实这两句评价,同样适用于苏轼本人的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中,那生动空灵的景物描写、那新鲜又充满表现力的比喻,以及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无不印证着苏轼作为一代大诗人所具备的惊世奇才。
储明晴的古诗
晴明的古诗片段
描写晴明的古诗
带储字的古诗
晴明台词
含有储字的古诗
古诗晴明对应的图画
关于储存的古诗
带储字的古诗大全
带储字的古诗词
储粮的古诗词
储存阳光的古诗
大量的古诗储备
古诗明朝依旧晴的上一句
有关冬天储藏的古诗
岸柳弄春晴夜月明莺啼的古诗
仓储口号
储存知识的古诗词
锦囊储诗的古诗意思
日出形容明天晴天的古诗
阴阳师晴明台词
晴明召唤式神台词
跨赛邮储口号
有以晴的古诗
我姓储的专属句子
邮储银行口号
阴阳师晴明召唤台词
武亦姝的古诗词储备量
关于晴晴的古诗
储粮安全标语
古诗形容一个人的无奈
同一个位置拍照的古诗
含有麦花的古诗
爱上古诗的惠崇春江晚景
有充分性的古诗词
关于少儿学*的古诗词
教室里的古诗韵律操
描写不同品质的古诗
回乡偶书的古诗全文注音版
关于寒露的古诗英文
70到80个字的古诗词硬笔
有岳和骏字的古诗
适合新年学的古诗
心情低落很心烦的古诗书法
描写孩童快乐生活的古诗
唱简单的画配古诗
赞美牡丹的经典古诗
带有古诗词的古风流行歌曲
古诗书法的正确格式图片
凉州词这首诗的古诗配画
关于爱情的的古诗大全
庆祝孩子生日的古诗词
运动会的古诗词推荐
形容空旷冷清的古诗词
倒水的古诗
小升初描写春天的古诗大全
说一个人很敬业的古诗
到徽州的古诗
54左右的古诗
形容动作很轻柔的古诗
祝福别人喜结良缘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