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骨的古诗对联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风骨的古诗对联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风骨的古诗对联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风骨的古诗对联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梅花风骨的诗句(精选115句)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那什么样的诗句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梅花风骨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白梅》
2、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梅》
3、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梅花绝句》
4、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杨柳枝词》
5、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早梅》
6、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
7、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江梅》
8、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杂咏》
9、清香传得天心在,未话寻常草木知。——《画梅》
10、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早梅》
11、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题画梅》
12、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雨中元墓》
13、和风和雨点苔纹,漠漠残香静里闻。——《落梅》
14、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访妙玉乞》
15、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咏红梅花》
16、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咏红梅花》
17、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咏红梅花》
18、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赠范晔》
19、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早梅》
20、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杂诗》
21、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墨梅》
22、风光人不觉,已着后园梅。——《应诏赋得除夜》
23、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忆梅》
24、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
25、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临江仙》
2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
27、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虞美人》
28、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岭梅》
29、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踏莎行》
30、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贺新郎》
31、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卜算子·咏梅》
32、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王维的《杂咏》
33、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张道洽的《岭梅》
34、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35、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古戍》
36、寒水一瓶春数枝,清香不减小溪时。——《瓶梅》
37、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红梅》
38、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早梅》
39、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新栽梅》
40、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梅花》
41、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42、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忆梅》
43、似将篆籀纵横笔,铁线圈成个个花。——《题画墨梅》
44、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春晚杂兴》
45、竹篱巴外野梅香,带雪分来入醉乡。——《画梅》
46、檐外双梅树,庭前昨夜风。不知何处笛,并起一声中。——《梅花落》
47、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早梅》
48、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山中雪后》
49、小院栽梅一两行,画空疏影满衣裳。——《题梅花》
三曹和建安风骨
建安风骨是魏晋时期的一种诗歌主流风格,以慷慨感怀为主。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三曹文学创作与建安风骨的关系,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沈德潜《古诗源》卷五云:“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五亦云:“细揣格调,孟德全是汉音,丕、植便多魏响,”所谓“汉音”与“魏响”,是指建安诗歌的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汉音”,慷慨悲歌,质朴浑厚;“魏响”,以情动人,华美壮大。这正是“建安风骨”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总体上看,七子的诗歌既不象曹操那样“全是汉音”,也不似曹丕、曹植那样“纯乎魏响”,而正是“汉音”向“魏响”过渡的桥梁。
由反映动乱的社会现实到抒写个人内心情性,是“汉音”向“魏响”转变的重要一环。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建安诗人是“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所谓“慷慨”,即激荡着悲凉忧伤的感情;所谓“任气”,即指文气盛畅,风骨遒劲。反映现实,康慨悲凉,是“汉音”的重要特征。七子作为敢于正视现实的有识之士,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他们的诗歌内容充实,强烈地回响着“汉音”阶段所富有的现实主义精神,表现了对人民的深厚同情。王粲《七哀诗》其一描绘的就是一幅难民流亡图。“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原”是对汉末动乱现实的高度概括,而饥妇弃子的场面则是作者在众多的难民生活场景中精心截取的一个特写镜头,“乱世之苦,言之真切”(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七),使读者对人民的苦难有了具体而真实的感受,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而《从军诗》其五则是具体描绘战乱给国家造成的巨大破坏:“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人烟稀少,杂草丛生,家国残破,这正是动乱社会的真实写照。阮瑀的《怨诗》对现实社会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示深切的同倩。“民生受天命,漂若河中尘。虽称百龄寿,孰能应此身。犹获婴凶祸,流落恒苦辛。”在诗人看来,现实社会就象一条吞噬人们生命的罪恶之河,而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民,不过是河中的一粒尘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凶祸就象套在人民脖子上的枷锁,无法挣脱。这首诗倾吐了当时社会中人民所普遍具有的感受,道出了处在社会底层蒙受苦难的千千万万人民的怨声。另外,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写兵役、徭役之苦,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写孤儿的悲惨遭遇,应玚的《别诗》写流落他方的思乡之愁等,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无不激荡着慷慨悲凉之气。可以说七子的这些动人心弦的歌唱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产物,是时代的音响。
七子有不少反映现实的作品,但更多的作品却是表现个人的内心情性。这些作品大多抒情气氛浓郁,感情真挚动人。它既非歌功颂德,亦非讽谕劝戒,而是大胆地抒写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应该说,以情动人的艺术特点,集中体现了“魏响”新风的内在特质。前人的评论就注意到这一点:陈祚明说王粲《七哀诗》“第以情至为工”,应玚《别诗》“自然入情方,刘桢《赠五官中郎将》“情自宛切”(《采菽堂古诗选》卷七),沈德潜说徐斡《室思》“情极深致”(《古诗源》卷六)。这些评语,都说得很有见地。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七子生活在战乱频繁的年代,人民背井离乡,亲人四散,因而抒写离情别绪,便成为七子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王粲《从军诗》其二:“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拊衿倚舟樯,眷眷思邺城。”这种难以抑制的忧思,正是七子在当时的共同感受。再如徐斡《室思》渭“良会未有期,中心摧且伤”;阮瑀《七哀诗》:“出犷望故乡,但见蒿与莱”;应玚《别诗》:“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皆愁苦悲伤,哀婉动人。这种感伤的情绪尽管使人哀痛不已,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消沉、颓丧,却常常在悲叹中郁积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在七子的诗歌中有突出的表现:“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王粲《从军诗》其四);“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刘桢《赠从弟》其三);“吕望尚不希,夷齐何足慕”(孔融《杂诗》其一);“庶几及君在,立德垂功名”(陈琳《游览》其二);“欲因云雨会,濯翼陵高梯”(应玚《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等,都洋溢着乘时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当然有时也有对坎坷经历的悲叹,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感慨。但是不论是对理想的追求,还是失意时的惆怅,都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动乱的现实在诗人心灵上激起的深切悲痛,也可以看到由此而产生的拯世救民、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注重抒情,并始终贯穿着昂扬奋发的基调,可以说是“魏响”新风的基本特征。七子诗歌从反映社会现实到抒写拯世建功的情怀,正体现了“汉音”到“魏响”的过渡。
由质朴浑厚走向华美流丽,是“汉音”向“魏响”转变的重要标志。从总体上说,七子歌还是比较质朴的,尤其是他们创作的那些乐府诗,仍不失民歌化、通俗化的特点。但他们已开始追求语言的'工丽、形式的华美,逐步走上华丽壮大的道路。鲁迅先生曾说七子的诗歌“不外是‘慷慨’、‘华丽’罢”(《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确实抓住了七子诗歌的这一新特点。
前人说汉魏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其实七子已注意到锤炼字句对提高诗歌语言表现力的重要作用。陈祚明就曾说公斡诗“笔气隽逸,善于琢句”,伟长诗“造语匠意”,元瑜诗“间有奇语”(《采菽堂古诗选》卷七)。吴淇也说仲宣“风流云散,一别如雨”(《赠蔡子笃诗》)二句“炼得精峭”(《六朝选诗定论》卷六)。象“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等千古传诵的名句,无一不是精心锤炼而成的。这些句子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的美感,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就是用词用字,也颇见锤炼之功。“百卉挺葳蕤”的“挺”字,“菡萏溢金塘”的“溢”字,不仅写出了花卉的繁茂,而且还给人一种动态的美。而徐斡的善用虚字,则更是备受后人称赞:“句中多用虚字作健,非魏人不能。以能役虚字作转语,每句动折故健也”。(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七)尤其是《室思》中的“自君之出矣”句,后人激赏、摹拟不已。当然,七子的炼字炼句,还不似曹植的刻意雕琢,仍不失自然的本色。七子不仅重视语言的锤炼,也十分注意意境的创造。王粲《从军诗》其三是一首抒写怀抱的言志之作。作者先描绘了征吴途中见到的凄凉秋景:夕阳的余辉、蟋蟀的哀呜、孤鸟的翱飞、草露的寒凉,这些富有特征性的景物有机地编织在一起,构成一幅典型的悲秋图”,有力地烘托出征夫凄凉、孤独、悲苦的情怀。情与景浑融一体,创造出一个浓郁的艺术氛围。但这并不是作者真实的创作意图,作者是以此衬托出自己要求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身服干戈事,岂得念所私?即戎有授命,兹理不可违!”这首诗不仅意境醇厚,而且散发出一股昂扬奋发的积极进取精神。感情真挚强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另外,如陈琳的《游览》二首、刘桢的《赠徐斡》等在意境的创造上也很出色。这些都说明七子的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已具有华美工丽的特点,正如许学夷所说:“*五言有天成之妙,子建、公斡、仲宣始见作用之迹。”(《诗源辨体》卷四)注重语言的锤炼,形式的华美,可以说是“魏响”新风的重要标志。七子的诗歌从质朴浑厚向华美壮大的转变,正体现了“汉音”到“魏响”的过渡。
在“汉音”向“魏响”过渡的轨迹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正是“建安风骨”在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七子的诗歌则是联结二者的纽带。
拓展
“三曹”和“建安七子”的建安风骨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一月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三月。这个时期的东汉朝廷,*主要掌握在曹操手里。因此,后世对“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的评论,更多的倾向于用“枭雄”一词。
撇开政治和权力,曹操的在文学上的修为却是惊人,在当时可谓是光芒万丈。尤其是以他和儿子曹丕、曹植为首的,加上仰慕曹操的建安七子,合力开创了建安文学的顶峰。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占据邺城后,在*北部创造了一个以邺城为中心的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那些饱经战乱之苦的文士,不约而同投奔邺城,归附曹氏。由此,形成了以“三曹”为领袖,以“七子”为代表的,庞大的邺下文人集团,也就是现在说的文学圈子。
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建安文学率先提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学流派。这些人聚集到一起,战时随军,每天与生死擦肩而过。归来后,有感而发,饮酒作诗,或写征战之苦,或述社会之乱,或思乡念亲,建安风骨随之形成。
何谓“建安风骨”?其实就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刘桢公干)等人作诗时自带的慷慨悲凉的诗文风格。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中,又号“邺中七子”。有趣的是,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之外,其他六人与曹操可谓是“相见恨晚”。
这些建安文学的主力军,他们摆脱了儒家思想的束缚,作品重于抒情,思想慷慨激昂,普遍采用五言形式,尤以诗歌最为突出,并以风骨遒劲著称,具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即人们常说的“建安风骨”。
虽然同在一个锅里吃饭,都是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表达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他们每个人的风格又不尽相同。
曹操的诗文,深沉慷慨、气势雄浑,《短歌行》和《观沧海》是世人最为熟悉的;曹丕诗文婉约,大多是游子思妇主题,如《古诗十九首》和《燕歌行》;曹植文才富艳,辞藻华丽,善用比喻,被誉为“建安之杰”,千古名篇《洛神赋》便是他的代表作。
建安七子的诗赋创作,更是独具个性和风貌。据史料介绍,王粲是“七子”中成就最高之人,此人是个全才,诗、赋、散文样样精通,号称“兼善”,其作品抒情性强,代表作《七哀诗》是汉末战乱动荡的真实写照。孔融善于奏议散文,作品体气高妙。刘桢擅长诗歌,所作气势高峻,格调苍凉。陈琳、阮籍,以章表*闻名当时,在诗歌方面也都小有成就,其风格的差异在于陈琳比较刚劲有力,阮籍比较自然畅达。徐干诗、赋皆能,文笔细腻、体气舒缓。应炀亦能诗、赋,其作品和谐而多文采。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说的话,便是建安文学创作风格和时代特征的最贴切描述。
除了三曹和建安七子,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文姬也是建安文学里不可或缺之人。她是汉末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自幼受过良好教育,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这样一个才华横溢、天生丽质而又感情丰富、且性格豪放的女子,却历经磨难,被羌胡军队所掳,留居12年之久。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曹操把她赎回,再嫁给董祀,又让她整理蔡邕所遗书籍400余篇。这便是历史上传为千古美谈的“文姬归汉”的故事。
她写就的五言《悲愤诗》,共五百四十字。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极具感染力,是建安文学的一块价值连城的无双之璧。清代诗人沈德潜在《古诗源》赞其“激昂酸楚,读去如惊蓬生振,沙砾自飞,在东*中,力量最大。”而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更是不吝赞美之词,他称颂道:“这实在是一首自屈原的《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是用整个的灵魂吐诉出来的绝叫”。
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建安文学对后世文人和文学的影响无需多言。“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时期,‘俊才云蒸,作家辈出’,各种文体得到发展,是*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从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钱穆在《*文学史》里的点评,即可观之。
花戏楼:晋商文化和徽商文化的一出“戏”
亳州是建安文学的发源地,如果你以为这就是它文化底子里的全部,那你就错了。它还有花戏楼,是山西建筑和徽派建筑结合的典范,也是晋商文化和徽商文化结合的精髓。
花戏楼并非戏院,也不是一个专门唱戏的地方。得名“花戏楼”,乃是因为戏楼的砖雕、木雕、彩绘多以地方戏曲折子戏为主要内容。
事实上,它是山陕会馆旧址,原名叫大关帝庙。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大门为三层牌坊架式,仿木结构,水磨砖墙上镶满砖雕,雕有人物、车马、城池、山林、花卉、禽兽,随便一个雕塑,都是巧夺天工,栩栩如生。
砖雕、木雕和铁旗杆,是花戏楼的三绝。导游小姐姐说,铁旗杆高16米,重达24000斤,铸造精美,构思巧妙。大关帝庙上面玲珑剔透的砖雕是经过工人们雕、刻、磨等多种工艺手法,共雕刻115个人物,33只禽鸟和67只走兽,场面宏大,美轮美奂。
“郭子仪上寿图”是砖雕中的杰作,它清晰的刻画了唐朝大将郭子仪过六十大寿时的场景。寿星端坐中间,其背后刻有一个大大的“寿”字。围在他周边的是七子八婿、文武百官、居家老小,共42个人物,是砖雕中人物最多的一副。前来祝寿的这些人,身份不同,神态各异,砖雕描绘得惟妙惟肖,令观者犹如身临其境。
除了这幅*砖雕艺术当中的精品之作,还有不少根据民间谚语、成语雕刻而成的小幅砖雕,如:一马当先,三阳开泰,五世其昌,事事如意等,象征着吉祥如意,生活美满。
所谓晨钟暮鼓,世人皆知,古来有之,对应的便是*传统建筑——钟鼓楼,它是钟楼和鼓楼的合称,在古代主要用于报时。钟鼓楼有两种,一种建于宫廷内,一种建于城市中心地带,多为两层建筑。花戏楼也不例外,建有自己的钟鼓楼。
左边的钟楼雕刻的是大梁城和白蛇传,右边的鼓楼则是声名远播的“三顾茅庐”的故事,以及李娘娘住寒窑(又名狸猫换太子)。用单反大长焦拉*后,能深刻感受到古代烧砖艺术和镂空雕刻的功力和魅力。
既然俗称花戏楼,自然少不了戏台。而它令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在于戏台的建成没有用到一根钉,全部是用榫子扣制而成,而且外面的颜料都是用些纯植物,或者矿物质的提取物炼制而成。整个戏台共刻有上方谷火烧司马懿、七擒孟获、空城计等18出三国戏文,600多个人物。很难想象,当时的工匠是怎么做到的,简直就是开挂了。
从建安文学到砖雕、木雕,这些古人流传下来的文字和技艺,见证了亳州这座三朝古都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印记。不管发生过什么,都是最恰如其分的经历。一如余秋雨老师在《行者无疆》里说的:“历史是坎坷,历史是幽暗,历史是旋转的恐怖,历史是秘藏的奢侈,历史是大雨中的泥泞,历史是悬崖上的废弃。”
《幽兰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唐·王勃
《春庄》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兰》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唐·唐彦谦
《兰》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唐·施肩吾
《兰渚泊》
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唐·马戴
《秋思》
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唐·李世民
《芳兰》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李白
《孤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张九龄
《感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唐·无可
《兰》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花月令》中说,正月,兰蕙芬,径草绿,百花萌动。
腊尽冬远,春意萌动,梅花谢,幽兰吐芳。
花开幽谷,兰质蕙心,清香悠远。
欣欣然,一切都是生命中最好的样子。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香草美人,举手投足,莫不是春天的芬芳秋天的旷远。
正月,春天的开始,读关于兰花的古诗词,品古人如兰心境。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清.郑燮《题画兰》
赏析:兰花生长在山崖的最高处,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的裂缝中,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其实,它的脚下不是没有浮云翻滚喧闹,只是它从不去关心它们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去。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画的兰花题的诗,同时它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诗人借兰花的卓而不群坚守本心来抒发自己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只有静下来,不被外界的繁杂所干扰,才能听见内心的声音。
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这就是兰的品质,淡泊清新,娴静雅致,暗香迢递,其实,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情怀。
诗人简介: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又号板桥,清朝文学家、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其人博学多才,诗书画俱佳,世称“三绝”,有《板桥全集》传世。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宋 苏轼 《题杨次公春兰》(节选)
赏析:春天的兰花就像那品质高尚的人一样,静静地生长,悄悄地开花,矜持,低调,不事张扬。
它们隐藏在茂密的蓬蒿之中,如果不是暗香浮动,有清新的花香散发出来,人们是很难发现它们的。
兰花品性淡泊,雅致高洁,它具有深沉的内在美。
春风动百草,兰蕙生我篱。
古人植兰蕙以为邻,就如同寻求志趣相同的友人相伴一般,风雨人生,一路相随,又何曾孤单过。
诗人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等作品传世。
手培兰蕙两三栽,日暖风微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明.文徵明《题画兰》
赏析:惠风和畅,日暖天晴,花盆中那两三株随便栽下的兰蕙已经先后开出了花朵。
兰花的香味淡淡的,在室内待久了,就感觉不到了。
打开窗子,不时有蝴蝶飞进屋来,才知道兰花的芬芳有多馥郁和持久。
这也是一首题画诗,画中是阳光和暖的春日,一座安静的庭院,窗子敞开着,窗台上两三株暗香浮动的兰蕙,窗下伏案的诗人,还有几只翩跹往来的蝴蝶。
芬芳的兰蕙,翩跹的蝴蝶,伏案的诗人,这一幅时光安稳岁月静好的画卷是多么令人向往。
《说山训》里说,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
兰为兄蕙为弟,幽兰先吐,蕙草后芳。
屈原说香草美人。兰和蕙都是花中君子香草美人。
好的品行亦如兰一般,虽然不热烈奔放,但却清香悠远,历久弥新,令人久处不厌。
诗人简介:文徵明,原名壁,字徵明,号衡山居士,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其诗、文、书、画俱精,世人赞他为“四绝”的全才。
明朝的陈继儒在《小窗幽记》里说,雨季护兰。
因为懂得,所以怜惜。
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在书中他多次提到兰,今雨茶庄的老板摘几朵珠兰包在茶叶中,大伯母在夏天的花园里折一枝珠兰别在发髻上,等等。
淡泊宁静,暗香浮动,这是兰的品性,也是这个中国最后的士大夫的心境。
江梅退步,幽兰偷眼,回避芳丛。
虽孤芳,却不自赏,虽长情,却不多情,这就是兰,永保初心,在宁静淡泊里岁月静好……
说起唐朝,那一定不能不提李白了。李白的诗将唐朝的风骨展现的淋漓尽致,这其中也不乏李白自身那带着率性洒脱的豪情,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盘点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来感受他那狂放。 《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蜀道难》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赞美梅花傲骨的古诗句(精选175句)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赞美梅花傲骨的古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4、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诗》
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梅》
6、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7、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8、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9、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10、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1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12、不知*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13、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14、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15、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16、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17、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8、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19、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20、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21、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22、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杂咏三首》
23、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24、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25、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落梅》
26、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27、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28、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
29、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3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31、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32、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
33、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34、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张孝祥《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35、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36、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苏轼《西江月·梅花》
37、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38、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39、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李弥逊《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40、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41、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卢梅坡《雪梅·其二》
42、可有梅花寄一枝?雪来翠羽飞。——吴锡麒《长相思·以书寄西泠诸友即题其后》
43、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44、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45、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46、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47、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48、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49、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范成大《喜晴》
古诗《风》
《风》这首古诗的作者是李峤,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风》,欢迎大家分享。
《风》古诗原文: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注释:
1、解落:吹落,散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2、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3、能:能够。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4、过:经过。
5、斜:倾斜。
《风》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风》赏析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风无形,空气流动形成风。但它又是有形的,一阵微风掠过,小草含笑向人们点头,花儿在风中摇曳着,变着法儿撒欢儿,炊烟随着风的节奏跳起直上重霄的舞蹈,纤细的柳枝轻拂着树下游人的脸庞。
风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当它欢欣的时候,往往伴着细雨洋洋洒洒飘落,春天来临的时候,风过千山秀、二月春风似剪刀,春风拂拂,像“飞天”的裙裾在梳理着,春风吹醒冬眠的柳绦,春风送来翩飞的燕子,春风吹绿了千沟万壑,春风摇醒了小草的青春,也在人们心中播下了盎然的春意。
当它发怒的时候,过江卷起漫天狂澜,有苏轼的《赤壁怀古》来证明: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它引发海啸,将参天大树连根拨起,用掌击碎轿车甩向路沟,用衣袖挥断成片树木,狂笑着,轻蔑地看着对它束手无策的人们,视自己为一列战车,而世上万物如螳臂。
当它悲哀的时候,会发出呜呜咽咽的声音,似在诉说心中的悲怨与委屈,似小孩在哭泣,听之也不得不为之动容。
风是神奇的,风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风又是强悍的。敏感的风,多情的风,凄婉的风,千姿百态的风,你是人类的朋友,却也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风,你让人不得不爱,同时也让人惧之三分。
《风》赏析2: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教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
“赋、比、兴”为古典诗歌表现的基本手法。所谓的“兴”意指“兴发”“感兴”,由物及心,即因为外物的作用而产生内心“情变”。“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叶落”与“花开”,乃事物发展到极态而自然产生的质变,外力的作用只能是加速或减缓其变化的速度。在此处,诗人把叶落花开归因于风的作用,表现出作者观察的细微与内心的细腻,把自然万物的变化同风——外力的作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隐性地昭示着风之生命力及其给外物的温情关怀。
“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讲究对仗或对偶,《风》一诗亦如此。例,“解落”对“能开”,“三秋叶”对“二月花”工整有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如果说,诗的前两句在“兴发”方面更为出色的话,则后两行在“对仗”则更显特色,“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一过”“一入”,“一高”“一低”,“一直”“一斜”,把风对自然界物象在风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幻鲜活而传神地表现出来。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写风,全诗除诗名外,却不见风字。每一句都表达了风的作用,如果将四句诗连续起来,反映了世间的欢乐和悲伤,表达了“世风”和“人风”,风是善变的,有柔弱,又有彪悍,风是多情的,姿态丰盈,万竹起舞,短短的四句诗,以动态的描述诠释了风的性格。
作者简介: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中书令、特进,封为赵国公。唐睿宗时,贬为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唐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迁庐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终年七十岁。
李峤生前以文辞著称,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苏味道、杜审言、崔融合称“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先后历仕五朝,趋炎附势,史家评价以贬义居多。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梦微之》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感事》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谭·概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白居易《放言五首·其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醒世恒言·卷十七》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四首》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增广贤文·上集》
知君仙骨无寒暑。——苏轼《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韩非子·备内》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陶渊明《杂诗》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红楼梦·第八回》
静若萤光,动若流水,尖巧而喜淫——《冰鉴·神骨》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冰鉴·神骨》
自古伴君如伴虎,一将功成万骨枯。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白居易《鸟》
静若含珠,动若木发;静若无人,动若赴的,此为澄清到底。——《冰鉴·神骨》
人无刚骨,安身不牢。——《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李白《侠客行》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张籍《征妇怨》
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文心雕龙·风骨》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十年花骨东风泪,几点螺香素壁尘。——史达祖《鹧鸪天·搭柳栏干倚伫频》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刘禹锡《秋词二首》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白居易《李白墓》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山骞不崩,唯石为镇——《冰鉴·神骨》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佚名《箜篌谣》
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宋祁《落花》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兵车行》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亳社观梅》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蠙《吊万人冢》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戎昱《咏史 / 和蕃》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1、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匈奴歌》
2、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陈亚《生查子·药名闺情》
3、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4、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杜甫《梦李白·其二》
5、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吴激《人月圆》
6、红尘踪迹厌驱驰,况复年来两鬓丝。扰扰太行南北路,不知何日是归期。——于谦《自叹》
7、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朱淑真《秋夜》
8、寂寞草中兰,亭亭山上松。——冯著《短歌行》
9、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赠去婢》
10、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赠去婢》
11、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12、画屏人去锦鳞稀,愁见啼红染客衣。纵使到家仍是客,迢迢乡路为谁归。——王彦泓《归途自叹》
13、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14、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筠《望江南》
15、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16、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夏完淳《卜算子》
17、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其三》
18、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19、江南烟雨已倾城,鸿雁于飞不则声。明月送来金阙梦,秋风吹尽玉关情。红尘大有诏三甲,紫燎光销敕五丁。但化干戈为玉帛,善之不战屈人兵。——姚佳《送小女昊蕾之嘉兴军训感怀》
20、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苏轼《和董传留别》
21、谁知千夜里,各对一灯红。——蒋士铨《水调歌头》
22、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施酒监《卜算子·赠乐婉杭妓》
2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
24、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开亭拟贮云,凿石先得泉。啸竹引清吹,吟花成新篇。乃知高洁情,摆落区中缘。——孟郊《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
25、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
26、自叹身谋我独疏,只贪风月恣欢娱。杯盘遇客随多寡,囊橐何时问有无。万电梯航无罥罣,十年墙屋有穿窬。从今老去无他望,绿绮一张醪一壶。——华岳《自叹》
27、如此残红那得住。一春情绪。半生羁旅。寂寞空山语。——刘辰翁《青玉案》
28、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29、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晁补之《盐角儿》
30、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孙昌胤《清明》
31、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青玉案》
32、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春景》
33、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钱惟演《木兰花》
34、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
35、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
36、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溢鲛绡透。——陆游《钗头凤》
37、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谢枋得《武夷山中》
38、玉轮碾*芳草,半面恼红妆。——陈子龙《诉衷情》
39、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
40、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41、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4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43、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白居易《夜雨》
4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45、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纳兰容若《画堂春》
46、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
47、乐心儿比目连枝,肯意儿新婚燕尔。画船开抛闪的人独自,遥望关西店儿。黄河水流不尽心事,中条山隔不断相思。当记得夜深沉,人静情,自来时。来时节三两句话,去时节一篇诗,记在人心窝儿里直到死。——贾固《醉高歌过红绣鞋·乐心儿比目连枝》
48、耿耿不能寐,京洛久离群。横琴还独坐,停杯遂待君。待君春草歇,独坐秋风发。朝朝唯落花,夜夜空明月。明月徒流光,落花空自芳。别离望南浦,相思在汉阳。汉阳隔陇吟,南浦达桂林。山川虽未远,无由得寄音。——杨素《赠薛内史诗》
49、*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50、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风骨的古诗对联
风骨峥嵘的古诗
描写风骨的古诗
风骨清峻的古诗
夸人有风骨的古诗
有风骨的诗句
夸赞人风骨的古诗
古诗的风骨与格调
古诗词中的风骨
含风骨的古诗句
关于建安风骨的古诗
描写竹的风骨古诗
具有魏晋风骨的古诗
形容人有风骨的古诗
赞美荷残风骨的古诗
残荷的风骨句子
形容风骨的诗句
表现少年风骨的古诗
形容男人风骨的古诗
形容女人风骨的古诗
古诗中的魏晋风骨
描写风骨的古诗词
魏晋风骨的诗句
建安风骨的古诗词
体现中华风骨的古诗
风骨峥嵘的古诗意思
乡村风骨的古诗词
既有风骨又有风韵的古诗词
突出梅的风骨的古诗词
赞美莲蓬风骨的诗句
舟过实仁的古诗
草的故事古诗视频播放
古诗的简谱
关家庭的古诗词
祖父摘花我就摘花想到的古诗
关于水和钓鱼的7言古诗
形容一个人臭味脏的古诗词
不能作弊的古诗
关于秋风思乡的古诗词
美丽江景的古诗
我和古诗的故事300
古诗二首村居清高鼎的拼音
关于母亲古诗的题目
还有一股味道的古诗
给我找敕勒歌的古诗
好大的一个南瓜词古诗图片
与自然共生的古诗
关于春节的两首古诗两副对联
关于乡下的一整首古诗
形容关山的古诗
描写雪通人性的古诗
关于中小学生学古诗的应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凉的古诗
古诗野望的手势动作
王者荣耀关于月亮的古诗名字
用来激励警醒自己的古诗
八首描写春节的古诗
将办独步寻花的古诗注音
竹里馆这首写景抒情的古诗
写枣花的古诗词
玉价怨古诗的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