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有武汉江城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有武汉江城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有武汉江城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有武汉江城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武汉长江的诗句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武汉长江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长江的诗句一:《临江仙》
朝代:明作者:杨慎 体裁: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关于长江的.诗句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朝代:唐作者:李白 体裁:七言绝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关于长江的诗句三:《登高》
朝代:唐作者:杜甫 体裁:七言律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关于长江的诗句四:《六幺令》
朝代:宋 作者:李纲 体裁:词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 潮落潮生波渺,江树森如发。
歌沉玉树,古寺空有疏钟发。谁念迁客归来,老大伤名节。
六代兴亡如梦,苒苒惊时月。纵使岁寒途远,此志应难夺。
兵戈凌灭。高楼谁设。
豪华销尽,几见银蟾自圆缺。 倚阑凝望,独立渔翁满江雪。
关于长江的诗句五:《晴江秋望》
朝代:唐 作者:崔季卿 体裁:七绝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关于长江的诗句六:《越王楼歌》
朝代:唐 作者:杜甫 体裁:乐府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孤城西北起高楼,
碧瓦朱甍照城郭。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关于长江的诗句七:《水调歌头》
年代:现当代作者:*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关于长江的诗句八:《过长江》
朝代:唐作者:黄滔体裁:七绝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还应有主人。
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渡汉江》是一首思乡情切的五言小诗,真实刻画了游子久别还乡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它的作者就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大诗人宋之问,被誉为“仙宗十友”之一。
宋之问虽是著名诗人,也流传下来大量人们熟知的经典名篇,但是,他却是一位人品极差,劣迹斑斑,被后世诟病的文人。
1、因诗杀亲
宋之问有一外甥,名曰刘希夷,与之年纪相仿,不爱仕途爱诗文。
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代悲白头翁》,尤其里面两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至今日,依旧传唱不衰。
所以宋之问看后,自然赞不绝口,就请求外甥把版权让给自己,当时刘希夷也答应了,可没过几天,刘又反悔了。宋之问一听,恼羞成怒,于是命人用装满土的袋子,将亲外甥给活活的压死了。
可叹这位才华横溢,不满30岁的大才子,就这样殒命于亲舅舅的手里。
这哪里是文人,这就是凶悍的强盗。
2、卖友求荣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太子李显复位,即为中宗。
中宗登基后,首先诛杀的就是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而作为二张的党羽宋之问,受到牵连,被中宗贬为泷州参军,就是今天的广东罗定。
当时的广东可不是今天的广东,繁华似锦,一派盛世景象。那时的广东属岭*荒之地,人烟稀少,物质匮乏,生活水*自然艰苦,所以,吃惯了美味佳肴的宋之问,实在无法忍受下去,没过多久,便瞒着朝廷,偷偷逃回洛阳,躲在了好友张仲之的家里。
然而,张仲之万没想到,自己留到家里的宋之问,却是一条冻僵了的蛇,一匹被猎人追赶的狼。
虽说武则天当时已死,可是她的势力并未全部铲除,所以武三思仍然声名显赫。
为了搬到奸人,张仲之和同僚在私下,密谋杀掉武三思,这一消息被宋之问听到后,速派侄子前往武三思府上告发,致使张仲之全家被杀。
而宋之问因卖友求荣,不但没有被追究逃回洛阳之罪,反被提拔为鸿胪主薄,后又升迁考功员外郎,其所作所为,令人不齿。
就是这样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却也留下了一批不错的诗文,比如《渡汉江》,仅仅20个字,就道尽诗人逃跑途中的忐忑不安,而且还千古流传。
3、经典解析
《渡汉江》这首小诗,真切表达了诗人想回家又不敢回,急切却又徘徊的矛盾心里。
诗曰: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此诗既是宋之问被贬泷州后,无法忍受那里的艰苦,在逃回洛阳的途中所作。
首联“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写诗人被贬岭*荒之地,本已够苦的了,何况与家人又断绝了音信。现在只能经过冬天捱到春天,这是一段漫长的时间。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一片思念之情。
尾联“*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里变化。
逃离贬地,离家乡、亲人越来越*,可是心中的担忧,却愈加厉害,最后变成一种害怕,怕到不敢询问从家乡过来的人,因为诗人不知道因为自己遭到贬谪,家人是不是受到了牵连或不幸。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担忧,和对自己前途的恐惧。
结语
宋之问一代大诗人,他那个时代的精英层人物,以他的学识和才华本该青史留美名,然而他却自毁三观:为名,冤杀至亲;为利,出卖朋友,全然没有一点文人的气节和清高。
“天作必有雨,人作必有祸”,宋之问这样有奶便是娘的主,其后果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公元712年八月,李隆基继位,随即赐死于徒所,结束了他的人生旅程,也留下了千古骂名。
而他的一些诗文却流传下来,广为传颂。所以我们对于一个人评判,要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王道。
《渡汉江》是一首思乡情切的五言小诗,真实刻画了游子久别还乡激动而又复杂的心情。它的作者就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大诗人宋之问,被誉为“仙宗十友”之一。
宋之问虽是著名诗人,也流传下来大量人们熟知的经典名篇,但是,他却是一位人品极差,劣迹斑斑,被后世诟病的文人。
1、因诗杀亲
宋之问有一外甥,名曰刘希夷,与之年纪相仿,不爱仕途爱诗文。
有一次刘希夷写了一首《代悲白头翁》,尤其里面两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至今日,依旧传唱不衰。
所以宋之问看后,自然赞不绝口,就请求外甥把版权让给自己,当时刘希夷也答应了,可没过几天,刘又反悔了。宋之问一听,恼羞成怒,于是命人用装满土的袋子,将亲外甥给活活的压死了。
可叹这位才华横溢,不满30岁的大才子,就这样殒命于亲舅舅的手里。
这哪里是文人,这就是凶悍的强盗。
2、卖友求荣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太子李显复位,即为中宗。
中宗登基后,首先诛杀的就是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而作为二张的党羽宋之问,受到牵连,被中宗贬为泷州参军,就是今天的广东罗定。
当时的广东可不是今天的广东,繁华似锦,一派盛世景象。那时的广东属岭*荒之地,人烟稀少,物质匮乏,生活水*自然艰苦,所以,吃惯了美味佳肴的宋之问,实在无法忍受下去,没过多久,便瞒着朝廷,偷偷逃回洛阳,躲在了好友张仲之的家里。
然而,张仲之万没想到,自己留到家里的宋之问,却是一条冻僵了的蛇,一匹被猎人追赶的狼。
虽说武则天当时已死,可是她的势力并未全部铲除,所以武三思仍然声名显赫。
为了搬到奸人,张仲之和同僚在私下,密谋杀掉武三思,这一消息被宋之问听到后,速派侄子前往武三思府上告发,致使张仲之全家被杀。
而宋之问因卖友求荣,不但没有被追究逃回洛阳之罪,反被提拔为鸿胪主薄,后又升迁考功员外郎,其所作所为,令人不齿。
就是这样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却也留下了一批不错的诗文,比如《渡汉江》,仅仅20个字,就道尽诗人逃跑途中的忐忑不安,而且还千古流传。
3、经典解析
《渡汉江》这首小诗,真切表达了诗人想回家又不敢回,急切却又徘徊的矛盾心里。
诗曰: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此诗既是宋之问被贬泷州后,无法忍受那里的艰苦,在逃回洛阳的途中所作。
首联“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写诗人被贬岭*荒之地,本已够苦的了,何况与家人又断绝了音信。现在只能经过冬天捱到春天,这是一段漫长的时间。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一片思念之情。
尾联“*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诗人逃归途中的心里变化。
逃离贬地,离家乡、亲人越来越*,可是心中的担忧,却愈加厉害,最后变成一种害怕,怕到不敢询问从家乡过来的人,因为诗人不知道因为自己遭到贬谪,家人是不是受到了牵连或不幸。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担忧,和对自己前途的恐惧。
结语
宋之问一代大诗人,他那个时代的精英层人物,以他的学识和才华本该青史留美名,然而他却自毁三观:为名,冤杀至亲;为利,出卖朋友,全然没有一点文人的气节和清高。
“天作必有雨,人作必有祸”,宋之问这样有奶便是娘的主,其后果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公元712年八月,李隆基继位,随即赐死于徒所,结束了他的人生旅程,也留下了千古骂名。
而他的一些诗文却流传下来,广为传颂。所以我们对于一个人评判,要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是王道。
写武汉长江大桥的诗句
导语: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写武汉长江大桥的诗句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黄鹄矶,禹功矶,
长江水分离。
远古江水,
紧缩的水坎,奔忙的.大禹。
鸟语鱼跃沉船急,
芦苇浩荡,
黄鹄集散地。
一琴一鹤,
战国的伯牙,
三国的道士,
跨越时空,
看鹤鼓琴多欢娱。
黄鹤一去,
晴川历历,
今日又食武昌鱼,
大桥江水随人意。
天关,地轴,
蛇山龟山归一体,
中华的玄武,世界的玄武。
道法自然有明理,
武当兴起汉水移,
武汉长江建桥数第一,
中华巍然世界立。
蛇山,龟山,
中华四千年历史。
大桥载着文明,
大桥载着希望,
叱咤风云,威震东西,
东海、南海全无敌。
观江
八角楼上赏江滩 畅游九桥看武汉
将邀请大学生、诗歌爱好者到武汉江滩万里长江横渡博物馆,观赏长江、江滩美景,创作诗词,以及征集读者畅游武汉9座跨江大桥。
游江
夜登游轮觅知音、江枫渔火不夜城
将邀请部分参与者登上长江游轮,感受两江四岸的夜晚美景,戏长江水、吹长江风、听长江沿岸鸟声虫鸣。
吟江
晴川阁中会诗友 鹦鹉洲上吟诗篇
将在晴川阁举办诗会,以诗会友。
写江
挥毫写尽长江情 泼墨印染千里卷
将邀请书法、绘画、诗歌爱好者,到汉口江滩举办笔会,请他们现场挥毫,创作跟长江有关的诗词。
展江
诗情画意登雅居 长江诗廊美名传
“展江”活动将大赛优秀作品在万里长江横渡博物馆里展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优秀作品还可以在明年建成的武汉江滩“长江诗廊”里予以展示。
导语: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大桥横跨于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写武汉长江大桥的诗句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写武汉长江大桥的诗句1
黄鹄矶,禹功矶,
长江水分离。
远古江水,
紧缩的'水坎,奔忙的大禹。
鸟语鱼跃沉船急,
芦苇浩荡,
黄鹄集散地。
一琴一鹤,
战国的伯牙,
三国的道士,
跨越时空,
看鹤鼓琴多欢娱。
黄鹤一去,
晴川历历,
今日又食武昌鱼,
大桥江水随人意。
天关,地轴,
蛇山龟山归一体,
中华的玄武,世界的玄武。
道法自然有明理,
武当兴起汉水移,
武汉长江建桥数第一,
中华巍然世界立。
蛇山,龟山,
中华四千年历史。
大桥载着文明,
大桥载着希望,
叱咤风云,威震东西,
东海、南海全无敌。
写武汉长江大桥的诗句2
观江
八角楼上赏江滩 畅游九桥看武汉
将邀请大学生、诗歌爱好者到武汉江滩万里长江横渡博物馆,观赏长江、江滩美景,创作诗词,以及征集读者畅游武汉9座跨江大桥。
游江
夜登游轮觅知音、江枫渔火不夜城
将邀请部分参与者登上长江游轮,感受两江四岸的夜晚美景,戏长江水、吹长江风、听长江沿岸鸟声虫鸣。
吟江
晴川阁中会诗友 鹦鹉洲上吟诗篇
将在晴川阁举办诗会,以诗会友。
写江
挥毫写尽长江情 泼墨印染千里卷
将邀请书法、绘画、诗歌爱好者,到汉口江滩举办笔会,请他们现场挥毫,创作跟长江有关的诗词。
展江
诗情画意登雅居 长江诗廊美名传
“展江”活动将大赛优秀作品在万里长江横渡博物馆里展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优秀作品还可以在明年建成的武汉江滩“长江诗廊”里予以展示。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古诗积累(一) 一、描写四季的诗句有: 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夏: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冬: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二、表达感情的时句: 爱国之情: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友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思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念亲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三、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1、“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由古诗“不识庐山真面民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2、“珍惜粮食”由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劝学”由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4、“儿子对母亲的深情”由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四、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江: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苏州、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姑苏城外寒山来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抹浓妆总相宜。
武汉长江大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洞庭湖: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黄河: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五、借用古人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
柳树: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小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或: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春鱼: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或: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源在破岩中。
石灰:粉身碎骨全不怕,只留清自在人间。
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沙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六、含有乌兽的诗句。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一行白鸳上青天。
昔人已乘黄鹤去。
添得黄鹏四五声。
*猿声啼不住。
月落乌啼霜满天。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江城子·密州出猎》古诗原文及翻译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古诗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前言】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全词“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充满阳刚之美。
【注释】
⑴江城子:词牌名。
⑵密州:在今山东省诸城市。
⑶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聊:姑且,暂且。狂:狂妄。
⑷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起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⑸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这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⑹千骑卷*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岗像卷*子一般掠过。千骑(jì):形容从骑之多。*冈:指山脊*坦处。
⑺为报:为了报答。太守:古代州府的行政长官。
⑻孙郎: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这里作者自喻。《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
⑼酒酣胸胆尚开张:尽情畅饮,胸怀开阔,胆气豪壮。尚:更。
⑽鬓:额角边的头发。霜:白。
【翻译】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卷*坦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赏析】
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他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过片一句,言词人酒酣之后,胸胆更豪,兴致益浓。此句以对内心世界的直抒,总结了上片对外观景象的描述。接下来,作者倾诉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年事虽高,鬓发虽白,却仍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对自己委以重任,赴边疆抗敌。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
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
赏析
1.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千骑卷*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北宋仁宗、神宗时代,国力不振,国势羸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尚气节之士义愤难*。想到国事,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于是苏轼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不禁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少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了魏尚)。其“狂”字下面潜涵的赤诚令人肃然起敬。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即喻指辽和西夏。作者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令人“觉天风海雨逼人”。从艺术表现力上说,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如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十分生动形象。全词表现了作者的胸襟见识,情感兴趣,希望理想,一波三折,姿态横生,“狂”态毕露;虽不乏慷慨激愤之情,但气象恢弘,一反词作柔弱的格调,“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充满阳刚之美,成为历久弥珍的名篇。
2.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
打猎,对于一个职业猎手,是家常便饭;而对于苏轼这样年已四十的地方官来说,就不能不算一次壮举了。词中就是从表达他出猎时的激动心情开始的。“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是古代年长男性的自称,切合作者的年纪和口吻。“聊”,是姑且的意思。这句说,老夫今天要发一发小伙子那种“狂劲儿”了。“左牵黄,右擎[ qíng 举起] 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着苍鹰。鹰和狗是用来追捕猎取对象的。“锦帽貂裘”,是戴着锦帽穿着貂皮袄,这次打猎是在冬天,所以穿着皮衣。千骑卷*冈”:成千的骑手跟随着他,浩浩荡荡,象疾风一般卷向*坦的山冈。这里显示了作为一州长官出猎时的声势和排场,确实是壮观啊!百姓几乎全城出动(即倾城),都想追随苏轼这个知州(相当于汉朝的太守),去看他打猎。而他也为百姓的热情所感动,暗下决心,为了答谢(报)人们的情意,他要学*三国时代匹马单枪搏斗猛虎的孙权(孙郎),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看看。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写出了他的形貌,也写活了他的神情;渲染了热烈的气氛,更揭示出了他昂扬的精神状态。
转入下片,作者又进一步深化了所要表达的主题。他说,他刚刚喝足了酒(酒酣)因而更加气粗胆壮(即胸胆尚开张),鬓发有些花白,又有什么妨碍呢!看来好像是承接上片,表现他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其实,这里所指,已不限于打猎。他在考虑更为重要的事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皇帝什么时候才派冯唐到云中传达命令?这里用了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典故。“云中”是汉朝的一个郡,在今年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和山西省西北部一部分地区。“节”,即符节,是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汉文帝曾派冯唐到云中郡,传旨赦免前云中太守魏尚受的处分,恢复他的官职。魏尚原来抗击匈奴侵扰有功,后来因小过失受到不公*的处罚。可见,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他这样希望,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当时宋王朝正受到来自西北方的西夏和来自东北方的辽国的军事威胁,国家的安危引起了苏轼的严重关切。他渴望奔赴军事前线,来实现为国立功的政治抱负。最后三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指天狼星,在古代星象学上,被认为是主侵掠的。作者把它当作敌人的象征,又利用“狼”属于野兽,当在被射猎之列的联想,他表示,将要(会)紧握雕花的强弓,把他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般的弓弦上,看准那西北方的敌人,狠狠地射去。
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这首词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苏轼的故事
出人头地
苏轼在京城会考时,主审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学名家欧阳修。他在审批卷子的时候被苏轼华丽绝赞的文风所倾倒。为防徇私,那时的考卷均为无记名式。所以欧阳修虽然很想点选这篇文章为第一,但他觉得此文很像门生曾巩所写,怕落人口实,所以最后评了第二。一直到发榜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苏轼。在知道真实情况后欧阳修后悔不已,但是苏轼却一点计较的意思都没有,苏轼的大方气度和出众才华让欧阳修赞叹不已:“这样的青年才俊,真是该让他出榜于人头地啊(成语出人头地就是从这儿来的)!”并正式收苏轼为弟子。
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十!
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叹,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高风亮节
江城子古诗全文赏析及注释翻译
导语: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来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庄最早依调创作,此后所作均为单调,直至北宋苏轼时始变单调为双调。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江城子古诗全文赏析及注释翻译,希望有所帮助!
原文
江城子
作者: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释:
1.张先:字子野,北宋词人,有《子野词》。因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幕卷花影"、"堕轻絮无影"之句,世称诵之,故号张三影。同赋:用同一词牌,取同一题材填词。
2.筝:古弹拨乐器,因最初流行秦地,又称秦筝。
3.凤凰山:在杭州之南。
4.芙蕖:即荷花。
5.盈盈:轻盈美丽的样子,此处用来映衬弹筝姑娘的姿态。
6.白鹭:鹭的一种,又称鹭鸶。此处暗指爱慕弹筝人的男子。
7.娉婷:形容女子美好的姿态。
8.弄:弹奏。
9.遣:使,教。
10.烟敛云收:仙人在天上驾云而行,所到之处烟云缭绕。烟敛云收,是指仙人收起云雾,下凡到人间,此处是把弹筝姑娘比作下凡的仙人。
11.湘灵:即楚地崇拜的神祗湘夫人,此处暗指弹筝姑娘飘渺超绝。
12."曲终"句:是化用唐诗人钱起《湘灵鼓瑟诗》中的末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人数峰青"。
翻译:
凤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风清,晚霞明丽。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什么地方飞过一对白鹭,它们也有意来倾慕弹筝人的美丽。忽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忍心去听。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赏析:
此词为苏轼于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与当时已八十余岁的有名词人张先(990-1078)同游西湖时所作。
作者富有情趣地紧扣“闻弹筝”这一词题,从多方面描写弹筝者的美丽与音乐的`动人。词中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与景色相映成趣,音乐与山水相得益彰,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作者运用了比喻和衬托的手法。
开头三句写山色湖光,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画面。“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从结构上看,这一表面写景,而实则转入对弹筝人的描写,真可说是天衣无缝。据《墨庄漫录》,弹筝人三十余岁,“风韵娴雅,绰有态度”,此处用“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的比喻写她,不仅准确,而且极有情趣。接着便从白鹭似也有意倾慕来烘托弹筝人的美丽。词中之双白鹭实是喻指二客呆视不动的情状。
下片则重点写音乐。从乐曲总的旋律来写,故曰“哀筝”,从乐曲传达的感情来写,故言“苦(甚、极的意思)含情”;谓“遣谁听”,是说乐曲哀伤,谁能忍听,是从听者的角度来写;此下再进一步渲染乐曲的哀伤,谓无知的大自然也为之感动: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最后再总括一句,这哀伤的乐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湘灵,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词写到这里,把乐曲的哀伤动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这样哀怨动人的乐曲非人间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样的神灵之手。与此同时,“依约是湘灵”这总绾乐曲的一句,又隐喻弹筝人有如湘灵之美好。词的最后,承“依约”一句正待写人,却又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不仅没有正面去描写人物,反而写弹筝人已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人不见,数峰青”两句,用唐代诗人钱起《省试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是那样的自然、贴切而又不露痕迹。它不仅意象动人,而且在结构上还暗承“依约是湘灵”一句,把上下用典结合起来。“数峰青”又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真可谓言尽而味永。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描写武汉长江大桥诗句,欢迎阅读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描写武汉长江大桥诗句一:,*《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描写武汉长江大桥诗句二:刘开添《徒步武汉长江大桥》
万里长江第一桥,*融云天际消。
龟蛇对望长虹色,茫茫人海任逍遥。
孤身徒步如仙梦,万马奔腾似战巢。
长江滚滚东流去,铁龙高驾傲今朝。
巨轮不畏高水浪,火车何惧空折腰。
汉口江滩无限美,惊涛拍岸竞比高。
深思秦汉商贾客,乘舟危渡骨晃摇。
桥头横卧武昌镇,桥尾栖身汉阳滨。
人到桥心疑是岸,人临桥岸以为心。
夜色照人讥亦饱,武昌汉口汉阳情。
览尽长江看汉江,一波一浪尽水兵。
黄鹤飞过长江顶,谁道大桥非雄鹰。
千年无鹰立江上,一九五七诞生情。
中华儿女多壮志,热血浑浑满江城。
晚斋时刻早过时,不堪回首心何悲。
高叹高呼高喝啸,流下多少风尘泪。
真欲夜宿桥杆侧,只是无闲需暂歇。
此生曾做逍遥子,不立雄心誓不回。
滥竽充数几词句,化作飓风壮我威。
浩浩长江观不尽,挺挺大桥吟不得。
描写武汉长江大桥诗句三:《七绝·咏武汉长江大桥》
龙腾天堑变通途,浪涌烟波一道弧。
汽笛声中留鹤影,长虹托起夜明珠。
拓展: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位居中国腹地、长江中游,汉水由此汇入长江,拥有重要的地理位置优势,曾被孙中山誉为“内联九省、外通海洋”的大商埠。至清末时期,武昌为湖北省会,汉口为商埠,汉阳也发展了一定的工业基础。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而粤汉铁路也在修建当中,建桥跨越长江、汉水连接京汉、粤汉两路的`构思即为各方所注。
据历史档案显示,在武汉建第一座长江大桥的设想最早由湖广总督张之洞提出,用以沟通南北铁路。 1912年5月,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被北洋*聘为粤汉铁路会办。詹天佑 在进行粤汉铁路复勘定线的过程中,考虑到将来粤汉铁路与京汉铁路会跨江接轨,为此在规划武昌火车站(通湘门车站)时也预留与京汉铁路接轨出岔的位置。
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156项工程之一,于1955年9月动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约1670米,上层为公路桥(107国道),下层为双线铁路桥(京广铁路),桥身共有8墩9孔,每孔跨度为128米,桥下可通万吨巨轮,8个桥墩除第7墩外,其它都采用“大型管柱钻孔法”,这是由中国首创的新型施工方法。
武汉长江大桥将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大桥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6年6月*在《水调歌头·游泳》中题写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正是对武汉长江大桥沟通中国南北交通这一重要作用的真实写照。作为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大桥图案入选1962年4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成为新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
武汉长江大桥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2013年5月3日,武汉长江大桥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关于武汉长江大桥诗句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下面一起去阅读小编整理的关于武汉长江大桥诗句吧!
1、七绝·咏武汉长江大桥
龙腾天堑变通途,浪涌烟波一道弧。
汽笛声中留鹤影,长虹托起夜明珠。
2、徒步武汉长江大桥
万里长江第一桥 *融云天际消
龟蛇对望长虹色 茫茫人海任逍遥
孤身徒步如仙梦 万马奔腾似战巢
长江滚滚东流去 铁龙高驾傲今朝
巨轮不畏高水浪 火车何惧空折腰
汉口江滩无限美 惊涛拍岸竞比高
深思秦汉商贾客 乘舟危渡骨晃摇
桥头横卧武昌镇 桥尾栖身汉阳滨
人到桥心疑是岸 人临桥岸以为心
夜色照人讥亦饱 武昌汉口汉阳情
览尽长江看汉江 一波一浪尽水兵
黄鹤飞过长江顶 谁道大桥非雄鹰
千年无鹰立江上 一九五七诞生情
中华儿女多壮志 热血浑浑满江城
晚斋时刻早过时 不堪回首心何悲
高叹高呼高喝啸 流下多少风尘泪
真欲夜宿桥杆侧 只是无闲需暂歇
此生曾做逍遥子 不立雄心誓不回
滥竽充数几词句 化作飓风壮我威
浩浩长江观不尽 挺挺大桥吟不得
3、武汉长江大桥
黄鹄矶,禹功矶,
长江水分离。
远古江水,
紧缩的水坎,奔忙的大禹。
鸟语鱼跃沉船急,
芦苇浩荡,
黄鹄集散地。
一琴一鹤,
战国的伯牙,
三国的道士,
跨越时空,
看鹤鼓琴多欢娱。
黄鹤一去,
晴川历历,
今日又食武昌鱼,
大桥江水随人意。
天关,地轴,
蛇山龟山归一体,
中华的玄武,世界的.玄武。
道法自然有明理,
武当兴起汉水移,
武汉长江建桥数第一,
中华巍然世界立。
蛇山,龟山,
含有武汉江城的古诗
武汉有江城之称的古诗
写给江城武汉的古诗
武汉封城句子
赞美武汉城的古诗
武汉常青城的古诗
武汉城市口号
还写武汉的古诗
游武汉的古诗
描写武汉长江的诗句古诗
古诗的渡汉江
武汉汉字的古诗
讲武汉的古诗
武汉有关的古诗
渡汉江古诗写的是哪个汉江
关于武汉的古诗
武汉六字的古诗
武汉带货的古诗
与汉江有关的古诗
度汉江的古诗
汉江古诗的意
渡汉江古诗的
武汉的诗词
武汉的诗句
武汉城市的唯美句子
武汉文明城市口号
李白有武汉的古诗吗
武汉长江大桥的诗句
武汉长江大桥诗句
汉江临目兆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