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古诗词

关于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70) 说说(133) 名言(32) 诗词(10k+) 祝福(53) 心语(1)

  • 李清照与辛弃疾

  • 李清照,诗人
  • 李清照与辛弃疾

      诗人,就一般意义来讲,通常是指写诗的人,但从文学概念上讲,则应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和诗作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与辛弃疾,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清照和辛弃疾的区别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际著名女词人,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爱国词人。

      个人的区别是李清照是女性,辛弃疾是男性。

      文学区别是李清照是婉约派 辛弃疾是豪放派。

      梁衡有两篇文章,《乱世中的美神》与《把栏杆拍遍》,分别写了这两个人,很有价值的。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际著名女词人,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爱国词人。两人年代相隔不远,辛弃疾稍后于李清照。清代文人王士祯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济南二安”,他们分属两个不同词派,似乎南辕北辙。但两人间却存在深刻渊源关系,这是颇耐人寻味的。李清照曾对辛弃疾产生积极影响。杨敏如《李清照词浅论》云:“辛弃疾吸收了爱国词人的传统,应该包括李清照的影响。”

      与李清照同时代词家候寘,在其《嬾窟词》中《眼儿媚》(花信风高雨又收)一篇题注云:“效易安体。”辛弃疾更有《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这是一条不容忽视珍贵信息,形象说明辛弃疾受李清照影响比较深,二者间是有共鸣的。《李清照研究论文选》收录唐玲玲《论易安体》一文,文中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两首词的内容都不是写儿女闺情,离愁别恨;而是叙说自己在南渡后对国事的不满,抒发闲居乡间的'生活和愁思。”

      关于辛弃疾学*并继承李清照词,前人早有论及。李清照《行香子》词(草际鸣蛩),其结语是:“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清况周颐《漱玉词笺》引《问蘧芦随笔》云:“辛稼轩《三山作》:‘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脱胎易安语也。”

      李清照《蝶恋花》词:“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与辛弃疾《菩萨蛮》词”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首词中“长安”皆故国象征。两者表达思想感情一脉相承。两人所梦想怅望的都是失去的故都汴京。李清照和辛弃疾,他们身处乱世,都有着忧国忧民的高贵心灵。

      李清照对辛弃疾有哪些影响?

      辛疾弃作为南宋年间豪放派宗师,他受李易安影响较深。这是因为易安词中表现的故国之思和沦亡之苦,深深打动爱国词家辛弃疾的心。辛弃疾一生以抗金和恢复中原为己任,对南宋统治者妥协投降政策极度愤慨。这和李清照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李清照南渡后词作大多表现国破家亡之恨。李清照对南宋以赵构为首统治集团妥协逃跑行径亦痛恨不已。即使在游戏之作《打马赋》中,李清照都不忘爱国,表示要“但愿相将过淮水”,恢复中原。

      辛弃疾欣赏李清照的词,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模仿之,这恰从另一角度有力论证了李清照“倜傥,有丈夫气”、绵中藏针所谓婉约词,曾经引起英雄词人辛弃疾的深刻注意。所以梁乙真《*妇女文学史纲》云:“至李易安出,而妇人之词乃盛。易安之词,在当时曾发生极大影响,受其影响最深者,乃其同乡辛稼轩弃疾也。”这是很有道理的。

    [阅读全文]...

2022-02-09 09:32:48
  • 李清照的古诗词有哪些(李清照的100首古诗集锦)

  • 李清照
  •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 ,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也有济南章丘人一说) ,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一说宰相王珪长女),很有文学修养。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代鲜伦”。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卷五十四)。

    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两首。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 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世人刮目相看。因此,宋代周煇的《清波杂志》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宏绪的《寒夜录》评此两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高中古诗 婉约 闺怨 孤独 怀人 最美 声声慢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思念 闺怨 离情 一剪梅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厨 通:橱;销金兽 一作:消金兽)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 一作:人似)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初中古诗 重阳节 怀人 思念 醉花阴

    武陵春·春晚

    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初中古诗 女子 闺怨 感伤 武陵春

    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古诗三百首 地名 咏史怀古 爱国 忧愤 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 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初中古诗 纪游 最美 闲适 如梦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惜花 伤春 闲适 如梦令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代: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宋词三百首 宋词精选 豪放 理想 追求 言志 渔家傲

    永遇乐·落日熔金

    宋代: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熔金 一作:镕金)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古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伤今追昔 元宵节 情怀 永遇乐

    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宋代: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宋词精选 婉约 寒食节 写景 惜春 浣溪沙

    行香子·天与秋光

    宋代: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重阳节 思念 伤怀 行香子

    [阅读全文]...

2021-12-04 01:51:46
  • 辛弃疾的古诗词

  • 1、贺新郎柳暗清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绿。千里潇湘葡萄涨,人解扁舟欲去。又樯燕、留人相语。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波似箭,催鸣橹。黄陵祠下山无数。听湘娥、泠泠曲罢,为谁情苦。行到东吴春已暮,正江阔、潮*稳渡。望金雀、觚棱翔舞。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愁为倩,么弦诉。

    2、水调歌头·严子文同传安道和盟鸥韵,和以谢之辛弃疾寄我五云字,恰向酒边来。东风过尽归雁,不见客星回。闻道琐窗风月,更着诗翁杖履,合作雪堂猜。岁旱莫留客,霖雨要渠来。短檠灯,长剑铗,欲生苔。雕弓挂无用,照影落清杯。多病关心药,小摘亲锄菜甲,老子正须哀。夜雨北窗竹,更倩野人栽。

    3、水调歌头·送太守王秉酒罢且勿起,重挽史君须。一身都是和气,别去意何如。我辈情钟休问,父老田头说尹,泪落独怜渠。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望清阙,左黄阁,右紫枢。东风桃李陌上,下马拜除书。屈指吾生余几,多病故人痛饮,此事正愁余。江湖有归雁,能寄草堂无。

    4、水调歌头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我饮不须劝,正怕酒尊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间上貂蝉贵客,花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5、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似潇湘桂岭,带似洞庭春草,紫盖屹东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看使君,于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袴,归诏凤凰衔。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

    6、水调歌头·元日投宿博山寺,见者惊叹其老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坐堆_,行答飒,立龙钟。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7、水调歌头·和德和上南涧韵上界足官府,公是地行仙。青毡剑履旧物,玉立侍天颜。莫怪新来白发,恐是当年柱下,道德五千言。南涧旧活计,猿鹤且相安。歌秦缶,宝康瓠,世皆然。不知清庙钟磬,零落有谁编。堪笑行藏用舍,试问山林钟鼎,底事有亏全。再拜荷公赐,双鹤一千年。

    8、念奴娇·双陆和坐客韵少年握槊,气凭陵、酒圣诗豪余事。缩手旁观初未识,两两三三而已。变化须臾,鸥飞石镜,鹊抵星桥□捣残秋练,玉砧犹想纤指。堪笑千古争心,等闲一胜,拚了光阴费。老子忘机浑谩与,鸿鹄飞来天际。武媚宫中,韦娘局上,休把兴亡记。布衣百万,看君一笑沉醉。

    9、念奴娇·用东坡赤壁韵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之杰。堪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世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故人何在,长歌应伴残月。

    10、念奴娇·用前韵和丹桂道人元是,道家风、来作烟霞中物。翠幰裁犀遮不定,红透玲珑油壁。借得春工,惹将秋露,薰做江梅雪。我评花谱,便应推此为杰。憔悴何处芳枝,十郎手种,看明年花发。坐对空香*,不怕西风起灭。别驾风流,多情更要,簪满_娥发。等闲折尽,玉斧重倩修月。

    11、念奴娇·赠妓善作墨梅江南尽处,堕玉京仙子,绝尘英秀。彩笔风流,偏解写、姑射冰姿清瘦。笑杀春工,细窥天巧,妙绝应难有。丹青图画,一时都愧凡陋。还似篱落孤山,嫩寒清晓,只欠香沾袖。淡伫轻盈,谁付与、弄粉调朱纤手。疑是花神,朅来人世,占得佳名久。松篁佳韵,倩君添做三友。

    12、念奴娇·梅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香嫩,迥然天与奇绝。尝记宝_寒轻,琐窗人睡起,玉纤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苑有个人忆。

    13、水龙吟词,为赋水龙吟。芗林侍郎向公告老所居,高宗皇帝御书所赐名也,与盘园相并云。断崖千丈孤松,挂冠更在松高处。*生袖手,故应休矣,功名良苦。笑指儿曹,人间醉梦,莫嗔惊妆。问黄金余几,旁人欲说,田园计、君推去。叹息芗林旧隐,对先生、竹窗松户。一花一草,一觞一咏,风流杖屦。野马尘埃,扶摇下视,苍然如许。恨当年、九老图中,忘却画、盘园路。

    14、水龙吟载学士院有之倚栏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上林高选,匆匆又换,紫云衣润。几许春风,朝薰暮染,为花忙损。笑旧家桃李,东涂西抹,有多少、凄凉恨。拟倩流莺说与,记荣华、易消难整。人间得意,千红百紫,转头春尽。白发怜君,儒冠曾误,*生官冷。算风流未灭,年年醉里,把花枝问。

    15、水龙吟·题雨岩。岩类今所画观音补陀,岩中有泉飞出,如风雨声补陀大士虚空,翠岩谁记飞来处。蜂房万点,似穿如碍,玲珑窗户。石髓千年,已垂未落,嶙峋冰柱。有怒涛声远,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不然应是,洞庭张乐,湘灵来去。我意长松,倒生阴壑,细吟风雨。竟茫茫未晓,只应白发,是开山祖。

    16、水龙吟·题瓢泉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乐天知命,古来谁会,行藏用舍。人不堪忧,一瓢自乐,贤哉回也。料当年曾问,饭蔬饮水,何为是、栖栖者。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苍颜照影,故应流落,轻裘肥马。绕齿冰霜,满怀芳乳,先生饮罢。笑挂瓢风树,一鸣渠碎,问何如哑。

    17、水龙吟·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为之酹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

    [阅读全文]...

2022-02-22 13:06:11
  • 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的比较

  • 苏轼,诗人
  • 苏轼与辛弃疾豪放词的比较

      苏轼与辛弃疾无疑是宋代词坛上两颗同样耀眼的明星。在宋词发展史上,苏轼和辛弃疾同为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辛弃疾又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更是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

      要论述这两位豪放词的大家,首先就要探讨一下这个不同于传统宋词词风轻柔婉媚的词派的发展演变史。豪放词派在北宋的兴起,不是偶然的,豪放词派首先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范仲淹写《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发豪放词之先声,可称预备阶段。宋初的范仲淹出,豪放词才真正成为文人词的一种自觉的创作倾向。北宋后期,神宗朝的改革家王安石步武范仲淹,从理论角度向"词须合乐"的世俗观念发出了挑战。他说:"古之歌者,皆先有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宋赵令田寺《侯鲭录》)这句话是"以破为立","豪放派"的创作纲领,已然音在弦外。他提出的理论**了词体,打破了"诗言志"而"词言情"的题材分工,冲决"诗庄词媚"的风格划界,松开了束缚着词的音乐枷锁。王安石,以《桂枝香登临送目》、《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之类刚健亢爽的怀古咏史词显现其政治长才,豪杰英气。

      苏轼大力提倡写壮词,欲与柳永、曹元宠分庭抗礼,豪放派由此进入第二阶段即奠基阶段。苏轼之后,经贺铸中传,加上靖康事变的引发,豪放词派获得迅猛发展,集为大成。这是第三阶段即顶峰阶段。这一时期除却产生了豪放词领袖辛弃疾外,还有李纲,陈与义,叶梦得、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陆游、陈亮、刘过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人。他们相激相慰,以爱国恢复的壮词宏声组成雄阔的阵容,统治了整个词坛。

      以上就是宋词豪放词派的发展特点,下面就对苏轼和辛弃疾这两位豪放词家风格的异同做一个整体的对比。

      一、苏词与辛词的相*之处

      苏轼和辛弃疾是两宋词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有着良好的操行和创作声望,其词对同期乃至后世词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辛弃疾又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更是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在两人的词中,都可以看出浓烈的奔放的豪情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

      二、苏词与辛词的差异

      苏轼和辛弃疾出生相距百年,-个生活在北宋,-个生活在南宋;-个科举出身,文名满天下;-个行伍出身,英名丧敌胆。处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两个人.有着如此迥然各异的生活经历,却又同属豪放派词人,那么究竟如何来看待这两位词人的差异呢?

      苏轼(1037-l101) 生活在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外患频仍的时期。当时在我国北部地区契丹族建立的辽*和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建立的夏*日益强大,不断派兵到宋朝边境地区进行掠夺和骚扰。软弱无能的宋王朝步步退让,先后同他们订立屈辱和约。苏轼一贯主张加强边防抗击侵略者,他从儒家治国*天下的观念出发,希望能够建功立业。在《阳关曲》词中,就有"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之句,而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也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之句,这些语词句都表达了作者要战胜敌人,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

      辛弃疾( 1140-1207) 生活在宋金对峙时期。当时民族矛盾尖锐,祖国分裂,而南宋统治者却歌舞升*、不思进取,这是一个十分需要英雄,却又无法给英雄提供舞台的时代。辛弃疾和苏轼不同,他并非通过科举考试致仕,而是早年参加了抗金斗争,有着"壮岁旌旗拥万夫"的战斗经历。辛弃疾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政治抱负和偷安江南的南宋小朝廷不相容,使他政治上屡遭打击,报国无望,只能把一腔热血化作篇篇诗作。

      1、创作思想不同

      在文化上,前期尚儒而后期尚道尚佛。苏轼的思想同时受儒道佛三家的共同影响。

      前期,他有儒家所提倡的社会责任,他深切关注百姓疾苦;后期,尤其是两次遭贬,之后,他则更加崇尚道家文化并回归到佛教中来,企图在宗教上得到解脱。他深受佛家的"*常心是道"的启发,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过上了真正的农人的生活,并乐在其中。

      与苏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辛弃疾身上更多体现的是一种英雄侠气。辛弃疾一向很羡慕笑傲山林的隐逸高人,闲居乡野同他的人生观并非没有契合之处;而且,由于过去的地位,他的生活也尽可以过得颇为奢华。但是,作为一个热血男儿、一个风云人物,在正是大有作为的壮年被迫离开政治舞台,这又使他难以忍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所以,他常常一面尽情赏玩着山水田园风光和其中的恬静之趣,一面心灵深处又不停地涌起波澜,时而为一生的理想所激动,时而因现实的无情而愤怒和灰心,时而又强自宽慰,作旷达之想,在这种感情起伏中度过了后半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却将万字*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在这些词句中,埋藏了他深深的感慨。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若用两个字来分别概括苏轼和辛弃疾,苏轼应该是"儒臣",辛稼轩是"武将",虽然他一辈子都未真正带兵打过仗。苏轼很好的体现了宋代文臣的儒雅风范,诗文天下,在他的性格特质中有着像李白一样的浪漫气质,在他的词作中明显的体现出这一点,不管是《水调歌头o明月几时有》还是《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以一种浪漫主义者的眼光去观照世界,思想透露着哲学或宗教的时间观和世界观。但辛弃疾不是,虽然辛弃疾出生于世代为官的书香世家,但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时代的动荡使他非常务实,有着强烈的关注现实的精神。他把自己定位于一个点校万兵的将领、迎击敌军的统帅。刘过有句诗形容他是"精神此老健于虎,红颊白须双眼青",这是一个典型的孔武有力的英雄形象。这种气质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则处处体现出了武将的眼光:他写的词中境界往往极为开阔,很少有像苏轼"金波玉绳"、"清风凉夜"、"滴漏"、"绣户朱阁"等细腻典雅的意象,而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雄壮气象,"渡江天马南来,几人才是经纶手"的博大气魄和"点校长松十万兵"的战略眼光。可以说苏轼的词作受欧阳修、晏殊等北宋文臣典雅、凝练、精致的风格影响很深,而辛词的豪放有点唐代边塞诗人的粗犷味道。而且辛词的用典中用事典很多,人物、历史的回顾往往体现出稼轩强烈的现实主义意识。与苏轼有那么多参禅悟道、健康养生的文章不同,辛弃疾留下的文章几乎都是积极干预现实的,如他的《美芹十论》、《九议》、《御盗刮子》等,突出体现了他的理政、治军的才能。

      2、表现手法不同

      苏、辛二人并称,但苏、辛二人有着明显不同的精神气质和创作思想,而这两点自然又离不开二人不同的艺术手法作为载体。

      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一,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苏轼的词一向是以豪放著称,而文坛又*惯把他和李白相联系起来,不仅是因为他和李白一样的旷达乐观,也因为他们的诗词中随处可见的丰富神奇的想象和神奇的夸张。这一艺术表现手法,使得苏轼的词作更显达观和超脱。

      第二,在语言上,苏轼吸收陶渊明、李白、杜甫的诗句人词,有时也运用民间口语,扩大了词的表现空间。在辛弃疾的创作中,也有着自己明确的创作主张。首先,他既弘扬苏轼的传统,把词当作抒情言志的工具,用词来抒发自我内心的情感,又空前绝后地把自我一生的经历、体验以论说形式表现于词中,这正是典型的"以文为词"。对于这位词人来说,凡是可以写进其他文学样式中的内容,也都能够将其写进词里。其次,辛弃疾创造性地"以文为词"还表现在他时常将古人的散文语言直接用于词中,因而辛词的语言更加精炼。无论是经语、史语、庄语、俚语都能"一经运用,便得风流",比苏轼更进一步地突破了前人的局限。如《卜算子漫兴》:"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第三,苏轼词中虽然也有用典的例子,但词到了辛弃疾,才开始运用大量的典故,以托古喻今。用典虽有"掉书袋"之嫌,却增强了词的表现力。有一种历史的厚度。如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六处用典:第一是"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第二是"人道寄奴曾住";第三是"元嘉草草":第四是"封狼居胥";第五是"佛狸祠下";第六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些典故以古论今,蕴含丰富,贴切巧妙,没有一点儿斧凿的痕迹,而且将词人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感慨,反复渲染,反复咏叹,余味悠长,令人动容,感人弥深。

      综上所述,苏轼、辛弃疾虽同属豪放派词人,但苏轼以诗为词,词中多体现出一种壮志难酬之后的开阔胸襟,在豪放中蕴有清旷之意,较偏于洒脱疏朗,旷达雄放;而辛弃疾以文为词,词中多是抒发词人无从报国的不已壮志,则在豪情之外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形成了繁盛和辉煌的豪放词派。这两种豪放词风的不同体现正是词人不同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的写照。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苏轼着一身白衣,举一杯清酒,酣畅狂饮;而辛弃疾则身着战袍,手执铜板琵琶,悲歌嗟叹。

      3、艺术风格不同

      在风格上,苏轼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如深柳白梨花香远益清。

      就词作而言,纵观苏轼的三百余首词作,真正属于豪放风格的作品却为数不多,据朱靖华先生的统计类似的作品占苏轼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左右,大多集中在密州徐州,是那个时期创作的主流。这些作品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却着实反映了那段时期苏轼积极仕进的心态。而后期的一些作品就既有地方人情的风貌,也有娱宾遣兴,秀丽妩媚的姿采。诸如咏物言情、记游写景、怀古感旧、酬赠留别,田园风光、谈禅说理,几乎无所不包,绚烂多姿。而这一部分占了苏轼全词的很大一部分,其间大有庄子化蝶、物我皆忘之味。至此,他把所有的对现实的对政治的不满、歇斯底里的狂吼、针尖麦芒的批判全部驱逐了。其题材渐广,其风格渐趋*淡致远。

      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发展。到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

      他的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纽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从开头起,一路写想象中练兵、杀敌的场景与气氛,痛快淋漓,雄壮无比。但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接上末句"可怜白发生",点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梦想,事实是白发无情,壮志成空,犹如一瓢冰水泼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惊栗震动。

      所以,同属于豪放雄阔的风格,苏轼词较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而辛词则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

      三、形成苏词与辛词不同的原因分析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二人风格相异的深层原因:

      1、文学艺术的不断新变和发展

      词从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从婉约词到豪放词再到英雄词的大致发展历程。词是随着燕乐的传入由诗体嬗变演化而来,产生于隋唐之际,在晚唐五代迅速发展成熟,并开始形成浓艳柔媚的传统。

      北宋初期的词,仍受唐五代词影响,上承南唐遗绪,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南唐冯延巳词作为"娱宾遣兴"之用,词风典雅雍容,这非常适合北宋官僚士大夫的口味。以晏殊、欧阳修为首的宋初文人词多是一些宴饮歌乐之余"聊陈薄技,用佐清欢"(欧阳修《采桑子》题序)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惯于选择*乎诗体的词调来填词,多写即景抒情的短调小令。

      真正突破"词为艳科"、"诗庄词媚"的藩篱的是苏轼。南宋胡寅《酒边词序》说:"及眉山苏轼,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开了一代豪放词风。

      词到南宋,辛弃疾继承和发扬了苏轼的革新精神,坚决的抗战决心、强烈的爱国热情、顽强的斗争精神以及豪迈的英雄气概,确立了辛词的基调,恢宏的气势以及议论风生的散文化笔法使辛词在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把苏轼开创的豪放词推倒一个新高峰。以辛弃疾为首的豪放词派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汇成了南宋词坛一支振奋人心的主流,一直贯穿整个南宋。

    [阅读全文]...

2022-01-11 04:18:02
  • 李清照诗词

  • 李清照,抒情
  • 1、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2、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4、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5、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6、此二千卷,有题跋者五百二卷耳。——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7、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8、绍兴二年、玄黓岁,壮月朔甲寅,易安室题。——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9、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10、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11、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李清照《临江仙·梅》

    12、嘲辞斗诡辩,活火烹新茶。——李清照《晓梦》

    13、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李清照《殢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

    14、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李清照《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15、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6、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17、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18、黄昏院落,恓恓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19、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20、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21、责全责智,已难逃万世之讥;败德败名,何以见中朝之士。——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

    22、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李清照《浣溪沙·小院闲窗春色深》

    23、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24、遂驻家池阳,独赴召。——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25、虽非助帝功,其乐莫可涯。——李清照《晓梦》

    26、记得玉钗斜拨火,宝篆成空。——李清照《浪淘沙·帘外五更风》

    27、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翠羽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28、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29、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李清照《长寿乐·南昌生日》

    30、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李清照《庆清朝·禁幄低张》

    31、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李清照《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32、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李清照《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33、之剡,出陆,又弃衣被。——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34、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35、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36、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37、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38、比至,果大服柴胡、黄芩药,疟且痢,病危在膏盲。——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39、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李清照《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

    40、十二月,金人陷青州,凡所谓十余屋者,已皆为煨烬矣。——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41、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4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43、作诗谢绝聊闭门,燕寝凝香有佳思。——李清照《感怀》

    44、静中吾乃得至交,乌有先生子虚子。——李清照《感怀》

    45、宣和辛丑八月十日到莱,独坐一室,*生所见,皆不在目前。——李清照《感怀》

    46、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47、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4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49、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李清照《春残》

    50、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51、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阅读全文]...

2021-12-03 20:25:30
  • 李清照诗词全集

  • 李清照,诗人
  • 李清照诗词全集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李清照诗词全集,欢迎大家分享。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郎,为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母王氏,知书善文。夫赵明诚,为吏部侍郎赵挺之之子,金石考据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工书能文,通晓音律。婚后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整理,编写了《金石录》。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中原沦陷后与丈夫南流,过着颠沛流离、凄凉愁苦的.生活。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李清照的《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今仅存四印斋本《漱玉词》1卷,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希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蕴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衹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长寿乐

      微寒应候。望日边六叶,阶蓂初秀。爱景欲挂扶桑,漏残银箭,杓回摇斗。庆高闳此际,掌上一颗明珠剖。有令容淑质,归逢佳偶。到如今,昼锦满堂贵胄

      荣耀,文步紫禁,一一金章绿绶。更值棠棣连阴,虎符熊轼,夹河分守。况青云咫尺,朝暮重入承明後。看彩衣争献,兰羞玉酎。祝千龄,借指松椿比寿。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临江仙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

      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阅读全文]...

2022-02-09 20:02:09
  • 辛弃疾的古诗有哪些(辛弃疾绝美诗词)

  • 绝美
  •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有“词中之龙”之称。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他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

    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

    写作重塑了辛弃疾的生命。他通过永不屈服的姿态与意志,用词作宣泄着雄心,抵抗着懦弱与退缩,甚至抵抗着衰老与死亡,使得自己在抗金战场软了以后,在青楼歌坛硬了起来。

    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名士相会

    鹅湖山、灵山、博山等地,都是辛弃疾常去寻古觅幽的地方。鹅湖山下的鹅湖寺,在通往福建的古驿站旁。1175年农历六月初三至初八,著名学者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在鹅湖寺举行了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第一次鹅湖之会)。鹅湖因而成了文化胜地。辛弃疾常去鹅湖游憩。

    1188年秋天,陈亮写信给辛弃疾和朱熹,相约到铅山紫溪商讨统一大计。但后来,朱熹因故推辞了这次铅山之会。这年冬,到了相约之期,辛弃疾正染病在床,于瓢泉养息等待陈亮。傍晚,雪后初晴,夕照辉映白雪皑皑的大地,辛弃疾在瓢泉别墅扶栏远眺,一眼看见期思村前驿道上骑着大红马而来的陈亮,大喜过望,病痛消散,下楼策马相迎。

    两人在村前石桥上久别重逢,感慨万端:伫立石桥,沐浴着雪后初晴的夕阳,纵谈国事,为金瓯残缺而痛心疾首,爱国之情汹涌澎湃于胸,拔剑斩坐骑,盟誓为统一祖国奋斗不止。辛弃疾在与陈亮别后写的《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中发出“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的呐喊,正是这种豪情壮志的写照。

    辛弃疾和陈亮这次会晤,瓢泉共酌,鹅湖同游,长歌相答,极论世事,逗留弥旬乃别,成为文坛佳话。*为了纪念这两位爱国志士,将这次会晤称为第二次“鹅湖之会”,将期思村前的石桥称为“斩马桥”,并在桥旁建了斩马亭。至今,当地还流传辛弃疾和陈亮“斩马盟誓”的故事。

    哭祭朱熹

    朱熹病逝时,他的学说已被宣布为“伪学”。在当权者韩侂胄一派的压力下,许多朱熹的门人弟子不敢前往吊唁,而被朱熹“断过财路”的辛弃疾,却不畏禁令,前往哭祭,并留下了一句留传千古的悼词:“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辛弃疾写的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1

    鹧鸪天·万事纷纷一笑中

    [宋] 辛弃疾

    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菊对秋风。

    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

    情味好,语言工。三贤高会古来同。

    谁知止酒停云老,独立斜阳数过鸿。

    2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宋]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

    青玉案 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4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阅读全文]...

2022-03-06 20:07:01
  • 李清照的诗有哪些(李清照最有名的诗词)

  • 李清照
  • 每次读到李清照的诗词,总会被作品里深沉的情感所打动。

    从一个无忧无虑的深闺少女,到最后颠沛流离的妇人,李清照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她的诗词中,总有散不去的忧愁,但也有许多细腻的情感描述。

    李清照有一种独一无二的气质,让人敬畏。今天,让我们一起感受她丰富的内心世界。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苦苦寻觅,却只有一地清冷,真是让人悲戚。乍暖还寒的时候,最难保养休息。喝几杯淡酒,也无法抵挡清晨的寒潮。此时,抬头望见大雁从空中飞过,仿佛看见旧日的相识,不免让人伤心。园中的菊花已经凋落,无人采摘。我一个人看着窗外之景,不知该如何熬到天黑。黄昏时分,细雨打湿梧桐,这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

    敏锐善感的李清照,将环境的凄凉,身世的悲苦,和情绪的忧愁融为一体,把自己内心的寂寞、怅惘、痛苦等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虽然语言通俗易懂,但是富有表现力,很好的表达了忧郁的情绪。直至今日,依旧有许多人引用诗中的句子表达自己内心的苦楚。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透出秋日深深的凉意。我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在兰舟上。仰头远望,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排成“人”字,正是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花与水独自飘零,一种离别的相思,却牵动起两处的闲愁。这无处排解的相思与离愁,才刚刚从眉眼消散,有萦绕在心头。

    鸿雁传书,凭栏远眺,诗人寄情于景,表达内心深深的思念之情。一场别离,两处相思。世间安得两全法,再无离别再无忧?可惜世间的离别,大多都让人无可奈何。也许此刻的人们,也正在经历相思别离之苦。

    《夏日绝句》

    宋代: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活着的时候,应该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的英雄。人们至今还在思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这首诗虽然在写项羽,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英雄气概。谁说女儿不如男,巾帼不让须眉的气质,李清照就有。这首诗,慷慨雄健、掷地有声,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令人敬佩!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吹个不停。我酣睡一夜,醒来却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散。我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是什么情况?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该是绿叶繁茂,而红花凋零啊。

    这首《如梦令》,被认为是不朽的名篇。词中,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词人的才华。喝最烈的酒,赏最美的花。可惜,惜花花终落,恋人人自老。生活很多时候都是如此,无法挽留时光,无法回到过去。终是大醉一场,却依旧要清醒的活着。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宋代: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生气袅袅烟雾,而日子一如既往的愁烦。又到了重阳佳节,我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将全身都浸透了。起床后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淡淡的菊花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

    每逢佳节倍思亲,可人生很多时候,都是要自己一个人度过的。李清照在词中与黄花对比,顿时让人感觉“人不如花”。全文情感表达深沉细腻,将心中的孤寂凄凉展现在众人眼中。风景再美,无人陪伴欣赏,也没什么快乐可言。但愿漫漫人生路,能有人陪你一程又一程。

    人们的悲欢,其实是相通的。

    古人经历的相思之苦,现在依旧有人在经历;

    古人经历的别离之苦,当下也依旧有人在承受。

    [阅读全文]...

2022-06-27 09:45:00
  • 李清照诗词全集

  • 李清照
  • 李清照诗词全集|李清照的词集|李清照的诗集

      1、《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2、《玉楼春》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

      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3、《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4、《清*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5、《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6、《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7、《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8、《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9、《多丽(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阅读全文]...

2021-12-06 08:05:33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古诗词 - 句子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古诗词 - 语录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古诗词 - 说说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古诗词 - 名言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古诗词 - 诗词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古诗词 - 祝福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