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临窗远望的古诗

关于描写临窗远望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临窗远望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临窗远望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临窗远望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1) 语录(2k+) 说说(4) 名言(558) 诗词(185) 祝福(1k+) 心语(107)

  • 《窗中列远岫》古诗原文及赏析

  • 《窗中列远岫》古诗原文及赏析

      《窗中列远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前两句总写从谢朓楼的窗户中所看到的自然美景。中间六句详细描写了远山的美丽景色。最后四句写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感受,还写了登谢朓北楼的感受。这首诗语言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窗中列远岫》古诗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窗中列远岫》(唐·白居易)

      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

      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

      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峰。

      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

      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

      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

      【前言】

      《窗中列远岫》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排律。全诗从窗中揽景,移远就*,由*知远,内外通流,它像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手法,使深秋时节景致依次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注释】

      ①岫:山。《尔雅》:“山有穴曰岫。”

      ②天静:澄静、宁静的天空。古有“天静宫,老子所妊之地。”(《四库全书》本《江南通志》卷四十八)

      ③遥怜:遥,远远,远望。怜,爱,惜。《史记·陈涉世家》:“楚人怜之。”

      ④当:作动词用,面对着。

      ⑤列檐:列,排成一行。如,排列。檐,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如,廊檐。列檐,排列的廊檐。

      ⑥碧爱:碧,青绿色。如:碧绿。金碧辉煌。碧爱,碧绿可爱。

      ⑦宣城郡斋:指谢朓北楼。

      【赏析】

      公元799年(唐贞元十五年),白居易在哥哥白幼文和任宣州溧水县令的叔叔白季康的介绍下,参加了宣歙观察使崔衍举行的乡贡考试,应试中正是这首五言排律《窗中列远岫诗》和另一首《宣州试射中正鹄赋》,以横溢的才华赢得了崔衍的赏识,白居易和另一个秀才侯权一起,被推举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白居易在《送侯权秀才序》中云:“贞元十五年秋,予始举进士,与侯生俱为宣城守所贡。明年春,予中春官第。”

      这首诗的题目就是“窗中引远岫”,开头两句,总写从谢朓楼的窗户中所看到的自然美景,并就便点出了季节、地点与方位。登上雄踞陵阳山巅的谢朓北楼,凭栏远眺,青山绿水尽收眼底。“天静秋山好,窗开晓翠通”是说在一个澄静、宁静的秋天,满山翠绿,开窗见景,一览无余。

      紧接着诗人用三副联写了三幅图景。第一幅图景写了山林、竹海。“遥怜峰窈窕,不隔竹朦胧”,遥怜,远望,爱怜。窈窕,山峰幽深。这是说,远远看那山峰,深遂幽静,但山峰虽高,它阻挡不了翠竹的朦胧。朦胧·,这里是指一种朦朦胧胧美的境界。第二幅图景写了树丛、峰峦。“万点当虚室,千重叠远峰”,树丛万点,峰峦叠障,这些在窗户里看得真真切切,清清楚楚。第三幅图景写列檐、缘隙。“列檐攒秀气,缘隙助清风”,这是说,排列的廊檐聚攒着秀气,边缘的裂缝刮着清风,诗人从远眺写到*观。这些诗句,用词生动,对偶工整,很像一幅幅萧疏淡远的水墨画,*淡而又富有思致。

      诗的最后四句,写诗人的感受。一是写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感受。“碧爱新晴后,明宜反照中”,碧爱,碧绿可爱。明宜,光明适合、适当。说新晴后的碧绿天空是最令人喜爱,反照中的`光明是最明亮的。二写登谢朓北楼的感受。“宣城郡斋在,望与古时同”,宣城郡斋,是谢朓出任宣城太守在于陵阳山顶建造的一座高斋”。唐初,人们为怀念他,在“高斋”旧址新建一楼,取名“谢朓北楼”,后来许多名人雅士登楼凭吊,赋诗抒怀。谢脁也曾有诗云:“窗中列远岫,庭际俯乔林。”(《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此处白居易不仅是在写景,意诗古境,历历在目,而且是在说事。作者最后说,现在与谢朓那个时候一样宣城的人文多么昌盛。白居易表面借以表达对谢脁重文的怀念,而实际上在歌颂当时的当权者,故赢得崔衍的肯定、赞许与推荐。

      *诗人非常喜欢从窗中揽景。如杜甫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苏轼的《南堂五首》:“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等,这种实际上表现了人们的一种空间意识。在这里白居易诗人运用排律的特点,勾画出一幅幅秋天的图景,适时尽传达出自己对古人的爱慕及今人的赞扬,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

    [阅读全文]...

2022-03-05 22:48:59
  • 远望

  •   远 望

      

      当

      蓝色变成灰黑

      呼吸变成颗粒

      转基因和药剂撒入土地

      稻草人远离了田间

      和它肩头的麻雀

      

      像

      俗世的白莲

      绽放在文学的殿堂

      执拗的蜘蛛

      没有一张像样的床

      

      阳光、原野、寂静

      就在那里

      但炽热的理想

      成了一面旗帜

      鲜艳

      无风不起

      

      朴拙的牛儿

      蒸发的雨血

      是我

      钢筑的高楼

      嘈杂的鸣笛

      是你

      你我的相约

      是一场经年累月的

      看不见期盼

      

      从你的世界路过

      一只蝴蝶

      载着忧伤的翅膀离开

      鲜花

      未曾听见

      它的叹息

    [阅读全文]...

2022-07-21 06:40:49
  • 关于描写远望的诗句

  • 关于描写远望的诗句

      清晨友聚去登高,绝顶荆山上碧霄。

      抬眼白云随气动,回头绿水伴帆飘。

      七泉灵地风光美,九域明珠玉宝娇。

      盛世未来通锦绣,前程远望更妖娆。

      忧患元元忆毛翁,红旗缥缈没遥空。

      美狗入韩走老路,朴女收监觅旧踪。

      云蔽花月小院寂,曰照江山大旗红。

      赫氏戈氏皆豚犬,旋转还需普京功!

      春光灿烂照*沙,远望风云几大家。

      宝鹤楼中同看月,珠栏地畔共观花。

      繁荣不忘天边雁,富裕何嫌树上鸦。

      走向辉煌豪气在,诗人九域唱奇葩。

      节气轮回小雪天,江南点缀野花妍。

      寒风掠塞吹阴雨,鉴水横舟笼冷烟。

      桥渡空朦人匿迹,关山叠障梦无边。

      此时温酒谁同品,不尽相思年复年。

      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飘渺没遥空。

      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

      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景升父子皆豚犬,旋转还凭革命功。

      冰霜万里草尖黄,伫立荒原怀远方,

      乱发随风心欲飞,长衣裹体手犹凉,

      孤鸿无影锦书在,寒雀有声尘土扬,

      又是一年冬日到,野菊是否旧时香。

      犹记当年学弼温,檐低人贱羡红门。

      戏看字帽塞天地,旋转征程入野屯。

      一代悲欢余过去,万重劫难恨无垠。

      于今腐草成魔障,共检河山赖后昆。

      登高远眺忘风尘,旷野灵湖碧凝津。

      天外花飞宜饮酒,潭边鱼跃好垂纶。

      微波荡漾惊莲叶,骚客吟诗惦美人。

      缕缕相思随雁寄,何当共赏画秋纯。

      五彩秋林晒画风,谁家才子艺精工。

      龙泉一展山之韵,丹寨*添靥上红。

      卧佛端庄禅意足,篆香生态善心融。

      群峰逶迤皆匍匐,圣岭巍峨独逞雄。

    [阅读全文]...

2022-04-19 04:50:42
  • 水稻远远望去像什么比喻句

  • 1、成熟的晚稻,颗粒饱满,黄橙橙沉甸甸地随风摇曳,飘散出醉人的若香,翻腾着滚滚的金波

    2、瞧,这水稻长得真棒,谷穗像狼尾巴,沉甸甸的;风吹,都在向我们鞠躬呢!

    3、稻子熟了,远远望去,稻田里好像洒满了一层金子

    4、(分用第二人称表达,有利于直接抒发强烈深沉的感情(分,显得亲切自然(分,用您”较之于你”又能表达对母亲的尊重(分

    5、水稻里面,躺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娃娃它白中带点嫩绿色,圆圆的身子,尖尖的脑袋,像一个小小的橄榄

    6、秋天来了,一眼望去成熟了的稻子象铺了一地金子 秋天来了 稻谷如成熟了的少女在田野中舞蹈 金色的秋天到了,成熟的稻子在秋风的吹拂下翻着金浪

    7、秋天来了,一眼望去成熟了的稻子象铺了一地金子

    8、田野里泥路上小路边,不管是什么绿的植物基本上都要枯萎了尤其是小草,它正在

    9、金色的秋天到了,成熟的稻子在秋风的吹拂下翻着金浪

    10、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一片金子一样

    11、the peach blossom from afar like an open umbrella flower

    12、稻谷穿着一身黄色的衣服,上面有一条条清晰的条纹,摸上去很粗糙稻谷的一头还有两瓣透明的薄膜,像戴了一顶帽子似的

    13、遥望成熟的稻谷,宛如铺了一地的金子!

    14、种子”具体指的是感恩的心,袁隆*懂得感恩世界

    15、the leaves are green as if the green glass

    16、秋天,沉甸甸的谷穗把腰板都压弯了,似乎在向人们诉说自己饱满

    17、黄澄澄的谷子,压得谷穗都直不起腰,可它还是不停地摆动,好像乐得跳起舞远远望去,整个稻田像铺上了一张金光闪闪的毛毯

    18、稻子熟了,那沉甸甸的稻壳,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19、蒲公英那带绒毛的种子在空中飞飞扬扬地飘着,好像是在向秋日分手

    20、稻子熟了,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21、稻谷越成熟就越饱满,就越懂得低头弯腰

    22、迎春花开得美丽像无数条金腰带

    23、沙岗上长满了

    24、稻谷里面,躺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娃娃它白中带点嫩绿色,圆圆的身子,尖尖的脑袋,像一个小小的橄榄

    25、水稻把绿色的衣服脱了,又穿上了美丽的黄色公主裙,瞧!它还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26、山坡上,树发芽了,绿油油的,像镶了一层宝石

    27、稻子熟了,从远处看仿佛是一片黄色的海洋,风吹过——就像大海扬起了波浪,高高低低,起伏不定

    28、那沉甸甸的水稻,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真是喜煞人啊!

    29、稻子熟了,黄的像一个小灯笼

    30、稻田里的水稻成熟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像金色的沙滩一样

    31、稻谷把绿色的衣服脱了,又穿上了美丽的黄色公主裙,瞧!它还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32、那稻子换上了富丽的金装,羞答答地低垂着头微风吹拂,金涛滚滚

    33、麦子熟了,像一片黃燦燦的金子

    34、庄稼汉们站在地头,望着这片黄澄澄像狗尾巴的水稻,心里像酿了蜜一样的甜

    35、秋天不经意的向我们走来了,稻子竟一夜之间熟了,像铺了一地的金子

    36、墙壁上满爬着

    37、怜惜,非常舍不得母亲

    38、这一大片稻田,在风中荡漾着,掀起了一层层稻浪,好看极了

    39、稻子熟了,远看稻田黄澄澄的金灿灿的,好像撒了一地金子

    40、摊满场面的带着油性的金黄水稻,像舒坦地躺着千千万万的孩子,顽皮可爱的挤弄着小眼睛

    41、稻谷在风中像个身穿金色衣服的姑娘,跳着欢快的舞蹈,真美啊!

    42、水稻被收割后,就仿佛卷了行李随时要走的流浪汉它们静静地伫立在有风的原野,无奈地遥望那片曾经供给它们营养的土地

    43、the leaves are green like green jade general

    44、石榴花开了,那花儿就像婴儿朝气蓬勃的笑脸

    45、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真是喜煞人啊!

    46、庄稼汉们站在地头,望着这片黄澄澄像狗尾巴的稻谷,心里像酿了蜜一样的甜

    47、金黄色的稻谷在微风中摇来摇去,好像在给我们打招呼呢!

    48、瞧,这谷子长得真棒,谷穗像狼尾巴,沉甸甸的;风吹,都在向我们鞠躬呢!

    49、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金灿灿的稻子成熟了,就像一块块金子

    50、the park of the beautiful flowers like a colorful brocade

    51、摊满场面的带着油性的金黄谷子,像舒坦地躺着千千万万的孩子,顽皮可爱的挤弄着小眼睛

    [阅读全文]...

2022-02-28 12:07:01
  • 《望月怀远》古诗原文及赏析

  • 《望月怀远》古诗原文及赏析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月怀远》古诗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望月怀远》全诗及注解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

      ⑴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⑵首二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⑶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⑷怜:爱。滋:湿润。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⑸末两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译文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二、《望月怀远》全诗赏析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或许是怪屋里烛光太耀眼,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诗人说:“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还是睡罢!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阅读全文]...

2021-12-13 20:50:27
  • 望月怀远的古诗赏析

  • 望月怀远的古诗赏析

      《望月怀远》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望月怀远的古诗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月怀远》是唐朝诗人张九龄所作,乃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意境幽静秀丽,情感真挚。结构深入不紊,语言明快铿锵。其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为千古佳句。这首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诗人望见明月,立刻想到远在天边的亲人,此时此刻正与我同望。有怀远之情的人,难免终夜相思,彻夜不眠。身居室内,灭烛望月,清光满屋,更觉可爱;披衣出户,露水沾润,月华如练,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虽美却不能采撷以赠远方亲人,倒不如回到室内,寻个美梦,或可期得欢娱的约会。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文解释】

      翻译一: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觉得露水渐渐重了。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翻译二:

      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这时,远在天边的亲人和我同样在望着月亮。

      亲人怨恨夜太长了,在经过整整一夜后,思念之情变得更加强烈。

      熄灭了蜡烛,更觉得月色皎洁可爱,披衣走到屋外长久地望月,感到了深夜露水浸润的凉意。

      月光虽然可爱,却不能满满地捧在手里把它送给远方的'亲人,倒不如回去睡觉,在梦中与亲人好好地相会。

      【词语解释】

      遥夜:漫漫长夜。

      竟夕:通宵

      披衣:表示出户。

      露滋:露水打湿。

      还寝:回卧室再睡。

      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两句写对着明月思念远方的亲友——当月亮从海上升起来的时候,我和亲人天各一方,相隔遥远,各自在天涯的一地,共看这一轮明月。前句写景,点明“望月”,后句由景入情,转入“怀远”。意境雄浑阔大,风格浑成自然,乃有名的佳句。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①怜:爱怜。②满:满屋月光。③披衣:披衣出屋。④觉露滋:露生觉湿。有露浓湿衣之意。

      这两句是说,月夜怀远,思绪萦绕,灭烛沉思,只见月光十分可爱。惹得人思情更深,睡意全消,索性披衣起身,步出屋外,望月而又望远。伫立良久,不觉夜已深沉,露水将衣服都打湿了。两句诗蕴含深沉的怀远之情,细微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的实情实景,手法巧妙,意韵传神。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①不堪:不能。

      ②盈手:满手。

      ③寝:寝室、卧房。此指就寝。

      ④佳期:相聚欢娱的时候。

      这两句是因望月而引发对亲人的思念——月光虽美,却不能满手捧着送给亲人;不如回卧室睡觉,作一个和亲人团聚的梦。构思奇妙,情感深挚,意境幽清,余韵悠长。

      【赏析】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相思,竟彻夜不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思的见证。诗人通过写主人公的动作表达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

      全诗意境雄浑而又幽清,语言形象真切,情与景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温婉缠绵,回味无穷。

      望月怀人,是古诗词中*见的题材,但象张九龄写得如此幽清淡远,深情绵邈,却不多见。诗是通过主人公望月时思潮起伏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远方之人殷切怀念的情思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二句,出句写景,对句由景入情。诗人以朴实而自然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画面:一轮皓月从东海边冉冉升起,展现出一派无限广阔壮丽的动人景象。明月深奥莫窥,遥远难测,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诗中人的不尽思念,他设想,遥隔天涯的远人,此时可能也在对月相思吧。诗中人不写自己望月思念对方,而是设想对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构思奇巧,含蕴有致,生动地反衬出诗中寄托的深远。句中一“生”字,极为生动,与张若虚“海上明月同潮生”诗句中的“生”字,有着同工异曲之妙。“天涯共此时”句,是化谢庄《月赋》中“隔千里兮共明月”而来。诗人巧妙地把写景与抒情融合起来,写出彼此共对皓月之境,又蕴含怀远之情。首联擒题,以下诸句均由此生发开去。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二句,是写多情人恼恨着这漫漫的长夜,对月相思而彻夜不得入眠。这是表现诗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现实,由望月而转身就寝的矛盾心情。这里写出多情人由怀远而苦思,由苦思而难眠,由难眠而怨长夜的种种动作过程,包含着有情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这一声“怨长夜”,包孕着多么深沉的感情!

      按律诗的要求,颔联应是工整的对偶,此诗却采用流水对的格式,这固然因为唐代初期律诗尚无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仍保存着古诗的风貌,另一方面,此联采用流水对的形式,与首联在内容上就显得更为密切,蝉联而下,自然流动,给人一种气韵纯厚之感。“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二句,写诗中人因遥思远人,彻夜相思,灭烛之后,更觉月华光满可爱,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独自对月仰望凝思,直到露水沾湿了衣裳方觉醒过来。这是一个为相思所苦的形象。

      这一联看似写赏月,实则寓写怀远幽思。月的清辉,最易引人相思,诗人神思飞跃,幻想月光能成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与之相依为伴。“灭烛”,正是为了追随月光:“披衣”,则是为了与月华多停留些时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意。诗既写出月光的可爱,也写出诗人寄意的深远。这联属对工整,顿挫有致。句中的“怜”和“觉”两个动词,使诗中人对远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达,这是因望月而怀人,又因怀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写法,它勾勒出一个烛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单思苦,望月怀远的幽清意境。“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表现因思念远人而不得相见,因此面对月华情不自禁地产生将月赠送远人的想法。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句,诗中的“不堪盈手赠”即由此化出。随之而来就是寻梦之想,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痴念,但借此更衬托出诗人思念远人的深挚感情,使诗的怀远更为具体、更有含蕴。诗歌在这失望与希望的交织中戛然收住,读之尤觉韵味深长。诗题《望月怀远》,全诗以“望”、“怀”着眼,将“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因而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将月写得那么柔情,把情表现得那么沉着,诗的情意是那么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孟浩然、王维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阅读全文]...

2022-06-08 12:14:54
  • 含有窗字的古诗词 带窗字的诗词名句

  •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小窗幽记·集醒篇》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小窗幽记·集醒篇》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夜月 / 月夜》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小窗幽记·集醒篇》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小窗幽记·集醒篇》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读得两行书,说得几句话。——《小窗幽记·集醒篇》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小窗幽记·集醒篇》

    窗外日光弹指过,*间花影坐前移。——《水浒传·第二回》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眼里无点灰尘,方可读书千卷;胸中没些渣滓,才能处世一番。——《小窗幽记·集灵篇》

    不*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小窗幽记·集醒篇》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小窗幽记·集醒篇》

    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交友道也。——《小窗幽记·集醒篇》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程颢《秋日》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晏殊《清*乐·金风细细》

    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小窗幽记·集醒篇》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小窗幽记·集灵篇》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小窗幽记·集醒篇》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明月不知君已去,夜深还照读书窗。——刘子翚《绝句送巨山》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小窗幽记·集醒篇》

    守恬淡以养道,处卑下以养德,去嗔怒以养性,薄滋味以养气。——《小窗幽记·集景篇》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从极迷处识迷,则到处醒;将难放怀一放,则万境宽。——《小窗幽记·集醒篇》

    无聊成独卧,弹指韶光过。——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刘方*《春怨》

    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处事最当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小窗幽记·集醒篇》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好议事者,不可图事。——《小窗幽记·集醒篇》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要看他会受——《小窗幽记·集醒篇》

    [阅读全文]...

2022-03-08 20:03:55
  • 古诗春望

  •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注释:

      1、国破:指国都长安被叛军占领。

      2、感时句:因感叹时事,见到花也会流泪。

      3、浑:简直。

      4、不胜簪:因头发短少,连簪子也插不上。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赏析: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阅读全文]...

2022-01-15 21:00:37
  • 春望古诗

  •   《春望》这首诗是安禄山起兵叛唐为背景所作,表明了当时诗人百感交集的心情。

      唐代: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欲:想,要,就要。胜:受不住,不能。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篇一开头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诗人记忆中昔日长安的春天是何等的繁华,鸟语花香,飞絮弥漫,烟柳明媚,游人迤逦,可是那种景象今日已经荡然无存了。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又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借助景物反托情感,为全诗创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颓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营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子儿女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要能得到封家信多好啊。“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战争是一封家信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安定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 “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

    [阅读全文]...

2022-06-01 05:53:42
  • 望远行·碧砌花光锦绣明古诗

  • 望远行·碧砌花光锦绣明古诗

      作者:李璟 朝代:五代十国

      碧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断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词牌名解释」

      《望远行》,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原只小令,《金奁集》入“中吕宫”。北宋演为慢调,《乐章集》入“仙吕调”,又入“中吕调”,句豆小有出入。兹以“仙吕调”一曲为准。双片一百零六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结尾倒数第二句第一字是领格,宜用去声。

      「赏析」

      《望远行·碧砌花光锦绣明》是一首怀人词。春光明媚,花团锦簇,闺中人本应来到庭院内饱览春色。可朱门成天紧闭,闺中人足不出户,无心赏春,见出心情极度恶劣。相思至极,便想梦中一见,可梦也难成。愁苦又深一屋。月下砧声阵阵,征人的消息依旧杳然。砧声不仅捣碎了思妇之心,更激起她对远在辽阳的征人的思念。因为明月既照在辽阳也照在家乡,由圆月自然想到要与征人团聚。将辽阳月与秣陵砧场两个空间跨度极大的`意象组接在一起,精炼地写出了征人思妇的两 地相思,就像唐人高适的《燕歌行》所写的:“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花空回首。”虽然相互挂念,略感慰藉,但毕竟空闺独守,总是难熬。等到征人归日,彼此都已头发斑白,大好的青春年华虚度,怎不叫人惊叹!

      从构思上看,上片是实景,分室内与室外两层。由外而内,依次展现。李璟毕竟是代人写愁,并没有真切的苦闷,因此词的意象色彩鲜明亮丽,不像李煜后期的词作色彩总是那么灰暗沉重。下片是虚拟,空间转换大开大合,构成辽阔的意境。李璟生长富贵,词也带有强烈的富贵色彩。像碧玉、锦绣、黄金装点出的豪华气派,似乎与普通征夫思妇的身份不太协调,而带有他自身生活环境的烙印。不过晚唐五代词不管是写*民还是写贵族,都是把居住环境写得富丽堂皇。炫耀富贵,是五代词人普遍追求的审美风尚。李璟此词正是这种时代风气的体现。

    [阅读全文]...

2022-04-22 15:33:51
描写临窗远望的古诗 - 句子
描写临窗远望的古诗 - 语录
描写临窗远望的古诗 - 说说
描写临窗远望的古诗 - 名言
描写临窗远望的古诗 - 诗词
描写临窗远望的古诗 - 祝福
描写临窗远望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