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描述典故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述典故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述典故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述典故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一直讲究含蓄之美,古诗更是多用典故,隐喻,辛弃疾有时候甚至一首诗中多个典故,不清楚这些典故的来历,还真不好把握整首诗的意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中常见的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哀鸿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寒食
寒食,一个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桑梓
代指家乡。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
采薇
隐居避世。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三径
指隐居生活。
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鸡黍
特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论语》中:子路随孔子出游时与孔子走散了,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化碧
多用以称颂忠臣志士。
《庄子·外物》:" 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郑元佑 《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楼兰
指边境敌人。
《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
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双鲤
书信。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劳歌
送别歌的总称。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红豆
常用于象征爱情或相思。
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树”。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献芹
自谦说法。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芹献”。
1.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9.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岑参《逢入京使》
1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李煜《望江南·多少恨》
12.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
14.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行》
15.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曹植《白马篇》
16.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17.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诗经》
18.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高适《夜别韦司士》
19.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20.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21.今日园林过寒食,马蹄犹拟入门行。——徐铉《从兄龙武将军没于边戍,过旧营宅作》
22.火速的驱军校戈矛,驻马向长江雪浪流。——关汉卿《杂剧·关张双赴西蜀梦》
23.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岑参《碛中作》
24.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李白《少年子》
25.景物偏堪,车马游人览,赏清明三月三。——张可久《南吕·一枝花·湖上归长天》
26.青海只今将饮马,黄河不用更防秋。——高适《九曲词三首》
27.况回首、洗马塍荒,更寒食、宫人斜闭,烟雨铜驼。——刘辰翁《大圣乐·音韵低黯》
28.马蹄又上吴山翠,知音今有谁?——张可久《湘妃怨·乐闲吹箫按》
29.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0.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31.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李贺《马诗》
32.春风轻柳絮,夜雨瘦梨花,绿杨阴谁系马?——张可久《红绣鞋·次韵剑击西》
33.鸡声连绛市,马色傍黄河。——李端《送张少府赴夏县》
34.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35.好水好山看未足,马蹄催趁明月归。——岳飞《登池州翠微亭诗》
36.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王昌龄《箜篌引》
37.长江极目带枫林,匹马孤云不可寻。——刘长卿《送侯中丞流康州》
38.银鞍白鼻騧,绿地障泥锦。——李白《白鼻騧》
39.笳悲马嘶乱,争渡黄河水。——王维《从军行·吹角动行人》
40.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李白《侠客行》
41.良马不回鞍,轻车不转毂。——秦嘉《赠妇诗·皇灵无私亲》
42.处处哭声悲,行人马亦迟。店闲无火日,村暖斫桑时。 ——许浑《途中寒食》
43.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其二》
44.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
45.十岁裁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李商隐《韩冬郎即*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46.西湖断桥路,想系马垂杨。依旧欹斜。——吴文英《忆旧游·别黄澹翁》
47.山色日微茫,黄花绽也,妆点马蹄香。——杨果《仙吕·赏花时》
48.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将进酒》
49.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50.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古代思乡诗句及典故
一场霁雨打湿了我所有的记忆,故乡的一切都在我的记忆中闪烁。
古代思乡诗句
1、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的《除夜作》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4、*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的《渡汉江》
5、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两年。--薛道衡的《人日思归》
6、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的《旅次朔方》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
8、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的《登黄鹤楼》
9、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佚名的《悲歌》
10、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佚名的《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1、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二》
12、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的《清*乐》
13、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的《浪淘沙令》
14、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15、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的《赠卫八处士》
16、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
17、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
1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杜甫《春望》
2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2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杜甫《月夜忆舍弟》
26、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2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王昌龄《出塞二首》
28、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29、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30、*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宋之问《渡汉江》
3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3、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 王维《杂诗三首•其二》
34、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35、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望月有感》
36、夜来幽梦忽还乡。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3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 于谦《观书》
38、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 王绩《野望》
39、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4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 张籍《秋思》
4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3、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杂诗三首》
44、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5、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4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荆门送别》
47、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48、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 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文化江西的历史脉络
2.传播江西声音的方式与技巧
3.朱子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4.茶文化与“一带一路”
5.江西文化“五个十”
6.让书香飘满赣鄱大地
7.赣鄱文化耀华夏
8.景德镇陶瓷的历史地位
9.美术事业为江西文化添光增彩
10.文化软实力与中国梦
01
文化江西的历史脉络
江西是历史人文渊源之地,文章节义之邦,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之美誉。从古至今,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孕育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物,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人文资源,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尤其在宋明时期,全盛的江西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代表。
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明之河,它从远古浩荡而来,向未来奔泻而去。历史越是古老悠久,文化便越是深邃悠长。只有对江西文化历史进行梳理,才能连接起江西文化这串绚丽的珍珠项链。江西历史文化大体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从万年到豫章:江西文化载体的形成
文化根基于地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任何文化的发生与生存都必须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王勃在其名篇《滕王阁序》中称赞江西“人杰地灵”,而“地灵”正是产生“人杰”的重要环境。
在江西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早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考古资料显示,江西最早的原始文化是安义和新余两地发现的距今约四五万年的*原型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从那时起,江西开始有了人类活动,江西的历史也由此开端。而最能代表江西先民发展历程,反映江西先民生存文化的,当属万年的吊桶环和仙人洞遗址。这一考古发现被评为全球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并被联合国授予世界农业遗产。在这里发现了世界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把世界稻作起源由7000年前推移至1.2万年-1.4万年前。而在这里发现的陶片,经过测定,距今已有2万多年。万年县的吊桶环和仙人洞遗址的地层堆积就像一本史书,记录了江西的先民在农业文明和手工业文明的两个“世界第一”。
相对于黄河流域而言,江西的土著居民长时间处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进入文明时代的步伐相对迟缓。直到商周时期,中原文化才与江西本土文化深度融合,而其中的代表,就是樟树吴城遗址、新干大洋洲商墓遗址、瑞昌铜岭遗址等。这一时期的江西文化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中原文化的烙印,这也表明江西地区再也不是远离中原王朝的“蛮荒”“化外”之地。
位于樟树市吴城乡的吴城文化遗址,距今约3000年、面积61万*方米,城内有居住区、祭祀区、制陶区、铸铜区,城外有墓葬区,至今尚存的3米-15米高、2800多米长的土筑城墙,是目前南方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商周文化遗址。
*年发现的新干县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珍贵文物竟达1478件,其中国宝级文物5件。文物中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其数量之多、造型之奇、纹饰之美、铸工之精,为全国所罕见,被专家称为“江南青铜王国”。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发掘,一举改写了商周时期被称为蛮夷之地的江南历史,充分证明远在三千多年前赣江——鄱阳湖流域就有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位于瑞昌市夏畈乡铜岭的矿冶遗址,规模庞大,采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开采技术、选矿技术和冶炼技术,是目前中国发现时代最早的矿冶遗址,开采的年代从商代中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保存之完整,内涵之丰富,极为罕见。瑞昌矿冶遗址的发现,不仅将我国采铜历史向前推进了300多年,还揭示了我国青铜文化的独立起源,为中国青铜文化圈的概念和商周时期铜料的来源提供了新的佐证。
说到江西的地理位置,自然少不了“吴头楚尾”之称。祝穆《方舆胜览》说:“豫章之地为楚尾吴头。”从这一称呼上可知,江西处在东吴越和西荆楚两大文化的过渡地带,无论是东边日出还是西边雨,都会从中受到影响,更何况同源共本,本是同根生,晴也好雨也罢,兼收并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比较开放的包容性、惊人的同一性和独具智慧的开创性,使得那时候的江西文化更显地域特色。
而江西地域文化形成的标志性事件,就是豫章郡的设置。西汉初年,朝廷设立豫章郡,下辖南昌、庐陵、彭泽等18县,其所管辖的范围,大抵上就是现在的江西省。以后虽有小的调整,但大的格局一直未变。由于豫章郡的设置,江西被正式纳入中央*的统一控制之下,一方面,接受中央文化的熏陶,使这一区域依附而非背离中央,保证了区域文化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又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俗, 并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将周围尚未纳入进来的地区吸附过来,从而慢慢形成今天江西的政区格局和文化*俗。
从边缘到中心:江西文化的高峰
客观地说,在宋代以前,江西所出人才并不突出,除陶渊明这座文化孤峰之外几乎举不出其他有分量的文化名人。但到了北宋中后期,江西文化迅速崛起,并完全取代了中原作为文化中心的位置。正如梁启超所说:“我国里头四川和江西,向来是产生大文学家的所在。”从宋至明,江西文学如日中天,进入光辉灿烂的鼎盛时期,六百余年内,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英才荟萃,名家辈出,如群星璀璨,光耀中华,其壮观景象,至今仍令人景仰和惊叹不已。综观宋明文坛,在作家数量上,江西籍的最多;从作家队伍素质上看,江西作家中既不乏众体皆备、声名显赫的大家巨擘,也不乏独擅一体、技压群芳的名家高手;从宋明文学的历程看,由首开风气到蔚为大观,由中兴再起到傲然殿后,皆有江西作家之卓著勋绩;从宋明文学诗歌、词章、散文、戏曲四个主要领域看,江西作家都大有可书之笔。
江西在宋明时代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江西文化名流巨擘的优秀成果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江西现代文化的丰富源泉。江西繁荣发达的古代文化,至少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一是文章节义之乡,二是理学的心脏地带,三是诗人与词客的沃土,四是禅宗的腹地,五为道教的重镇,六为经济与治术之地。
为什么江西文化在宋明时期能够独领风骚,创造最高成就?主要是得益于经济中心南移和政治中心的东移。自南北朝开始,江南地区有了较快的发展。隋唐以后,包括江西在内的整个南方地区经济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中原地区先后发生“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宋金战争等三次大的长时期战乱,北方居民的大规模举族南迁,给江西带来了众多的劳动力和先进的中原文化。到两宋时期,中国的首都先后迁到河南开封和浙江杭州等地,而明朝建都在南京,明成祖后,依然实行两都制。江西则成为全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领先地区,其人口之众、物产之丰,均名列前茅。
江西文化的繁荣也与交通的发展息息相关。当时由南海入中原的通道,即由大余梅岭而直下赣江水道的所谓使节之路,这一交通大动脉贯通后,触发了赣江流域的地气、人气和文气。江西得以用更快速度在更大的范围内与全国交流,众多的达官显要和文化名流频繁地进出江西,而江西学子们也纷纷走出江西,游学游宦,对促进江西文化发展和江西文人成长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从全盛到低谷:江西文化的衰退
进入清代以后,江西文化在全国的地位急速衰退。整个清代,江西只有3位状元,不仅大大低于江苏和浙江,甚至落后于边远的广西。衰退的趋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江西是全国少有的“三无省”:无学部委员,无重点大学,无博士学位授予点。
是什么原因促使江西文化从巅峰坠落到低谷呢?究其根源,主要是人口迁移、经济开发、交通畅达、文化传递、战争破坏、社会安定等。这几个因素又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
兴也经济,衰也经济。江西经济在全国地位的低落,是文化衰退的根本原因。经济衰退又与交通转移有关。从中唐到清前期,运河——长江——赣江——珠江一直是国内主要的南北通道,对于促进江西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到清中期,由于海运的兴起,赣江水运地位下降。尤其是京汉、粤汉铁路修通后,南北通道改走河北、河南和两湖,江西成了陆运和海运的盲区。虽然后来有浙赣线,也只是在赣北穿境而过。到了20世纪80年代,全国除了不通火车的*以外,省会城市都有到北京的直通火车车次,唯有南昌进京需要转车。由于交通格局的变化,不仅造成物资运输困难,从外部渗入的新思潮、新风尚也绕过江西。致使江西在观念的更新上,不仅落后于沿海,也落后于中原和南北交通线上的湖南、湖北、安徽等地。
江西文化的衰退,直接的原因还是战争的破坏。非常不幸,在中国*代工业兴起前夕,江西正处在太*天国战争时期。太*军与湘军两军反复交战10余年,江西成为主要战场之一。在这场战争中崛起的湘军“战功未必在疆场”,但“实实受害惟南昌”。战争刚过,恰逢*代工业在中国兴起,形同废墟的江西城乡,别说喜迎工商新时代的来临,就是恢复传统时代的农耕基础也需时日。江西商人赖以生存的主要商品如茶叶、纸张、木材等的生产则因战火而受到严重破坏,景德镇的瓷业也一度陷于停产。
当然,江西文化的衰退,也与自身的弱点有关。江西文化长期处在传统文化的中心区域,“文章节义”为江西人的传统美德,但这种“美德”主要是受到正统儒家思想的熏染,它有利于农业社会的巩固,却不利于商品社会的形成。这一文化特性使得江西文化排斥*代文化,成为*代江西社会发展的限制因素。
从蛰伏到潮头:江西红色文化的兴起
江西文化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基本事实,就是江西籍文化精英的主要活动地域大多并不在江西。如,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经江西培养考中科举后,即长期在外活动,死后都未归葬江西,而一些外省籍的杰出人才往往在江西创造奇迹。进入20世纪,在以*、*、*、*为代表的*人的领导下,江西再一次挺立潮头,开创了中国红色文化的新纪元,成为了中国革命、人民军队、共和国、工人运动等四大摇篮。
红色文化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波澜壮阔的历史赋予了安源、南昌、井冈山、瑞金等地一个个红色经典称号,不仅成为中国革命史恢宏“交响乐”中的动人“音符”,也造就了独具魅力的红色文化品牌。红色文化是江西*现代以来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文化之一。
20世纪以来,江西领红色文化之先,红色基因浸透在江西人的血液和江西的山水之中。全省从南至北,从东到西,一个个人名,一串串的足迹,记录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多个第一或者之最,见证着*成长的光辉历程。江西也涌现出了方志敏等一批杰出的革命家,江西儿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据史料统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籍有名有姓的烈士*26万多人,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江西也是开国将军最多的省份。
红色文化作为植根于中华民族沃土的先进文化,是*人政治理想、爱国情怀、价值观念和道德诉求的集中体现,不仅体现在当时当地,更重要的是可以影响到遥远的未来。江西红色文化品牌的兴起,不仅可以传播历史正能量,而且可以增强江西人民的自豪感,还能让外界更好地了解江西,从而有力地提升江西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江西的文化软实力。江西红色文化以其资源的丰富性、内容的原创性、分布的广泛性和历史见证价值,正成为江西重要的文化品牌。
02
传播江西声音的方式与技巧
做好新闻发布工作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提升党和*公信力,对于讲好江西故事、传播好江西声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做到新闻发布工作有为有位
伟大的时代,传递美妙的声音,传播感人的故事。我们需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来谋划和推进新闻发布工作。
合唱“好声音”。传播江西好声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合唱”“协奏曲”,需要落细落小落实,需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
做好政策解读,唱响“引领之音”。现在之所以有的政策执行效果不好,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缺乏及时权威的政策解读,致使党和*的“好声音”传递不出去。这提醒我们,在出台重大方针政策、启动重大项目、开展重大活动时,应对相关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同步部署,让公众更好地知晓、理解、支持和监督党和*工作。
围绕中心工作,唱响“发展之音”。要自觉围绕省委、省*中心工作,突出特色亮点,抓住有利时机,主动设置议题,利用新媒体新*台,向国内外介绍江西的发展变化,宣传江西的发展成果,唱响江西发展升级“最强音”。
宣传先进典型,唱响“示范之音”。*年来,我省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成为“绿色崛起”的动力之源。作为新闻发布工作者,有责任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唱响先进典型的“示范之音”。
齐讲“好故事”。讲故事,是对外传播的最佳方式。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以确凿的事实说服人,以良好的形象打动人,以真挚的情感感染人,以信服的道理影响人。
要提高讲故事的能力。新闻发言人面对媒体,要更多地用生动的事实、典型的案例、翔实的数据说话,把想表达的观点寓于鲜活的故事之中,娓娓道来、可亲可信。比如,讲到反腐倡廉,就可以从汤显祖的《邯郸记》说起,主人公卢生贪欲过重的故事对于从政做人都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要突出讲故事的重点。江西的故事千千万,要着重讲好“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改革发展故事,讲好“江西风景独好”的山水旅游故事,讲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故事,讲好“最美江西人”的故事,讲好江西打好三大攻坚战的故事。重点讲什么,要针对受众的兴趣和关注点来选择。比如,向西方国家推介江西,就可以从“CHINA”一词来源于江西景德镇瓷器来切入,向外省推介江西,可以从“走江湖”的故事讲起。这些都是讲好江西故事的丰富素材。
古代爱情典故诗句
1、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2、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
3、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4、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5、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6、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
7、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
8、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9、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10、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1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12、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13、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14、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15、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6、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17、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8、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同到幽闺。
19、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20、一入红墙深院锁,霞扉不忆旧年妆。
21、名播兰簪妃后里,晕生莲脸君王侧。
22、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23、独立小桥风满袖,*林新月人归后。
24、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25、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26、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27、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28、不是鸟中偏爱尔,为缘交颈睡南塘。
29、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30、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1、芙蓉不及尤物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32、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33、劝君频入醉乡来,此是无愁无恨处。
34、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35、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36、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37、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38、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40、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2、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4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44、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4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46、已过清明风未转,妾处春寒,郎处春应暖。
47、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48、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49、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5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思乡的典故诗句
今夜风声又敲打着我的窗棂,思乡的心犹如一粒浸透了的.种子,无端地膨胀起来。
1、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3、*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6、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9、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10、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髦已斑。
1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12、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15、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乐》
16、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17、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18、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19、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关于思乡的古诗:
1、《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蕉鹿梦的诗词典故
蕉鹿梦郑人有薪于野者,偶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下面是小编带来的`蕉鹿梦的诗词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
典源出处
《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 (qiao),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涂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既归,告其室人曰:‘向薪者梦得鹿而不知其处,吾今得之,彼直真梦矣。’室人曰:‘若将是梦见薪者之得鹿邪? 讵有薪者邪? 今真得鹿,是若之梦真邪?’夫曰:‘吾据得鹿,何用知彼梦我梦邪?’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 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彼真取若鹿,而与若争鹿。室人又谓梦仞 (一作认) 人鹿,无人得鹿。今据有此鹿,请二分之。’以闻郑君。郑君曰:‘嘻! 士师将复梦分人鹿乎?’访之国相,国相曰:‘梦与不梦,臣所不能辨也。欲辨觉梦,唯黄帝孔丘。今亡黄帝孔丘,孰辨之哉? 且恂士师之言可也。’”
释义用法
郑国有个打柴的人,途遇惊鹿,将它打死后藏在坑中,又盖上柴草。自己以后又忘记,以为是做梦,道上讲给别人听。 有人听到了,根据他讲的寻到死鹿弄回家中。打柴人夜里又梦见藏鹿之处,及取鹿之人,第二天早晨寻到此人,二人争鹿,至士师 (法官) 处诉讼,士师认为梦之真伪难辨,将鹿给二人分开。郑国国君闻知此事,问国相,国相也以为难辨真伪,按士师的办法也就算了。后以此典形容真伪杂陈,迷离虚幻,得失无常。
用典形式
【梦鹿】 宋·黄庭坚:“梦鹿分真鹿,无鸡应木鸡。”清·吴檠:“梦鹿忘覆蕉,伺兔笑守株。”
【得鹿】 宋·苏轼:“不如同异两俱冥,得鹿亡羊等嬉戏。”宋·陆游:“世事本来谁得鹿? 人生何处不亡羊?”
【鹿梦】 宋·辛弃疾:“有鹿从渠求鹿梦,非鱼定未知鱼乐。”
【蕉梦】 宋·张炎:“向一丘一壑,留恋年光。又何心逐鹿,蕉梦正钱唐。”
【蕉鹿】 宋·陆游:“灵府长优闲,蕉鹿乌能感。”清·丘逢甲:“荣枯谢槐蚁,得失泯蕉鹿。”
【分鹿梦】 宋·黄庭坚:“分鹿谁觉梦,亡羊路南北。”
【梦蕉鹿】 清·缪慧远:“苍茫梦里询蕉鹿,浮拍池中把酒螯。”
【鹿蕉讼】 明·汤显祖:“虎槛豁已除,鹿蕉讼希有。”
【鹿覆蕉】 宋·苏轼:“梦觉真同鹿覆蕉,相君脱屣自参寥。”
【蕉中梦】 清·钱谦益:“世事蕉中梦,人情李下蹊。”
【蕉中鹿】 宋·王安石:“弃置蕉中鹿,驱除屋上乌。”宋·张孝祥:“思归梦,天边鹄。游宦事,蕉中鹿。”
【蕉中覆】 宋·张炎:“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重来不见花。”
【蕉边梦】 清·王夫之:“蕉边梦亦争秦鹿,槐下魂犹嗾晋獒。”
【蕉鹿梦】 宋·辛弃疾:“笑年来,蕉鹿梦,画蛇杯。”清·侯铨:“得失已空蕉鹿梦,浮沉聊结鹭鸥盟。”
【蕉隍讼】 清·钱谦益:“莫辨蕉隍讼,何因鼠穴车。”
【藏蕉梦】 清·黄遵宪:“少眠易醒藏蕉梦,多难仍逢剪韭时。”
【士师分鹿】 宋·陆游:“士师分鹿真是梦,塞翁失马犹为福。”
【分鹿覆蕉】 清·钱谦益:“且将分鹿付覆蕉,莫以亡羊笑博簺。”
【寻蕉覆鹿】 宋·张炎:“任蹴踏芳尘,寻蕉覆鹿,自笑无能。”
【梦中案鹿】 清·钱谦益:“壁上画龙成底事,梦中案鹿竟谁冤。”
【梦中蕉鹿】 清·黄景仁:“叹名场已醒,梦中蕉鹿,酒徒难觅,市上荆高。”
【梦里士师】 清·钱谦益:“梦里士师多讼狱,醉*士少崩骞。”
【惊心蕉鹿】 清·汪文桂:“惊心蕉鹿追宵梦,款语沧桑坐石矶。”
【覆鹿蕉讼】 清·钱谦益:“覆鹿蕉讼无荣辱,芥羽鸡场有是非。”
问题:有哪些是你印象深刻的典故?
前言
相对文章来说,诗词篇幅短小,想用最少的字来表达丰富含蓄的内容和思想就比较难 。因此适当地用典就成了古诗词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诠释”用典”是这样说的:”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意思是以古代的故事来说明今天的事,用相似的事例来表达诗中的含义。 用典也要注意尽量避免用生僻的典故,以免造成读者的理解障碍;同时也要注意不可用典太多,成为点鬼薄或者掉书袋。
如果让您列举前10个最常见的典故您会推选哪些呢?下面老街就列举10个我以为唐诗中最常见也是必须知道的典故,您看看是不是有道理。
既然是唐诗中的常见典故,那么至少是隋朝以前的故事了。
一、宋玉悲秋
宋玉悲秋典出宋玉的名篇《九辩》: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战国时楚辞的代表人物是屈原和宋玉。关于宋玉的身世有几种说法,晋代*凿齿在《襄阳耆旧传》 中说:
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
宋玉的作品有 《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等。 除了宋玉悲秋以外,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东墙、巫山云雨等典故都出自宋玉的作品。关于宋玉悲秋的诗词最有名的大概是杜甫《咏怀古迹·其二》了: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二、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典出《汉书·卷五十四 李廣蘇建傳第二十四》 :
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汉朝想要回苏武,匈奴人撒谎说苏武死了。没想到汉使后来用了一计,说皇帝得到一只被射下来的大雁,雁足上有苏武的书信,就这样把苏武要了回来。这个典故有几十个词语形式,如:上林书、塞雁音书、断鸿书、雁使、雁足、雁书等。使用这个典故的诗词简直太….多了。
李白的《千里思》: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鸿雁向西北,因书报天涯。
宋朝秦观的《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关于书信的典故还有《乐府诗集·饮马长城窟行之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称书信为鲤书、鱼书、双鲤、寄鳞、尺素等。例如唐·李商隐的《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三、杜鹃啼血
关于这个典故有几种说法,不过都大同小异,其中一种:
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云宇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
这个国王死了以后化为子规鸟,也叫做望帝、杜鹃、杜宇等。其鸣声有哀怨、思归等含义。晋·张华注《禽经》时说这种鸟;
夜啼达旦,血渍草木。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过: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四、庄周梦蝶
李商隐七律《锦瑟》中使用了上面说的“望帝”典故,出句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庄周梦蝶来自于《庄子内篇·齐物论》: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把这两个典故放在一起使用的还有唐朝诗人薛能,他在《华清宫和杜舍人》有一段:
祝寿山犹在,流年水共伤。杜鹃魂厌蜀,蝴蝶梦悲庄。
五、接舆歌凤
接舆是一个神秘的隐者,他曾经唱歌嘲笑孔子看不清世道,这个典故来自于《论语注疏·微子》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李白有一首诗,很多人能背上来,《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六、高山流水
《吕氏春秋》卷十四《孝行览·本味》: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
接舆笑话孔丘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钟子期和俞伯牙却一见如故成了知音,唐朝诗人元孚就把这两个典故放在一首诗里做了对比:
《送李四校书》
朱丝写别鹤泠泠,诗满红笺月满庭。莫学楚狂隳姓字,知音还有子期听。
运用典故诗句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iǎn gù。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运用典故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2.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4. 朝闻道,夕死可矣!
5.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6. 亲射虎,看孙郎。
7. 西北望,射天狼。
8.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9.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10.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1.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12.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13.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4.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5.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16.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17.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8.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19.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20.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21.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2.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
23.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易水送别》
24.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灏《黄鹤楼》
25.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
1、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
2、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3、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4、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5、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6、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8、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9、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10、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1、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14、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海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5、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7、我欲与君相知,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8、哀叹声声痛饮中,酒醉醒来愁未醒,红颜知己去何处,忆当初,伤流景,往事悠悠记心中。
19、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20、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古诗的典故
有典故的古诗
牛的典故古诗
马的古诗典故
有典故短的的古诗
蕴典故的古诗
古诗典故中的
琰的古诗典故
雪的古诗典故
典故的古诗句
典故里的古诗
含有典故的的古诗
帝乡古诗的典故
直用典故的古诗
有典故的古诗句
采薇古诗的典故
古诗的典故辞典
琼花古诗的典故
引用古诗的典故
还珠在古诗的典故
含光的古诗典故
斧声古诗的典故
古诗酒名的典故
古诗的五个典故
卖驴古诗的典故
有典故的诗句
带典故的经典古诗
关于恨的古诗典故
古诗婵娟的典故
运用典故的古诗
清泉石上流的古诗和诗意
关于古诗的称号
形容黄河气势磅礴的古诗词
古诗画的简笔画的图
古诗韵律操的作用及益处
苦学有回报的古诗
小学专门讲古诗和文言文的书
白居易关于酒的古诗词元稹
两种不相关的古诗
引用古诗100字左右的片段
池上的古诗理解
关于校庆的古诗硬笔书法作品
山水文化的古诗词
题临安邸这首古诗的诗意
紫阁舞云松的古诗
春天逝去的古诗唐代以前
昇的古诗词
收集古诗中的月
*湖春色的古诗诗意
古诗山形的诗意
给不尊重人的讽刺古诗
古诗文的发音
原上草的古诗
赠猫的古诗和诗意
关于赠花的古诗词
长开头的七言古诗词
关于中国桥的古诗
古诗对酒的作者是谁
关于占字的古诗
孙悟空和六耳猕猴的古诗
新昌唐诗之路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