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州临海市御史的清廉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台州临海市御史的清廉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台州临海市御史的清廉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台州临海市御史的清廉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临海市各传统节日*俗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临海市各传统节日*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家乡临海市,位于浙江东南沿海。临海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小城市当然也有着其特有的民俗。正如老师所讲的人们是生活在民俗里的鱼,家乡的民俗也在深深地影响着我。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家乡的一些节日民俗。
清 明
清明节时,家家要做菁团、菁饼,带去一扫墓。 人们采菁洗净放在锅里加水煮七八分熟,捞出捣成泥状,拌上糯米粉及小麦粉,做成菁团皮和菁饼皮,而后包上馅蒸熟,就是菁团、菁饼了。菁团的馅是豆腐干或豆腐、笋、猪肉、油泡等切成小方粒炒熟;菁饼的馅则是用甜豆沙。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要“上坟”。尤其是清明这一日“上坟”的人比较多,各家各户都要在各自的祖先墓前设馔致祭,并插香烧纸,鸣炮仗。上过坟后,要在坟头加封新土,俗称“加坟土”,并挂上纸幡,用漆重填墓碑上的文字表示该坟有下代人照管。 清明节,家家户户还要做“麦油脂”,并在家中设祭坛,插香烧纸,祭请老太公,称为“做清明”。 清明节,每家还要买海蛳吃。据说清明吃了海蛳能使人眼睛明亮,俗称海蛳为“亮眼蛳”。“上坟”时也要有海蛳,还记得临海有这样一句话:“上坟呒海蛳,生儿乌兹兹。”
端 午
端午节,临海每户人家都要裹糯米棕吃。“棕子”用竹箬将糯米裹住煮熟而成,并有甜棕和咸棕之分,甜棕里面放些蜜枣、豆沙等;咸棕则放猪肉等。
临海有送端午*俗。就是头年结婚的女婿,在转年端午节前,用棕子、馒头、猪肉等作礼品送给丈母家,叫 “送端午”,表示孝敬。 端午节正值五月,有句俗语叫:“吃过端午棕,寒衣远远送”,这表明时已进人夏季,气候日渐湿热,正是时疫多发时候。我想大概是这个原因,在端午节有许多驱邪的*俗,如:悬艾叶、葛蒲剑,饮菖蒲酒,在房屋角落撒蜊灰粉,喷雄黄酒等.说这样做可以避邪和避蛇蝎诸毒。
八月十六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但是临海人却以八月十六为中秋,其中原因,我也不太清楚。 八月十六,人人都买月饼,亲朋间互相赠送。当然也要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春节
春节是*人最古老、最喜庆、最温暖也最令人向往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节,远方的游子回归故乡与父母妻儿团聚。在临海,春节一般从正月初一到初八止。张家渡民间流传的“拜岁过上八,清汤呒得喝”就是这个意思。大年初一天未亮,炮仗连天响。天亮后,各家插烛焚香烧纸钱,用茶果祭祀天地、家堂祖先。
大年初一的早餐,以前城关吃汤圆,东乡都吃糯米红枣粥,沿海渔乡则吃“长寿面”,西北乡山民有的吃豆腐粥。杜桥、上盘等地,初一的早饭男人烧,*惯吃“菜头饭”。初四,民间备牲醴、烧纸马贴新“灶司”,称“接灶神”。
初一这一天,临海过去还有许多禁忌:如不准扫地,不准将水倒在地上,不准动刀,不动针线,不劳作,不经商,不许骂人,不许讨债,不许打架,即使在*时有仇的这一天也要和睦相处。但正月活动正式结束的,还应该是过了正月十四,因为人们十四夜“闹花灯”、“接财神”,财神出街后宣告结束。
元宵
临海人元宵不吃汤圆,要吃羹,而且元宵不在十五过,而在十四过。没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也无从深挖这个“文化底蕴”,一代代传下来,认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调”。做羹,临海人称之为“搅”羹,非常形象,一大堆原料搅成一锅羹,一般有芥菜叶、冬笋、猪肉末、油泡、豆腐干、川豆瓣、豆面、香菇、木耳、蛏子及其他小海鲜,煮熟后加入山粉,搅和搅和,调味出锅。由于原料丰富,这种羹往往一搅就是一大锅,够全家老少吃好几顿的。临海人的元宵印象,总与一碗热腾腾的糟羹联系在一起。
坊间流传的关于糟羹的传说许多人都能开口说上一两段,几百年的历史沉淀下一份温润感,将整个临海城独特的气质都融合在一碗糟羹里,延绵下几代人对生活的体验。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称为元宵节。*古俗中,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七月半)、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三元。元宵节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文帝刘恒在位时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刘彻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台州的元宵活动与我国其他各地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特别是把正月十四作为元宵、且吃糟羹,在全国独一无二。糟羹,是本地百姓长期形成的饮食*俗,通俗的说,所谓的糟就是把乱七八糟的食材搅在一起吃称糟羹,到现在临海西乡一带在婚丧等宴*办完后把剩下的食材搅成糟羹吃的*俗。临海有首《竹枝词》写道:“别府十五我十四,台州元宵真别致。家家糟羹门前喝,苦在前头福有余”、“正月十四闹元宵,秧歌舞龙狮子跳。鼓亭吹打前头走,家家喜迎财神到”,都生动地描绘了台州府正月十四日元宵与众不同的*俗。
【十四日过元宵的来历】
关于十四日过元宵的来历,临海流传着许多故事传说。考证了不同个版本,可以归纳成三种类型:“孝子改节说”、“筑城说”、“战事说”。
“孝子改节说”
元朝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方国珍率浙东农民军攻入台州府,建国称王,并下诏普“天”同庆,包括传统节日。方国珍的母亲信佛,每月初一、十五两天吃素斋,每年的元宵节与中秋节刚好是方母的吃斋日。方国珍是个孝子,为了使母亲能与“天下百姓”同乐,他下诏提前一天过元宵。此后,在台州,正月十四闹元宵便成了风俗。
与此相似的另一个故事改变了主人公,把元代方国珍换成了明代嘉靖时状元秦鸣雷。秦鸣雷自幼父母早亡,由伯父伯母抚养**。伯母待他很好,还为他请来名师授课,秦鸣雷顺利地通过了府试、乡试,并于嘉靖二十三年(公园1554年)高中状元。秦鸣雷历任要职,虽居高位,但一直很孝顺伯母,每逢节日,总是精心备办佳肴美食供奉。可是伯母信佛,初一、十五都要戒荤吃素,元宵节恰逢十五,秦鸣雷不忍让伯母空度佳节,特将元宵提早一天。台州府城百姓知道此事后深受感动,争相效仿,时间一久,便成了*俗定例。
“筑城说”
据清《台州外书》记载:元宵时,“以肉、菜和粉杂荠笋作羹,以多为贵,谓之吃糟羹。相传,自唐筑城时,天寒以是犒军,遂成故事。”民间传说则比书上记载的更加详细。当年,唐开国元勋、大将军尉迟恭奉命修筑台州州城,筑好城墙这一天刚好是正月十四,台州百姓为了庆祝这一“节日”,纷纷拿来家中的米粉、芋艿、粉丝、芥菜、酒糟等食物前往军营犒劳将士,可由于天气寒冷,刚到军中时便已凉了。大家过意不去,为了能让每个士兵都吃上一口自家的菜,便把所有东西倒在了一起,烧成了“大锅羹”。这一夜,百姓们通宵点灯庆贺,从此台州形成每年正月十四亮长夜灯、吃糟羹的*俗。
还有一种传说,唐初台州刺史尉迟恭坐镇台州筑城,时*年末,天寒地冻,材料又缺乏,开工不久连砌墙用的砺灰浆都严重短缺。眼看着工程进度慢下来,一位老农献计说,用米粉加黄泥搅拌成浆,黏度效果很好,一试果然如此,筑城速度也快了起来。筑城是重体力活,一位民工因不堪饥寒,见有米粉,就偷偷地吃了米粉糊,按律当处理。尉迟恭仁慈体民,于是抽出一部分米粉和菜、笋、酒糟等拌在一起给民工当点心。这一天刚好是正月十四日,故台州人将元宵节改为十四过,并吃糟羹。
"战事说”
明朝嘉靖某年的正月十四,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戚家军在海边打垮了一股倭寇,倭寇逃往内地。这时天色已晚,戚家军赶到,百姓纷纷点亮灯火,帮助戚家军搜索残敌。一时间,城里城外灯火通明。倭寇无处藏身,全部被消灭。为了纪念这一事件,百姓把元宵改到正月十四夜。
另一种说法是,戚继光在台州抗击倭寇的一次战斗,正值正月十四,城关居民为慰问戚家军,把原先十五日做的糟羹提前了一天,后人为纪念戚继光,就约定成俗。还有类似说法,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因正月十五出兵的作战机密被泄露,戚将军将计就计把元宵节提前一夜,从而一举歼灭入侵倭寇。从此,元宵改为十四过。
当代有民俗学研究者认为,这些传说都不能作为台州元宵节为正月十四由来的依据。民俗的形成,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个人行为构不成民俗,民俗的形成、发展永远是集体参与的结果。我们无法考证每种说法的真实性,但无论十四过元宵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些传说故事都表达了台州人民对英雄的崇拜和纪念。
【元宵民俗活动】
行百步:
据《临海县志·风俗》记载,元宵夜妇女行百步可以去疾病,免灾咎。旧时妇女很少抛头露面,但在元宵,妇女却可以抛开这一偏见,尽情地外出游玩。一些传统观念较强的大户千金小姐,则在内院来回走百步。
打生:
旧时,临海一些结婚多年而未生育的妇女,常常相约去“打生”。有民谣道:“结婚三年不见孕,婆婆背后出恶声。为使郎君不绝后,正月十四去打生。”打生*俗,通常选择在元宵正月十四日半夜三更时分,未生育妇女成群结队至石榴树下,其中一个人用随身带的.桃树枝抽打石榴树,一边打一边自问自答:“会生吗?”“会生。”“生几个?”“越多越好。”因石榴树以多籽(子)闻名,因此未育妇女以石榴树喻人,以求子孙满堂。临海《竹枝词》云:“石榴多子有名声,三更树下去打生。不管旁人来偷听,‘会生会生’叫连声。”
满街毛兔灯:
十四日下午起,从刚刚学步的娃娃到十二三岁的儿童,手里都捏着一根线,拉着毛兔灯,牵着大人的手,满街满村地跑,蜡烛点在兔肚子上,把白兔照得通体透亮,直到玩累了才回家休息。
猜灯谜:
临海人民热衷于猜灯谜。过去,灯谜一般都附贴在用五彩纸扎的透明花灯上,既可以当装饰品,又富有文化韵味。另外,在街两旁、屋檐下,用细绳拉成的线上,也飘动着灯谜片,吸引着过往来人。
闹花灯:
元宵节又叫“上元张灯节”,以赏花灯为主。全国各地的赏灯活动大同小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世代相沿。临海同样有这*俗。《民国临海县志》载:“自正月十三至十八日,府城及各县城的各家门前架灯棚,悬灯于上,以兆丰年。”“各保庙宇均有财神乙座,自十三起至十八止,分夜迎赛,人家及街市执爆仗,放流星花筒,或设鳌山,赛巧炫奇,喧乐彻夜。”十四夜,临海全城各种花灯、民间艺术、杂耍艺人、特色小吃全集中在城内道司里校场。观灯看戏凑热闹的,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参与的人往往达到几万人。广场中不但有大、中、小型的鳌山、宝船、金猴、狮子、龙、亭台楼阁等传统造型的花灯,更有独具临海特色的词调、细吹亭、闹星船、古城高跷、抬阁、锣鼓亭、花鼓戏、板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荟萃。
元宵闹花灯活动中,临海城区人民对大田板龙应该最为熟悉。十几年前,大田板龙都会进城闹元宵,场面非常壮观。现在,大田街道还能看到元宵的板龙表演。“大田板龙”是板龙中的佼佼者,它制作精细,气势雄伟,别具一格。
板龙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采用木板、竹片、各类花纸作为制作材料。龙头是整条龙的关键部分,也是区别于各类龙的标志,主要体现在龙须上。龙须分白、黑、红三色,长达50到70厘米。白须龙称为“老龙”,它是群龙之首;黑须龙为新龙(小龙),红须龙为野蛟龙。板龙大多嘴衔红珠。龙的角上都挂上各种彩色的“纸蚕花”,由于大田农民养蚕较多,这样象征着养蚕吉利。龙身制作极为精细,八根竹片作为龙骨,两张白纸作为龙皮,一张红纸糊龙身两头。几十段龙身贴有陆海动物、山水花鸟、戏剧人物等民间剪纸。龙肚内点燃蜡烛,远看是鳞,*看是画。
每条板龙至少要有数十人组成舞龙队,龙头要有六个人擎,龙身一人一段举,龙尾由三个人摆。各类板龙的排列也有规定:老龙带头,新龙排第二,野蛟龙随尾。在整个游走过程中,野蛟龙可以随意窜插。板龙时而“腾云驾雾”,时而“伏地为虎”,夺球、赛跑、比美,场面热闹非凡。
黄沙狮子:
出自临海市白水洋镇和双港乡之间“黄沙洋”中的双娄乡下游孙村,是临海农村正月里深受群众欢迎的活动。黄沙狮子也叫“上桌狮子”,能够翻桌和跳桌。翻桌,就是狮子“飞”过三四张并排横放的桌子;跳桌,就是狮子在四五张八仙桌堆叠的高度上翻滚表演。跳桌最高时,有九张桌子堆叠起来,第九张桌子四只桌脚朝上,两个舞狮人就在这四只桌脚上表演各种绝巧精彩的动作。
此外,流传于临海大石民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大石车灯”,和临海小芝镇历经二百多年历史、结构精巧、惟妙惟肖的“小芝鼓亭”等,都是临海民间闹元宵的重要活动,也是临海民间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吃糟羹:
旧时,农村制作糟羹的主要和料是三十夜特别留下的肉冻、豆腐干、豆面、芋头、年糕粒(或馍糍粒)等,加水烧开,再用米粉调水,倒入锅中搅匀,烧成糊状即成。古时,台州府城居民曾用酒糟调和,故称“糟羹”,相沿至今。随着台州居民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元宵糟羹的配菜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添加了贝壳类海鲜,味道鲜美。清代临海诗人陈延烈《十四夜调糟羹》写道:“豆芽小菜满庭除,万户刀声入耳徐。五味调烹金鼎沸,只须虾蛤不须鱼。”现在常以芋头、芥菜、豆面、冬笋、香菇、木耳等时令蔬菜,以及**、豆腐干、油泡、川豆板、猪耳朵、猪尾巴等,切成丁状或末状,再添加海鲜肉丁,的确鲜美异常,百吃不厌。
吃甜羹: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在潍七年,重视农桑、赈济灾民,案无留牍、事无贿赂、清正廉明,始终保持本心。
关注民生
郑板桥担任知县期间,经常到乡下“借问民苦疾”,不坐轿子,穿着布衣草鞋,打着“桥”字灯笼,微服出行,到农村,到集市,到百姓中间去,到田间地头去,访贫问俗,到处查访。由于郑板桥经常不在衙门里,上司下来,经常找不到坐衙的“醒板桥”,却找到田垄上的“睡板桥”。
案无留牍。郑板桥在潍期间时常训导属下:听差办案要诚实、勤慎。并赋诗一首:“君是天公办事人,吾曹臣下二三臣;兢兢奉若穹苍意,莫待雷霆始认真。”郑板桥时刻关注民情,夙夜在公,实现了案无留牍。
有谴我任
郑板桥就任潍县知县时,恰逢潍县遭遇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灾荒。百姓饿殍遍野,民不聊生,面对灾情,郑板桥寝食难安,上书朝廷请求开仓放粮,朝廷却迟迟不予答复,郑板桥想私开粮仓,县丞和典吏认为,私自开仓犯的是刀剐之罪,不可操之过急,最好等上面批示。郑板桥听了生气地说:“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
两袖清风
郑板桥说“宦贫何畏,宦富可惴”“吾既不贪,尔亦无恚”。他抨击世俗,“今则不然,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错走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在潍县时,他倡修潍县城墙,工程浩大,一钱一物他都概不经手。 (《学*时报》)
拒腐.自律 诗十首
陈南波
寇准一生惟谨慎,
禄山谦恭未篡时。
一朝得意权在手,
双开落寞人笑痴。
此图与内容无关
宵小太过猖獗,
上帝犹不过眼。
待到表演妆卸,
丑陋尽道人前。
此图与内容无关
满桌尽佳肴,
动辄只一瓢。
端好自家碗,
莫恋他人盘。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水面很*静,
肥鱼独猖獗。
一水润万物,
肥鱼不可留。
此图与内容无关
世上货品千万家,
一餐只啖几鱼虾。
端碗不恋他人盘,
自饱肚腩乐哈哈。
此图与内容无关
野花野草漫山坡,
只摘几束不求多。
回得家来插花瓶,
点缀美好幸福窝。
此图与内容无关
评说他人容易,
更难管住自己。
色利惑于眼前,
看你晕不晕迷?
此图与内容无关
一只丽燕冲天飞,
不惧疾风不惧黑。
若问燕子何处去?
风雨过后现彩虹。
此图与内容无关
硕鼠最怕见光,
古代的御史、谏官有什么用
唐代的御史不得言事,谏官也不得纠弹。宋代初期,御史和谏官也分别职司,并不兼领职务,后谏院独立,权力扩大,并且规定谏官由皇帝亲擢,不得用宰相所荐举,谏官虽然可以谏诤皇帝,但也有纠绳宰相之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的御史、谏官有什么用,欢迎阅览。
*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周官有小宰“掌建邦之宫刑,以理王官之政令,凡宫之纠禁又其任也”,宰夫“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伴随西周君*力和等级制度的确立,维护这一权力和制度、对臣属施行监察成为必要。御史也始设于周,但职非监察,“盖掌赞书而授法令”,至战国时仍掌记事之职,不过因与会*大事,事实上起着一定监察作用。谏议对君主有一定匡正作用,周官有辅臣保氏“掌谏五恶”,庶人也得传语得失。春秋战国诸侯兼并,求谏纳谏关系到治国安邦甚至国家兴衰,各国竞相招贤纳谏,谏议并不限于专掌谏议之责的官员。
秦朝,空前集权统一的*确立,随之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庞大的官僚机构。很多制度设置虽然是继承春秋战国发展而来,但要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在君与臣、中央与地方、政务与事务、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等各方面的关系上面临许多新问题,对庞大官僚机构加强控制、管理和协调也非常必要,御史监察和以谏(议)大夫为主的谏官谏议随着专制集权制度的确立而制度化。
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任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独立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最终发展成为机构空前扩大、官员数倍于前且兼察谏于一身。御史的内部分工也日见明确、细密,职责分明,监察内容范围不断扩展,直至对*各部门、机构进行全面的行政监察。谏官制度由人员庞杂、各有归属的状态,发展为集中隶于门下中书两省以互察,避免失误,最终言察合一。明代,六科给事中既掌言谏之责,又对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施行,并监察重至“掌科”。清朝在机构设置上台省合一。
御史制度是上对下的监察纠禁,谏官制度是下对上的匡正建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随着封建国家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日益复杂多样,*参予和管理的事务也日益繁重,*机构及职能不断扩大,监察机构及职能势必随之发展。*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达到了封建时代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它所遵循的很多原则,种种施行办法源于历史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虽有封建时代的局限性,却也充分显示出其内在的合理性,本文限于篇幅仅涉及御史、谏官制度。
一、御史、谏官的设置多采取“以小驭大”、“秩卑权重”互相制约的原则
泰汉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绶”,低于“金印紫绶”的丞相和太尉,但作为三分之一掌监察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又兼副丞相,为丞相的自然继任人,其相互制约作用不言而喻。御史因有弹劾百官的权力而地位显赫,东汉光武帝曾特许御史中丞与“尚书令,司隶校尉朝会皆专*而坐,京师号为‘三独坐’,言其尊也”;晋代中丞与“司隶校尉分督百僚,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后魏御史中尉为台主“督司百僚,出入千步清道,与皇太子分路,王公百辟咸使逊避,其余百僚下马弛车止路旁,其违缓者以棒棒之”;唐代御史“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官之雄峻莫之比焉”,御史台与三省并称台省;宋代“台官职在绳愆纠缪,自宰臣至百官,三省至百司不循法守,有罪当劾,皆得纠正”;元代御史大夫官阶被提高,与中书省*章政事和枢密院枢密使同为从一品,“台端非国性不授”;明代以“台察之任尤清要”,都御史“权位赫然同六部尚书,称七卿”;清代都御史权位仍与六部尚书同。
御史之长以下,共属官官阶都不高。汉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都在六品—八品之间,明代御史和给事中均为七品,清代提高到五品。御史虽秩卑但权重,可以小驭大。
西汉时,严延年为侍御史,时大将军霍光擅权,废昌邑王,尊立宣帝,严延年遂劾霍光“‘擅废立,亡臣人之礼,不道’。奏虽寝,然朝庭肃焉敬惮。”东汉光武十一年,鲍永为司隶校尉,“帝叔父赵王良尊戚贵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惧。”严延年秩仅六百石,鲍永秩比二千石。
唐,高宗永徽元年,监察御史韦仁约奏劾中书令褚遂良,抑买中书译语人史诃担宅,致使褚遂良“贬为同州刺史”。武后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当时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苏味道赃污,贬官。褚遂良,苏味道都是当时宰相,而监察御史仅是一八品官!
明代,英宗天顺初年,御史杨瑄巡察京畿,至河间,民诉曹吉祥、石亨夺其田。瑄以闻,并列二人怙宠专权状”,此二人因迎立英宗复位有功,受到特别宠信,石亨爵忠国公,但英宗闻奏也不由得称赞杨瑄,“真御史也”。明孝宗弘治时,御史汤鼎“首劾大学士万安罔上误国”,万安被驱斥。杨瑄、汤鼎时皆七品。
历代对地方监察也如此,汉代以秩六百石刺史监察二千石郡守;唐代以八品监察御史巡按郡县,察六部,而地方上州刺史从三品,下县县令从七品,六部尚书正三品。明代十三道监察御史为七品。
御史监察不仅在于弹劾不法,同时也对守法官吏施以保护,使官吏免遭不当罪的处罚。维护官吏的相应权益,也是维护国家法纪的严肃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唐宪宗时,东都留守杜亚与大将军令狐运不和,元和五年运于洛阳城北*猎适逢有盗,杜亚借此将令狐运拘捕“意为盗”,监察御史杨宁按验无证,杜亚却“以为不直,密表陈之”,侍御史李元素复审仍无验,但宪宗相信了杜亚,李元素“奏言未毕”,宪宗两次怒斥其去,但元素坚持复奏“乞容尽辞”终使宪宗醒悟。元和九年,外按使出*畿*狩,恃恩横行郡邑,百姓“畏之如寇”,地方官多不敢得罪,反“厚礼迎犒”,下邽令裴寰“嫉其**扰人,但俱文供馈”,被谮,宪宗大怒,宰相等论救未成,御史中丞裴度再抗陈其事:“以寰为令长,爱惜陛下百姓如此,岂可罪之?”使裴寰获释。明代英宗时,御史、给事中极言论谏,“振风裁而耻缄默,或遭谪,则大臣抗疏论救,以为美谈。”大臣相论救竟成一时之风气!
监察官劾纠不法官吏,保护正直守法官吏是相辅相成的,不仅在维护国家法纪、制度,加强吏治上有着重要意义,在维护皇权,调节*衡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上也有重要作用。
专以谏诤为职责的谏官,官阶与同时代御史相似,因多没有实际权力,权势远不如御史显赫,但因以直言规谏为尽责,故有不以言罪之的惯例而不同于一般官吏,常可优容。如:唐穆宗即位,时吐蓄寇边,穆宗却频出游宴,谏议大夫郑覃等人先后二次谏“宴乐过多,畋游无度”,“赏赐太厚,凡金银皆出自生灵膏血,不可使无功之人”,应“留心政道”,穆宗极不高兴,当知其是谏官后,“意稍解”,且说:“朕之过失,臣下尽规,忠也。”若谏官意见与皇帝旨意相违,多不能被采纳,谏官可以乞退辞官或改任他职也是历代相沿的惯例。后汉和帝时,乐恢为议郎,“性廉直介立”。屡次上书谏诤,“无所迴避,贵戚恶之”,乐恢“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回归乡里。唐贞元十三年,左谏议大夫薛之舆,“累上言时事”,德宗不快,“故改官为国子司业”。宝历元年,右拾遗薛廷老,因几次上书,“事皆不行,遂自请假”。宋仁宗时,唐介因劾宰相被贬官,后复任殿中侍御史,即请求仁宗:“‘臣既任言责,言之不行将固争。争之重以累陛下,愿得解职’。换工部员外郎……出知扬州。”明英宗天顺时,御史林诚因弹劾学士商辂,帝“不纳,引病去”。
以小驭大,权力互相制约是统治阶级加强官僚机构自身管理,澄清吏治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秩卑权重,则人较少顾虑,易于激发其进取精神和责任感,并能行其志,也是借以奖拔新进的有利途径。
二、御史、谏官有相对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
古代监察制度中,监察官多享有独立行使职权的权力。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与。这种独立性是*门不受干扰,有效发挥其监察职能的重要保证。御史弹劾,谏官言事常可以不经过本部门长官而直接上奏皇帝。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肖至忠却答曰:“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大夫不知白谁也!”李承嘉无言以对,可见御史弹劾直奏皇帝已有惯例。唐至德元年,肃宗则明令“御史弹事自今以后,不须取大夫同置”。建中元年德宗再重申:“御史得专弹劾,不复关白于中丞大夫。”谏官情况也类似,至德元年九月曾敕令“谏议大夫论事,自今以后不须令宰相先知”。咸通十一年同昌公主薨,懿宗迁怒医官用药无效,“系之狱”,宰相刘瞻召谏官令上疏,但谏官无敢言者,宰相只好“自上章极言”,当知谏官言事可以不受宰相指令和影响。在监察系统内部也可以互相纠举。唐万岁通天五年,监察御史纪履忠直劾御史台之长御史中丞来俊臣五大罪状:“一专擅*,二谋害良善,三赃贿贪浊,四失义背礼,五淫昏狠戾”,称其罪合万死,请下狱治罪。唐建中元年,监察御史张著,弹劾京兆尹兼御史中丞严郢”奉诏浚陵阳渠,匿诏不时行,故使奔蹙,以归怨于上”。明代,监察制度也大体如此,武宗正德初,御史陆崑,陈重风纪八事疏中有:“御史与都御史,例得互相纠绳,行事不宜牵制。”如洪武初年,监察御史韩宜可弹劾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险恶似忠……擢置台端,擅作威福”。明弘治初御史姜洪陈时政厉诋都御史刘敷,劾奏刘敷及御史强珍、徐镛、于大节、给事中王徽、肖显、贺钦、巡抚彭韶等一批官员。至于*门内上级长官整饬下属,奏罢不称职者更是当然之事。
监察官行使职权的这种独立性,使监察机构本身具有较强的自律能力,互相纠禁以解决监察官自身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监察机构独立后,其不同部门之间均得互相纠禁。汉文帝十三年曾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汉武帝时则以中丞督司隶,司隶督丞相,丞相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刺史督二千石下至黑绶。监察机构独立后,其不同部门之间均得互相纠禁。武周时,武则天一度改御史台为肃政台,分设左右二台,左台察在京百司及监军旅,右台专察州县,“二台迭相纠正”。唐中期以后御史台分置台、殿、察三院,三院也得互相纠劾。明代,都察院与六科给事中,也是科道互纠。
三、选任御史、谏官有严格的制度和要求
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国家职能部门,直属皇帝,其权力是皇帝直接授与的,只对皇帝负责,历来视作皇帝的耳目。因握有重权,地位特殊,监察官的选任受到特别重视,历代御史机构的长官都由皇帝亲自除授,对一般监察御史的除授皇帝也很关注。自唐代除授六品以下官吏权在尚书吏部,五品以上官则由皇帝亲自审定制授,但监察御史等监察官的选授权例外,多集中在皇帝手中。唐代“监察御史自永徽以后,多是敕授虽有吏部注拟,门下过复,大半不成”,开元四年又敕命“员外郎、御史并供奉官,宜进名敕授”。宋朝“经堂除选人,惟尝历省府推官、台谏、寺监长贰、郎官、监司外,悉付吏部铨注”。金朝“凡选监察御史尚书省具才能者疏名进呈以听制”。元代“尚书省拟注每一缺或具三人、或五人,取旨授之”。明代监察官人数大增,皇帝仍常常亲自过问御史的选授,甚至亲自召见御史。洪武十四年规定:“四品以上及一切*侍官与御史为耳目风纪之司,……不在常选者,任满黜陟,取自上裁。”
监察官不仅是皇帝的耳目,也是皇帝对百官、朝政加强控制的工具,对保证*的正常运转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历代统治者对监察官的任选积累了很多经验,出于各代政治形势的变化和现实政治的需要,统治者对监察官的选任作出了种种具体规定。
汉代有选郡守相高第为御史大夫的规定,持书侍御史则“选明法律者为之”或“选御史高第者补之”,侍御史以“公府掾属高第补之,或故牧守、议郎、郎中为之,唯德所在”。魏晋时规定士族子弟不得任御史。后魏御史“必以对策高第者”为之。唐代“凡所取御史,必先质重勇退者”,并有“御史须曾任州县理人官者方得荐用”的规定;对谏官则规定“宰相之子不合为谏诤之官”。宋朝以“清直可任风宪”者为御史,有“非曾经两任县令不得除监察御史”,“辅臣所荐官毋以为谏官御史”,“执政亲戚不除谏官”等规定。明代,御史要求“当用清谨介直之士。清则无私,谨则无忽,介直则敢言”,“宜用学识通达治体者”,“勿用吏员”且“新进初仕,不许除授御史”,“大臣之族不得任科道”。任御史者要求有学识通达治体,为进士、举人,又是任职有一定年限的知县,若知县不足得从任职有一定年限的其他官员中选拔。
上述种种规定和要求,可归纳如下:(一)历代所除授选任的监察官都有品德方面的要求,即要具备清廉刚正、忠勤的品质,有斗争性,能从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克己奉公。(二)监察官的人选须是任职具有一定年限的州县理人官、或其他官员,初仕者不得选任,即要求有一定阅历和实践经验。有实际治民、治政经验,了解地方实际情况,能体察下情,通达治体,任监察官,执行其职责自然能得其要领。(三)监察官选任对策高第者、明*法律者或进士、举人出身者,即在才能学识上要求有学识、通古今,能有独立见解,法纪观念强且懂得法纪,这些人处理事务,考虑问题必然更为恰当得体,能有力维护国家纲纪,对执行其职责有更高的自觉性。(四)士族子弟不为御史、大臣之族不任科道、辅臣所荐不除台谏,其目的和作用十分明了:避免贵戚、重臣与监察官之间因私情而徇私枉法,擅权自隳纲纪,为保证监察官真正独立发挥其监察作用,其防范和制约的作用显而易见,这是一种积极的而且非常必要的回避制度。
从选任监察官的规定来看,自汉至明要求日趋明确,不断提高,最终形成了对监察官品德、经验、才学和回避的全面要求。
四、对地方监察的重视
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历代统治阶级对地方的控制和监察都高度重视,对派出的地方监察官的职责、监察对象、范围、规则都曾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御史之外还常派使臣临时出巡监察地方。常驻与巡察,例行巡察与不定期出巡相结合,表明了对地方吏治的格外重视。也仅以汉、唐、明三代为例:
汉惠帝三年遣御史监三辅郡察词讼,规定“所察之事凡九条”。武帝元封五年置部刺史,以“六条”察州:“一条强宗豪右,田宅踰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三条二千石不卹疑狱,风厉**,怒则任刑,喜则任赏,烦扰刻暴,剥截黎元,为百姓所疾,山崩石裂,妖祥讹言;四条二千石选署不*,苟阿所爱,蔽贤宠顽;五条二千石子弟恃怙荣势,请讬所监;六条二千石违公下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主要监察对象是地方二千石,其次地方豪强,重在抑制地方势力。其监察内容除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外,主要针对土地兼并、苛剥百姓、严刑冤狱、横行不法等重大社会问题。
在对地方的例行监察外,汉武帝、宣帝、后汉顺帝都曾遣特使出巡,察吏治得失。
唐代贞观二十年遣孙伏伽等二十人“以六条巡察四方,黜陟官吏”。武后时“令地官尚书韦方质为条例,删定为四十八条以察州县”。神龙二年分天下为十道,以六条察地方:“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滑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蠡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其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贪弱冤苦不能自申者。”隋唐以后,所察六条比汉代在监察对象上扩大到一切地方官吏,监察内容也扩大官员各方面政绩等常规性内容。
唐贞观八年曾以李靖等十二人为黜陟大使巡察全国,二十年太宗曾“亲自临决牧宰以下”进擢二十人,罪死七人,流罪以下及黜免数百人。武后时一度每年春秋遣风俗使和廉察使,置十道巡察使后。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宪宗时仍屡有遣使出巡、观察风俗、黜陟官吏的记载。
明代洪武四年“御史台进拟宪纲四十条,上亲加删定,诏刊颁给。”洪武六年始定期考察,京官六年一考察,又“谓之京察”;孝宗弘治时又“定外官三年一朝觐……察典随之,谓外察”,考察其目有八,为: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罢、不谨。正德时左都御史胡世宁条上宪纲十余条。嘉靖六年,张璁署都察院,“奏行宪纲七条,钳束巡按御史”,“一许互相纠举,一去处不许出郭迎接等,一每出巡审囚刷卷必须遍历,一去处如有陈告官吏不公等事须要亲行追问。一所至博采诸司官吏行止廉勤公谨者礼待之,荐举之,一当存心忠厚其于刑狱尤须详慎,一所至不许多用导从,饮食供帐只宜从俭。”十二年,编修王廷相上疏遵宪纲将关系职守重大者六条定为条规。由于各历史时期政治形势不同,其监察对象、内容、要求等也有不同,明代巡察地方条规多有申明、记载,不能一一列举。
明代监察官例行巡察考察及奉旨出巡更是大量见于记载,现仅举数例管窥一斑:英宗正统时曾分遣大臣考察天下方面官,郑辰以工部右侍郎往四川、贵州、云南,“悉奏罢其不职者”,又与徐琦“考察南畿有司,黜不法者三十人”。景泰二年吏部、都察院考察当黜退者七百三十余人,“因帝虑未当”,后“更考,存留者三之一”。天顺六年山西巡抚李侃考察属吏,奏罢布政使王允、李正芳以下百六十人,并因此请自罢。又有御史李纲“历按南畿、浙江,劾去浙江赃吏至四百余人”。弘治六年,考察当罢者共一千四百员,又杂职一千一百三十五员,因皇帝多所原宥,后“当黜而留者九十余员”。
由上可知,监察官在澄清吏治,安抚百姓,维护老百姓的某些基本利益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确实罢黜了不少失职不法官吏,一定程度防止了官吏的迅速腐化,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地方统治的稳定是中央*巩固的基础,封建统治者对地方吏治的重视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长远利益所必须的。
五、御史谏官制度在谐调阶级关系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中的作用
早在封建社会初期,统治阶级就从以往的历史经验中懂得君主的权力虽大,但终有限度,要受到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秦、隋两代以统一强大的王朝而顷刻瓦解,更成为后来统治者的深刻教训,被引为借鉴。唐太宗特别强调:“天子者,有道则人推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地主阶级在统治镇压的同时,也不能不顾及必须保障人民生存的基本条件,“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对官吏加强管理和监察,制止贪官污吏不法行为的恶性发展,在一定限度内维护百姓利益,保障社会安定,缓和阶级矛盾,与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是一致的。
封建时代的监察制度是以巩固皇权,维护中央集权和统一为其宗旨,在封建国家不断发展,*职能和机构日益扩大的前提下,皇权不得不越来越依赖庞大的官僚队伍进行统治,同时又要有效地控制这一官僚机构,因此监察制度中维护和加强集权与皇权的目的也越来越被突出。在加强巩固皇权方面,人民的权力最大限度的被剥夺,在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方面,人民的利益尽可能的被降低。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利益是完全对立又互相制约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封建时代专制集权的政治学说与“民贵君轻”、“恤民”、“仁政”的统治思想也是相对立又相补充而并行发展的。历代监察制度对官吏失职不法行为的察处都发挥了一定作用,对缓解社会不满情绪,安抚民心,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皇权的不断强化,使谏官御史上言不同政见也越来越受到压制,唐代对御史谏官还有特殊的礼遇和优容,即使触怒皇帝“宪司清望,耳目之官,有犯当杀即杀,当流即流,不可决杖,可杀而不可辱也”,被杖只是偶有发生,君臣议政颇为自由。魏徵曾总结历史经验告诉太宗,臣有良、忠之别,“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嘉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如稷契咎陶,“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如龙逢比干,故君主应“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明清时期对御史谏官就没有这样的特殊礼遇可言了,廷杖被视为常规,被杖死者不胜枚举。进谏者生命失去保障,必然直言进谏者日少,谏议制度事实上大大削弱。统治者出于其长远利益的考虑,出于保持统治集团的意志统一,维护内部的稳定与*衡,就极力宣扬和提倡人们作“空有其名”的忠臣。明代特别明令“死谏、死节、阵亡者皆得赠官”,一方面以杀死进谏者来维护皇权的绝对权威,另一方面以给死谏者封赠的`殊荣,式闾表墓,名垂青史,使为人臣者得到精神慰籍而满足。权力与名利的*衡缓解了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协调了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是*封建统治的一大特色。正因为谏官制度有这样的实际效果,历代统治者出于同样的政治目的,忠臣越来越受到大力提倡,良臣之议则逐渐湮没无闻,以致出现“论国事而至于爱名,则将惟其名之可取,而事之得失有所不顾,于匡弼之道或者其未善乎。”
封建监察制度“本欲水火相济,盐梅相承,然后庶绩咸熙,风雨交泰,则知人主不得独是独非,皆由圣旨。”古人对其重要性早有认识,并视之为维护巩固封建统治的有效手段。
六、御史、谏官制度的根本弊病在于地主阶级的专制皇权
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作为专制皇权和官僚制度的产物在维护封建等级秩序和政治制度方面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从历代御史的监察职责中都首先看到维护封建等级礼仪和皇帝至高至尊的权威地位的规定,大量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无须赘述。
其次,监察官的权力是皇帝授与的,监察官无论弹劾、进谏,最终决断权都在皇帝手中。汉元帝时,中书谒者令石显深得元帝信用,专权用事为奸邪,当时的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以他们的*大权竟皆不敢言。成帝即位后,石显失宠,匡、张二人“乃奏其旧恶,请免”,司隶校尉王尊为此劾奏匡、张二人“位三公,典五常九德,以总方略、壹统类、广教化、美风俗为职。显等专权擅势,大作威福……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谀曲从……无大臣辅政之义也。赦后衡、谭举奏显,不自陈不忠之罪,而反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徒……,失大臣体”。王尊所奏并非全无道理,最终成帝决定匡衡等人不治罪,王尊左迁高陵令,这清楚表明了皇帝在其中的作用。臣属能否尽职劾、谏,皇帝的态度至关重要。弹劾,谏诤最终都由皇帝决断,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唐中宗时,监察御史崔琬弹劾兵部尚书宗楚客,侍中纪处纳“专威福,有无君心,纳境外交,为国取怨”,宗楚客之弟晋卿“专徇赃私,骄恣跋扈”,唐制规定,大臣凡被御史弹劾均要“俯偻趋出待罪朝堂”,但宗楚客等人竟恃宠“瞋目作色”,中宗竟然也不分曲直,不予追究,却下诏要崔琬“与楚客约为兄弟两解之”。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曾下诏求言,九卿大臣各上言数事,多有所回避,直言者少,尽管如此,被宪宗认为忤旨者还达六十余人之多,因为是下诏求言,刚刚“自行修省,不宜加罪言事者”,于是“书六十人姓名于屏”,准备“俟奏迁则贬远恶地”。由上述可见,专制皇权下的监察制度其实施受到皇帝个人态度、能力、认识等直接影响,皇帝有才能又颇为清明,重视吏治,监察制度就得到加强,能较好地发挥作用,反之其作用将大大削弱。从这个角度讲,谏议对皇帝的监督作用就更为微弱了,对皇权完全没有约束力。至于皇帝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利用御史为治驭、搏击臣下的工具,法纪随意被破坏,也就毫不奇怪了。
第三、御史职在纠劾百官,不可避免会得罪于权贵,并遭到权贵的毁谤,甚至迫害,因此监察官必须也只能依赖皇权的保护。汉和帝时乐恢“诸所刺举,无所迴避”得罪外戚窦宪,自乞归乡后,窦宪仍不放过,竟通过州郡逼迫乐恢服毒自尽。唐景云二年僧人慧范恃太*公主的权势“逼夺百姓店肆,州县不能理”,御史大夫薛谦光劾奏,结果“反为太*公主所构,出为岐州刺史”。明嘉靖时严嵩父子屡遭弹劾,皇帝却慰留之,其结果前后劾严嵩父子者十余人皆被遣,或以他过置之死;为严嵩所不悦者,“假迁除考察以斥者甚众,皆未尝有迹也”。清代和坤更是尽人皆知恃宠擅权、作威福、凡弹劾者皆得祸。关于这一点,连皇帝自己也明白,唐睿宗就因此感叹过:“鹰搏狡兔,须急救之,不尔必反为所噬。御史绳奸慝亦然,苟非人主保卫之,则亦为奸慝所噬矣。”元代皇庆中,郝天挺拜为御史中丞时,入见皇帝也以猎为喻奏明“御史职在击奸,犹鹰扬焉,禽之弱者易获,其力大者必借人力,不然不惟失其前禽仍或有伤鹰之患”,其意也在取得皇帝的支持。由此可见如无皇权的保护,御史监察弹劾后果可想而知。对皇权的依赖是封建监察制度的先天不足,是根本性弊病。监察官受权于皇帝,就决定其必须效忠于皇帝,听命于皇帝,维护皇权,为皇帝服务,所以也难怪历代监察官劾奏常常以皇帝的喜怒、好恶为转移。
第四、封建监察虽然发展颇为完备,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加强皇权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这些监察官毕竟也是封建官僚的成员,在统治集团日益腐化,政治腐败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例外地会不断腐化,以致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政争的工具,而失去真正的监察作用或难以发挥其作用。封建社会后期御史监察制度中一重要发展就是加强了对御史自身的约束。如前文所述,明代对出巡御史本人越来越多、越明确地作出种种规定,进行钳束,并且御史出巡返回都察院,有了汇报考核的办法,还规定御史违法罪加三等,执法犯法从重处罚。清代则更系统地汇编了《钦定台规》,不仅*门使职权有了明确的依据,对御史等监察官的监察规则、要求都更具体化,正反映了这种状况及封建统治阶级自身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和防范。这也正是封建统治阶级长远利益与现任官僚统治集团既得利益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香花墩上有奇泉,饮罢头痛始觉贪。争得长江大河水,悉于廉泉得其源!
3、官场做人 民心不可欺, 法纪不可违。
4、飞天登月遇知音,窈窕嫦娥玉液斟。借得蟾宫纯净水,人间一洗贿贪心。
5、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包拯《乞不用赃吏》
6、洪钟擂响倡廉声,激荡胸怀万绪腾。构厦幸由龙毓栋,擎天岂许蚁钻楹。开诚广设清风镜,鉴史详书警世铭。去恶运斤钦圣手,犹凭自律续长征。
7、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宋代包拯《乞不用赃吏》
8、功过是非, 天地分明。
9、不通关节是阎罗,时颂青天九德歌。摧抑豪强除弊亟,关怀民瘼解忧多。修身正本无私欲,秉政廉明有太和。旰食宵衣行直道,征程磊落漾清波。
10、铁面无私扫蠹虫,忠心赤胆捍旗红。廉风识得春风面,留取英名万世崇。
11、名利不可贪, 钱财身外物。
12、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官箴》
13、钱财淡漠一点, 法纪留心一点。
14、赃手长伸胆包天,掏空银库搂金山。人心不足蛇吞象,天网恢恢不漏贪。先免职,后丢官。铁窗望月晚风寒。从今惊醒黄粱梦,爱子娇妻泪不干!
15、半山初热石榴红,一水新鲜绿叶丰。早把浊情葬泥里,唯开廉洁在花中。
16、一面*耀碧天,千秋大业总情牵。为官不作清廉仆,愧对当初发誓言!
17、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8、心莫贪,尽职尽责做好官。
19、清白留子孙, 勤奋厉*。
20、工资不付理何存﹖露宿寒风痛断魂。宰辅躬亲天下少,惊雷应醒欠钱人。
烧车御史文言文翻译
在日常过程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烧车御史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烧车御史
谢御史者,吾楚湘乡谢芗泉先生也。当乾隆末,宰相和珅用事。权焰张。有宠奴常乘珅车以出,人避之,莫敢诘。先生为御史,巡城遇之,怒,命卒曳下奴,笞之。奴曰:“汝敢笞我!我乘我主车,汝敢笞我!”先生益大怒,痛笞奴,遂焚烧其车。曰:“此车岂复堪宰相坐耶?”九衢中,人聚观,欢呼曰:“此真好御史矣!”和珅恨之,假他事削其籍以归。先生文章名一时,喜山水,乃遍游江浙。所至,人士争奉筇屐迎。饮酒赋诗,名益高,天下之人,皆传称“烧车谢御史”。和珅诛,复官部郎以卒。
注释
1、谢芗泉:名振定,字一之,芗泉是他的号,湖南湘乡人,乾隆进士,嘉庆初官御史。因杖和珅妻弟解职,复官后累至通州坐粮亭。御史,清代分道行使纠察的官吏。
2、九衢:通衢大道。
3、削其籍:除去官籍中的.名姓,即革职。
4、筇屐:游历山水的用具。
5、部郎:郎中。旧时*各部尚书侍郎、丞以下的官员。
6、笞:名词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
7、堪:能,可以,足以
8、张:嚣张
9、诘:指责
10、名:闻名
11、益:更加
译文
谢振定,湘乡人,号芗泉。乾隆末年,宰相和珅位高权重,气焰嚣张。有被和珅宠幸的奴才常坐和珅车子外出,人们都纷纷躲避,不敢指责。这时芗泉为御史,在巡城时遇到,大怒,命手下将和珅奴拉下车,受鞭刑。和珅奴喊:“你敢打我,我坐我宰相主人的车,你怎敢打我?”芗泉更加生气,加重鞭罚,怒烧和珅之车,说:“这车丞相如何再坐了?”街道两边,人们聚集观看,欢呼:“这真是好御史!”和珅因此而忌恨芗泉,假借别事,芗泉被削职还乡。芗泉文章闻名一时,他喜好山水,于是游遍江苏、浙江一带。凡是芗泉所到之地,当地士人都争着奉迎,与之饮酒赋诗,由此芗泉名气更高,天下人都称之为“烧车谢御史”。和珅被诛,芗泉恢复官职,位至部郎(六部郎中),卒于任上。
检以廉之本,奢为贪之源。
须戒之慎之
如果你拥有了美德,就算再贫穷也是一个大富翁;如果你没有美德,就算再富有也是一个穷光蛋。
绝对原创
淡泊名利,克己制欲。
在位奉廉,应当;退位守节,尤重。
为人正,为政勤,为官廉,为民实。
勿唯小贻大,勿唯私损公;勿唯利害己,勿唯权伤民。
清廉做官方敢怒 公正办事才敢言 人人廉政,腐败灭亡;人人自律,党风自强。
上不愧党,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名为锢身锁,利是焚身火。
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党存于廉,廉乃大兴。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骛声华忘政事; 养廉惟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保廉隅。
勤廉者*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
政清则社稷兴,腐败则国家亡。
根深,狂风拔不起;心正,*攻不破。
民不容贪,党不容腐。
正气一身官气扫,清风两袖腐风离。
载舟覆舟,民意难违,从来当官须勤谨 前车后车,殷鉴不远,自古为政要清廉 为官常想,官是公仆,恃官傲物人不齿 用权当思,权本民赋,弄权谋私法难容 为官一时,做人一世。
廉乃正本,贪为堕源。
为官清正廉洁,当视名利淡如水; 执政勤奋为民,应看事业重如山。
品德端正,以身正求公正,以公正换人心; 处事公正,不为权势丧志,不为钱财动心 反腐换来一方净土,倡廉营造八方富足。
学苏琼,置瓜梁上,誉声传万代; 效王翱,封珠宛然,美名照千年。
宁做清官甘苦一生,莫当贪官遗臭万年。
做人德为本,做官清为上。
用权当如履薄冰,不慎乃殃; 纵欲似饮鸩止渴,无节则殇。
风正一帆顺,清廉得民心。
廉洁,从政之基;腐败,从政之忌。
为人自私私尽名衰,做官贪财财多身亡。
树廉洁之心,行廉洁之事,做廉洁之人。
无私者勇,忘我者清。
养一身正气,去半点私心。
慎权慎欲慎独慎微 自警自省自重自爱 正人先要正己,无私才能无畏。
做人、做官、不做秀, 自警、自励、不自私。
处事公**似水, 为官廉洁洁如冰。
人非善不交,物非义不取。
心自清,行自廉,倡廉奉公; 居其位,谋其政,勤政为民。
官吏,则不过为国民公仆 ——孙中山 为民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廉而自忘其廉,则人高其行而服其德 明•格言 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格言对联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清•金缨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尚书》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 吏不廉*,则治道衰 《资治通鉴》 廉耻事大,死生事小 —《宋史》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左传》 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道,诈伪生塞 ——《苟子》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 —宋•欧阳修 威与信并行,德相济 —宋•苏轼 无故无新,惟贤是亲 —汉•刘安
校园格言警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忧道不忧贫。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
任劳任怨,献身事业无悔;诚心诚意,服务群众有情。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穷不忘操,贵不忘道。
莫以财权分远*,且将品质度高低。
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知耻知畏知止,慎言慎独慎行。
范公典范在,后乐而先忧。
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天天洗脸净在其外,日日反省明在内心。
公开是防腐的良药,暗箱是犯罪的温床。
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
立足教育,廉洁思想有保证;加强监督,规范经营筑坦途。
廉能生威,廉能聚人,廉能聚心。
清白之心不可无,贪欲之心不可有。
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
水清不纳污垢,政廉不迷财色。
廉洁人品磨砺出,壮丽人生干中来。
贪污腐-败猛于虎,廉洁自律永幸福。
和谐长航,廉政为先;效益长航,诚信为本。
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
没有思想上的清白,也就不能够有金钱的廉洁。
处世立身须有一腔热血,秉公尽职应无半点私心。
欲,人之常情,但须有度;若贪婪,终会自我毁灭。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贪欲是腐败温床,自律乃廉洁沃土。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大事小事秉公办事,小节大节廉字为节。
清廉如同健康,失去之后才觉可贵。
得志时贵在清醒,失意时重在*衡。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廉者胸怀磊落,夜不闭户寝自安。
是非明于学*,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
功在勤政,威在律己。
为官以廉为先,为政以勤为基,为民以实为本。
人见利而不见其害,必贪;鱼见食而不见其钩,必亡。
塘中偏有自洁莲,一尘不染;世上本无后悔药,三思而行。
利欲莫心动,心动必自毁。
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月晕生风础润有雨应见微知着鼠洞毁屋蚁穴溃堤宜防微杜渐。
廉政警钟常敲,反腐之经常念。
贪如火,不遏则自焚;欲如水,不遏则自溺。
荡两袖清风,拂去心尘坦然,树一身正气,留下口碑伟岸。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生。
欲影正先端其表,欲自廉先正其身。
腐败,只能获取片刻的享乐;清廉,却能换来永久的幸福。
公生明,廉生威。
蚁穴失察必崩大坝,小贿不拒定成巨贪。
1. 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2. 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3. 修身养性心如玉,纵欲贪色形成魔。
4. 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5. 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6. 水清不纳污垢,政廉不迷财色。
7. 范公典范在,后乐而先忧。
8. 静心超然,守一分宁静;少私寡欲,保一生*安。
9. 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10. 以诚为人,以勤为政,以廉为官。
11. 固本清源,反腐倡廉。
12. 树若正直,能参天成伟材;人若正直,可明理识大局。
13. 欲虽不可去,求应有所节。
14.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15. 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16. 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
17. 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
18. 管好自己的脑,不该想的不想;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
1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0. 公生明,廉生威。
21.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22.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齐趋。
23. 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任凭红尘翻滚,我自风清月明。
24.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25. 松是害,严是爱,廉洁自律做表率。
26. 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廉其政。
27. 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28.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
29. 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把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剑。
30.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31. 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32. 严格自律出廉政,服务创新谋发展。
33. 欲多则心散,心散则意衰。
34.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5. 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36.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
37.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38. 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
39. 不怕法律无情,就怕自身不清。
40. 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41.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
42. 清廉则无畏,秉公则无私。
43. 镜不蒙尘可照人,人无贪贿可正气。
44. 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
45. 乐自清中出,烦从贪里来。
46. 做事当以勤为先,为官当以廉为鉴。
47. 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48. 清廉是进步的阶梯,腐败是灭亡的快车。
49. 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长思百姓冷暖。
50. 执法如山方显凛然正气,清正廉洁自会宠辱不惊。
51. 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
52. 一丝不苟勤于政务,一生为民乐在其中。
台州临海市御史的清廉古诗
台州临海的古诗
描写台州临海的古诗
赞美御史的古诗词
描写临海的古诗
描述临海的古诗
古人写临海的古诗
赞清廉的古诗
关于临海的古诗词
关于临海的古诗有那些
王牌御史经典语录
为人清廉的古诗
清廉的古诗2首
清廉廉洁的古诗
关于临海风景的古诗
古诗中的清廉
讲清廉的古诗
带海市字的古诗词
赞美临海长城的古诗
清廉诗句
清廉的诗句
清廉之风的古诗
写清廉的古诗
清廉莲花的古诗
莲花清廉的古诗
清廉爱国的古诗
反应清廉的古诗
关于莲的古诗清廉
杜甫的清廉古诗
清廉语录
古诗小雨中妒的妙处
形容标准的古诗
长相思古诗的上阙
与某学科相关的古诗文
古诗表达悲慨的例子
太原的著名古诗词
形容考研学子上战场的古诗
古诗晚春的注解
插花节日的古诗
笑死人的古诗视频
找30个字的古诗
关于大年的古诗词
刘桢的赠从弟的古诗情感
新春的古诗300首
鸡打鸣的古诗
赞美白蛇传的古诗
题西林壁同题材的古诗
玉皇山的古诗
48字的古诗楷书
夜宿山寺古诗的简单图
山林的古诗词
表示冬天的代表诗雪的古诗
关于综合性古诗词的题
课标中让背诵的古诗
劝诫人自省的古诗
有六有八的古诗
含既已何必的古诗词
描写纺纱织布的古诗
朗朗上口与春天有关的古诗
描写香味的古诗
腊月添孙女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