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诗古诗视频

关于王昌龄的诗古诗视频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王昌龄的诗古诗视频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王昌龄的诗古诗视频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王昌龄的诗古诗视频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04) 语录(85) 说说(54) 名言(4) 诗词(999) 祝福(88) 心语(6)

  • 王昌龄的古诗大全

  • 文学
  • 王昌龄的古诗大全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昌龄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小敷谷龙潭祠作》

      崖谷喷疾流,地中有雷集。

      百泉势相荡,巨石皆却立。

      跳波沸峥嵘,深处不可挹。

      昏为蛟龙怒,清见云雨入。

      灵怪崇偏祠,废兴自兹邑。

      沉淫顷多昧,檐宇遂不葺。

      吾闻披明典,盛德催世及。

      生人载山川、血食报原隰。

      岂伊骇微险,将以循氓揖。

      奔飞振吕梁,忠信亦我*。

      波流浸已广,悔吝在所汲。

      溪水有请源,蹇裳靡沾湿。

      2、《段宥厅孤桐》

      凤皇所宿处,月映孤桐寒。

      槁叶零落尽,空柯苍翠残。

      虚心谁能见,直影非无端。

      响发调尚苦,清商劳一弹。

      3、《失题》

      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摇。

      赤风荡中原,烈火无遗巢。

      一人计不用,万里空萧条。

      4、《赠宇文中丞》

      仆本濩落人,辱当州郡使。

      量力颇及早,谢归今即已。

      萧萧若凌虚,衿带顷消靡。

      车服卒然来,涔阳作游子。

      郁郁寡开颜,默默独行李。

      忽逢*生友,一笑方在此。

      秋清宁风日,楚思浩云水。

      为语弋林者,冥冥鸿远矣。

      5、《观猎》

      角鹰初下秋草稀,铁骢抛鞚去如飞。

      少年猎得*原兔,马后横捎意气归。

      6、《龙标野宴》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7、《卢溪别人》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8、《失题》

      时与醉林壑,因之堕农桑。

      槐烟渐含夜,楼月深苍茫。

      9、《城旁》

      降奚能骑射,战马百余匹。

      甲仗明寒川,霜囗囗囗囗。

      囗囗煞单于,薄暮红旗出。

      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

      脱却囗囗囗,囗囗沦狄天。

    [阅读全文]...

2022-07-04 00:03:29
  • 王昌龄古诗大全

  • 文学
  • 王昌龄古诗大全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昌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斋心》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

      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

      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2、《宴南亭》

      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鲜洁。

      楚客共闲饮,*金管阕。

      酣竟日入山,暝来云归穴。

      城楼空杳霭,猿鸟备清切。

      物状如丝纶,上心为予决。

      访君东溪事,早晚樵路绝。

      3、《太湖秋夕》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4、《琴》

      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

      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

      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

      高宴未终曲,谁能辨经纶。

      5、《驾幸河东》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

      开唐天业盛,入沛圣恩浓。

      下辇回三象,题碑任六龙。

      睿明悬日月,千岁此时逢。

      6、《潞府客亭寄崔凤童》

      萧条郡城闭,旅馆空寒烟。

      秋月对愁客,山钟摇暮天。

      新知偶相访,斗酒情依然。

      一宿阻长会,清风徒满川。

      7、《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

      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

      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

      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8、《沙苑南渡头》

      秋雾连云白,归心浦溆悬。

      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

      篷隔苍茫雨,波连演漾田。

      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

      9、《谒焦炼师》

      中峰青苔壁,一点云生时。

      岂意石堂里,得逢焦炼师。

      炉香净琴案,松影闲瑶墀。

      拜受长年药,翩翻西海期。

      10、《宿京江口期刘慎虚不至》

      霜天起长望,残月生海门。

    [阅读全文]...

2022-03-02 11:57:45
  • 王昌龄的古诗

  •   1、《悲哉行》  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  若非沧浪子,安得从所愿。  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  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  观其微灭时,精意莫能论。  百年不容息,是处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2、《听弹风入松赠杨补阙》  商风入我弦,夜竹深有露。  弦悲与林寂,清景不可度。  寥落幽居心,飕飗青松树。  松风吹草白,溪水寒日暮。  声意去复还,九变待一顾。  空山多雨雪,独立君始悟。

      3、《缑氏尉沈兴宗置酒南溪留赠》  林色与溪古,深篁引幽翠。  山尊在渔舟,桌月情已醉。  始穷清源口,壑绝人境异。  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阴地。  久之风榛寂,远闻樵声至。  海雁时独飞,永然沧州意。  古时青冥客,灭迹沦一尉。  吾子踌躇心,岂其纷埃事。  缑峰信所克,济北余乃遂。  齐物意已会,息肩理犹未。  卷舒形性表,脱略贤哲议。  乘月期角巾,饭僧嵩阳寺。

      4、《秋山寄陈谠言》  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  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  感激未能寐,中宵时慨慷。  黄虫初悲鸣,玄鸟去我梁。  独卧时易晚,离群情更伤。  思君若不及,鸿雁今南翔。

      5、《次汝中寄河南陈赞府》  汝山方联延,伊水才明灭。  遥见入楚云,又此空馆月。  纷然驰梦想,不谓远离别。  京邑多欢娱,衡湘暂沿越。  明湖春草遍,秋桂白花发。  岂唯长思君,日夕在魏阙。

      6、《酬鸿胪裴主簿雨后北楼见赠》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  有怀晨昏暇,想见登眺目。  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  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  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  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  远水对孤城,长天向乔木。  公门何清静,列戟森已肃。  不叹携手稀,常思着鞭速。  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7、《东京府县诸公与綦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  鞍马上东门,裴回入孤舟。  贤豪相追送,即桌千里流。  赤岸落日在,空波微烟收。  薄宦忘机括,醉来即淹留。  月明见古寺,林外登高楼。  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  江月照吴县,西归梦中游。

      8、《别刘谞》  天地寒更雨,苍茫楚城阴。  一尊广陵酒,十载衡阳心。  倚仗不可料,悲欢岂易寻。  相逢成远别,后会何如今。  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  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

      9、《岳阳别李十六越宾》  相逢楚水寒,舟在洞庭驿。  具陈江波事,不异沦弃迹。  杉上秋雨声,悲切蒹葭夕。  弹琴收馀响,来送千里客。  *明孤帆心,岁晚济代策。  时在身未充,潇湘不盈画。  湖小洲渚联,澹淡烟景碧。  鱼鳖自有性,龟龙无能易。  谴黜同所安,风土任所适。  闭门观玄化,携手遗损益。

      10、《留别岑参兄弟》  江城建业楼,山尽沧海头。  副职守兹县,东南桌孤舟。  长安故人宅,秣马经前秋。  便以风雪暮,还为纵饮留。  貂蝉七叶贵,鸿鹄万里游。  何必念钟鼎,所在烹肥牛。  为君啸一曲,且莫弹箜篌。  徒见枯者艳,谁言直如钩。  岑家双琼树,腾光难为俦。  谁言青门悲,俯期吴山幽。  日西石门峤,月吐金陵洲。  追随探灵怪,岂不骄王侯。

      11、《独游》  林卧情每闲,独游景常晏。  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  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  永怀青岑客,回首白云间。  神超物无违,岂系名与宦。

      12、《香积寺礼拜万回*等二圣僧塔》  真无御化来,借有乘化归。  如彼双塔内,孰能知是非。  愚也骇苍生,圣哉为帝师。  当为时世出,不由天地资。  万回主此方,*等性无违。  今我一礼心,亿劫同不移。  肃肃松柏下,诸天来有时。

      13、《诸官游招隐寺》  山馆人已空,青萝换风雨。  自从永明世,月向龙宫吐。  凿井长幽泉,白云今如古。  应真坐松柏,锡杖挂窗户。  口云七十馀,能救诸有苦。  回指岩树花,如闻道场鼓。  金色身坏灭,真如性无主。  僚友同一心,清光遣谁取。

      14、《灞上闲居》  鸿都有归客,偃卧滋阳村。  轩冕无枉顾,清川照我门。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  廓落时得意,怀哉莫与言。  庭前有孤鹤,欲啄常翩翻。  为我衔素书,吊彼颜与原。  二君既不朽,所以慰其魂。

      15、《风凉原上作》  阴岑宿云归,烟雾湿松柏。  风凄日初晓,下岭望川泽。  远山无晦明,秋水千里白。  佳气盘未央,圣人在凝碧。  关门阻天下,信是帝王宅。  海内方晏然,庙堂有奇策。  时贞守全运,罢去游说客。  予忝兰台人,幽寻免贻责。

      16、《江上闻笛》  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  声长楚山外,曲绕胡关深。  相去万馀里,遥传此夜心。  寥寥浦溆寒,响尽惟幽林。  不知谁家子,复奏邯郸音。  水客皆拥桌,空霜遂盈襟。  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  何当边草白,旌节陇城阴。

      17、《赵十四兄见访》  客来舒长簟,开阁延清风。  但有无弦琴,共君尽尊中。  晚来常读易,顷者欲还嵩。  世事何须道,黄精且养蒙。  嵇康殊寡识,张翰独知终。  忽忆鲈鱼□,扁舟往江东。

      18、《过华阴》  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  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羁人感幽栖,窅映转奇绝。  欣然忘所疲,永望吟不辍。  信宿百馀里,出关玩新月。  何意昨来心,遇物遂迁别。  人生屡如此,何以肆愉悦。

      19、《途中作》  游人愁岁晏,早起遵王畿。  坠叶吹未晓,疏林月微微。  惊禽栖不定,寒兽相因依。  叹此霜露下,复闻鸿雁飞。  渺然江南意,惜与中途违。  羁旅悲壮发,别离念征衣。  永图岂劳止,明节期所归。  宁厌楚山曲,无人长掩扉。

      20、《山行入泾州》  倦此山路长,停骖问宾御。  林峦信回惑,白日落何处。  徙倚望长风,滔滔引归虑。  微雨随云收,蒙蒙傍山去。  西临有边邑,北走尽亭戍。  泾水横白烟,州城隐寒树。  所嗟异风俗,已自少情趣。  岂伊怀土多,触目忻所遇。

    [阅读全文]...

2022-02-05 07:16:24
  • 从军行王昌龄古诗翻译

  • 从军行王昌龄古诗翻译

      从军行是我们中学生必背古诗词之一,对于我们提高学*成绩有很大帮助。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从军行王昌龄古诗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人的队伍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乍看之下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其实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会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相关材料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延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

      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七首》就是王昌龄采用乐府古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擅长七绝,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也有愤慨时政及刻画宫怨之作。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阅读全文]...

2022-07-25 10:30:26
  • 王昌龄《从军行》古诗

  • 王昌龄《从军行》古诗

      《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昌龄《从军行》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皑皑雪山顿时变暗,战士在塞外孤城上还想望着遥远的玉门关。

      在黄沙漫漫的战场上,他们虽然身经百战,铠甲磨穿,但不打败敌人是决不回乡的。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门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门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诗的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西拒吐蕃,北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诗的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这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得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这首诗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全文

      从军行七首⑴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⑵。

      更吹羌笛关山月⑶,无那金闺万里愁⑷。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⑸,总是关山旧别情⑹。

      撩乱边愁听不尽⑺,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⑻,日暮云沙古战场⑼。

      表请回军掩尘骨⑽,莫教兵士哭龙荒⑾。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⑿,孤城遥望玉门关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⒁。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⒂,已报生擒吐谷浑⒃。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⒄,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⒅,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⒆,山北山南总是烽⒇。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词句注释

      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独上:一作“独坐”。海风:从边地沙漠瀚海吹来当风。

      ⑶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一作“谁解”。金闺:对女子闺阁当美称,借指家庭。

    [阅读全文]...

2022-06-23 02:52:37
  • 《从军行》古诗王昌龄

  • 《从军行》古诗王昌龄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调曲》名,内容多数写的战斗生活。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从军行》古诗王昌龄。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从军行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

      1.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战争之事。

      2.青海:指青海湖。

      3.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4.穿:磨破。

      5.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6.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7.孤城:当是青海地区的一座城。一说孤城即玉门关。

      8.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赏析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诗句中“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把上一句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而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诗中的“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也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而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同时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阅读全文]...

2022-05-30 10:20:41
  • 古诗从军行其一王昌龄赏析

  • 文学
  • 古诗从军行其一王昌龄赏析

      在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从军行其一王昌龄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前言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调曲》名,内容多数写**的战斗生活。唐代以来,王昌龄等都有以此为名的诗篇流传,表达一种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鉴赏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

      诗人介绍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主要成就

      成就综述

      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而王昌龄的宫怨诗可与李白争胜,且其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王昌龄闺怨诗以悲天悯人的精神书写那些久闭深宫的妃殡宫人的悲情哀怨,以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们的生活和感情世界,揭示她们在残酷的宫殡制度下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客观上批判了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罪恶。这种思想倾向奠定了其作品的健康基调,洗尽六朝宫廷诗浮艳**之污秽,有力地扭转了齐梁歌咏的不良文风另一方面,就艺术表现而言,王昌龄又发扬了六朝华美艳丽、精雕细琢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诗歌形式

      五古之严

      王昌龄的五古,基本上都写得严正肃然,高古劲健,颇有风骨。在他有生之时,就正是以这样的诗歌风格驰誉于盛唐诗坛。王昌龄的五言古诗中也却不难看出:特点鲜明、风格多样,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貌:其一,劲健奔放,雄浑豪迈。其二,清丽幽秀,超逸旷放。胡应麟《诗薮》曾将唐初至盛唐的五古发展划分为两大流派,即所谓“古雅之源”和“清澹之派”,并把王昌龄等归入前者。其三,悲怆惨恻,深沉苍郁。雄浑豪迈的图景渐次而为清幽超逸以致沉郁苍凉的画面所代替,这与王昌龄的人生经历、身世遭际是密切相连的。而这深沉悲怆的风格特点也正突出体现于诗人所描写的目睹边幕的苍凉、黑暗和仕途的蹭蹬、坎坷的诗歌之中。其四,清新活泼,自然明朗。难能可贵的是,王昌龄虽所谓“谤议沸腾,两窜遐荒”,因而抑郁忧伤。

      但是,诗人也并未时时陷于痛苦,永远沉于郁闷,而是不时脱略事务、摆落苍凉,从而也创作出一些颇具清新自然、活泼爽朗风格的五古诗篇。

      七绝于美

      初唐七绝仅七十七首,盛唐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七十四首,几乎占了六分之一。王昌龄在盛唐诗人中年辈较长,写作七绝时间也早,是唐朝诗人中较早大量写作七绝并获得优异成就的“七绝圣手”,独以七绝成为名家。七绝因为他以及李白等人的努力,逐渐地成为唐代流行的体裁,因此在七绝方面他与李白齐名。

      中唐、晚唐七绝数量之多,仅仅次于五律。吴乔《围炉诗话》卷二指出:“王昌龄七绝,如八股之王济之也。起承转合之法,自此而定,是为唐体,后人无不宗之。”由此可见,七绝至王昌龄而体制大定,表现手法完全成熟,给后人以很大影响。

      从军行二首·其一

      唐代:王昌龄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注释

      古代“榆关”是范围广泛军事防区概念,南至海、北至山,东至山海关,西北抵青龙都山。隋唐时期,榆关作为中原汉王朝防御辽东高句丽入侵重要军事重地,设关扎营,屯集大批兵马。本诗作者是唐人,所用地名也是唐代。

      漠北历史上是匈奴、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势力范围。把榆关搬到漠北发明家是现代某粉。

      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汉武帝时,大将军卫青在漠北以武钢车合围单于,从此漠南无王庭一战。

      结合史记一段记载:“而适值大将军军出塞千余里,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战而匈奴不利,薄莫,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卫将军骠骑列传》)

      事件:“大将军出战”漠北决战,大将军卫青率五万骑兵于定襄出塞千余里,深入漠北。

      环境:“白日暗榆关”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

      战法:“三面黄金甲”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合围单于,趁风起时反击。

      战果:“单于破胆还”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逃跑而去。

    [阅读全文]...

2022-02-15 13:45:29
  • 王昌龄的送别诗

  • 送别
  •   1、《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送窦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3、《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4、《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5、《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掉。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闻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6、《送李十五》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

      7、《送张四》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8、《送胡大》

      荆门不堪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阅读全文]...

2022-01-28 11:09:04
  • 王昌龄的诗全集

  •   1、《秋兴》  日暮西北堂,凉风洗修木。  著书在南窗,门馆常肃肃。  苔草延古意,视听转幽独。  或问余所营,刈黍就寒谷。

      2、《箜篌引》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羌戎讴。  其时月黑猿啾啾,微雨沾衣令人愁。  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  将军铁嗯汗血流,深入匈奴战未休。  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  颜色饥枯掩面羞,眼眶泪滴深两眸。  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  或有强壮能噫呦,意说被他边将仇。  五世属藩汉主留,碧毛毡帐河曲游。  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  家藏铁券特承优,黄金千斤不称求。  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  草木悲感声飕飗,仆本东山为国忧。  明光殿前论九畴,簏读兵书尽冥搜。  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  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  鬼神不得知其由,怜爱苍生比蚍蜉。  朔河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  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  使臣书之得已不?

      3、《行路难·双丝作绠系银瓶》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  悬丝一绝不可望,似妾倾心在君掌。  人生意气好弃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  君不见,眼前事,岂保须臾心勿异。  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挫骨黄尘亦无愧。  行路难,劝君酒,莫辞烦。  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4、《从军行》  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5、《从军行七首》  其一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6、《采莲曲二首》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7、《西*怨》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8、《长信秋词五首》  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其二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其三  奉帚*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其四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其五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9、《青楼曲二首》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余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10、《听流人水调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11、《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2、《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3、《春怨》  音书杜绝白狼西,桃李无颜黄鸟啼。  寒雁春深归去尽,出门肠断草萋萋。

      14、《送别》  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氤氲。  醉后不能语,乡山雨纷纷。

      15、《秋思》  阏氏黄叶落,妾望自登台。  月出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16、《送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椽,春潮夜夜深。

      17、《出塞》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18、《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9、《咏史》  荷畚至洛阳,杖策游北门。天下尽兵甲,豺狼满中原。  明夷方遘患,顾我徒崩奔。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  位重任亦重,时危志弥敦。西北未及终,东南不可吞。  进则耻保躬,退乃为触藩。叹息嵩山老,而后知其尊。

      20、《箜篌引》  卢溪郡南夜泊舟,夜闻*羌戎讴,其时月黑猿啾啾。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  弹作蓟门桑叶秋,风沙飒飒青冢头,将军铁骢汗血流。  深入匈奴战未休,黄旗一点兵马收,乱杀胡人积如丘。  疮病驱来配边州,仍披漠北羔羊裘,颜色饥枯掩面羞。  眼眶泪滴深两眸,思还本乡食牦牛,欲语不得指咽喉。  或有强壮能咿嚘,意说被他边将雠,五世属藩汉主留。  碧毛毡帐河曲游,橐驼五万部落稠,敕赐飞凤金兜鍪。  为君百战如过筹,静扫阴山无鸟投,家藏铁券特承优。  黄金千斤不称求,九族分离作楚囚,深溪寂寞弦苦幽。  草木悲感声飕飗,仆本东山为国忧,明光殿前论九畴。  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洞晓山川无与俦。  紫宸诏发远怀柔,摇笔飞霜如夺钩,鬼神不得知其由。  怜爱苍生比蚍蜉,朔河屯兵须渐抽,尽遣降来拜御沟。  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

    [阅读全文]...

2022-04-21 15:24:44
  • 关于王昌龄的诗

  •   1、《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5、《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6、《长信怨》  奉帚*明金殿开,暂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7、《*怨》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8、《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9、《青楼曲二首》  白马金鞍从武皇,旌旗十万宿长杨。  楼头小妇鸣筝坐,遥见飞尘入建章。  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缦绾上青楼。  金章紫绶千馀骑,夫婿朝回初拜侯。

      10、《塞上曲》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11、《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2、《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13、《塞上曲》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鞲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14、《长歌行》  旷野饶悲风,飕飕黄蒿草。  系马停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况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鼷鼠窠。  高皇子孙尽,千古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15、《古意》  桃花四面发,桃叶一枝开。  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风来。

      16、《放歌行》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贵论道,文墨将何求。  有诏征草泽,微诚将献谋。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  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  若得金膏逐,飞云亦何俦。

      17、《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事务。  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  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  幽居与君*,出谷同所骛。  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  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  子为黄绶羁,余忝蓬山顾。  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  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  驱车郑城宿,秉烛论往素。  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  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  冯公尚戢翼,元子仍跼步。  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  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  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

      18、《出郴山口至叠石湾野人室中寄张十一》  槠楠无冬春,柯叶连峰稠。  阴壁下苍黑,烟含清江楼。  景开独沿曳,响答随兴酬。  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叠沙积为岗,崩剥雨露幽。  石脉尽横亘,潜潭何时流。  既见万古色,颇尽一物由。  永与世人远,气还草木收。  盈缩理无馀,今往何必忧。  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云议舛降,岂是娱宦游。  阴火昔所伏,丹砂将尔谋。  昨临苏耽井,复向衡阳求。  同疚来相依,脱身当有筹。  数月乃离居,风湍成阻修。  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  寒月波荡漾,羁鸿去悠悠。

      19、《代扶风主人答》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  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干。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  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禽兽悲不去,路旁谁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少年兴运会,何事发悲端。  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  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20、《杂兴》  握中铜匕首,粉锉楚山铁。  义士频报雠,*不曾缺。  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  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  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  无道吞诸侯,坐见九州裂。

    [阅读全文]...

2022-02-17 12:49:06
王昌龄的诗古诗视频 - 句子
王昌龄的诗古诗视频 - 语录
王昌龄的诗古诗视频 - 说说
王昌龄的诗古诗视频 - 名言
王昌龄的诗古诗视频 - 诗词
王昌龄的诗古诗视频 - 祝福
王昌龄的诗古诗视频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