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这首古诗的诗意图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清明这首古诗的诗意图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清明这首古诗的诗意图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清明这首古诗的诗意图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诗清明的诗意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古诗清明的诗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
作者:杜牧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的诗意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
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
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
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
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
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
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
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
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
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
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赏析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由于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杏花村”三字在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号。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一)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二)古诗清明的诗意感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以短短的二十八个字,生动地描绘了清明节在他乡的诗人心中的苦闷。当时,天阴沉沉的,诗人在急急地赶路,恰巧又遇小雨,更加剧了心中的苦闷。于是想借酒消愁,向放牧的小童询问何处有酒家,小童伸手一指便是杏花村。
读完这首古诗,我似乎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着朦朦细雨,来来往往的扫墓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形单影只,前去为故亡的亲人扫墓。远山隐在云雾里,*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青山远望,雨洗青草,风吹柳摆。好一个伤感的行旅,好一幅凄迷彷徨的图画。
诗人只用了“欲断魂”寥寥三个字,便将扫墓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亡者哀悼的心境跃然纸上了。
“断魂”,本是形人们悲痛欲绝的心境,意同痛断肝肠。逝者已去,当时那种哭天抢地的悲情不可能持久,而对亲人的怀念却是永远难于割断,一个“欲”字,又使扫墓人此时此刻怀念逝者的那种断魂般的伤感呼之欲出。
祭奠先人,碑前洒上一杯酒,寄托哀思。环顾四周,唯见一片烟雨茫茫,不见人家与炊烟,何处沽得一壶酒?忽见一牧童骑在青牛背上,吹着一支短笛,悠然而来。上前打听,牧童遥指着远方的杏花村。全诗至为此,凝固成一幅静止的图面,给人留下无限遐思……
杜牧这首古诗已成了清明扫墓的千古绝唱,短短二十八个字,有景有情,唱出了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衬托着人们对远逝亲人的哀思,情真意切,恰到好处,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意境深远,寂寞空旷。
(三)清明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由景触情,作下了此诗。
作者:杜牧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的诗意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
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
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
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
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
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
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
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
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
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
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赏析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写出了“泼火雨”的特征(清明前两天是寒日节,旧俗要禁火三天,这时候下雨称为“泼火雨”)。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行路人的心境。“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这位行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在我国古代是个大节日,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这位行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如何排遣愁绪呢?行人自然想:最好在附*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问谁,没有点明。末句“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行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由于这首诗的广泛流传,“杏花村”三字在后世便成了酒家的雅号。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清明古诗的诗意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古诗的诗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欲断魂”是说行人被雨打得“狼狈不堪”,欲=“想要...”,不是“想”或“想念”;断魂=现在的口语“魂儿都要掉了”。就古汉语而言,断魂不等于“死去的人”。作者也被雨浇了。清明啊,还很冷,故想喝杯酒暖暖身子。就有了下句的“借问酒家...”这首诗在汉语世界里流传极广,从诗词的艺术高度来说,它无特殊搜索高明的地方,但它来得自然,可以说是浑然天成,无雕琢痕,这才是作诗最难的地方。当然,我并不是说推敲出来的“一字千金”不好,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前面曾用了很多其它的字,如:“过”“掠”等字,最后,还是推敲出个“绿”,果然此绿字成了诗眼,全诗皆活。但是,推敲是人力可为的,可诗出自然只能偶尔碰到,不是人力所能追求的。
[评析]
这首小诗,运用白描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真切的春景图。首句用“清明”点出时令,用“雨”写出环境和气氛。“纷纷”二字既描绘了春雨的意境,又写出了雨中行人的烦郁心情。“雨纷纷”,境界迷茫,令人惆怅。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第二句的“欲断魂”传神地描绘出此时此刻行人触景伤情的内心活动,在蒙蒙细雨中又增添了一层愁绪。何以消愁?于是第三句一转,提出“酒家何处有”。在第四句里,牧童以动作代回话,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真乃“此时无声胜有声”。“遥指”二字,用得十分精妙,妙就妙在这不远不*之间。
这首诗意境优美,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耐人寻味,富有感染力。
第3篇:清明古诗意思是什么清明的时候,又下起了纷纷的春雨。奔走旅行在外的人,心理更加增添了一分愁苦,简直失魂落魄了。他向别人询问,附*那家小酒馆可以歇歇脚,放牧的孩子伸手指了指远方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诗的前两句,读者可以看做是一幅清明烟雨图。清明本是春暖花开的好季节,人们多出来祭祖踏青。诗篇中第一句就讲述一位孤独旅行在外的人,遇到了“雨纷纷”的天气。小雨下的不急也不大,这自然是春雨特色。清明节原本是全家人扫墓的日子,是亲*彩浓郁的日子,但他独身赶路,又被雨淋湿,无处可藏,心情自然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欲断魂”三字,将行人心中的愁苦描写的淋漓尽致。能不能找个酒馆,喝点酒,避避雨,暖暖身子?于是读者可以想像,他急匆匆向一个牧童询问,牧童招手一指,用比答话还要明确的手势,指向远方的“酒家”。在春雨中或开放的飘落的杏花林的后面,隐隐约约是个小村庄,就从那里,似乎已经飘出了酒香……
(一)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二)古诗清明的诗意感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以短短的二十八个字,生动地描绘了清明节在他乡的诗人心中的苦闷。当时,天阴沉沉的,诗人在急急地赶路,恰巧又遇小雨,更加剧了心中的苦闷。于是想借酒消愁,向放牧的小童询问何处有酒家,小童伸手一指便是杏花村。
读完这首古诗,我似乎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着朦朦细雨,来来往往的扫墓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形单影只,前去为故亡的亲人扫墓。远山隐在云雾里,*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青山远望,雨洗青草,风吹柳摆。好一个伤感的行旅,好一幅凄迷彷徨的图画。
诗人只用了“欲断魂”寥寥三个字,便将扫墓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亡者哀悼的心境跃然纸上了。
“断魂”,本是形人们悲痛欲绝的心境,意同痛断肝肠。逝者已去,当时那种哭天抢地的悲情不可能持久,而对亲人的怀念却是永远难于割断,一个“欲”字,又使扫墓人此时此刻怀念逝者的那种断魂般的伤感呼之欲出。
祭奠先人,碑前洒上一杯酒,寄托哀思。环顾四周,唯见一片烟雨茫茫,不见人家与炊烟,何处沽得一壶酒?忽见一牧童骑在青牛背上,吹着一支短笛,悠然而来。上前打听,牧童遥指着远方的杏花村。全诗至为此,凝固成一幅静止的图面,给人留下无限遐思……
杜牧这首古诗已成了清明扫墓的千古绝唱,短短二十八个字,有景有情,唱出了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衬托着人们对远逝亲人的哀思,情真意切,恰到好处,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意境深远,寂寞空旷。
(三)清明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诗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节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诗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不由得愁绪满怀。如何排遣愁绪呢?诗人自然想:最好在附*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这种景象不仅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更是表达了世人清明时节的思想情感,因而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使这首《清明》诗流传甚广,成为清明诗的代表作。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万物复苏,令人心旷神怡。因此,古代文人骚客吟诵清明的佳作颇多。
在吟诵清明的诗中,描写*俗的诗占据了很大篇幅。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从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清明扫墓在唐宋时已盛行,唐代白居易在《寒食野望》一诗中写道:“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宋代高菊卿在《清明》诗中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些都反映了古人扫墓的情景。
伴随着扫墓的踏青活动,也是古代诗人的一个重要题材。“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是宋代吴惟信所作的《苏堤清明即事》诗,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当时清明踏青的盛景。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写出了清明踏青流连忘返的心情:“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宋代欧阳修的《踏青》则动静结合:“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人爱不释手。
浏览古诗,我们还发现,诗人对清明的户外活动有生动的写照。古代的清明节,在民间开展的户外活动有放风筝、荡秋千、打马球、插柳等。放风筝是清明前*们最喜爱的*俗。唐代高骈的《风筝》说:“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生动地描写了当时风筝竞放的情景。
荡秋千是清明节古老的游乐民俗之一。在唐宋文人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秋千的描述。唐代韦庄《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清明春风拂柳之际,女子三五成群荡秋千于郊野树下,确实充满诗情画意。因为清明节处处荡秋千,也有人把它叫做“秋千节”。
当然,说到有关清明的古诗,我们不能忘记唐代杜牧和崔护两位诗人。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的艺术特色在于情景交融,短短几句诗,勾勒出时令特征和行人的心境。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说的是清明那天,崔护去都城郊外南庄踏青。因为口渴,就向一位农家姑娘讨水喝,姑娘给了他一碗水,并倚在小桃树旁深情地凝视他。这情景使诗人难以忘怀。第二年清明节,诗人又来到这里,虽然门墙如故,景色依旧,但姑娘却不知哪儿去了。诗人触景生情,不胜惆怅。在艺术特色上,两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可谓千古绝唱。
清明古诗的诗意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古诗的诗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欲断魂”是说行人被雨打得“狼狈不堪”,欲=“想要...”,不是“想”或“想念”;断魂=现在的口语“魂儿都要掉了”。就古汉语而言,断魂不等于“死去的人”。作者也被雨浇了。清明啊,还很冷,故想喝杯酒暖暖身子。就有了下句的“借问酒家...”这首诗在汉语世界里流传极广,从诗词的艺术高度来说,它无特殊搜索高明的地方,但它来得自然,可以说是浑然天成,无雕琢痕,这才是作诗最难的地方。当然,我并不是说推敲出来的“一字千金”不好,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前面曾用了很多其它的字,如:“过”“掠”等字,最后,还是推敲出个“绿”,果然此绿字成了诗眼,全诗皆活。但是,推敲是人力可为的,可诗出自然只能偶尔碰到,不是人力所能追求的。
[评析]
这首小诗,运用白描的手法,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勾画出一幅真切的春景图。首句用“清明”点出时令,用“雨”写出环境和气氛。“纷纷”二字既描绘了春雨的意境,又写出了雨中行人的烦郁心情。“雨纷纷”,境界迷茫,令人惆怅。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第二句的“欲断魂”传神地描绘出此时此刻行人触景伤情的内心活动,在蒙蒙细雨中又增添了一层愁绪。何以消愁?于是第三句一转,提出“酒家何处有”。在第四句里,牧童以动作代回话,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真乃“此时无声胜有声”。“遥指”二字,用得十分精妙,妙就妙在这不远不*之间。
这首诗意境优美,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耐人寻味,富有感染力。
第3篇:清明古诗意思是什么清明的时候,又下起了纷纷的春雨。奔走旅行在外的人,心理更加增添了一分愁苦,简直失魂落魄了。他向别人询问,附*那家小酒馆可以歇歇脚,放牧的孩子伸手指了指远方遥远的杏花深处的小村庄……
诗的前两句,读者可以看做是一幅清明烟雨图。清明本是春暖花开的好季节,人们多出来祭祖踏青。诗篇中第一句就讲述一位孤独旅行在外的人,遇到了“雨纷纷”的天气。小雨下的不急也不大,这自然是春雨特色。清明节原本是全家人扫墓的日子,是亲情色彩浓郁的日子,但他独身赶路,又被雨淋湿,无处可藏,心情自然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欲断魂”三字,将行人心中的愁苦描写的淋漓尽致。能不能找个酒馆,喝点酒,避避雨,暖暖身子?于是读者可以想像,他急匆匆向一个牧童询问,牧童招手一指,用比答话还要明确的手势,指向远方的“酒家”。在春雨中或开放的飘落的杏花林的后面,隐隐约约是个小村庄,就从那里,似乎已经飘出了酒香……
(一)译文: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二)古诗清明的诗意感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以短短的二十八个字,生动地描绘了清明节在他乡的诗人心中的苦闷。当时,天阴沉沉的,诗人在急急地赶路,恰巧又遇小雨,更加剧了心中的苦闷。于是想借酒消愁,向放牧的小童询问何处有酒家,小童伸手一指便是杏花村。
读完这首古诗,我似乎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着朦朦细雨,来来往往的扫墓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形单影只,前去为故亡的亲人扫墓。远山隐在云雾里,*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青山远望,雨洗青草,风吹柳摆。好一个伤感的行旅,好一幅凄迷彷徨的图画。
诗人只用了“欲断魂”寥寥三个字,便将扫墓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亡者哀悼的心境跃然纸上了。
“断魂”,本是形人们悲痛欲绝的心境,意同痛断肝肠。逝者已去,当时那种哭天抢地的悲情不可能持久,而对亲人的怀念却是永远难于割断,一个“欲”字,又使扫墓人此时此刻怀念逝者的那种断魂般的伤感呼之欲出。
祭奠先人,碑前洒上一杯酒,寄托哀思。环顾四周,唯见一片烟雨茫茫,不见人家与炊烟,何处沽得一壶酒?忽见一牧童骑在青牛背上,吹着一支短笛,悠然而来。上前打听,牧童遥指着远方的杏花村。全诗至为此,凝固成一幅静止的图面,给人留下无限遐思……
杜牧这首古诗已成了清明扫墓的千古绝唱,短短二十八个字,有景有情,唱出了江南清明那醉人的雨、花和酒,衬托着人们对远逝亲人的哀思,情真意切,恰到好处,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意境深远,寂寞空旷。
(三)清明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这一天,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诗人为何“欲断魂”呢?因为清明节照例该家人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踏青游春。现在诗人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地方赶路,心里的滋味已不好受,偏偏又淋了雨,衣衫全被打湿,心境就更加凄迷纷乱了。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不由得愁绪满怀。如何排遣愁绪呢?诗人自然想:最好在附*找个酒家,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饮点酒,解解寒;更主要的可借酒驱散心中的愁绪。于是他问路了:“借问酒家何处有?”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牧童”二字,既是本句的主语,又补充说明上句问的对象。牧童的回答以行动代替语言,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一片红杏盛开的树梢,隐隐约约露出了一个酒望子(古代酒店的标帜)。“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至于行人如何闻讯而喜,兴奋地赶上前去,找到酒店饮上几杯,获得了避雨、解寒、消愁的满足等等,都留待读者去想象。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这种景象不仅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更是表达了世人清明时节的思想情感,因而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使这首《清明》诗流传甚广,成为清明诗的代表作。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桃红柳绿,万物复苏,令人心旷神怡。因此,古代文人骚客吟诵清明的佳作颇多。
在吟诵清明的诗中,描写*俗的诗占据了很大篇幅。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从古至今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清明扫墓在唐宋时已盛行,唐代白居易在《寒食野望》一诗中写道:“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宋代高菊卿在《清明》诗中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些都反映了古人扫墓的情景。
伴随着扫墓的踏青活动,也是古代诗人的一个重要题材。“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是宋代吴惟信所作的《苏堤清明即事》诗,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当时清明踏青的盛景。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写出了清明踏青流连忘返的心情:“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宋代欧阳修的《踏青》则动静结合:“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人爱不释手。
浏览古诗,我们还发现,诗人对清明的户外活动有生动的写照。古代的清明节,在民间开展的户外活动有放风筝、荡秋千、打马球、插柳等。放风筝是清明前后人们最喜爱的*俗。唐代高骈的《风筝》说:“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生动地描写了当时风筝竞放的情景。
荡秋千是清明节古老的游乐民俗之一。在唐宋文人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秋千的描述。唐代韦庄《长安清明》诗云:“紫陌乱嘶红叱拔,绿杨高映画秋千。”清明春风拂柳之际,女子三五成群荡秋千于郊野树下,确实充满诗情画意。因为清明节处处荡秋千,也有人把它叫做“秋千节”。
当然,说到有关清明的古诗,我们不能忘记唐代杜牧和崔护两位诗人。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的艺术特色在于情景交融,短短几句诗,勾勒出时令特征和行人的心境。崔护的《题都城南庄》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说的是清明那天,崔护去都城郊外南庄踏青。因为口渴,就向一位农家姑娘讨水喝,姑娘给了他一碗水,并倚在小桃树旁深情地凝视他。这情景使诗人难以忘怀。第二年清明节,诗人又来到这里,虽然门墙如故,景色依旧,但姑娘却不知哪儿去了。诗人触景生情,不胜惆怅。在艺术特色上,两首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可谓千古绝唱。
《清明》
【宋】陆游
气候江吴异,清明乃尔寒!
老增丘墓感,贫苦道途难。
燕子家家入,梨花树树残。
一春回首尽,怀抱若为宽?
江南吴越气候与往年不同;今年清明尤其寒冷。
见到山丘墓地,年老徒增感叹;走在道路远途,贫穷困苦难行。
燕子依旧家家飞来飞去筑巢;梨花在风雨中凋落只剩下残枝。
一年的春天回头看即将过去;胸襟抱负哪里能够得到舒展呢?
1.江吴:广泛指吴越一带,狭指*江府吴郡。这里泛指。
2.乃尔:犹言如此,竟然如此。
3.老增:年老徒增。
4.丘墓: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叫“坟”,*者叫“墓”。《方言》卷十三记:“凡葬而无坟谓之墓。”这里指墓,而非坟。
5.贫苦:指贫穷遭遇困苦。
6.道途:道路,路途。
7.回首:指回头;回头看。
8.怀抱,指胸襟;抱负。
9.若为:怎样;怎堪。
江南的清明,是杜牧笔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清明,也是“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清明,更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清明。这里的二月初,不特定指时间,而是一种美学感受。
清明,给我的美学体验是“迢迢春水初涨”的样子,一切在清明雨水的冲刷下,汇聚成一个叫做“春愁”的词汇,引起内心无尽的感伤。
这既不是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壮美,也不是优美,而是一种淡淡的凄美。
——对于落花伤春的凄美。
也是这首诗的主题。
首联,讲吴越的气候,原本一过春分,就分外明媚,到清明理应更加温暖。只是,南宋淳熙间的清明,比较特殊,它比历朝历代都要寒冷些。据一些专家考证,可能是吴越地区迎来了一个极寒时期。
陆游就在这极寒时期,感到一种心灵上的熨帖。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营造出来的祥和景象,不就是泼在诗人心头的一盆凉水么。
寒冷来了,带来了风,带来了雨,也带来了落花。
李煜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无疑是寒冷清明最好的写照。
李煜的寒冷是心灵的寒冷,而陆游的寒冷,更多的是体表的寒冷,是真冷。
且看他第二句,脱口而出,清明怎么能够如此寒冷的呢,这哪里还像春天。
其实,在长江*,春天常常有“倒春寒”。今年清明前几日,江淮地区一阵寒冷袭来,不少人纷纷春衣改冬衣,就是最好的体现。
只不过,诗人的寒冷比我们前几日还要厉害得多。即便这样,诗人也没提酒御寒。
杜牧清明佳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直成为经典。但寒流中的诗人此时却无心饮酒,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诗人眼前的景象,实在不适合饮酒。且看诗人去干嘛去了。
颔联,“老增”对“贫苦”,“丘墓”对“道途”,是说自己又老又贫,想想年岁不多,仕途渺茫,便有一种哀愁袭上心头。
清明扫墓,本是传统*俗。但诗人却在扫墓的道路上,看到了许多荒废了的*墓。那些被埋葬的英雄,无不提醒着诗人,再不努力,就只能变成荒丘一堆。
英雄功业早成,而自己一事无成,也就更加惆怅。
贫穷本没有什么可哀的。只不过凭什么是陆游?难道读了一辈子书,就该是这样的下场吗?
想起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陆游似乎也正在突围,在贫困中突围。宋代对待知识分子还算比较优渥,尚且如此贫困,那些生活在元、清下的知识分子就更不要说了。
像陆游这样饱读诗书、文韬武略、志向高远的有识之士,为什么就不能给他一个施展拳脚的*台,最终沦落到贫苦的地步?
颈联,可谓佳句。诗人用“燕子”对“梨花”,“家家”对“树树”,“入”对“残”,对仗工整。“残”,形容词作动词用。
此联,通过燕子、桃树,进一步渲染“寒”字。
小燕子们因为怕冷,一个个都躲进屋檐巢穴。梨花无枝可依,被寒冷风雨打落在地,偶尔残留枝头的,也冻得瑟瑟发抖。
雨打梨花春将尽。
尾联,诗人面对此景,不禁生发出感叹:一春将去,年华将老,我舒展怀抱的宽阔天地在哪里呢?
这是诗人对命运不幸发出的控诉,也是对古代社会不尊重知识分子的发出的控诉。
诗人的清明是灰暗的,因他所处的时代。而我们的清明是光明的。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无数知识分子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不再忍受贫困,这无疑是华夏民族的巨大进步。
作者简介:严勇,文学硕士,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现任泰州晚报副刊编辑,《稻河》编辑。已出版散文集《读书旅行》,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随笔集《风韵泰州》。公开发表文章三百余篇。
清明古诗图片大全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古诗图片,欢迎大家分享。
清明古诗图片1
清明古诗图片2
清明古诗图片3
清明古诗图片4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古诗赏析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品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然而这里不可拘守此义。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的闻讯而喜,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的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的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付与读者的想象,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吧!
清明节的古诗和图片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清明节的古诗和图片,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清明日对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译文
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人死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注释
纷然:众多繁忙的意思。
九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迷信人指阴间。
赏析
诗歌首联两句是远景,一句写物景,一句写人景。据此,我们不妨这样想,高翥诗人在清明节这一天来祭扫,未到坟茔聚集之地,即以目睹此景,因墓地往往在深处,怕妨路径,故一眼必是望到远景。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呢?“南北山头多墓田”,“南北”当是虚指,意即四面八方。是不是就可以解成“四面八方的山头上有很多墓田”了呢?难道我们竟没有体会出高翥诗人说这句话时无限悲凉的口吻吗:“(你看啊!)四面八方的山头上竟然有这么多的墓田,(那些可都是死去的人啊!)”这样解就丰满得多了。下面人景也就很是顺理成章了,墓地多,自然来祭扫的.人也就多了:“清明祭扫各纷然”。可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各”指每家祭扫每家的毫不相干,“纷然”则指人数众多。那么既然人数众多,何以“各人自扫门前雪”呢?难道不会出现相互帮助、相互劝慰的场景吗?须知道,人们一般只有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互不搭腔,就是已经痛苦难过到了极致,以致*惯成自然,各自心知肚明,无需多言。
颔联两句,高翥诗人走上前去,镜头拉*,细节刻画物景与人景:“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字面上很好说,就是说冥纸成灰,灰飞漫天,好似白色的蝴蝶;相思成泪,泪滴成血,仿佛红色的杜鹃。可为什么要以纸灰作蝴蝶,泪血作杜鹃,而不是旁的什么?我们都知道*古代美丽的神话中有庄周化蝶、杜鹃啼血的范式。那么就清楚了:原来蝴蝶是沟通阴阳二界的使者啊,冥纸当然就是起到这样的作用;同样的,相思要怎么样来表达才最恳切,总不至于老是“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一类的吧,这样就浅薄了。“我”要告诉阴间的人,“我们”想你想得都把眼泪哭干了,现在啼出来的是血啊!这种震撼力,实在是难以言表的。
颈联承接上句,依照时间发展续写高翥诗人的所见所想:“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出句当然是虚景,哪里会有这么巧让高翥诗人碰到狐狸在冢穴里面睡觉呢!不过是说,一天的祭扫结束了,日薄西山,人人各自归家,但“我”知道,只有一种动物是不会离开的,那便是狐狸。你凭什么这么说?虽然“我”没有看见,但“我”竟连“狐死必首丘”的道理也不懂吗?你们这些人,祭扫之时哭哭啼啼,*日里哪里见到你们有丝毫的伤心难过?狐狸却不同,它们始终对同伴、对“家庭”忠诚无二,即使死了,也要将头对准丘穴的方向!真是“狐犹如此,人何以堪”啊!这一层强烈的反差不经仔细的推敲是得不到的。可是哪里知道反差更强烈的还在后头:晚上回到家来,看到孩子们在灯前玩闹嬉戏,他们怎么会知道“我”的心酸,怎么会知道生离死别的痛苦?这于我们来说,又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可是还不止如此,我们再挖掘下去就发现:这些孩子都还那样弱小,是那么天真无邪,可是终归要长大,终归要衰老,终归也要死去,这是天命所在,是多么得令人遗憾,令人神伤。你看,这里正好与首联我们提到的高翥诗人厌倦死亡的思想相照应了。是不是吃了一惊,短短十四个字,居然内涵多至如斯境地,且皆为感人心魄,发人深省之语。
尾联高翥诗人要总结了,也算是表达自己的态度:“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应当说这是比较易见的文人士大夫的心理常态,就是及时行乐。我们读到这里,定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古诗十九首》里那么成系统地高唱“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或者会更直接想到“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但果真如此简单吗?我认为关于这一点我们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即并未区分与判断抒发及时行乐思想究竟是已臻化境,心本开阔,还是无奈愁极,故作旷达,这一点是极重要的问题,是可以作为专题来研究的。就高翥这首诗而言,显然是故作旷达无疑。你看,高翥诗人尚在阳间,就已经想到死后别人祭祀他的酒他一滴也尝不到了,可见他对这个世界是何其留恋!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由此可见欲望能使人丧失本我,渐成依赖。
原本下面该是艺术手法的分析,因又要涉及理论,与我想要表达鉴赏的最初的心理流变旨趣不合,故略去。高翥是南宋后期江湖诗派的重要作家,且为宁波人,可以说,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与我*来研究的楼钥有偶合之处。
清明古诗配画图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古诗以短短的二十八个字,生动地描绘了清明节在他乡的诗人心中的苦闷。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古诗配画图片,欢迎阅读。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吧!
《清明》
【宋】陆游
气候江吴异,清明乃尔寒!
老增丘墓感,贫苦道途难。
燕子家家入,梨花树树残。
一春回首尽,怀抱若为宽?
江南吴越气候与往年不同;今年清明尤其寒冷。
见到山丘墓地,年老徒增感叹;走在道路远途,贫穷困苦难行。
燕子依旧家家飞来飞去筑巢;梨花在风雨中凋落只剩下残枝。
一年的春天回头看即将过去;胸襟抱负哪里能够得到舒展呢?
1.江吴:广泛指吴越一带,狭指*江府吴郡。这里泛指。
2.乃尔:犹言如此,竟然如此。
3.老增:年老徒增。
4.丘墓:埋葬死人筑起的土堆叫“坟”,*者叫“墓”。《方言》卷十三记:“凡葬而无坟谓之墓。”这里指墓,而非坟。
5.贫苦:指贫穷遭遇困苦。
6.道途:道路,路途。
7.回首:指回头;回头看。
8.怀抱,指胸襟;抱负。
9.若为:怎样;怎堪。
江南的清明,是杜牧笔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清明,也是“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的清明,更是“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的清明。这里的二月初,不特定指时间,而是一种美学感受。
清明,给我的美学体验是“迢迢春水初涨”的样子,一切在清明雨水的冲刷下,汇聚成一个叫做“春愁”的词汇,引起内心无尽的感伤。
这既不是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壮美,也不是优美,而是一种淡淡的凄美。
——对于落花伤春的凄美。
也是这首诗的主题。
首联,讲吴越的气候,原本一过春分,就分外明媚,到清明理应更加温暖。只是,南宋淳熙间的清明,比较特殊,它比历朝历代都要寒冷些。据一些专家考证,可能是吴越地区迎来了一个极寒时期。
陆游就在这极寒时期,感到一种心灵上的熨帖。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营造出来的祥和景象,不就是泼在诗人心头的一盆凉水么。
寒冷来了,带来了风,带来了雨,也带来了落花。
李煜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无疑是寒冷清明最好的写照。
李煜的寒冷是心灵的寒冷,而陆游的寒冷,更多的是体表的寒冷,是真冷。
且看他第二句,脱口而出,清明怎么能够如此寒冷的呢,这哪里还像春天。
其实,在长江*,春天常常有“倒春寒”。今年清明前几日,江淮地区一阵寒冷袭来,不少人纷纷春衣改冬衣,就是最好的体现。
只不过,诗人的寒冷比我们前几日还要厉害得多。即便这样,诗人也没提酒御寒。
杜牧清明佳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直成为经典。但寒流中的诗人此时却无心饮酒,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诗人眼前的景象,实在不适合饮酒。且看诗人去干嘛去了。
颔联,“老增”对“贫苦”,“丘墓”对“道途”,是说自己又老又贫,想想年岁不多,仕途渺茫,便有一种哀愁袭上心头。
清明扫墓,本是传统*俗。但诗人却在扫墓的道路上,看到了许多荒废了的*墓。那些被埋葬的英雄,无不提醒着诗人,再不努力,就只能变成荒丘一堆。
英雄功业早成,而自己一事无成,也就更加惆怅。
贫穷本没有什么可哀的。只不过凭什么是陆游?难道读了一辈子书,就该是这样的下场吗?
想起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陆游似乎也正在突围,在贫困中突围。宋代对待知识分子还算比较优渥,尚且如此贫困,那些生活在元、清下的知识分子就更不要说了。
像陆游这样饱读诗书、文韬武略、志向高远的有识之士,为什么就不能给他一个施展拳脚的*台,最终沦落到贫苦的地步?
颈联,可谓佳句。诗人用“燕子”对“梨花”,“家家”对“树树”,“入”对“残”,对仗工整。“残”,形容词作动词用。
此联,通过燕子、桃树,进一步渲染“寒”字。
小燕子们因为怕冷,一个个都躲进屋檐巢穴。梨花无枝可依,被寒冷风雨打落在地,偶尔残留枝头的,也冻得瑟瑟发抖。
雨打梨花春将尽。
尾联,诗人面对此景,不禁生发出感叹:一春将去,年华将老,我舒展怀抱的宽阔天地在哪里呢?
这是诗人对命运不幸发出的控诉,也是对古代社会不尊重知识分子的发出的控诉。
诗人的清明是灰暗的,因他所处的时代。而我们的清明是光明的。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号召下,无数知识分子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不再忍受贫困,这无疑是华夏民族的巨大进步。
清明这首古诗的诗意图
清明的古诗意经图
清明清明古诗的诗意
古诗清明诗意的板书图片
清明的古诗意思图片大全
清明的古诗意思
清明古诗清明的意境图
古诗清明夜的诗意
清明节的古诗及诗意
清明的古诗和诗意
清明古诗谁写的诗意
清明古诗的诗意200字
清介石写的清明古诗的诗意
清明的古诗原文诗意
古诗清明的诗意简便
古诗苏提清明即事的诗意
杜牧的清明古诗的诗意
古诗杜牧的清明的诗意
江南清明古诗的诗意
清明的古诗诗意简短
清明时的古诗意思
清明的古诗意思15字
古诗村晚的诗意意图l
清明节这首古诗的诗意
带拼音清明的古诗的诗意
黄庭坚的古诗清明的诗意
清明古诗每句诗的诗意
唯美诗意图片
清明古诗朗诵的诗意
清明的古诗诗意还有注释
推销睡衣的台词
星空演讲李小璐台词
华妃经典台词图片
树大招风台词
金枝玉叶2经典台词
刘德华电影台词
周星驰骨骼惊奇的台词
番茄乌梅的经典台词
白雪公主台词英文版
相声新势力台词完整版
毕业典礼开场白台词
炉石传说亚煞极台词
小沈龙脱口秀经典台词
宁静的热情经典台词
祈同伟胜天半子台词
整蛊朋友骚扰电话台词
无极电影台词
依萍跳桥台词
他没那么爱你经典台词
2046经典台词截图
保险开场白台词大全
太空旅客经典台词英文
搞笑双簧台词短一点
国学礼赞舞蹈串台词
幸福来敲门美国电影经典台词
女生口是心非的潜台词
六一儿童节台词小豆豆
王牌特工台词不知礼
大秦帝国之崛起台词
末日机甲孙尚香台词
看不见的客人台词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