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山寺的古诗

关于月山寺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月山寺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月山寺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月山寺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07) 语录(1) 说说(4) 名言(535) 诗词(1k+) 祝福(1) 心语(320)

  • 描写和赞美明月山的诗句

  • 赞美,明月
  • 描写和赞美明月山的诗句

      (第一首)

      明月一轮沉涧底,

      余光直泻翠林间。

      时为白练悬空舞,

      瞬化银鳞缘壁翻。

      漠漠轻烟逗玉雨,

      声声笑语乐游仙。

      横空飞鸟猱不见,

      树海云中嬉戏酣。

      ——郭沫若

      -*-*-*-

      (第二首)

      人行流云上,山挂彩雾中。

      水色溶佳月,何处觅仙姑。

      甘饮人自醉,林风携梦轻。

      月下老人泪,金枝七月七。

      ——明月忆

      -*-*-*-

      (第三首)

      无论是你面容的亲切,

      光彩如一个节日

      无论是你身体的恩宠,

      仍旧神秘而缄默,

      一派稚气

      还是你生命的延续,

      留在词语或宁静里

      都比不上,

      如此神秘的一个赐予

      像注视着你的睡梦,

      拢在,

      我怀抱的守夜之中

      -*-*-*-

      (第四首)

      娉婷明月,旖旎圣乡。

      锦嶂拥半轮之苑,

      皓晖引子夜之骧。

      云概耸拔,可仰瞻而何抵;

      雪冠瑰丽,莫溶涣而长琅。

      至其承罗霄山之魂韵,

      饮仙女湖之罄香。

      禅风浩浩之普被,

      道脉迤迤乃永彰。

      颉颃黄岳,昆仲庐冈。

      是以风水润泽于袁郡,

      慈光煜耀乎天苍。

      嘉乎太*传鼎鼐之祺,

      玉京垂清虚之韵。

      仰峰当觅灵源,老山可问姻讯。

      云谷瀑,惊珠玉之天播;

      千丈崖,叹仙神而谁觐?

    [阅读全文]...

2021-12-27 16:17:37
  • 夜宿山寺古诗(夜宿山寺这首诗的全解)

  • 唐代: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

    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注释

    宿:住,过夜。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危:高。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说话。

    恐:唯恐,害怕。

    惊:惊动。

    这是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诗的内容记录了李白夜游寺庙的有趣经历。全诗没有一个生僻字,从头到尾用“夸张”的手法,形象而又逼真地写出了山寺之奇高,星夜之奇妙。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两句是写山寺之高。第一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阅读全文]...

2022-03-05 01:00:21
  • 明月山旅游指南

  • 明月,旅行
  • 明月山旅游指南

      明月山位于江西宜昌的温泉之乡温汤镇,这里有奇峰峭壁、瀑布溪流、高山草甸、云海日出等多种美丽奇幻的自然风光可以观赏,还可以看到佛家、道家很多的宗教建筑和遗址。另外,明月山位于温泉之乡,游玩山峦之后还能享受温泉带来的放松和舒适。下面小编整理的明月山旅游指南,一起来看看吧。

      明月山旅游攻略指南

      明月山景区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山下的潭下区域和山顶的太*山、塘家山、仰山、玉京山四个山峰区域。景区内有登山步道,也有缆车和滑索可以乘坐,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游玩方式,整个景区粗略游玩大概需要半天时间,若要细细品味则要一两天左右。

      景区共有两个出入口,一般游客游玩会来到北侧的明月广场处,由此进入景区即为谭下区域,这里有竹林,亭台,还有一些以月亮为主题的雕塑等,还有一座小木屋可以提供餐饮购物。登山栈道和缆车的起点也就在这里,若选择步行登山大约需要两三个小时。爬山需要一定的体力,但一路风景比较不错,山路上共有五条瀑布,还有一路的奇峰怪石,开发出了抱月亭、浸月潭等众多的景点,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云谷飞瀑,落差一百多米,为江南一带落差最大的瀑布,十分壮丽。缆车并非直通终点,而是分为两段,在中间五座瀑布集中的地方设置了一个停靠站,游客可以在此下车观赏几条瀑布后再上车到达山顶。

      到达山顶后可以先连续游览塘家山和玉京山两个部分,一路上有山谷隧道星月洞、高山湖泊月亮湖、奇石怪峰等很多景点,其中位于乌云崖峭壁之上的青云栈道,栈道是悬空的,有些部分用玻璃制成,走在栈道上脚下便是万丈深渊,十分刺激。另外,在月亮湖畔最西侧的道路可以通向十几座山峰连续排列的.十八排景点,大约需要步行7公里,也可以租自行车前往,景区内通向十八排的观光小火车正在修建,很快就会开通。

      太*山和仰山两部分景点位于北侧,也在山顶区域可以步行前往,也可以在乌云崖处乘坐高山滑索直接到达,这座高山滑索的落差为亚洲最大,体验也非常的刺激。太*山最为著名的是山顶的高山草甸,在江南一带很罕见,如果居住在景区,太*山日出也是不可错过的景观。而仰山则是宗教的聚集地,有栖隐禅寺、塔林、太*山寺遗址、古庙等多个宗教景点,有兴趣的可以前去参拜游览。

      游览完所有景点后可以直接从仰山一侧出景区,也可以返回到北侧景区大门口。景区内有一家5星级酒店梦月山庄可以提供住宿,但价格很贵。一般游客都会返回到宜春或镇上居住,山下的天沐温泉十分著名,爬山之后再去享用一下温泉,体验十分美妙。

      特别提示

      1、景区内用餐和购物都不太方便,且价格较高,建议自带水和干粮。

      2、景区所在的温汤镇以温泉著称,最为特色的便是街边的木桶泡脚温泉,价格一般在10元左右,可以尝试一下。

      交通

      驾车可通过沪昆、大广、铜宜等高速公路到达宜春市;乘坐火车可途径沪昆高铁到达宜春站;宜春明月山机场,通航北京、深圳、上海、昆明、成都、厦门、西安、三亚、广州、青岛、南京、海口等12座城市。从北京乘坐飞机至宜春约3小时航程,从宜春市区双向8车道的明月大道15分钟就可直抵明月山景区。同时宜春中心城区开通了115路、116路、118路三条旅游公交专线。

      门票

      一、普通票价格与适用规则:

      1、景区挂牌价(普通散客票价):95元/人·次。

      2、适用所有人士。

      3、一人一票,当日单次进入景区有效。

      二、优惠价格与适用规则:

      1、票价:45元/人·次。

      2、普通高等教育阶段、高中教育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凭本人学生证(研究生、博士、硕士及在职院校、函授、电大、自修大学的学员除外)。

      3、赣西(宜春、萍乡、新余、吉安)市民票(含各县市区)凭本人身份证 (节假日和周六周日除外)。

      4、身高在120cm—140cm的儿童。

      5、特批团队。

      6、一人一票,当日单次进入景区有效。

      三、免费票适用规则:

      1、身高1。2米以下(含1。2米)儿童。

      3、外地65岁以上的老人、本地60岁以上的老人(凭居民身份证)。

      4、残疾人(凭残疾证)。

      5、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退役残疾人员和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凭(凭有效证件)。

      6、持有效全国导游证、经理资格证和领队证的人员。

      7、新闻媒体记者(凭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记者证)。

      8、一人一票,当日单次进入景区。

      线路

      明月山一日游(负氧离子洗肺,富硒温泉洗身):

      明月山游客服务中心—竹林月影—朱熹诗亭—六龟拜月—月亮湖—星月洞—青云栈道—飞练瀑—玉龙瀑—鱼鳞瀑—玲珑瀑—月下老人—云谷飞瀑—石壁流泉—晃月桥—温汤古井—古井泉街—天沐温泉

      明月山二日游

      DAY1:明月山游客服务中心—竹林月影—朱熹诗亭—六龟拜月—月亮湖—星月洞—青云栈道—飞练瀑—玉龙瀑—鱼鳞瀑—玲珑瀑—月下老人—云谷飞瀑—石壁流泉—晃月桥—二十四桥明月园

      DAY2:景福生态园—花海原居—社埠村樟树庙—温汤古井—古井泉街—水口村—明月千古情景区

      明月山三日游

      DAY1明月山游客服务中心—竹林月影—朱熹诗亭—六龟拜月—月亮湖—星月洞—青云栈道—飞练瀑—玉龙瀑—鱼鳞瀑—玲珑瀑—月下老人—云谷飞瀑—石壁流泉—晃月桥—二十四桥明月园

      DAY2:景福生态园—花海原居—社埠村樟树庙—温汤古井—古井泉街—水口村—明月千古情景区

      DAY3:南惹村—栖隐谷—仰山栖隐禅寺—塘佳山

    [阅读全文]...

2022-04-10 21:02:54
  • 题破山寺后禅院朗读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朗诵赏析)

  • 《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注释]

    1、破山寺:即兴福寺,今江苏省常熟市北。

    2、万籁:一切声响。

    3、磬:(qìng)和尚念经时敲的一种乐器。

    [评析]

    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意境尤其静净。起句对偶,颔联反而对得不工整,虽属五律,却有古体诗的风韵。

    [阅读全文]...

2022-02-08 09:58:29
  • 梅尧臣《金山寺》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金山寺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原文:

      吴客独来后,楚桡归夕昏。

      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

      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译文

      我从吴地独自前来,船桨在落日的余晖中归来向楚地。

      山峦与大地浑然一体,佛寺与江波相望。

      海鹘只观望却不取*山之物,鸥鸟像被驯服一样自然成群。

      寺中老僧遗忘了岁月,只是在山石看着江上的浮云。

      注释

      ⑴吴客:指作者。

      ⑵夕昏:落日的余晖。

      ⑶巢鹘宁窥物:相传金山旁的鹘山上栖居着鹘鸟。鹘鸟从不来金山跟海鸟搏斗,也不从附*的山上拿东西当食物,所以这么写。鹘:一种凶猛的鸟。

    [阅读全文]...

2022-04-20 18:12:14
  • 题扬州禅智寺古诗翻译(题扬州禅智寺杜牧古诗赏析)

  • 历来写景的各种方式方法,如正侧写法,点面写法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应用,这些都是文学基本常识,我们这里就不作普及了。

    我们找一首写景色的诗,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完成写景这个工作的,同时也对比着找一下为什么我们今天很难写出唐诗味道的原因。

    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这是一首典型的写景唐诗,仄起不入韵,押*水韵“十一尤”部,第三句和第七句都使用了“鲤鱼翻波”的变格。这些我们前面都讲过,我们这里主要聊景色描写,就不做*仄详析,有需求的可以去看本人其他关于*仄的文章。

    至于修辞手法从古到今都差不多,这里默认大家都知道对比、重复、比喻、夸张之类的写作技巧,我们只看唐诗如何展开写景。

    标题《提扬州禅智寺》点名了地理位置,这就在扬州城外禅智寺写的诗。

    首联“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两句从环境写起,顺便交代时令。“雨过一蝉噪,”是什么意思?刚刚雨停,就有一只蝉聒噪起来了。注意为什么是“一”蝉?蝉鸣的时候不都是很多一起吗?这说明天已经凉了,进入了秋天。而一个“噪”字则反衬出寺庙里原本的幽深、清净。这正是“鸟鸣山更幽”的味道。“飘萧松桂秋。”飘萧是松、桂树叶旋转萧条下落,“秋”字则点明季节。

    这一联通过杜牧对几个意象的选择,我们立刻接触到了他当时的心情——正如秋天般萧瑟冷清,略带一丝丝的烦恼。

    我们在创作诗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从来没有为写景而写景的诗,所有的诗词创作,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感情和意气。“诗言志”,即便是写景诗,背后一定有感情支撑,哪怕就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特别美的景色,想记录下来,那也是因为景色引发了我们创作的冲动,要表现我们当时的快乐——那么我们在意象选择上,自然就会选择那些让我们开心的东西。

    而杜牧这首诗一开篇就定下了清冷、幽寂的主色调。就好像咱们的照片,通过意象选择已经装上了一个偏蓝色的滤镜。

    颔联“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依然是写景,但是就开始细化了。因为前面已经交代过大的情境和色彩定调,那么颔联的笔墨就可以用在细致描写。我们看到诗人在对仗的要求下选取的意象“青苔”、“白鸟”依旧是滤镜之下的颜色,寡淡如水墨青烟。“青苔满阶砌”,阶梯上布满青苔,这说明什么呢?这地方少有人来。“白鸟故迟留”,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和出句是动静相对的。青苔砌,少足迹,白鸟留,无人惊。

    首联、颔联就完成了一个景色从远到*,从粗到细的视觉变换,有声音、有温度、有颜色,算是非常丰富的场景描写,而且选取意象是统一的,为整体的色调添砖加瓦。

    颈联“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依然是写景,但是和前面的画面描写有差异了。“暮霭生深树”,因为山高树深,阳光不充沛,所以到了傍晚,就雾气腾腾,暮霭升起来了。“斜阳下小楼”,但是斜阳偶尔也会照进寺中的小楼,上下移动。这里“生”、“下”两个字用得极好,动态的变化让整个寺院在夕阳下灵动起来,我们不再是观察照片,而是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时光的流逝下的美景。

    同时出句和对句的的景色也是对比的,就好像蝉鸣更静,暮霭的流动幽冷和偶尔出现的温暖阳光也是通过对比来加深整个禅智寺的冷寂。写寂静,需要蝉鸣来打破,而写幽暗,杜牧则给了一束阳光来衬托。这种巧妙的写法不但没有破坏大环境的幽暗,反而更加深了主旨。

    我们写景要学的太多了,从这一联中可以看到诗人动态写景、对比写景的高妙,不但将景色真实地再现,还提炼出了意象之间的映衬联系,实在是神来之笔。

    即使写到这里,景色美则美矣,却仍然不能称为一首好诗。

    因为杜牧的主题没有表达。为什么这么一幅好山水亭台在他的眼中幽冷空寂?这才是诗人写诗的目的。但是诗之所以为诗,并不是纯粹的大白话。

    写诗,就是不好好说话。但是不等于不说,一般情况下律诗会在颈联转换,大致表明主题。但杜牧选择了在尾联带过一笔,但具体是什么意思,他并不明言。

    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谁又知道如此的寂寞的竹西路,再过去没多远就是扬州呢?还隐隐传来弦歌之声。

    那些俗世的快乐,为何会干扰到身在禅智寺的杜牧呢?因为他心不静。而以杜牧的成长和当时状况来看,他根本不是一个静下心来的人。所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就是他最好的写照。

    那么他为什么会在禅智寺呢?

    当时他在东都洛阳任监察御史,并侥幸逃过了“甘露寺之变”。而在这个时候,他的弟弟杜顗患眼疾,都快瞎了,临时寄住在扬州城东的禅智寺。杜枚连忙请了假,从洛阳带了眼医石公集前去探视。不过唐朝公务员请假有个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

    结果耽搁了些日子,杜牧连官都丢了。弟弟眼睛不好,自己官也没了,心情如何好得起来,想起在扬州的那些欢歌艳宴,心中自然万般不甘,又无可奈何,只好将满腔思绪放到禅智寺的幽静景色之中。

    所谓“寓情于景”是也。现在我们能读懂杜牧这首诗了吗?

    这也是所有风景诗最重要的一点。就好像风景照片、风景视频,如果里面没有人的存在,就缺乏灵魂。人只有将自己的感情附着在诗内的景色之上,才会让景色活起来,让读者感同身受。

    这才是一首真正的好风景诗。

    什么是“有感而发”?就是要找到主题,抒发感情。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论什么诗,这都是最重要的一点,然后再讨论其他写景技巧。

    [阅读全文]...

2021-12-27 06:21:18
  • 题扬州禅智寺古诗翻译(题扬州禅智寺古诗赏析)

  • 历来写景的各种方式方法,如正侧写法,点面写法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的应用,这些都是文学基本常识,我们这里就不作普及了。

    我们找一首写景色的诗,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完成写景这个工作的,同时也对比着找一下为什么我们今天很难写出唐诗味道的原因。

    杜牧的《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这是一首典型的写景唐诗,仄起不入韵,押*水韵“十一尤”部,第三句和第七句都使用了“鲤鱼翻波”的变格。这些我们前面都讲过,我们这里主要聊景色描写,就不做*仄详析,有需求的可以去看本人其他关于*仄的文章。

    至于修辞手法从古到今都差不多,这里默认大家都知道对比、重复、比喻、夸张之类的写作技巧,我们只看唐诗如何展开写景。

    标题《提扬州禅智寺》点名了地理位置,这就在扬州城外禅智寺写的诗。

    首联“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两句从环境写起,顺便交代时令。“雨过一蝉噪,”是什么意思?刚刚雨停,就有一只蝉聒噪起来了。注意为什么是“一”蝉?蝉鸣的时候不都是很多一起吗?这说明天已经凉了,进入了秋天。而一个“噪”字则反衬出寺庙里原本的幽深、清净。这正是“鸟鸣山更幽”的味道。“飘萧松桂秋。”飘萧是松、桂树叶旋转萧条下落,“秋”字则点明季节。

    这一联通过杜牧对几个意象的选择,我们立刻接触到了他当时的心情——正如秋天般萧瑟冷清,略带一丝丝的烦恼。

    我们在创作诗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从来没有为写景而写景的诗,所有的诗词创作,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感情和意气。“诗言志”,即便是写景诗,背后一定有感情支撑,哪怕就是因为我们看到了特别美的景色,想记录下来,那也是因为景色引发了我们创作的冲动,要表现我们当时的快乐——那么我们在意象选择上,自然就会选择那些让我们开心的东西。

    而杜牧这首诗一开篇就定下了清冷、幽寂的主色调。就好像咱们的照片,通过意象选择已经装上了一个偏蓝色的滤镜。

    颔联“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依然是写景,但是就开始细化了。因为前面已经交代过大的情境和色彩定调,那么颔联的笔墨就可以用在细致描写。我们看到诗人在对仗的要求下选取的意象“青苔”、“白鸟”依旧是滤镜之下的颜色,寡淡如水墨青烟。“青苔满阶砌”,阶梯上布满青苔,这说明什么呢?这地方少有人来。“白鸟故迟留”,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和出句是动静相对的。青苔砌,少足迹,白鸟留,无人惊。

    首联、颔联就完成了一个景色从远到*,从粗到细的视觉变换,有声音、有温度、有颜色,算是非常丰富的场景描写,而且选取意象是统一的,为整体的色调添砖加瓦。

    颈联“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依然是写景,但是和前面的画面描写有差异了。“暮霭生深树”,因为山高树深,阳光不充沛,所以到了傍晚,就雾气腾腾,暮霭升起来了。“斜阳下小楼”,但是斜阳偶尔也会照进寺中的小楼,上下移动。这里“生”、“下”两个字用得极好,动态的变化让整个寺院在夕阳下灵动起来,我们不再是观察照片,而是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时光的流逝下的美景。

    同时出句和对句的的景色也是对比的,就好像蝉鸣更静,暮霭的流动幽冷和偶尔出现的温暖阳光也是通过对比来加深整个禅智寺的冷寂。写寂静,需要蝉鸣来打破,而写幽暗,杜牧则给了一束阳光来衬托。这种巧妙的写法不但没有破坏大环境的幽暗,反而更加深了主旨。

    我们写景要学的太多了,从这一联中可以看到诗人动态写景、对比写景的高妙,不但将景色真实地再现,还提炼出了意象之间的映衬联系,实在是神来之笔。

    即使写到这里,景色美则美矣,却仍然不能称为一首好诗。

    因为杜牧的主题没有表达。为什么这么一幅好山水亭台在他的眼中幽冷空寂?这才是诗人写诗的目的。但是诗之所以为诗,并不是纯粹的大白话。

    写诗,就是不好好说话。但是不等于不说,一般情况下律诗会在颈联转换,大致表明主题。但杜牧选择了在尾联带过一笔,但具体是什么意思,他并不明言。

    尾联“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谁又知道如此的寂寞的竹西路,再过去没多远就是扬州呢?还隐隐传来弦歌之声。

    那些俗世的快乐,为何会干扰到身在禅智寺的杜牧呢?因为他心不静。而以杜牧的成长和当时状况来看,他根本不是一个静下心来的人。所谓“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就是他最好的写照。

    那么他为什么会在禅智寺呢?

    当时他在东都洛阳任监察御史,并侥幸逃过了“甘露寺之变”。而在这个时候,他的弟弟杜顗患眼疾,都快瞎了,临时寄住在扬州城东的禅智寺。杜枚连忙请了假,从洛阳带了眼医石公集前去探视。不过唐朝公务员请假有个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

    结果耽搁了些日子,杜牧连官都丢了。弟弟眼睛不好,自己官也没了,心情如何好得起来,想起在扬州的那些欢歌艳宴,心中自然万般不甘,又无可奈何,只好将满腔思绪放到禅智寺的幽静景色之中。

    所谓“寓情于景”是也。现在我们能读懂杜牧这首诗了吗?

    这也是所有风景诗最重要的一点。就好像风景照片、风景视频,如果里面没有人的存在,就缺乏灵魂。人只有将自己的感情附着在诗内的景色之上,才会让景色活起来,让读者感同身受。

    这才是一首真正的好风景诗。

    什么是“有感而发”?就是要找到主题,抒发感情。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不论什么诗,这都是最重要的一点,然后再讨论其他写景技巧。

    [阅读全文]...

2022-04-23 22:30:17
  • 描写秋天的古诗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赏析

  • 秋天,四季,优美
  •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是由宋代林逋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七律以工于写景驰名,不仅“诗中有画”,而且手法高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首诗的赏析。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原文:

      作者:林逋

      底处凭阑思渺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只待重来看雪天。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赏析:

      林逋隐居杭州时,在西湖孤山结庐。孤山之有孤山寺,这是他常常喜欢登览的胜地。该诗写一个秋日的傍晚,诗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内饱览山上风景。诗以素淡的笔触,描绘出幽邃的景色,造成一神幽寂的意境。而这种境界,正是林逋这位幽人(隐士)所眷恋的。

      首联破题领起:诗人凭栏远望的地点在孤山寺端上人房;至于房的方位,孤山塔后有一座阁,房间就在此座寺阁的西边。诗人凭阑纵目时,思绪飞得很远、很远。他并没有明说幽思因何而起,而是将笔荡开,于颔、颈二联画了四幅风景画。

      画面在“望”中一幅幅依次展开。先是一幅“方外寺”:阴森森的树林里,隐隐约约地闪现出几所寺院。诗人身处佛地,所以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佛寺。暮色苍茫,远远望去,这个景色暗淡得就像一帧退了颜色的约画。寺在“画轴”之中,想象奇妙。眼中是画,诗笔下也是画。画境寂静幽深,正见方外本色。再是一幅“葑上田”。诗人转移了一下视角,但见水面上零零星星地飘荡着一块块的架田,犹如那棋盘上割下来的方格子。枰,棋盘。以棋盘方格譬架田,比喻贴切。其时夕阳西下,夜幕将临,农失们都已荷锄归家了,因此画面上空无一人,分外宁静。

      接下是一幅“空中鸟”:诗人举头瞻望天宇,只见寥廓秋空之中,偶尔飞过一只伶仃的小鸟。诗人赶紧将这“独鸟”捕捉进画中,又涂上几抹秋云作为背景。

      最后展开的是一幅在“墟里烟”:夕照之中,什么都没有,唯有袅袅寒烟(秋已深,炊烟在秋空之中,也带有深秋的寒色了)萦绕半空,这表明,附*村落的人家已在点火做晚饭了。这幅诗人略略低首绘下的画,意境空寂,色彩也淡得不能再淡了。

      寺、田、鸟、烟四轴风景图,展现的正是高僧端上人日日置身其间的那个幽深清寂的环境。此种环境,与这位幽人断绝尘想、潇洒物外的恬静心境、闭逸情致正相吻合。因此,他从中领略到了莫大的兴味,渺然幽思便由此而起,令他久久留连,迟迟不愿归去。

      末联便直抒这种倾慕心情,诗人道:我迟迟逗留着,不舍得归去。今日之游,我愈加喜爱这块胜地了,因为,它与我的庐舍相*。*,我得以迟归,又得以常来。现在,快要掌灯吃晚饭了,我也该同去了。不过,等那雪花纷扬时,我要重来此地,观赏那银装素裹的世界。

      这首七律以工于写景驰名,不仅“诗中有画”,而且手法高妙。颈联在词序的排列上作了精密的调动,画面就在宁谧中浮动着一股生动的灵气。而颔联,则因其奇妙的想象与贴切的比喻,更受后世诗人们的激赏,仿效之句也最多。如滕岑有“何人为展古画幅,尘暗缣绡浓淡间”(《游西湖》),程孟阳有“古寺工如昏壁画”(《闻等慈师在拂水有寄》),黄庭坚有“田似围棋据一枰”(《题安福李令朝华亭》)、“稻田棋局方”(《次韵知命入青原山石》),文同有“秋田沟垅如棋局”(《闲居院上方晚景》),杨万里有“天置楸枰作稻畦”(《晚望》),杨慎有“*田如棋局”(《出郊》),等等,因此王渔洋品评此联“写景最工”(《池北偶谈》),是有道理的。

    [阅读全文]...

2022-07-29 19:42:08
  • 《关山月·关山三五月》古诗翻译及点评

  • 五月
  • 《关山月·关山三五月》古诗翻译及点评

      《关山月·关山三五月》

      作者: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韵译】:

      十五深夜的明月光,撒向关隘山川。戍边的战士望着那皎洁的明月,思念起家乡;

      站在那高高的城楼上,想起家中的妻子,她面对着窗户应该还没有睡去,多么希望和我共度这美好的.夜晚;

      可是边陲疏勒的战事正紧,我们的军队像雁阵一样正源源不断地翻过天山奔向前线;

      如此紧张的战争局势,不知还要从军至何年?

      【评析】:

      这首诗描写了出征军人在一个十五的圆月的夜晚思念妻子的情景。他非常盼望能与妻子团圆。但边患未*,大战在即,不知从军至何时。全诗造语*浅质朴,抒情曲折细腻,在古诗中它如落日余光。

    [阅读全文]...

2022-05-27 11:44:47
月山寺的古诗 - 句子
月山寺的古诗 - 语录
月山寺的古诗 - 说说
月山寺的古诗 - 名言
月山寺的古诗 - 诗词
月山寺的古诗 - 祝福
月山寺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