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三四的古诗

关于艺术三四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艺术三四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艺术三四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艺术三四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74) 语录(34) 说说(72) 名言(17) 诗词(531) 祝福(1) 心语(156)

  • 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 艺术,文学
  • 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在日常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摘要]:《古诗十九首》东汉末年无名文人所作的五言抒情诗,他们大多抒写游子、思妇的主题,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它的艺术特色显著的表现在四个方面:情景交融、借事寄情的技巧;意蕴深长的比兴手法;深衷浅貌的语言;生动传神的叠字艺术。它们融合成一种直抒感兴、曲尽衷情而委婉动人的独特风格,被后世文人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抒情比兴语言叠字

      汉代文坛,名气最大的是辞赋,成就最高的是散文,相对冷落的是诗坛。但是,在*诗歌史上,汉代诗歌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尤其是素有“风余诗母”[1]之称的《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萧统编的《文选》。产生于东汉末年社会震荡、政治混乱之际,主要反映下层知识分子漂泊蹉跎、游宦无门的境遇和生活感受,并抒发了他们离别相思的感伤、人生苦短的惆怅、知音难觅的悲哀和对世态炎凉的愤恨等世俗情怀,富于鲜明的时代特色。《十九首》非一人一时之作,其作者大抵是地主阶级中下层的失意之士。它形式短小,皆为咏叹人生的抒情之作,自问世以来,便一直受到后世文人的推崇和称赞。诗论家们往往将《古诗十九首》和《诗经》、《楚辞》相提并论,王世懋《艺圃撷余》称它为“五言诗经”,钟嵘的《诗品》说:“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2]刘勰称它为“五言之冠冕也”[3]。《古诗十九首》之所以能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不仅是因为“感时伤世、相思离别”的思想内容与主题情感,还在于它那温婉含蓄、*易淡远的独特艺术风格。下面,就《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长于抒情,感时伤怀,意切情真

      1.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具有惊心动魄的真情美。其抒情方法往往是用事物来烘托,融情入景,寓景于情,二者密切结合,达到天衣无缝、融合的境界。如《迢迢牵牛星》(之十),通篇写长空寂寥、河汉皎洁的秋夜景色,牵牛、织女二星一水相隔不能相聚。而情在其中,表现了男女离別相思之苦。又如《青青河畔草》(之二)用河边青草和园中绿柳构成的融融春色,寄托了“荡子妇”对久行不归的丈夫的思念和烦闷。又如《驱车上东门》(之十三)用洛阳北邙山墓地的凄凉景色,烘托出一种悲涼死寂的气氛,从而更适宜于表现诗人失望于现实的颓废感情。这些都是把人物置于特定的环境气氛之中,用特定的景色以烘托人物的情感。

      感情是抽象的,要刻画离愁、别恨、哀伤、怨思等等,是不容易的,堆砌一连串的形容词也不会引起读者共鸣,《古诗十九首》却把抽象的感情用具体的事物表达出来。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涉江采芙蓉”)“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衣裳!”(“明月何皎皎”)从身体的消瘦(“衣带日已缓”)、容颜的衰老(“岁月忽已晚”)和实际的行动(“采芙蓉”、“引领”、“徒倚”、“垂泪”、“出户”、“入房”、“泪沾衣”)来显示久别愁思的痛苦。又如:“回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回车驾言迈”)由看见的景物烘托出内心的悲伤。

      2.借事寄情,委婉真切

      《古诗十九首》还善于通过某种生活情节抒写作者的内心活动,通过叙事渗透抒情,使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更鲜明突出。《古诗十九首》注重借鉴《离骚》的抒情性,同时“‘古诗’将叙事与抒情合二为一,词意婉转,诗思纤密,明显呈现出一种低回要眇的美学风貌。”[4]古诗充分体现了*古代诗歌那种单纯而优美的抒情性格。如《西北有高楼》写士子失意。它并不抽象地写他如何怀才不遇,失意彷徨,却写“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通过高楼听曲这一具体事件的描绘,无意中流露了对那位歌者的同情;“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从而表明了主人公对那个闻声而未见面的人是一个旷世知音;也表明了自己生不逢时的寂寥;最后希望化为双鸿鹄同她一起奋翅高飞,更表明了主人公是个如何奋发有为,而又四顾无侣的形象。又如《凛凛岁云暮》(之十六)一首描写一个思妇怀念良人,梦醒后惆怅伤感的情绪。这是一个蝼蛄悲鸣、凉风凄厉的冬夜,诗中的女主人思念着她的丈夫睡不着觉。她想到天气已寒,而游子还没有寒衣,想到寄锦衾,路途又是如此遥远。想来想去,忽然笃念旧好的良人枉驾来迎,她喜出望外地想,从此携手同归,长相亲爱,这是多么快乐啊!岂料那良人“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竟自无情地走了。心里十分懊恼,原来却是一梦。她当时恨不得飞到良人那边。引领遥望,好像良人还走的不远。此时这位女主人似梦非梦,似醒非醒,只觉得凉风拂面,蝼蛄满耳,潮水般的眼泪直涌出来,沾湿了双扉。写道这里,一个孤独无聊的思妇形象就如在目前。这样抒情叙事双管齐下的写法还很多,《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等篇都是如此。

      作为*古典诗歌由民间走向文人自觉创作的标志,《古诗十九首》在抒情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二、善用比兴,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比兴”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地比喻,使其特征更加具体生动、鲜明突出;“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古诗十九首》在艺术手法上,就是继承和发展了《诗经》、《楚辞》惯用的“比兴”手法,衬映烘托,比兴兼用,着墨不多,言*旨远,用得意境深远、贴切自然。

      《古诗十九首》中的比喻俯拾皆是,多达23处。如: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驱车上东门》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客从远方来》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明月皎夜光》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今日良宴会》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明月皎夜光》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东城高且长》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行行重行行》

      ……

      其中,《冉冉孤生竹》是成功运用比喻的诗篇: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全诗十六句,纯用比喻的六句,结合比喻的四句,只有“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四句和末尾两句直接叙事抒情。可见,利用比喻表情达意,是本诗的突出特点。前二句“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诗人用简洁的笔墨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图景:一株纤细柔弱的竹子,孤零零地生长在大山的曲坳处。以柔弱的竹子比喻孤弱女子,以泰山比喻游子。诗中女主人公暗示自己本无兄弟姊妹,生长深闺,尚在未嫁,有如孤竹之隐于山坳。下面又用兔丝、女萝有蔓而密,缠绵不解之意,比喻男女之情难舍难分,缠绵固结。诗人并没有就此停止,而是用双起单承的办法,连贯而下,再用兔丝之生长有时,既比喻女子正值青春盛颜,又兴起夫妇生活无比和谐。以上四句,是女主人公对自己婚后生活的美好憧憬。“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四句告诉我们,理想和现实往往天差地远。女子和千里之外的人缔结婚姻,相隔甚远,相见实难。下面“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四句,选用了与其命运十分相似的蕙兰花作比,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使之显得含蓄蕴藉,韵味无穷。“含英扬光辉”,是花的颜色,也是人的丰采;是花的“时”,也是人的“时”。“过时而不采”,应“轩车来何迟”;“将随秋草萎”,就是“思君令人老”的意思。这套比喻,不但形象鲜明,而且在忧愁幽思中不可遏制地散发出一种强烈的青春的生活气息,抒发了青春不长,红颜易老,自伤迟暮的感慨。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涵,使它显得更加饱满,更加生动了。

      如果说《冉冉孤生竹》里大都是比喻的话,那么《迢迢牵牛星》则是通篇作比。诗中借助民间“牛郎织女”的故事,通过诗人的想象,塑造了一个勤劳的织女形象,着力刻画了织女隔着银河而不能与爱人相会的愁苦。勤劳的织女与心爱的人儿*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字里行间透露出对阻碍这对夫妇团聚的恶势力的憎恨。这不仅仅是描写了一个天上的故事,而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一个非常真切的反映。《迢迢牵牛星》与同类篇章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运用了全篇作比的方法,使这首短诗产生了巨大的容量,给人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艺术使命。

      《古诗十九首》中许多诗篇都能巧妙的起兴发端,很少一开始就抒**感。而且,《古诗十九首》中的“兴”是比较复杂的,并非单纯的“起兴”,有的是在开头“起兴”,如《青青陵上柏》以“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起兴,见出孤高正直、磊落坦荡的情怀,然后引发人生短促的处世感慨;《明月皎夜光》以悲秋起兴,铺排秋夜明月繁星及时节物候变化,渲染炎凉气氛;《明月何皎皎》使用“月”这一意象起兴发端,引发诗人的忧愁不寐的思绪;《涉江采芙蓉》、《庭中有奇树》用采择芳条鲜花以赠情侣的情节起兴。但也有的在中间“起兴”,如《行行重行行》以思妇自叙口吻倾诉别离相思之苦,在料想疑虑丈夫心情时,用“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起兴,“胡马”“越鸟”皆不忘本,由此衬托出“游子不顾返”的不是,集中体现她压抑不住的内心痛苦。有的是“比中有兴”或“兴中有比”,如“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用“孤竹”兴起下文顾影自怜、闺中寂寞的新婚少妇,这是两句含蓄的比兴语,但同时又以柔弱的竹子比喻孤弱女子,以泰山比喻游子。还有的是“兴中有兴”,如《冉冉孤生竹》首句用“孤竹”起兴,而下文以“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比喻女子的青春盛颜,以“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比喻青春逝去,又兴起美人迟暮的意思。

      总之,《古诗十九首》中的“兴”和“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融合使用,形成了兴而比的特征。比兴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使得《古诗十九首》永远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三、语言*易,深衷浅貌,语短情长。

      在语言方面,古代诗论家有过许多精辟的见解。“《古诗十九首》不作艰深之语,无冷僻之词,而是用最明白晓畅的语言道出真情至理。浅浅寄言,深深道款,用意曲尽而造语新警,从而形成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5]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指出:“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6]明代的谢榛也认为《古诗十九首》“格古调高,句*意远,不尚难字,而自然过人矣”,“**道出,且无用工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略不作意。”[7]《古诗十九首》诗中没有刻意雕琢的华丽词句,外貌看似*淡,但仔细咀嚼斟酌,就知道这些好像陈年醇酒,其味无穷,犹如顺口说来。浅*而不浅薄,通俗而不庸俗,似乎从肺腑中自然流淌出来,十分自然。

      如:《行行重行行》(之一)中,前两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简单的文字,*浅的句子,表面看来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但细心分析,就会发现写得思绪千里,柔肠百转。首句“行行”动词重叠,使得诗歌形象处在连续的动态之中,暗示路途漫长,再一重复,“行行”、“行行”表示路途更加漫长而遥远,有走不尽的意思。说明“生别离”的缘由;表明相去之远、相别之久;暗示游宦或游学的无果而终;预示了会面的虚无和缥缈。“与君生别离”的“生”字,表明不应当别离而生生别离,这对于女主人公心灵上的伤痕,深锐刺痛,不难想见。最后两句“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表现了诗人的无奈、愁闷,只得搁下这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而给以恋人贴切的安慰和深长的祝愿,自然流露出这种相亲相爱、始终不渝的真挚情感。

      再如《去者日以疏》(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古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全诗都用质朴自然的文字从容地写来,短短十句,就给我们营造出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境界。拿中间的写景来说,除了“白杨”两句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其余全用白描,其新旧之感、肃杀之气,全从客观物象中自然流露出来。日月随波,世事不常,以倏忽有限之生命竟有无法摆脱之羁绊,虽欲回归故里得享天伦,奈何“欲归道无因”。最后一句,**静静,但感情之复杂,心情之沉痛,直使人惨然变色。

      *易自然的语言,给予人们亲切、明朗、纯朴的感觉。说到语言的*易清新、一字千金,《十九首》中处处可见,如:“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孟冬寒气至》之十七)“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客从远方来》之十八)这些句子,不掺杂任何扭捏做作,完全用一种清新简练的叙事口吻,好像诗人跟读者面对面谈话。而且,诗人的感情表露的那么坦率、单纯、明朗,完全没有装模作样,藏头露尾的形貌。

      其他诗中,《青青陵上柏》(之三)中“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今日良辰会》(之四)中“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生年不满百》(之十五)中“生年不满百,常怀干岁忧”、《驱车上东门》(之十三)中“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等等,来形容人生短暂、岁月易逝,贴切形象,用语精警。《凛凛岁云暮》中的“眄睐”、“引领”;《明月何皎皎》中的“徘徊”、“彷徨”等词语,不仅描绘出人物外部动作,而且深刻地揭示出人物内心的感伤与失落,这样的抒情,用*易浅析、自然流畅的语言道出极深厚含蓄的感情,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四、巧用叠词,准确和谐,生动传神。

      《古诗十九首》在语言上的另一特色是叠词的运用。《文心雕龙》云:“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8]顾炎武说“诗用叠字最难”,但《古诗十九首》中有十三首用叠字三十一处,共用了二十一個叠字。分别如下:

      行行——副词,形容行走不止的样子;

      青青——形容词,形容草木葱茏;

      郁郁——形容词,形容草木茂盛;

      盈盈——形容词,同“嬴”,美好的样子;

      皎皎——形容词,明亮之意;

    [阅读全文]...

2022-05-27 20:33:03
  • 描写儿童的古诗大全(适合三四岁孩子的古诗)

  • 儿童,孩子
  • 古典诗词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但基本上都是在*世界,至于反映儿童生活的就比较少。因为诗人们大多在追求功名,寄托怀抱,或修身养性。大多数人目不旁骛,无意于在儿童题材上下功夫。

    有少量的儿童诗歌出现,这些反映儿童生活情调的诗词都是成年人的作品。像骆宾王那样七岁写出《咏鹅》来,那种真正儿童写儿童,这样的儿童诗那是少之又少。

    至于现在专门编印的儿童诗歌,里面收录有李白的思乡诗“床前明月光”,收录有李绅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甚至收录有王维的情感诗“红豆生南国”等,不只是儿童题材,其内容包罗万象。

    要认真起来,这些蒙学诗歌作品都是大题材,不是真正的儿童诗,只不过是其内容和篇幅适宜儿童记诵而已。下面我们选了八首短诗,它们才是真正的儿童题材,真正反映了儿童生活,表现了儿童的童真和童趣。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是选自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乡村的夏天很忙碌,大人们白天要下地除草,晚上在家里搓麻线纺织。小孩子们不会耕种和纺织,他们就在桑树的阴凉里学*种瓜。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诗歌里写女孩子的很少见,明代诗人毛铉的这首《*词》是很成功的一首。诗中叙述小女孩穿新衣学着拜堂成亲的事,表现了小女孩好奇而又害羞的心理。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写的是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孩子们放学归来,急急忙忙跑过杨柳如烟的河堤,他们趁着这难得的东风气候,放飞可爱的风筝。

    儿童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无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的诗《池上》,写的是小孩子驾着小船去偷采白莲,他以为很神秘。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已经露出了破绽,回来时小船划开浮萍显出了一线水面。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写的是暮春三月的乡村,篱笆边的树木花事已过,叶子还没有完全长出。一个小孩追捕电影的蝴蝶,结果蝴蝶飞到电影的油菜花里再也看不见了。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个头发蓬乱的孩子坐在潮湿的树荫草丛边,聚精会神地钓鱼。一个路人问话他也不答应,只是打手势,怕惊动了水里咬钩的鱼儿。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诗中写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放声高歌,突然一下子停了下来,也不走也不唱。原来是正在捕捉刚发现的一只鸣叫的知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诗人做了一辈子官,老来头发斑白回到家乡。小孩子看到老人感到不解,怎么说的是家乡话,人又从来没有见过呢?这肯定是一位客人,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儿童诗都是大人所写,他们写的是儿童的幼稚天真,活泼可爱;写的是儿童好奇爱玩的天性;写的是儿童的调皮憨厚,机智灵巧;写的是儿童的弄巧成拙,令人忍俊不禁。这些诗歌总的来说,都写得很成功,都是上乘之作。

    [阅读全文]...

2022-01-27 04:31:28
  •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有哪些

  • 艺术,成就
  •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古诗十九首主要内容大致反映了汉末的下层士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一类是描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情,一类是写追求功名富贵的强烈愿望与仕途失意的苦闷哀愁,其情感一以贯之,即以闺人怨别,游子怀乡,游宦无成,追求享乐的描写,表现出浓重的对人生易逝,节序如流的感伤,这种情绪虽然是消极没落的,但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着现实的意义,亦是当时政治黑暗的一种反映。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非常突出的,概言之,一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如明月皎夜光,诗人有感于深秋季节见物换星移,时序转变而产生朋友相交不终,世态炎凉的感叹,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增强诗歌抒情性,二是通过生活细节抒写作者内心活动,以含有叙述成分的情节突出诗中主人公的形象,如迢迢牵牛星,叙织女的神话故事,表现诗人脉脉不得语的相思之苦,又如西北有高楼,以描写女子高楼抚琴,抒发作者知音难遇的感慨,三是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其衬映烘托,语短情长,含蓄蕴籍,几乎涵盖了所有十九篇诗章,典型的如涉江采芙蓉,冉冉孤生竹等,四是语言不饰雕琢,浅*自然而又精练丰富,情味隽永

    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它下开建安诗歌,乃至唐诗,对我国诗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附:《古诗十九首》

    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阅读全文]...

2021-11-27 14:34:56
  • 唐诗发展的四个时期和艺术成就

  • 唐诗,发展,艺术
  • 唐诗发展的四个时期和艺术成就

      你们知道过唐诗发展的四个阶段是哪些吗?因政治环境的不停转变,唐诗的发展大大推动了慢词的发展,里头的词句引入了很多情感特质和审美内涵,喜欢的话就随小编一起来认识下吧

      1.初唐(618~713),为唐诗繁荣的准备期

      前五十年是南朝*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上官体”可视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后五十年,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突破了宫体诗题材,沈佳期、宋之问确立了律诗这种新形式,陈子昂提倡建安风骨,痛斥齐梁诗风,为唐诗开辟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2.盛唐(713~766),为唐诗发展的鼎盛期

      大诗人涌现,风格纷呈,题材广泛,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派,以李白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是盛唐诗的主流。杜甫带着盛唐诗歌的伟大气魄,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战乱后的现实,为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中唐(766~836),为唐诗的继续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诗歌数量、流派最多。严峻、冷酷的现实使诗歌的主流转向现实主义,以白居易、元稹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贯穿整个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基本宗旨是“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主张诗歌要有社会内容,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弊端,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讽喻作用。新乐府是与古题乐府相对而言、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韩孟诗派借个人遭遇反映现实的黑暗,艺术上追求奇险;李贺的浪漫主义想象瑰奇,颇多伤感;写山水抒发忧愤的柳宗元和学民歌颇有成就的刘禹锡诗歌独具一格;元结、刘长卿、韦应物、“大历十才子”和李益的诗歌也各有特色。

      4.晚唐(836~907),为唐诗发展的夕阳晚照时期

      这一时期现实主义诗歌继续发展,皮日休、杜荀鹤等人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在艺术上缺乏创造性。李商隐、杜牧等人的诗里充满迟暮黄昏的梦幻情调。温庭筠代表了浓艳纤巧的*诗风。

      唐诗兴盛的原因主要可从两个方面理解:1.社会原因。①时代条件。唐帝国空前的繁荣昌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国家统一使南北交通畅通无阻,文人有条件作全国性的漫游,广泛接触社会。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人们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安史之乱”等大事件的出现,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②作家构成。科举取士制度,使文学从宫廷和贵族的垄断中**出来,转到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手中。他们接*民间,不满现实,勇于革新,能直接给文学带来活力。③ 儒、释、道三教并行,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等艺术普遍繁荣,呈百花齐放局面,促进了文学上各种风格、流派的建立。④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以诗陚取士制度,促使士人专攻诗文,在创作上下功夫,有助于文学创作的普及。2.文学本身发展规律。①唐以前诗歌创作经验和技巧的积累。唐以前,诗歌已有*两千年的历史,既有《诗经》、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又有“楚辞”的.浪漫主义传统;既有汉魏诗人继承前代传统反映现实的经验,又有六朝描写田园山水,以及运用声律、对偶艺术技巧的经验。此外,四言、五言、七言、骚体、乐府、古诗、新体诗的发展,也在运用体裁形式方面提供了广阔天地。②诗人们批判地继承传统,大胆革新,勇于创造。如将对峙了二百六十多年的南朝和北朝两种不同文风融合在一起,以南朝的“文”,装饰北朝的“质”;以北朝的“质”,充实南朝的“文”,创造出*诗歌最健美的典型。

      唐诗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1.从数量上看,仅据清代康熙年间所编的《全唐诗》所录,就有诗人二千二百余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共九百卷。据胡震亨统计,有别集者六百九十一家。这种现象是空前的。2.从质量上看,唐代不仅有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还有王维、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杜牧等一大批优秀诗人。唐诗的水*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3.从形式上看,诗体大备,流派众多。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乐府、歌行、*体、绝句、新乐府等齐备;除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无白派等大诗派外,还有许多独树一帜的诗人,使唐诗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

      唐诗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称誉。诗歌的创作不仅古体、*体等各种形式及艺术技巧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作家和作品众多。《全唐诗》所收诗歌*5万首,作者2200余人,而且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其它时代无法比拟的。唐代诗歌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这也是整个唐代文学的一般划分。

      初唐诗歌是唐代诗歌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初唐大致是指从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时期(618-712)。初唐前期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较大。贞观时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虞世南、李百药等,他们的创作日趋宫廷化、贵族化,多是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齐梁积*犹存。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成为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四杰”的创作开创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文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陈子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总而言之,初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

      盛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极度繁荣时期。盛唐大致从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唐代宗永泰元年(713-765)。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风格独具的诗人。出现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比较有名的田园诗人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写作边塞诗的著名诗人还有王昌龄、王之涣、李颀、崔颢等。成就最卓著的两位诗人就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他们达到了浪漫与现实诗歌创作的顶峰。

      中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继续繁荣时期。中唐大致从代宗大历元年到文宗太和九年(766-835)。这一时期作家众多,流派林立。大历至贞元年间出现了韦应物、刘长卿以山水诗为主的诗歌创作、元结、顾况等新乐府先驱的诗歌创作,以及以钱起、卢纶等“大历十才子”和李益的边塞诗创作。贞元以后出现了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参加的新乐府运动,出现了以韩愈、孟郊为代表追求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还有风格奇谲怪诞的诗人李贺。此外,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也都独具独具一格。

      晚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衰落时期。晚唐大致从文宗开成元年到唐灭亡(836-907年)。晚唐诗歌影响较大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二人有“小李杜”之称。陆龟蒙、皮日休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多具闲适淡泊的情调。此外,温庭筠、杜荀鹤、韦庄等都有一定的成就。

      初唐时期代表作家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出现“边塞诗派”与“田园诗派”等.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中唐时期在中唐时期,诗人各有成就.但成绩最卓著的要数白居易,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进步理论主张,并亲自参加领导“新乐府运动”,白居易的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深受群众喜爱,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晚唐时期晚唐诗人较著名的有:温庭筠、李商隐、杜牧等.温诗绮丽柔糜,李诗晦涩.。

    [阅读全文]...

2022-07-16 01:47:29
  • 简论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 艺术,思想,文学
  • 简论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简论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欢迎阅读与收藏。

      简论古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五言诗起源于民间,这是一个基本看法。汉代以前民间已经有古代的“风谣”出现,比如春秋末期的“孺子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秦始皇时的“长城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

      西汉时民间歌谣已经开始大量流行五言诗,如西汉长安的“城中谣”,见于《后汉书·马援传》之后所附: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这些歌谣被采入乐府后,便成为乐府民歌中的五言诗,西汉乐府中的“饶歌十八曲”中已经有五言体,东汉乐府诗中的五言体已经占了主要地位。在乐府民歌的影响下,文人也开始学*写作五言诗,东汉初年班固的《咏史》便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东汉文人五言诗中。有署名的作品不多,大量是无名氏的作品。

      东汉无名氏的五言诗又被称作“古诗”,古诗本是魏晋南北朝对古代诗歌的通称,后来专指东汉无名氏的文人五言诗。钟嵘的《诗品》提到的古诗有五十九首,今存三十首左右。尽管很多东汉五言诗都消亡了,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精华部分都保留下来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写作年代,历来曾有过很多推测,或称是枚乘所作(见于《文心雕龙·明诗》),或称是曹植、王粲所作(见于《诗品》),均不可靠。*代研究者多以为,这些诗是东汉桓、灵时代的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作品,并非一人之辞、亦非一时之作。这个看法,无论从五言诗的发展历史,还是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思想内容来看,都是可信的。

      具体说,从五言诗的发展历史来看,东汉班固的《咏史》是最早的作品,其表现手法还不成熟。而古诗十九首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文人五言诗,所以不可能出现在西汉初年。从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思想内容来看,十九首所描写的洛阳还非常繁华,这说明应该是在董卓焚烧洛阳之前,因此也不可能晚到曹植所处的建安时期。

      一、思想内容

      东汉末年,游宦之风甚盛,许多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为了追逐功名,便不惜到处奔走,因而形成了“游宦”之风。游宦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能做官,一种是不能做官。而一旦他们仕途失意、功名不遂,游子便会牢骚满腹,感慨万分。又因为他们有着较好的文学素养,所以往往借诗抒情,这便是古诗十九首的写作背景。由于十九首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它的内容不外乎两大类:

      (一)抒发相思离别之情思

      这是就游子、思妇而言的。这类作品数量较多,成就也较大。如思妇思念游子的《行(hang)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表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客从远方来》: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而游子思家的有《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等。这些相思离别的歌咏,是十九首的重要内容,而透过游子、思妇的这种相思之情,又可以使读者感到流离失所、有家难归的动乱时代的背景,而这正是东汉末年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二)表达伤时失意之苦闷

      这是就游子本人而言的。这类作品往往是作者有感于人生的短暂,希望及时努力建功立业,表现出一定的自敬、自励,其中也有一些流露了知识分子失志后的牢骚苦闷和纵情享乐的思想。如《生年不满百》中的“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驱车上东门》中的“不如饮美酒”等。

      总体看来,十九首虽然从某些侧面反映了东汉末年那样一个动乱不安、危机四伏的社会,有一定的历史认识意义。不过它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狭窄,所接触的社会矛盾也是不深的,诗中弥漫着伤感的气氛。但值得注意的是,十九首对文人的心态,尤其是知识分子心理刻画非常深刻、独具特色,标志着人性的觉醒,标志着文学向人学的转变。虽然说文学的真正自觉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其实这种觉醒早在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和抒情小赋中就已经出现端倪,就已经开始了。人性的觉醒就是思考人活着是为什么,人生意义何在的问题。因为*文化的早熟,宗教在*历史文化的演变中过早的式微,超自然的人格神没有最终在历史中留驻,宗教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为人们提供一个精神寄托之所,所以人们从春秋战国之际就开始思考人的精神的归属问题,人生意义的寄托问题。追寻的结果是,儒家选择了社会,道家选择了自然,儒家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寄托人生价值,即追求人在社会历史中的意义,在社会历史中实现人生价值,因此,文人的宦游即是追求立功之举,而动乱的年代使他们的追求落空,最终失去了人生寄托,因而产生人生如寄、时光怵惕的感伤情绪。同时,在这种感伤和思考中,他们也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于是道家思想中的物我同一,齐生死等万物的思想也流露了出来,如《驱车上东门》中讲到“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而坟墓上“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然后想到“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因此可以说,古诗十九首中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是魏晋时期人性觉醒的先声。

      二、艺术特色

      (一)高超的抒情艺术

      十九首中篇篇都是言情之作,与乐府民歌不同的是,作者抒情的方法主要不是通过叙事,而是靠事物的烘托融情人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最典型的就是《迢迢牵牛星》一诗,通篇全是写景,诗人写天上没有情感的牵牛织女星,全是看到的情景,但情在其中,情景相生,真有化工之妙。

      另外,它还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来抒情,如运用梦幻、化鸟等浪漫主义手法来抒情,起到了独特的效果。

      在古诗十九首中,有些诗歌为了表达相思别离之苦,运用了化鸟这样一种独特的想象:“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凛岁云暮》)通过愿意化为双鸿鹄和晨风鸟的想象表达思念之深。

      还有梦幻、分离造成的思念之情日积月累往往使人产生错觉、幻觉。弗洛伊得认为,人的潜意识处在强烈的压抑中,当人在清醒的时候它像海底的冰山潜藏在人的意识深处,这种压抑往往会在梦中得以释放。梦幻是长久离别造成的心理缺失的补偿机制。

      在古诗十九首中,梦幻将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隋表达得尤为深切,如《凛凛岁云暮》: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呜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徙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此诗写远行之人到年岁将尽时还不见还家,思妇一方面盼着他回来,同时还担忧丈夫没有寒衣怎么抵御严寒。由于思念太深而产生了猜疑:“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正因为这种思念加猜疑的复杂感情使她因此生梦,后面即写梦中事。庆幸的是“良人惟古欢”,不曾抛弃旧爱,且“枉驾惠前绥”,丈夫委屈自己亲自驾车来接自己同去。这梦中事、梦中情全是思妇昼思夜想的情景。可是好梦太短,“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良人随梦而来,乘梦而去,留下的只有“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了。

      (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作者通过抒情、叙事、心理刻画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别具特色、非常鲜明。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青河畔草》,通过这首诗可以想象,在绿草青青的河畔,有一座长满垂柳的园林,园中的楼上有一位美丽的少妇,当此美丽的季节在凭窗远望,思念游子。对画中人物作者有特写镜头,“娥娥红粉妆”,配上周围的风景,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三)多用比兴手法

      十九首中比兴手法运用最多、最自然、最贴切的,奠过于《冉冉孤生竹》,诗中先以“孤竹”结根于泰山之阿起兴,接着以“菟丝(新婚女子的自比)附女萝”来比喻婚后夫妻感情的缠绵,然后是“伤彼蕙兰花(女子自比),含英扬光辉(新婚女子的美丽)。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又是比中有比。

      (四)语言自然精练、生动含蓄

      十九首的语言都是不加雕琢、**道出,“若秀才说家常话”,但却是句*意远、自然过人,所谓深中浅貌、短语情长、耐人咀嚼、禁得回味。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等。而成语典故的信手征引和叠字双关的巧妙运用,更增强了语言的这一特色。成语的运用如《明月皎夜光》一诗,其中的“不念携手好”,用了《诗经·邶风》里的话;再如《东城高且长》中的“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其中的“晨风”出自《诗经·齐风》中的《晨风》,“蟋蟀”则见于《诗经·唐风》中的《蟋蟀》。叠字运用方面,以《青青河畔草》最为典型,《迢迢牵牛星》中也有大量的叠字。双关语的运用如《客从远方来》,“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其中的“长相思”是一种丝棉,用在棉衣里;“缘”是指袖口的装饰,讲的也是夫妻之情。这对十九首语言的.优美和表现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总之,古诗十九首,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在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影响。其在思想上的成就在于开了文学向人学转变的先河,是文学自觉的先声;其在艺术上的高度成就,标志着五言诗这种*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诗体形式达到了成熟的阶段。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这都说明古人对十九首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

      关于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乐府本是汉武帝时开始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官署,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这些乐章、歌词后来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今存两汉乐府中的民歌仅四十多首,它们多出自于下层人民群众之口,反映了当时某些社会矛盾,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同时,其风格直朴率真,不事雕琢,颇具独特的审美意趣。

      《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皎》。

      作者和写作年代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价值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息息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在*诗史上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的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几至形成模式。它的艺术风格,也影响到后世诗歌的创作与批评。就古代诗歌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千古五言之祖”是并不过分的。诗史上认为《古诗十九首》为五言古诗之权舆的评论例如,明王世贞称“(十九首)谈理不如《三百篇》,而微词婉旨,遂足并驾,是千古五言之祖”。陆时庸则云“(十九首)谓之风余,谓之诗母”。 概括起来,《古诗十九首》在以下四个方面奠定了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一是它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为建安诗风的出现作了准备。

      二是它是汉代诗歌由民间文学过渡到文人创作出并现繁荣局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三是它将五言抒情古诗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

      四是它为五言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它崭新的诗歌形式及圆熟的艺术技巧,为五言诗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全文]...

2022-01-24 13:19:09
  • 春雪古诗三四句赏析(春雪中的表现手法 )

  • 春雪
  • 韩愈在文坛的地位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特别是他的散文清新脱俗,没有那种无病*做作的姿态,写得极为深刻。为此他也是唐宋八大家里绝对的老大,即使是欧阳修和苏轼等人,如果论散文成就的话,那也是望尘莫及。韩愈在前人的基础上大力改革,重新奠定了散文的格调,开创了大散文时代。韩愈除了散文之外,诗歌其实同样是一绝,一些经典的诗作,那也是脍炙人口。而且他把散文创作的手法动用到诗歌里,这也是千古以来一人,正是从他之后诗歌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丰富,也是开创了新的文风。

    ​诗歌是唐朝文学的专属,而韩愈所属于的”韩孟诗派“,对于诗歌的改革,那也是起到了推动作用。他的作品清新脱俗,写得也是很有韵味,无论是文学性,还是思想性,那都是达到了一流的水准,譬如这首经典的七言绝句《春雪》,那就是难得的佳作,整首诗意境唯美,写得也是很有趣,尽管只是那么淡淡着笔,但是却充满了诗情画意,读来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诗里面关于咏雪诗那是比比皆是,可是韩愈则又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描写,仅仅是这一点便是令他在唐朝众多的诗人中脱颖而出;雪其实是一种很寻常的自然现象,每当初冬时节,或者是初春都会下雪,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看到那些皑皑白雪,可能会觉得很*常,但是在诗人们眼中却又是充满了诗情画意,而韩愈在这首诗中,又是描写得很唯美,处处有诗意,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雪景。

    ​韩愈的诗自有一种独特的韵味,这也是与他的创作手法,还有写作风格有关系,这首《春雪》看似写得很普通,可是却充满了诗意,正是由于到了晚春时节,突然又下起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这时诗人看到那皑皑白雪,于是信手拈来,写下了这么一首有趣的诗,通篇一气呵成,还营造出了一种唯美的意境,让人能够从中感受到那种不一样的美。

    ​第一二句便是写了所见之物,正是由于到了春天,到处的花朵都还没有绽放,这让诗人有一些伤感,春天到了原本处处是繁花似锦,所有的花朵都开放了,可是由于天气的原因,所有的花都还没有绽放,只是到了二月初的时候,出门的时候才突然看到地面上小草,开始发出了新的嫩芽。这几句很写实,同时写得也很有趣,让人立马能够感受到美好的春天。

    ​第三四句又是再次描写了内心的感受,虽然已经是到了春天,可是还下着大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对于这些纷纷扬扬的大雪来说,它也是嫌春天来得太晚了,一直不愿望离去,所以故意化作花儿在那庭院间穿飞。最后这两句写得极为巧妙,也把晚春时节的雪景,还有春色融入为一体,使得这首诗意境高远,美得犹如一幅淡淡的山水画卷。

    ​韩愈的是散文是一流,而他的诗歌同样是一绝,这首经典的七言绝句《春雪》,通篇情感细腻,描写得也很传神,看似写得很普通,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唯美的春色,还有晚春时节不一样的雪景,这种细腻的笔触使得这首诗处处充满诗意,从而成为了一首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这样的作品那自然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阅读全文]...

2022-06-12 14:01:05
  • 木兰诗的艺术特点

  • 艺术,古诗文
  • 木兰诗的艺术特点

      《木兰诗》是一首英雄的赞歌,它成功地塑造了花木兰这一女英雄形象。木兰诗的艺术特点有哪些?下面由小编告诉你们吧,欢迎阅读!

      1、刻画“神奇”人物,塑造不朽艺术形象

      《木兰诗》是一首英雄的赞歌,它成功地塑造了花木兰这一女英雄形象。作品着力歌颂了花木兰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不慕功名的高贵品质,热爱家乡的*民愿望。从木兰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美德。木兰原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民女子,为了保存父老,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两千年前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她这一行为是何等大胆,她抛弃儿女情长,越过重重关山,勇敢地来到前线,这与*古代女子“绣花楼上,足不出户”形成鲜明对比,她身经百战,历时十年,打败敌人凯旋归来,直到这时同伴才发现她是女郎,经过战争的磨练,从一个普通姑娘成为一个坚强无畏的将军。但她功成不求赏赐,只愿回家与亲人团聚,恢复她当年“当户织”的劳动生活。文章通过木兰织布时“唯闻女叹息”的异乎寻常的情态描写;通过“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的旅途思亲的刻画;通过还乡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一系列行动,细腻而真实地揭示了木兰丰富的内心世界。总之,文章塑造了一个聪明果敢、坚毅质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的巾帼英雄形象。

      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

      这是《木兰诗》有别于北朝时期其他乐府民歌的一大艺术特色。《木兰诗》的前部分———木兰决计从军,匆忙备械,万里行军,十年征战,是从不同的角度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谴责战争的罪恶:“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叹息”中流露出人们的痛苦和无奈;“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年迈之人都不能幸免,写出兵役负担沉重的苦难现实;“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表达了人民厌恶战争、渴望和*的愿望;“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出战争的长期性、严酷性。木兰从军这部分,作者运用的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木兰诗》的后部分———还朝拒赏和回乡团聚,写出木兰的愿望和理想———热烈地渴求和*安宁的生活。这部分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读完《木兰诗》我们冷静理智地想一想,木兰,不是什么将门之后,未*武,未读书,而是在家织布的寻常女子,在长期酷烈频繁的战乱中能活着回来,已是命大福大造化大,是奇迹;而她不仅活着回来,还建功立业,官封尚书,阖家团聚,在那“野死不葬鸟可食”、“尸丧狭谷口,白骨无人收”的惨痛现实里,这无疑是浪漫的梦,是作者有意涂上的理想主义色彩。《木兰诗》在塑造木兰形象时,没有沉溺于血与泪的现实不能自拔,而是摆脱了沉重现实的束缚,在地狱般黑暗的现实中燃烧起理想的火炬,使在黑暗中的人们看到希望。它不仅写出现实生活是怎么样的,而且给人一股清新的力量。《木兰诗》写出的理想,是那样的明快、热烈、温馨。黑格尔说:“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木兰诗》敢于对现实生活的材料,根据理念的感性来改造,不仅以个别显现一般、以偶然展现必然、以现象揭示本质,还在描写中融注优美的爱憎鲜明的感情,体现崇高的道德和审美的品质,从高尚的情怀里迸发出诗的光辉,作者以自己理想的光辉照亮乃至在一定程度上改造描写对象,使本文脱颖而出。《木兰诗》前部分写现实,后部分写理想,它不仅写出了苦难,而且还写出了希望,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结合起来,表达了遭长期战乱蹂躏的人民的理想,喊出了人民的心声,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这是其在北朝民歌中独占鳌头的重要原因之一。《木兰诗》之所以被誉为“乐府双壁”之一,也是因为《木兰诗》不仅写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而且还写出了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不仅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而且还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

      3、繁简适宜、详略得当,放出奇光异彩

      《木兰诗》可称得上繁简相宜的典型之作,有时用繁,用墨如泼;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凡是使用繁笔的地方,都是作者精心描绘之处。木兰织布时心事重重,叹息声声,几经询问,说出缘由:原来木兰无心织布是因为可汗大规模征兵,征到了父亲头上,无法逃脱,父亲年老体衰,木兰没有兄长,思虑再三,毅然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此处描写,极为详尽,交代了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准备行装时,木兰连赴集市,匆忙而有序地购置战马鞍具。奔赴战场时,辞别父母,途经黄河,到达目的地黑山头,仅用了两天时间,夸张地表现了木兰出征的路线,行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反复运用“不闻……,但闻……”的句式,用荒凉的夜间环境烘托出木兰离家思念亲人,离乡越远思念愈切的心情。十年后,木兰辞官回家,亲人团聚,恢复女儿装,欣喜兴奋的感情。这些内容,作者不厌其繁,精心描绘,细致入微,可谓是泼墨入水。

      4、反复运用对照,暗示其含蓄意义

      对照是《木兰诗》反复运用的艺术手法,它含蓄但又不同于晦涩,更不是为了晦涩,作者总是要运用象征、暗示、隐喻、反衬、寄托、提示、对照等,将作品深藏的意义揭示出来。《木兰诗》分为两部分,前部分写现实: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谴责战争;后部分写理想:木兰征战凯旋归来,回到家乡,追求和*安宁的生活。前后两部分相对照,用其“谴责战争,热爱和*”这方面来理解文章的主旨。木兰“出征前的叹息,与还乡时的欢欣”相对照,木兰的爱憎思想就体现出来了。木兰“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两相对照,木兰反对什么,渴求什么,在其情感中就显露出来。“木兰不用尚书郎”和“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相对照,劳动人民“渴求和*安宁的生活”与封建知识分子“万里觅封侯”的理想,真是泾渭分明呀。

      5、互文手法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互文”也称互文见义,是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的两部分,看似无关,实则相互交错,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手法。整篇文章中作者大量使用互文,使主题思想表达得更加深刻。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说的是,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不幸战死,有的胜利回来了,而不是“将军经历多次战争战死沙场,壮士征战十年回来了”。此类互文的句子在诗中还有许多,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理云鬓”和“帖花黄”的动作同是当窗对镜来做的。再如,“东市买骏马……长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另外,全诗用口语写成,生活气息极浓,如,“唧唧”、“溅溅”、“啾啾”、“霍霍”这些拟声词的运用,朴素自然;“阿爷”、“阿姊”、“可汗”这些新词,都是俗文学的特色,不事雕刻而自然流畅等。全诗生动活泼,清新刚健,不失民歌特色,不愧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木兰诗的语言特点

      《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开篇采用的一问一答,是民歌中常见的。《木兰诗》语言生动质朴,极少雕饰斧凿:“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流传千百年来,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口语;除了“万里赴戎机”六句文字比较典雅外,其余都保留着民歌的形式和风格,连锁、问答、排比、重叠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而且语言丰富多彩,单就原韵来说,篇幅较长的乐府诗歌大都是隔几句换一个韵,很少一韵到底,这样才能使演唱的歌曲音节复杂而有变化。《木兰诗》一共换了七个韵,也可以说是七种曲子:“唧唧复唧唧……女亦无所忆”;“西市买鞍鞯……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暮宿黑山头……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天子坐明堂……不知木兰是女郎”;“雌兔眼迷离……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就相当于一个题下七首曲子。所不同者,这里则是一个完整的歌子。好多民歌每韵的句数比较整齐,而《木兰诗》的句数却比较参差。正因为它曾为乐人所演唱,所以古往今来都被收入乐府歌中,而且直到现在,仍有评弹艺人在演唱《木兰诗》。

      赏析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官位厚禄而热爱和*生活。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诗的句式特点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②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木兰诗文章修辞手法

      1、互文交错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2、复沓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3、顶真(顶针)

      (1)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4)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

      4、排比

      (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5、比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6、夸张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阅读全文]...

2021-12-06 03:28:42
  • 形容三四月的诗句107句

  • 四月,优美
  •   1、四月的草,绿得是滴滴欲翠,柔软的似地毯,躺在上面,软绵绵的,看着天上的云彩,听着远处传来的鸟叫,闻着淡淡的花香,心儿醉了。四月的水,是清亮清亮的,河边的树木,花草倒映在水中,像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四月更是出游的好时候,气候温和,不冷不热,春天的景色随处可见,站到高山之巅,更是美不胜收。

      2、北方飘雪的四月天,我把芳菲藏在心里,一个心花开放的人,定会看到最美的人间四月天。如果你愿意,那就请你,和我一同走进我们心田的芳菲四月!

      3、四月是悲伤的、让人们在墓前悼念,祭奠,怀念去了西方不再回来的魂

      4、倘若世上存在枝头与泥土的距离,我的飘落只为触碰你柔软的内心。倘你捧我在手,我就在四月的微风里燃尽一切明媚,只为把艳丽融化成你永恒的印记。倘若时间停止在此,我愿在这一刻死去。我愿飘进你的生命里,成为千年的花瓣雨。

      5、四月的桃花驱散了我的孤寂,牵动了我的深情,涌动着我的温暖,给了我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相思浪漫。

      6、四月的阳光、照在身上、时而很温和、时而刺痛了我的眼。

      7、四月的树叶实在是太美了,每年这时看到刚出来的新叶,实在很喜欢很感动,黄绿黄绿的,娇娇美美,牵动了我每一根神经,着实是太爱了。

      8、、四月的心情、就像那天气、总是让人捉摸不定。

      9、四月的阳光,暖的让人心醉,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想思考,一切都可以抛到九霄云外。让烦恼走远,把忧愁放下,将负荷忘却,推掉身上的责任,这是时候的我,可以静静的晒太阳,耷拉着头,自由的享受阳光中的朝气,像个孩子一般闭上双眼享受着片刻的悠闲。如果,还能听到舒缓的音乐,喝上醇美的香茶,一切都会变得充盈和丰实。如果,再能够找到一个绿草坪,头枕着双手,斜躺在草坪之上,仰望苍穹,飞鸟翱翔,流云闲步,阳光挥洒,诗意也会悄悄迸发在脑海中。

      10、走进四月,春天的心情也随着绿意的脚步姗姗而来!记忆深处的春天多了几分妩媚,于是,我就在想着,乡下老家的院子此时已桃花开开,梨花朵朵吧?只可惜院子里却少了我们孩童时候的笑声……

      11、四月的小雨,轻柔润滑,拂过你的脸颊,可以感受到温存;流在你的发梢,可以感受到甜蜜;停驻在树叶上,便萌生出丛丛绿意;汇集在枯河中,便让鱼儿找到了欢乐;撒播在山坡上,便是姹紫嫣红色彩纷呈;一旦钻入泥土里,整个大地就敞开了胸怀,迎接所有的精灵。

      12、四月,依旧携一丝清冷。风起,柳絮飞扬,如曼妙飞舞的梦蝶,在点点金色的光晕里打着旋,轻盈落下,飘落于眉间,飘落于掌心。茫然间,有些许伤感,又是柳絮飘飞的季节。

      13、人间四月天,清丽典雅的涉水而来,娉娉婷婷、清清浅浅、翩跹而至,让你尽展笑颜。袅袅的音乐轻盈着往昔的心情,漫叩窗棂的弯月仍是笑靥如花。白云奏响心灵的舞曲,蓝天挽起纯真的梦境。

      14、四月天,我并不了解,最美四月天,又怎能不多情,怎能不娇艳,你果真是人间四月天那时我魂牵梦萦得地方。

      15、四月,美好的四月,春天中的春天,就这样又一次无声无息地滑过,滑过指缝,滑过梦想,滑过寂寞,滑过悲伤。

      16、最美人间四月天,这话一点都不假。没有三月的微寒,没有五月的燥热。走到田野上,微风吹过,那阵阵牡丹花的清香扑鼻而来,使人心旷神怡。一朵朵牡丹花在阳光的沐浴下,在绿叶的衬托下肆意绽放。四月又是桃花盛开的季节,随处可见粉面桃花,笑迎春风,朵朵争奇斗艳。阳光照耀着田垄,一望无际的田野到处摇曳着春的美景,此情此景竟让我留连忘返。

      17、四月,被偷走的桃花红,变成了满树青涩的果;四月,被偷走的时光,变成了燕子的呢喃和迷离的烟雨;四月,被偷走了春意,迎来了满目的激情和满满的新意;四月,在风筝漫天的飞翔中,找到了那根牵在手中的线;四月,就这样在*静中走来,又在淡淡的相拥中渐渐走去……

      18、四月的天爱上了三月的地,但却离她太远,等到他思念的忧伤逆流成河时,天就会下起这丝丝入怀的雨,刮起这满面桃花的风。四月的风,恣意地吹拂亲吻着我们的脸,轻轻摇曳着我们的心;四月的云,躲在星空之中,默默地承载着尘世你我这永恒的依恋。

    [阅读全文]...

2021-12-11 11:52:12
  • 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成就

  • 诗歌,艺术,成就
  •   诗词歌赋本是古代学者用来抒发自身感情、调节生活氛围所作。白居易作为唐代的著名诗人,对其诗歌艺术特色的研究分析,既有利于对唐朝文化的深入了解,也有助于现代学者对其艺术特色的学*及参考。下面小编带来的是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成就,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白居易诗歌介绍

      (一)白居易背景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其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王”之称。仕途上,其官至翰林学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其许多诗词歌赋被列入《唐诗三百首》,以供*学*和背诵。

      (二)白居易诗歌分类

      白居易的诗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受诗和杂律诗。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自拾遗来,凡所遇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谕诗;又或退公独处,或移病闲居,知足保和,吟玩情性者一百首,谓之闲适诗;又有事务牵於外,情性动於内,随感遇而形於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又有五言、七言长句、短句,自一百韵至两韵者四百馀首,谓之杂律诗。”由于杂律诗中的艺术特色难以用言语来表述,讽喻诗过多涉及政治观点,所以本文将原有分类稍加修改,从养生诗、闲适诗、亲情诗三方面来讲述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白居易养生诗艺术特色

      (一)白居易养生诗的体裁特色

      白居易养生诗体裁包括五言古体、五言律诗、七言古体、七言律诗。其中占比较高的是五言古体。白居易的《仲夏斋戒月》描述的是其通过吃素进行养生的一种生活状态,体裁为五言古体。白居易写诗讲究随性自然,不拘泥于刻板的格律,喜欢创新体裁,这也反映了白居易爱好自由,不受约束,闲适养生的生活状态。

      (二)白居易养生诗的题材特色

      题材就是指诗歌作品在创作时所选取的材料。白居易养生诗的题材大多都是*常会经常看到和接触到的东西,而不是一些遥不可及的东西,他更注重自身修养。

      1.选材的日常化、生活化

      白居易的养生诗所描述的都是一些生活琐事,讲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描述自己对一些事情的喜怒哀乐的心情,所以其选材更贴*于日常生活。例如,他在描写自然景色时,大多选取田园间常见的小花小草、小鱼溪水,甚至是一些农作物或者家禽;在描写事物时,选取的都是日常吃穿用住的东西,包括书、蔬菜、围栏等。白居易养生诗的选材虽日常化、生活化,但其并不注重突出民生疾苦,是纯粹的对生活随时进行描述,安于养生。

      由于白居易选材的日常化,使我们后辈在阅读他的诗歌时,可以很容易地从中发现他的日常生活方式,就连他经常吃什么、做什么、对什么有偏爱。例如,从《斋月静居》中可以了解他喜爱吃斋,以及他吃斋时的一些感受;从《从老子》中可以发现他喜爱读圣贤书,对这些书的观后感也一目了然,甚至可以隐约看到他自己的有关主张。有时候连自己今天晒太阳有感而发也可以作诗一首,半夜惊醒、早起梳头等生活细节也能变成一首首诗歌。

      有些读者会觉得白居易的诗歌选材过于简单,没有内涵,没有雄心抱负,更没有对世风世俗的描述及感慨。其实,这正是白居易的特点所在,虽然他不能从选材方面打动读者,却能以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吸引读者,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表现生活的诗意化

      白居易注重生活细节,诗词歌赋以描述生活为主,所以他有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美的眼睛,他看待事物常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养生生活诗意化。如《新沐浴》中描写到“先进酒一杯,次举粥一坂。半甜半饱时,四体春悠悠”,这是沐浴前吃饱喝足的写照,短短两句,尽显诗情画意,可见白居易的养生生活充实有诗意,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养生大家。

      (三)白居易养生诗的语言特色

      1.喜用口语

      白居易的养生诗大多浅显易懂,喜欢用一些口语化的词,使诗词明白晓畅。在白居易的养生诗中处处可见像“渐觉”“不如”“不必”“可以”“只有”等口语化的词,例如在《因沐感发,寄朗上人二首》中“应是烦恼多,心焦血不足”“只有解脱门,能度衰苦厄”,就用到了“应是”和“只有”两个口语化的词。因为白居易作词大多都是即兴有感而发,所以诗句更像是一种口语描述,意思通俗易懂。

      像这种通俗化的诗句往往不被一些诗词大家所采用,更多的是流传于一些下层百姓口中。白居易的口语化式诗词歌赋更能贴*人们的生活,更能发挥其娱乐大众更娱乐自己的作用。白居易的这种独辟蹊径的创作手法,体现出了他为人率真、不争不抢,以养生为最高境界的生活状态。

      2.语*思深

      白居易的养生诗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修饰,有的只是*淡的描述,却包含着无限的韵味。养生注重自我修养,不被世俗所染,白居易通过描述清风明月,彰显自己豁达*静高雅的情怀,用诗词来描述自己的人生,真正做到诗意人生。与华丽的诗词歌赋相比,白居易的养生诗更具吸引力。

      (四)白居易养生诗的意象特征

      1.酒是伴侣

      从古至今,吟诗作画始终与酒相伴,白居易在作诗时也常常小酌。都说酒能消愁,白居易在养生诗中常提到自己感慨世态时举酒邀月,也常把自己对好友的牵挂寄托于酒中。所以酒是白居易不离不弃的伴侣。

      2.琴是知音

      朋友易找,知音难遇。白居易一生知音甚少,且相聚时间非常短暂,所以他寄情于琴中。他曾在《北窗三友》提到,琴是他的“三友”之一,在心情不适时,可以弹琴以净化心灵,抒发悲愤甚至不满之意。晚年时,白居易身体不佳,行动不便,那时琴更是他所离不开的知音。

      3.“松、竹、莲”是人格的写照

      在古代,植物的一些特殊品质常被诗人用来表述自己的品质。白居易一生热爱种植,其生活的四周种满了各式各样的植物,但在其诗作中描述得最多的就是“松、竹、莲”。松、竹位列岁寒三友之列,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的毅力,而莲出淤泥而不染,自珍自爱,正直坚贞。这些其实都是白居易自身人格的真实写照,他将自己的人格意于“松、竹、莲”之中,既含蓄又明显。

      三、白居易闲适诗艺术特色

      白居易的闲适诗与养生诗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同点,所以本文关于白居易闲适诗艺术特色的描述着重于与养生诗的不同点,主要是遣词用句及修辞手法。

      (一)白居易闲适诗的遣词用句

      1.叠字的使用

      叠词,顾名思义就是重复、重叠的词,例如“声声、皎皎”等。叠词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辞手法,它的特点就是利用汉语音节,使诗词在结构上显得更加工整,在节奏上显得更加有韵律美。使用叠词描述声音时,会使声音更具真实性;使用叠词描述景物颜色时,会使景物带给人们更多视觉上的美感。白居易的闲适诗中通过使用叠词,使其看似*淡的生活更显趣味,也更具有吸引力。

      2.喜用数量词

      数量词的运用,会使得整首诗更具带入感,“两只”“一双”等数量词的简单使用,会使得诗词所描述的画面更具真实性。读者在品读诗句时,可以在脑海中将诗句化作一幅图,形象又生动,既便于理解又便于记忆。白居易闲适诗中常常使用数量词,这不仅与其描述的内容有关,更与其自身生活特点及人格特点有关。

      (二)白居易闲适诗的修辞艺术

      首先是浅显的比喻。白居易闲适诗的创作仍以日常生活为题材,讲究写实,虽然他不会过多地运用夸张的比喻,但他还是会运用一些浅显的比喻来给自己的诗词润色,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关注度。白居易主张*淡闲适度日,又不失对人生的思考,为了使其写作风格与其个人人格相符,他摒除了使用华丽及夸张的修饰,而是转用易于被大家所理解而又不失诗人风范的浅显的比喻。这种比喻方式在白居易的诗中经常可见。

      其次是*易的典故。古代的用典就是运用各种典故来讲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为自己的诗词润色。如果只是粗略地品读白居易的闲适诗,很难发现有用典,但如果细细品味,其用典之处还是相当多的。这说明白居易有着丰富的典籍知识,能熟练透析地了解典故的内容,从而将其中更为*民化的小点运用到自己的诗词中,使得自己的诗词既能达到*易*人之效,又能运用典故阐明自己的观点。

      四、白居易亲情诗艺术特色

      白居易的亲情诗主要是讲述他对亲人的关爱及思念,虽然其艺术特色也有与上述两种诗相类似的地方,但它也有其特殊之处,主要就是其在亲情诗的创作中,在抒情时不忘讲明道理,喜欢运用主客颠倒的“对写法”。

      (一)抒情中偏爱说理

      白居易的亲情诗从表面看是抒发对亲人的思念及关爱,但细致品读不难发现,其大多数诗词在后半段更加注重的是说理。也就是一首亲情诗的前半段描述思念,后半段以对亲人的思念有感而发,引出相关哲学、心理学甚至佛学的道理,使得思亲有情有理。白居易这种亲情诗的撰写方式更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也不会被*定位为“无病*”,也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与其他诗词区分开来。

      (二)“对写法”的运用

      所谓对写法,就是“主客颠倒”,将原本的抒情主体和抒情对象相调换。这是古代描述思亲诗句中常用的写作手法。白居易的亲情诗中,绝大部分描述的都是他的友人或者亲人在某地思念他,很少描写他对亲人和友人的思念,这就是典型的对写法。这种手法的运用可以更加强调诗人对友人与亲人的思念,有一层递进的关系,就是你在想念我的同时,其实我也非常地想念你。这种反弹琵琶式的抒情既达到了抒发思念之情的效果,又不会显得自己柔弱不堪,不会现出自己的寂寞与孤独。

      结语

      白居易的诗歌虽然很大程度上具有共同的艺术特色,但是将其分为不同类型进行描述,会得到更加准确的艺术特色。本文从养生诗、闲适诗和亲情诗三类看似可以归为一类的诗词入手,主要介绍了养生诗的艺术特色,又从闲适诗和亲情诗上对白居易的诗歌艺术特色加以补充,使其更加完整,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成就]

    [阅读全文]...

2022-03-16 10:10:30
  • 古风系的艺术个性签名(47句)

  • 艺术,古风,个性
  •   1、花开旳美,美吥过妳笑容旳妩媚。午夜梦回,怕景物憔悴。

      2、长歌啼出,小情歌哼着浅蓝色曲调,

      3、沿途經過的從前、還來不及再重演---擁抱早已悄悄冷卻。

      4、默 然 相 爱, 寂 静 喜 欢 。

      5、君言:伊何苦为情落如此沧桑泛白。

      6、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7、總有一些人一些事。慢慢在時光的軌道裏漸漸銷聲匿迹。 無奈緬懷過去。卻只有那張依舊笑靥如花的臉。

      8、勇敢的离开,就像风筝那样,飞向,蓝得那么灼热的天。

      9、那过期的诺言即使破碎,我也会把他埋葬在心里

      10、安静的格调,享受静止的沉默和无人的寂寥

      11、花丛路人扰清梦,道是花香诱人醉。

      12、我是ー株倔强向日葵,寻找ー个属于我的小太阳。

      13、我像个困兽,想念你就像想念自由。

      14、無意,與衆不同.只因,品位出衆.

      15、只要把脸迎向阳光,你面前就不会有阴影。

      16、流沙】 漏 得 太快,只 因為 握 得 太緊·~

      17、我们都站在离别的火车轨道旁,双眼像没有焦距的镜头,眼前的景色渐行渐远。

      18、荒芜的青春,充斥着迷离的哀伤。你离去的身影依旧徘徊在记忆里。

      19、在看不见的角落里,阳光照不进的秘密

      20、晴空的世界,没有奇诺,只有卡布。

      21、如果什么事都以美好的开始为前提,结局是悲哀为后台戏,那么宁愿不要开始。

      22、阴晴圆缺,悲欢离合,都是命中注定,谁也逃不掉

      23、爱情使人忘记了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24、沉静的空气,环绕在身边,让时间失衡。

      25、凝眸的泪眼,只是午夜梦回时镜中的一个孤影。

      26、拾起记忆的碎片,还零碎地刺手。

      27、站 在 车 来 车 往 的 十 字 路 口 , 抬 头 看 天 空 斑 斓 的 云 朵 。

      28、一 条 折 不 断 的 线、系 上 那 无 关 记 忆 的 蝴 蝶 结 。

      29、暖色的梦变冰冷的枷锁,如果时光倒流峩扪能抓得住什么

      30、繁华奢庸,只撇下了一幕沧伤。

      31、消失的气息,我知道被诳骗的自己,和仓皇无措的容颜。

      32、在那人烟稀薄的大街上,触摸秋天淡淡的伤。

      33、掩埋了泪眼的斑驳,在转角之后扣上故事门锁

      34、那些陪伴着我的遥远的小星星,在一个个你美丽的谎言中显得暗淡无光

      35、有太多痴心茫然的追逐,,被无情的截途。

      36、所以我只能在宁静的黑夜中求睡眠领我走过所有静谧。

      37、我和你注定只能是繁华过后的孤灯,在苍茫的背影下写满了无奈的忧伤。

      38、回忆眷恋了受过的伤,天空暗蓝像害了寒,谁还在原地守望。

      39、时间是水 回忆是水波中的容颜

      40、一个花开的季节,用向日葵来温暖眼瞳。

      41、你我如若初见,何需感伤离别。

      42、*惯游荡于夜间,在偏僻地小巷,寻找天使遗落的幸福

      43、潇湘之雨 流年之末四處散淡的寂寞。

      44、时间不知不觉,我们后知后觉...

      45、海*面远方开始阴霾,悲伤要怎么*静纯白。

      46、单身是领悟,恋爱是失误,分手是觉悟,结婚是错误;离婚是醒悟,在婚是执迷不悟

      47、海阔凭鱼跃,桌宽任我眠 。

    [阅读全文]...

2021-11-29 20:24:19
艺术三四的古诗 - 句子
艺术三四的古诗 - 语录
艺术三四的古诗 - 说说
艺术三四的古诗 - 名言
艺术三四的古诗 - 诗词
艺术三四的古诗 - 祝福
艺术三四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