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望岳类似情感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望岳类似情感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望岳类似情感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望岳类似情感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青年杜甫漫游赵、齐等地,写下了《望岳》,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原文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现代诗)
五岳独尊的泰山
是何等气势
它郁郁葱葱
无边无际
横跨齐鲁大地
大自然的钟爱
赋予它
所有的灵气
和神奇秀丽
它气势雄浑
分割了
山南山北的晨晓和黄昏
望着升腾的层层云气
万千豪情自胸中荡漾涌起
张目远眺
归山的鸟儿映入眼底
待来日
定要攀登泰山顶峰
俯瞰脚下低矮的
众多山地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东岳。泰山是历代帝王封禅之所。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有“泰山安,四海安”的说法。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著名的五言古诗。一、二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挟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文言文古诗《望岳》文学赏析
《望岳》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文言文古诗《望岳》文学赏析,希望有所帮助!
原文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文学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宇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而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仙字精神。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未了”,绵绵不尽之意。这里,杜甫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杜甫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杜甫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杜甫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杜甫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杜甫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杜甫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杜甫早年就“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常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自任,没有这样的情怀,是写不出如此动人的诗句的。
这首诗虽是八句四联,中间两联又都是对仗,但它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它不讲究*仄,而且押的是仄声韵。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赏析】:
六句实写泰山之景。
开头一句“岱宗夫如何”,以一句设问统领下文。二句的“齐鲁青未了”自问自答,生动形象地道出泰山的绵延 、高大。“青”字是写青翠的山色,“末了”是表现山势座落之广大 ,青翠之色一望无际。这是远望之景。
三 、四句是*望之势。“造化钟神秀”是说泰山秀美无比,仿佛大自然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了,一个“钟”字生动有力。“阴阳割昏晓”,突出泰山的高耸挺拔,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 。“割”字形象贴切,给参天矗立的山姿赋予了生命力。
五 、六两句是*看之景,并由静转动。“荡胸生层云”描写山腰云雾层层缭绕,使胸怀涤荡,腾云而起,用“层云”衬托出山高。“决眦入归鸟”,是瞪大了眼睛望着一只只飞回山林中的小鸟,表现出了山腹之深。一个“入”字用得微妙传神,好象一只只小鸟从远处徐徐而来,又徐徐而去,足见山腹是何等深远了。
最后两句想象中的登山之情,仍是“ 望”,而不是“登”,是作者由望景而产生了登临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中的“凌”字,表现了作者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壮志。“一览众山小”,写诗人想象中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显得低小,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这首诗的题目是“ 望岳”,全篇紧紧抓住“望”字写景,写景中又处处烘托着一个“高”字。从而把泰山的万千景色、高大的气势渲染得纤毫毕现,令人如亲临其境。故此《望岳》一诗,成为历代描写泰山的佳篇,被人们传颂不绝。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首先,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的作品。杜甫的祖父是当时的著名诗人杜审言,他对杜甫的要求很严,据说杜甫7岁就会写诗。年轻时,杜甫有过两次漫游生活。在漫游中,他看到了祖国雄伟秀丽的山川,扩大了眼界,丰富了见闻。在洛阳,他与李白相遇,二人畅游齐鲁,谈诗论文,结下深厚的友谊。
《望岳》这首诗,应该就是漫游时期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泰山雄伟的景象,更重要的是,杜甫以登山为喻,抒发了他勇于奋斗与蓬勃向上的雄心壮志。
其次,解释诗中的部分词语。
1.岱宗:即泰山,在现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因为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这是对泰山的尊称。所谓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
3.齐鲁:指齐国与鲁国。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之北,鲁国在泰山之南。
4.青未了:青,指翠绿的山色;未了,指这翠绿的山色无边无际,延绵不断。
5.造化钟神秀: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神奇秀美。全句的意思是,大自然把它的神奇秀美都集中于泰山。
6.阴阳割昏晓:这里的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而阴阳,则指泰山的南面与北面。割,即分;昏晓,指黄昏与早晨。全句的意思是说,高耸的泰山把山之南与山之北,分割为早晨与黄昏迥然不同的两部分,山南明亮,山北昏暗。
7.荡胸生曾云:荡胸,使心胸摇荡;曾,意思就是层,曾云,就是重重叠叠的云雾。
8.决眦(zì)入归鸟:眦,眼角;决,裂开;全句是说,极力睁大眼睛,远望着鸟儿进入山中,回到窝里。
9.会当:定要。
10.凌绝顶:凌,登上;绝顶,这里指泰山的最高峰。
11.众山小:意思是,觉得群山都非常渺小了;这是意动用法。
再次,试翻译这首诗。
若问:怎么样啊,
这五岳之首的泰山?
啊,它连接着齐鲁大地,
那青翠的山色连绵不断。
大自然把它的神奇秀美,
都集中于泰山;
它使山南阳光普照,
却让山北一片昏暗。
那重重叠叠的云气,
令人心胸摇荡;
睁大眼睛远望那鸟儿,
飞回它们的家园。
我定要登上泰山之顶峰,
再俯瞰那显得极其渺小的群山!
最后,赏析这首诗。
我们先逐句分析。
第一句:“岱宗夫如何?”这是一个设问句。所谓“设问”就是自问自答。其实是作者替读者提个问题,然后由他来回答。这种修辞手法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引起思考,二是加深印象。你看,“泰山到底是什么样子呀?”当这个问题摆在你的面前时,你是不是自己首先要想想它的样子呀?这岂不是引起你的思考吗?当看罢作者的答案后,不管是否与你所想一致,你获得的印象是不是就更加深刻呢?这就是“设问”的作用,这也就是杜甫用这种手法的匠心所在。从这里可以看出,杜甫是多么欣赏他所望到的泰山,又是多么盼望读者与他共享祖国的壮丽河山啊!
后面的五句诗,都是诗人的答案。现在分析第二句。
第二句是“齐鲁青未了”。我们知道,“齐鲁”是指古代的齐国与鲁国,齐国在泰山之北,鲁国在泰山之南。而“青未了”是什么意思呢?青,这里是绿色;“青未了”是说,整个泰山都是绿绿的,而这种绿色连绵不断,覆盖了齐国与鲁国。请读者注意:诗人不是在泰山顶上介绍泰山的,而是在能看到泰山全貌的某个地方瞭望泰山的。不仅写出了泰山的地理特点,而且写出了它的高度与广度。
第三句是“造化钟神秀”。这句妙在承上启下。说它承上,是因为诗人要告诉读者“青未了”的根据;说它启下,是因为诗人下面要写大自然究竟把怎样的“神秀”集中到泰山身上。
第四句是“阴阳割昏晓”。这句写大自然集中到泰山身上的第一种神奇与秀美。那就是让泰山展现出的面容是独特的:当山的南面正是阳光普照时,山的北面却暗暗然如同黄昏一般了。而且,一个“割”字,就把大自然写活了,给读者的感觉似乎是,大自然手里握着神刀,把那么庞大的泰山一下子裁成两半。这显然又用了拟人的手法,于是,诗人有意无意地让大自然有了情感,好像它真的对泰山情有独钟。这种奇特的想象与潇洒的语言,唐诗中不能说没有,但绝对是罕见的。
第五句是“荡胸生曾云”。这是大自然赐予泰山的第二种神奇与秀美。这句诗是倒句(即倒装句),顺句应是“曾云生荡胸”,意思是层层叠叠的云雾从山中生出,忽东忽西、飘来飘去,令人心胸也随着起伏荡漾。这层层叠叠的云雾岂不是同望山人融为一体了吗?请看,在我们看来,很难学会的情景交融的写法,在杜甫的笔下便成了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第六句是“决眦入归鸟”。这句诗我看到好多解释。有的解释说:“目光追随归鸟;入,受到眼里,即看到。”有的说:“人目眦决裂,入鸟之归处,言所望之远也。”上述解释恐怕不妥。我觉得“决眦入归鸟”也是倒句,顺句应是“决眦鸟归入”或是“决眦鸟入归”。意思是用力睁大眼睛凝望那群鸟飞进(回)山林,回(进入)到窝中。“决眦”二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在这从未感受过的山鸟归林的景观面前陶醉的样子;“入归鸟”三个字,更写出了诗人不仅要极目群鸟飞翔着、鸣叫着进入山林,而且要真真切切欣赏飞入山林的鸟儿们怎样一个一个回到各自的安乐窝中。这便是描写大自然赐予泰山的第三种神奇与秀美。而诗人在描写泰山神奇与秀美的同时,他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就蕴含于其中了。
第七、八两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对这两句,历代评论家并无本质的分歧,都认为这两句诗表现了杜甫志存高远的胸怀,是他居高临下、雄视一切那种气势的绝响。“会当”就是一定要,只两个字,就写出诗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强意志;而“凌绝顶”也只三个字,就表现出诗人所追求的是人生的最高峰。这会使今天的读者想到林则徐少年时的豪言壮语:“山登绝顶我为峰。”
至于这首诗的结句“一览众山小”,那更是诗人望岳时心中腾起的海阔天空的美好想象。
逐句分析之后,还想简要说说这首诗在写作艺术上的特点。
1.这首诗从结构上来说,可分三个部分:第一句用设问的手法统领下文;第二句到第六句,用景物描写的手法回答第一句的问题;最后两句则是直抒胸臆,倾吐诗人远望泰山后激荡不已的心声。全诗上下贯通,环环紧扣,一气呵成。
2.用典而了无痕迹。这首诗用了好几个典故,知道的读者会觉得奇妙无穷;不知道的读者,也会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来。因为所用语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都是诗中的有机组成成分。比如,“齐鲁青未了”就源于《史记·货殖传》:“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再如,“一览众山小”则源于《扬子法言》:“登东岳者,然后知众山之峛崺(读lǐ yǐ,连绵)也。”
3.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人与事物的特点。比如,“齐鲁青未了”,用了摹绘兼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绿色的连绵不断与无边无际;“阴阳割昏晓”,则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力量;而“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又是用倒装兼对偶的手法,写出了泰山使人身心愉悦而畅快的魅力。
4.善于炼字。如,一个“钟”字,把大自然写成了恋人,使之有了恋人那样的专注与真情;一个“割”字,把大自然写成了匠人,使之有了匠人一般的智慧与巧手。
总之,这首诗的确写出了惊人之语,体现了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精神。
纵观杜甫的一生,由于种种原因,在为官方面未见其有大的作为,但在忧国忧民方面,在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同期的诗人是无法与他相比的。至于说到诗的造诣,毫不夸张地说:杜甫真的是登峰造极了,他所写的“一览众山小”的理想,也真的变成了现实!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2、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断肠。——曹丕《燕歌行》
3、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4、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曹植《明月上高楼》
5、尘缘一点,回首西风又陈迹。——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6、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7、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8、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9、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10、相思重上小红楼。——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11、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2、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春雨细如尘》
13、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
14、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1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16、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辛弃疾《汉*·立春日》
17、旧相思、偏供闲昼。——吴文英《夜游宫·春语莺迷翠柳》
18、垓下美人泣楚歌,定陶美人泣楚舞,真龙亦鼠虎亦鼠。——王象春《书项王庙壁》
19、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20、此心与、东君同意。——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21、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22、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薛道衡《昔昔盐》
23、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苏轼《贺新郎·夏景》
24、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苏轼《贺新郎·夏景》
25、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6、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27、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28、寻思难值有情人。——晏几道《浣溪沙·闲弄筝弦懒系裙》
2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0、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31、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唯有主人怜,堪羡好因缘。——牛峤《忆江南·衔泥燕》
32、画船捶鼓催君去。——舒亶《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
33、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孟郊《列女操》
34、人如风*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35、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36、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秦观《鹊桥》
37、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姜夔《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38、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39、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40、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4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4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43、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曹丕《燕歌行》
44、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45、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李商隐《风雨》
46、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47、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48、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49、漫向寒炉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陆游《浣溪沙·和无咎韵》
5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51、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欧阳修《诉衷情·眉意》
1、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调·其三》
4、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5、若顺*意,即无臣子心。——栖蟾《送迁客》
6、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7、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1、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沁园春·雪》
12、宁不知倾城与倾国。——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1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4、虢国夫人承主恩,*明骑马入宫门。——张祜《集灵台·其二》
15、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陆龟蒙《吴宫怀古》
16、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17、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8、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诗》
1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2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1、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钱谦益《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
22、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23、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陇头水》
24、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25、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刘辰翁《兰陵王·丙子送春》
26、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曹植《怨歌行》
2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曲》
28、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查慎行《三闾祠》
29、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30、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陆游《金错刀行》
31、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咏北海》
32、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33、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罗隐《西施》
34、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35、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6、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37、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38、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9、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4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42、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生。——戚继光《马上作》
4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杜牧《泊秦淮》
44、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45、春来未有不阴时。——辛弃疾《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46、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帘来。——张祜《集灵台·其一》
47、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48、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49、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50、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51、天时地利与人和。——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爱国是义无反顾的抉择,是不卑不亢的不畏,是忧国忧民的感叹,是救国救民的情怀。
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唐·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唐·杜甫
剑外呼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思乡之情,如涓涓流淌的溪水,奔流在隔山隔水的岁月里,用心感觉,温暖依然。
《》
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渡汉江》
唐·宋之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春夜洛城闻笛》
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岳类似情感的古诗
望岳古诗概括作者表达的情感
对情感失望的古诗
古诗《望洞庭》的情感
关于岳阳楼的古诗和情感
望月古诗诗人的情感
野望古诗表达的情感
类似岳阳楼记情感的古诗
野望古诗所表达的情感
古诗野望的手法和情感
望洞庭古诗抒发的情感
失望的情感语录
望岳古诗作者的思想感情
春望是不是爱国情感的古诗
春望思想情感相同的古诗
表达失望情感的古诗词
十五夜望月古诗中的情感
望岳是借物抒情的古诗吗
望天门山古诗诗人的情感
望天门山的古诗表达的情感
十五夜望月的古诗内容与情感
古诗的望岳
十五夜望月古诗的中心情感
望天门山是抒**感的古诗吗
春望古诗表达了诗人情感的诗句
描情感的古诗
情感深的古诗
画古诗的情感
萍的古诗的情感
很丧的情感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