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云丘山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云丘山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云丘山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云丘山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同叶翰林游虎丘分韵得丘字
程俱〔宋代〕
四顾渺*野,孤撑见林丘。常疑涌地出,傥复海所浮。
上有千人台,灵踪想前脩。无情肯深义,顽石亦点头。
下有百尺渊,神光干斗牛。阴崖不见日,草木皆先秋。
两晋多达士,东亭抑其流。结庐远车马,寄此山之幽。
一朝施白足,弃去如毛輶。矧伊桑下宿,肯作贾胡留。
初除拾遗酬丘二十二见寄(一作初拜命酬丘丹见赠)
崔峒〔唐代〕
江海久垂纶,朝衣忽挂身。丹墀初谒帝,白发免羞人。
才愧文章士,名当谏诤臣。空馀荐贤分,不敢负交亲。
摸鱼儿·雁丘词
元好问〔金朝〕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陈太丘与友期行
刘义庆〔南北朝〕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钴鉧潭西小丘记
柳宗元〔唐代〕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封丘作
高适〔唐代〕
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版本一)
封丘县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破,鞭挞黎庶令人悲。
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版本二)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维〔唐代〕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兰陵王·赋一丘一壑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鸟飞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将翔水,各哀其所生。——《淮南子·说林训》
屈*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江上吟》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李白《将进酒》
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荀子·修身》
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积不辍,可成丘阜。——《淮南子·说林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 / 期行》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 留别王维 / 送崔九》
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一节》
一丘一壑也风流。——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聚如丘山,散如风雨,迅如雷电,捷如鹰鹘——《元史·列传·卷四十四》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高适《封丘作》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后汉书·列传·班梁列传》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高适《封丘作》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黄庭坚《清明》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高适《封丘作》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王勃《滕王阁序》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韩翃《同题仙游观》
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辛弃疾《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杜甫《醉时歌》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苏轼《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
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佚名《晏子答梁丘据》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李白《沙丘城下寄杜甫》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 秦中寄远上人》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及弟子《季氏将伐颛臾》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曹植《箜篌引 / 野田黄雀行》
枫落河梁野水秋。淡烟衰草接郊丘。——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王维《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白云在天,丘陵自出。——佚名《白云谣》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李白《题元丹丘山居》
广胸中之丘壑,游物外之文章。——《小窗幽记·集豪篇》
1.《登白云山》明朝
陈则
叠涧层峦石径斜,云林回抱地仙家。绿漫九洞潇湘接,红烂千山踯躅花。谷鸟栖飞啼薜荔,寺僧来往在烟霞。酒酣不觉城阴晚,月出前溪映白沙。
2.《白云山》明朝
皇甫汸
青山行处尽,始觉白云深。锡化无僧在,钟鸣有客寻。花溪遥隐壑,萝径曲通林。坐得浮生理,悠然忘我心。
3.《怀白云山房》明朝
孙蕡
家住沧洲洲上山,数椽茅屋乱云间。天晴叠嶂开金碧,雨过清泉响佩环。高兴别来长寂寞,故人谁与共跻攀。洞门过鹤应相问,何事先生久未还。
4.《自西樵移居白云山》明朝
祁衍曾
懒性常畏人,颇与山灵遇。丘壑泊朝市,处世各有慕。敢云托清修,泉石遂成痼。所贵在适情,川岳无新故。浩浩海水深,冉冉云霞聚。郁郁松桂幽,依依林鸟度。赏心能几时,况乃…
5.《游白云山醉题僧壁》宋朝
杨杰
买得青山不用钱,金沙门外草绵绵。黄梅老令醉欲倒,拟借白云今夜眠。
6.《白云山》明朝
孙蕡
白云山下春光早,少年冶游风景好。载酒秦陀避暑宫,踏青刘呼鸾道。木棉花落鹧鸪啼,朝汉台前日未西。歌罢美人簪茉莉,饮阑稚子唱铜鞮。繁华往似东流水,昔时少年今老矣。荔…
7.《白云山房次韵马道士虚中三首·霜净天空心共远》元朝
方回
霜净天空心共远,一缕游丝无可剪。欲识人间真道人,眼*红尘念头转。历历落落一秃翁,取数过多邴曼容。从今教子为牧童,岂复敢望铭鼎钟。閒朋冷友时相聚,方寸不无暗合处。…
8.《游白云山次韵二首·其二》宋朝
刘跂
数子读书浑欲狂,深山纵汝共徜徉。千钧脚力有底健,万丈心情如许长。对景吟哦亦有意,逢人笑傲若无旁。幽花细草何足赏,岁岁天边仙桂芳。
9.《寄张约之读书白云山中》明朝
李之世
白云山上白云居,袅袅丹梯万仞馀。君自磨厓寻胜迹,何须服食检方书。三冬琪树依瑶圃,半夜银蟾傍土除。闻道班麟还可驭,凌风聊试碧霞裾。
10.《白云山松口占四首》明朝
卢宁
霜根彻九土,雪干掀重冥。鳞芬春不蚀,骨老冬还青。栋梁壮钜室,琥珀延仙龄。世人宝劲节,所重非丝苓。
11.《游白云山》宋朝
刘挚
西山矜霁色,林岭溯晨光。万象露荣秀,熙然数盛阳。扶筇喜暄暖,更得春日长。回阡互亏蔽,丛薄纷青黄。溪桥觉飞动,涨水起连航。杳杳岩壑步,翛翛松桂香。道人诵所闻,坐使…
12.《白云山松口占四首·其三》明朝
卢宁
万帚卓碧空,林列压高峙。拔地一千尺,蔽天三百纪。不贵大夫封,宁令御史耻。陡然风雨声,萧瑟清心耳。
13.《次韵宇文白云山·不用沉河起》宋朝
洪皓
不用沉河起,非关触石升。舒张如鹤出,变化似龙兴。仿佛玉山峙,依稀雪岭凝。帝乡乘可于,未易便超腾。 …
14.《登白云山顶·其二》明朝
梁有誉
石梁天畔驾晴霓,况复风光且杖藜。春蔼树迷秦岭北,夕阳山满汉台西。数龛荒藓诸僧散,一径飞花独鸟啼。莫向尘寰嗟白发,好从灵峤问丹梯。
15.《锦城方天瑞玄英先生*得白云山居图仿佛桐》元朝
仇远
翼翼山千朵,萧萧屋数间。石崖不可度,门径几曾关。绿树经秋在,白云终日閒。依稀镜湖曲,西岛水回环。
16.《白云山松口占四首·其四》明朝
卢宁
乔松种何时,寿应与山期。风起鸾鹤唳,月舞龙蛇驰。烈士摧击气,高人贞秀姿。卧云此中老,应抱南阳琦。
17.《登白云山绝顶题福林寺壁·绝顶烟霞涌佛宫》明朝
边贡
绝顶烟霞涌佛宫,肩舆百转路才通。群山下瞰惟苍霭,孤嶂高悬有烈风。趺坐可怜禅榻稳,豪吟那放酒尊空。欲从地土搜灵异,东括名山更几重。
带山字的古诗词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带山字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3、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5、*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2、攀千仞削壁,临万丈深渊。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天高地险,流水潺潺瀑飞悬;穿云破雾,清风拂拂衣衫翩!——《登庐山》
3、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有此观。——元·张养浩<登岳>
4、惊心动魄,喷雪鸣雷双耳愦;恸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断桥飞度,风声鹤唳肝胆裂;逶迤而上,缥缈一身似神仙!——《登庐山》
5、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唐彦谦《登庐山》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
7、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朱元璋《庐山诗》
8、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野,山僧尽道佛灯来。——王阳明
9、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10、石径俯云壑,竹林开幽境。——元·王旭<游竹林寺>
11、日观东北倾,两崖夹双石。——唐·李白<游泰山>其五
1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3、深秋访农事,东驰岱宗途。——元·张士明<呈灵岩方丈>
14、五老峰,三叠泉,含鄱口,龙首岩,侧看成峰横似岭,高低远*不一般,要知庐山真面目,携云伴雾不下山!——《登庐山》
15、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唐·李白<游泰山>其六
1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17、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除邓天台后,*流莫可群。——江为《瀑布》
18、挂*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日暮空闻钟。——孟浩然《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19、阳明无洞壑,深厚去峰峦。——明末清初·张岱<泰山>
20、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21、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摧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游含鄱口》
22、青云直上九霄天,峭壁凌虚万丈渊;破雾穿云盘道险,蜿蜒曲折石桥连;崔嵬孤突龙崖秀,诡异峥嵘牯岭悬;岚影波光仙境界,登峰造极峙江边。——《赞庐山》
23、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庐山瀑布》
24、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明末清初·张岱<泰山>
25、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李梦阳<泰山>
26、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积峡忽复启,*途俄已绝。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谢灵运《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27、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唐·李白<游泰山>其一
28、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秀甲东南》
29、佛手灵崖作道场,仙人洞里祭纯阳;华胥梦里十年相,簪笏门中百味伤;漫步蓬莱羡美境,常游庐岭爱风光;千年苦守不离去,只为清醇一滴香。——《清醇一滴香》
30、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唐·孙鲂《湖上望庐山》
1、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2、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张祜《题金陵渡》
3、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吴均《山中杂诗》
4、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6、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7、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8、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九月客至齐云山登高用东泉韵二首·其一》明朝
郑廷鹄
客至披云揽石龙,乘风飞度最高峰。尊前日出甘同醉,眼下天空信可容。丛菊有缘还对面,文霓何意独摩胸。凭谁记取留题处,千古磨崖是笔踪。
2.《空山吟十咏有序·其一·齐云山(上有泉清洌甘美)》明朝
王渐逵
下界尘嚣隐万家,中天积翠敞烟霞。何时更有清泉约,共试卢仝七碗茶。
3.《七律诗咏齐云山》明朝
唐寅
摇落郊园九月余,秋山今日喜登初。霜林着色皆成画,雁字排空半草书。面蘗才交情谊厚,孔方兄与往来疏。塞翁得失浑无累。胸次悠然觉静虚。
4.《九月客至齐云山登高用东泉韵二首·其二》明朝
郑廷鹄
十里招寻湖上行,湖光山色*人明。到来云谷花频插,莫厌龙池酒数倾。木杪寒猿窥旧窟,瓮头秋蕨露新茎。哨壶枉矢能娱客,潦倒谁知更解酲。
5.《题齐云山石室壁》明朝
唐寅
齐云山与壁云齐,四顾青山座座低。隔继往来南北雁,只容日月过东西。
山行古诗词鉴赏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行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山行
朝代:唐朝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5、深:另有版本作“生”。
6、坐:因为。
7、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8、远上:登上远处的。
9、山:高山。
10、车:轿子。
11、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2、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13、晚:晚上,通常指夕阳落下的傍晚。
赏析:
原文第二句中,是“深”还是“生”字在学术界仍就存在争议。清康熙陈梦雷编辑《古今图书积尘》作“白云深处有人家”。明万历赵宦光刊本,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作“白云深处有人家”。清乾隆《四库全书》收入的两种版本都有,例如明高棅编《唐诗品汇》和《御定全唐诗》作“白云深处有人家”,而宋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作“白云生处有人家”。有些课本中本诗也从原来的“白云深处有人家”修改为现在的“白云生处有人家”,并于注释处说明“‘生处’一作‘深处’”(考试时应以使用的课本为准)。94年版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作“白云深处有人家”。
【年代】:唐
【作者】:杜牧
【内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诗中写了山路、人家、白云和红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而是巧妙的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而有的只是陪衬。简单来说,前三句是为了第四句描绘背景,起铺垫的作用。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深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山路一直向上望去。这句里的“人家”照应了上一句的“石经”。山上的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就是这“石经”。有白云缭绕,说明这里的山很高。诗人让片片白云遮住了读者的眼睛,但确认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肯定会有另外与众不同的景色吧!
对上面的“山”、“山路”、“云”和“人家”,作者只是作了一个简单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但也只是点出了下文的“晚”和“霜”字,并没有表现出作者是多么喜欢秋天,秋天是多么吸引人。
“停车坐爱枫林晚”,这句诗跟前两句不同。很鲜明的表现出了秋天的美。“山路”、“白云”和“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但这枫林晚景却使诗人难以抑制这种喜欢这儿的心情。
“霜叶红于二月花”,补足第三句。在夕阳照射下,枫林显得更美,它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还要艳丽。通过描写这么一片红色,让人们看到了生机勃勃的秋天。
从这首古诗中,我充分的感受到了,诗人对秋天是那么的喜爱,秋天的景色是那么的美,让我加深一步的认识了着生机勃勃的秋天。
古诗原文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译文翻译
春光幻照之下,山景气象万千。何必初见阴云,就要匆匆回家?
就算天气晴朗,没有一丝雨意,走入云山深处,也会沾湿衣裳。
注释解释
山行:一作“山中”。
春晖:春光。
莫:不要。轻阴:阴云。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纵使:纵然,即使。
关于描写山的古诗词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描写山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杨柳青青江水*,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云脚低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10、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 《江南春》)
11、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短歌行》
12、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入若耶溪》
13、*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14、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卜算子》
15、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过松源晨》
1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山坡羊》
17、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18、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
19、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
20、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钱塘湖春行》
2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
2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23、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24、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
25、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古风·其十九》
2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27、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送桂州严大夫》
28、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登庐山五》
29、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早秋单父》
30、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双调》
1、手摩红日登三观,袖佛黄埃看九州。——王奕《和元遗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张真人》
2、岱宗何崔嵬,群山无与比。——贾鲁《登泰山》
3、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苏轼《念奴娇·中秋》
4、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6、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7、岱宗天下秀,霖雨遍人间。——张志纯《泰山喜雨》
8、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9、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10、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李白《别东林寺僧》
11、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秦观《满庭——蟹芳》
12、秋色无远*,出门尽寒山。——李白《赠庐司户》
13、洞天府地三千里,神府仙闾第一家。——徐世隆《送天倪子还泰山》
14、正气苍茫在,敢为山水观?——张岱《泰山》
1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6、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1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8、对朝云叆叇,暮雨霏微,乱峰相倚。——黄庭坚《醉蓬莱》
19、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李白《游泰山》
望天门山古诗词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望天门山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望天门山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慢慢飘来。译文二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边的青山……
鉴赏
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
艺术特色
“望”字统领全诗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青山相对出”……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边:天边。
古诗赏析
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即由此得 名。诗题中的“望”字,说明诗中所描绘的是远望所见天门山壮美景色。历来的许多注本由于没有弄清“望”的立脚点,所以往往把诗意理解错了。
天门山夹江对峙,所以写天门山离不开长江。诗的前幅即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长江流 经旧楚地的一段)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 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 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 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 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 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 景。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 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青山相对出”的`“出” 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 “*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 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 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 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它似乎包含着这样的潜台词:雄伟险要的天门山呵,我这乘一片孤帆的远方来客,今天终于看见了你。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如果要正题,诗题应该叫“舟行望天门山”。
描写紫云英的古诗词
紫云英是一种极为普通的农村植物。说它是花,它并不享有花的那种公主般的待遇,人们只是把它作为稻田的基肥和家畜饲料;说它是草,它的嫩茎上又举起一枝枝有如小火把一般的花朵。以下是描写紫云英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诗经》中有两处出现“苕”这个植物,且都读[tiáo]。一是“苕之华,芸其黄矣”,这里的“苕”是鼠尾草;另一处是“防有鹊巢,邛[qióng]有旨苕”,出自《诗经·陈风·防有鹊巢》,这里的“苕”是何种植物呢?
1.邛有旨苕
《毛传》在解释“邛有旨苕”只有简单一句:“苕,草也。”而在解释“苕之华”时更加详细:“苕,陵苕也,将落则黄。”而《尔雅》对于“苕”只有一种解释:“苕,陵苕。黄华,蔈[piào];白华,茇[bá]。”
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以下简称“陆疏”)认为二者是不同的植物。在《陆疏》中,“苕之华”,“一名鼠尾,生下湿水中,七八月中华紫,似今紫草。华可染皂,煮以沐发即黑。”[1]对于“邛有旨苕”,则解释到:
苕苕,饶也。幽州人谓之翘,夏生,茎如劳豆而细,叶似蒺藜而青,其茎叶緑色可生食,如小豆藿也。[2]
显然,根据《陆疏》,“苕之华”是鼠尾草,而“旨苕”之“苕”是“绕”,二者是不同的植物。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引清人马瑞辰的观点,将“旨苕”等同于“苕之华”[3],是不对的。
那么,“旨苕”的“苕”是什么植物呢?
清人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在“翘摇”这一条目下引用了《防有鹊巢》,并从音韵学的角度解释“翘摇”与“苕”的关系:
苕,一名苕饶,即翘摇之本音。苕而曰旨,则古人嗜之矣。[4]
据《*植物志》,翘摇,正式名小巢菜,学名Vicia hirsuta,豆科,野豌豆属,一年生本草,攀援或蔓生,一般生于海拔200-1900米山沟、河滩、田边或路旁草丛。[5]符合“邛有旨苕”的描述——邛,丘也。
所以,《防有鹊巢》之“苕”,实乃今日之小巢菜,味道大概是甜的,古人采而食之。今人夏传才《诗经学大辞典》[6],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7]将《防有鹊巢》之“苕”解释为紫云英,日本人细井徇《诗经名物图鉴》中也如此,这对不对呢?
2.轻衫醉卧紫荷田
紫云英,学名 Astragalus sinicus,豆科,黄耆属,与小巢菜同科,但不同属。二者是两种植物,不可混淆。紫云英产于长江流域各省区,生于海拔400-3000米间的山坡、溪边、田间地头及潮湿处,花冠紫红色,春季开花。这是一种非常好看的小野花,每年春风吹到江南,紫云英就结伴开遍整个田野,远看就像一片紫色的云海,相当壮观。
晚清举人徐珂(1869-1928)编有《清稗类钞》——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其中对紫云英的形态有较为详细的描写:
紫云英为越年生草,野生,叶似皂荚之初生,茎卧地,甚长,叶为复叶。春暮开花,为螺形花冠,色红紫,间有白者,略如莲花,列为伞状,结实成荚。
“紫云英”这个名字出现得晚,始见于*传统绘画的经典教材《芥子园画谱》,这本画谱由李渔资助刻于康熙十八年(1680年),其中“草虫花卉草木书谱”载:“紫云英:一名荷花紫草。”
荷花紫草是紫云英在江浙一带的俗名,以其花形酷似缩小版的荷花而得名,《浙江通志》载:
紫荷花,朱彝尊《鸳鸯湖棹歌注》:“草生田中,花开如茵,可坐卧,每籍此泥饮。[8]
朱彝尊(1629—1709)是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清代著名词人、学者,“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王士祯(1634—1711)、陈维崧(1625—1682)齐名。其《鸳鸯湖棹歌》一百首,与紫云英有关那首是这样写的:
春来河蚬不论钱,竹扇茶炉载满船。
沽得梅花三白酒,轻衫醉卧紫荷田。
朱彝尊49岁(1678)那年,康熙诏征博学鸿儒,次年三月,朱彝尊顺利考取,进入“史馆”纂修《明史》。但在五年之前(1674),他曾到北京拜访纳兰性德,岁暮思乡,遂作《鸳鸯湖棹歌》。这一思乡之作,以嘉兴当地风土人情为创作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比如上面这一首就写了河蚬、梅花酒、三白酒及紫云英几种江南风物。
河蚬[xiǎn]是一种淡水湖泊中的贝壳,圆底三角形,肉鲜美;三白酒是乌镇人的自酿米酒,也叫甜白酒,宋代已有,民国《乌青镇志》称此酒“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9];而紫荷田就是开满紫云英的田野。
风和日丽之春日,沽美酒,携好友,去到那开满紫云英的田野,酒酣则就地躺下,周围都是轻风花草香,这是何等惬意的事情!难怪朱彝尊要说“每籍此泥饮”,即借此以强留饮酒。而最后一句中的“轻衫”,让人不由得想起唐代诗人韦庄那句“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不过江浙人在田里种紫云英不是为了留人饮酒,而是用作绿肥。《嘉兴府志》云:“又名孩儿草,田家莳[shì]以壅田。”“莳”即栽种,“壅田”即肥田。据了解,紫云英的培肥效果极为突出,能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在提倡低碳农业和有机农业的今天,紫云英绿肥的作用不可小觑。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多用紫云英来养地培肥。[10]另外,紫云英也是我国主要的蜜源植物之一,紫云英蜜又名红花草蜜或草子蜜,是我国南方春季主要蜜种。
朱彝尊说紫荷田“花开如茵,可坐卧”,在湖北江城乡下长大的我对此有亲身体验。那时还在上小学,在一个明丽春日,和小伙们一起去田野里,河水潺湲,遍野新绿,尚未翻垦的稻田里则开满了紫云英,刚能没过脚踝,踩上去特别柔软。我们把牛丢在一边吃草,在紫云英的海洋里追逐,打滚……这是很遥远的记忆了,但那片开满紫红野花的春天却从未褪色。很久很久以后,读到韩育生老师《诗经里的植物》(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时,我才知道它的名字叫紫云英。
据说紫云英这个名字与云母有关。云母是一种矿物,在《神农本草经》中位列上品。《名医别录》按颜色将云母分为六种:云华、云英、云珠、云液、云砂、磷石。据葛洪《抱朴子》:“五色并具而多青者,名云英,春宜服之。”[11]紫云英这么美的名字,大概是从这里来的。云英宜于春日服用,而“紫云英”也正好也在春天开。
在得名紫云英之前,这种野草被贯以各种“苕”名,如苕菜、苕翘、苕子、苕子菜、马苕子等,这恐怕是今人将紫云英与《防有鹊巢》之“旨苕”相混淆的原因吧。
[1](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46页。
[2](吴)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咸丰五年(1855)丁晏校正本,卷上第15页。毛晋本,“夏生”作“蔓生”。
[3]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77页:“苕,蔓生植物,一名鼠尾、凌霄,生在低湿的土地上。”马瑞辰《毛诗笺传通释》,中华书局,第414页,引《尔雅》谓“苕,陵苕。”进而引《苕之华》以证之,将二者相混淆。
[4](清)吴其濬著,张贤瑞等校注:《植物名实图考校释》,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5]《*植物志》:第42(2)卷265页。
[6]夏传才:《诗经学大辞典》,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275页:“苕在不同诗句中同名异物,分别释为紫云英和凌霄花。”
[7]王力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80页。
[8]浙江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清雍正朝 浙江通志 5》,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59页。“泥饮”,是强留饮酒的意思。
[9](清)袁枚著;王刚编《随园食单》,江苏文艺出版社,2015年,第372页。
[10]林新坚等:《紫云英研究进展》,《草业科学》2011年第01期。
[11](明)李时珍著;张守康等校:《本草纲目》,*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暮归山中古诗词
古诗原文
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
衡门栖鹊定,暗树流萤乱。
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
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
译文翻译
黄昏时回家,山里已经昏暗,涧水里冼洗脚,月影在水中出现。
简陋的横木门上,喜鹊归巢入眠,黑暗的树林中,萤火虫乱画弧线。
老婆孩子都等候我归来,挑亮油灯一同饱尝粗茶淡饭。
我伫立在松树、桂花间纳凉,遥望疏朗的星星远隔着河汉。
注释解释
归:返回。
已:已经。
昏:天黑,傍晚。
濯(zhuó)足:洗脚。濯,洗涤。《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月在涧(jiàn):月亮倒映在涧水中。
衡门:横木架成的门,指简陋的房屋。衡,同“横”。《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栖(qī)鹊定:鹊鸟停在树上。泛指居住或停留。定,静下来了,此指鹊鸟入眠。
暗树:一作“暗径”。
流萤(yíng):飞行的萤火虫。庾信《哀江南赋》:“饥随蛰燕,暗逐流萤。”谢朓《玉阶怨》诗:“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杜牧《秋夕》:“红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妻孥(nú):妻子和儿女。孥,儿女。杜甫《羌村三首》;“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候:等候。
蔬饭:粗菜淡饭。
伫(zhù)立:长时间站着。
隔:分隔。
河汉:银河。《古诗十九首》:“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元稹《秋夕远怀》诗:“星繁河汉白。”
创作背景
蓝仁基本上是一位布衣,出仕的时间很短,亦没有任过高职,一直隐居家乡崇安山中。此诗即写作者山居生活片断,具有浓厚的田园风味。从诗中景物看,诗作描写的是一个秋初的傍晚,诗人刚好外出归来的情景。
诗文赏析
这首古体诗写诗人的一个*常的生活片断。诗人按照行动的足迹,安排了连续的四个场面。全诗没有奇思妙语,没有汹涌的生活波澜。诗人只是拣取身边日常琐事,*淡的生活场景,略加点染,流露出恬淡的生活旨趣,给人以情真语切的感觉。
先写归家途中的情景。“暮归山已昏,濯足月在涧。”暮色苍茫,乱山昏暗。崎岖的山道上,诗人信步归家。在诗人的感觉中,溪涧潺谖,淙淙作响;明月初升,清辉撒冷;涧水清澈,月影流布。空山是这样的清幽,这样的寂寥。身在其中,濯足清流,别有一番情趣。“濯足”暗用了《楚辞·渔父》的故实,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身份、生活态度和高尚节操。起句擒题,所写之景,所叙之事,无不是“暮归”,无不是“山中”。
随着诗人的脚步,眼前出现了一座山间陋室。“衡木栖鹊定,暗径流萤乱。”其屋横木为门,简陋如此;鹊栖其上,冷落可知。再以小径幽暗,流萤乱飞加以渲染,景象的荒芜,氛围的凄清,家境的贫寒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诗人的感情通过“衡门”作了隐隐的透露和巧妙的暗示。衡门虽然简陋,但如果自己不以为陋,也可以游息其间。贤者乐道忘忧,虽身处陋室,而不以为苦,反能自得其乐。这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尽管这种态度的背后也有悲哀和痛苦。诗人就是以这样的贤者自居,甘处衡门,自得其乐。从“栖鹊”、“流萤”等景物看,较一、二句所写事物已有一段时间间隔,这时夜幕降临已很久了。“栖鹊定”与“流萤乱”,这一“定”一“乱”,一静一动,相映成趣,下字十分准确,是句中字眼。
接下来便是叙写家人团聚的情景。“妻孥候我至,明灯共蔬饭。”天色已晚,灯火已明,粗菜淡饭已具,妻子儿女坐等诗人归家。和乐融融的山乡田家生活显得真切而自然。最后以诗人伫立松桂之下,仰望浩渺星空作结,意蕴幽远,含蓄深沉。“伫立松桂凉,疏星隔河汉。”夜已很深,万籁俱寂;晚风**,凉意袭人。诗人久久伫立,徘徊松桂之下。仰望天空,只见疏星点点,明月高悬,勾起了诗人无限的遐想。诗人似乎有所失落,有所追寻,而失落追寻的究竟为何物,又显得倘恍迷离,这就给读者留下了可供想象的无限空间。
全诗采用移步换景之法,层层推移,步步腾挪,使诗歌跳脱而有变化。诗人用疏淡的笔触,通过*凡生活事件的`叙述和特定环境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有对山问恬淡生活的热爱,也有人生失意后的淡淡哀愁。诗中的溪涧幽泉,青松佳桂等意象,透露出山野闲人那种清高隐逸的旨趣。而暗径幽深,流萤乱舞,又烘托出诗人烦乱茫然的情绪。诗的基调是较为明快自然的,但也多少笼罩了一层轻柔的迷惘和淡远的惆怅。诗人运笔古拙,洗脱铅华,纯用白描,以*实直朴取胜,而不以夸饰渲染为工。初读起来似觉有些乏味,但细加玩赏,便又能感觉到语虽淡而味终不薄。这也许就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关于云丘山的古诗词
写尼丘山的古诗词
描写山丘的古诗词
云绕山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云居山
山谷云的古诗词
宛丘的古诗词
立丘的古诗词
有巴丘的古诗词
有丘字的古诗词
乌云遮山的古诗词
关于桐丘的古诗词
云绕群山的古诗词
有云有山有女孩的古诗词
带丘林的古诗词
关于成丘的古诗词
山顶云海的古诗词
关于云髻山的古诗词
含有山青云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安丘
关于山云的诗句古诗词
写山和云的诗句古诗词
写黄山云海的古诗词
有关云台山的古诗词
关于商丘的古诗词
有没有古诗词重丘的吗
关于山上云雾的古诗词
关于黄山云海的古诗词
描写山光云影的古诗词
赞美灵丘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