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伯牙和子期有关的古诗

关于与伯牙和子期有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与伯牙和子期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与伯牙和子期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与伯牙和子期有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5) 语录(1) 说说(81k+) 名言(1k+) 诗词(25) 祝福(3k+) 心语(9k+)

  • 伯牙子期的经典诗句

  • 经典
  • 王安石《伯牙》诗:“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

    ”俞伯牙《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有关子期的诗句1,高山流水冯梦龙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2,警世通言冯梦龙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3,琴藏幽谷知音绝韩文宇 十年红梅深冬藏,不敌飞雪逆风扬。

    子期难觅瑶琴绝,奈何枝落百花江。

    4,伯牙绝弦列子·汤问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5,寄张元夫 薛涛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

    6,写意二首牟融 高山流水琴三弄,清风明月酒一樽。

    7,《无题》伯牙 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8,《无题》不识 秀水映山若佳人,妙手抚琴弄天音。

    冬去春来又一载,伯牙子期何处寻。

    9,赞知音 伯牙善抚琴,子辨音,高山情依依,流水叹古今。

    高山可仰止,流水能赏意,人去琴无声,琴在无人知。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出自<列子 汤问> 伯牙绝弦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

    高山流水琴三弄,清风明月酒一樽。

    出自《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

    ,志在登高山。

    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必得之。

    原文: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翻译:  伯牙与子期约定,待周游完毕要前往他家去拜访他。

    一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

    伯牙闻听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

    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有关子期的诗句1,高山流水冯梦龙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2,警世通言冯梦龙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3,琴藏幽谷知音绝韩文宇 十年红梅深冬藏,不敌飞雪逆风扬。

    子期难觅瑶琴绝,奈何枝落百花江。

    [阅读全文]...

2022-04-26 19:40:06
  • 关于伯牙子期的诗句

  •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李白《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五古·挽易昌陶》

    成风郢匠斫,流水伯牙弦。——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独嗟流水引,长掩伯牙弦。——骆宾王《乐大夫挽词五首》

    伯牙挥手,钟期听声。——嵇康《琴赋》

    不须买丝绣*原,不用黄金铸子期。——毛滂《上曾枢密》

    破伯牙之号钟兮,挟人筝而弹纬。——刘向《九叹》

    庄周高论伯牙琴,闲夜思量泪满襟。——罗隐《重过随州故兵部李侍郎恩知因抒长句》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陶渊明《拟古 其八》

    谁言伯牙绝弦锺期死,泰山峨峨水汤汤。——黄庭坚《西禅听戴道士弹琴》

    伯牙骨朽今几年,叔夜《广陵》无续弦。——刘基《旧在杭时为冷起敬赋泉石歌乱后失之今起敬为》

    子春伯牙非伶官,古能琴者必君子。——方回《听孙链师琴》

    伯牙之绝弦兮,无锺子期而听之。——东方朔《七谏》

    子期去不返,浩浩良不悲。——贯休《偶作二首》

    文章千载一知己,交结何须钟子期。——李攀龙《送谢茂秦》

    几拟以黄金,铸作钟子期。——贯休《古意九首》

    九死不干杨意荐,半生空负子期知。——胡直《忆昔行寄陈廷评南京初唐体》

    有丝不绣*原君,有金不铸钟子期。——胡仲弓《感兴》

    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李咸用《水仙操》

    瓠巴骑鲸上天去,伯牙成连亦千古。——白玉蟾《赠蓬壶丁高士琴》

    浅世断无钟子期,弦中妙意为谁举。——白玉蟾《赠蓬壶丁高士琴》

    世无伯牙手,锺子每长叹。——汪莘《访孟守》

    世无子期耳,伯牙泪空弹。——汪莘《访孟守》

    风流不减张京兆,雅尚真追向子期。——韩上桂《紫陌行》

    横琴妙在无弦处,何必知音有子期。——林景熙《答唐玉潜》

    向秀闻笛,伯牙绝弦。——李瀚《蒙求》

    座中那有钟子期,祇有鼾齁侧冠弁。——程恩泽《沈栗仲同年宰酃县以弦歌化之邑能鼓雅琴者四十余人其治可想以诗赠之》

    巴人白云难同调,今古应无两子期。——陆文圭《和刘濬见贽韵》

    成连刺船去东海,伯牙弟子何足观。——何绛《十四夜西湖歌》

    世上若无钟子期,破琴勿为俗子嗤。——方回《丹青歌赠王春阳用其神丹歌韵》

    不失伯牙心,不患无子期。——陈普《云庄劝学》

    [阅读全文]...

2022-03-19 19:16:18
  • 伯牙子期的经典诗句

  • 经典
  • 王安石《伯牙》诗:“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

    ”俞伯牙《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有关子期的诗句1,高山流水冯梦龙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2,警世通言冯梦龙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3,琴藏幽谷知音绝韩文宇 十年红梅深冬藏,不敌飞雪逆风扬。

    子期难觅瑶琴绝,奈何枝落百花江。

    4,伯牙绝弦列子·汤问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5,寄张元夫 薛涛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

    6,写意二首牟融 高山流水琴三弄,清风明月酒一樽。

    7,《无题》伯牙 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8,《无题》不识 秀水映山若佳人,妙手抚琴弄天音。

    冬去春来又一载,伯牙子期何处寻。

    9,赞知音 伯牙善抚琴,子辨音,高山情依依,流水叹古今。

    高山可仰止,流水能赏意,人去琴无声,琴在无人知。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出自<列子 汤问> 伯牙绝弦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干今交道好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

    高山流水琴三弄,清风明月酒一樽。

    出自《警世通言》 明·冯梦龙

    ,志在登高山。

    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必得之。

    原文: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翻译:  伯牙与子期约定,待周游完毕要前往他家去拜访他。

    一日,伯牙如约前来子期家拜访他,但是子期已经不幸因病去世了。

    伯牙闻听悲痛欲绝,奔到子期墓前为他弹奏了一首充满怀念和悲伤的曲子,然后站立起来,将自己珍贵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

    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

    有关子期的诗句1,高山流水冯梦龙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2,警世通言冯梦龙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3,琴藏幽谷知音绝韩文宇 十年红梅深冬藏,不敌飞雪逆风扬。

    [阅读全文]...

2021-12-02 20:18:17
  • 伯牙绝弦评课

  • 语文
  • 伯牙绝弦评课

      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伯牙绝弦评课 ,欢迎阅读。

      《伯牙绝弦》是小学六年级唯一的一篇文言文。仅仅只有77个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荡气回肠、耐人寻味的故事: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一开课,出示词语“清风徐徐”、“炊烟袅袅”、“依依杨柳”等,让学生展开联想,以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让学生以轻松的节奏走进课堂,在融洽的氛围中开始了学*。

      二、以读代讲,读出自己的理解。

      整节课,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的次数不下十遍。“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从刚开始接触课文时“大声朗读”、“读出节奏”、“再将文章读一遍,借助注释,看看哪些地方读懂了,哪些地方没读懂”,到穿插在理解中的一次次“引读”、“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呢?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配乐读等。每一次朗读并不是一味地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层层递进,步步提高。教师意在给学生充分读的空间,力求通过朗读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点燃学生热爱阅读文言文的热情。

      三、紧抓“知音”,品出意境。

      整节课,教师引着学生静下心来,在这短短的77个字中品读、想象、感悟。让学生品味“善”字的不同意思;以现代人的角度解读“善哉”;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换位体验;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会怎样赞叹?一次次地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赞叹与对“子期”的逝去的痛心。在此基础上,“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的理解水到渠成。这一品味,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那就是“千古知音最难觅”,珍惜拥有,珍惜友情。

      四、课外拓展。

      教师在教学中,多次引用了课外资料。如相传远在春秋时代,有一位素有“琴仙”之称的宫廷乐手,他就在这样如诗如画的高山流水之间,遇到了一位难得知己。再如在结尾处引出的小诗“摔断瑶琴凤尾寒,……”对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关“卡通视频”,讲述伯牙与钟子期相识的经过这一环节,我个人认为反倒冲淡了古文的韵味,如果老师能将这一部分的资料作为教师的过渡语言就更好了。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是一场人生的悲剧,是一个人生的寓言,是知音难求的人生叹息,是人们在孤独中寻求温暖的见证,是心存美好、渴望美好、珍惜美好的心灵的呼唤。感谢毛老师今天给我们演绎的这堂课,脉络清晰,引领到位,古文教学在她的手中是那么的`得心应手!这篇课文的关键词是“知音”,那我今天的评课的关键词就是“层次”。接下来我从“朗读有层次”“理解有层次”“拓展有层次”来谈谈自己的收获吧!

      一、理解有层次

      初读课文时,

      毛老师提醒学生借助课文的注释来读懂课文,然后分三组出示文中没有注解的词,第一组出示一字多义的“善”;第二组出示“念”的“得”,第三组出示“谓”“乃”和“复”,在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接着抓重点句“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先理解字面上怎么样的泰山和江河,再理解文字背后或者说琴声背后所传达的伯牙的心声。最后才是追问——“什么样的志向?什么样的胸怀?”每一步都落在学生的最*发展区,每一步都促进了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协同发展。然后毛老师乘学生兴头,结合“皎皎明月”“清风徐徐”等AABC,充分想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有效地调动学生去读书、去思考,步步深入又准确地演绎着文本中丰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迹的教学中,让学生明白了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学生们自然得出了伯牙和钟子期“心有灵犀”“心心相惜”的结论。而正因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所以“子期死”伯牙痛而“破琴绝弦”。追问学生,伯牙绝掉的仅仅是“弦”吗?他绝掉的是什么?就是这样有层次地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在轻松闪动着智慧的回答中破解难点,扎实基础,提高了阅读理解。

      二、朗读有层次

      古诗词的学*尤其需要意境的创设,不适宜直白地翻译,否则会打破这种意境。理解文言,感受文言,读,是重中之重。教学中,邵老师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进行朗读:扫除字音障碍、感知大意的初读,借助注解、练*停顿的试读,抓“哉”和“兮”这两个语气词指导朗读,角色转换的悟读,配以音乐的诵读,每次的朗读并不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环环相扣,步步提升。而这样多层次,多元化的朗读,都由一条“情感”主线紧紧地牵引,那就抓住文本的“情脉”——伯牙与子期的心心相通通,达到理解感悟的教学目标。老师肯花大力气去引导学生诵读古文,读得自然,读得有法。在不经意间,学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

      三、拓展有层次

      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所谓“拓展”,就是由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它实质上是一种迁移教学。适当的拓展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可扩充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毛老师的课堂拓展内容的呈现也是很有层次的:“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点拨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情;

      当伯牙再次与子期相遇不见其人只见到他的一座冰冷的墓碑,引入“子期墓前,伯牙写下了一首短歌”显现伯牙追悼知音的悲痛;课末三句名言的出示,将“知音”的领会进行了又一个提升。

      为了今天的评课,我特地查询了王崧舟老师的《伯牙绝弦》的评课稿,就跟大家一起分享,祝愿我们都能:细读,做文本的“知音”;定位,做课程的“知音”;理答,做学生的“知音”!

    [阅读全文]...

2022-01-16 03:35:14
  • 伯牙绝弦说课稿

  • 伯牙绝弦说课稿(通用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伯牙绝弦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天我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谊令人感动。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借助注解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文章内容,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

      3.创设情景,点拨感悟,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课前我进行词语铺垫,谈话导入课题。先领学生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引导学生说词。老师再出示几个这样的词让学生读。此环节的谈话设计,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为课文的拓展做好了铺垫,为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为孩子的说话训练铺好路。

      初读感知,读出节奏这一环节。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3.小组展示读,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4.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细读文本,感悟知音这部分,我将“绝弦”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知文章大意。伯牙为何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使学生深入理解“绝弦”的含义,通过设置从课文哪些地方描写中可以看出他们是知音?体会知音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志在清风,你怎么赞叹?等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艺术美和伯牙、子期之间的默契。通过仿句练*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词语运用能力,又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展。

      不幸的是,子期得病而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让学生体会这时的伯牙心情怎么样呀?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你想对痛苦、绝望的伯牙说些什么吗?安慰他、鼓励他?升华了感情,让学生深悟绝弦高深境界。

      一、文本解读

      《伯牙绝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伯牙把感情溶进乐曲中去,用琴声表达了他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的情操,以及像大海一样奔腾于宇宙之间的智慧,琴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钟子期的情操、智慧正好与他产生了共鸣。不管伯牙如何弹奏,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伯牙的心意。伯牙因得知音而大喜,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地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点评:文未见已感动。老师对此篇文章的解读不仅全面,而且字字句句充满了情感。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所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应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先在文本解读上下功夫。)

      二、设计理念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灿烂文化的载体。本设计借助文言文文本的特征,在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重点指导朗读和背诵,强化感悟、注重积累的策略,采用情景引领,以读为本,相机点拨,拓展积淀的方式,带领学生去读去思考去吸取,力图让学生体验到学*古文的乐趣。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训练点: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以及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过程方法引导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的方法。(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渗透点:学生能从文中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能从课内外延伸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增加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教学难点: 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五、说学情

      本课教学,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的学*,尽管短小、浅显,又有古诗文学*的基础在,但遇到困难如何消除畏难情绪,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有学*兴趣,达到思维兴奋点是组织教学的关键,因此在"备教材"的同时,我也在"备学生"上下了功夫。

      1.发挥范读榜样作用,增强学*动力。

      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都落在朗读上,要树立"朗读第一位"的教学观,但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不易的,所以老师的精彩范读往往可以促进学生朗读欲望的产生,形成学*的动力。

      2.自主合作,改变学*方式;团结协作,减轻学*压力。

      学生学*新知的过程,是思维火花互相碰撞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听说读写的过程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并进的过程,这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因此,在突破本课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这一环节的处理上引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方式和学*方式。

      3.以读为主线,教方法、养*惯。

      以读为主线,初步教给学生学*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文言文的*惯也是相当重要的,这将为以后初中文言文的学*打下基础。因此我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通、读懂、熟读成诵,感悟学*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在批批划划中养成学**惯。

      (点评:老师进行教学设计,必须从学情方面去精心考虑。"一切为了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已,需要真真切切地落实在每节课上,落实在每个教学活动中。从上面老师对学生的分析可以看出,老师注重到了教学的基点是学生,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时以学定教。)

      六、说教法,学法

      教法: 运用"以读代讲"法, ""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

      学法: 学*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是读,学*文言文的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生在本课中的主要方法是朗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文,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细读——精读——美读——熟读成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悟相结合,除此之外,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还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读懂了课文内容。

      七、说教学过程

      课前有一个想象词语意境的简单交流,"杨柳依依""白云悠悠""清风徐徐""炊烟袅袅"让孩子想象出来优美的意境,用心读出这些词语的声音、画面、味道,感受语文是一门美的学科,不仅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孩子的语言积累,而且能够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易于教学的展开。为课文的美读和拓展做好了铺垫,为帮助孩子理解课文内容,为孩子的说话训练铺好路。

      (点评:教学有时间——课堂时间一般是40分钟;教学无时间——凡是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资源对学生都起着教育教学的作用。此时,老师在课前,看似无意却实属有心的安排了一个想象词语意境的词语交流,用想象意境读"杨柳依依""白云悠悠""清风徐徐""炊烟袅袅"这些词语,将学生的思绪、情感,学*的氛围带入到了课堂的学*中。)

      (一)音乐引路,揭题激趣:

      播放《高山流水》。在大屏幕上播放高山流水的风景画,配上动听的音乐,让学生静静的欣赏聆听,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轻松下来,同时也为下文伯牙与子期因音乐而成为知音的学*做好了铺垫。教师介绍:这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就是*十大古典名曲之一《高山流水》,它记载了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古文《伯牙绝弦》。拉*了文本和学生的距离。

      (点评:音乐的引入已逐渐成为了语文的一种教学形式。形式应为内容服务。此时,学生由课前的读词想意境的美,进入由音乐引进的本课的主题《高山流水》记载的千古佳话——伯牙绝弦,学*的意境非常美。这样的导课非常自然,课前课始美境一体。同时,这样的教学意境潜意识地为本文后面要呈现的悲壮做了铺垫。)

    [阅读全文]...

2022-01-30 04:00:12
  • 伯牙鼓琴译文简短(伯牙鼓琴全诗的意思)

  • 世纪恒通在线温馨提示:语文统编教材小学阶段共指定了18篇课内小古文,涉及《三字经》《弟子规》《吕氏春秋》《孟子》等诸多国学经典,以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起来学*吧!

    【注释】

    ①本文选自《吕氏春秋 .本味》。《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又名《吕览》。 ②鼓:弹。 ③方:正当。 ④志:心志,情志。 ⑤太山:泛指大山、高山。一说指东岳泰山。 ⑥善哉:好啊。 ⑦巍巍:高大的样子。 ⑧少选:一会儿,不久。⑨汤(shāng)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⑩绝:断绝,剪断。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弹琴的时候,心志所想是巍峨的高山,锺子期赞叹: “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高山! ”一会儿,伯牙又将心志放在流水。锺子期又赞叹道: “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锺子期死后,伯牙悲痛地把琴摔破,折断了琴弦,终身不再弹琴,因为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谁值得他为之弹琴了。

    【赏析】

    这篇文章写的是 “高山流水 ”的故事,伯牙与锺子期之间的关系,便是 “知音 ”一词的来源。文章以 “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听之 ”总领全文,运用比喻和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写出了伯牙寄情怀于琴音,而锺子期能领悟琴音传达出的情感意趣,表现了两人高超的音乐造诣,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阐述了知音难觅的道理。

    [阅读全文]...

2022-01-07 20:47:31
  • 伯牙绝弦阅读题及答案

  • 阅读,语文
  • 伯牙绝弦阅读题及答案

      伯牙绝弦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伯牙绝弦阅读题及答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小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①伯牙善鼓琴鼓:_____________

      ②洋洋兮若江河洋洋:___________

      ③伯牙谓世再无知音知音:___________

      ④乃破琴绝弦乃:_____________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中需要停顿的地方。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小题4:“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什么?

      参考答案:

      小题1:①弹②广大③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④于是

      小题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小题3:①太好了,高大巍峨,像泰山!②不管伯牙的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小题4: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小题1:试题分析:“鼓”是古今异义的字,应作动词,根据语境可译为“弹”。“洋洋”是形容的江河的词语,根据这个推断即可译出。“乃”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字,译为“于是,就”。“知音”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一样。

      小题2:试题分析:要断句,首先要把句子的意思大致翻译一下,这个句子的意思是“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难找到听得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根据句意,应画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如果多停顿一下,可以把“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中的“谓”后面再加一道斜线。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善、峨峨”等。“善”表示称赞的词,译为“好,太好了”。“峨峨”是用来形容山脉的,可译为“巍峨,高大”。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4:试题分析:“伯牙绝弦”的故事妇孺皆知,故事写的是伯牙与子期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心心相通,能互相理解并欣赏对方,彼此视为知己。

      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不通的④独一无二的⑤极、最伯牙绝琴()斩尽杀绝()绝处逢生()美妙绝伦()绝大多数()悬崖绝壁()

      善:①擅长、善于②好③善良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伯牙善鼓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心怀不善()多愁善感()善始善终()英勇善战()

      2、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

      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④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句子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句子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①句子含义:伯牙奏琴,心中想的是高山,钟子期说道:“(弹得)好啊!那巍峨雄伟的气势就如同泰山啊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_钟子期是真正了解俞瑞的,是俞瑞的知音人。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_破琴绝弦,终生不复古。

      ①句子含义: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有知音于是就就把琴摔了终生不再弹琴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知音难求和失去知己的悲痛。

    [阅读全文]...

2022-06-18 23:54:11
  •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 古诗文
  • 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

      《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战国郑人列御寇著《列子》一书中有关于伯牙鼓琴的民间故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伯牙鼓琴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①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②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③,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④声哉?”——选自《列子·汤问》

      翻译: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宽广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想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注释:

      ①得:体会。②卒:通“猝”,突然。③操:琴曲。④逃:隐藏。⑤志:志趣,心意。⑥伯牙善鼓琴,善:擅长。⑦善哉,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⑧峨峨:高耸的样子。 ⑨洋洋:宽广的样子。 ⑩鼓:弹奏。

      伯牙介绍

      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擅弹古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伯牙从小就酷热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师傅说是找仙师,便走了许久。伯牙见老师还不回来,就沿着一条小路找师傅。发现了一个美丽的

      地方,便弹出一首好曲。这时师傅突然出现,说:“好啊!仙师被你找到了!”师傅带他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

      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伯牙与钟子期

      据载有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伯牙大笑。道:“你真是我知音啊!”于是两人便结为兄弟。一起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两人千古传诵的诗篇: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阅读全文]...

2022-07-24 22:56:24
  • 《伯牙鼓琴》原文及译文

  • 古诗文
  • 《伯牙鼓琴》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伯牙鼓琴》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伯牙鼓琴》原文:

      佚名〔先秦〕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译文:

      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锺子期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巍峨的泰山。”不一会儿,伯牙心里又想到流水,锺子期又说:“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锺子期死了以后,伯牙摔琴断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伯牙鼓琴》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阅读全文]...

2022-05-21 22:50:50
  • 伯牙鼓琴翻译简短(伯牙鼓琴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

  • ▲▲▲点击头像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说明:翻译共分四行:1.原文;    2.逐字直译;3.意译,力求符合现代汉语表达*惯;4.重点字词或知识点的说明(必要时)。

    伯牙,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因与钟子期的知音故事而闻名于世。

    伯牙本来姓“伯”,又作伯雅。但这个姓氏比较罕见,《百家姓》中没有收录,在明朝《百家姓续编》中也仅排第491位。所以,“伯牙”这个名字给人的直觉是前面应该还有一个姓。可能是为了让名字符合一般人的直觉,同时与“钟子期”的三字姓名形成“对称”效果,方便记忆传播,明朝冯梦龙在短篇小说集《警世通言》中将伯牙的姓名改造成“姓俞,名瑞,字伯牙”,这一改动对*影响很大,如京剧《伯牙碎琴》(又名《马鞍山》、《知音会》)。

    据说伯牙在本篇故事中演奏的曲子分别叫做《高山》《流水》。但现在流传的《高山》《流水》是伯牙创作的原曲,还是*的神作,站长对音乐了解不多,不敢妄言。

    1976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水星上的一座环形山为“伯牙环形山”,以纪念这位艺术大师。1977年,美国发射了“旅行者2号”和“旅行者1号”两艘宇宙飞船,其上各带有一张名片为“地球之音”的铜质镀金激光唱片,这张金唱片承载着人类与宇宙星系沟通的使命。相传为伯牙所作的琴曲《流水》,作为人类音乐典范作品之一,被收录进了旅行者金唱片中。

    先贤经典篇章为华夏文化之无尽藏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吾辈与后代之所共适

    若本篇翻译有一二可取之处敬请分享给朋友共同探讨或为孩子收藏以备学*参考

    [阅读全文]...

2022-07-26 09:34:52
与伯牙和子期有关的古诗 - 句子
与伯牙和子期有关的古诗 - 语录
与伯牙和子期有关的古诗 - 说说
与伯牙和子期有关的古诗 - 名言
与伯牙和子期有关的古诗 - 诗词
与伯牙和子期有关的古诗 - 祝福
与伯牙和子期有关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