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古诗词中的兰溪

关于兰溪古诗词中的兰溪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兰溪古诗词中的兰溪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兰溪古诗词中的兰溪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兰溪古诗词中的兰溪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122) 说说(133) 名言(28) 诗词(10k+) 祝福(59) 心语(1)

  • 兰溪棹歌古诗意思(兰溪棹歌古诗诗意)

  • 诗意
  •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名篇。此诗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美景和渔民的欢乐心情。全诗四句。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山,诗句写得纤丽、秀气;后两句给人的感觉则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间流传的物候语,朗朗上口,朴实无华,又令人置信地叙述一个事实:春雨一下,兰溪江的鱼就多起来了。前后诗句文笔虽然不同,却协调地组合了一幅春江月夜图。

    译文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注释

    ⑴兰溪:即婺州(今浙江金华)境内的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⑵凉月:新月。⑶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⑷三日:三天。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赏析

    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歌唱当地风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刘禹锡《踏歌词》)取景多在日间。因为在丽日艳阳照映下,一切景物都显得生气蓬勃、鲜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们的美。此篇却独出心裁,选取夜间作背景,歌咏江南山水胜地另一种人们不大注意的美。这是它在取材、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凉月如眉挂柳湾”,首句写舟行所见岸边景色:一弯如眉的新月,映射着清冷的黑暗,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雨后的春夜,月色显得更加清澄;时值三月(从下文“桃花雨”可知),柳条已经垂缕披拂。眉月新柳,相映成趣,富于清新之感。

    “越中山色镜中看”,此句转写水色山影。浙江一带古为越国之地,故称“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句内“中”字复迭,既增添了民歌的咏叹风味啊,又传递出夜间行舟时于水中一边观赏景色,一边即景歌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见诗人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来比较黯淡朦胧,这里特意选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觉印象中便增添了黑暗的冬天色彩;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实际上,这里所写的“三月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两者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通观全诗,可以发现,这首船歌虽然以兰溪之夜作为背景,但它着重表现的并非夜的静谧朦胧,而是兰溪夜景的清新澄澈,生趣盎然。而这,正体现出这首诗独特的民歌气韵,渔家的欢乐之情。

    创作背景

    戴叔伦于公元780年公元780年(公元780年)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今属浙江)令,兰溪(又称兰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支流)在东阳附*,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大约是在这一期间所作。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阅读全文]...

2022-05-22 14:16:22
  • 鹧鸪天兰溪舟中古诗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 鹧鸪天兰溪舟中古诗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这两句出自韩淲《鹧鸪天·兰溪舟中》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①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名句赏析

      “帆迎山色来还去”句写山,“帆迎”,描写了船迎着山前去,是动态描写。“山色来还去”,化静为动,写出了山迎面而来,又离船而去的景象,表现了舟行之快,别具情趣。

      “橹破滩痕散复圆”句写水,船过滩时,击散了滩上的圆圆的水纹,此为动态描写;船过之后,滩上的水纹又复合为圆形,则滩上又呈静态。动静结合,静中有动,极具情趣。

      赏析:

      韩淲词多写闲情逸致,《鹧鸪天·兰溪舟中》正是以清幽淡静之笔,写出了闲情逸致之趣。可谓是韩淲的本色之作。

      兰溪在浙江中部,这首词是作者沿兰溪赴钱塘在舟中写的。上片着重写舟行之景,下片着重抒泛舟之情。

      首句“雨湿西风水面烟”明显地是写背景。一个“湿”字,把雨和风都写活了,给人以清新之感;“烟”之上贯以“水面”,更呈迷蒙之美。在这么一幅清淡幽雅的画面上,慢慢化入一个突出的人物形象:“一巾华发上溪船”。这句不仅写出词人的装束与年纪,更重要的是以轻巧的笔调传达出词人“一枕暑风外,事事且随缘”的洒脱风貌。这开篇两句是以第三者的'角度来作客观的叙写。接着下两句则换一个角度,──词人在舟中向外望所见的景色:“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这是历来传诵的名句。不仅因为它对仗工整,而且因为它形象生动。不直写舟在行进,而是通过人在舟中所见的景色变化来显示舟在轻快疾驶。这正是匠心独运之处。“帆迎山色来还去”中一个“迎”字,颇有拟人之态,一个“还”字,写出舟行之速。袁枚在《渡江大风》中写:“金焦知客到,出郭远相迎”,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中写:“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橹破滩痕散复圆”中一“破”字,写出舟行疾速,遏浪向前之气势。一“复”字,写出了动静交替的景物幻变。仰见山色,俯视波痕,俯仰之间,拾来佳句,看似容易,实则来自词人对事物的细致观察,也来自锤词炼句、驾驭语言的工夫。这两句就成了光照全篇的中心。

      过片两个三字句“寻浊酒,试吟篇”,运笔灵巧,一“寻”一“试”,表达出词人那悠然自得的潇洒风度,也通过这行动的描写来抒发了词人寄情山水的心怀。如果联系起他的《贺新郎》一词来想想,就不难理解,词人实在也为金瓯破碎而满怀忧愤,只有壮志难酬,无奈诗酒自娱而已。在此,词人不愿再多吐露心曲,而却插入一句“避人鸥鹭更翩翩。”这似乎是景语,写这些地方*时人迹罕到,鸥鹭为家,此刻船行惊鸟,才飞舞翩翩,可见荒野寂静得有点可怕,实际上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心底的寂寞。他在《贺新郎》里“空自笑,听鸡舞”,“割舍了,对君举”等语,不正是他心底由愤懑而寂寞的反映吗?然而,韩淲还是韩,同是写到梦,他不象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也不象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而他,在末尾却以“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轻轻一笔,把心底的波澜淡化了。浊酒浇愁也好,吟篇抒愤也罢,反正钱塘梦醒,旅程也就结束了,还是“随缘”吧,一切都又那么清幽淡静!这正是韩淲词的个性。

    [阅读全文]...

2022-03-30 23:35:18
  • 《兰溪棹歌》译文及鉴赏

  • 古诗文
  • 《兰溪棹歌》译文及鉴赏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兰溪棹歌》译文及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唐朝: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兰溪棹歌》古诗简介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名篇。此诗描写了春夜兰溪江边的山水美景和渔民的欢乐心情。全诗四句。前两句是写月光下的月、树、河湾和倒映在水中的山,诗句写得纤丽、秀气;后两句给人的感觉则全然不同,像是引用了民间流传的物候语,朗朗上口,朴实无华,又令人置信地叙述一个事实:春雨一下,兰溪江的鱼就多起来了。前后诗句文笔虽然不同,却协调地组合了一幅春江月夜图。

      《兰溪棹歌》翻译/译文

      一弯蛾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如镜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争抢新水,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兰溪棹歌》注释

      1)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市西南。棹(zhào)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2)凉月:新月。

      (3)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今浙江省中部。

      (4)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5)棹歌:渔民的船歌。

      (6)三日:三天。

      《兰溪棹歌》赏析/鉴赏

      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题中“兰溪”,即婺州(今浙江金华)境内的兰溪江;棹是船桨,棹歌即船家摇桨时唱的歌。全诗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

      歌唱当地风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刘禹锡《踏歌词》)取景多在日间。因为在丽日艳阳照映下,一切景物都显得生气蓬勃、鲜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们的美。此篇却独出心裁,选取夜间作背景,歌咏江南山水胜地另一种人们不大注意的美。这是它在取材、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凉月如眉挂柳湾”,首句写舟行所见岸边景色:一弯如眉的新月,映射着清冷的黑暗,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雨后的春夜,月色显得更加清澄;时值三月(从下文“桃花雨”可知),柳条已经垂缕披拂。眉月新柳,相映成趣,富于清新之感。

      “越中山色镜中看”,此句转写水色山影。浙江一带古为越国之地,故称“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句内“中”字复迭,既增添了民歌的咏叹风味啊,又传递出夜间行舟时于水中一边观赏景色,一边即景歌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见诗人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来比较黯淡朦胧,这里特意选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觉印象中便增添了黑暗的冬天色彩;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实际上,这里所写的“三月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两者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

      通观全诗,可以发现,这首船歌虽然以兰溪之夜作为背景,但它着重表现的并非夜的静谧朦胧,而是兰溪夜景的清新澄澈,生趣盎然。而这,正体现出这首诗独特的民歌气韵,渔家的欢乐之情。

      兰溪,在今浙江兰溪县西南。棹(zhào召)歌,渔民的船歌。这首诗,仿拟民歌的韵致,以清新灵妙的笔触,写出兰溪一带的山水之美,渔家的欢快之情,宛如一支妙曲,一幅佳画。

      首句“凉月如眉挂柳湾”是抬头仰望天空。“凉月”二字,既写出月色的秀朗,又点出春雨过后凉爽宜人的`气候。“挂柳湾”,使人想象到月挂梢头,光泻兰溪,细绦弄影,溪月相映增辉的情景。第二句“越中山色镜中看”,是低头观看溪水,把兰溪山水写得极为飘逸迷人。“镜”,是喻溪水,并且暗示出月光的明洁,溪面的*静,水色的清澈。这里,诗人没有着意渲染疏星秀月,夹岸青山,只说了“镜中看”三字,而丰富的韵致恰恰就在这里。它启发读者去想象那幽雅的兰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摇曳生姿,朦胧而飘渺,使人如坠入仙境一般。淡淡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多么美妙的艺术境界。

      溪景诚然至美,然而对于泛舟溪上的渔人来说,最大的乐趣还在春潮渔汛:“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鲫鲤之类的淡水鱼,极爱新水(雨水)、逆流,一连三天的春雨,溪水猛涨,鱼群联翩而来。“桃花雨”不仅明示季节,更见美景快情:春水盎盎,鱼抢新水,调皮地涌上溪头浅滩,拨鳍摆尾,啪啪蹦跳,看到这种情景,怎不使人从心底漾起欢乐之情!

      这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却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诗人将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明澈秀丽的画卷中,读后给人以如临其境的美感。从诗的结构看,前二句是静景,后二句是动景,结句尤为生动传神,一笔勾勒,把整个画面画活了,使人感到美好的兰溪山水充满蓬勃生机,是全诗最精彩的点睛之笔。

      《兰溪棹歌》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阅读全文]...

2022-03-11 02:27:48
  • 诗名含有溪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溪字的诗词

  • 慕溪黎子别号也父曰一溪故曰慕溪云 其一

    霍与瑕〔明代〕

    千树桃花蘸武溪,东风芳草绿萋萋。重来踪迹无寻处,肠断渔郎思欲迷。

    慕溪黎子别号也父曰一溪故曰慕溪云 其二

    霍与瑕〔明代〕

    碧溪洞里水潆洄,红树枝边花乱开。出洞再来迷旧路,满山惟有绿封苔。

    雨中同严介溪张碧溪怀宋西溪地官联句

    陆深〔明代〕

    今雨怀人一水遥,小堂深竹坐萧萧。江间去棹怜仍驻,台里缄书枉见招。

    剪烛无由联夜榻,裁诗还忆共春瓢。公馀漫有皇华咏,为寄相思趁落潮。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牧〔唐代〕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苏轼〔宋代〕

    缥缈红妆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何处古台西。

    废沼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蓦山溪·题钱氏溪月

    姜夔〔宋代〕

    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檀溪寻故人(一题作檀溪寻古)

    孟浩然〔唐代〕

    花伴成龙竹,池分跃马溪。田园人不见,疑向洞中栖。

    浣溪沙(赵景山*上用偶赋溪台和韵)

    辛弃疾〔宋代〕

    台倚崩崖玉灭瘢。青山却作捧心颦。远林烟火几家村。引入沧浪鱼得计,展成寥阔鹤能言。几时高处见层轩。

    浣溪沙(沙溪小饮)

    韩淲〔宋代〕

    一抹青山拍岸溪。麦云将过笋初齐。不知何处水流西。小阁路头吾欲醉,短蓬船尾客同携。酒边华发更题诗。

    浣溪沙(李参政壁赋浣溪沙三首再次韵谢之)

    魏了翁〔宋代〕

    一日嘉名万口传。都凭新乐播芳鲜。非关呈瑞作人妍。地褊不妨金步稳,境幽生怕鼓声填。余尊相与重留连。

    [阅读全文]...

2022-01-31 20:17:46
  • 溪上遇雨二首古诗词

  • 溪上遇雨二首古诗词

      古诗原文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译文翻译

      环曲的池塘水面,雨水像在抽丝一般密织,野禽因为雨势太大无法起飞,鱼儿却惊得在水面飞跃起来。

      耕种的人和垂钓者都来不及取蓑衣和斗笠,秋季的田地都多么期待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啊。

      我坐看天空中浓密的乌云含着雨水喷洒在前方的山峦上,而这里却依然阳光灿烂。

      忽然滚滚的乌云挟带着骤雨,已泻到了我的头上!不过我却意外地发现:前方青翠的山峰上,还映照着一抹夕阳的余晖!

      注释解释

      回塘:回曲的水池。 南朝梁简文帝《入溆浦诗》:“泛水入回塘,空枝度日光。”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乾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缲(sāo)丝:即缫丝,煮茧抽丝。唐李白《荆州歌》:“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沈鱼:即沉鱼,潜藏水底的鱼。《大戴礼记·劝学》:“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耕蓑:农夫的蓑衣。未暇:谓没有时间顾及。汉张衡《东京赋》:“因秦宫室,据其府库,作洛之制,我则未暇。”

      淋漓:沾湿或流滴貌。南朝梁范缜《拟〈招隐士〉》:“岌峨兮倾欹,飞泉兮激沫,散漫兮淋漓。”

      坐看:犹行看,旋见。形容时间短暂。唐李白《古风》之二六:“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衔:携带着。

      晚照:夕阳的余晖。南朝宋武帝《七夕》诗之一:“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诗文赏析

      唐诗中写景通常不离抒情,而且多为抒情而设。即使纯乎写景,也渗透作者主观感情,写景即其心境的反光和折射;或者借用比兴,别有寄托。而这首写景诗不同于一般唐诗。它是咏夏天的暴雨,既不能从中觅得何种寓意,又不能视为作者心境的写照。因为他实在是为写雨而写雨。从一种自然现象的观察玩味中发现某种奇特情致,乃是宋人在诗歌“小结裹”方面的许多发明之一,南宋杨诚斋(万里)最擅此。而《溪上遇雨二首》就是早于诚斋二三百年的“诚斋体”。

      再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它既不符合唐诗通常的.含蓄蕴藉的表现手法,也无通常写景虚实相生较简炼笔法。它的写法可用八个字概尽:穷形尽相,快心露骨。

      夏雨的特点是来速疾,来势猛,雨脚不定。这几点都被诗人准确抓住,表现于笔下。急雨才在前山,忽焉已至溪上,叫人避之不及,其来极快。以“坐看”从容起,而用“忽惊”、“却是”作跌宕转折,写出夏雨的疾速。而一“衔”一“喷”,不但把黑云拟人化了(它像在撒泼、顽皮),形象生动,而且写出了雨的力度,具有一种猛烈倾注感。写云曰“黑”,写雨曰“猛”,均穷极形容。一忽儿东边日头西边雨,一忽儿西边日头东边雨,又写出由于雨脚转移迅速造成的一种自然奇景。这还不够,诗人还通过“遇雨”者表情的变化,先是“坐看”,继而“忽惊”,侧面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难以预料。通篇思路敏捷灵活,用笔新鲜活跳,措语尖新,可喜可愕,深得夏雨之趣。

      就情景的*似而论,它更易使人联想到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一首:“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比较一下倒能见出此诗结构上的一个特点。苏诗虽一样写出夏雨的快速、有力、多变,可谓尽态极妍,但它是只就一处(“望湖楼”外)落墨,写出景色在不同时间里的变化。而此诗则从两处(“前山”与“溪上”)着眼,双管齐下,既有景物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又有空间的对比。如就诗的情韵而言,苏诗较胜;如论结构的新奇,此诗则不宜多让。

      可见,诗分唐宋是大体的区分,不能绝对看待。王渔洋曾列举宋绝句风调类唐人者数十首,是宋中有唐;另一方面,宋诗的不少倾向往往可以追根溯源到中晚唐,是唐中有宋。大抵唐诗经过两度繁荣,晚唐诗人已感难乎为继,从选材到手法便开始有所标新立异了。这个唐宋诗交替的消息,从崔道融《溪上遇雨二首》诗中是略可窥到一些的。

    [阅读全文]...

2022-04-26 09:51:27
  • 题西溪无相院古诗词鉴赏

  • 文学
  • 题西溪无相院古诗词鉴赏

      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题西溪无相院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帮到大家!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古诗简介

      《题西溪无相院》是北宋诗人张先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秋雨初晴的江南溪上景致,明净清丽,充满娴静的雅趣。

      译文

      秋雨过后,湖水上涨,白茫茫的,水色与天色同样清澄;溪边的人家,静悄悄的,仿佛浮卧在水边,与水相*。一阵风吹开了水面的浮萍,现出了山的倒影;一只小船,悠然归来,刺开了水草,发出沙沙的响声。僧人行走在入城的道上,消失在远远的红尘之中;回家的农夫,经过了小桥,好像在明镜中徐行。骤雨收歇,已足使这一派秋色更为迷人;岸边的芦苇,请不要再长,免得妨碍我欣赏明月东升。

      注释

      ⑴西溪:在诗人的家乡浙江湖州。一名苕水、苕溪。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城西南,吴越钱氏建。

      ⑵涵虚:宽广清澄。

      ⑶尘:尘世,指热闹的人世间。

      ⑷修芦:修长的芦苇。

      赏析/鉴赏

      这首诗写的是秋雨后无相寺前的景色,主景是水。首联写西溪及附*的湖泊,经过一场秋雨,水位上涨,远*一片浑茫澄澈,与秋空相接;水边的人家,似乎浮在水上。“积水涵虚”四字,场面很大,仿佛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八月湖水*,涵虚浑太清”的景况。孟浩然写洞庭湖水,描摹了湖的渺茫宽阔;张先在这里突出江南雨后河湖溪塘涨满水的情况,是小环境组合成的大环境,都很神似。“上下清”即孟浩然诗的.“浑太清”,都写秋天天空晴朗,水光澄碧的景象,移不到别的季节去。次句写水边人家,以“岸痕*”说水涨得高,与“几家门”成为一个*面,也活生生地画出雨后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

      起句从远处、大处落笔,展示西溪的独特风貌。“积水”,暗写雨。一场秋雨,溪水涨满。远远望去,天光水色浑融一片,大有孟浩然诗句“八月湖水*,涵虚浑太清”(《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气势。经过一番新雨刷洗,临溪屋宇显得明丽清宁,仿佛*卧在水面上,别有一副悠闲的静态。

      颔联笔触一转,从小处、*处着墨,使诗情飞动。出句描述微风吹来,满池的浮萍裂开了,露出了一段水面,水面上倒映出青山的影子;对句写一叶小舟归来,船帮与水中的葑草摩擦,发出沙沙的响声。“浮萍破”,这是一个极细小而不易察觉的物象,是水上微风初起所致,被诗人捕捉住了。一个“破”字,寓动于静,体物入微。草声是极微弱的声响,为诗人听到,足见其静,此乃以动衬静的笔法,给以生趣。此联一见一听,一静一动,错落有致,妙趣横生。

      第三联仍然写景,但通过人这个主体来写,还是以水作背景。一句写入郭僧,照应题面“无相院”;一句写过桥人,点缀水乡,二句又相互呼应。僧到城里去,加以“尘里”二字,说城市喧嚣,反衬无相寺所在地的静寂清净;人过桥,以“鉴中行”形容,说出桥下水之清澈,回照首句,又以眼前环境的清旷与上句的“尘里”作对比,表达诗人自己对景色的欣赏。

      尾联用逆挽虚收法。“已凭暂雨添秋色”一句,在篇束点出,确是巧设安排。一是突出了西溪之妙境,先绘景后叙其所由出;二是可以放开一步,宕出远神。“莫放修芦碍月生”,意谓秋雨之后,芦苇勃生,莫让它态意长高,使人领略不到深潭月影。以雨后芦苇长高作一虚设,便把白天所见的景色扩大到未见的溪月,拓出了另一番想象的世界,给人以回味。这一结余味悠然,又与首句“积水涵虚砂相应。

      张先善写“影”,人称“张三影”。他写影的本领,在此诗中也可见到。“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过桥人似鉴中行”,是暗写;“莫放修芦碍月生”,是虚写;为全诗增添了生机和情趣。全诗几乎全是写景,即使是尾联,也把情浸入景中,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张先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题西溪无相院》阅读及答案

      题西溪无相院①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注释】

      ①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西南黄於山,始建于吴越。

      题目:

      8、“浮萍破处见山影”一句诗与张先的另一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它们的“同工”之处。(5分)

      9、张先绰号“张三影”,这首诗也多处写“影”,有明写,也有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简要分析。

      答案:

      8、“浮萍破处见山影”与“云破月来花弄影”,两句都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1分)“浮萍破处见山影”句中“破”字,寓动于静。小艇去来,水波开合,山影映在浮萍破处,极形大自然之静。(2分)“云破月来花弄影”,“破”、“弄”两个动作,以动衬静,月被云遮,花随风摇,凸显了自然的静谧。(2分)

      9、“过桥人似鉴中行”,(1分)过桥的人好似行走在镜子中,写出了人在水面上的倒影,暗写人影。(2分)②“莫放修芦碍月生”,(1分)秋雨之后,芦苇勃生,莫让它恣意长高,使人领略不到深潭月影,暗写月影。(2分)

      鉴赏:

      此诗又名《华州西溪》。本诗表现诗人对雨后秋溪的独特兴会,抒写一种高妙情致。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道:“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得豪迈壮阔,气势不凡。此诗首句即从孟诗来,但意在写静谧之景,且能与全篇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见其善于借鉴。

      首句既点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虚,下面则就水来写,紧扣“西溪”二字。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没有人声,甚至没有一丝微风,所以溪面上波纹不起。

      颔联写得非常细致。水面长满浮萍,本无所见,而水底小虫或游鱼微动,使得浮萍绽开,随意一瞥,竟映出山影;岸边的草丛本和溪水一样宁静,但不经意间,仍能听到虫儿活动时的窸窸窣窣的声响。一个“破”字,与他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寓动于静,体物入微。小艇去来,水波开合,草声微微,却为诗人所留意,足见其静,此又是以动衬静的手法。颔联一动一静,皆于细微处听之见之,虽无大景致,却有大起落,足以动人心。这两句,一写目睹,一写耳闻,极形大自然之静,却又显示出生命力量的无所不在。

      颈联照应题面“无相院”,以入郭之尘反衬禅院之清,以人行鉴中表现物我两忘,是诗歌境界的进一步深化。

      最后两句回应“积水涵清”,以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作结,使我们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禅典。写禅意而无禅语,此诗的高明之处就在此。“已凭暂雨添秋色”一句,在篇末点出,确是巧设安排。一是突出了西溪之妙境,先绘景后叙其所由出;二是可以放开一步,宕出远神。“莫放修芦碍月生”,意谓秋雨之后,芦苇勃生,莫让它恣意长高,使人领略不到深潭月影。这一结余味悠然。

      张先在当时就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意谓他在词中写过三句带“影”的名句。其实并不止三句。如《天仙子》:“沙上并禽水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归朝欢》:“娇柔懒起,帘押卷花影。”《剪牡丹》:“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木兰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他写影的本领,在此诗中也可见到。“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过桥人似鉴中行”,是暗写;“莫放修芦碍月生”,是虚写;为全诗增添了生机。

    [阅读全文]...

2022-03-31 17:45:45
  • 诗名含有兰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兰字的诗词

  • 高阳台 素心蜡梅为叶兰士赋时兰士纳姬小蕙

    姚燮〔清代〕

    檀蕊纫黄,冰犀约素,种来红雪楼前。隔镜移灯,珧情逗去嫣然。

    为谁含得香思瘦,惹凝眸、悄极无言。抱春云,一种幽痴,就倩伊传。

    况渠磬口工微笑,背鬟风颤萼,也拂蛮笺。薄障宫绡,夜深疑玉疑烟。

    梦魂一样清于水,在人边、还在花边。月横斜,淡淡相依,脉脉相怜。

    洛东兰若夜归(一作自溪东兰若夜归)

    许浑〔唐代〕

    一衲老禅床,吾生半异乡。管弦愁里老,书剑梦中忙。

    鸟急山初暝,蝉稀树正凉。又归何处去,尘路月苍苍。

    忆秦娥 赠前朝宫人琵琶色兰兰 赵万里据永乐

    耶律铸〔宋代〕

    恨凝积。佳人薄命尤堪惜。尤堪惜。事如春梦,了无遗迹。人生适意无南北。相逢何必曾相识。曾相识。恍疑犹览,内家园籍。

    登祝融寺兰若(一作登南岳月宫兰若)

    卢肇〔唐代〕

    祝融绝顶万馀层,策杖攀萝步步登。

    行到月宫霞外寺,白云相伴两三僧。

    蕙兰芳引 咏兰

    陈维崧〔清代〕

    溪店寺桥,映一带、铜峰蛾簇。有黛叶离披,露萼烟条齐矗。

    参差鹿柴,日给与、幽芬千斛。似佳人绝代,零落今依草木。

    数朵微含,一枝乍秀,淡淡如菊。笑秾李夭桃,祇解寻常妆束。

    无言一笑,嫣然空谷。想采时、无数裙腰都绿。

    采桑子 题画兰小册 其一 兰为横波夫人所绘

    陈维崧〔清代〕

    回思吮粉调铅日,紫菂缃芽。露蕊烟葩,压倒南唐落墨花。

    杜兰香去多时了,碎绵零纱。飘泊谁家,剩有眉楼小篆斜。

    题融公兰若(一作题容山主兰若)

    孟浩然〔唐代〕

    精舍买金开,流泉绕砌回。芰荷薰讲*,松柏映香台。

    法雨晴飞去,天花昼下来。谈玄殊未已,归骑夕阳催。

    别郡后寄*中三兰(三妓并以兰为名)

    郑綮〔唐代〕

    淮淝两水不相通,隔岸临流望向东。

    千颗泪珠无寄处,一时弹与渡前风。

    临江仙 其二 寄怀雪兰、蕊渊、林风、畹兰诸秭妹

    李佩金〔清代〕

    记得海棠花下立,珊珊瘦骨怜卿。智琼娇小太聪明。

    弹丝犹未熟,刚解画眉痕。

    满院凉烟春水暝,阴阴新绿如云。闲看归燕带斜曛。

    珠帘慵不卷,风急乱春星。

    画兰曲题梁溪女冠韵香画兰长卷

    汪端〔清代〕

    清梵鱼山夜月寒,松花如雨落仙坛。绮窗初试金壶墨,写罢灵飞更画兰。

    瑶笙吹彻羽衣凉,瑟瑟微波梦碧湘。解为幽花写秋影,玉人原是杜兰香。

    [阅读全文]...

2021-12-29 03:01:27
  • 关于兰花的古诗有哪些(描写兰花的古诗词)

  • 兰花
  • 兰花是我国的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自古就为国人所喜爱。

    1、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2、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3、夏浅春深蕙作花,一茎几蕊乱横斜。

    4、虽然不及幽兰品,百亩齐栽愿亦奢。描写兰花的优美古诗句。

    5、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6、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7、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难将湘管笔,写出此花神。

    8、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描写兰花的优美古诗句。难将湘管笔,写出唇滋味。

    9、许多含蓄意,不肯露春情。待过清明后,精华入夏清。

    10、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11、幽谷出幽兰,秋来花畹畹。与我共幽期,空山欲归远。

    12、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痗。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13、云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凉风动夙夜,佳人惠然求。

    14、荆棘以慰其根,风露以畅其神。素心不形喜怒,众草亦沾余春。

    15、淋漓如此写芳菲,只少盆栽与石围。记得春风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归。

    16、雨过深林笔砚凉,女兰开处却无郎。柔笺骈穗多纤态,不数金陵马四娘。

    17、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晖缀宝珠。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18、迷离萧艾露风寒,千古英雄泪不干。搁笔沉吟谈往事,横琴未必调猗兰。

    [阅读全文]...

2022-06-26 02:54:54
  • 形容兰花的古诗词精选

  • 兰花,优美
  •   兰花,风姿素雅,花容端庄,幽香清远。兰花,飘逸俊芳,绰约多姿的叶片;高洁淡雅,神韵兼备的花朵;纯正出远,沁人肺腑的香味,让人陶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描写兰花的经典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形容兰花的古诗词1:

      1.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李德裕《花药栏》

      2.江梅退步,幽兰偷眼,回避芳丛。——朱敦儒《眼儿媚·青锦成帷瑞香浓》

      3.佳花有重秀,幽兰徒自芳。——苏泂《春晚二首·佳花有重秀》

      4.古剑徒有气,幽兰只自薰。——张九龄《荆州作二首》

      5.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韩愈《琴曲歌辞·猗兰操》

      6.莫辨幽兰丛,难分翠禽翼。——李德裕《双碧潭》

      7.襟上泪难再会。惆怅幽兰心事。——朱敦儒《洛妃怨·拾翠当年延伫》

      8.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冉冉孤生竹》

      9.开门移远竹,剪草出幽兰。——张籍《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

      10.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温庭筠《莲花》

      11.幽兰生虽晚,幽香亦难歇。——曹邺《成名后献恩门》

      12.旋自洗幽兰,银瓶钓金井。——吴文英《探芳信·暖风定》

      13.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杜牧《兰溪(在蕲州西)》

      14.坐*幽兰,喷清香玉簪花绽。——白朴《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15.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形容兰花的古诗词2:

      1.大花哆唇如笑人,小花敛媚如羞春。——王冕《明上人画兰图》

      2.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贯休《古意九首》

      3.采兰花萼聚,就日雁行联。——钱起《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

      4.白雪幽兰犹有韵,鹊桥星渚可无人。——李之仪《浣溪沙·依旧琅玕不染尘》

      5.幽兰泣露新香死,画图浅缥松溪水。——李商隐《河阳诗》

      6.春光如不至,幽兰含香死。——鲍溶《山中怀刘修》

      7.傥咏幽兰曲,同欢黄竹篇。——李世民《喜雪》

      8.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其一》

      9.弱藤已扶树,幽兰欲成丛。——韦应物《西亭》

      10.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白居易《听幽兰》

      11.巨石起奇士,幽兰延故人。——方回《治圃杂书二十首·真山焉用假》

      12.幽兰与芳佩,寒玉锵美词。——杨巨源《送李虞仲秀才归东都,因寄元李二友》

      13.蕙死兰枯待返魂,暗香梅上又重闻。——房舜卿《玉交枝·蕙死兰枯待返魂》

      14.太息幽兰紫,劳歌奇树黄。——杜审言《赠崔融二十韵》

      15.晚金丛岸菊,馀佩下幽兰。——骆宾王《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

      16.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方回《题沈伯隽所藏赵子昂墨兰》

      17.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顾敻《荷叶杯·弱柳好花尽拆》

      18.远宦须清苦,幽兰贵独芳。——李频《送新安少府》

      19.幽兰出磵谷,感此芳气新。——苏泂《春晚二首·春风尔狂颠》

      20.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

      形容兰花的古诗词3:

      1.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李峤《送崔主簿赴沧州》

      2.幽兰独夜清琴曲,桂树凌云浊酒杯。——王绩《北山》

      3.高丘归未得,空自责迟回。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贾岛《病起》

      4.秋菊兼餱粮,幽兰间重襟。——左思《招隐二首》

      5.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李贺《苏小小墓》

      6.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李白《古风其五十二·青春流惊湍》

      7.幽兰不可佩,朱草为谁荣。——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8.兰花旋买,灵芝未采,藕叶初裁。壶中天地春常在,画苑琴台。——张可久《满庭芳·春暮韶光几》

      9.莫把幽兰容易比,都占尽、人间秀。——李之仪《雨中花令·点缀叶间如绣》

      10.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陶渊明《闲情赋》

      11.幽兰谁复奏,闲匣以端忧。——羊士谔《闲斋示一二道者》

      12.西陵松柏青如故。翦烟花、幽兰啼露。——张先《山亭宴·碧波落日寒烟聚》

    [阅读全文]...

2021-11-23 11:43:57
兰溪古诗词中的兰溪 - 句子
兰溪古诗词中的兰溪 - 语录
兰溪古诗词中的兰溪 - 说说
兰溪古诗词中的兰溪 - 名言
兰溪古诗词中的兰溪 - 诗词
兰溪古诗词中的兰溪 - 祝福
兰溪古诗词中的兰溪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