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的古诗

关于常山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常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常山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常山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6) 语录(1) 说说(3) 名言(2k+) 诗词(565) 祝福(3k+) 心语(2k+)

  • 《祭常山回小猎》翻译及赏析

  • 学生
  • 《祭常山回小猎》翻译及赏析

      《祭常山回小猎》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作者在黄茅冈一次*射会猎的情景,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祭常山回小猎》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祭常山回小猎

      苏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前言】

      《祭常山回小猎》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作者在黄茅冈一次*射会猎的情景。首联点题,勾画出了狩猎队伍的气派和场面。颔联是猎射场面的描绘,分别从马和鹰两个场面,加以精细描写。颈联写罢猎归来的风度神采,并描绘了优美风景,增强了诗情中的画意。尾联中直接倾吐怀抱,一吐渴望驰骋疆场的豪情。全诗感情昂扬,气势飞动,对仗工稳。

      【注释】

      ⑴常山:位于今诸城市南二十里,山不高大,但颇著名。其山顶有神祠,是古人遇干旱祈雨祭神的地方,常称“祷雨辄应,谓其有常德,故名。”苏轼在其《雩泉记》中也说:“东武滨海,多风,而沟渎不留,故率常苦旱,祷雨兹山,未尝不应,民以其可信而恃,盖有常德者,故谓之常山”。常山又名“卧虎山”,以形似卧虎而得名。

      ⑵青盖:青色的车蓬。皂旗:黑旗,此指打猎的`马队。养马之官,其衣为皂色,故称。

      ⑶黄茅冈:位于常山东南的*冈名。其冈黄草遍野,故称黄茅冈。出长围:指布列士兵组成又长又广的合围狩猎阵式。

      ⑷弄风:指马奔鼓起阵阵劲风。骄:指奔马的雄健英姿。跑空:烈马跑貌,形容马蹄蹬脚刨地之状。

      ⑸趁兔:追逐野兔。掠地:拂过地面,擦着地皮,形容快速。

      ⑹翠巘:苍翠的山峰,指常山。巘,大小成两截的山。《诗·大雅·公刘》:“陟则在巘。”《毛诗正义》:“巘,小山别于大山也。”

      ⑺征衣:泛指军服。

      ⑻圣明:一作“圣朝”,指皇帝或朝廷。西凉簿:官名,代指晋朝书生将军谢艾,本书生,善用兵,胜仗无数。

      ⑼白羽,即白色的羽扇,儒将所持。

      【翻译】

      青色车篷前头飘荡着黑色旗帜,仪卫何等威风凛凛,黄茅冈下布列了合围士兵,摆开了狩猎长阵。矫马腾跃在秋天劲风之中,鬃毛飘洒、马蹄立空扬尘。苍鹰追逐着野免,擦地疾速而飞。回首仰望那空中的白云,好似升腾出。大小翠绿的山岑。踏上满获猎物的归程,红叶飘落征衣满尘。圣朝若用知兵善战的书生为将,我还能摇动着白羽扇指麾三军。

      【赏析】

      首联点题,勾画出了狩猎队伍的气派和场面。知州出猎,侍从很多,故云“点皂旗”。护卫们手持皂旗在车前开道,浩浩荡荡,开向狩猎场所———黄茅冈下。此处为下句“骄马跑空”作了铺垫。

      颔联转入猎射场面的描绘。此时广袤的围场内,呼鹰策马,箭镞纷飞,场景定然十分紧张热烈。诗人从全景之中,剪取出最英武的两个场面,加以精细描写。两个场面的主角分别为一马一鹰。马非常马,乃是一匹骄马。骄,不光指其形体之壮健,更指其神采之骏异。马蹄下黄茅冈这个围场,因为其*坦(苏轼同一主题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云:“千骑卷*冈”),兼之开阔广大,所以能听凭骄马纵横驰骋。马儿追逐猎物跑得性起,有时竟能竖起身子,腾踔而立。“骄马跑空立”五字已写得神完意足,形象飞动,尤妙在冠以“弄风”二字。“云从龙,风从虎”,此匹如虎骏马于一驰一骤、一腾一跃之间,扬起阵阵劲风,故而风因马起,马鼓风劲,所以谓之“弄风”。

      有此一“弄”字,则境界全出矣!鹰亦非凡鹰。此苍鹰“趁兔”———追逐狡兔,竟至于“掠地”而“飞”。掠地,既足见其训练有素,又具见其凶猛异常。其以“掠地飞”的拏云下攫之势追捕逃兔,不难想象,鹰爪之下,必无完兔。此联写得既警动有势,又状物如在目前,很具画意。至此,这意境很像是王维《观猎》名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也写鹰写马,意境相似,然其“疾”其“轻”,要通过人的想象才能体味出来,倘用画面很难传达出此中诗意。苏轼却写得形肖神似,任何一个丹青手都可以据此画出生动传神的马、鹰图。相比之下,苏诗就显得更为精警,更富形象性,所以清人何曰愈说他“七律之新警,于唐人外别开生面”(《退庵诗话》卷一),确非溢美之辞。

      颈联写罢猎归来的风度神采。经过紧张的围猎,诗人现在一身轻快,不由回过头去眺望方才鏖战之处,但见常山白云缭绕,远远望去,恰似在不断吐出云气。俯视自己,一路归来,火红的枫叶已落满了征衣。二句表现了诗人顾盼自如的神态,而白云、绿岭、红叶,色彩对比鲜明,更增强了诗情中的画意。至此,诗人还意犹未尽,在尾联中直接倾吐怀抱,一吐豪情。据《晋书·张重华传》:“重华据西凉,以主簿谢艾为将军,进军临河,攻麻秋。艾冠白拙岷床指麾,大败之。”而苏轼生活的北宋时代,边患不时发生,因此他在诗词中,时时抒发自己渴望驰骋疆场的激情。尾联即以谢艾自许,说朝廷如果委予边任,定能麾兵败敌。其意与前面提到的《江城子》词下阕:“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互相阐发,胸襟抱负如此磊落正大,而当时言官竟强为曲解,把此诗列为讽刺新法之作,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全诗感情昂扬,气势飞动,对仗工整。遣词造句尤见功力,如“点”“出”“跑”“立”“掠”“飞”“生”“满”字,富于表现力,下得熨帖,难以移易。“青”“皂”“黄”“苍”“白”“翠”“红”等字,使描写的事物色调鲜明,又与诗情十分吻合。

    [阅读全文]...

2022-05-31 13:41:41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赏析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

      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

      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

      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

      相对亦忘言。

      刘长卿诗鉴赏

      大历前后年间,是个感伤时代,很多诗歌都着意表现感伤色彩,但更多的是摆脱时代失意、政治苦闷、人世困惑,而追求宁静、冲远、淡泊的心理。刘长卿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心声”。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

      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一作“屐痕”),一路寻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

      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

      白云絮絮,缭绕小渚。“依”字有意趣。越溪(或是缘溪)而至其岩扉,*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渚是“静”的,白云、芳草也是静静的。门“闲”,不遇之人,来访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

      独闭的闲门,摇曳的小草,使人浸润在“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幽静自在境界,滋味咸化于这静默的世界之中。

      上四句叙寻而不遇,意绪明白。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浑化无迹须缓缓味出。“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顺便一游其山,还是返回?诗人没有说出。两句以景带叙,下句叙事成份更多些。“水源”,应该不是指来时“经行处”,所以“随山”不是下山,而是入山,随山转折,缘山道探寻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上句“过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门外景”,或指“随山”时的景致。“过雨”

      暗示忽然遇雨,诗人仅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

      “过雨”,涮新了松色,也带来冥想。自生自灭的短暂一“过”,和静静白云一样,已在写“禅意”(金性尧)。

      尾联的“禅意”,用得精妙。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这都溶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因用“与”,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 禅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极了。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诗的“忘言”之中。

    整理:zhl201702

    [阅读全文]...

2022-02-14 12:24:09
  •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作者: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

      1、渚:水中的小洲。

      2、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译文:

      为请教常道士我一路寻找而来,

      苔痕中可清晰辨认出我的足迹。

      白云依傍着水中清静的小洲渚,

      闲适的柴门却被奇花瑶草遮闭。

      山雨过后欣赏山中苍松的翠色,

      沿着山势行走来到溪流发源地。

      溪中花影和禅意我全都能领悟,

      见到常道士默然相对忘了话题。

      赏析:

      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

      诗题为“寻”,由此而发,首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看,“寻”到了隐士的居处。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寻源,别有情趣。最后写“溪花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

    [阅读全文]...

2022-02-17 03:53:57
  •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阅读答案及赏析

  • 阅读
  •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阅读答案及赏析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是刘长卿的作品,诗文风格自然清新,全诗充满禅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阅读答案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原文: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注释:

      ⑴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

      ⑵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

      ⑶春草:一作“芳草”。

      ⑷“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阅读训练:

      1、颔联中“依”“闭”两字用得极妙,请任选一字作简要分析。(4分)

      答: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参考答案:

      1、(4分)依:用拟人手法(2分),写出白云悠悠,也似有情,依傍着静静的沙洲,富有情趣。(2分)

      闭:蓬门关闭着,却说是碧草当门,写出了草的繁茂,(2分)衬托出友人寓所环境之宁静、清幽(2分)

      2、(4分)描绘了雨后幽静、清新宜人的山野景色:小道布满青苔,白云环绕沙洲,春草绕院门,松色青翠,溪岸野花静静开放。(2分)表达诗人春日里访友的闲适、恬静心情。(2分)

      赏析: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通过写道士所居环境的静穆清幽,衬托了道士的超尘雅洁。全诗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风格自然清新。

      诗是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

      ??诗题为“寻”,由此而发,首两句一路“寻”来,颔联写远望和*看,“寻”到了隐士的居处。颈联写隐者不在,看松寻源,别有情趣。最后写“溪花自放”而“悟”禅理之无为,即使寻到了常道士,也只能相对忘言了。

      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766—779年)前后,是个感伤时代,很多诗歌都着意表现感伤色彩,但更多的是摆脱时代失意、政治苦闷、人世困惑,而追求宁静、冲远、淡泊的心理。刘长卿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心声”。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

      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一作“屐痕”),一路寻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

      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白云絮絮,缭绕小渚。“依”字有意趣。越溪(或是缘溪)而至其巖扉,*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渚是“静”的,白云、芳草也是静静的。门“闲”,不遇之人,来访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独闭的闲门,摇曳的小草,使人浸润在“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幽静自在境界,滋味咸化于这静默的世界之中。

      上四句叙寻而不遇,意绪明白。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浑化无迹须缓缓味出。“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顺便一游其山,还是返回,诗人没有说出。两句以景带叙,下句叙事成份更多些。“水源”,应该不是指来时“经行处”,所以“随山”不是下山,而是入山,随山转折,缘山道探寻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上句“过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门外景”,或指“随山”时的景致。“过雨”暗示忽然遇雨,诗人仅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

      “过雨”,涮新了松色,也带来冥想。自生自灭的短暂一“过”,和静静白云一样,已在写“禅意”(金性尧)。

      尾联的“禅意”,用得精妙。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这都溶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因用“与”,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禅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极了。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诗的“忘言”之中。

    [阅读全文]...

2022-02-13 00:17:21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 唐诗,文学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在**淡淡的日常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唐诗注释翻译赏析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品简介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此诗写寻隐者不遇,却得到别的情趣,领悟到“禅意”之妙处,通过写道士所居环境的静穆清幽,衬托了道士的超尘雅洁。全诗之意在于情与景,情景交融,结构严密紧凑,层层扣紧主题,风格自然清新。

      作品原文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⑴。

      白云依静渚⑵,春草闭闲门⑶。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⑷。

      词句注释

      ⑴莓苔:一作“苍苔”,即青苔。履痕:一作“屐痕”,木屐的印迹,此处指足迹。

      ⑵渚:水中的小洲。一作“者”。

      ⑶春草:一作“芳草”。

      ⑷“溪花”两句:因悟禅意,故也相对忘言。禅:佛教指清寂凝定的心境。

      白话译文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创作背景

      大历(唐代宗年号,公元766—779年)前后,是个感伤时代,很多诗歌都着意表现感伤色彩,但更多的是摆脱时代失意、政治苦闷、人世困惑,而追求宁静、冲远、淡泊的心理。刘长卿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心声”。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此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所作的。

      作品鉴赏

      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一作“屐痕”),一路寻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

      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

      白云絮絮,缭绕小渚。“依”字有意趣。越溪(或是缘溪)而至其巖扉,*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渚是“静”的,白云、芳草也是静静的。门“闲”,不遇之人,来访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

      独闭的闲门,摇曳的小草,使人浸润在“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幽静自在境界,滋味咸化于这静默的世界之中。

      上四句叙寻而不遇,意绪明白。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浑化无迹须缓缓味出。“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顺便一游其山,还是返回,诗人没有说出。两句以景带叙,下句叙事成份更多些。“水源”,应该不是指来时“经行处”,所以“随山”不是下山,而是入山,随山转折,缘山道探寻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上句“过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门外景”,或指“随山”时的景致。“过雨”暗示忽然遇雨,诗人仅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

      “过雨”,涮新了松色,也带来冥想。自生自灭的短暂一“过”,和静静白云一样,已在写“禅意”(金性尧)。

      尾联的“禅意”,用得精妙。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这都溶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因用“与”,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禅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极了。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诗的“忘言”之中。

      名家点评

      《批点唐诗正声》:“芳草闭闲门”,绝好绝好。结句空色俱了。

      《唐诗镜》:幽色满抱。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起二句便幽,中联自然,结闲静,有渊明丰骨。

      《碛砂唐诗选》:敏曰:全首稳称,无一懈笔,清新俊逸,兼有其长,诗家正法眼也。

      《唐诗成法》:题是“寻常道士”诗、只“见履痕”三字完题。余但写南溪自己一路得意忘言之妙,其见道士否不论,与王子猷何必见安道问意。

      《唐诗三百首》:语语是“寻”。

      英汉对照

      寻南溪常山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 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 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 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 相对亦忘言。

      WHILE VISITING ON THE SOUTH STREAM THE TAOIST PRIEST CHANG

      Liu Changing

      Walking along a little path,

      I find a footprint on the moss,

      A while cloud low on the quiet lake,

    [阅读全文]...

2021-12-08 13:10:04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原文及译文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原文及译文

      从广义上说,中国古代诗歌包括古代人所作的诗、词、散曲等;从狭义上说,古诗仅指古代人所作的古体诗、*体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原文:

      刘长卿〔唐代〕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译文:

      一路上经过的地方,青苔小道留下鞋痕。

      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新雨过后松*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

      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赏析:

      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一作“屐痕”),一路寻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

      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

      白云絮絮,缭绕小渚。“依”字有意趣。越溪(或是缘溪)而至其巖扉,*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渚是“静”的,白云、芳草也是静静的。门“闲”,不遇之人,来访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

      独闭的闲门,摇曳的小草,使人浸润在“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幽静自在境界,滋味咸化于这静默的世界之中。

      上四句叙寻而不遇,意绪明白。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浑化无迹须缓缓味出。“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顺便一游其山,还是返回,诗人没有说出。两句以景带叙,下句叙事成份更多些。“水源”,应该不是指来时“经行处”,所以“随山”不是下山,而是入山,随山转折,缘山道探寻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上句“过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门外景”,或指“随山”时的'景致。“过雨”暗示忽然遇雨,诗人仅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

      “过雨”,涮新了松色,也带来冥想。自生自灭的短暂一“过”,和静静白云一样,已在写“禅意”(金性尧)。

      尾联的“禅意”,用得精妙。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这都溶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因用“与”,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禅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极了。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诗的“忘言”之中。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创作背景: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此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所作的。

      作者简介: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阅读全文]...

2022-01-31 08:31:31
  • 山行的古诗及赏析

  • 山行的古诗及赏析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山行的古诗及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船靠岸,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赏析

      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深秋时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第二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

      (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

      (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

      (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

      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总结: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创作背景

      这首诗记述了一次远山旅行,其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作者秋登寒山,有了充满诗意的发现,于是创作此诗以记之。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827—835)年间登进士第,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晚唐诸家让渠独步。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阅读全文]...

2022-07-09 22:52:02
  • 古诗山行的意思

  • 古诗山行的意思

      导语: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古诗山行的意思,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原文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远上:登上远处的。

      3、寒山:深秋季节的山。

      4、石径:石子的小路。

      5、斜:此字读xiá,为倾斜的意思。

      6、深:另有版本作“生”。(“深”可理解为在云雾缭绕的的深处;“生”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7、车:轿子。

      8、坐:因为。

      9、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10、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11、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公元828年(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七言绝句著称,境界特别宽广,寓有深沉的.历史感。如《赤壁》、《题乌江亭》、《过华清宫》、《泊秦淮》、《清明》、《江南春绝句》、《山行》等都是流传至今的名篇。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全唐诗》收其诗八卷。

      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阅读全文]...

2022-01-14 07:24:53
  • 关山月古诗

  • 关山月古诗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 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译文

      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

      浩荡长风掠过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

      戍守的士卒眼望着边城,那盼望归家的面容多么凄苦悲哀!

      当此家中高楼上的将士妻子,哀愁叹息,大概也没停歇。

      注释

      关山月: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天山:即祁连山。在今甘肃、新疆之间,连绵数干里。因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做天山。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此二句谓秋风自西方吹来,吹过玉门关。

      下:指出兵。白登:今山西大同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窥伺,侵扰。青海湾:即今青海省青海湖,湖因青色而得名。

      由来:自始以来;历来。戍客:征人也。驻守边疆的战士。边色:一作“边邑”。

      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赏析

      《关山月》 是汉代乐府歌曲之一,属于 “鼓角横吹曲”,是当时守边将士经常在马上奏唱的。李白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笔法独到,翻古意而又有所创新。诗人抒写了古代边防战士的艰难困苦,谴责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借以影射批判唐代统治阶级的穷兵黩武,表现了反对侵略战争的主题。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四句尤如影视文学的蒙太奇手法,将“诗题”一一化出。“关”“山”“月”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诗的物象,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云海苍茫、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景象。“风”,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犹如虎啸狼嗥,吹遍玉门关内关外,气势多么庞大,异域何其粗犷。诗人巧借“长风”把“关”与“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明月依旧、关隘依旧,而历代的长征远戍的男儿却都一去不再生还。没完没了的战争,何时才能停息?因此诗人将“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营造出雄伟壮阔而又苍凉悲壮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边塞巨幅画卷的描绘,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在写景的基础上,抒发出“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主旨。“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诗人引用典故,在“关山”自然边塞风光之上迭印出沙场点兵征战的宏大场景。据史料载:汉高祖刘邦曾领兵征战匈奴,在白登山一带(今山西大同市西)展开了殊死搏斗,刘邦的将士被匈奴于此围困了七天七夜。而青海湾一带也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历代这种无休止的战争使得出征将士几乎难以生还故乡。那无奈的开怀痛饮,也许就成为未来沙场征战的最后诀别。此种痛苦的心情,惟有一醉解之。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写都是为后面的做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离人思妇之情,在一班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与过于愁苦,与之相适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综观全诗,李白用广阔苍茫、深沉磅礴的图景抒发戍人思乡的意境,其实就是诗人博大的胸怀的自然流露。如果说李白的诗大多用“月”“旅”“酒”来排泄个人的愤懑的话,那么,这首写关山月的诗,就表现了他关心民生、悲天悯人的另一种情操。此诗气势博大,意境深远,读来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

    [阅读全文]...

2022-01-06 17:15:41
  • 描写山的古诗

  • 描写山的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山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2、《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3、《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4、《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5、《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9、初见嵩山

      宋·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10、终南山

      唐·王维

      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

    [阅读全文]...

2022-07-04 02:09:07
常山的古诗 - 句子
常山的古诗 - 语录
常山的古诗 - 说说
常山的古诗 - 名言
常山的古诗 - 诗词
常山的古诗 - 祝福
常山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