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古诗词韩愈

关于教师的古诗词韩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教师的古诗词韩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教师的古诗词韩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教师的古诗词韩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140) 说说(144) 名言(42) 诗词(9k+) 祝福(117) 心语(1)

  • 《晚春》韩愈古诗词

  • 韩愈,文学
  • 《晚春》韩愈古诗词

      《晚春》是韩愈的作品,韩愈,字退之,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晚春》韩愈古诗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晚春

      作者: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背景】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半百。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

      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个人作品

      韩愈的作品非常丰富,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400篇。 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门人李汉曾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今有《韩昌黎集》传世。

      《韩愈文集》的古本,以南宋魏怀忠《五百家音辨昌黎先生文集》、《外集》为最善;廖莹中世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遗文》(明徐氏东雅堂翻刻)最为通行。清代顾嗣立、方世举各有诗集单行注本。今人整理注释的韩集有马通伯《韩昌黎文集校注》、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童第德《韩集校铨》等。另外,为韩集作校勘或补注而不列正文者,有宋方崧卿、朱熹,清陈景云、王元启、沈钦韩、方成和今人徐震。

      《全唐诗》编其诗十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2首。

      【拓展内容】

      《晚春》教案

      【教学目标】

      1、弄清诗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全诗,做到能当堂背诵。

      2、揣摩诗的主旨。

      【教学重点】

      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诗歌的阅读能力与水*。

      2、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揣摩诗的写作手法,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懂得珍惜光阴,树立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的未来。

      【教学方式】

      探究交流。采用师生同读同背同讲的方式,掌握全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天是万紫千红的,春天是千姿百态的,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用饱含深情的诗句描写、赞美春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首有关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二、资料助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诗歌之前,了解作者、作品的创作背景,有利于学生快速背诵,加深对文本的印象。

      【课件出示关于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1、关于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

      2、关于背景:此诗是《游城南十六首》组诗的第三首,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作者已年*半百。此诗估计是作者在晚春时候游城南时所见后感悟而作,同时又是作者年龄已进入“晚春”时期,正好又是在官场上不得志的时候。

      三、朗读诗歌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认识,并较熟练地朗读全诗,为下面的了解诗意奠定基础。

      1、提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芳菲(fēi)榆荚(jiá)解(jiě)

    [阅读全文]...

2022-01-10 14:08:59
  • 教师节的古诗词

  • 教师节,写作
  • 教师节的古诗词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节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远师》

      唐·白居易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酬问师》

      唐·刘商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板书有感》

      佚名

      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

      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

      《冰心》

      佚名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

      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

      《师蚕》

      佚名

      教子教女,辛勤半辈。

      满头白发,甘乳一生。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寻雍尊师隐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天净沙六首·管仲图》

      佚名

      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

      汇集四方英雄,师出有名,天下任我纵横

      寻雍尊师隐居

    [阅读全文]...

2022-02-22 10:40:15
  • 教师节古诗词

  • 教师节
  • 今天是教师节,在这个属于老师的日子里,请允许我们深情地说一声:谢谢您,我的老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节古诗词,欢迎阅读!

    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3、忽遇文殊开慧眼,他年应记老师心。

    4、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5、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

    8、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9、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0、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11、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

    12、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13、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6、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

    17、上帝照临忠义胆,老师付授文章脉。

    18、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1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0、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21、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22、恩师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

    23、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其道也,学其言语。

    24、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

    2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27、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

    28、教子教女,辛勤半辈。满头白发,甘乳一生。

    29、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1、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32、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

    33、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34、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35、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36、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阅读全文]...

2022-07-05 02:14:55
  • 晚春韩愈古诗

  • 韩愈
  • 晚春韩愈古诗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不唯在散文创作上颇有建树,来看看他的晚春吧,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晚春韩愈古诗,欢迎参考借鉴。

      晚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才思:才华和能力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乍看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常景,但进一步品味便不难发现,诗写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体物入微,发前人未得之秘,反一般诗人晚春迟暮之感,摹花草灿烂之情状,展晚春满目之风采。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说这首诗*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化手法的奇妙运用,糅人与花于一体。“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想象之奇,实为诗中所罕见。末二句尤其耐人咀嚼,读者大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毫无羁绊的大胆想象,使人思之无穷,味之不尽。

      再细加揣摩,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的其实是自己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之情。面对晚春景象,诗人一反常见的惜春伤感之情,变被动感受为主观参与,情绪乐观向上,很有新意。你看,“杨花榆荚”不因“无才思”而藏拙,不畏“班门弄斧”之讥,为“晚春”添色。这就给人以启示: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钱钟联《集释》系此诗于元和十一年。注引朱彝尊《批韩诗》云:"此意作何解?然情景却是如此。"的确,仅就描写暮春景色而言,此诗可谓有情有趣,亦不落俗套。诗题又作《游城南晚春》,可知所写乃春游郊外所见。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人言草木无情,诗偏说它们有知,或"斗"或"解",活泼有趣。这是此诗明白有趣之处。

      然而"无才思"三字颇怪异,遂引起后人诸多猜测。或谓劝人勤学,不要像杨花那样白首无成;或谓隐喻人之无才,作不出好文章;或言有所讽喻;或言赞赏杨花虽无芳华,却有情趣和勇气。细审诗意,诗人当是赞赏杨花的。"无才思"应是故作顿挫的谐谑之笔。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阅读全文]...

2022-03-14 16:54:55
  • 晚春唐韩愈的古诗

  • 韩愈
  • 晚春唐韩愈的古诗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在读晚春这首诗的时候, 仿佛看到一幅喧闹繁盛的风景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晚春唐韩愈的古诗,欢迎阅读参考。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的,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芳菲:形容花的芳香。 杨花榆荚: 杨花就是柳絮, 榆荚, 榆树的荚又叫榆钱。

      惟解:只知道。

      漫天:满天。

      【背景】

      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半百。

      【译文】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

      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如何?

      【赏析】

      在读这首诗的时候, 仿佛看到一幅喧闹繁盛的风景画, 草木原本是没有知觉的, 但是诗人却赋予它生命, 让它具有智慧, 晓得春天即将离去, 要及时把握。 草木尚能如此, 何况是我们呢? 如果一再的蹉跎, 就只有老大徒伤悲了。 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作诗, 很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再加上用字浅白, 更能够轻易的表达出诗中的原意。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阅读全文]...

2022-02-08 21:53:42
  • 教师节祝福古诗词

  • 教师节,祝福,祝福语
  • 1、夜阑人静万籁悠,一盏明灯伴书舟。呕心沥血夜伏案,师德垂范万事留。

    2、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3、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4、春去秋来桃李艳,寒尽暑往园丁忙。笑看奇葩绽新颜,喜对耕耘铸辉煌。

    5、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

    6、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

    7、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8、一似梦瑶台,心知玉女来。笙歌人杳渺,花影月徘徊。

    9、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

    1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1、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2、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13、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14、胸怀万里世界,放眼无限未来。挥洒旷世奇才,重上瑶台,天地为之惊骇。

    1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6、三尺杏坛度春秋,泪干丝尽品更优。霜鬓早染混不觉,培育桃李只埋头。

    17、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18、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1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1、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22、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

    23、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2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26、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27、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天时地利人和,用笔如魔,令人拍案叫绝。

    2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9、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3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32、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

    3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阅读全文]...

2022-02-07 05:40:34
  • 韩愈《师说》翻译

  • 韩愈
  • 韩愈《师说》翻译

      《师说》全篇仅五百余字就将教师问题论述的精辟深刻。《师说》全文围绕教师这一中心,对教师的地位、任务、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韩愈《师说》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把他当作老师,我学*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于谄媚。"啊!从师学*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tán)、苌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诗人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词句注释

      学者: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

      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从师:跟从老师学*。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道理。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

      是故:因此,所以。

      无:无论、不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师道:从师的传统。即“古之学者必有师”。

      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犹且:尚且。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下:不如,名词作动词。

      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耻: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惑矣: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授之书而*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使……学*。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

      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不:通“否”。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百工:各种手艺。

      相师:拜别人为师。

      族:类。

      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年相若:年岁相*。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复:恢复。

      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阅读全文]...

2022-03-13 16:21:54
  • 韩愈的诗全集原文(韩愈的诗词全集诗集)

  • 韩愈
  •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很有指导意义。

    韩愈的作品非常多,现存诗文700余篇,其中散文*400篇。 其赋、诗、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均有卓越的成就。门人李汉曾编其遗文为《韩愈集》40卷,今有《韩昌黎集》传世。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全文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作品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道理的,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的区分,没有长和幼的区分,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唉!古代从师学*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名家点评: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词,愈以是得狂名。 又《答严厚舆论师道书》: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异同,吾子无以韩责我。

    朱熹《朱子考异》:余观退之《师说》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其言非好为人师者也。学者不归子厚,归退之,故子厚有此说耳。

    爱新觉罗·玄烨《古文渊鉴》引洪迈:此文如常山蛇势,救首救尾,段段有力,学者宜熟读。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通篇只是“吾师道也”一语,言触处皆师,无论长幼贵贱,惟人自择。因借时人不肯从师,历引童子、巫医、孔子喻之,总是欲李氏子能自得师,不必谓公慨然以师道自任,而作此以倡后学也。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马说》是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所加。“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作品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 同:衹)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虽然有名贵的马,也只能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 通:饲马者)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呜呼!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同时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

    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极言早春景色之美,希望触发张籍的游兴。

    前一首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写景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以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后一首重在抒情,引逗好友走出家门,去感受早春的信息。

    作品原文:

    其一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其二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就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

    请你忙里偷闲地先到江边游春散心,看看如今的柳色是否已经很深。

    唐元和十四年 (819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作品原文: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阅读全文]...

2022-02-19 20:12:17
  • 韩愈写的诗

  • 韩愈
  • 1、《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沙*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君歌声酸辞正苦,不能听终泪如雨。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2、《北极赠李观》北极有羁羽,南溟有沈鳞。川源浩浩隔,影响两无因。风云一朝会,变化成一身。谁言道里远,感激疾如神。我年二十五,求友昧其人。哀歌西京市,乃与夫子亲。所尚苟同趋,贤愚岂异伦。方为金石姿,万世无缁磷。

    3、《汴泗交流赠张仆射》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十步*如削。短垣三面缭逶迤,击鼓腾腾树赤旗。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相映。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侧身转臂着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

    4、《汴州乱二首》汴州城门朝不开,天狗堕地声如雷。健儿争夸杀留后,连屋累栋烧成灰。诸侯咫尺不能救,孤士何者自兴哀。母从子走者为谁,大夫夫人留后儿。昨日乘车骑大马,坐者起趋乘者下。庙堂不肯用干戈,呜呼奈汝母子何。

    5、《别盈上人》山僧爱山出无期,俗士牵俗来何时。祝融峰下一回首,即是此生长别离。

    6、《别赵子》我迁于揭阳,君先揭阳居。揭阳去京华,其里万有余。不谓小郭中,有子可与娱。心*而行高,两通诗与书。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及我迁宜春,意欲携以俱。摆头笑且言,我岂不足欤。又奚为于北,往来以纷如。

    7、《病鸱》屋东恶水沟,有鸱堕鸣悲。青泥掩两翅,拍拍不得离。君童叫相召,瓦砾争先之。计校生*事,杀却理亦宜。夺攘不愧耻,饱满盘天嬉。晴日占光景,高风恣追随。遂凌鸾凤群,肯顾鸿鹄卑。今者命运穷,遭逢巧丸儿。

    8、《病中赠张十八》中虚得暴下,避冷卧北窗。不蹋晓鼓朝,安眠听逢逢。籍也处闾里,抱能未施邦。文章自娱戏,金石日击撞。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谈舌久不掉,非君亮谁双。扶几导之言,曲节初摐摐。半途喜开凿,派别失大江。

    9、《剥啄行》剥剥啄啄,有客至门。我不出应,客去而嗔。从者语我,子胡为然。我不厌客,困于语言。欲不出纳,以堙其源。空堂幽幽,有秸有莞。门以两板,丛书于间。窅窅深堑,其墉甚完。彼宁可隳,此不可干。从者语我,嗟子诚难。

    10、《叉鱼招张功曹》叉鱼春岸阔,此兴在中宵。大炬然如昼,长船缚似桥。深窥沙可数,静搒水无摇。刃下那能脱,波间或自跳。中鳞怜锦碎,当目讶珠销。迷火逃翻*,惊人去暂遥。竞多心转细,得隽语时嚣。潭罄知存寡,舷*觉获饶。

    11、《长安交游者赠孟郊》长安交游者,贫富各有徒。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陋室有文史,高门有笙竽。何能辨荣悴,且欲分贤愚。

    12、《朝归》峨峨进贤冠,耿耿水苍佩。服章岂不好,不与德相对。顾影听其声,赪颜汗渐背。进乏犬鸡效,又不勇自退。坐食取其肥,无堪等聋瞆。长风吹天墟,秋日万里晒。抵暮但昏眠,不成歌慷慨。

    13、《嘲鼾睡》澹师昼睡时,声气一何猥。顽飙吹肥脂,坑谷相嵬磊。雄哮乍咽绝,每发壮益倍。有如阿鼻尸,长唤忍众罪。马牛惊不食,百鬼聚相待。木枕十字裂,镜面生痱癗。铁佛闻皱眉,石人战摇腿。孰云天地仁,吾欲责真宰。

    14、《嘲鲁连子》鲁连细而黠,有似黄鹞子。田巴兀老苍,怜汝矜爪觜。开端要惊人,雄跨吾厌矣。高拱禅鸿声,若辍一杯水。独称唐虞贤,顾未知之耳。

    15、《郴口又赠二首》山作剑攒江写镜,扁舟斗转疾于飞。回头笑向张公子,终日思归此日归。雪飐霜翻看不分,雷惊电激语难闻。沿涯宛转到深处,何限青天无片云。

    16、《郴州祈雨》乞雨女郎魂,炰羞洁且繁。庙开鼯鼠叫,神降越巫言。旱气期销荡,阴官想骏奔。行看五马入,萧飒已随轩。

    17、《城南联句》竹影金琐碎,泉音玉淙琤。琉璃剪木叶,翡翠开园英。流滑随仄步,搜寻得深行。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干穟纷拄地,化虫枯挶茎。木腐或垂耳,草珠竞骈睛。浮虚有新劚,摧扤饶孤撑。

    18、《池上絮》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19、《酬别留后侍郎》为文无出相如右,谋帅难居郤縠先。归去雪销溱洧动,西来旌旆拂晴天。

    20、《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京城数尺雪,寒气倍常年。泯泯都无地,茫茫岂是天。崩奔惊乱射,挥霍讶相缠。不觉侵堂陛,方应折屋椽。出门愁落道,上马恐*鞯。朝鼓矜凌起,山斋酩酊眠。吾方嗟此役,君乃咏其妍。冰玉清颜隔,波涛盛句传。

    [阅读全文]...

2022-02-11 16:22:30
  • 教师节祝福语古诗词

  • 教师节,祝福语
  • 1、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欲求贤才栋梁,天空陆地海洋。半世东奔西忙,今又远航,路遥山高水长。

    4、较月印花洒满楼,静看灯下人凝眸。香茗满斟馨满袖,执笔教坛驾轻舟。

    5、春去秋来桃李艳,寒尽暑往园丁忙。笑看奇葩绽新颜,喜对耕耘铸辉煌。

    6、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7、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

    8、轻盈数行字,浓抹一生人。寄望后来者,成功报师尊。

    9、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10、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11、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其道也,学其言语。

    1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13、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14、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

    15、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16、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17、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9、夜阑人静万籁悠,一盏明灯伴书舟。呕心沥血夜伏案,师德垂范万事留。

    20、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21、日出七尺站讲台,夜来灯下伏案忙。鞠躬尽瘁勤浇灌,叶绿花红心脾香。

    22、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4、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天时地利人和,用笔如魔,令人拍案叫绝。

    2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6、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8、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29、字斟句酌细推敲,拈精撮要费咀嚼。半亩方塘长流水,呕心沥血育新苗。

    30、为人堂堂正正,做事磊落光明。汇集四方英雄,师出有名,天下任我纵横。

    31、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32、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

    33、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34、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35、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36、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37、恩师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

    [阅读全文]...

2022-07-17 16:43:12
教师的古诗词韩愈 - 句子
教师的古诗词韩愈 - 语录
教师的古诗词韩愈 - 说说
教师的古诗词韩愈 - 名言
教师的古诗词韩愈 - 诗词
教师的古诗词韩愈 - 祝福
教师的古诗词韩愈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