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古诗或故事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或故事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端午节的古诗或故事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端午节的古诗或故事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端午节的古诗或故事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221) 说说(811) 名言(55) 诗词(1k+) 祝福(16k+) 心语(36)

  • 端午节的5个传说_端午节的故事

  • 端午节,故事,祝福
  •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民间流传最广的当属屈原说和伍子胥说。其实,除此之外,民间还有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毒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少为人知的端午传说,只流行于全国的某一小部分地区。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供大家参考。

      端午节的5个传说

      端午节的传说一:毒月恶日驱避说

      在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的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就是在五月五日出生。他的父亲要妻子不要生下他,认为这个孩子会危害父母。纵观历史,此类事件记载很多。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他的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便被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

      从先秦以后,这个日子都被认为是不吉之日,为了趋吉避凶,人们往往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

      端午节的传说二:纪念东汉孝女曹娥

      在浙江绍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传说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当时孝女曹娥年仅14岁,昼夜沿江号哭寻找父亲。过了17天,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她也投江而亡,五日后从江中抱出父亲的*,就此传为神话。据史料记载,自宋代以来,历代帝王都曾对曹娥大事褒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端午节的传说三:纪念女诗人秋瑾

      女诗人秋瑾是中国*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第一批为推翻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她是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预谋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说四:夏至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研究员刘德谦认为,端午节的最早起源来自夏至说。他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表示,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没有提到五月初五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了夏至节中。而端午节风俗中的“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活动,实际上与屈原无关。

      此外,《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是夏至。

      端午节的传说五:吴越民族图腾祭之说

      这种说法来自诗人、学者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闻一多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因为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而且古代吴越百姓还有断发文身“以像龙子”的*俗。此外,古代五月初五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闻一多认为这应当是“像龙子”的文身*俗的遗迹。

      闻一多对于古代神话和传说深有研究。在他的《端午的历史教育》和《端午考》著述中,考证了端午节的起源。他指出端午节本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吴越民族的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族祭的节日,距今至少有四五千年历史。那时居住在江南地域的吴越族由于不断遭受水旱灾害和瘟疫虫害的威胁,便以“龙”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希望“龙能保护自己”,并“断发文身”,将自己装饰成龙子的模样。

      每逢夏熟季节五月五日这一天,他们都要举行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置于竹筒里,或裹以树叶,放于水中,献给图腾神,同时也自己食用。为了取悦图腾神,还制作了龙形木舟,在水上争相竞渡,击鼓游戏,以此来敬神娱神。

    [阅读全文]...

2022-05-14 16:02:28
  • 端午节诗人屈原的故事(关于端午节屈原跳河的故事)

  • 端午节,屈原,故事
  •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

    屈原本出生贵族,同楚王是本家。他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二十多岁的时候就有丰富的知识,善于作诗写文章,口才也好,年纪轻轻便得到楚王重用,做了楚国的左徒,经常同楚怀王一起研究政事,拟定法令,接待各国的使臣,深得楚怀王的信任。

    按照常理来说,他的出身本就决定了他应该官运亨通,一世无忧才对,可惜屈原偏偏是个浩然正气的硬骨头,最终落得个凄惨自尽的结局。

    屈原所在的年代正是战国中后期,各国之间兼并战争越来越激烈。战国七雄中属秦国最为强大,楚、齐两国本也是大国,但无法与秦国单独抗衡。

    对于楚国而言,疆域最广,军队最多,可惜政治腐败,眼看一天天走向衰落。这下屈原便着急了,他主张在国内积极改革政治,削弱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减轻人民的负担,举贤任能,变法图强;对外联合齐、魏、赵等国共同抗秦。

    这本是利国利民之策,可惜人红遭人妒,加上屈原本就情商太低,不愿意与其他官员周旋,无意中得罪了很多人,尤其是大奸臣靳尚。

    传说有一次楚怀王让屈原起草一份法令。屈原刚写完草稿,上官大夫靳尚来了,就要抢去看。屈原把稿件收起来,冷冷地说:“这是个草稿,还没定下来呢,谁也不能看。”

    这靳尚本就是小人,他讨了个没趣,心里便忿忿不*,于是跑到楚怀王面前告屈原的状,说屈原骂楚怀王昏晕残暴,目光短浅;还说大臣各个贪婪自私,愚蠢无能,楚国若是离开了他,便只能日渐衰落了。

    楚怀王听了谗言,本就很不爽,偏偏屈原又喜欢直言劝谏,这让楚怀王更加厌烦了屈原,便开始有意疏远屈原,并贬了屈原的官职。随后的几十年里,屈原再也没能得到楚怀王的重用。

    屈原的才能得不到施展,政治上的抱负得不到实现,眼看着楚国一天天衰败下去,内心悲愤不已。他把满腔爱国热忱倾泻到诗句中去,写出了有名的《离骚》。

    秦昭王即位后,觉得楚国和齐国联盟很难对付,于是设法拉拢楚国,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楚怀王做儿媳妇,楚国便真的和秦国结盟了。这样一来楚国打破了六国的“合纵”盟约,惹恼了其它国家。

    齐、韩、魏三国一怒之下联盟攻打楚国,楚国无奈只得将太子横派到秦国做人质,向秦国求援,秦国出兵后齐、韩、魏三国便退了兵。但是太子横在秦国却屡遭欺侮。

    终于有一天,太子横忍无可忍杀死与他起冲突的几个秦国官员后,潜逃回了楚国。秦国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三国大举攻楚,次年再次单独伐楚,楚怀王无奈只得向齐王求援。

    秦国识破了楚王的计谋,怕他再和齐国等形成联盟,便采取了又打又拉的政策,一方继续进攻,一方却邀约楚王到秦国的武阳进行和谈,屈原得知此事后硬闯朝堂,劝楚怀王不可前去。

    可惜楚怀王并没有听屈原劝谏,上了秦王的当,被秦王囚禁至死。楚怀王死后他的儿子顷襄王继位,这位顷襄王的昏晕更胜于其老子,竟然在听信谗言后将屈原流放到了长江以南的楚国边疆。

    ​ 屈原在流放期间因精神和生活的折磨,形容枯槁,行动迟缓,但是依然不忘爱国,一边同群众同欢乐、共患难,一边写诗作,希望有朝一日楚王能醒悟过来,救国家于危难,无奈等来的却是楚国已到朝不保夕的境地。

    眼看家破国亡,屈原不愿看到楚国沦亡,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中,加上满腔的意难*,在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抱了一块大石头,投进汨罗江(今湖南省东北部,湘江的支流)自杀了,这一年他六十二岁。

    当地老百姓听到这一噩耗,都很悲痛,争先恐后地打捞屈原*,却都无功而返。有人便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还有人怕江里的蛟龙抢吃这种食物,又在苇叶外系上彩线。这种食物便是今天的粽子了。

    慢慢的,这种悼念活动便一年一年地流传下来,成为一种*俗,演变成今天的端午节。

    [阅读全文]...

2022-03-13 12:39:12
  •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古诗大全(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

  • 端午节,屈原,故事
  • 今天是我国民间四大节日之一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在我国南北方*俗多样,吃粽子,赛龙舟等等*俗都要在这一天完成。自古以来,我国文人墨客,在端午节这一天也要发挥自己的文学才华,为后世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为节日增添浓浓的诗情画意之感,同时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八首纪念端午节的诗篇,一起体会我国浓厚的文化底蕴吧!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古代,端有开头的意思,所以古人将农历五月头几天以端来称呼,所以端午节也成为端五节。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至少有四种说法,不过最为普遍的说法是纪念屈原而来,而纪念屈原这一文化起源据说从隋唐时期开始成为端午节文化核心的。在这一天有吃粽子,赛龙舟,艾叶,喝黄酒等等*俗。

    我国的文人墨客在端午节这一天,施展自己的才华,但他们用诗文并非以纪念屈原为主,而是将屈原暗喻自己,抒发自己身怀大才,但无用武之地的悲哀。另外,众多诗人还借屈原的遭遇,怀古伤时,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虽然在屈原之后的诗人总以屈原做比喻,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便是他们认可屈原的爱国情怀,推崇屈原崇高的人格,并给予屈原最高的敬意。

    诗人们还喜欢在端午节这一天描写人们的活动,将纯真的民俗气息用诗文记录下来,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抒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另外,诗人还喜欢描写赛龙舟的情景,他们通过龙舟捕捉灵感,展示自己的大才,勾勒出一幅幅竞技又充满欢乐的美景,随着这些诗文的流芳百世,让龙舟文化成为端午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端午节的诗词经久不衰,除了带有鲜明的时代和文化色彩外,还因为在这一天,家人能够团聚,共度好时光,将浓郁的人情味展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在古人的诗人中,也不乏在端午节充满欢愉色彩的文字,也寄托了诗人思乡乡情,想念亲人之情。

    没错,我国古老的民俗风情,都是这些史料和文献记录下来,经过千年的流传,经久不衰,到了新时代,国人依然遵循古人们的传统,让古文化与时代相结合,让文化传承下去。所以,在端午节这一天,围绕屈原,围绕龙舟,围绕我国古老文化,全国各地都会展开诗朗诵、竞技等活动。

    端午节,欣赏古诗词绝不能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关于端午节的八首古诗,一起体会我国古老文化的意境,体会古人在端午节这一天的情感吧!

    端午日赐衣

    [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日

    [唐]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同州端午

    [唐] 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竞渡诗

    [唐]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已酉端午

    [元]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即事

    [宋] 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和端午

    [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阅读全文]...

2022-07-28 14:07:24
2022-07-25 10:02:11
  • 端午节的古诗

  • 端午节
  •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5、《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阅读全文]...

2022-06-22 22:16:24
  • 端午节古诗

  • 端午节
  • 端午节古诗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2、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3、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4、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5、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6、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7、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8、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宋·卢祖皋《小龙吟淮西重午》下阕

      9、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10、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11、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12、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13、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4、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5、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6、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

      17、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18、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19、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20、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21、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22、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23、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24、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

      25、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26、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27、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28、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29、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30、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31、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32、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33、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34、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35、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36、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37、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38、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39、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40、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41、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42、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43、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44、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45、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宋·张耒《和端午》

      46、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47、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48、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49、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阅读全文]...

2022-06-25 02:59:10
  • 关于端午节古诗

  • 端午节,文学
  • 关于端午节古诗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而关于端午节古诗去不仅仅是屈原的。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端午节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5、《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阅读全文]...

2022-01-23 18:59:05
  • 端午节的古诗全诗

  • 端午节
  • 端午节的古诗全诗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端午节的古诗全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2、《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3、《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5、《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7、《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阅读全文]...

2021-12-03 16:15:03
  • 2021端午节的古诗

  • 端午节,文学
  • 2021端午节的古诗

      五月的花海融城一片,五月的记忆燃成永恒,五月的传统闪烁文明,五月的'思念放在心间,五月初五端阳节,愿友人沐浴五月的别样气息,过个美丽的端阳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端午节的古诗,欢迎借鉴!

      1、《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2、《五日》

      清·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3、《台湾竹枝词·竞渡》

      明·钱琦

      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

      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4、《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5、《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着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6、《念奴娇》

      宋·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

      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

      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

      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

      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

      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

      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

      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7、《五丝》

      唐·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8、《喜迁莺》

      宋·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阅读全文]...

2022-05-22 19:23:36
  • 写端午节的古诗

  • 端午节
  • 写端午节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端午节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乙卯重五诗》

      宋代·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已酉端午》

      元代·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阅读全文]...

2022-01-31 04:09:09
端午节的古诗或故事 - 句子
端午节的古诗或故事 - 语录
端午节的古诗或故事 - 说说
端午节的古诗或故事 - 名言
端午节的古诗或故事 - 诗词
端午节的古诗或故事 - 祝福
端午节的古诗或故事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