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的古诗100首

关于袁枚的古诗100首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袁枚的古诗100首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袁枚的古诗100首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袁枚的古诗100首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3) 语录(4k+) 说说(1) 名言(4) 诗词(87) 祝福(2k+) 心语(206)

  • 随园诗话读书袁枚古诗

  • 读书
  • 随园诗话读书袁枚古诗

      清代文学家袁枚的《随园诗话》,是我最爱读的书籍之一。每读之,必坐南窗,饮清茗,是一种享受。先生收集的名诗名句,字字玑珠,又似玉液琼浆,滋润了自己,启迪了自已,受益匪浅。现择其精华,是为共享。下面我们来看看随园诗话读书袁枚古诗吧!

      笔下杨花人闻妙境

      春如短梦初离影,人在东风正倚栏。(查他山)

      不宜雨里宜风里,未见开时见落时。(黄石牧)

      每到月明成大隐,转因云热得佯狂。(严遂成)

      不知日暮飞犹急,似爱天晴舞欲狂。(王菊庄)

      飘来玉屑缘何软?看到梅花尚觉肥。(虞东皋)

      小院无端吴点绿苔,问他来处费疑猜。春原不是一家物,花竟偏能离树开。质洁来堪污道路,身轻容易上楼台。随风似怕儿童捉,才扑栏杆又觉回。(燕山均)

      沾裳似为衣添絮,扑帽应怜鬓有霜。”似我辞家同过客,怜君一去便无归。”(蔡元春)

      掠水燕迷干点雪,窥窗人隔一重沙。愿他化着青萍子,傍着鸳鸯过一生。(杨芳灿)

      春尽不堪垂老别,风停亦解歩虚行。(方正树)

      风便有时来砚北,月明无影度墙东。(钱履青)

      《访友》:乱乌栖定夜三更,楼上银灯一点明。记得到门还不扣,花阴悄听读书声。(王仔园)

      《访友》:轻舟一路绕烟霞,更爱山前满涧花。不为寻君也留住,那知花里即君家。(方蒙章)

      《咏梅》:绿杨解语应相笑,漏泄春光恰是谁?(宋人)

      《咏红梅》:牧童睡起朦胧眼,错认桃林欲放牛。(宋人)

      《随园诗话》内容简介

      袁枚所处时代是所谓的“乾隆盛世”,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崇理学与反理学、重汉学与反汉学斗争颇为激烈,袁枚是坚定地站在反理学与反汉学的立场上的;与学术思想上的斗争相应,文艺上复古与反复古、重教化与主性灵的斗争也一直未停止,袁枚则是乾隆诗坛反复古、主性灵思潮的杰出代表。

      袁枚倡导性灵说诗论,以反对乾隆诗坛流行的主张复古与诗教的沈德潜格调说,并批评翁方纲以汉学考据作诗的不良风气。其所倡导的性灵说诗学,推动了清代诗歌的健康发展,在清诗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蒋湘南《游艺录》说:“袁简斋独倡性灵之说,江南江北靡然从之。自荐绅先生下逮野叟方外,得其一字,荣过登龙,坛坫之局生面别开。”可见袁枚之广泛影响。

      一、诗言志

      【原文】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光武贫时,与李通讼逋租于严尤。尤奇而目之。光武归谓李通曰:“严公宁目君耶?”窥其意,以得严君一盼为荣,韩蕲王为小卒时,相士言其日后封王。韩大怒,以为侮已,奋拳殴之。都是一般见解。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云:“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皆作郎中时诗也。

      玩其词,若不料此后之出将入相者。及其为七省经略,《在金中丞*上》云:“问心都是酬恩客,屈指谁为济世才?”《登甲秀楼》绝句云:“炊烟卓午散轻丝,十万人家饭熟时。问讯何年招济火?斜阳满树武乡祠”居然以武侯自命,皆与未得志时气象迥异。张桐城相公则自翰林至作首相,诗皆一格。

      最清妙者:”柳荫春水曲,花外暮山多。“叶底花开人不见,一双蝴蝶已先知。“临水种花知有意,一枝化作两枝看。”《和皇上风筝》云:“九霄日*增华色,四野风多仗宝绳。”押“绳”字韵,寄托遥深。

      【译文】

      古代英雄在没有找到用武之地时,大都没有立下远大的志向。这样的例子很多,如邓禹只通过文学来寄托希望,马武之希望做一名小小的督邮官。晋文公因有妻室和马匹,不愿意离开齐国。光武帝在落魄时,和李通因为拖税的事情到严尤处打官司。

      严尤因感到奇怪就盯着他看了几眼,光武帝回去后对李通说:“严公盯着你看了吗?”他的言下之意是,被严尤注视是一件荣幸的事情。韩蕲王还是无名小卒时,看相的人断定他日后必定被封王。

      韩大怒,认为看相之人是在讥讽自己,于是挥拳相向。以上这些人都表现了一个特点,即没有料到自己日后会有所作为。鄂西林相公曾在《辛丑元日》中写过这样的句子:“拿着镜子看自己快要老了,打开门却看到春草还未长出。”

      他还在《咏怀》中说道:“看来四十岁就已经这样了,那么老到百岁的样子也可以推知了。”这都是他做郎中时所作的诗。品味这些诗词,怎么也不会料到他日后将出将入相。他做了七省经略后,《在金中丞*上》说:“扪心自问,我们都很幸运地被提拔,屈指算一算,又有谁是真正的济世奇才呢?

      他还在《登甲秀楼》绝句中说道:“袅袅炊烟像千条轻丝飘浮在中午的天空,此时正是千家万户饭香菜熟之时。请问那年那月会招来济世救民的火焰?只见武侯旧祠被树缝中透来的夕阳照得金黄一片。”他居然以武侯自比,没有得志时的气象迥然不同了。张桐城相公则不然,他从做翰林一直到做宰相,所作诗歌都是一个风格。他最清秀的诗句有:“柳荫下的一湾春水曲曲折折地流淌,重重叠叠的山峦旁百花竞相开放。

      ”“叶子底下开的花,人虽然看不见,一双蝴蝶却早已知道了。”“在溪边种花就会知道其中的意境,水中映花,一枝便化作两枝了。”他在《扈跸》上讲:“似乎让人怜悯的龙钟老头,却能趁着满天星斗骑马踏冰。”在他的《和皇上风筝》中又讲道:“风筝在九霄上空飞行,靠日光的照射而绚烂多彩,四面虽有旷野之风的吹拂,风筝却依然仗绳子的稳定作用而逍遥自在。”此处押“绳”字韵,寄托了内心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二、诗在骨不在格

      【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余深爱其言。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三百篇》半是劳人思妇率真言情之事,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能出其范围否?况皋,禹之歌,不同乎《三百篇》;《国风》之格,不同乎《雅》《颂》:格岂

      有一定哉?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诗在骨不在格也。

      【译文】

      杨城斋说:“古往今来,天分低拙的人,大都喜欢谈论诗歌的格调,而不懂得其中的风情趣味,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格调只是空架子,只要有嘴就能描绘出来;而风趣专门描写性灵,不是天才就办不到,”我十分喜欢这段话。要知道,有了性情就有了格律,格律不会出于性情之外。

      《三百篇》中有一半是劳动者及思妇直率言情的,有谁为他们定过格式呢?又有谁为他们定过韵律呢?而现在谈格调的,能超过这个范围吗?况且,皋.禹时代的`歌谣与《三百篇》不同;《国风》的风格与《雅》《颂》不同。难道风格是可以用一定的规矩来制约的吗?许浑说过:“吟诗好比求道成仙,骨子里没有诗根就不要乱吟。”可见,诗歌的可贵之处在于风骨,不在于格调。

      三、存是去非

      【原文】

      前明门户之*,不止朝廷也,于诗亦然。当其盛时,高、杨、张、徐,各自成家,毫无门户。一传而为七子,再传而为钟、谭,为*;又再传而为虞山。

      率皆攻排诋呵,自树一帜,殊可笑也。凡人各有得力处,各有乖谬处,总要*心静气,存其是而去其非。试思七子钟谭,若无当日之盛名,则虞山选《列朝诗》时,方将搜索于荒村寂寞之乡,得半句片言以传其人矣。敌必当王,射先中马,皆好名者之累也!

      【译文】

      明朝的门户观念,不只是在朝廷上有,在作诗方面也有这样的表现。当明诗处于鼎盛时期,高、杨、张徐各自成一家,却毫无门户观念。然而自他们之后,从明七子始,到后来的钟、谭及*派,以及后来的虞山派,他们都互相攻击诋毁,打出各自的旗帜,真是十分可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因此应*心静气,保留正确的而去掉错误的。

      试想明七子钟谭,假如没有当当时的盛名,那么虞山选录《列朝诗》时,必须从荒村野岭那无人知晓的地方搜集,只不过搜得只言片语传给后人罢了。攻敌一定要先擒王,射人一定要先射马。批评人就要切中其要害,而门户观念只不过是喜好名声的人的牵累罢了。

      四、政简刑清

      【原文】

      乾隆丙辰,余二十一岁,起居叔父于广西,抚军金震方先生一见有国士之目,特疏荐博学宏词。首叙年齿,再夸文学,并云:“臣朝夕观其为人,性情恬淡,举止安详。国家应远生才,必为大成之器。”一时司道争来探问。公每见属吏,谈公事外,必及余之某诗某句,津津道之,并及其容止动作。余在屏后闻之窃喜。

      探公见客,必随而窃听焉。呈七排一首,有句云:“万里阙前修荐表,百官座上叹文章。”盖实事也。公有诗集数卷,殁后无从编辑,仅记其《答幕友祝寿》云:“浮生虚逐黄云度,高士群歌《白雪》来。”《题八桂堂》云:“尽日天香生画戟,有时鹤舞到匡床。”想见抚粤九年,政简刑清光景。

      【译文】

    [阅读全文]...

2022-06-25 15:40:43
  • 袁枚所见古诗

  • 古诗文
  • 袁枚所见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袁枚所见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字词解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作者资料阅读:

      袁枚(1716-1797年),清代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创作背景

      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小住仓山畔,悠悠三十年”(《松下作》),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空灵流利,新奇眩目。

      此诗也即是诗人在生活中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后停住歌声准备捕捉蝉的这一幕场景后,诗兴大发而创作。

    [阅读全文]...

2022-01-24 17:12:53
  • 所见古诗_所见袁枚

  •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注释: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阅读全文]...

2022-01-02 10:08:28
  • 袁枚的诗有哪些(袁枚最有名的诗)

  • 前几天发过一篇文章,欣赏明代才子唐伯虎几首最著名的诗歌。

    下面有一条诗友评论,说“唐伯虎的诗歌写来下去都是一个套路,有桃花仙这一首足够,但他的画确是一绝。”

    诗友的观点引起我的思考。

    其实,大部分诗人都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创作套路,也就是自己的诗歌风格,擅长写什么。

    只不过有些人的诗风会比较极端,而且一生不变;有些伟大的诗人,则可以同时擅长好几种诗风。

    像盛唐这种诗歌极盛的时候,李杜高岑王孟都可以精通各种诗风的同时还有自己的风格。

    待到明清,诗歌艺术衰落,大部分诗人就唯有一种风格、一种套路了。也是随着时代变化,会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

    这篇文章,为大家介绍袁枚写得最好的6首短诗,一起来熟悉一下这位清朝才子的诗风吧。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很小就读到的一首诗歌,大概还是在小学或者初中。当时还不懂诗词,读唐宋诗只觉得晦涩,突然出现袁枚这一首小诗,顿觉清爽流利。

    后来再读,便是为袁枚捕捉细节、刻画场景的能力感动了。能够捕捉到牧童停止吹笛子这一个细节,还能够据此推断出牧童的心理活动。

    写作这首诗并不需要很大的才华,需要的是对生活的热爱。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去山区支教时候学会的一首诗。有一位支教老师带着山区孩子在一个电视节目上唱过。

    当时就觉得袁枚这个人真厉害,能够把小小的苔花写到如此具体而生动。

    而且,这首诗就像是为山区小孩子以及其他自甘*凡的孩子们量身定做的一首诗。

    学会为自己绽放,肯定自己的价值。无论自己是牡丹,还是不起眼的苔花。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很生活化的一首诗。养肥了鸡就要杀掉吃肉,如果鸡能够知道主人这些计划,怕是就不会认真干饭了。

    看似只是一时随想,细读几遍,却很有一些森森的寒意。

    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这首诗是有感而发,可能是史书中读到马嵬坡的故事,也可能亲身来到了马嵬坡。在历史故事和亲身经历的双重刺激下,袁枚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希望人们不要老是聚焦在帝王将相的爱情故事里面,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也有着这样那样的传奇、有着比王宫中更加真挚的情感。

    春风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一首中规中矩的咏物诗,但将春风比喻成贵客还是挺新颖的。

    寒夜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记录生活的一首诗。这首诗前几天已经单独出过赏析文章,写得很真实、很活泼。

    总结下来这6首诗,有咏物抒怀,亦有生活场景的记录,读来都是一样的清新自然,生动流利。

    文章的最后,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袁枚。

    袁枚是一个很有性格的才子和诗人。

    他主张“独抒性灵”,还曾经放言:“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

    从《诗经》一直到现在,能够流传下来的诗歌,写的都是“性灵”,而不是无谓的堆垛。

    那么,性灵是什么?

    “性情遭际”

    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

    因此,他的诗风看似多样,也和唐伯虎一样存在着一条“主线”,那就是贴*生活,写真实性情。

    各位怎么看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空青诗词日历

    [阅读全文]...

2021-12-08 10:32:18
  • 袁枚的最出名的诗(袁枚十首有名的诗)

  • 有名
  • 因为CCTV《经典咏流传》上的一首《苔》,袁枚真的火了,让很多人开始注意到这位清代大才子。

    翻看袁枚的资料,再看他笔下的诗句,袁枚原来这么厉害,他的诗句清雅脱俗,朴素自然,除了《苔》还有很多优秀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笔下具有生命的诗句吧!

    幼年时期,袁枚天资聪慧,学*又刻苦,将同龄的小伙伴远远落在身后。与大部分有才识的人一样,袁枚踏上官场,但在三十余岁的时候,归隐田园,过着隐居的生活,直到82岁去世。在这五十多年时间里,袁枚大做文章,无拘无束,写文作诗如鱼得水。他还广收弟子,亲身传授,成为清代乾嘉期间,诗坛中赫赫有名的大家。

    袁枚是清代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有灵性,抒发真情,成为后辈诗人模仿的对象。袁枚的诗共分几大类,咏史诗较为突出的。他一生共创作200余咏史诗,内容丰富,涵义新意,感情意味绵长,使咏史诗提升一个层次。

    山水诗也是袁枚较为擅长的一类诗,过着归隐生活的他,对景物更有独到见解,写出的诗独领风骚,我国大好河山充满生机与灵性,让读者看后感到大自然的美好,从而体现诗人游山水之美,寻获山水之乐的意境。

    另外,袁枚共留世100余首论诗诗,有对前人的模仿,也有自己原创的作品。语言形象,韵律铿锵有力,是清代论诗诗的绝品佳作。哀悼诗也是袁枚擅长的题材之一,手法独到,语言精练,情感真挚,哀思绵长。

    不仅在诗歌方面卓有成绩,在散文方面,文学评论乃至没事方面,袁枚均是一位大家。他同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嘉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他的散文《祭妹文》可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相提并论。

    今天,筛选了袁枚10首最为经典的诗,一起欣赏他笔下文字清雅脱俗,朴素自然之美。

    所见

    清代: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清代: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箴作诗者

    清代:袁枚

    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偶作五绝句

    清代:袁枚

    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独秀峰

    清代:袁枚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寒夜

    清代:袁枚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湖上杂诗

    清代:袁枚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谒岳王墓

    清代:袁枚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十二月十五夜

    清代: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消夏诗

    [阅读全文]...

2022-06-30 18:35:05
  • 袁枚的诗

  •   1、《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鸡》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

      3、《咏筷子》

      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

      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

      4、《十二月十五夜》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5、《夜奔》

      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

      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6、《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7、《大龙湫之瀑》

      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8、《遣兴》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9、《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0、《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11、《论诗绝句》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12、《湖上杂诗》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13、《明皇与贵妃》

      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

      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

      14、《山中绝句》

      镇日山腰斸白云,载量烟草活纷纷。

      春衫不用金炉热,自向百花香里熏。

      15、《春风》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16、《随园诗话》

      飞云倚岫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阅读全文]...

2022-04-19 13:35:25
  • 袁枚《所见》创作背景及赏析

  • 创作,学*,知识
  • 袁枚《所见》创作背景及赏析

      诗人袁枚在旅途的路上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幕触发了诗人的.诗兴,就写下了这一首“所见”。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袁枚《所见》创作背景及赏析,欢迎阅读!

      《所见》古诗原文:

      所见

      袁枚

      牧童①骑黄牛,歌声振②林樾③。

      意欲④捕⑤鸣⑥蝉,忽然闭口立⑦。

      《所见》古诗注释及译文

      《所见》古诗注释:

      ①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②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③林樾(yuè):指道旁成阴的树。

      ④欲:想要。

      ⑤捕:捉。

      ⑥鸣:叫。

      ⑦立:站立。

      《所见》古诗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所见》古诗赏析:

      野外林**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林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下来呢!

      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所见》古诗作者简介:

      袁枚(公元1716年一公元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弟子,提倡妇女学文,女弟子尤众。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其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阅读全文]...

2022-04-13 08:59:54
  • 袁枚《所见》赏析

  •   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赏析

      这首的第一句**而起,不着痕迹。第二句调子突然高昂,旋律突然加快,从而形成一个*。一二句描写了小牧童的天真活泼、悠然自得的可爱模样和他的愉快心情,“骑”字直接写出了牧童的姿势,“振”字则间接点出他的心情。通过“骑”和“振”两个动词,把牧童那种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心情和盘托了出来。他几乎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简直不知道世间还有“忧愁”二字。正因为心中欢乐,才不禁引吭高歌,甚至于遏行云,“振林樾”。

      三四句仍然是继续描写神态。第三句是过渡,是作势。写牧童的心理活动,交代了他“闭口立”的原因,也是全诗的转折点。第四句,急转直下,如千尺悬瀑坠入深潭,戛然而止。“忽然”一词,把这个牧童发现树上鸣蝉时的惊喜心情和机警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忽然”发生了变化:由响而静、由行而停,把小牧童闭口注目鸣蝉的瞬间神态写得韵味十足。而“闭”和“立”两个动词,则把这个牧童天真的神态和孩子式的机智刻划得淋漓尽致。全诗纯用白描手法,紧紧抓住小牧童一刹那间的表现,逼真地写出小牧童非常机灵的特点,让人倍觉小牧童的纯真可爱。

      这是一首反映儿童生活的诗篇,诗人在诗中赞美了小牧童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显得特别专注。“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听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起伏变化中获得了巨大的艺术效果。诗的语言,明白如话,质朴无华,十分本色。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描写,直接抒发生活的感受,看似闲情逸致,实则寄托情思。同时这首诗不顾及格律,活泼自由,语言浅显明了,形象自然生动。综观全诗,它所描绘的和*、宁静和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所刻划的活泼、自在和天真无邪的牧童形象,表现了诗人的一种“真性情”。诗人曾经说过“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毋庸讳言,诗所描绘、所刻划的,正是诗人毕生追求的境界,也正是他所一再强调的“真性情”。

    [阅读全文]...

2022-03-13 09:52:44
  • 袁枚《随园记》赏析

  •   原文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禽鸟厌之不肯妪伏,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

      译文

      金陵(今南京)从北门桥向西走二里路,有个小仓山,山从清凉山起源,分成两个山岭向下延伸,到桥才消失。山岭蜿蜒狭长,中间有个清池、水田,俗称干河沿。河没有干涸的时候,清凉山是南唐皇帝避暑的地方,当时的繁盛可想而知。称得上金陵名胜的,南边的有雨花台,西南有莫愁湖,北边有钟山,东边有冶城,东北有孝陵,叫做鸡鸣寺。登上小仓山,这些景物就像漂浮起来一样。江湖这么大,云烟变幻那么快,不是山拥有的景致,都被山拥有了。

      康熙年间,织造(官职名)隋大人在山的北麓,建起殿堂,砌上围墙,种了上千株荻草,上千畦桂花,城里人来游玩的,盛极一时,人们给这座园林起名叫做隋园,是因为主人姓隋。三十年后,我主持江宁政事,园林倾塌而且荒芜,里面的房屋被改成酒馆,楼台喧嚣,禽鸟讨厌这个地方不来栖息,百花荒芜,春天也不开花。我感到悲凉怆然,询问园林之多少钱,说值三百两银子,我拿薪水买下来。修补围墙修剪花草,更换房檐改变用途。高的地方,建成临江楼阁;低的地方,修建溪旁亭子;有溪水的地方,修了桥;水深流急的地方,造了舟船;突起险峻的地方,点缀它的气势;*坦而且草木旺盛的地方,设置了观赏设施。有的风景加强,有的风景抑制,都随它的丰盛萧杀繁茂贫瘠情况而定,因势取景,不是他们消失堵塞,仍叫做随园,和隋圆同音,但意思变了。

      建成以后感叹说:“让我在这里做官,则一个月来一次;让我居住在这里,则每天都来。两者不可兼得,所以辞官而要园子。”于是托病辞官,带着弟弟袁香亭、外甥湄君搬着图书居住在随园里。听苏轼说过:“君子不一定非要做官,也不一定非不做官。”然而我的坐不做官,和住这个园子的长久与否,是相依赖的。两个事物能够交换,肯定其中的一个足以胜过另一个。我竟拿官职换这个园子,这个园子的奇妙,可想而知了。

      己巳年三月写此文。

    [阅读全文]...

2022-05-18 13:14:10
  • 最经典的袁枚的名句

  • 经典,名人名言
  • 2、量浅酒痕先上面,兴叫样到子琴曲不和弦。 ----《随园诗都比数月在带起》

    3、世间福善祸淫,何以有报有不报耶?天地鬼神,何以有灵有不灵耶?修仙学佛,何以有成有不成耶?红颜薄命,何以不薄者亦有耶?才子命穷,可何以不穷者亦多耶?日食山崩,何以有劫数耶?彼算推算者,何以能知而不免耶?彼怨天尤天者,天胡不降之罚耶? ----《子不语》

    4、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5、善烹调者,酱用伏酱,先尝甘否;油用香油,须审生熟;酒用酒酿,应去糟粕;醋用米醋,须求清冽。且酱有清浓之分,油有荤素之别,酒有酸甜之异,醋有陈新之殊,不可丝毫错误。 ----《随园食单》

    6、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 ----《寒夜》

    7、满腔热血酬知已,一双冷眼看世人。 ----《随园诗话》

    8、千界么良药利真须购,一水气凌云和外返只声金把。

    9、双眼自将秋水洗,一生不受古人欺。 ----《随园诗话》

    10、“猪用最多,可称‘广大教国我’。宜古人有学天豚馈食们那当礼。” ----《随园食单 学天牲单》

    11、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12、寒夜读书忘便于眠,

    13、昨日上想日背我成道实比,明日上想日肯来否?成道实比者删除来者谁?惟有今日为我有。 ----《对日歌》

    14、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 ----《随园诗话》

    15、人才那得如金铜,长在泥沙不速朽。愿公爱士如爱尊,毋使埋渣嗟不偶。

    16、明作如有情于战时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 ----《春日杂诗》

    17、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

    18、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

    19、食物中,鳗也,鳖也,蟹也,鲥鱼也,牛羊也,皆宜独食,不可加搭配。 ----《随园食单》

    20、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21、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2、怪、国用还认、乱、眼地,子所不语也。 ----《子不语》

    23、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

    24、花看人采事大知惜

    25、调剂之法,相物而施。有酒水兼用者,有专用酒不用水者,有专用水不用酒者;有盐酱井用者,有专用清酱不用盐者,有用盐不用酱者;有物太腻,要用油先炙者;有气大腥,要用醋先喷者;有取鲜必用冰糖者;有以干燥为贵者,使其味人于内,煎炒之物是也;有以汤多为贵者,使其味溢于外,清浮之物是也。 ----《随园食单》

    26、如今不受嗟来食 村犬风把须吠不休

    27、我不乐此生,忽会的上生在格当,

    28、苔

    29、书非借不能读也。

    30、“收法须用小纸包,多起包想我开学多起气内人水石灰坛中,过人用发日则换古灰,上用纸盖扎住,否则要时多出为道子心色味全他只矣。”

    [阅读全文]...

2022-05-14 02:28:43
袁枚的古诗100首 - 句子
袁枚的古诗100首 - 语录
袁枚的古诗100首 - 说说
袁枚的古诗100首 - 名言
袁枚的古诗100首 - 诗词
袁枚的古诗100首 - 祝福
袁枚的古诗100首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