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秋的诗句古诗仙子

关于写秋的诗句古诗仙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写秋的诗句古诗仙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写秋的诗句古诗仙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写秋的诗句古诗仙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52) 说说(183) 名言(2) 诗词(9k+) 祝福(52) 心语(7)

  • 《水仙子·舟中》古诗词鉴赏

  • 写作
  • 《水仙子·舟中》古诗词鉴赏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仙子·舟中》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水仙子·舟中

      元代: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译文

      入夜,洞庭湖上昏濛濛一片,客船孤零零地停泊在湖间。只有岸上一盏青灯荧荧作闪,同我乘坐的小船遥遥相伴。舱外一阵阵北风肆逞着淫威,想必在无情地摧残着梅花的花瓣。我禁不住推开船窗观看,这才发现已是大雪漫天。顿时我诗兴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风雪争先。雪片与暴风搅作一团,我的诗句又同飞雪互相纠缠。我朗声大笑,心情无比畅然。

      注释

      鏖战:激战。

      缴缠:纠缠。

      琅然:指笑声朗朗的样子。

      赏析

      小令前两句交代了孤舟碇泊的背景:时间是入夜,地点是洞庭湖,遥岸青荧的'灯火,衬出了客船的冷寂。“洞庭烟”、“灯火青荧”,形象、色彩都有如绘画,足见作者驾驭语言及构筑意境的纯熟能力。孤舟无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诗人只能蜷缩在船舱中,从而自然地度入“舟中”的题面。“朔风吹老梅花片”是意味深长的一笔。它补出了严冬的时令,还以其若实若虚的意象启人寻绎。在“夜泊洞庭边”的迷茫夜色中,是不可能望见“梅花片”的,可见全句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觉。结合题目的“舟中”二字,则可发现此处的“朔风”,实是诗人在封闭的船舱中所获得的听觉印象。听觉印象而产生视觉效果,反映了朔风的劲烈。这种强烈的风声使作者生发了“吹老梅花片”的联想,于是才有“推开篷”细看究竟的相应举动,这样看来,“朔风”在这里还有陡至的意味。推篷是因为朔风的骤起,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事出意外,惊喜顿生,难怪要“诗豪与风雪争先”了。这一句中的“豪”字,不止属于“诗”,也是对“风雪”的形容。一来它表现了风雪的劲猛,二来也说明了湖上风雪翻飞之景象,别具一种雄豪的阳刚之美。这首小令多能从无字之处读得隐微之意,再次证明了诗人遣字构像的佳妙。

      以下写风、雪与诗情搅成一片,难分难辨,活脱脱是一幅江天风雪行吟图。风雪催诗,“一笑琅然”,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全曲步步设景,层层推进,入情入理而又出新出变,是元散曲羁旅题材中一支开阔雄壮、别开生面的作品。

      词句注释

      (1)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2)水仙子:曲牌名,入“双调”,亦入“中吕”“南吕”。全曲落羽音。

      (3)青荧(yíng):青光闪映。

      (4)鏖(áo)战:激战。

      (5)缴缠:纠缠。

      (6)琅然:指笑声朗朗的样子。

      作者简介

      孙周卿,生卒年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古邠(今陕西彬县)人。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谓其为古汴(今河南开封)人,曾流寓湖南。散曲今存有小令二十三首。

    [阅读全文]...

2022-03-07 04:58:31
  • 《水仙子·舟中》古诗词赏析

  • 古诗文
  • 《水仙子·舟中》古诗词赏析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水仙子·舟中》古诗词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仙子·舟中》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译文翻译

      入夜,洞庭湖上昏濛濛一片,客船孤零零地停泊在湖间。只有岸上一盏青灯荧荧作闪,同我乘坐的小船遥遥相伴。舱外一阵阵北风肆逞着淫威,想必在无情地摧残着梅花的花瓣。我禁不住推开船窗观看,这才发现已是大雪漫天。顿时我诗兴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风雪争先。雪片与暴风搅作一团,我的诗句又同飞雪互相纠缠。我朗声大笑,心情无比畅然。

      注释解释

      鏖战:激战。

      缴缠:纠缠。

      琅然:指笑声朗朗的样子。

      诗文赏析

      小令前两句交代了孤舟碇泊的背景:时间是入夜,地点是洞庭湖,遥岸青荧的灯火,衬出了客船的冷寂。“洞庭烟”、“灯火青荧”,形象、色彩都有如绘画,足见作者驾驭语言及构筑意境的纯熟能力。孤舟无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诗人只能蜷缩在船舱中,从而自然地度入“舟中”的.题面。“朔风吹老梅花片”是意味深长的一笔。它补出了严冬的时令,还以其若实若虚的意象启人寻绎。在“夜泊洞庭边”的迷茫夜色中,是不可能望见“梅花片”的,可见全句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觉。结合题目的“舟中”二字,则可发现此处的“朔风”,实是诗人在封闭的船舱中所获得的听觉印象。听觉印象而产生视觉效果,反映了朔风的劲烈。这种强烈的风声使作者生发了“吹老梅花片”的联想,于是才有“推开篷”细看究竟的相应举动,这样看来,“朔风”在这里还有陡至的意味。推篷是因为朔风的骤起,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事出意外,惊喜顿生,难怪要“诗豪与风雪争先”了。这一句中的“豪”字,不止属于“诗”,也是对“风雪”的形容。一来它表现了风雪的劲猛,二来也说明了湖上风雪翻飞之景象,别具一种雄豪的阳刚之美。这首小令多能从无字之处读得隐微之意,再次证明了诗人遣字构像的佳妙。

      以下写风、雪与诗情搅成一片,难分难辨,活脱脱是一幅江天风雪行吟图。风雪催诗,“一笑琅然”,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全曲步步设景,层层推进,入情入理而又出新出变,是元散曲羁旅题材中一支开阔雄壮、别开生面的作品。

    [阅读全文]...

2021-11-23 13:47:16
  • 诗仙李白古诗鉴赏

  • 李白
  •   《玉阶怨》诗意解析及朗读视频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注解】:

      1、罗袜:丝织品做的袜子。

      2、却下:还下。

      3、玲珑句:虽下帘仍望月而待,以至不能成眠。

      【韵译】:

      玉砌的台阶已滋生了白露,

      夜深伫立露水侵湿了罗袜。

      我只好入室垂下水晶帘子,

      独自隔帘仰望玲珑的秋月。

      二:玉石台阶上落满了露水。深夜久站浸湿脚上罗袜。回房放下水晶帘挡挡寒,透过帘缝仰望明亮秋月。

      [赏析]

      《玉阶怨》,见郭茂倩《乐府诗集》。属《相和歌·楚调曲》,与《婕妤怨》、《长信怨》等曲,从古代所存歌辞看,都是专写“宫怨”的乐曲。

      李白的《玉阶怨》,虽曲名标有“怨”字,诗作中却只是背面敷粉,全不见“怨”字。无言独立阶砌,以致冰凉的露水浸湿罗袜;以见夜色之浓,伫待之久,怨情之深。“罗袜”,见人之仪态、身份,有人有神。夜凉露重,罗袜知寒,不说人而已见人之幽怨如诉。二字似写实,实用曹子建“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意境。

      怨深,夜深,不禁幽独之苦,乃由帘外而帘内,及至下帘之后,反又不忍使明月孤寂。似月怜人,似人怜月;若人不伴月,则又有何物可以伴人?月无言,人也无言。但读者却深知人有无限言语,月也解此无限言语,而写来却只是一味望月。此不怨之怨所以深于怨也。

      “却下”二字,以虚字传神,最为诗家秘传。此一转折,似断实连;似欲一笔荡开,推却愁怨,实则经此一转,字少情多,直入幽微。却下,看似无意下帘,而其中却有无限幽怨。本以夜深、怨深,无可奈何而入室。入室之后,却又怕隔窗明月照此室内幽独,因而下帘。帘既下矣,却更难消受此凄苦无眠之夜,于更无可奈何之中,却更去隔帘望月。此时忧思徘徊,直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纷至沓来,如此情思,乃以“却下”二字出之。“却”字直贯下句,意谓:“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在这两个动作之间,有许多愁思转折返复,所谓字少情多,以虚字传神。中国古代诗艺中有“空谷传音”之法,似当如此。“玲珑”二字,看似不经意之笔,实则极见工力。以月之玲珑,衬人之幽怨,从反处着笔,全胜正面涂抹。

      诗中不见人物姿容与心理状态,而作者似也无动于衷,只以人物行动见意,引读者步入诗情之最幽微处,故能不落言筌,为读者保留想象余地,使诗情无限辽远,无限幽深。以此见诗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真意。以叙人事之笔抒情,恒见,易;以抒情之笔状人,罕有,难。

      契诃夫有“矜持”说,也常闻有所谓“距离”说,两者颇*似,似应合为一说。即谓作者应与所写对象,保持一定距离,并保持一定“矜持”与冷静。如此,则作品无声嘶力竭之弊,而有幽邃深远之美,写难状之情与难言之隐,使读者觉有漫天诗思飘然而至,却又无从于字句间捉摸之。这首《玉阶怨》含思婉转,余韵如缕,正是这样的佳作。(孙艺秋)

      【评析】:

      《玉阶怨》,见郭茂倩《乐府诗集》,属《相和歌楚调曲》,与《婕妤怨》、《长信怨》等曲,从古代所存歌辞看,都是专写“宫怨”的乐曲。

      本诗表达了一位贵妇人因想念丈夫而产生的哀怨情绪。全诗极力突出主人公的一个“怨”字,而这“怨”的背后,是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怨”正道出了她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浓厚的感情。

      开篇两句写贵妇人站在门外,注视着远方的路。夜色已深,露水渐重,即使露水已经将罗袜浸湿,但她依然伫立着,好像她思念的丈夫正从远处走来。这两句通过含蓄的语言,写出了贵妇人焦急的神态。

      后两句表现贵妇人因想念丈夫而产生的缱绻情怀。“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迟迟不见丈夫归来,那皎洁的明月,似乎更增加了她的愁思,旧欢新愁一同涌上心头,使她备受煎熬。“却下”二字,是虚字却极传神,历来为诗家推崇。这种转折,似断实连;好像要一笔荡开,忘却愁怨,实际却更添愁绪,字少情重,直入幽微。“却下”,好像是无意下帘,其实饱含幽怨。本来夜、怨都深,无可奈何而入室。入室之后,又怕隔窗的明月照入室内,更显孤独,因此下帘。下帘之后,这凄清无眠的夜晚却更难度过,无可奈何之下,又去隔帘望月。这等忧思徘徊,恰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此微妙的思绪通过“却下”二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来。“却”字贯穿下文,可以理解为:“却下水晶帘”,“却去望秋月”。这两个动作之间,愁思转折反复,意蕴悠长。中国古代讲究“空谷传音”,就是如此。“玲珑”二字,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功力深厚。用月之玲珑,衬托人之哀怨,对面着笔,远胜正面直叙。

      纵观全诗,不见一“怨”字,但“怨”意却贯穿始终,哀怨溢于言表,但这种“怨”都是由“爱”引出,正是由于贵妇人对丈夫的一往情深,才使 “爱”“怨”缠绵,感人至深。

      乐府《玉阶怨》多咏被幽禁宫女之幽怨的乐曲。虽以“怨”标题,却不露“怨”字,。首二句写独立玉阶,露侵罗袜,更深夜浓,久待落空,怨情之深,如注如诉;后二句写无可奈何,入室垂帘,隔窗望月,愈衬孤寂。无独乎?无怨乎?诗不正面涂抹,却从反面点妆,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诗仙李白鉴赏]

    [阅读全文]...

2022-01-29 03:07:57
  • 凌波仙子是什么花?凌波仙子的花语是什么?_描写七夕的诗句是什么

  • 七夕,花语,祝福
  • 九库说说的语句,常常简短而有霸气,充满正能量。人生常常遇到困难,而那些好句子,不经意间直击内心柔软的地方,进而一改颓丧的心情。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凌波仙子是什么花?凌波仙子的花语是什么?。

    凌波常用来形容女子脚步轻盈、飘移如履水波,因此凌波仙子常令人想到身着白纱裙在水上曼舞的曼妙女子。那么,在花语大全里,是哪种花这么美,才能担得起凌波仙子这四个字,关于凌波仙子是否有什么动人的传说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凌波仙子是什么花吧。

    凌波仙子是水仙花

    水仙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以福建漳州的最富盛名。水仙还是我国民间的请供佳品,每过新年,人们都喜欢清供水仙,点缀做为年花。因水仙只用清水供养而不需土壤来培植。其根,如银丝,纤尘不染;其叶,碧绿葱翠传神;其花,有如金盏银台,高雅绝俗,婀娜多姿,清秀美丽,洁白可爱,清香馥郁,且花期长。这珍贵的花卉早已走遍大江南北,远度重洋,久负盛名,誉满全球。她带去了我国的春天,我国人民的情谊和美好的心愿,赢得了天下水仙数漳州之美称。

    凌波仙子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天上的凌波仙子在银河边上磨宝镜时,无意中从云雾缝里看到龙海的南乡(今称九湖乡)旱情严重,五谷歉收,民不聊生,一片荒凉的景象触动了善良仙子的心,她抛下手中的宝镜。宝镜落地碎成九块,南乡顿时清泉四涌,成了九湖,流水潺潺灌入田园,霎那时,九湖镇花果茂盛,稻熟荔红,连凌波仙子也被这人间美景所吸引,不禁飘然来到湖中游览。

    湖畔有个石匠叫陈龙,大伙都称他为龙哥。他为人诚恳,勤劳勇敢,凌波仙子爱上了龙哥。在湖畔塘边,他们以珠定情,喜结姻缘。凌波仙子掌管水源,九湖年年风调雨顺;龙哥和乡亲们辛勤劳动,九湖畔五谷丰登,九湖湖畔成了人间仙境。

    不想,这人间幸福美景触怒了妖龙,它口喷毒火,烧毁了田园村庄。为保卫家园,凌波仙子手弹琵琶奋起抗争,龙哥吞下宝珠化为青龙,与妖龙斗成一团,终于邪不压正,妖龙败北,逃上天庭,向王母娘娘告状。

    王母娘娘听信谗言,调遣了天兵天将前来处罚凌波仙子和龙哥。霎时,南乡天昏地暗,天将还移来了圆山压住九湖,从此水断泉枯。龙哥被压在圆山下面。在云端里,被抓回天庭的凌波仙子眼望被毁的家园、孤寂昂首吐清泉的龙哥,她忍痛拔下银簪,竭尽全力投往遭受苦难的南乡,银簪落在圆山脚下清泉旁,化作朵朵亭亭玉立、幽香沁人的水仙花。如今,每到岁末,九湖畔的家家户户都要在家中摆上几盆水仙,以寄托对龙哥、凌波仙子的感激之情。

    “凌波仙子是什么花?凌波仙子的花语是什么?”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描写七夕的诗句是什么,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阅读全文]...

2021-12-09 05:23:45
  • “诗仙”李白的故事

  • 李白,故事
  •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江油县)的青莲乡。

      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

      因此,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

      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眠山,潜心学*,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

      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六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冶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一、仗剑远游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乘舟沿江出峡,渐行渐远,家乡的山峦逐渐隐没不可辨认了,只有从三峡流出的水仍跟随着他,推送着他的行舟,把他要送到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马祯

      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

      天台道士司马帧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他造了阳台观,并派胞妹玉真公主随其学道。

      李白能见到这个备受恩宠的道士,自然十分开心,还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李白器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祯一见己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

      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2·洞庭葬友

      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可是正当泛舟洞庭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李白悲痛万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号陶大哭,"泣尽继之以血"。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路人听到都为之伤心落泪。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真是无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

      李白来到了庐山,在此写下了烩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诗。

      3·江南之行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此地江山雄性,虎踞龙盘,六朝宫阅历历在目。这既引起李白许多感慨,也引起了他对自己所处时代的自豪感。他认为往日之都,己呈一片衰颓之气,没有什么好观赏的了,根本不及当今皇帝垂拱而治,天下呈现出的一片太*景象。

      金陵的霸气虽己消亡,但金陵的儿女却饱含深情地接待李白。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压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频频举杯劝饮,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头,使人难以忘却。

      李白告别金陵后,从江上前往扬州。

      扬州是当时的一个国际都市。李白从没有看到过如此热闹的城市,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到了盛夏,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惬意。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惟一能给他带来点安慰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李白在准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苏。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由此看来,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旧题,却多别出新意。

      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在昔日西施浣纱的茑萝山下,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笔为现今在浣纱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优美的速写。

      李白由越西归,回到了荆门。

      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虽然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最后,他决定再度漫游。

      首先,他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由此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

      不久,李白到了安陆,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然而,隐居于此并非长久之计,他仍然想寻找机会,以求仕进。在隐居寿山时,李白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提高自己的声誉。

      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便将其招为女婿。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图功业的心志有所衰微减退。他以安州妻家为根据地,又几次出游,结识了一些官吏和贵公子,并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

      二、一进长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猎。玄宗即位后,己有过多次狩猎,每次都带外国使臣同去,耀武扬威,以此震慑邻国。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有一次狞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因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李白西来的目的是献赋,另外,也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他居住在终南山脚下,常登临终南山远眺。当他登上终南山的北峰时,眼前呈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貌。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可一想到这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

      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何时人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朝廷效劳。由此,他一步步地接*了统治阶级的上层。

      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李白有次去紫极宫,不料竟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他早就拜读过贺老的诗,这次相遇,自然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出去换酒与李白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啸洒出尘的丰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一年快过去了,李白仍然作客长安,没有机会出任,他的心情有些沮丧。好友诚意相邀,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阳的别业幽居,但李白无意前往。这次去长安,抱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却毫无着落,这使李白感到失望并有点愤懑。往王公大人门前干谒求告,也极不得意,只有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三、翰林供奉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草拟文告,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天宝初,每年冬天玄宗都带着酋长、使臣去温家狞猎,李白自然侍从同去,当场写赋宣扬玄宗的盛德,歌颂圣朝威力,深得玄宗赏识。此时,玄宗宠爱杨玉环,每与她在宫中游乐时,玄宗都要李白写些行乐词,谱人新曲歌唱。李白怀着“长揖蒙垂国士恩,壮士剖心酬知己”的心情,竭尽才思采写这些诗。

      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中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

      与此同时,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宦官和外戚的受宠,使李白"大济苍生"的热情骤然冷了下来,自己虽在长安,但也没有施展自己管、晏之术的机会.

      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李白不胜感慨,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谁料就在此时,倒被赐金放还,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这次被赐金放还似乎是李白说了不合时宜的话。

      这次的归山,实在是体面一点的放逐。

      四、再次远游

      1·漫游梁宋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在这里,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业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两人以*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

      这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清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簏,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篆的盖寮,为他造了真寰。此次的求仙访道,李白得到了完满的结果。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秋天,李白与杜甫在东鲁第三次会见。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他们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齐州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就在这年冬天,两人分手,李白准备重访江东。

      2·东去吴越

      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

    [阅读全文]...

2022-01-26 14:28:26
  • 关于“诗仙”与“茶仙”的阐述

  • 关于“诗仙”与“茶仙”的阐述

      诗有“诗仙”,茶有“茶仙”

      诗有“诗仙”,茶有“茶仙”。堪称“茶仙”者,为数寥寥,而陈水潮当之无愧。

      水潮因茶闻名,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是时,茶贱伤农,茶树当柴。水潮任职祥华,费尽气力,于全乡推广种植铁观音,改进制茶技艺举办茶事活动,“祥华铁观音”自此驰名。故,祥华茶农称铁观音茶为“水潮茶”。

      水潮嗜茶,如痴如醉。晨起即泡,终日无间。视好茶如至宝,每每外出,包里不忘携带数泡,泡泡精品,饮后齿颊留香,令人垂涎不已。2001年自泉州水产局长任上请调安溪,人皆不解。自谓可三年无鱼,不可一日无茶,且自谦是盲人推车、驼子铺路,适得其所。

      水潮泡茶,可谓一绝。茶、水、壶要求甚严,几*苛刻。茶须好茶,水须泉水,瓯须瓷瓯,且事必亲躬。于茶桌上置一天*,茶量以“克”计,视瓯之大小,装六至八克不等。热炉煮水,待泡若“虾目”,即悬壶高冲,状若高山流水,令瓯中茶叶上下翻滚。一遍水即冲即倒,二遍水刮沫扣盖,复往瓯盖上淋水加温,一至二分钟后,始得闻香。闻香时,右手执盖,于*鼻处深吸,双目微合,鼻息匀、细、长,其人若登仙境。而后,张开双眼,随手一甩,瓯盖正好落在茶瓯上,不轻不重,不倚不偏。无须再饮茶汤,优劣已了然于胸。只远距离甩盖一招,有好学者摔破瓯盖数百,亦徒效颦。

      水潮评茶,众人皆服。茶汤入口,啧啧有声,自创“美声喝法”,有“似香非香、似酸非酸、香气悠长、舌底回甘,方为观音茶中上品”之妙论。泡饮后推断产地,百说百中。感德、祥华、西坪或县外,甚至主要产茶村落,一概难逃“法眼”;县内数家大型茶店拼配之茶叶,一饮即知。市井斗茶,难解难分、面红耳赤之际,便有人疾呼“请水潮来”;茶店卖茶,若说水潮时常光临本店,则销量大增。

      乌龙茶叶界,无人不识君。水潮有“茶管委主任”、“国家高级评茶师”之称,有“茶官”、“茶头”、“茶博士”之誉,尤猛军*谓之“茶仙”,此谓更具茶乡特色。“仙”,有悟道之意。茶中有道,是为茶道,而谈茶论道,水潮足可称“仙”。

      大慈寺举行中韩禅茶茶艺交流会

      和茶资讯8月8日讯:为纪念成都大慈寺唐代祖师无相禅师圆寂1250年,无相禅师创立“无相禅茶”1200多年,中韩禅茶茶艺交流会在大慈寺举行,中韩双方的禅茶专业表演人士同台献艺。

      根据资料记载,当时无相禅师饮用的禅茶主要有两种,一为当地采摘焙制之茶,一为他人奉送的蒙山等地之茶。来到大慈寺后,无相禅师继续提倡禅茶之法,大慈禅茶沿袭“无相禅茶”而发展起来。而成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史上,也留下禅茶浓墨重彩的一笔。经过1200多年的时间历练,“无相禅茶”现已发散传播为现今大慈寺的“大慈禅茶”、韩国的“无相禅茶茶艺”以及日本的“无相茶道”。

      禅茶的基本特征是在茶艺中融入了禅机,或以茶艺来昭示佛理。在禅茶的每一道程序都融汇一个佛理或昭示一种禅机。其基本程序,分为静心、步入禅堂、焚香祈愿、圣水洗凡尘(涤具)、佛祖拈花(观茶)、菩萨入狱(投茶)、漫天法雨(泡茶)、菩萨点化(分茶)、普渡众生(敬茶)、禅茶一味(闻香观色)、即心即佛(品茶)、畅叙禅机共12道。

      昔日“无相禅茶”由大慈寺发源,今日中韩禅茶专业表演人士又在此聚首。昨日上午,中韩双方的禅茶表演人士为大家带来了*两个小时的茶艺展示。中方的茶艺表演由大慈寺禅茶研究会与四川省茶文化协会的成员联合呈现,包括“无相禅茶”、“观音禅茶”和四川特色长嘴壶禅茶茶艺表演。韩方代表演示的则为“高丽抹茶”茶艺。17岁的周双雪三姐妹首先作为中方代表表演“观音禅茶”。

      峨眉山佛门三道茶的讲究

      峨眉山的茶道历史也是相当久远。其有峨眉山佛门三道茶之说法。说起这样咱们就要追溯到三道茶的创始人宝掌和尚。他是一位中印度的高僧其有个饮茶*惯就是一日三啖。后来峨眉山佛门就把其每日中三次饮茶的时间定养生的最佳时间。下面带大家来看看峨眉山佛门有哪三道。

      峨眉山佛门三道茶

      “佛门第一道茶”:晨茶寅卯饮为佳。在高僧中认为每天秽物、浊气等基于*一身在经过一夜的卧榻体内已经浑浊不堪,在第二天清晨如厕之前饮三杯清茶能够帮助*化浊为清。

      “佛门第二道茶”:午茶午未饮为佳。在用完斋后饮两杯清茶有防百病的作用。经过现代科学研究表面,在吃完饭后用绿茶刷牙能够消灭口腔牙缝中的食物残留细菌。

      “佛门第三道茶”:夜茶戌亥饮为佳。第三道茶水不是饮用,而是外敷。晚上用清茶清洗脸部一分钟能够帮助人们皮肤排毒并养颜。

      提示:峨眉山佛门三道茶讲究的是茶和水。用的水乃是是山中的泉水。茶则是山中原生态天然的茶叶。长期坚持来的*惯怎么能够不养生。

      茶禅一味修行一生

      中国佛教博大精深,佛茶文化源远流长。“梵香引幽步,酌茗开净筵”;茶清静纯洁的品质内涵与妙香流溢的佛法禅机相映生辉,茶的自然属性被赋予人文的理想之中;成为“修身养性,开慧益智”的正信之道。

      茶禅一味,修行一生。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要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以求解脱,更有跏跌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之要求。故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戒,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而茶因具有清心、陶情、去杂、生精之功效,便成了符合这许多需求的佳饮之一。

      无茶有禅因此在禅的境界里,*等而无分别,却又爱护种种相而不会去破坏,乃至一丝的损害。不只是对人,对物也是如此。因此缘起性空之理中,照见一切缘起之相,皆在因缘具足中显现,故其显现非无因缘,因而不会起破坏伤害之意,只是慈悲爱护之心。若有人因悟禅而去破坏或损害一人一物,那怕是草木器皿,认为既然一切无常、空、那破坏了,只不过是无常、空的。这恐怕已入于恶取空之境了。

      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将正气溶入感恩中,将清气溶入包容中,将和气溶入分享中,将雅气溶入结缘中;在弘扬禅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实禅茶文化,发挥禅茶文化凝集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弘扬禅茶文化的`根本社会价值所在。

      更多禅茶文化赏析:

      露雨轩禅茶文化的佛教素斋

      禅茶的起源:寺必备茶僧必饮茶

      禅茶一壶,煮沸人世冷漠

      “茶禅一体”的底蕴介绍

      “茶禅一体”的底蕴介绍

      佛教传入中国后,我国饮茶*惯很快为佛教徒所接受,并且大受欢迎。这是因为和尚日夜坐禅,饮茶可以却睡;和尚以慈悲为怀,戒杀生,饮茶便成为唯一法宝。而“茶佛不分家”、“茶禅一味”、“茶禅一体”下面就“茶禅一体”的底蕴做一详细介绍。

      唐朝大兴禅教,禅宗重坐禅,叹思不眠;又断食,断食要斋戒,通夜举行祈祷仪式,如不饮茶,不能坚持下来,于是提倡饮茶,再者为了健身长寿,因而茶水成为一种特殊的饮料。

      上面讲的“茶佛不分家”、“茶禅一味”、“茶禅一体”是从生理的需要和戒律、祈祷的要求等角度进行观照的。是低层次的;如果要探讨“茶禅一体”的意蕴,必须从茶禅的哲学思想去考察。下面,试从哲学思想的角度来初探“茶禅一体”的底蕴。

      全体佛教,自一面观之皆为禅宗。就教义来说,始自小乘之上谛十二因缘观,终迄天台之一心三观,华严之法界观,莫不信禅。只有对禅的内容,解释互有差异。禅之形式,修行的方法,也为佛教所通用。所以有人持“佛即禅”说是有道理的。本文所讲的“茶禅一体”的禅,也包含有不属禅宗的佛教徒。

      茶与禅看来是两码事,可是僧人解渴、参禅、祈祷、茶会要茶,于是种茶、焙制茶叶,这样使僧与茶发生了关系。茶道与坐禅的心境是一样的:茶道,讲究井然有序地喝茶,追求环境与心境的宁静、清净;禅的修行,常以“法令无亲,三思为戒”,也是追求清寂。茶道和禅心,个中之情趣虽不一样,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所以僧者常说饮茶有三德;一、坐禅时,通夜不眠;二、饱腹时,可帮助消化;三、茶为不发之物,可抑制*。因而日本高僧、名茶始祖明惠上人提倡茶十德。这十德包括了茶道与禅心。即:一、诸天加护;二、父母孝养;三、恶魔降伏;四、睡眠白除;五、五脏调和;六、无病无灾;七、朋友和合;八、正心修身;九、烦恼消灭;十、临终不乱。

      日本茶祖荣西禅师,在遗训里特别标榜“茶味禅味,味味一味”这一宗旨。

      唐代正定府赵州观音院住持从稳禅师。时人称他为赵州禅。他不仅仅认为吃茶健康长寿,〔他活到120多岁)更追求喝茶与禅心的契合。曾经流传“赵州禅吃茶去”的传说,可以说明从稳禅师把茶赋予禅意。

      禅茶真境——无一物中物尽藏

      禅茶真境——无一物中物尽藏

      禅茶真境无一物中物尽藏禅茶真境无一物中物尽藏,只有认识了世界“本来无一物”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茶学界普遍认为,只有了悟了“无”的境界,才能创造出“禅茶一味”的真境。“无”是茶道艺术创造的源泉。

      “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宝。“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而是超越了世俗认为的“有”“无”之上的“无“,是佛教的世界观的反映。

      讲到“无”,不能不提起五祖传道的典故。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谁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而当时寺中一位烧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为,“慧能了悟了“。于是当夜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和铁衣钵传给了慧能,。因为慧能明白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真理。

    [阅读全文]...

2022-02-09 19:32:34
  • 中秋的古诗诗句

  • 中秋
  • 中秋的古诗诗句

      同是瀛洲册府仙。 —— 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 —— 慧霖《闰中秋玩月》

      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 —— 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 晏殊《中秋月》

      对风鹊残枝,露_荒井。 —— 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桂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苏轼《阳关曲 》

      青雀西来,嫦娥报,道佳期*矣。 ——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 苏轼《念奴娇·中秋》

      声直上,蟾蜍窟。 ——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 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可怜闲剩此婵娟。 —— 《思佳客·闰中秋》

      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 ——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禅边风味客边愁,馈我清光又满楼。 —— 慧霖《闰中秋玩月》

      斟酌嫦娥,九秋宫殿冷。 —— 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中秋》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 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 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阅读全文]...

2022-01-30 07:42:52
  • 秋天的诗句古诗

  • 秋天
  • 秋天的诗句古诗

      秋天有着与春夏冬不一样的魅力,这一点可以从古带诗人的诗句可以看的'出来。你知道有哪些描写秋天的诗句吗?

      秋天的诗句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宋·黄庭坚《念奴娇》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宋·柳永《八声甘州》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宋·秦观《秋日》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白朴《天净沙·秋》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南唐·李璟《浣溪沙》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唐·杜牧《秋夕》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宋·柳永《八声甘州》

      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宋·秦观《虞美人》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宋·秦观《浣溪沙》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宋·秦观《木兰花》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宋·秦观《满庭芳》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江上》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唐·窦巩《秋夕》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苏轼《赠刘景文》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唐·来鹄《偶题二首》

      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宋·张炎《清*乐》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观沧海》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风》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

      停车座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屋为秋风》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秋夕》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宣州谢眺楼》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阅读全文]...

2022-06-07 22:45:53
  • 秋天的诗句古诗「」

  • 秋天
  • 秋天的诗句古诗「」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天气总是很晴朗,蔚蓝的天空中一丝云也没有,秋天的天空真是晴朗。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关于秋天的诗句古诗大全,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秋天的诗句

      1、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唐】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

      2、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唐】孟浩然《初秋》

      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4、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宋】周密《西塍废园》

      5、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唐】杜牧《秋夕》

      6、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7、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唐】来鹄《偶题二首》

      8、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9、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唐】窦巩《秋夕》

      10、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唐】孟浩然《初秋》

      11、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12、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唐】白居易《秋思》

      13、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唐】白居易《立秋日登乐游园》

      14、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15、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唐】白居易《中秋月》

      1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杜甫《登高》

      17、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18、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清】王士祯《江上》

      1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20、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21、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22、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宋】柳永《八声甘州》

      23、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

      24、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 【宋】秦观《满庭芳》

      25、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陆游《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6、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宋】范仲淹《渔家傲》

      27、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28、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宋】范成大《秋芸有春绿》

      29、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30、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唐】戎昱《戏题秋月》

      31、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32、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宋】秦观《木兰花》

      33、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宋】杨万里《秋凉晚步》

      34、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35、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秋歌》

      36、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37、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宋】陆游《秋波媚》

      38、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唐】杜甫《客亭》

      39、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宋】程颢《秋月》

      40、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宋】范成大《秋芸有春绿》

      41、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宋】苏轼《中秋月》

      42、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宋】秦观《浣溪沙》

      43、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二毛年。——【唐】白居易《秋雨中赠元九》

      44、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

      45、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46、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宋】秦观《虞美人》

      47、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唐】刘得仁《池上宿》

      4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唐】王维《山居秋暝》

    [阅读全文]...

2022-04-07 09:45:45
  • 秋天的诗句古诗

  • 秋天,抒情
  •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2、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秦观《秋日·月团新碾瀹花瓷》

    3、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4、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5、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6、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7、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9、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10、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花》

    11、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12、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13、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14、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15、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苏轼《念奴娇·中秋》

    16、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17、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8、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白居易《司马宅》

    19、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20、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2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2、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23、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秋歌》

    24、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李颀《望秦川》

    25、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朱敦儒《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26、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陶渊明《和郭主簿》

    27、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28、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孟浩然《初秋》

    29、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程颢《秋月》

    30、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31、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程颢《秋日》

    32、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33、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

    34、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35、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张乔《书边事》

    36、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37、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范成大《秋芸有春绿》

    38、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

    39、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40、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柳宗元《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41、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42、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43、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44、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45、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6、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陆游《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4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48、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49、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杜牧《早雁》

    50、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曹雪芹《薛宝钗咏白海棠》

    51、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阅读全文]...

2022-04-26 21:35:57
写秋的诗句古诗仙子 - 句子
写秋的诗句古诗仙子 - 语录
写秋的诗句古诗仙子 - 说说
写秋的诗句古诗仙子 - 名言
写秋的诗句古诗仙子 - 诗词
写秋的诗句古诗仙子 - 祝福
写秋的诗句古诗仙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