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两人同病相怜的古诗

关于形容两人同病相怜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两人同病相怜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两人同病相怜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两人同病相怜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3) 语录(2) 说说(3) 名言(578) 诗词(415) 祝福(2k+) 心语(102)

  • 同病相怜唯美的句子

  • 唯美,个性
  • 比喻同病相怜诗句有哪些

    《琵琶行》中同病相怜的句子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赏析:这两句写出了作者自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同是天涯沦落人”。

    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地僻的江州;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一个因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滴,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

    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通过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

    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

    同病相怜几首诗久仰王昌龄大名,才开始读王诗。

    这天随手翻开王昌龄的诗选,一眼就看到前后连着排在一道的四首绝句,都是他被贬为龙标尉之后,写给朋友,以表达同病相怜之情的。

    《寄穆侍御出幽州》:“一丛恩谴出潇湘,塞北江南万里长。

    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

    ”穆侍御是何人,不清楚;他为什么被贬到幽州,也不清楚;他们两个人有怎么样的友谊交情,也不清楚。

    王昌龄被贬在龙标,龙标在湖南省西部怀化市黔阳县地,幽州在今北京天津一带。

    一在江南,一在塞北,万里之遥,书信往来不便。

    王昌龄说:不妨,不是还有“衡阳雁”吗

    衡山有个“回雁峰”,传说北来的大雁到此就不再南飞,落下来,明年春天再飞回北方去。

    可以请大雁为我们传递书信呀。

    让“衡阳雁”传递书信,想法很好,不是他独创,相当于“套话”;明明是被贬谪,却说是“恩谴”,读来令人不快。

    《寄陶副使》:“闻道将军破海门,如何远谪渡湘沅

    春来明主封西岳,自有还君紫绶恩。

    ”陶副使名字里贯亦皆不详。

    “破海门”,指唐天宝三载(743)南海太守刘巨鳞等奉命讨伐“海贼吴令光”的战役。

    天宝八载刘巨鳞坐赃决死,陶某为其副使,可能牵连其中,因而遭到贬谪。

    昌龄闻之,寄诗安慰,说:听说明年春天玄宗将要“封西岳”(封西岳,祭祀华山。

    与今天一些重要人物登山而禁止老百姓登山的“封山”不同,也不同于“封山育林”的“封山”),届时照例会大赦天下,老兄你将蒙赦复职,仍然佩戴紫绶。

    《至南陵答皇甫岳》:“与君同病复漂沦,昨夜宣城别故人。

    明主恩深非岁久,长江还共五溪滨。

    ”皇甫岳是昌龄友人,贬在宣城。

    王昌龄被贬龙标,自江宁出发,沿江而上,一路与故人盘桓,自天宝六载秋直到七载春,始达贬所,路上耽搁几个月。

    其间,曾经绕了弯路到宣城与皇甫岳告别。

    他安慰皇甫岳说:英明君主的浩荡洪恩,要不了多久就会降临,我们朋友之间暂时分别,终当聚首,就像五溪之水,终究会汇流到长江里去。

    啊啊,你看,他还是把希望寄托在皇帝大赦上;明明是改正冤假错案,却说“皇恩浩荡”。

    《西江寄越弟》:“南浦逢君岭外还,沅溪更远洞庭山。

    尧时恩泽如春雨,梦里相逢同入关。

    ”《楚辞·九歌·河伯》有句:“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从此,“南浦”就在后来的诗中成了送行分别之地的代名词,相当于码头客栈吧。

    据查,王昌龄没有一个叫做王越的弟弟,这里的“越弟”应该是“从弟王越”,同姓的远房兄弟。

    沅溪,就是沅水,龙标在沅水的上游,这里以沅溪代表龙标。

    王昌龄对王越说,我在南浦与你相逢时,你正从岭外的贬谪地回来,量移(改判)洞庭湖一带。

    你够幸运的了,我的贬谪地龙标比起你的洞庭湖还要遥远呢。

    我感到,尧舜的恩泽如同春雨一般,会及时降临的,我做梦都盼着这一天,有一次我梦到我们兄弟俩都碰上恩赦了,我们手拉着手,一同进入潼关。

    读了这几首诗,总的感到颇为一般化。

    狂一点说,这样的诗,我也能写出来。

    把被贬称为恩谴。

    寄希望于皇帝圣明,大赦天下。

    以此自我安慰,并以此去安慰朋友。

    这种精神境界,说实话,没有超出常人。

    [阅读全文]...

2022-06-13 02:11:50
  • 两情相悦的古诗

  • 爱情
  • 1、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白居易《采莲曲》

    2、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汉铙歌《有所思》

    3、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武则天《如意娘》

    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5、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6、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7、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8、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0、紫燕一双娇语碎,翠屏十二晚峰齐,梦魂消散醉空闺。——毛熙震《浣溪沙·花榭香红烟景迷》

    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2、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唐寅《一剪梅》

    13、烟蓑散响惊诗思,还被乱鸥飞去,秀句难续。——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14、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15、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16、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17、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顾城《门前》

    18、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19、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朱敦儒《好事*》

    20、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21、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徐志摩《沙扬娜拉》

    22、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23、相逢情便深,恨不相逢早。识尽千千万万人,终不似、伊家好。——施酒监《卜算子·赠乐婉杭妓》

    24、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韦庄《荷叶杯·其二》

    25、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26、朝朝来报喜,误妾画双眉。——赵崇《闺怨》

    27、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李商隐《北青萝》

    28、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诗经·野有蔓草》

    29、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晏几道《生查子·狂花顷刻香》

    30、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朱淑真《落花》

    31、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风入罗纬,爽入疏棂,月照纱窗。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郑光祖·《双调·蟾宫曲·梦中作》

    32、江南朋旧在许,也能怜天际,诗思谁领。——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34、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鱼玄机《闺怨》

    35、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36、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韦庄《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3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38、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39、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永夜抛人何处去》

    40、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阅读全文]...

2021-12-02 23:18:21
  • 含有怜字的古诗词 带怜字的诗词名句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牡丹亭·第十出·惊梦》

    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朱淑真《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叶绍翁《游园不值》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关山魂梦长》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贺铸《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黄景仁《绮怀》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苏轼《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焚琴煮鹤从来有,惜玉怜香几个知!——《醒世恒言·卷三》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答客诮》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曹雪芹《葬花吟》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可怜白雪曲,未遇知音人。——韦应物《简卢陟》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李贺《南园十三首》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白居易《李白墓》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红楼梦·第五回》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李商隐《北齐二首》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甫《孤雁 / 后飞雁》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一》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元稹《酬乐天频梦微之》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杜甫《不见》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可怜身是眼中人。——王国维《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钱起《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 暮春归故山草堂诗》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白居易《早冬》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牛希济《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红楼梦·第五回》

    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李白《清*调·其二》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温庭筠《更漏子·金雀钗》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张蠙《吊万人冢》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秦韬玉《贫女》

    [阅读全文]...

2022-07-19 01:32:10
  • 病牛李纲古诗翻译(病牛古诗赏析)

  • 原文:

    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赢病卧残阳。

    一一此诗是宰相李纲因改革内政,增强抗金力量,却受到了投降派的迫害,被流放到武汉时写的。这是一首表达自己为国为民至死不渝的心志的抒情诗。而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而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一头耕田受伤病的牛的具体明晰的形象,更加生动形象地表迏了自己:只要对人民有利,就是累死也心甘情愿的高贵品质!

    一一作者用了形象的比喻,就使抽象的思想认识更加形象、生动、逼真、深邃而易懂!

    [阅读全文]...

2021-12-09 11:00:09
  • 古诗两首同步练*6篇

  • 古诗两首同步练*6篇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两首同步练*,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看拼音写词语。

      wèi lái zhuī ɡǎn fàn diàn ɡān kū xú shān rán shāo

      ( ) ( ) ( ) ( ) ( ) ( )

      ɡuānɡ rónɡ cài huā zhù sù

      ( ) ( ) ( )

      二、默写古诗。

      1、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宿新市徐公店(_____.___________)

      篱落疏疏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追黄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两首诗都是描写 季景色的。

      2、《草》是 朝大诗人 写的,诗中“ , 。”句最为有名,它描写了草顽强的生命力。诗中还有一对反义词,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 种景物,分别是 。诗中最有意思的一句是 , 。

      三、实践活动

      1、实地看看篱落的样子。

      2、追逐蝴蝶。

      一、默写《游山西村》

      , 。 , 。

      , 。 , 。

      二、读《题西林壁》,按要求填空。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______的感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俗话说:“当事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四、把下面的词组织成句,句子要通顺。

      1.来了 果子 野的 早已 秋天 满山 熟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 想到 心惊 有点 一 就 肉跳 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拼音漫游廊。

      1.你能写出这些生字吗?

      jì nǎi lu

      家 翁 阳

      2.下面红色字的读音只有一组全对,请用“V”标出。

      忽传 涕泪 衣裳 漫卷 即从

      (1)cuán tì sāng juǎn jí ( )

      (2)chuan tì shangjuǎn jí ( )

      (3)zhuàn dì sang jiǎn jì ( )

      (4)zuàn dì shāngjiǎn jì ( )

      二、汉字游览园。下面红色的字有多种解释,你能根据句子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吗?(只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但”的解释有:A.只B.但是C.姓

      (1)但悲不见九州同( )

      (2)但爱鲈鱼美( )

    [阅读全文]...

2022-02-19 03:47:48
  • 相思的诗句古诗

  • 相思
  • 相思的诗句古诗

      引导语:*古代关于相思的诗句古诗很多,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欢迎大家阅读!

      《月夜忆舍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翻译】

      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游子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郊。其全文诗句如下: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翻译】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黄鹤楼》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崔颢。其全文诗句如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的大江令人发愁。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文学家李白所著。其全文诗句如下: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来到楚地游览。山随着低*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建。其全文诗句如下: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翻译】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逢入京使》作者是唐代文学家岑参。其全文诗句如下: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乾。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

      【翻译】

      回头向东望自己的故乡,路途遥远迷漫;满面泪水沾湿了衣袖,涕泪依然擦不干。途中与你在马上邂逅,想要写封信却没有笔与纸;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安。

      《天净沙·秋思》作者为元代文学家马致远。其全文诗句如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翻译】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寄李儋元锡》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韦应物。其全文诗句如下: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翻译】

    [阅读全文]...

2022-04-02 05:25:24
  • 古诗两首教案

  • 古诗两首教案

      在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两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二、先学*《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古诗。

      文本细读:

      《登鹳雀楼》是一首自古而今广为传诵的名篇,描写了登高望远所见,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丽,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还蕴涵一定的积极人生哲理。第一句写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苍苍莽莽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在世界的尽头渐渐隐没,这是天空景,也是西望景。第二句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的意中景象。诗人面对流经楼前的滚滚黄河的滔滔大浪,视线由上到下,由*及远、由西向东,跟随黄河水向远方伸展。虽不能目击黄河入海的情景,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好像看见黄河一路汹涌,气势磅礴,流入大海,令人心旷神怡,这是陆地景,也是东望景。三四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从前两句的眼前所见引出了深沉思索和再上一层楼的行动。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应该不断的向上攀登,迈上更高的一层楼。以“楼”收尾,很好的照应了题目。诗句看似*铺直叙,却既富含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又暗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的哲理。含义深远,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是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正确书写“壁、横、岭、侧、峰、庐、缘”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领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4、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

      3、掌握古诗的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4、想象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学修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激发学生彼此尊重,*等相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热爱中国悠久文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从中体会要想取得进步,就要不断的攀登。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想象画面,理解诗句。想象读、合作读。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两位诗人的的资料,预*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多媒体、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很多的古诗,你能给大家背诵几首吗?(学生背诵古诗)教师对于背诵好的要给与表扬。

      2、师:今天我们就再来一起欣赏两首古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教师指名读古诗。 听者可以*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古诗,边读边想,你弄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收获,并随机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两首古诗后两句的意思,并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含义。引导学生先理解诗句的表面意思。

      《登鹳雀楼》的后两句写要看到更广阔更远的自然风景,就要再往高处攀登。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欲、穷” 的意思。“欲”,“想要”的意思。“穷”,“穷尽”的意思。《题西林壁》的后两句写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重点理解“缘、此山”的意思。“缘”,“因为”的意思。“此山”,指庐山。

      4、朗读古诗,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阅读全文]...

2022-06-22 20:21:41
  •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
  • 【热】《古诗两首》教学反思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过《古诗两首》的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古诗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备课时,我紧紧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设计教学环节,从学生已知入手,探讨未知。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程参与(课前、课中、课后)。在两首诗的教学中,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在交流自学成果的过程中,变单纯的“师教生”为“生生互学”“生生互补”,变僵硬的教师灌输为学生间的自我启迪,从而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自悟,自得。

      第二首古诗相对而言易于理解,部分学生在学前就有接触。就本课而言,有学*第二首诗的基础,所以应发挥这一优势,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深入诗文的意境,让学生对古诗词有升华理解和再创造的空间。在课堂上,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两首古诗,如说一说、读一读、画一画。这样,从学生学*的需求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氛围中积极参与的兴趣,令学生利用各种方式加深了对诗文的理解,更为学生品味诗句意境及理解后的再创造架起了一座桥。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不仅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对某些难点会形成不同意见,产生分歧的理解。他们是辩论会的辩手,讨论会的论者,教师则是辩论会的*,既要鼓励学生的独立见解,又要在重点、难点之处,适时点拨指导,恰当地梳理问题,使学生在从辩到悟的过程中获得提高。如,第一首诗中“出”的意思在全诗中至关重要,对学生来讲,在带入句中理解时又堪称难点。

      就古诗学*而言,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依诗句的意思展开想象,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如在第一首诗中引情入境,激情朗读,大体可分五步:第一,自读自学诗文,初步想象景象;第二,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感知瀑布的气势;第三,学生边理解边想象边朗读,依据诗句在头脑中形成画面,读出气势;第四,欣赏有关庐山瀑布景象的录像片,诗画结合,引导学生融入意境;第五,结合图像及理解达到变感情朗读为有创造性的朗诵。

      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李白、苏轼两位诗人的资料。课后,收集两位诗人的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古诗的兴趣。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为了改变串讲串问的教学结构,我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两首古诗没有*均地使用力量。《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相比,第二首易学好懂。于是我把第一首诗作为教学重点,又抓住第一首诗中插图的运用,为重难点的突破口。因此,增大了这节课的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

      1。自学时间充分。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同时渗透了学*古诗的方法,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2。质疑环节落实。

      在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水*。如,“出’是“出现”的意思,为什么这里不用“像”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张老师并不急于解答这些问题,而转向全班学生:“谁帮他解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怎么想”很巧妙地把“球”又传给了学生。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第二首古诗。

      基于《饮湖上初晴后雨》浅显易学的特点,学*这首古诗时,我宣布:“对于这首古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这样的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课堂气氛热烈。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有感*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主导作用发挥得当

      在学生学*遇到困难时,老师能顺势引导,随机应变,表现出对古诗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如,观察点的巧妙解决:“我应该站在哪儿望着天门山来吟诵这首诗呢”当一学生没有说准时,老师问:“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当学生能联系诗句说准观察点后,老师仍引导到“再看一看题目,还有补充吗”这些指导与点拨,及时、准确、到位。另外,激励语言的运用,也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思想,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少了老师个人风采的展示,多了切实为学生服务的应变。

      五、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

      课堂上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收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特别是课后作业的布置:“除了学过的,同学们再找一两首,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很有新意,它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昨天我和学生一起学*了29课《古诗两首》,感觉自己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有以下几个地方。

      1、课前,我适当准备一些作者介绍或诗作的赏析资料,在学生理解诗的大意时,相机介绍。然后引导学生先读读“资料袋”中的内容,对乞巧节有大致的了解。

      2、课文中要求会认4个生字,我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学生互相交流后,我重点提示,“乞”与熟字“气”的区别,“烛”是翘舌音不要读错。在教学会写的字有8个,我引导学生注意难写易错的字,如“乞”不要多写一横,“晓”右上部不要多写一点,“霄”上下部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适当。

      3、理解诗歌的大意是体会诗中丰富想象的前提。课文后面提供的注释,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可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要串讲诗句。

      4、要重视学*伙伴的提示,注意拓展延伸。课后小伙伴吐了一个泡泡:“我要去再收集一些民间故事”,不要求学生在学*本课时完成,它要贯穿到全组的课文学*始终,为语文园地“口语交际”的学*做准备。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教学内容,大概缘于我对古人文化的情有独钟吧!所以在上古诗的时候,我特别有激情,也渴望着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灌输给我的学生们。虽然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掌握古诗的背景和一些相关的文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我还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将古诗的写作背景和一些文学知识传授给了学生,而学生那似懂非懂的眼神中却还透露着些许的兴趣,个个饶有趣味的听我讲着……

      《秋浦歌》《蜂》是唐朝著名诗人的巨作,在导入课题时,我运用本学期学过的一首古诗《回乡偶书》的作者引出李白(因为我在《回乡偶书》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过李白与贺知章是好友的事实),此环节也可帮助学生复*与巩固《回乡偶书》的作者。然后,我又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李白浪漫主义色彩中的丰富想象的知识,要求学生在学*白的诗歌时要多读多想。果不其然,学生对于浪漫主义的概念犹如雾里看花,什么都不知道,但也按照要求在古诗学*中多读多想了,毕竟学*白的诗不是一根筋到底的事,还要多绕几个弯。

      李白的这首诗,字里行间充斥着浓浓的愁味,所以,我在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中,也紧紧抓住“愁”这一诗眼,开展了朗读教学的训练,来理解与体会诗人的情感。在中间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加入了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的写作背景,个人认为写作背景的加入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反映还算积极,也确实投入进了古诗的境界中,细细地品着诗歌。只是我在教学环节中的'些许失误以及课堂的时间关系,使学生缺少了一次锻炼想象表达能力的机会。

      在一年级教学《春晓》时,我仅作单纯地分析讲解,然后提问,让学生再回答,说说古诗每个句子的意思,接着反复练*背诵。这样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着,使劲地记着,至于审美情趣的陶冶,诗的意境的体会就做不到了。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的巨大潜能。”“新课标”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我*时正努力地用新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那这首古诗的教学,我如何尝试用新理念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呢?

      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知识长见识的黄金阶段,遇到不懂的事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幻想和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和想法。我觉得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善于“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只要能充分挖掘出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他们就会像鸟儿一样展开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古诗短短的几行字,里面却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诗人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学生一定会有许多好奇。课堂上当老师刚读出《草》时,好多同学就齐声背出了后面的诗句,这时我就问:“你们有没有问题要问呢?”同学们马上活跃起来,提出很多问题:那个人干吗写这首诗?他写的是什么意思?写这首诗的人是什么时候的人?“离离”是什么意思?草烧没了怎么会长?等虽然学生很小已经会念这首《草》了,可他们那小脑门中仍然装着无穷无尽的问题。

      在前面教学中,老师作单纯地分析讲解后,让学生再说说古诗每个句子的意思,结果很多学生说不好甚至说不出来。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又特别好动,学*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怎样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古诗的意思,并且会说呢?我为学生搭建自由舞台,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古诗意思。这无疑给课堂带来一泓活水,学生个个兴致勃勃。他们在交流中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在交流中培养了合作精神。并且,学生发现学*古诗一点儿也不枯燥,有了兴趣,注意力也集中多了。

      教参中指出,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大量事实证明:低年级学生学古诗,靠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惯。让学生耳、脑、口、眼协调活动,注意诗的停顿和节奏,读出感情,从中感受到诗的语言美、节奏美、音律美,从而渐入古诗意境。让学生在变换中领会读的乐趣,悟出诗的意境,提高朗读能力。因此,我虽然知道学生很多早已会背诵了,但我还是花了大量的时间,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读,学生体会了春天的美丽,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这一课的内容是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雨》表达的是对春天的喜爱,而《春晓》则侧重对春天易逝的惋惜之情。在备课的时候,我感受到无论是生字还是重点词的意思,第一首诗都比第二首难度大一些。因此将两首诗分两个课时分开教学,并相机完成《补充*题》中的相关题目,及时反馈。

      《春雨》这首诗,学生在《古诗70首》里早就背过,重点是理解意思,我围绕“好雨”一词让学生探索:哪里体现出是“好雨”?学生首先找到的是“润物细无声”,说明对第一句还不太理解。我通过一组反映春旱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春雨及时的重要性,对第一句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最后让学生再读原题《春夜喜雨》,感受此处“喜”的意思,学生说出了代表高兴、喜爱。

      上《春晓》的时候,正好顾校长来听推门课,在得到肯定的同时,也给我提出了不少问题,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整个课堂教学节奏比较紧凑,关注了重点词的理解,并让学生整体把握了全诗,与前一课的《春雨》从写作角度及情感体验方法进行了对比,体会了差异。还进行了拓展,但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发言,用评价去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方法,而不能只关注老师要把哪些知识教给学生。要帮助学生归纳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关注了学生的发展,以后到了中高年段学生才会有更大的潜能。

      古诗两首教学反思(《春雨》、《春晓》)

      这一课的两首古诗都是作者抒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一篇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雨》,另一首古诗是唐朝大诗人孟浩然的名作《春晓》。古诗词节奏鲜明,音律和谐,对于小学生来说,琅琅上口。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学*兴趣,但同时存在着理解和感悟的难题。虽然有的同学早就能够背诵下来,但他们理解诗意吗?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不大可能的。怎么在这堂课能激起学生学*的兴趣呢?从学*《春晓》这首诗来说一说我的体会:

      一、让学生自主地识字。

      在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读读《春晓》这二个字,然后请他们说说:你想提醒大家读好哪个字?学生就说出了“春”要读翘舌音,不能念成*舌音。于是我又让学生说说能用什么办法很快记住“晓”,学生马上联系到我们班同学的名字来记住“晓”。我又问:哪个字告诉我们这首诗描写的季节?学生很快就明白诗名所包含的意思。这时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那诗人到底想告诉我们有关春天的什么呢?学生的意识到了新的学*梯度,马上进入了阅读。

      二、从生活情感中体会诗的情感

      只有当学生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才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于是我问学生:当春天来了,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你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吗?这时学生的话可多了,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于是我相机地引出诗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让学生想象春风来时,春雨来时大自然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于是教室里热闹极了,有的比动作,有的拿画笔画了起来。在学生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后,我及时地引导他们说说诗人在看到雨后清晨的美景时的心情,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通过对学生的一番引导,当我们再次朗读起诗时,我感觉到了学生把诗人、把自己对春天的喜爱读了出来,这时我想他们不再仅仅是会读会背诗句了,更体会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这也正是我所期望的。

      学*古诗,读出韵味是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说它难是因为不好读,说它重要是因为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懂,才能体会到古诗的魅力。秉着这一观点,在课文的感知环节中,我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按照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的程序好好的读书。

      学生初读课文语速过快,停顿不准确。于是我采取教师示范朗读,并告诉孩子们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古诗时,要注意停顿,语速要慢。然后课件出示正确的停顿方法,让学生再读。然后我又范读。

    [阅读全文]...

2022-07-16 22:23:54
  • 两首关于梅花的古诗

  • 梅花
  • 两首关于梅花的古诗

      凌寒独放的梅花总是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两首关于梅花的古诗,欢迎参考阅读!

      唐 王冕

      我家洗院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鉴赏:

      《墨梅》是元代诗人画家 王冕的一首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全诗以画作真,诗情画意融合无间,意蕴深邃,耐人寻思,洵为题画诗中的上乘之作。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早梅》是唐朝张渭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从似玉非雪、*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

      鉴赏

      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这首咏梅诗,则侧重写一个“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洁白如玉,又照应了“寒”字。写出了早梅凌寒独开的丰姿。第二句写这一树梅花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临*溪水桥边。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这一句承上启下,是全诗发展必要的过渡,“溪桥”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说一树寒梅早发的原因是由于“*水”;第四句回应首句,是诗人把寒梅疑做是经冬而未消的白雪。一个“不知”加上一个“疑是”,写出诗人远望似雪非雪的迷离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树*水先发的寒梅,诗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点出了。

      梅与雪常常在诗人笔下结成不解之缘,如许浑《早梅》诗云:“素艳雪凝树”,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张谓的诗句则是疑梅为雪,着意点是不同的。对寒梅花发,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诗人也都产生过类似的疑真的错觉。宋代王安石有诗云:“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也是先疑为雪,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此篇意境可谓异曲同工。而张谓此诗透过表面,写出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读者透过转折交错、首尾照应的笔法,自可领略到诗中悠然的韵味和不尽的意蕴。

    [阅读全文]...

2022-05-06 08:30:34
形容两人同病相怜的古诗 - 句子
形容两人同病相怜的古诗 - 语录
形容两人同病相怜的古诗 - 说说
形容两人同病相怜的古诗 - 名言
形容两人同病相怜的古诗 - 诗词
形容两人同病相怜的古诗 - 祝福
形容两人同病相怜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