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隐居的古诗

关于年轻人隐居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年轻人隐居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年轻人隐居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年轻人隐居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59) 语录(59) 说说(150) 名言(5) 诗词(313) 祝福(33) 心语(17k+)

  • 寻雍尊师隐居古诗(寻雍尊师隐居李白赏析)

  • 尊师,李白
  • 李白的诗歌构思精巧,尤其是律诗对仗工整,而且其文字也是包罗万象,但是其写作风格,又不像一般的诗人,只是才堆砌华丽的辞藻,还大量引用典故,很显然李白的诗更贴*生活,不会太刻意注重技巧,这一点也是李白诗歌的一大特色,譬如一些经典的名篇,像《赠汪伦》、《望庐山瀑布》、《静夜思》、《望天门山》等等,看上去好像很普通,可是读来却又让人耐人寻味。

    李白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同时还非常有气势,以这首《寻雍尊师隐居》来说,便是一首难得的佳作,尽管其名气不如《望庐山瀑布》,但是所传递出来的意象,还有其内在的含义,则是要更为深刻。这也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整首诗通过寻找友人为切入点,然后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还有所思所想,全部融入进了这首诗中。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这此五律一共是八句,共计四十个字,每一句都合律,并且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虽然李白有一些诗并不合律,其实从这首诗中,恰恰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李白尽管有一些不合律,并不是他不按照规定来写,只是诗人天马行空,完全摆脱了原有的约束,最终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李白的青年时代大部分的时间是在长安,但是偶尔也会独自出门游玩,相对于晚年的李白,在青年时代应当说是更加有激情,其文字也是更具有灵性,这首《寻雍尊师隐居》写得很有气势,仅仅是第一句,虽然只有短短的五个字,可是读来让人拍案叫绝,不仅有气势,还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首联是描写远处的景色,以及当时的一种心境,由于是出门寻找友人,并且是隐居在大山深处,四周都是层层叠叠的群山,苍翠的山峰高耸入云,看上去很有气势,使得自己也变得很渺小,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已经是不记得多少年了。颔联则是整首诗的诗眼,同时也是千古名句,李白进一步地描写了周围的环境;拨开云雾,一个人走在密林的深处,脚下正是弯弯曲曲的古道,前面小溪里的水,发现了很响亮的声音,那缓缓流水,正在向东流去。

    颈联和尾联可谓是情景交融,这个时候李白寻找到了友人,并且还在那花丛中交谈,使得这几句更为有意境;温暖的花丛中卧着一头青牛,身旁高高的树枝上,还停着几只白鹤,此时正在树枝上休息。我与雍尊师坐在草坪上交谈,彼此都很快乐,谈了很多的事情,直到江水被暮色所笼罩,此时我才起身,独自走下云雾弥漫的寒山。在这几句中,最能够表达诗人一种豁然的人生态度,也正是这个原因,让全诗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美,还有诗人当时的心情。

    李白这首诗写于什么时间,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很显然是早期的作品,其实仅从字面上来看的话,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就是寻访友人,然后彼此在交谈。但是李白并不仅仅只是描写了寻找友人的过程,同时还融入了个人更多的情感,把周围的环境,也是描写得极为细腻,每一句都是别具一格。那我个人是很喜欢这首诗,尽管相对来说有一些冷门,很多人甚至都没有读过,不过只要静下心来,去多读几遍的话,自然能够感受到这首诗的魅力。

    [阅读全文]...

2022-01-06 15:59:46
  • 寻雍尊师隐居古诗(寻雍尊师隐居表达感情)

  • 尊师,感情
  • 《寻雍尊师隐居》

    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今天早餐间,随手翻了一下桌上的《李太白诗集》,眼晴就被这句“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吸引住了,饭也忘了吃。仔细吟咏这首《寻雍尊师隐居》,越读越有味。索性品赏一下这首不太为人所知的诗吧。

    先简单地按自己的理解粗略翻译一下。

    连绵陡峻苍翠山,

    峰峦高耸入云端。

    远离尘嚣多自在,

    那管岁月多少年。

    云雾缭绕多岐路,

    细认仙迹莓苔间。

    途中小歇倚山石,

    耳畔叮咚有溪泉。

    柴院草丛野花艳,

    青牛独卧忆前贤。

    屋后青松与岩老,

    虬枝顶上鹤闲眠。

    高士谈欢煮山茗,

    话如江水到天晚。

    烟岚暮重须辞归,

    尘躯不耐高处寒。

    雍尊师就是姓雍的道师,他的名字、生*不详均无记载。尊师是对道士的尊称。成仙得道是李白终生的追求、寻仙问道就是李白日常的一项工作了。“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二句精妙地描绘了仙家道居的隐居者选择的住所周边环境,反衬隐者道行高深。也表达了李白对此的向往。《列仙传》载:老子乘青牛去,入大秦。《玉策记》载:千岁之鹤,随时而鸣,能登于木。其未千岁者,终不集于树上也。色纯白,而脑尽成丹。也有人说,青牛,是指花叶上有两角象蜗牛一样的青虫。我认为这种解释就太肤浅了。

    《寻雍尊师隐居》这首诗不太为人所知,读来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形成了一个反差,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首诗、画、音完美结合。意境高远、清新淡雅、音韵和谐、对句工整、严谨飘逸。主要特点:其一,构思精巧,移步换形;其二,首尾呼应,承转分明,篇法圆紧;其三,四联八句全合律,颔联颈联对仗工整而又毫无斧凿之痕。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从高处落笔,起势不凡。点出雍尊师隐居所在。赞美雍尊师超尘拔俗的人生态度;处林泉伴日月,遗世独居,自在逍遥。上句写景,下句写人,写景也为写人,人景浑然一体,突显崇高、峻拔、恒远。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紧扣诗题,着意写“寻”。“拨”与“寻”二字绝妙,生动地再现了寻者攀登的举止和情态。诗人穿过雾隐云横的丹岩翠壁奋力攀登之后,斜靠在溪畔岩石上,倾听山泉流水之声。上句从视觉着笔,写行寻的艰难和乐趣;下句则从听觉落墨,流泉叮咚,沁心悦耳。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以五彩交辉的浓笔,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地描绘了雍尊师居所优美、静谧、仙境般的环境。用青牛、白鹤来点缀隐居处,又用花和松做烘托,“卧”与“眠”清幽、安谧、静美的境界活脱而出。也是用道家典故,“青牛卧”“白鹤眠”比喻雍尊师道行高深,境界非凡,是一位绝世修道高人。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以素冷的色调,泼墨挥洒出一幅清幽隽永的画面。上句“语来”二字,省去了诗人与雍尊师的高谈阔论的细节,但可以想象他们感情之融洽,谈吐之投机。开怀畅饮,不觉已是黄昏,只好分手。诗人独自从寒烟笼罩的摩天碧峰上走下来。“下”字不仅与首句呼应,还别有情趣,与“暮”“独”“寒”三字在一联中连用,使人顿生寒气扑面而至之感。

      此诗通过李白一次寻问道的经历,浓笔重彩地描绘了深山幽谷的瑰丽景物。隐者的仙家气象,也表现了李白洒脱矫健、豪爽多情的神态风姿。

    本文插图来自网络,如有冒犯,请来电当速删。

    [阅读全文]...

2022-06-17 18:40:34
  • 隐居(组诗)

  •   ◎摘星星    星空浩瀚,我坐在山坡上想你  此刻,你也想我  那么,你知道“想”有多辽阔    晚风是你的抚摸  此刻,你能感觉到,那么,也是我的    夜,深得像一口井  黎明之前  我想为你摘一朵最闪亮的星星    ◎在黄昏的沙滩    掩住贝壳般的心,把你的名字写在沙滩上  让这广袤而宁静的沙滩替我想你一遍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波涛    海水漫上来,淹没你的名字  你,在我心里又死了一回  再喊你,死而复生,就带着一股海水的咸味    ◎狩猎    怀疑枯树的忠诚,但不怀疑你的美  柴门简陋,猎狗孤独  我在黄昏归来,不带猎枪    逃走的小狐狸,你不在旷野  不在我预设好的埋伏圈,我是粗鲁的汉子  想你时,就去南山狩猎  不想你时,也去狩猎    ◎轻愁    比云更轻的,是你的愁  从山坡上走下来,你像一朵橘黄的蒲公英  还没有遇到晚风的吹拂    你痴情的目光淹没在暮色里  你不能像蒲公英那样纷飞  想象落后于夕阳    坠落。你转身向后看了一眼  除了旷野苍茫,什么也没有    ◎隐居    门前的树桩上拴着一匹马,不在乎颜色  柴门是风干的竹子做的,矮小简陋  篱笆内的小畦开满向日葵,热烈而孤独  不是雨天,会有蝴蝶飞来  百岁的老梨树下是石桌及一对石凳,桌上刻有棋局  如果不弹古筝,不读书  又不练剑,我会坐下来与自己下一盘残局  赢了,是我  输了,是另一个我    不养狗,只养一只白鹅  在雨天不用下蛋,它可以尽情欢叫  茅屋搭得潦草,夜晚会有几颗顽皮的星星漏下来  有时掉在缺角的水缸里,有时掉在喝剩下的半碗酒里  听不到喊救命,我在专心想念一个人  一个遥远的,永远不会到来的小女人  她穿一身白衣,像一朵云    ◎隐者墓    云深不知处  我还是找到了你的墓碑    名字是凉的  那一行小楷字是如此俊秀  你一生都珍惜你的姓名    一株不知名的藤蔓植物从墓碑后爬上来  鲜绿,此时已是秋天  我不知道  这算不算是你留在深山的遗言

      编辑点评:

      组诗是精神碎片式的挥洒,意象不太稳定,跳跃的节奏让读者跟不上步伐。但跳跃的节奏,恰恰是他的精神的呈现过程。力荐阅读,期待新的精彩!

    [阅读全文]...

2022-02-04 15:13:10
  • 描写隐居的诗句大全

  • 文学
  • 描写隐居的诗句大全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隐居的.诗句大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新晴野望》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白居易《春题湖上》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张继《闾门即事》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徐玑《新凉》

      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绿桑高下映*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欧阳修《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聂夷中《咏田家/伤田家》

      *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丘为《题农父庐舍》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高田如楼梯,*田如棋局。——杨慎《出郊》

      1、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4、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王建《田家行》

      5、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韦应物《观田家》

      6、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7、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杜荀鹤《山中寡妇/时世行》

      8、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李白《树中草》

      9、登车宿迁北,万顷铺琼田。——陆文圭《宿迁道中遇雪》

      10、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拓展资料:

      题青岩隐居图歌张宇初的诗原文

      明代 张宇初

      青岩之峰几千尺,中有隐居山别翼。龙门高插势穹窿,宛与齐山并苍碧。

      涧南涧北环两溪,沃壤*原美泉石。翠蒲瑶草郁芬芳,屹立双楹面森戟。

      徵君素非隐者徒,涵泳膏腴富千亿。华川名胄世儒宗,师友渊源重今昔。

      文章光焰焕骊珠,词藻声华烂和璧。偶欣林壑寄閒情,岂比烟霞滞飞舄。

      皇明*聿龙兴,卓起幡然应先辟。佐州裁史冠文林,宠渥骈蕃照沦迹。

      远使边夷执节倾,精忠耿耿明胸臆。汉家马援誓革尸,曷愧荒榛秋露滴。

      佳嗣超腾早曳裾,永继文声光史籍。天朝继统际仁明,太学高迁宜遽陟。

      曩过空山索我图,为写潺湲勉相忆。梦追清濑听猿啼,落月高悬当绝壁。

      万里岷峨别四春,京华忽喜离情涤。烂熳雄文应墨新,不惭班马传芳迹。

      继志宁忘梓泽情,白头终许从安适。黼黻皇猷正迩期,坐对青岩犹目历。

      巢父隐居的成语典故

      典源出处

      晋·皇甫谧 《高士传》:“巢父者,尧时隐人,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尧之让许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隐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击其膺而下之,由怅然不自得。乃过清泠之水洗其耳,拭其目,曰:‘向者闻贪言,负吾矣。’遂去。终身不相见。”《文选·王康琚<反招隐诗>》 注引皇甫谧《逸士传》 曰:“巢父,尧时隐人,常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巢父’。”《太*御览》卷五○六亦引。《史记·伯夷列传》正义引皇甫谧《高士传》云:“许由字武仲。尧闻致天下而让焉,乃退而遁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有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 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

      释义用法

      巢父是传说中唐尧时的隐士,在树上筑巢而居,故人称他“巢父”。他隐姓埋名,不为世人所知。后用来代指隐士。常与许由并称。参见“挂瓢洗耳”。

      用典形式

    [阅读全文]...

2022-02-24 20:59:33
  • 关于描写隐居的诗句

  • 古诗文
  • 关于描写隐居的诗句

      隐居一般指退居乡里或乡野,深居不肯出仕。或指出世,不关注世俗之事的生活,或者是隐士的住所。 过与世无争的日子。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描写隐居的'诗句,欢迎大家参考。

      1、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王守仁《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

      2、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4、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王建《田家行》

      5、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韦应物《观田家》

      6、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颜仁郁《农家》

      7、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杜荀鹤《山中寡妇/时世行》

      8、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李白《树中草》

      9、登车宿迁北,万顷铺琼田。——陆文圭《宿迁道中遇雪》

      10、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11、疏篱曲径田家小。云树开清晓。——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12、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13、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韦应物《观田家》

      14、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韦应物《观田家》

      15、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温庭筠《利州南渡》

      16、*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欧阳炯《南乡子·路入南中》

      17、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18、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9、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20、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21、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丘为《题农父庐舍》

      22、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秋归辋川庄作》

      23、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24、高田如楼梯,*田如棋局。——杨慎《出郊》

      2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6、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27、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28、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李绅《古风二首/悯农二首》

      29、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新晴野望》

      30、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白居易《春题湖上》

      31、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张继《闾门即事》

      32、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徐玑《新凉》

      33、君看获稻时,粒粒脂膏香。——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34、绿桑高下映*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欧阳修《田家》

      35、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聂夷中《咏田家/伤田家》

      36、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37、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元稹《田家词/田家行》

      38、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王维《渭川田家》

      39、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孟浩然《田园作》

      40、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孟浩然《田园作》

      41、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曾几《苏秀道中》

      42、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韦庄《稻田》

      4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4、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45、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6、勤苦守恒业,始有数月粮。——黄燮清《秋日田家杂咏》

      47、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崔道融《田上》

      48、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佚名《长歌行》

      49、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韦应物《观田家》

    [阅读全文]...

2021-11-27 14:28:46
  • 隐居山林的诗人有哪些(隐居山林的诗句)

  • 诗人
  • 踏破璀璨的历史长空,瞭望星辉里斑驳的流光闪烁,千年的风霜,冻结了多少英雄传说,那古今横贯的天地长线,串联着生命最初的力量,带给人惊奇,带给人追忆,那历史的浩繁画卷,是永不老去的心灵天宇!

    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被世人称为靖节先生,家乡位于浔阳柴桑。他是东晋末期至南朝宋初期颇为著名的伟大诗人、辞赋家,拥有众多优秀作品流传于世。陶渊明曾踏入仕途,先后出任过江州祭酒、建威参军等官职,最后一次出仕担任的是彭泽县令这一官职,上任八十几天后就辞官离开,就此归隐田园。

    陶渊明的家境最初并不差,毕竟从关于他父亲拥有小妾的历史记载来看,他的家境不会差到哪里去,而自他父亲去世后,他们家才逐步走向没落。从陶渊明的诗作中可以发现到了他二十岁的时候,他们家的生活已经相当贫寒了。

    陶渊明自小就学*儒家经典,喜好悠闲宁静的环境,早年陶渊明曾受过儒家和道家的教育与思想熏陶,因此他曾身怀远大志向,也曾非常向往自然,这为他之后辞官归隐田园打下基础。陶渊明在二十岁的时候踏入官场,开始他为官生涯,以求生计。而在官场动荡欺负十几年,喜好自然悠闲生活的陶渊明早已厌倦了那种充满利益算计的官场生活,最终还是选择辞官归隐田园,远离尘世官场。

    陶渊明的成就并不在官场,最大的成就还是在文学方面。陶渊明在文学方面的才华极高,所著诗作文章皆是极为优秀的作品,他所著的文学作品流传至今的共有137篇,其中诗歌125首,文章12篇,被后世之人编集成《陶渊明集》。

    陶渊明的品质

    陶渊明有着很多文人士大夫向往的高尚品质,他拥有淡泊名利,坚持本心,不愿与世俗的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他还相当自尊自爱,安贫乐道,拥有常人难有的*静自然的心境。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由于年少时期受到家庭和儒家教育的影响和熏陶,陶渊明很早就拥有济世之志,期望建功立业,在仕途上有所大作为,能够为国家为百姓干出一番实事。然而在他们那个时代,政治官场相当黑暗,官场上的要职都被贵族所垄断,背景不够雄厚的寒门之人只会遭到贵族们的压迫,因此陶渊明即使身负济世的远大志向,但是却无法得以施展。不仅如此,陶渊明身在官场就避免不了与那些官场上的人物应酬,这些使本性正直、向往自然闲适生活的陶渊明非常难以忍受,因此,最终他作出了辞官回归田园的选择。从中就能看出陶渊明身上不慕功名利禄,坚持本心,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质。

    辞官归隐田园后,陶渊明在诗文方面大放光彩,他借助诗歌抒发自己胸中的情感,倾诉自己心中的喜怒哀乐,所著诗歌无一不是佳作。而从他的那些诗作中,不论是饮酒诗,还是咏怀诗,亦或是田园诗,都可以看出陶渊明对宁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喜好,以及他淡泊旷达、安贫乐道的高尚人格。

    总的来说,陶渊明身上有着许多值得世人学*的高尚品格,不仅是后世文人学者学*的目标,也是*凡人学*的榜样。

    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陶渊明于二十岁时踏入官场,为求生计的同时也是为了一展抱负,然而在官场沉浮十余后,他便辞官隐退,归隐田园。而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一是出于陶渊明自身喜好自然、淡泊名利的个性有关,二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促使他作出辞官归隐的决定。

    陶渊明本就向往追求心灵上的自由以及悠闲优雅的生活状态,充满利益与算计的官场生活并不符合他那喜爱闲逸的本性。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个崇尚自由、玄学盛行的年代,再加上政治官场的黑暗使得诸多文人士大夫为了避免被迫害纷纷选择隐退山林,而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与这种现象有很大关系。而就是陶渊明的这种崇尚自然与自由、隐逸的性情使得他厌恶充满利益算计的官场,最终辞官归隐。

    除了陶渊明的本性之外,他的入仕与辞官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年轻时期,受儒家的教育,陶渊明也曾有着济世之志,渴望建功立业。更何况,他的家庭中曾有做过朝廷官员的家人,可以说陶渊明是出身于官宦家庭,因此他的家庭背景也会影响到他,使他有期望在政治仕途上有所作为。但是陶渊明那个时代,政局动荡不安,社会也相当动乱,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有壮志雄心的陶渊明也不得不被消减了一番想要建功立业的热情,而黑暗无比的官场与混乱充满血腥的权力也使得本性良善的陶渊明非常厌恶。因此,陶渊明作出了辞官归隐山林的选择。

    [阅读全文]...

2022-02-17 02:12:41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关于年轻人的句子

  • 年轻人,年轻,祝福
  • 1、态度决定一切,实力扞卫尊严!人要经得起**耐得住寂寞!

    2、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3、人生只有创造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4、若是有勇气说再见,生活也会还我们一个崭新的开始。

    5、你被拒绝的越多,你就成长得越快;你学的越多,就越能成功。

    6、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是梦想。

    7、人的生命恰似一部小说,其价值在于贡献而不在于短长。

    8、所谓成长,就是逼着你一个人,踉踉跄跄的受伤,跌跌撞撞的坚强。

    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10、爱情是以微笑开始,以吻生长,以泪结束。

    11、没有灯的小路一样可以行走,只要心还在。

    12、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做不成事情的人。

    13、没有哪一种胭脂能涂抹时间,没有哪一件服装能掩饰灵魂,没有哪一套古籍能装潢空虚。

    14、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我。

    15、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16、微小的幸福就在身边,容易满足就是天堂。

    1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破,不要嫉妒要欣赏,不要托延要积极,不要心动要行动。

    18、你讲一个笑话,我要笑上好几天,但是看见你哭了一次,我就一直难过好几年。

    19、青春并不像一袭新衣,好像我们仔细少穿一点就可以保持簇新似的。青春,当我们有它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每天穿用它,而它则很快就会消逝。

    20、我们缺少的不是机会,而是在机会面前将自己重新归零的勇气。

    21、当你周围都是米的时候,你很安逸;当有一天米缸见底,才发现想跳出去已无能为力。别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没有危机就是最大的危机,混下去很容易,混上去太难了。

    22、青春就像卫生纸一样,看着很多,用着用着就没有了;生命就像小说书一样,觉得很厚,掀着掀着就到头了。年轻的我们要:珍惜青春,爱惜生命。

    23、真正能让你倒下的,不是对手,而是你绝望的内心。

    24、爱情就像一双袜子,越是瞧起来不顺眼的袜子,越有可能永远陪在你身边,越是喜欢的漂亮袜子经常会少一只。

    25、善待别人,其实是在给自己创造一个更为宽松自由的生存环境,从而让成功之路充满更多的快乐。

    26、生活总会给你另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叫明天。

    27、别小看任何人,越不起眼的人。往往会做些让人想不到的事。

    28、只有收获,才能检验耕耘的意义;只有贡献,方可衡量人生的价值。

    29、人生就像一条抛物线,不管最高点有多高,最终还是会回到最初的原点。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也是最大的公*。

    30、不要灰心,不要失望,只要有从头再来的勇气,任何时间都是你成功的起点!

    31、只要你肯奋斗,没有什么是绝对不可能的。

    32、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目标,只有在自己的目标中前进、奋斗,才能体会到达到目标时一路上的辛酸滋味。

    33、强大的信心,能克服来自内心的恶魔,产生无往不胜的勇气。

    34、人生,短短三万天,有**,有低谷;有成功,有失败;有生,有死。

    35、只有相信自已,才能让别人肯定的相信你。

    36、如果你不开口问,那么答案永远是不。如果你不去前进,就永远都是原地踏步。

    37、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38、生命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39、幸福和幸运是需要代价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40、面对机会,你要勇敢,输也罢、赢也罢,都是一种经历,是一笔花钱买不来的财富。

    41、坚信就是强大,怀疑只会抑制潜质,而信仰就是力量。

    42、希望,只有和勤奋作伴,才能如虎添翼。

    43、为别人着想的创新,成就自已的伟大事业。

    44、有时候,我们必须闭上嘴,放下骄傲,承认是自己错了,这不是认输,而是成长。

    45、只要你在一条路上付出得够多,坚持得够久,必然有成功的那一天。

    46、人要有所畏惧,才能克制私欲;有所追求,才能开源节流;有所放弃,才能集中精力;有所包容,才能潇洒轻松;有所担当,才能坦坦荡荡!

    47、不管失败多少次,都要面对生活,充满希望。

    48、人之因此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49、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若对她笑,她就对你笑。

    50、自卑虽是与骄傲反对,但实际却与骄傲最为接*。

    51、勇敢地接受挑战,不断地超越自我,这样才能发出你的无限潜能。

    [阅读全文]...

2022-05-25 18:41:58
  • 两人隐居生活唯美句子

  • 生活,唯美,个性
  • 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

    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山河拱手,为君一笑几段唏嘘几世悲欢 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我在河之彼岸,守望曾经归来,归来无望。

    安逸逸】:安闲舒适,自由自在。

    【安居乐俗】:居住舒适安逸,*俗称心乐意。

    【安乐窝】: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安适如常】:安静而舒适,象往常一样。

    指经过某种变动后,恢复了正常,使人感到舒适。

    【安闲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

    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昂然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

    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髀里肉生】:髀:大腿。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髀肉复生】:髀:大腿。

    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称心快意】:遇事如意,心情舒畅。

    称心:恰合心愿。

    快意:心情爽快舒适。

    【荡心悦目】:荡心:心情纵荡,欢快;悦目:看着舒畅。

    形容美好的事物给人的舒适感受。

    【酣然入梦】:很舒适地进入梦乡【濠上之乐】:指悠闲舒适的情趣。

    【惠风和畅】: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

    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阅读全文]...

2022-05-04 00:47:23
  • 文学家陶渊明何故辞官隐居?

  •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的体系,使我国古典诗歌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淡薄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同时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以及他的隐居生活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下面结合陶渊明的诗歌对此作出探讨。

      陶渊明少年时受家统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门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他理想的梦幻注定会破灭。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委蛇。到他三十九岁时,多年来的经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开始转向躬耕自给自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此后,他又为彭泽县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上任八十余日就解印挂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 自四十一岁归隐田园之后,陶渊明确确实实享受了一段“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乐趣。然而书香门第出来的陶渊明毕竟不是稼穑的好手,“开荒南野际”的辛勤也未必能使他过上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义熙四年在陶渊明四十四岁时,一场灾祸更使得他全家一贫如洗。这年夏天,诗人笔下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活。永初三年(422年)陶渊明五十八岁时生活已*绝境,其情状反映在《有会而作》一诗中,“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元嘉四年(427年),诗人贫病交加,在其《挽歌诗》中第二首自挽诗中,诗人对死后可以“鼓腹无所思”的幻想读来让人心酸:“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觚。春醪生蜉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元嘉四年(427年)十一月,六十三岁的陶渊明黯然瞑目,与世长辞。

      关于陶渊明的出仕与隐退,人们*惯于从社会大环境崇尚隐逸之风和他内儒外道的思想去解释。其实,抓住陶渊明五次仕宦经历,历史地具体地去分析他为何隐退守拙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会现实使然。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不无关系。就是这种崇尚自然、悠然洒脱的天然禀赋,使他不堪“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最终挂官归田。他写了《归去来兮辞》,在诗中他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超然的性格使他宁可饿肚子,也不愿违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迹官场了。在《归园田居》中,诗人歌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短短几句,对仕途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因“质性自然”“本爱丘山”,视仕宦之途为樊笼的陶渊明,终辞职归隐,抛离尘杂,返归自然。 陶渊明归隐田园不仅要与他率真的个性结合考虑,更要从广阔的政治背景以及他的仕宦生涯去体察,他的入世与出世可以说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陶渊明虽最终解职归田,但他少壮时,却是有一番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思想的。在《饮酒》《杂诗》等诗歌中,他曾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表明了他并非一开始就有出世的想法。他出生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第一次出来做官,到四十二岁挂冠归田共十三年。这期间,陶渊明一直处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斗争中,这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等诗中,他叹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诗中蕴籍着诗人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诗人也曾为是否归田有过痛苦的徘徊和犹豫,但终究“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终于找到了他最终的路——归隐田园。所以说,他的归隐是社会现实使然,是他的思想与社会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从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来看,陶渊明的归隐不同于东晋时借归隐买名邀誉的其他隐士,他是真隐,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且看陶渊明一生大致经历:始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后仕职于桓玄、刘裕、刘敬宣的幕下,最后任职彭泽令八十余日,因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毅然辞职归耕田园。后有人劝他再度出仕为刘宋王朝服务,他宁愿贫病交加,穷困潦倒也不愿再涉官场。可以说,陶渊明归隐得真守拙得真。在《归园田居》、《饮酒》等诗中,诗人对自己归隐后的生活作了描写,“白日掩柴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里人,披草共往来。相见天杂言,但道桑麻长。”“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别人都瞧不上眼的乡村、*凡的事物、乡间生活,在诗人笔下却是那样的优美、宁静,显得格外亲切。归隐后的陶渊明还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接*劳动人民,歌颂劳动,这使得他的田园诗更具劳动生活气息。《癸卯岁始春怀左田舍》《归园田居》《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都描写了诗人参加劳动的情况:“在昔闻南苗,当年竟未践。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癸“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人负来还。”“温原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在早出晚归的辛勤耕作中,诗人与劳动人民的关系更为密切,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也更为真挚:“且入相与归,壶浆劳*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于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觚远见候,疑我与时乘。”从这些诗中,读者可以看出,在这种闲适的田园生活中,诗人心情自然而宁静,达到了心灵发展的真正和谐的境地,这才是真正的归隐。

      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并非完全的出世,他隐居的本身就是对于黑暗现实不同流合污的一种反抗,这和逃避现实不一样。诗人在农村长期参与田间劳作,感情上越来越贴*劳动人民,更了解人民疾苦,在他的诗中对劳动人民的贫寒生活以及仕途的黑暗虚伪多有反映。他在诗中写到:“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重华去我久,贫上世相寻”。虽然归隐田园,但诗人心中并不*静,他不愿也不可能完全抛却社会现实,他将自己未尽的政治理想寄寓诗中。在《桃花源记》里,诗人描述了一个心中的理想社会:“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重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人人都“怡然自乐”。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大家过着富庶和*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反映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它和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它是诗人归田后对农村生活实践的结晶,是诗人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也足以证明,归隐后的陶渊明并未完全脱离现实。

    [阅读全文]...

2022-06-05 02:15:11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赏析

  •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

      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

      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

      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

      相对亦忘言。

      刘长卿诗鉴赏

      大历前后年间,是个感伤时代,很多诗歌都着意表现感伤色彩,但更多的是摆脱时代失意、政治苦闷、人世困惑,而追求宁静、冲远、淡泊的心理。刘长卿此诗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心声”。

      诗人兴冲冲步行山中拜访一位道士,不想却吃了个闭门羹,在居所远*寻找,仍未如愿,诗人非但没有产生失望惆怅,反而获得精神惬意和心理的满足。

      全诗围绕着题目的“寻”字,逐渐展开。“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开始二句就突出一个“寻”字来,顺着莓苔履痕(一作“屐痕”),一路寻来。语言浅淡质朴,似乎无须赘言:那人迹罕至的清幽山径,正是常道士出入往来之地,这里没有人间喧嚣,满路莓苔。履痕屐齿给来访者带来希望和猜想:幽人不远,晤面在即;否则就是其人出晤,相会须费些周折。

      颔联写由顺其路而始入其居境。两句写景*列,用意侧重“闭门”寻人不遇。“白云依静渚”,为远望。

      白云絮絮,缭绕小渚。“依”字有意趣。越溪(或是缘溪)而至其岩扉,*看则“春草闭闲门”,蓬门长闭,碧草当门,道士不在寓所。如果说一路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那么这里的白云、芳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渚是“静”的,白云、芳草也是静静的。门“闲”,不遇之人,来访者不期然而然的心境也“闲”。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在自然景物的观照中,悄然融入自在*静的心绪,来访不遇的怅然,似乎被这清幽、宁静的环境,带有内省参照的“禅意”所冲化,渐趋恬然。

      独闭的闲门,摇曳的小草,使人浸润在“绿满窗前草不除”的幽静自在境界,滋味咸化于这静默的世界之中。

      上四句叙寻而不遇,意绪明白。后四句继写一路景观,浑化无迹须缓缓味出。“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这看松寻源,所趋何向?是不遇而再寻,还是顺便一游其山,还是返回?诗人没有说出。两句以景带叙,下句叙事成份更多些。“水源”,应该不是指来时“经行处”,所以“随山”不是下山,而是入山,随山转折,缘山道探寻水源。道士不在寓所,因此这寻水源,也就是寻道士,“随”字简洁,山道纡绕,峰回路转,随山探源,缘水经山。其间林壑深秀,水声潺潺,都由这个“随”字导人神游,启迪丰富的“曲径通幽”的想象。上句“过雨看松色”,或指道士居所“门外景”,或指“随山”时的景致。“过雨”

      暗示忽然遇雨,诗人仅仅用一“过”字表示它的刚刚存在,而着意于雨霁云收之后翠绿生新的松色。“过”字,把阵雨带来的清新宜人的气息、物色,轻松自然地托显出来,同时也隐隐带出漫步山道的时间进程。

      “过雨”,涮新了松色,也带来冥想。自生自灭的短暂一“过”,和静静白云一样,已在写“禅意”(金性尧)。

      尾联的“禅意”,用得精妙。诗人看见了“溪花”,却浮起“禅意”,从幽溪深涧的陶冶中得到超悟,从摇曳的野花静静的观照中,领略到恬静的清趣,溶化于心灵深处是一种体察宁静,荡涤心胸的内省喜悦,自在恬然的心境与清幽静谧的物象交融为一。况且禅宗本来就有拈花微笑的故事,这都溶入默契不言的妙悟中,而领会出“禅意”,因用“与”,把物象和情感联结起来。禅宗的妙悟和道家的得意忘言,有内在相通之处。佛道都喜占山林,幽径寻真,荡入冥思,于此佛道互融,而进入“相对亦忘言”的精神境界。

      芳草松色、白云溪花的美感,“ 禅意”默想的清享,都清美极了。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惬意自得的感受,也都含融在诗的“忘言”之中。

    整理:zhl201702

    [阅读全文]...

2022-02-14 12:24:09
年轻人隐居的古诗 - 句子
年轻人隐居的古诗 - 语录
年轻人隐居的古诗 - 说说
年轻人隐居的古诗 - 名言
年轻人隐居的古诗 - 诗词
年轻人隐居的古诗 - 祝福
年轻人隐居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