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里面有秋跟夜的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里面有秋跟夜的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里面有秋跟夜的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里面有秋跟夜的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秋夜独坐怀故山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夜独坐怀故山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夜独坐怀故山
李白
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天书访江海,云卧起咸京。
入侍瑶池宴,出陪玉辇行。夸胡新赋作,谏猎短书成。
但奉紫霄顾,非邀青史名。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
拙薄遂疏绝,归闲事耦耕。顾无苍生望,空爱紫芝荣。
寥落暝霞色,微茫旧壑情。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二载(743)秋,时李白奉诏入京已一年,政治抱负未得施展,遭到同僚谗毁,又生退隐之念。
文学鉴赏
诗的前两句概言入朝前隐居、漫游,接着写奉诏入京得玄宗宠信,但他的文韬武略不为所用,渐被疏远。不如归耕陇亩。后四句写傍晚秋山之美景,抒发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诗中用扬雄、司马相如、庄周、墨翟之事,说明他的受宠与失意。比喻巧妙。用典贴切。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
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
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这首诗绝妙之处,在于紧紧围绕“秋夜”二字展开叙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风特点,在这首诗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一幅美人抚琴画卷,将读着带入诗文描绘的画面中。
桂魄初升,秋露微团,乃秋夜之“静美”。明月光,白露,秋风,秋凉,然而就是没有“你”。秋夜虽“美”,然无“你”又何欢。
轻罗已薄,却未更衣,乃秋夜之“凉”,“我”之无绪慵懒。白露秋风夜,寂寂凄凉夜。物换星移,节序更替,理应添衣保暖,可是诗中女主却偏偏不肯添衣,这是为何呢?心之凉与身之凉,到底哪一个才更凉。即便添衣身暖了,心中的凉意又有谁来消除呢? 又或许身愈暖心愈寒,莫如不添衣。
夜深人静,百无聊赖,唯有倾诉银筝,殷勤拨弄。此乃秋夜之“长”之“深”。拨弄银筝,不知不觉已到深夜,还是不愿睡去。这又是为何?是“心凉”之后的“孤寂”,是“喧闹”之后的“孤独”,是“无处排解”的忧愁和打发不掉的“时光”。一个人的秋夜,太安静,太孤单,唯有向瑶琴倾诉,用琴声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孤独于寂寥。
心怯空房,不忍归去,惧怕独自归去,这是说秋夜之“孤”。身着轻罗薄衣,举头仰望明月,殷勤拨弄银筝等等行为都是为了突出一个“孤”字。“空房”二字,则愈发加深了这种孤独寂寞感。一月,一露,一人,一琴,一空房,虽未言“孤”,而“孤”自现,未言“愁”,而愁绪满满。
盛唐诗人王维的《秋夜曲》,语言优美,意境优美尤甚。虽有虚实相生、动静相应、声色交融、时空交错等艺术表现技巧,但更重要的是诗人感受人世间的一颗敏锐慈悲的心。
只有内心真正静下来,才能感受到桂魄初生,秋露渐微,季节与时光在身边的不停流淌流转,悄然流转。
中秋夜
——唐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世上的事千差万别,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两交加。
《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古诗赏析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夜寄邱员外》韦应物古诗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夜寄邱员外》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译文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注释
丘二十二员外:名丹,苏州人,曾拜尚书郎,后隐居*山上。一作“邱二十二员外”。
属:正值,适逢,恰好。
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指丘员外。
鉴赏
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上面这首诗是他的五绝代表作之一。它给予读者的艺术享受,首先就是这一古雅闲淡的风格美。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曾称赞这首诗“清幽不减摩诘,皆五绝中之正法眼藏也”。它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只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而语浅情深,言简意长,使人感到韵味悠永,玩绎不尽。
如果就构思和写法而言,这首诗还另有其值得拈出之处。它是一首怀人诗。前半部分写诗人自己,即怀念友人之人;后半部分写正在临*山学道的丘丹,即诗人所怀念之人。首句“怀君属秋夜”,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是彼此衬映的。次句“散步咏凉天”,承接自然,全不着力,而紧扣上句。“散步”是与“怀君”相照应的:“凉天”是与“秋夜”相绾合的。这两句都是写实,写出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接下来,作者不顺情抒写,就景描述,而把诗思飞驰到了远方,在三、四两句中,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状况。而这三、四两句又是紧扣一、二两句的`。第三句“山空松子落”,遥承“秋夜”、“凉天”,是从眼前的凉秋之夜,推想临*山中今夜的秋色。第四句“幽人应未眠”,则遥承“怀君”、“散步”,是从自己正在怀念远人、徘徊不寐,推想对方应也未眠。这两句出于想象,既是从前两句生发,而又是前两句诗情的深化。从整首诗看,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作者在构思时,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些话说明文思是最活跃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因此,在诗人笔下,同一空间里,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同一时间里,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像王播的《题木兰院》:“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就属于前者。而这首韦应物的怀人诗,则属于后者。现代的电影艺术,有时采用叠影手法来处理回忆与遥想的镜头,有时使银幕上映出两上或两个以上的画面,使观众同时看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或时间里出现的不同场景。这首诗运用的手法正与此相同。它使读者在一首诗中看到两个空间,既看到怀人之人,也看到被怀之人,既看到作者身边之景,也看到作者遥想之景,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并列和相连在一起,说明千里神交,有如晤对,故人虽远在天涯,而想思却*在咫尺。
评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诗人与丘丹在苏州时过往甚密,丘丹临*山学道时,诗人写此诗以寄怀。诗的首两句,写自己因秋夜怀人而徘徊沉吟的情景;后两句想象所怀的人这时也在怀念自己而难以成眠。隐士常以松子为食,因而想到松子脱落季节即想起对方。一样秋色,异地相思。着墨虽淡,韵味无穷;语浅情深,言简意长。全诗以其古雅闲淡的风格美,给人玩绎不尽的艺术享受。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编者叹:有的时候我们觉得诗人的作品有一种玄妙的感觉,仿佛境界到了另一个层次,但不要惊奇,可能就是将人的精神融入事物的一种表现手法,也就是以物拟人。当秋夜场景中的一切,都变得如此人情之时,是否也就多了几分古灵精怪呢。秋夜微凉,薄衣单裙,拨动心弦,如此之下,空房反而变得如此神秘而充满了期待。想必作者看到的和想到的,应当和我们一样吧。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宋】
其一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生。
其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⑴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
⑵天汉:银河。
⑶怆:悲伤。
⑷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⑸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一说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摩天:迫*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
⑹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胡尘:指金的统治,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⑺南望:远眺南方。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参考译文
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创作背景
这组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此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闷热和心头的煎沸,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心头枨触,成此二诗。
赏析: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是宋代爱国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第二首写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
组诗的第一首落笔写银河西坠,鸡鸣欲曙,从所见所闻渲染出一种苍茫静寂的气氛。“一再鸣”三字,可见百感已暗集毫端。三四句写“有感”正面。一个“欲”字,一个“怆”字表现了有心杀敌无力回天的感慨。
第一首以沉郁胜,第二首则以雄浑胜。第一首似一支序曲,第二首才是主奏,意境更为辽阔,感情也更为沉痛。
“三万里河”指黄河,“五千仞岳”,有人说是泰山,因为泰山最高,被列在五岳之首,历代君王也多要去泰山封禅,用黄河与泰山作为中原大好山河的象征似乎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赖汉屏认为岳指华山,理由是黄河与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陆游诗中的“岳”是指华山,可以从《宋史·陆游传》以及陆游的中找到证据。《宋史·陆游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游为炎陈进取之策,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从中可以看出陆游收复中原的策略,就是通过四川进入陇右,先夺取长安,然后凭借关中的屏障进攻退守,像秦一样收复中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陆游把这么多心思用在这一块土地上,可见他的主张是横贯其创作的始终的,那么“五千仞山上摩天”中的岳指华山自然就最恰当了。“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两句一横一纵,北方中原半个中国的形胜,鲜明突兀、苍莽无垠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奇伟壮丽的山河,标志着祖国的可爱,象征着民众的坚强不屈,已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然而,大好河山,陷于敌手,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扩大深沉,对仗工整犹为余事。
下两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诗境向更深远的方向开拓。“泪尽”一词,千回万转,更含无限酸辛。眼泪流了六十多年,怎能不尽?但即使“眼枯终见血”,那些心怀故国的遗民依然企望南天;金人马队扬起的灰尘,隔不断他们苦盼王师的视线。[1] 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期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结句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他们哪里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1] 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2] [1] 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读之令人奋起。
[陆游赏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写秋夜的诗句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君子从远役,佳人守茕独。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房栊无行迹,庭草萋以绿。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感物多所怀,沉忧结心曲。
秋夜独坐王维
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 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 唯有学无生。
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鸳帏罗幌麝烟销。烛光摇。正忆玉浪游荡去,无寻处。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秋夜寄丘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篇不我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秋夜凉风起,清气荡暄浊。
蜻蛚吟阶下,飞蛾拂明烛。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孟浩然《初秋》
高楼月似霜,秋夜郁金堂。——王维《奉和杨驸马六郎秋夜即事》
秋夜长,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层城绮阁遥相望。——王勃《秋夜长》
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魏承班《满宫花·雪霏霏》
泬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始从西南升,又欲西南没。——顾况《望初月简于吏部》
好是中秋夜,无尘有月明。——姚合《和友人新居园上》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曹丕《杂诗二首》
少年才把笙歌盏,夏日非长秋夜短。——辛弃疾《玉楼春·效白乐天体》
湘宫水寺清秋夜,月落风悲松柏多。——皎然《送履霜上人还金陵西山》
秋夜初长客不寐,坐听砧声思故乡。——张元凯《客堂秋夕》
一年一度中秋夜,十度中秋九度阴。——邵雍《中秋月》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陆游《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中秋夜月白如银,照见东西南北人。——白玉蟾《山歌三首·中秋夜月白如银》
玉露中秋夜,金波碧落开。——徐放《奉和武相公中秋锦楼玩月得来字》
菊花开处即重阳,月桂中秋夜夜香。——许月卿《用韵自述》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白居易《长相思·别情》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独不见》
秋夜凉如水,天河白似银,风露清清湿簟纹。——任昱《南吕·金字经·稍宵宴坐》
幸当清秋夜,流影及微形。——张籍《赠别孟郊》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朱熹《水调歌头·富贵有馀乐》
禁闱秋夜,月探金窗罅。——李白《清*乐·禁闱秋夜》
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兰灯灯九微。——骆宾王《帝京篇》
谁家秋夜捣衣声,遥忆良人在戍营。——方回《代次韵闻砧》
泊船秋夜经春草,伏枕青枫限玉除。——杜甫《寄岑嘉州》
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陶渊明《闲情赋》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白居易《秋雨夜眠》
秋夜守罗帏,孤灯耿不灭。——王维《相和歌辞·班婕妤三首》
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沉沉。——杜牧《月》
时当秋夜月,日值曰庚午。——杜牧《李甘诗》
孤梦家山远,独眠秋夜长。——杜牧《寄兄弟(又见《许浑集》,题作寄小弟)》
骤雨清秋夜,金波耿玉绳。——杜甫《江边星月二首》
巫山秋夜萤火飞,帘疏巧入坐人衣。——杜甫《见萤火》
三十六宫秋夜水,露华点滴高梧。——欧阳炯《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鸣环曳履出长廊,为君秋夜捣衣裳。——王勃《秋夜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白居易《上阳白发人》
响馀群动息,曲罢秋夜深。——白居易《清夜琴兴》
春日嵩高阳,秋夜清洛阴。——白居易《哭崔常侍晦叔》
秦城南省清秋夜,江郡东楼明月时。——白居易《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郡楼月下吟玩…寄微之》
馆娃宫深春日长,乌鹊桥高秋夜凉。——白居易《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
安得清瘦人,新秋夜同宿。——白居易《苦热中寄舒员外》
少年非我伴,秋夜与君期。——白居易《夜招周协律,兼答所赠》
水窗*冷未能卧,挑尽残灯秋夜长。——白居易《秋房夜》
*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白居易《夜泊旅望》
秋夜守罗帷,孤灯耿不灭。——王维《班婕妤三首》
建礼高秋夜,承明候晓过。——王维《同崔员外秋宵寓直》
小阑干画桥横缘野,忆西湖月明秋夜。——张可久《落梅风·玉果山先上》
月满秋夜长,惊鸟号北林。——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
倦客经秋夜共归,情多语尽明相顾。——皎然《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
秋夜凉,秋夜凉,碧天如水涵月光。——吴芾《续潘仲严秋夜叹》
秋夜的古诗诗
秋天的古诗秋夜
秋夜将晚的古诗
林升的古诗秋夜
秋夜秋日的古诗
秋夜醉月的古诗
秋夜将晓的古诗
秋夜初长的古诗
秋夜的古诗图片
秋夜景的古诗
古诗秋夜是谁写的
秋夜的古诗朗读
秋夜寒冷的古诗
描写秋夜的古诗
秋夜的星空古诗
秋夜的诗句
秋夜的诗句古诗
秋夜诗句
秋夜喝茶的古诗
秋夜月下的古诗
秋夜幽兰的古诗
古诗秋夜的思念
秋夜的天空古诗
江南的秋夜古诗
雍正的秋夜古诗
秋夜寂静的古诗
古诗秋夜的月光
最美秋夜的古诗
秋夜登高的古诗
秋夜伤怀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