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坐像,,,【泰紫工坊】关公读春秋 57*29*8.5mm,37克…张自忠将军:第一名将。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当关公化身牛魔王,你是否还认得出他,真是万万没想到大话西游里的牛魔王既然是他北京刺青堂纹身作品【尼泊尔地区佛教造像】鎏金铜绿度母坐像 高35厘米14世纪高35厘米此像头戴五叶冠,面庞秀美,体态圆润,呈舒坐姿势。度母上身袒露,腰肢圆润,着贴体薄裙,裙上錾刻精巧细密的花纹。度母的头冠、璎珞、臂钏、手镯、戒指皆镶嵌绿松石。左手结期克印,右手施与愿印。此像制作精细、美观,表现了尼泊尔工匠喜好嵌饰、重视细节制作的特点。【尼泊尔地区佛教造像】 铜释迦牟尼佛坐像11世纪高11.5厘米此尊造像左手结禅定印, 右手施触地印, 结跏趺坐于金刚宝座上。金刚宝座中间刻地母证佛成道、摩罗阻止失败的场景,两侧有象、狮子护法。此像双肩宽厚,胸部饱满,双腿敦实厚重,具有尼泊尔造像的特征。袒右肩式袈裟仅在边缘处刻画衣纹,是印度笈多时期萨尔纳特风格的延续。【东北印度地区佛教造像 】铜阿弥陀佛坐像12世纪 高18厘米此尊造像为高发髻,头戴三叶冠,冠带上扬。肩披帛,帛带沿臂上扬,身饰项圈、璎珞和臂钏。双手结禅定印,捧宝瓶,结跏趺坐于莲座上。莲座下为折角高须弥座,这种须弥座样式源于犍陀罗地区,常见于东北印度地区造像中。阿弥陀佛在五方佛中居西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属莲华部,主妙观察智,佛教中的长寿神多与其有关。【东北印度地区佛教造像 】铜毗卢佛坐像11世纪高12厘米毗卢佛头戴宝冠, 双手结智拳印, 坐于莲花座上。佛像两侧各有一塔状装饰,像背是波罗风格中常见的拏具形式:正上方是金翅鸟,与肩*行的横梁上方各有一只摩羯,横梁下方是相背而立的狮羊。毗卢佛的出现代表印度佛教密教思想体系已经形成。密教创立之初, 一直秘密流传, 直到7 世纪以后, 密教影响扩大, 得以公开传播。密教体系完善的标志是以五方佛为核心的神系建立,五方佛以毗卢佛为中心, 阿閦佛居东方, 宝生佛居南方, 阿弥陀佛居西方,不空成就佛居北方。五佛【克什米尔地区佛教造像】铜宝冠释迦牟尼佛坐像11世纪高15厘米释迦牟尼佛头戴三叶宝冠,双目和白毫嵌银。身着天衣,衣褶流畅,身饰华丽璎珞。双手结说法印,结跏趺坐于矩形台座上。台座正面有四根柱子,中间为力士托举,两侧是狮子护法。佛像身后有头光和背光,背光外缘为火焰纹,内为梅花纹;头光外为火焰纹,内饰联珠纹。造像的嵌银技法与葫芦形背光形式是克什米尔地区造像特点。这类宝冠佛的出现与密教形成有关。密教是印度佛教、印度教和印度民间信仰融合的产物,以咒术、仪轨和世俗信仰为主要特点,宣扬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斯瓦特地区佛教造像】铜释迦牟尼佛坐像(9世纪 高37.5厘米)弥勒菩萨头戴三叶冠,头后部的发辫呈联珠状。面庞丰满,双目嵌银。袒上身,下着裙,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左手执净瓶,右手上举至肩。莲座为椭圆形深束腰仰覆莲,莲瓣饱满、舒展,是7 - 9世纪斯瓦特造像的流行样式。弥勒以净瓶和宝塔为主要标识。弥勒是大乘佛教所说的“未来佛”之一,有菩萨和佛两种身形。成佛前的弥勒着菩萨装,头戴宝冠,身饰璎珞,结跏趺坐,这是根据《弥勒上生经》中所述其住在兜率天作为补处菩萨的事迹而来。成佛后的弥勒着佛装,这是根据《弥勒下生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