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论道的古诗

关于高台论道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高台论道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高台论道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高台论道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7) 语录(1) 说说(2) 名言(1k+) 诗词(122) 祝福(2k+) 心语(468)

  • 论道德教育论文

  • 教育,哲学
  • 论道德教育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道德教育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环境道德”的溯源

      道德是反映和调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由各种各样的规则所构成的规范体系。道德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形成一定的道德。

      按照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人类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目前正向信息社会迈进。在渔猎时代,由于自然力异常强大,人们对自然非常崇拜。据人类学研究,图腾、风俗、礼仪、禁忌等说明了原始人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不得不依赖自然、归属自然、畏惧自然。当时入农业社会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剧增,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大增,开发和破坏相伴前进,主要表现在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在前工业社会及工业社会早期,资源对于人类来说还不是那样稀缺,当时的道德并未危害人类对自然的规范,或者说并未将破坏环境提升到道德的高度。如果说已出现了保护环境观点,也只能算是一种朴素的、建立在感性认识上的观点,其影响范围也是小规模的。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即工业革命以后,人口膨胀,工业化步伐加快,生产力突飞猛进,极力追求经济增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导致了资源严重浪费,环境严重破坏。正如*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极端行为终于到了危及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地步。这些事实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于是生态问题变成了一个道德问题。由此可见,环境道德是在一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它是道德进化的结果。

      “环境道德”的内涵

      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代内公*

      代内公*系指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由于大自然是人类共同栖居的家园,因而,在空间和地域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应公*地享有地球,*等地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这就意味着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为代价,但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当代社会存在巨大的贫富差距。发达国家总是利用不*等手段和方式,廉价地过多地利用地球资源,掠夺不发达地区资源,因此,富裕地区的人们应对自己的发展行为实行自律,并且履行扶持贫困的责任和义务,已成为人类真正*等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责任。

      2.代际公*

      代际公*系指当代人与后代人公*地享有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人类的经济活动方式,直接影响到资源的持续性。工业时代那种浪费式、掠夺式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急功*利的短视行为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因此,强调既要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能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不可以因当代人的自私和无限度地消耗自然资源而使人类发展的链条中断,而应该给后代留下一个健全的生态环境。

      3.人地公*

      人地公*系指人与自然界保持一种公正的关系。这一全新的观念要求尊重、实现和维护自然价值,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尊重自然,摈弃对自然的极端功利主义态度,把人类与环境、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要求人类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合理地控制利用、改造自然界的程度,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环境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道德整体的一部分,从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态度,实际效果却是对人类的保护。现代社会需要培育环境道德,这不仅是道德自身的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要将环境道德观付诸实践,环境道德教育是一个首要和必要的有效途径。

      1.更新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自然,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并产生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产生对自然的亲*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要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在*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道德与利益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也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在利用和改进自然引导各种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环境道德将我们置于一种挑战性的困境中,因为“它们可能会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尽管如此,培育环境道德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精神游戏。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

      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了解自然,与自然为友;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满足人类自身需求,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4.建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

      据有关资料显示,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每年消耗资源占全球的80%。如果所有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如此,那么,对全球生态影响将是毁灭性的。正如《只有一个地球》一书中所指出的:“对消费的喜新厌旧成风,无限制的使用能量,我们的前途只能是生态系统的灾难。因此,在消费中考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应作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让其能够休养生息,否则人就在吃子孙饭、断自己后代的生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消费的情感和市场,从根本上杜绝一次性的消费。总之,我们强调:“自然界能够提供人类生存的资源,而人类消费过的东西又能够被自然界分解和吸收,成为自然界发育的有益养分,然后再以更多的财富回

      报人类。这样就形成了社会—人类—自然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类可持续的发展。

      【摘 要】道德教育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他把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首要任务,提出了带有浓厚自然主义色彩的道德教育方法。他主张道德教育要及早进行;重视通过实践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主张树立榜样,并制定明确的行为准则;强调纪律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夸美纽斯;道德教育;方法

      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的教育改革家和宗教领袖,他的《大教学论》在教育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被认为是教学论诞生的标志。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详细地阐述了他的教育和教学思想,其中,道德教育思想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在智力、德行和虔信三方面教育中,德行是最不能缺少的,并深信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德行,认为教育最基本的任务之一就是形**的德行。夸美纽斯曾说:“我们的真正工作是什么呢?是智慧这种学*,它提高我们,使我们得到稳定,使我们的心灵变高贵DD我们把这种学*叫做道德。”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带有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出于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经院教育的否定,提出了带有浓厚自然主义色彩的道德教育方法。对其道德教育方法的分析与论述,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全面系统把握夸美纽斯道德教育的方法,还可以为我国目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在方法上提供某种启示和帮助。

      一、 强调对儿童及早进行道德教育

      夸美纽斯认为道德教育就像种地一样,“假如你不把优良的种子撒在地上,它便生长不出别的东西,只会生长最坏的莠草。但如果你想开垦那块土地,并能在开春的时候把它犁一遍,撒一遍种子,耕耙一遍,你的工作就比较容易,成功的希望就比较大。”[1]因此,夸美纽斯主张及早的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打好道德教育的基础,使良好的德行成为儿童的第二天性。对儿童及早的进行道德教育确乎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好像一只瓶子新的时候可以沾染任何的气味,并且,这种气味可以保持很久。因此,德行的教育应该在邪恶尚未占领儿童的心灵之前早早的实行,也就是《学记》中的“禁于未发”。为此,夸美纽斯要求儿童必须小心的防备一切腐败的根源,如不良的社交、不道德的谈话、无益的书籍之类(因为邪恶的榜样,不论是有眼睛进入或是从耳朵进入的对于心灵都是一种毒害),他还要求儿童练*饮食节制、衣物清洁、尊敬长者、信仰真理。夸美纽斯认为“树木刚以生成便长出日后成为主干的嫩枝,在这最初的学校里面,我们也必须把一个人在一生的旅途中所应当具备的全部知识的种子播种到他身上。”也就是说,把一切德行都应培植到儿童身上,不能有例外,因为在道德上面,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省略而不留下一道罅隙的。此外,夸美纽斯认为“懒惰也应当加以防备,否则,由于懒惰,青年人便去做邪恶的事情,或养成一种怠惰的倾向。”为了使儿童避免懒惰,就要求他们勤勉。儿童毕竟总是爱活动的,因此,应该使他们不断工作或从事游戏,同时,还要避免一切过度的压力。这样就可以产生一种勤奋的性情,使人非常活波,享受不了懒惰的安逸。

      二、强调通过实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

      维未斯说:“理论是容易的而且是简单的,但是除了它所给予的满足以外,没有别的结果。反之实践是困难而且是冗长的,但有极大的效用。”也正是因为如此,夸美纽斯主张通过实践来培养人的德行。德行的培养是由经常做正当的事情而学来的,而不是靠文字。一味的叮嘱或告诫而不去实践,在道德教育中是根本行不通的。夸美纽斯在他的著作《大教学论》中写到“孩子们容易从行走学会行走,从谈话学会谈话,从写字学会写字,同样,他们可以从服从学会服从,从节制学会节制,从说真话学会真话,从有恒学会有恒。”因此,孩子们同样会从良好的道德品行中学得良好的道德品行。孩子们会在不断的工作或游戏中学会忍苦耐劳,从而会产生一种勤奋的品行。此外,儿童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给予他们一定的忠告,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样,他们就能学会日后的生活中所需要的正确行为,同时也会引起他们的身心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良好的性情,并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

      三、主张为儿童树立良好的榜样,制定明确的行为准则

      儿童就像猿猴一样,爱去模仿他们所见到的一切,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就算是没有吩咐他们去做,也是一样。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以至于他们在学会运用他们的心灵之前,就已经学会了模仿。为此,夸美纽斯主张“父母、保姆、导师和同学的整饬生活的'榜样必须不断的放到儿童的跟前。”所谓“榜样”,夸美纽斯认为是兼指“活”榜样和书本上的榜样。书本上的榜样显然是指儿童从书本上学*模仿的东西,“活”榜样是指儿童所模仿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事实上,“活榜样”比书本上的榜样更加重要,因为儿童现实生活中接触的人给他们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对他们的影响也更加强烈。所以,“假如父母是有道德的,是家庭教育中的小心谨慎的保护人,假如导师是用了最大可能的小心选来的,具有优异的德行,这对青年人的道德的正确的训练,便是一大进展。”儿童既然天生爱好模仿并且榜样又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么儿童就能够通过模仿良好的榜样,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夸美纽斯还要求“儿童必须非常用心的避免不良的社交,否则,他们就会受到感染”。由于夸美纽斯受到宗教原罪论的影响,认为儿童天性xxxx,他们的心灵极易受到邪恶的侵袭,所以他们必须格外小心地防备一切xxxx的根源,例如不良的社交、不道德谈话。

      从古至今,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随着道德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产生了很多滞后的现象,各种各样的道德问题层出不穷。审视我国道德教育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道德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人性的预设发生了偏差。这种偏差,使得人格中的善良与恶意、情感与理智、有意识与无意识发生了分裂、排斥和压制,并且否认人性中存在的阴影部分。这样,就使得高校道德建设中理论的基础科学性以及客观性出现了很大问题,最终对高校的道德教育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一、高校道德教育缺少关心的主题

      目前,我国高校道德建设的内容大多都是陈旧、僵化的,这种道德教育离学生的生活越来越远,其本身就缺乏丰富性以及生活化的形态,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也不能构建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除此之外,我国的道德教育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把道德理论灌输给学生,希望学生能够自己把这些理论付诸实践。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构建道德人格的主观性缺失,让学生成为一个学*道德的机器。久而久之,学生极有可能采用消极的方法来抵抗这种教学模式。

      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人的呵护中长大,一直以来都是把知识教育摆在首位,不注重人格修养,所以很多大学生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他们只关心自己,却很少关心身边其他人,也缺少感受身边其他人对自己关心的能力,所以我们常常听到很多大学生抱怨没有人关心自己。其实,父母的唠叨、教师的批评,都是对他们的关心,只是他们感受不到罢了,而且他们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缺乏对他人的信任。

      面对大学生出现的各种道德问题,包括自虐、伤害他人以及自杀等,作为一名教育人员,在感叹学生为什么如此缺乏道德修养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反思自己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否合理呢?学生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高校的道德教育缺乏对学生心理的关心教育。

      二、心理学对于高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关心他人、关心自己且有能力的人,并强**师只有重视个体性、具体性以及学生的真实感受,才能实现道德教育的要求,才能培养出有能力、会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学生,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鉴于此,有的教师提出了重视个体的差异性,教师应以关心为基础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学会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培养学生感受关心的能力,即关心理论关注学生关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在对关心进行界定时,心理学家发现,关心不仅仅是人类对于其他事物产生的情感,同时也是人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时的考虑,它能够体现出生活的最终本质。还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关心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能使人以很强的责任感去完成事情,对人、对事都有所担心和牵挂,所以关心也意味着对某人、某事负责。

      马丁斯认为关心的品质是具有生成性、渗透性、开放性以及基础性,所以关心有助于道德修养的学*。和道德修养学*的其他一些方法相比,形成、渗透以及催化的关系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学*道德修养,发展学生的道德人格。

      就关心理论来说,心理学的道德教育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也是高校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四个部分:树立一个榜样、与学生进行对话、进行实践、证实效果。树立榜样是心理学道德教育中最关键的一部分,教师不需要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只要通过自己与别人的相处,来展现自己如何关心别人即可;与学生进行对话,主要是指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沟通,来了解彼此,这样就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充满关心的良好关系;进行实践,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发展自己个性的态度;证实效果,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了解人的本质。

      三、心理学教育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让大学生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

      关心是一种含有积极关注、尊重、宽容等价值取向的主题。从整个社会角度看来,在呼唤整个社会和谐的同时,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社会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大学生是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承担的社会角色能给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他们承受着道德价值的期望,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所以合作、关心、尊重等理念应该成为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品质;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学关心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目前,大学生因不具备关心的能力和态度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就能够充分说明心理学的关心理论对整个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教师应高度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心,通过心理学的关心理论让大学生真正学会关心别人、了解别人、爱护别人,引导大学生走出去了解别人、关心别人,学会与别人进行分享和沟通,他们才能做出一系列有道德的行为。

      2.促进师生的德性共同成长

      事实上,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就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教育。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不仅仅是受环境的影响产生,更多的是主体在进行思考以及实践时产生的。所以说,只是简单地给学生灌输道德思想的观念,是没有多大作用的,特别是大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很强,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根本不起作用。

    [阅读全文]...

2022-05-07 12:37:33
  • 季羡林:谈佛论道

  • 季羡林:谈佛论道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季羡林对佛教是如何理解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季羡林:谈佛论道相关内容。

      季羡林:谈佛论道

      我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制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因此,研究越深入,则信仰越淡薄。如果一个研究者竟然相信一种宗教,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他的研究不实事求是,不够深入,自欺欺人。

      从整个世界自古至今文化发展的情况来看,一个文化,不管在某一时期内发展得多么辉煌灿烂,如果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又没有外来的新成分注入,结果必然会销声匿迹,成为夏天夜空中的流星。

      佛教几乎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给它增添了新的活力,促其发展,助其成长。

      佛教在*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公元前传入*以后,经历了试探、适应、发展、改变、渗透、融合许许多多阶段,最终成为*文化、*思想的一部分。

      我缺少慧根,毕生同佛教研究打交道,却不能成为真正的佛教信徒。但是,我对佛教的最基本教义万有无常却异常信服。我认为,这真正抓住了宇宙万有的根本规律,是谁也否定不掉的。

      总起来看,小的宗教,比如“会道门”一类,是容易消灭的。成为燎原之势的大宗教则几乎无法消灭。即使消灭,也必然有其他替代品。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佛教原产生于印度和尼泊尔,现在在印度它实际上几乎不存在了。

      有的人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宗教不是悲观主义的;但是,像佛教这样彻底的悲观,还是绝无仅有的。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很有见地的。

      佛教梵语基本上是梵文但又掺杂了不少古代方言的文字。在小乘向大乘过渡的期间,或者在我称之为“原始大乘佛教”的期间,许多佛典都是用这种文字写成的。有的佛典原来是用纯粹方言写成的,随着“梵文的复兴”以及一些别的原因,佛典文字方言成分逐渐减少,而梵文成分则逐渐增多,于是就形成了所谓“佛教梵语”。

      我是尝试着通过语言现象来探寻一部经典的产生的时代和地区。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且是证据确凿的,别人想否定也是不可能的。印度古代的众多方言,即云方言,必然具有地域性,而且这地域性表现得十分明显,阿育王在印度许多地方竖立的石碑和石柱,上面的铭文明确无误地指明了方言的地域性,是最有价值的参照资料。

      原始佛教不允许比丘们使用梵文来学*佛教教义,它也没有规定哪一种语言作为标准语言;它允许比丘们用自己的方言来学*佛所说的话。

      据我们现在的推测,佛典形成的过程大概应该是这样的:佛陀本人不会有什么著作,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他却不可能没有一些常说的话,佛典里面有关十二因缘的那一段经文可能就属于这一类。当时没有书籍,学*经典都是师傅口授,弟子口学。最初口授口学的一定就是佛陀经常所说的一些话;因为这些话一听再听,一传再传,就比较牢固地印在徒弟们的记忆里,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佛典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随着时代的推移,一代一代的师傅和徒弟逐渐增添上一些新的东西,到了编纂写定的时候,已经是一部比较大的书了。

      既然佛陀本人,以及佛教初期那些大师都是东部人,说的是东部的话,最初这一部佛典,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原始佛典,也就应该是用东部方言写成的。

      一部用东部方言,更具体一点说,就是用古代半摩揭陀语写成的佛典曾经存在过。这就是所谓原始佛典。后来佛教其它宗派的经典,巴利文佛典也包括在内,都是或多或少地从这一部佛典里演变出来的;最古的那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翻译过来的。

      提婆达多在律的方面提出了五法,与释迦牟尼针锋相对。在教义方面,反对轮回,也是针锋相对。这两个方面大概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释迦牟尼和提婆达多逝世后一千二三百年,在印度竟然到处都还有不食乳酪的提婆达多的信徒。提婆达多派显然在佛教发展史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与释迦牟尼的正统力量相对立。如果说释迦牟尼派是佛教发展主潮的话,那么提婆达多派就是一股潜流。

      “浮屠”这名称从印度译过来以后,大概就为一般人所采用。当时*史家记载多半都用“浮屠”。其后西域高僧到*来译经,才把“佛”这个名词带进来。范蔚宗搜集的史料内所以没有“佛”字,就因为这些史料都是外书。“佛”这名词在那时候还只限于由吐火罗文译过来的经典中。以后才渐渐传播开来,为一般佛徒,或与佛教接*的学者所采用。最后终于因为它本身有优越的条件,战胜了“浮屠”,并取而代之。

      *僧人或者居士前此往西域求法者,颇亦有人。但是他们多半只到了西域而止。在法显真正亲临天竺者,实如凤毛麟角。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晋末宋初,就掀起了一个西行求法的运动。*僧人西行求法者,或意在搜寻经典,或旨在从天竺高僧受学,或欲睹圣迹,作亡身之誓,或想寻求名师来华。

      我在这里专谈一谈《法显传》对印度的影响。众所周知,印度古代缺少真正的史籍,这一点马克思曾指出来过。因此,研究印度古代历史,必须乞灵于外国的一些著作,其中尤以*古代典籍最为重要,而在这些典籍中,古代僧人的游记更为突出。僧人游记数量极多,而繁简不同,时代先后不同。《法显传》是最古的和最全的之一,一向被认为与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鼎足而三。研究印度古代史的学者,包括印度学者在内,都视之为瑰宝。有一位著名的印度史学家曾写信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不可能的。”

      顿悟较之渐悟大大有利,要渐悟,就得有时间,还要耗费精力,这当然会同物质发生矛盾,影响生产力的发展。顿悟用的时间少,甚至可以不用时间和精力。只要一旦顿悟,洞见真如本性,即可立地成佛。人人皆有佛性,连十恶不赦的一阐提也都有佛性,甚至其他生物都有佛性。这样一来,满足宗教信仰的需要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就一扫而光了。

      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解决宗教需要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最成功的国家是日本。他们把佛的一些清规戒律加以改造,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结果既满足了宗教需要,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科技大国。日本著名学者中村元博士说:“在日本,佛教的世俗性或社会性是十分显着的。” 日本佛教之所以能够存在而且发展,原因正在于这种世俗性或社会性。

      在佛经翻译史上,玄奘可以说是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他怀着一腔宗教的虔诚,总结了在他以前几百年翻译工作的经验,创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译风。他的译风,既非直译,也非意译,而是融会直意自创新风。在*翻译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佛经梵文原本最初没有写本,全凭记忆,一直到法显时代基本上还是这样子。所以,有时先要有一个人口诵,另外一个人或者第三个人先依其所诵写成梵字或胡字,然后才加以翻译。

      梁启超《*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中提到的宗有:大乘摄论宗、小乘俱舍宗、十地宗、三论宗、法华宗、涅盘宗、天台宗、法相宗(唯识宗、慈恩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禅宗,有人还添上地论宗、摄论宗。在这些宗派中,各宗都有自己的教规。律宗不能成为宗,净土宗没有自己的专有理论,也不能算宗;成实、俱舍都只能算是学派,不是宗派;三论宗后被天台、禅宗所吸收,不能独立成宗。能够成为宗派的只有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和禅宗。天台源于北齐、南陈,创于隋,流行于江浙、湖北一带,倾向于统一统合,南方义学和北方禅定都去学*,企图通过禅定来证悟般若。华严宗兴起于陈隋之间,形成于武则天时,根据地在终南山和五台山。法相宗创始者为玄奘、窥基。禅宗源于北魏菩提达摩,盛于唐,先流行于庾岭、广东、湖南、江西,然后遍及全国,流行时间最长,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呵佛骂祖的宗派,已成为佛教的对立面,简直已经不是佛教了。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宗派流行时间的长短是与它们*化的程度成正比的。谁的天国入门券卖得便宜,谁就能赢得群众,就能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反之,就不能。

      天国入门券,越卖越便宜。法相宗的入门券卖得贵了一点,所以买的人就少。它以后的华严宗和禅宗,就便宜得多。华严宗宣扬,进入佛国不必努力苦修,不必等到遥远的将来,只要在眼前改变一下对现实世界的看法,立刻就可以成佛。禅宗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最有名的,也是最简便便宜的。禅宗流行的时间特别长,地域特别广,难道是偶然的吗?

      按照世界宗教史上的一般规律,宗教都是具有排他性的。在这里,原因并不像一般人所相信的那样是由于宗教信仰和学说的不同。如果这样说,那只是皮毛之论,关键是经济利益。打击别人,争取信徒,也就是争取布施,争取庙产。

      玄奘和他创立的法相宗,既反对小乘那样把天国的入门券卖得太贵,也反对大乘空宗那样连天国都要空掉。他追随印度瑜伽行者派的学说,坚持五种姓的主张,就是说,人们对佛理的接受与实践是各不相同的。他反对道生主张的、有《涅盘经》作根据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说法。

      玄奘虽然在成佛的道路上多少设置下了一些障碍,但是他在印度寻求解决佛性问题的结果却是:在当世即可成佛。从他自己的经历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玄奘在佛教哲学方面,基本上继承了印度大乘有宗的传统,他比较忠实地把这一派学说介绍到*来,形成了*佛教的一个宗派——法相宗。不过,玄奘毕生致力的是翻译工作,自己写的著作不多,法相宗理论的奠基人应该说是他的弟子窥基。

      我觉得,*古代许多佛教大师都似乎有这样的矛盾。讲佛理的时候,头绪纷繁,越讲越玄。乍一看,真是深奥得很,实则破绽百出,想入非非,故弄玄虚,强词夺理。但在实践方面,则又是另外一套。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可能是由于对一般老百姓,如果死钻牛角,将会把他们吓退,不如说得简单明了,只需喊上几声“阿弥陀佛”,布施一些什么东西,就扯给他一张天国入门券,西天有份。这样对吸收信徒,增添利养,大有好处。我看玄奘也没能逃出这个窠臼。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的脊梁。”鲁迅在这里并没有点出玄奘的名字,但是他所说的“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在内,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有这样精神的玄奘的确算得上是“*的脊梁”。

      有的史学家形象地说,在古代印度没有年代的一片黑暗中,有一根闪光的柱子,这就是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确定了这个年代,以前以后的几件大事的年代的确定就都有了可靠的依据,因而才真正能谈到历史。而释迦牟尼年代的确定,*载籍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唐西域记》对于确定佛陀生卒年月也起过作用。

      统观《大唐西域记》全书,包括了100多个“国”,玄奘的记述有长有短,但是不管多么短,他的记述似乎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全面的章法:幅员大小、都城大小、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文字、货币、国王、宗教等等。这些方面几乎都要涉及到。当时和今天要想了解这个“国”,除了以上这些方面,还要了解些什么呢?他能用极其简洁的语言描绘大量的事实,不但确切,而且生动。所以,我们可以说,玄奘是一个运用语言的大师,描绘历史和地理的能手,而《大唐西域记》是一部稀世奇书,其他外国人的著作是很难同这一部书相比的。

      玄奘这个人和他这一部书,对加强中印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和互相学*、互相了解已经起了而且还将继续起不可估量的作用。玄奘的大名,在印度几乎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正如我写到的:他已经成了中印友好的化身。至于《大唐西域记》这一部书,早已经成了研究印度历史、哲学史、宗教史、文学史等等的瑰宝。

      我们可以立一个假设:《列子》这部书是彻头彻尾一部伪书,刘向的《叙录》、《列子》本文、《列子序》和《列子》注都出于张湛一人之手,都是他一个人包办的。

      我们讲“文化交流”,其中“交”字是关键。既然说“交”,就不会是向一个方向流,形成了所谓one-way traffic,而是相向地流,这才是真正的“交流”。一方的新东西、新思想、新科技等等流向另一方。另一方的新东西、新思想、新交流、新科技等等也流向这一方。有时候,流过来的东西,经过这一方的改造、加工、发展、提高,又流了回去。如此循环往复,无休无止,一步比一步提高,从而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这种流出去又流回来的现象,我称之为“倒流”。

      佛都是从印度传到*来的。*人接受了这一个外来的宗教以后,并不是墨守成规、原封不动地把它保留了下来,而是加以改造和提高,加以发扬光大,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宗派。总起来看,在律的方面——僧伽组织方面的改变,比起在教义方面的.改变与发展,要少一些,要不太引人注目一些。在佛教义理方面,*高僧在几百年上千年的钻研与学*中,有了很多新的发展,有的又“倒流”回印度,形成了我所说的“佛教的倒流”。

      禅宗,虽然名义上是菩提达摩从印度传到*来的,但是实际上是在*发展起来的一个佛教宗派,流行的时间最长,最富于*色彩。永觉禅师拜谒禅宗六祖慧能,二人耍开了机锋。永觉从中悟得大道(觉)。

      六祖连声高呼:“善哉!善哉!”《证道歌》中的思想大概也不出*禅宗的这一套东西。这一套东西印度人可能是陌生的,认为是莫测高深的。因而《证道歌》终于在唐玄宗时期(八世纪)传回了印度,为那里的人所“亲仰”。

      关于道家向佛家靠拢,甚至取媚于佛家的说法很多,那都是道家片面地一厢情愿地捏造出来的。

      我们从这个“道”字可以看出来,*这个宗教要解决的是现实的问题、今世的问题,不是神话的问题、来世的问题。道家这种精神,同儒家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一脉相承的*精神。后来道家发展成为道教,也不过是想长生不死、白昼升天而已。

      “菩提”(bodhi)这个词的词根是√budh,意思是“觉,醒”。Buddha(佛陀,佛)这个词也源于√budh,加上过去分词语尾ta,变成了buddha,意思是“觉悟了的人”,“觉者”。√budh的拙象名词就是bodhi,意思是“觉”,音译“菩提”。

      从宗教意义上来看什么叫做“觉”呢?根据佛教最原始的理论,所谓“十二因缘”,一个人(或其他生物)总是处在生死流转中的,只有认识了这个根本理论,认识了“无明”(avidyā)是十二因缘之首,他就算是“觉”了,算是得道了,成佛了。因此,梵文bodhi这个词儿所蕴含的意义,与*的“道”完全不同。它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现世的,不是眼前的,而是来生来世无数生死流转的。

      看过榕树的人都知道,从树干上长出一些树根,下垂至地,又在地中生根,然后长成一棵树,又在自己的干上长出细根,下垂至地,如此循环往复,一棵榕树能长出成百棵榕树,甚至让人摸不清究竟哪一棵树是初原的树,哪一些树是派生的树。只有这样生长的榕树,才能在一棵树下荫覆五百辆车而有余。在榕树这里,根干与枝叶互为因果,难解难分。用这样的榕树来比喻作为根干的印度佛法与作为枝叶的东夏佛法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难道不是一个非常聪明、含义又非常深刻的比喻吗?

      我们不是也关心*人同印度人的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的区别空间何在的问题吗?《含光传?系》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了下面的意见:“盖东人之敏利,何以知耶?秦人好略,验其言少而解多也。西域之人淳朴,何以知乎?天竺好繁,证其言重而后悟也。由是观之,西域之人利在乎念性,东人利在乎解性也。”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人敏利,言少而解多;印度人淳朴而好繁。最早的佛经,连篇累牍,动辄数十万甚至数百万言,同样的话能一字不移地一再重复,因此说“言重”。这个意见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就拿巴利文佛典来说吧,同样的词句,一字不动,换一个地方又重复一遍,而且重复之中套重复。因此英国刊行巴利文佛典不得不删去重复之处,加以注明,节省了大量的篇幅。我猜想,佛典产生在发明文字之前,师徒口耳相传,为了加强记忆,才采用了重复的办法,否则实在难在理解。

      在佛典中有不少地方出现“念”或“忆念”这样的字眼,比如“忆念弥陀佛”、“忆念毗尼”、“系念思惟”、“正念”、“惟念”等等。这个 “念”字来源于梵文,词根是√smr,由此派生出来的抽象名词是smrti。与之相当的巴利文是sarati和sati。一般的用法其含义是“念”、“忆念”。但作为宗教哲学术语,smrti,有特殊的含义。指的是“全部的神圣传统”,或者“凡人教师所忆念的”,包括六吠陀分支、传承经和家庭经、《摩奴法论》、两大史诗、往世书、伦理论等等。常用的译法是“传承”。与之相对的是sruti,指的是仙人们直接听到的,比如《吠陀》等,只能口传耳听,不许写成文字,常用的译法是“天启”。这样一来,所谓“念”就与“传承”联系在一起了,它表示固守传承的东西,有点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意味。而*人则是“解性 ”,所谓“解”就是“理解”、“解释”,有点探索、钻研的意味,不囿于常规,不固守传承的东西。

      我觉得,佛教似乎是一个唯理的宗教,讲求义理的宗教,不要求信徒盲目崇拜的宗教,不禁锢信徒们的思想的宗教。

      古代印度有一个传统,宗教与哲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乘佛教继承而且发扬了这个传统。大乘还提倡逻辑学,所谓因明学者就是。在这里大乘唯理的色彩也表现得很突出。这样的情况就促使佛教产生了大量的经典。经、律、论,样样齐全。有的部派还有自己的经典。结果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佛教的经典就多到了超过汗牛充栋的程度。而且佛教同另外两个世界大宗教不同,始终也没有确定哪一部经典是圣经宝典,唯我独尊。所有的经典都并肩存在、庞然杂陈。这些经典通常称为“大藏经”。

      低层次的佛教烧香拜佛,修庙塑像,信徒们相信轮回报应,积德修福,只要念几声:“南无佛,南无法,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者单纯一声“阿弥陀佛!”就算完成了任务,不必深通佛教义理,宗教需要也能得到满足。但是,这并不是佛教的全貌,只是低层次的佛教。高层次的佛教信徒,虽也难免晨钟暮鼓,烧香礼拜;但是他们的重点是钻研佛教义理,就像一个哲学家钻研哲学。

    [阅读全文]...

2022-04-26 06:03:56
  • 谈诗论道:远航、五绝

  • 自度小令远航的解读

      (只谈声律)

      自度小令《远航》分上下两阕:

      汀洲上,放眼量,千帆向海洋。少年应起航,鸥鸟伴飞翔。

      青园曾默许,扉页可留香。一曲单人舞,心思在远方。

      ○○●,●●○,○○●●○。●○○●○,○●●○○。

      ○○○●●,○●●○○。●●○○●,○○●●○。

      在没有标注的情况下,不懂声律的人或以为只是无律古风。其实这里面有不少声律节奏的讲究。

      本小令在五言的基础上,将首句摊破,增加流畅度而脱离一般诗的节奏。增韵、谐韵加暗韵,“上、放、量、向、洋”,短短的一拍有五字带韵,第二拍两句也都带韵脚,产生多点回绕音。

      在上阕激情发挥后,下阕转为曲折迂回的格调,以一纵一收回避过于亢奋的全激情模式。其中,第一句以上声“许”作尾字,因上阕用韵较多,此处再用韵便会绕口。化解力度上,上声的曲折调优于无曲折的去声。

      上阕五句中,三四句的基本模式都是“**仄仄*”,为避免重复,其中一句必须使用“一拗三救”的句型。因前拍的主节奏句是以*声领起的模式,所以三句也用*起呼应,结果使后拍有转为仄起的要求,第四句自然地就用了去声“少”呼起。

      无论上阕下阕,都回避了句首字过三(连续四次)的连*或连仄。

      *韵五绝的律最佳模式

      (只论声律)

      其一之一

      ●●○○●,○○●●○。○○○●●,●●●○○。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其一之二

      ●●●○○,○○●●○。○○○●●,●●●○○。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其一修正版

      ◎●●○○,○○●●○。●○○●●,○●●○○。

      中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其二之一

      ○○○●●,●●●○○。●●○○●,○○●●○。

      ***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

      其二之二

      ○○●●○,◎●●○○。●●○○●,○○●●○。

      **仄仄*,中仄仄**。仄仄**仄,**仄仄*。

      对于*韵绝句来讲,三韵脚优于两韵脚,多一个韵脚后产生的回绕叠加效应更强,韵感更好。因此最佳模式首先选择三韵脚。

      其次,正格基本律是基于交错美学与普适性的*衡,所以难免有照顾不到的细节,只能选择标示为可*可仄来兼顾。从正格基本律其一上可以看到,以三连仄承接两连仄有偏陡峭之嫌。而其二之二因为首句用韵,已经回避了这个问题。所以其一的第四句可修正为以*起来化解,受其影响,第三句的首字选择以仄代*,既错落有致,也保持了*仄的使用*衡。

      由于第三句选择以仄起句,所以其一修正版首句和其二第二句的首字可以不论*仄。

      结论:其一修正版“中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和其二之二“**仄仄*,中仄仄**。仄仄**仄,**仄仄*。”就是最佳选择。

    [阅读全文]...

2022-06-22 19:41:45
  • 孝道的古诗句

  • 孝道的古诗句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之一,古人对于孝道的遵守是非常严格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孝道的古诗句。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重资财,薄父母,不**子。——朱柏庐

      长幼有序。——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亲情,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李毓秀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凡为父母的`,莫不爱其子。——陈宏谋

      长幼有序。——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jiaoyu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阅读全文]...

2022-05-02 22:39:52
  • 《论诗》古诗赏析与翻译

  • 《论诗》古诗赏析与翻译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诗》古诗赏析与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诗》

      (清)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赏析】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拟,此诗就体现了这一点。为了说明诗风代变的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以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惟古人是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赏析二】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有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作者认为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

      清代由于大兴*,读书人不敢褒贬时政,就大量研究起古文化来。因此,读书人作诗复古成风。针对此现状,著名史学家、诗论理论家赵翼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诗歌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上应求变创新,而不要刻意模仿,跟在古人后面亦步亦趋。如果一味抱残守缺,厚古薄今,那么永远只能是裹足不前。

      此诗就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诗人举出了诗歌史上的两位大家,唐代的李白与杜甫为例。诗人认为即使是李、杜这样的大诗人,他们的诗作因流传千年,播于众口,已经不再给人以新鲜感了。而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一味推崇古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是广为传诵的名句。

      【赵翼】1727—1814,清代诗人、史学家。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阳湖(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任镇安、广州知府,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八年辞官家居,曾一度主讲扬州安定书院。他的诗与袁枚、蒋士铨齐名,时称“江左三大家”。诗风情晰畅达,论诗主张“独创”,反对摹拟。著有《瓯北诗集》、《瓯北诗话》。赵翼更长于史学,代表作《廿二史札记》与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并列为史学三大名著。

    [阅读全文]...

2022-04-30 03:45:20
  • 三衢道中曾几古诗

  • 古诗文
  • 三衢道中曾几古诗

      三衢道中曾几,这首诗是作者游历浙江三衢山时所作,是一首纪行诗,诗的风格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衢道中曾几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字词解释:

      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却山行(xing):再走山间小路。却,再的意思。

      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阴。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作品翻译: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难得遇到了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作品赏析:

      本诗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首句写出行时间,“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往往多雨,但现在却“日日晴”,写天晴,也是写诗人的愉快心情。天晴人心也晴,那么明睸,那么开朗!次句写出行路线。诗人乘船去游山去了,“泛尽”了舟,到了小溪的尽头,又换走山路——三衢山中之小道,其乐无穷,其雅无穷,其趣无穷。第三句写“绿阴”,游山归来的路目,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的意趣。

      作者简介:

      曾几(1085—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阅读全文]...

2021-12-07 05:08:36
  • 古诗《登高》的赏析

  • 古诗《登高》的赏析

      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登高》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

      杜甫《登高》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翻译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

      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

      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

      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

      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注解

      1、渚:水中的小洲。

      2、回:回旋。

      3、百年:犹言一生。

      4、潦倒:犹言困顿,衰颓。

      5、新停:这时杜甫正因病戒酒。

      赏析

      《登高》一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杜甫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前四句写登高见闻。首联对起。杜甫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杜甫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杜甫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杜甫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前人把《登高》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登高》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杜甫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杜甫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

      《登高》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象“未尝有对”,胸腹好象“无意于对”。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登高》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青年时代,和许多盛唐诗人一样,也有过“裘马轻狂”的漫游经历和“致君尧舜”的理想抱负,但他一生穷愁潦倒,遭遇坎坷,在感情上更能体验到下层民众的疾苦,因此他的诗歌不仅包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眷顾祖国、同情民众、不惜自我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特别是在安史之乱时期,杜甫目睹了唐帝国有由盛至衰的过程,对百姓的苦难更是感同身受,当初“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忆昔》)的所谓理想世界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万方多难”的时代,是“乾坤含创痍”“人烟眇萧瑟”(《北征》)的国土,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的伤感,复杂的阶级斗争、民族矛盾以及统治阶级之间的内部冲突,不仅造成了生灵涂炭和国家的严重危机,也把杜甫卷入了生活的底层,使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政治抱负彻底破灭,于是他只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面对苍天来表白“济世敢爱死,寂寞壮士惊”(《岁暮》)的志向,抒发自己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悲,把自己忧国忧民的满腔赤诚写进诗歌,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历史的盛衰起伏紧密地结合起来,《登高》就是其中富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歌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是杜甫寄寓夔州时所作。诗人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开始挈妇将雏,流浪漂泊,倍尝生活的艰辛,直到唐肃宗广德元年(763年)。公元767年的时候,虽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是地方军阀为了争夺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又乘机而起,社会仍然是一片混乱。这时,杜甫已经是一位漂泊受难、饱经沧桑的五十六岁的老人了。他目睹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重重创伤,感受到了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衰败,也感受到了仕途的坎坷,晚年的孤独和生活的艰辛,心中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被称为“杜集七言律诗之冠”的《登高》一诗。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诗人登高俯仰所见所闻,融合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夔州即今天四川的奉节,那里一向以猿多声哀而著称,自古就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巫峡悲,猿鸣三声泪沾衣”之说,而峡口更以风大浪急而闻名,这时诗人独自登上高处,视线从高到低,举目四望,侧耳聆听,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诗人选择了凄冷的秋风、空旷的天空、凄厉哀怨的猿声,以及凄清的江水、白茫茫的沙滩、回旋飞翔的鸟群等六个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画面。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两个细节,仿佛是诗人在倾诉着无穷无尽的老病孤独的复杂情感,又仿佛是包括诗人在内的成千上万个长年漂泊流离失所者的真实而形象的写照,寥寥数言,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深沉凝重的抒情基调。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集中表现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落木茫无边际、萧萧而下,是诗人仰视所望;江水奔腾不息、滚滚而去,是诗人俯视所见,这里有“萧萧”之声,也有“滚滚”之势,让人感到整个画面气象万千,苍凉悲壮,气势雄浑壮观,境界宏阔深远。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里仿佛感受到了诗人面对逝者如斯的江水所发出的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慨叹,面对一枯一荣的落木所抒发的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苦痛!沉郁悲凉的对句,将诗人“艰难苦恨”的人生境遇书写得淋漓尽致,用语精当,气势宏伟,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实在不足为过。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将以上两联所蕴含的感情进一步明朗化,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国伤时的惆怅表现得富有层次性和立体感:一悲漂泊憔悴,离乡万里;二悲深秋萧瑟,苍凉恢廓;三悲人生苦短,喜怒无常;四悲羁旅他乡,作客异地;五悲暮年登高,力不从心;六悲体弱多病,处境艰难;七悲孤苦伶仃,愁苦难遣……工整严谨的对句,不仅饱含了诗人像落叶一样排遣不尽的羁旅愁,也饱含了诗人像江水一样驱赶不尽的孤独恨,丰富的内蕴,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杜甫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的脉搏和时代的强音!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已经使诗人白发日多,苦不堪言,本欲借酒遣愁,但由于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以排遣,这又无端地给诗人增添了一层深深的惆怅和无奈的慨叹。这里诗人将潦倒不堪归结于时世艰难,其忧国伤时的情操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歌“悲”字是核心,是贯穿全诗的主线。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大有高屋建瓴之形,坂上走丸之气势,这“悲”字是诗人感时伤怀思想的直接流露,是诗人忧国忧民感情的充分体现,这种质朴而博大的胸怀,让人品读咀嚼,至再至三,掩卷深思,叹惋无穷!

    [阅读全文]...

2022-03-30 13:03:36
  • 励志古诗高考

  • 励志,高考
  •   高考是同学们的一个转折点,那么关于高考的励志又有哪些呢?

      今日复今日,

      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

      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

      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

      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

      努力请从今日始。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

      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

      请君听我明日歌。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金错刀行》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 题梁任父同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柏学士茅屋》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阁夜》

    [阅读全文]...

2022-07-06 09:35:30
高台论道的古诗 - 句子
高台论道的古诗 - 语录
高台论道的古诗 - 说说
高台论道的古诗 - 名言
高台论道的古诗 - 诗词
高台论道的古诗 - 祝福
高台论道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