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六蜀相后的古诗

关于选修六蜀相后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选修六蜀相后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选修六蜀相后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选修六蜀相后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4) 语录(2) 说说(3) 名言(4k+) 诗词(385) 祝福(62k+) 心语(3k+)

  • 杜甫《蜀相》古诗阅读题及答案

  • 阅读,杜甫
  • 杜甫《蜀相》古诗阅读题及答案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的诗歌作品。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杜甫《蜀相》古诗阅读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注释:

      1、蜀相:三国时蜀国丞相,指诸葛亮。

      2、锦官城:现四川省城都市。

      3、自:空。

      4、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

      5、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6、开济:指帮助刘备开国和辅佐刘禅继位。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借游览*,怀着对三国时蜀丞相诸葛亮的深深敬意,称颂丞相辅佐两朝,惋惜他出师未捷而身死。既有尊蜀正统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抒发诗人因不见古贤的惆怅心情。结尾处熔古往今来历史悲剧于一炉,深沉悲壮,让历代豪杰有泪如倾。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创作背景:

      《蜀相》一诗,依照仇兆鳌注,断为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春天,他探访了诸葛*,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公元221年(蜀汉章武元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蜀相”的意思是蜀汉国的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息。他目睹国势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译文:

      去哪里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辅佐两代君主的老臣忠心耿耿。

      可惜出师伐魏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代英雄感慨泪湿衣襟!

      问题:

      (1)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起什么作用?

      (2)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试分析。

      (3)颈联写诸葛亮的业绩,尾联写诸葛亮的遗恨,这两联写出了作者怀吊诸葛亮时产生的.怎样的感触和情绪?

      (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能不能换成“尽”和“皆”,为什么?(4分)

      (5)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

      (1)作用有二:一是借"柏森森"写出*的历史悠久和寂寞荒凉;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2)“自”和“空”最好。这两个字巧妙地衬托了祠堂的荒凉冷落,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茂盛的草独自欣赏春色,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这里。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无人欣赏。一“空”一“自”足以表明后人已把武侯呕心沥血缔造的一切遗忘,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层意思。这两个字使颔联含意更加丰富。

      (3)一方面是仰慕诸葛亮非凡的才干和功业,有自叹不如的感慨。另一方面则想到英雄尚且有事业未竟者,何况自己呢?以此聊以解嘲。

      (4)不能。用“尽”和“皆”写出的是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显露的是欣喜愉悦的情感,不符合诗歌意境。(2分)“自”和“空”表现了诗人见满院萋萋碧草,闻叶间数声黄鹂,感叹昔人不再,倍感寂寞和悲凉的情感。(2分)

      (5)一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2分)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深沉的叹惋和感伤。(2分)

    [阅读全文]...

2021-12-13 07:37:46
  • 《蜀相》古诗鉴赏

  • 《蜀相》古诗鉴赏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蜀相》古诗鉴赏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蜀相》

      作者: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词句注释

      ⑴蜀相:三国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诗题下有注:诸葛亮祠在昭烈庙西。

      ⑵丞相祠堂:即诸葛*,在今成都市武侯区,晋李雄初建。

      ⑶锦官城:成都的别名。柏(bǎi)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

      ⑷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hǎo)音:这两句写祠内景物。杜甫极推重诸葛亮,他此来并非为了赏玩美景,“自”“空”二字含情。是说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他并无心赏玩、倾听。因为他所景仰的人物已不可得见。空:白白的。

      ⑸三顾频烦天下计:意思是刘备为统一天下而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这是在赞美在对策中所表现的天才预见。频烦,犹“频繁”,多次。

      ⑹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

      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jīn):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指诸葛亮多次出师伐魏,未能取胜,至蜀建兴十二年(234年)卒于五丈原(今陕西*东南)军中。出师:出兵。此二句《新编大学语文》(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为“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鉴赏

      《蜀相》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七律中的名作。

      公元二二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诗题《蜀相》,写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曾经为刘备制定了一系列统一天下的方针、策略,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丞相祠堂”,今称*,在成都市南郊。成都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都城,诸葛亮在这里主持国政二十余年,立下了勋业。晋代李雄在成都称王时为他建立了祠堂。后来桓温*蜀,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完整无损。“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产蜀锦,古代曾经设有专门的官员管理,他们住在成都的少城(成都旧有大城、少城),所以又称成都为锦官城、锦城或锦里。另一种说法是因为成都地*锦江,这里山川明丽,美如绣锦,因而得名。“森森”,是形容柏树和得高大而茂密。据《儒林公议》、《太*寰宇记》等*载,*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级而上。“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这颔联两句,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一团糟,已被后人遗忘。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

      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一书中所说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屡见不鲜的。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就是生动的一例。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的写景抒情诗句,可以说是真正达到了这种境地。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这里指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是,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事。诸葛亮《出师表》上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多次地烦劳。另一说见清代汪师韩的《诗学纂闻》,汪师韩认为“频烦”是唐代俗语,意思与“郑重”差不多。“天下计”,是指统一天下的谋略。具体地说,这里指诸葛亮所制定的以荆州、益州为基地,整饬内政,东联孙权,北搞曹操,而后统一天下的策略。“两朝”,指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济”,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守成、成了事业。“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这颈联两句写得格外厚重,含义十分丰富,既生动地表达出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报国苦衷和生*业绩,也生动地表现出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时还郑重地道出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因为这一联是全首诗的重点和核心,所以诗人从开篇起便暗运斧斤,不断蓄势,一路盘旋,到此才着力点明,并用了浓重的笔墨。这也正合乎律诗中间二联“宜乎一浓一淡”的写作法则。这一联同时还是杜甫以议论入诗的范例。本来,以抒情为主是诗歌的显著特征,一般并不夹有议论。但是杜甫在这方面却打破了常规,而常以议论入诗,这不仅使他的诗歌内容有了特色,还体现了杜诗的一种技巧。清代沈德潜曾经说过:“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议论。似也,而亦不尽然。……但议论须带情韵以行。”杜诗的议论正由于有情韵,不仅没有冲淡诗的气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诗的抒情气氛更为浓重,形象更为丰满。仇兆鳌说这两句诗写得“沉挚悲壮”;浦起龙认为这个联语“句法如兼金铸成,其贴切开侯;亦如鎔金浑化。”都是很有见地的。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统率大军,后出斜谷,占据了五丈原(今陕西省?d县西南),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军中。“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

      这尾联两句承接着五、六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这两句诗是叙事兼抒情?吹们檎嬉庵浚?苡懈?人的力量;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铺垫,使读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清代王渔洋曾经说:“为诗结处总要健举。”沈德潜也认为“宕出远神”是诗歌结尾的一种好方法。所有这些妙处,都在本诗的结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凭吊古迹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处名胜古迹,照例做一首诗,里面有没有感情呢?多少有一点,但谈不上深厚。我们说杜甫是抒情的对手,在凭吊古迹的诗中,虽然说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首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前后两个部分以一个“自”字,一个“空”字为纽带。诗人看到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伟人的祠庙竟变得如此破落,荒凉,从而引起种种感慨。些诗看似抒的吊古之情,实际上也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蜀相》一诗的艺术形式也是很完美的。

      古代诗歌跟古代散文一样,很讲究起承转合的章法。所谓“起承转收,一法也”。《蜀相》这首诗的第一、二句,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第三、四两句,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色,这是“承”;第五、六句,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评价,这是“转”;第七、八句,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在短短的八句当中,有叙事,有写景,有议论,有抒情,笔墨淋漓,感情深挚,统体浑成,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这着诗的另一个写作特点是:成功地写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准确地摄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阶的春草和隔叶的黄鹂这些最能表现典型环境特征的景物,用来烘托一种寂静、肃穆的氛围,借以表达在这种氛围中诗人所产生的凭吊古人的特定心境。此外,诗句还具有非凡的概括力,这突出地表现在第五、六句对诸葛亮的为人和一生功业的表述上。

      “李杜文章万丈高,就中诗律杜陵豪。”杜甫的律诗的确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尤其是夔州以后的诗作,更加成熟。他的律诗对仗工妥,用字精当,声音和谐。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那样,“晚节渐于诗律细”、“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律诗的这些长处,我们在细读《蜀相》这首诗时,是能够领悟得出的.

    [阅读全文]...

2021-12-17 01:42:49
  • 《蜀相》杜甫古诗鉴赏

  • 杜甫
  • 《蜀相》杜甫古诗鉴赏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蜀相》杜甫古诗鉴赏,欢迎阅读参考!

      《蜀相》杜甫唐诗鉴赏,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诗鉴赏

      上元元年(760)春,诗人由秦州漂泊到成都,耕读浣花溪畔。成都是当年蜀汉建都的地方,城西北有诸葛亮庙,称*。诗人寻幽凭吊,写下这首七律《蜀相》,抒发对这位伟大政治家的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全诗熔情、景、议于一炉,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古典诗歌中常以问答起句,突出感情的起伏不*。

      这首诗的首联也是如此。“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问一答,一开始就形成浓重的感情氛围,笼罩全篇。上句“丞相祠堂”直切题意,语意亲切而又饱含崇敬。“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诸葛亮在历史上颇受人民爱戴,尤其在四川成都,祭祀他的庙宇很容易找到。

      “寻”字之妙在于它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下句“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

      接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茵茵春草,铺展到石阶之下,映现出一片绿色;只只黄莺,在林叶之间穿行,发出宛转清脆的叫声。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音韵浏亮,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然而,自然界的春天来了,祖国中兴的希望又在哪里呢?想到这里,不免又产生了一种哀愁怅惆的感觉,因此说是“自春色”、“空好音”。“自”和“空”互文,刻画出一种静态和静境。

      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使景中生意,把自己内心的忧伤从景物描写中传达出来,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透过这种爱国思想的折射,诗人眼中的诸葛亮形象就更加光彩照人。“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第三联浓墨重彩,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

      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鼎足三分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将人们带到战乱不已的三国时代,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刻划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怀古为了伤今。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定,国家分崩离析,人民流离失所,使诗人忧心如焚。他渴望能有忠臣贤相匡扶社稷,整顿乾坤,恢复国家的和*统一。正是这种忧国思想凝聚成诗人对诸葛亮的敬慕之情;在这一历史人物身上,诗人寄托自己对国家命运的美好憧憬。

      诗的最后一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咏叹了诸葛亮病死军中功业未成的历史不幸。

      诸葛亮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又是一曲生命的赞歌,他以行动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使这位古代杰出政治家的精神境界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产生使人奋发兴起的力量。

      总的说来,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四句凭吊丞相祠堂,从景物描写中感怀现实,透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心;后四句咏叹丞相才德,从历史追忆中缅怀先贤,又蕴含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许多期盼与憧憬。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造成深沉悲凉的意境。在艺术表现上,设问自答,以实写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使人一唱三叹,余味不绝。称杜诗“沉郁顿挫”,《蜀相》就是典型代表。

      绝句杜甫古诗词鉴赏

      原文: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

      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诗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而远。“窗含西岭千秋雪”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感受。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此句表战乱*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杜甫的爱国诗句

      1、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古代伤感的爱情诗句

      1、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2、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

      3、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4、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5、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阅读全文]...

2022-05-17 19:57:50
  • 选修课结课论文格式

  • 选修课结课论文格式

      无论是音乐鉴赏、数学建模、汽车文化还是其他选修课程,在期末结课时都需要撰写选修课论文,以此评判学生一学期的`学*成果,作为论文的一类,选修课论文格式必不可少,下面小编整理出结课论文格式要求与范文,供广大学子参考学*。

      大学生选修课论文格式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纸型:A4纵向、单面打印

      2.页边距:上2.5 cm,下2. 5cm,左2.5 cm,右2cm,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3.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号、标准字符间距。西文、数字等符号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4.行距:1.5倍行距

      3.论文字数:3000-5000字

      二、封面格式参考范例

      三、中外文摘要

      1.中文摘要:

      标题“摘要”(黑体、二号、居中)

      关键词(黑体、小四号、居左顶格、单独占行)关键词3~8个,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间隔

      2.外文摘要:独占一页。

      “ABSTRACT”(Times New Roman、二号、加粗、居中)

      “Key words”(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加粗、居左顶格、单独占行)与中文关键词对应,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间隔

      四、目录

      1.标题“目录”(黑体、二号、居中)

      2.目录中最少列出第一级标题(章)和第二级标题(节)

      章标题(黑体、四号)节标题(宋体、四号)第三级标题(楷体、四号)

      各级标题居左顶格、单独占行,标题后注明起始页码

      3.目录不加页码

      五、论文正文

      1.页眉:(宋体、五号、居中)

      奇数页:《课程名称》课程论文

      偶数页:学生姓名:论文题目

      2.页码:页面底端(页脚)、右侧

      3.章条序码(*数字、小圆点间隔、末尾不加小圆点、左顶格、编号后空一个字距)

      第一级(章)1, 2, 3, (黑体、小二号)

      第二级(条)1.1,1.2, 2.1,2.2, 3.1,3.2, (黑体、小三号)

      第三级(条)1.1.1,1.1.2, 1.2.1,1.2.2, 2.1.1,2.1.2, 2.2.1, 2.2.2,

      3.1.1,3.1.2, 3.2.1,3.2.2, (黑体、四号)

      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则通常用a,b, 或1),2),编序,左空2个字距。

      4.前言、引言不编序号

      六、图表

      1.图表字体(宋体、五号)

      2.图表名(中外文对照、宋体、五号、居中)

      3.图表按章编号(如图1-1、表2-2等),图编号及图名置下,表编号及表名置上。表格的绘制均用三线表,表内无斜线、竖线。

      七、其它

      1.标题“致谢”(黑体、二号、居中)

      2.标题“附录A” 、“附录B”(黑体、二号、左顶格,页码不单排,与正文接续)

      附录中译文的书写格式与毕业设计(论文)书写格式相同

      3.标题“参考文献” (黑体、二号、居中)

      参考文献正文(宋体、五号)

      各类文献的着录格式及示例:

      1.专着

      顺序号着者。书名[M].版本。其他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示例:

      [1] 夏小华,高为柄。非线性系统控制及解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期刊

      顺序号作者。题名[J].其他责任者。刊名,年,卷(期):页码。示例:

      [2] 高为柄,程勉,夏小华,(等)。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发展[J].自动化学报,2003,17(4): 513~523.

      3.论文集

    [阅读全文]...

2022-02-21 14:33:49
  • 高中语文《兼爱》ppt(选修)

  • 高中语文《兼爱》ppt(选修)

      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他针对儒家“爱有等差”的说法,主张爱无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兼爱》ppt选修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ppt简介:

      兼爱,指同时爱不同的人或事物。春秋、战国之际,墨子提倡的一种伦理学说。

      原文

      兼爱

      墨子〔先秦〕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然则察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爱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爱生。今诸侯独知爱其国,不爱人之国,是以不惮举其国以攻人之国。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天下之人皆不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故也。今若夫攻城野战、杀身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苟君说之,则士众能为之。况于兼相爱、交相利,则与此异!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特上弗以为政、士不以为行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句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士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译文

      墨子说:“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天下兴利除害,以此原则来处理事务。”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利是什么,而天下的害又是什么呢?墨子说:“现在如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相互掠夺,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君臣之间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不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不相互融洽、协调,这就都是天下之害。”

      既然如此,那么考察这些公害又是因何产生的呢?是因不相爱产生的吗?墨子说:“是因不相爱产生的。”现在的诸侯只知道爱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毫无忌惮地发动他自己国家的力量,去攻伐别人的国家。现在的家族宗主只知道爱自己的家族,而不爱别人的家族,因而毫无忌惮地发动他自己家族的力量,去掠夺别人的家族。现在的人只知道爱自己,而不爱别人,因而毫无忌惮地运用全身的力量去残害别人。所以诸侯不相爱,就必然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掠夺;人与人不相爱,就必然相互残害;君与臣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施惠、效忠;父与子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慈爱、孝敬;兄与弟不相爱,就必然不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强大的就必然控制弱小的,富足的就必然欺侮贫困的,尊贵的就必然傲视卑贱的,狡猾的就必然欺骗愚笨的。举凡天下祸患、掠夺、埋怨、愤恨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不相爱而产生的。所以仁者认为它不对。

      既已认为不相爱不对,那用什么去改变它呢?墨子说道:“用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的方法去改变它。”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全都相爱、交互得利应该怎样做呢?墨子说道:“看待别人国家就象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的家族就象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象自己之身。”所以诸侯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野战;家族宗主之间相爱,就不会发生掠夺;人与人之间相爱就不会相互残害;君臣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间相爱,就会相互慈爱、孝敬;兄弟之间相爱,就会相互融洽、协调。天下的人都相爱,强大者就不会控制弱小者,人多者就不会强迫人少者,富足者就不会欺侮贫困者,尊贵者就不会傲视卑贱者,狡诈者就不会欺骗愚笨者。举凡天下的祸患、掠夺、埋怨、愤恨可以不使它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相爱而生产的。所以仁者称赞它。

      然而现在天下的士君子们说:“对!兼爱固然是好的。即使如此,它也是天下一件难办而迂阔的事。”墨子说道:“天下的士君子们,只是不能辨明兼爱的益处、辨明兼爱的原故。现在例如攻城野战,为成名而杀身,这都是天下的百姓难于做到的事。但假如君主喜欢,那么士众就能做到。而兼相爱、交相利与之相比,则是完全不同的(好事)。凡是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随即损害他。实行这种兼爱有什么困难呢?只是由于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士人不用它实之于行的缘故。”从前晋文公喜欢士人穿不好的衣服,所以文公的臣下都穿着母羊皮缝的裘,围着牛皮带来挂佩剑,头戴熟绢作的帽子,(这身打扮)进可以君上,出可以往来朝廷。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就这样做。从前楚灵王喜欢细腰之人,所以灵王的臣下就吃一顿饭来节食,收着气然后才系上腰带,扶着墙然后才站得起来。等到一年,朝廷之臣都(饥瘦得)面有深黑之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下能做到这样。从前越王句践喜爱士兵勇猛,训练他的`臣下时,先把他们集合起来,(然后)放火烧船,考验他的将士说:“越国的财宝全在这船里。”越王亲自擂鼓,让将士前进。将士听到鼓声,(争先恐后),打乱了队伍,蹈火而死的人,*臣达一百人有余。越王于是鸣金让他们退下。所以墨子说道:“象少吃饭、穿坏衣、杀身成名,这都是天下百姓难于做到的事。假如君主喜欢它,那么士众就能做到。何况兼相爱、交相利是与此不同的(好事)。爱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爱他;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有利于他;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憎恶他;损害别人的人,别人也随即损害他。这种兼爱有什么难实行的呢?只是居上位的人不用它行之于政,而士人不用它实之于行的缘故。”

      注释

      崇:为“察”字之误。敖:通“傲”。行:为“仁”字之误。于:为“迂”之假借字。说:通“悦”。牂羊:母羊。韦:熟牛皮。细要:细腰。碎:疑为“阵”字之误。士:为“上”之误。

      墨子

      墨子,名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宋国贵族目夷的后裔,曾担任宋国大夫。*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墨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

    [阅读全文]...

2022-06-09 08:01:03
  • 蜀中九日古诗翻译(蜀中九日古诗的意思)

  •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写的一首琴歌。王维的诗是为送友人去关外服役而作: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谱入琴曲后又增添了一些词句,加强了惜别的情调。

    曲谱最早见于《渐音释字琴谱》(1491年以前),另外还有1530年刊行的《发明琴谱》等十几种不同的谱本。基本上用一个曲调作变化反复,叠唱三次,故称“三叠”。每叠又分一叠加“清和节当春”一句作为引句外,其余均用王维原诗。后段是新增的歌词,每叠不尽相同。从音乐角度说,后段有点类似副歌的性质。这首琴歌的音调纯朴而富于激情,特别是后段“遄行,遄行”等处的八度大跳,和“历苦辛”等处的连续反复呈述,情意真切,激动而沉郁,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阳关三叠 古琴曲

    赵家珍;杜聪;瑞鸣音乐 – 国乐炫技(赵家珍、宋飞、常静、民乐、名家、名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胡笳十八拍

    相传此曲为蔡文姬所作,这是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拍”在突厥语中即为“首”,起“胡笳”之名,是琴音融胡茄哀声之故。

    汉末战乱中,蔡文姬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她身为左贤王妻,然而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中原时,她又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还乡喜悦被骨肉离别之痛所淹没,心情非常矛盾。

    唐代琴家董庭兰以擅弹此曲著称。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兼语房给事》诗中有: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客归。

    在琴曲中,文姬移情于声,借用胡笳善于表现思乡哀怨的乐声,融入古琴声调之中,表现出一种浩然的怨气。

    胡笳十八拍 琴歌

    哈辉;赵晓霞;喻晓庆;王佳男 – 虞美人(哈辉、赵晓霞 即兴弹唱琴歌千年)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沙落雁

    明朝此曲称《雁落*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

    《古音正宗》中说此曲:“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这段解题对雁性的描写极其深刻生动。全曲委婉流畅,隽永清新。

    *沙落雁 唐琴

    赵家珍;瑞鸣音乐 – 琴(赵家珍 名琴六把 唐宋元明清今演绎古琴经典)

    《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宋]晏几道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阅读全文]...

2021-12-04 21:22:41
  • 苏教版高二选修唐之韵杜甫解说稿

  • 杜甫
  • 苏教版高二选修唐之韵杜甫解说稿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出苏教版高二选修唐之韵杜甫解说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杜甫字子美,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个巨人。唐代是*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顶。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分界线。因而也是中华农业文明由盛转衰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把这两个巨人分隔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侧,头是仰着的,看到的是无尽的蓝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开阔,歌声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的阴暗,因而忧心忡忡,歌声凄苦。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标志,盛唐过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无法攀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转入中唐的代表,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而随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

      【由于影响大,保存下来的有关他的古迹也就特别多。他出生在河南巩县,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期,于是,这里有杜甫的故里纪念馆。三十五岁左右他到过长安谋求官职,曾“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而一无所获,非常卑微地呆了十几年,陕西长安县于是有纪念他的杜工祠。安史之乱中,他逃往四川避难,路过甘肃成县时,曾停留一段时间,于是这里也有一座纪念他的杜甫草堂。他在成都住了将*四年,这里纪念他的杜甫草堂是很具规模的,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十七岁时他离开四川,经湖北转入湖南,两年后死在这里,于是湖南*江县这里有纪念他的杜甫墓。】

      杜甫在唐代诗名并不大,根本无法和李白相比。五代时韦觳编选的《才调集》,选唐诗一千首,里面连杜甫的名字都没有。可见在当时,杜甫还谈不上什么知名度。到封建秩序开始强化的宋代,他才变得诗名赫赫,到明、清时期,他才被尊为诗圣。杜甫死后大约半个世纪,中唐诗人元稹在一篇文章中说,杜甫“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诗人已来,未有如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可是杜甫能写“大或千言,次有数百”的排律,李白根本写不出来(《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于是元稹认为,李白虽然也会写诗,但根本无法和杜甫相比。元稹这篇文章,在唐代并没有起多少作用。同时代的韩愈就认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坚决反对抬高杜甫,贬低李白。其实,韩愈不明白,元稹这样惊世骇俗,真实的用意是要用他和[为]白居易新题乐府诗扩大影响。要达到目的,自然最好是把自己敬佩的杜甫抬高;要把杜甫抬高,最有效的办法,又莫过于编造历史,说他生前就与李白*起*坐,而实际是李白根本无法和他相比。李白是太阳,知道他的人太多了;现在说杜甫远远地超过他,还不使人大吃一惊?这个石破天惊的论断,首先为历史学家所接受,《旧唐书》把元稹这些话全文写进《杜甫传》,《新唐书》也以此为基调。由于这一误导,加上从宋朝起杜甫的诗名又如日中天,后世就真以为他活着的时候就与李白并驾齐驱了。

      杜甫虽然只能算中唐诗人,他一生五十九岁,将*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盛唐度过的。盛唐既是出狂人的时代,他又和李白、高适和岑参这样的狂人交往,也就不可能没有染上几分狂气。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睁大眼睛看鸟往泰山上飞,看着看着,觉得山上的云在胸中回荡,使人有一种飘然高举的感觉。于是决心要攀上山顶,去感受居高临下欣赏风景的快慰。看见一匹骏马,他立刻想到“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房兵曹胡马》),骑到马上去驰骋,建立轰轰烈烈的功业。早年的这些诗句,展示出他不*凡的气度,表明他内心充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所以,尽管他的总体诗风与盛唐不大相同,但与大历时期的诗人也并不同调,没有那种走投无路的失落感和叹老嗟卑的衰飒气象。正因为这样,所以他始终保持着正视现实的热情和突入时代的勇气。

      杜甫始终自以为是儒家的信徒。“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乾坤一腐儒”(《江汉》),反复这样强调。儒家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则更进一步,不光是不得志,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了,他还大声呵斥“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诸将》),还在为皇帝担忧。儒生时代是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时时都充满忧患意识,杜甫就是这样立身处世的,一辈子都被这种忧患意识驱赶得处于紧张状态。他年轻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是典型的儒家理想。

      在这一点上,他和李白大不相同。李白向往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从来不强调忠君。他渴望遇到明主,像刘备请诸葛亮那样赏识他,经他三言两语一点拨就天下太*,就尊他为卿相。而他又特别讲究功成身退,像战国时期的鲁仲连一样,为人排忧解难而不要报酬。杜甫固然也够不上政治家,但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为朝廷效力。

      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已四十四岁。随后在逃难中,他被叛军捉住带到已经沦陷的长安,看着京城的残破,痛心疾首,写下了他的名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由于官小诗名也小,安禄山的部下没有关押他,他就乘机逃出长安,到了凤翔找到了自作主张登上皇位的唐肃宗。肃宗为了奖赏他的忠心,封他为左拾遗。后世称他为杜拾遗,就是这么来的。他不懂官场的厉害,只知道知无不言,结果上任不久就贬了官。由于俸禄太少,又当战乱,他干脆弃官,从此走上了日甚一日的苦难。也许真的诗是穷而后工吧,时代用冷酷的目光选中了杜甫,让他受尽种种磨难,用枯瘦的手去蘸起人民像墨汁一样的浓黑的悲哀,来记录盛唐这个伟大的时代如何走向没落。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备受后人赏爱,可是又有谁知道,那每一个字都是他眼中的泪,都是他心里的血,都是他无可奈何的惨叫!

      后来,他绕道甘肃成县进入四川,一路上他声酸词苦地唱着: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食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他一路这样吟唱着,终于来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他建成了这个草堂。“但有故人供禄米,余生此外更何求”(《江村》),他脸上终于闪起了一丝微笑。他被表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也称他为杜工部。他心情轻快地唱着“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可是好景不长,他的朋友死了,他又失去了依靠。以后,他还在四川流落了几年,才终于由湖北转入湖南。路过岳阳楼时,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泪流。(《登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整个江南地区被洞庭湖分割在东南两侧,无垠的天空也在湖面上漂浮着。这时杜甫已经五十七岁,离去世只有两年了。要不是有文献资料为证,谁敢相信如此气魄雄浑的诗句,竟是个多病的老人写下的。

      公元八世纪七十年代的第一年,杜甫五十九岁时,终因贫病交加,死在湘江上的`一条小船上。一个对*诗歌有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就这样凄凉地消失了。没有人为他送葬,没有人为他默哀,只有滔滔的江水永远鸣奏着他诗中诉不尽的悲愤。

      千秋诗圣(下篇)

      在古代,忠君也就是爱国,而忠君爱国,就要关心人民疾苦。杜甫的忠君爱国是真心实意的。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声明再怎么穷途潦倒,也要为百姓的疾苦呼吁,也要像葵花向阳一样忠于唐王朝。他的一生踏踏实实,就是这么实践的。

      《兵车行》是给杜甫后期诗作定基调的作品。唐玄宗天宝年间,即八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期,维持着表面繁荣的唐王朝,已经危机四伏,统治者都视若无睹,还在对吐蕃进行战争。这首诗就是写对西北边境用兵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尘土飞扬,哭声震天,“爷娘妻子走相送”,壮丁被征发到西北边境去送死,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惨景啊!诗人还用镜头切换的手法,把“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与“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叠映[印]在一起,用强烈的对比来加强刺激效果。

      在小农社会里,从来都重男轻女,诗人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儿子是养老送终的依靠,现在都战死了,自然还不如生女孩子好,嫁在*处总算还有个可指望的。对农民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悲惨的呢?

      在安史之乱和以后的几年混战中,杜甫描绘了一幅幅老百姓求生无望求死无门的悲惨图像,使后世能如见如闻地了解到,公元八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末,老百姓是怎样在水深火热中翻滚,怎样命贱得跟蚂蚁一样默无声息地载入死亡。像著名的《石壕吏》,写诗人“暮投石壕村”,正碰上“有吏夜捉人”,去充当夫子。结果“老翁逾墙走”,总算逃脱了,剩下老妇人硬着头皮出来应付。老妇人说,她三个儿子都当兵去了: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三个在前线打仗的儿子战死了两个,家里只剩下老两口,一个没一条完整的裙子而不敢出来见人的儿媳和一个吃奶的孙子。一家人活到了这份儿上,已经是够悲惨的了,可是来捉人的公差还不依不饶,非要带人去交差不可。万般无奈,逼得老妇人只好跟着走,到前线去给军队做饭。于是这一家人经历了一次生离死别。在被战争剿灭了温情的岁月里,一切无法躲避的灾祸,就都会气势汹汹地降临到弱者的头上。清代诗人袁枚痛苦地喊道:“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多少人在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生离死别洒下同情的泪水时,杜甫却看到了石壕村里这对老夫妻的生离死别。他们不善于吐露无法承受的悲哀,只会默默地哭泣。因为他们是弱者。

      如今成都这里的杜甫草堂何等气派!可是一千二百多年前,杜甫住在这里时,只是一栋茅屋,那才是真正的草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他五十岁那年,一场大风把他的茅屋掀了顶,于是“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失眠中他却想到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总是这样推己及人,使自己从来都被苦难压扁的目光撑出一片树荫[阴],苦苦地去为别人遮雨。直到自己走投无路了,杜甫还在《又呈吴朗[郎]》中写道: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

      这个无食无儿的妇人,到杜甫门前来打枣充饥,只是一个秋天的事,诗人竟把她记住了。第二年,诗人把这所房子借给一个吴姓亲戚。还特意写这首诗叮嘱说:“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要不是穷得没办法,这妇人何至于稀罕这几个枣子?正因为她心怀恐惧,因此来打枣时一定要尽可能对她和蔼一些。你插上篱笆防止她来打枣,这岂不是算得太精细了!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谁不是连骨头都被榨干了!还是多想想在苦难中挣扎的老百姓,待人多一分爱心吧!这首诗几乎谈不上什么技巧,纯粹是一片真情。诗人用如此广大的心胸去关怀最底层的穷人时,他自己也正是一个无告的穷人。三年后他穷死在湘江上的一条船里。

      宋代大诗人苏轼说,杜甫所以是诗人之首,就因为杜甫的确有浓厚的忠君爱国思想,这是符合封建社会的发展趋势的,因而后人敢于去学他;另一方面,杜诗又特别经得起琢磨,也使后人乐于去学他。他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这使他对诗歌有一种特殊的兴趣。他告诉儿子说“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简直把诗当成传家的祖业。写诗对杜甫来说,完全是一种生命的转移和储存方式,是使自己从苦难和卑微中跳出来的手段。他声言“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说明他写诗是反复推敲,反复锤炼的;由于驾御语言的能力高超,再加上精雕细琢,特别耐人寻味。尤其是他的律诗,几乎每一个字都用得那么精到,叫人想不出还能用别的什么字来代替。比如: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抒怀》)

      诗中的“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这“垂”字和“涌”字,用得特别形象,特别有动势。“*野阔”,天就显得低,仿佛星星往下垂落了一段距离;反过来,由于有星星往下垂落的感觉,又会使人感到*野更加广阔的印象。散乱的月影忽悠忽悠,又像是在推着江水前进,使人感到江水好像流得更急速了。这两个字本来很普通,但用得恰到好处,这就使这两句诗一下变活了,有了更多的层次。杜甫这种驾御语言的本领,使后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杜甫的七律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境界雄阔,音调响亮。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后人认为这是唐诗中最杰出的一首七律。“不尽长江滚滚来”,抽出去单看也很有些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气势,但前面有“无边落木萧萧下”,有一种萧杀的气象,是长江之水流得很艰难,就与李诗的意趣大不相同了。这首诗就像流过*原的江河低沉而宽广,看似*缓却有一股不可抵挡的冲力。

      最为难得的是,杜甫捧走时代的血泪,反复提炼,用沉重的笔触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世界上只要还有不合理的贫富对立,这两句用红宝石拼成的诗句,就将永远使人警耸。

    [阅读全文]...

2022-03-10 09:19:16
  • 高中英语选修3课文翻译

  • 教育
  • 高中英语选修3课文翻译(通用5篇)

      英语是一门国际化的语言,作为与人交往所必须具备的重要聊天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下面小编收集了新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完整课文译文,供大家参考。

      节日和庆典

      自古以来,世界各地就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和庆典。最古老的节日总是庆祝严寒的结束、春季的种植和秋天的收割。有时,在猎人捕获猎物后,也举行庆祝活动。在那个时代,如果食物难以找到,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月,人们就会挨饿。现在的节日有很多由来,一些是宗教上的,一些是季节性的,一些是纪念特殊的人和事件的。

      亡灵节

      有些节日,是为了纪念死者,或使祖先得到满足,因为祖先们有可能回到世上(给人们)提供帮助,也有可能带来危害。在日本的盂兰盆节,人们要扫墓、烧香,以缅怀祖先。他们还点起灯笼,奏响乐曲,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把祖先引回到世上。在墨西哥,亡灵节是在11月初。 在这个重要的节庆日子里,人们会吃制成颅骨形状的食物和装点有“骨头”的蛋糕。他们向亡者祭献食物、鲜花和礼品。西方节日万圣节也源自人们古老的信念,认为亡者的灵魂会返回人间。万圣节如今成了孩子们的节日,这天他们可以乔装打扮上邻居家要糖吃。如果邻居什么糖也不给,那么孩子们就可以捉弄他们了。

      纪念名人的节日

      也有纪念名人的节日。*的端午节(龙舟节)是纪念古代著名诗人屈原的。美国的哥伦布日是纪念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日子。印度在10月2日有个全国性节日,纪念莫汉达斯.甘地,他是帮助印度脱离英国而独立的领袖。

      *收的节日

      收获与感恩节是十分喜庆的节日。越冬的粮食收集起来了,农活结束了,人们都心怀感激。在欧洲国家,人们通常用花果来装饰教堂和市政厅, 在一起聚餐。有些人还可能因为他们的农产品(参加各种评选)而获奖,比如最大的西瓜或最帅的公鸡。*和日本都有中秋节,这时人们会赏月。在*,人们还品尝月饼。

      春天的节日

      最富生气而又最重要的节日,就是告别冬天、迎来春天的日子。*人过春节要吃饺子、鱼和肉,还要给孩子们送红纸包着的压岁钱。(他们)舞龙灯、狂欢,全家人聚在一起欢庆阴历年。在一些西方国家有激动人心的狂欢节,通常在二月,复活节前的四十天。狂欢节期间,人们穿着各种艳丽的节日盛装,伴随着鼓噪的音乐,在街头*,昼夜跳舞。复活节是全世界基督信徒的一个重要的宗教和公众节日。它庆祝耶稣复活,也欢庆春天和新生命的到来。再晚些时候,日本就迎来了樱花节,(节日里)整个国度到处是盛开的樱花。看上去就像覆盖了一层粉红色的雪。

      人们喜欢聚在一起吃、喝、玩耍。节日让我们享受生活,让我们为自己的*俗而自豪,还可以暂时忘掉工作中的烦恼。

      Using Language 一段伤心的爱情故事

      李方的心都碎了。这天是情人节,胡瑾说她下班后会在咖啡馆和他见面的。可现在她却不见人影。也许她这会儿跟朋友在一起,正在取笑他呢。她说她会在七点到达,他(李方)认为她会守信用的。他一整天都盼望见到她,而现在他拿着玫瑰花和巧克力独自一人守候着,像个傻瓜一样。他不想屏息等她来道歉,他要用咖啡来浇愁。

      很明显,咖啡馆里的经理在等李方离开—他擦好桌子,然后坐下来,打开电视机。这正合了李方的意!正在播出的是流传在*的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

      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下凡来到人间。她的名字叫织女,做纺织活的女孩。她在人间遇到了牛郎,两人相爱了。(李方想:“这正像我和胡瑾。”)于是他们秘密结了婚,并且生活得十分幸福。(李方想:“我们也可以像他们那样幸福的。”)当王母娘娘知道自己的孙女跟一个世上的凡人结了婚,她勃然大怒,强行把织女带回天宫。牛郎试图追上去,却被银河阻挡住了。看到织女伤心欲绝,最后王母娘娘决定让这对夫妻每年跨过银河相会一次。阴历七月初七,喜鹊们会展翅搭桥,让这对恋人过河相会。*人都希望这天天气晴朗,因为如果碰到下雨,这就意味着织女在哭泣,两个恋人不能见面。

      主持人说道:“这就是乞巧节的故事。外国朋友听到这个故事就把它称作*的情人节。今天天气晴朗,我希望你们都能见到所爱的人。”

      李方动身往家走,心里想:“我想胡瑾是不爱我了,把这些鲜花和巧克力都扔了吧。我不想因它们想起她来。”于是他把花和巧克力都扔了。

      在回家路上,他神情失落地走过拐角处的一家茶馆,听到有人叫他名字。那是胡瑾在向他招手,她喊道:“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呢?我一直在这儿等你很久了!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他怎么办呢?他把情人节的礼物都扔了!她恐怕永远也不会原谅他了。这个情人节快乐不起来啦!

      到这里来用餐吧(1)

      王鹏坐在他那空荡荡的餐馆里,感到十分沮丧。这个上午真是怪得很。通常他很早就起床,准备他的菜肴——烤羊肉串、烤猪肉、炒菜和炒饭。然后到午饭时分,这些菜都会买完。到了这个时候,他的餐馆本应宾客盈门的,但今天却不是!为什么会这样呢?发生了什么事?他想起了他用滚烫的精制油烹制的羊肉、牛肉和腊肉、他的可乐又甜又冷,冰激凌是用牛奶、奶油和美味的水果制成的。他想:“再也没有比这些更好吃的了。”突然间,他看到自己的朋友李昌匆匆地走过。“喂,老李!”他喊道,“你还是吃老一套吧?”可是李昌似乎没有听到。怎么回事呢?要是李昌不向往常那样到他店里吃饭,那问题一定严重了。

      王鹏跟着李昌来到一家新开张的小餐馆,看见门口有一张招牌:“肥腻的东西吃厌了吧?想变瘦吗?请到雍慧减肥餐馆来。此地只供应减肥食品,让你恢复苗条!”

      王鹏受到好奇心的驱使,走了进去。里面坐满了人。店老板,一个清瘦的女人走上前来说道:“欢迎光临!我叫雍慧。您要是每天来这儿用餐,我可以在两周内帮您减肥并让身体健康起来。”然后,她递给王鹏一份菜谱,菜谱上有很少几样食物和饮料:只有米饭、蘸醋吃的生蔬菜、水果和水。王鹏对此感到吃惊,特别是对价格。这价格比在他餐馆里吃一顿好饭还要贵。他几乎不能相信他的眼睛!他甩了菜谱就急急往外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想起了自己的菜谱。那些菜让人发胖了吗?也许他该去图书馆查查看。他可不能让雍慧哄骗人们却不受惩罚!

      他最好做一番调查!

      在图书馆,王鹏很惊讶地发现,他餐馆的食物脂肪含量太高,而雍慧餐馆的食物脂肪含量又太少。尽管顾客吃她的餐馆里的饭菜会变得苗条,但他们摄取不到足够的热量来保持健康,很快就会感到疲乏。开车回家时,王鹏觉得又有了希望。也许写个新的招牌、打点折,能够赢回顾客吧。于是他写道:“想健康又精力旺盛吗?到这里来用餐吧!今天打折!我们的食物能够给您提供一整天所需的热量!”

      这两家餐馆之间的竞争开始了!

      Using Language 到这里来用餐吧(2)

      一周后,王鹏的餐馆几乎坐满了人,他感到高兴些了。也许他仍然能够谋生,而不至于关闭自己的餐馆。他不希望由于餐馆不受欢迎而负债。他微笑着站在门口热情地迎接他的客人。但他一见到雍慧走进来,脸上的笑容马上就消失了。雍慧瞪着他,看上去不太高兴。“请问你那天到我餐馆里来干什么的?我本来以为你是以为新顾客,现在我才发现你只是过来打探我和我的菜谱的。”她大声地问道。王鹏心*气和地解释说:“很对不起,上周我想知道我所有的顾客是上哪儿吃饭去了。我跟着一位顾客走,发现他们在你的餐馆里。我并不想让你心烦,不过我发现你菜谱上的菜太少了,所以我也就不着急了,我也开始宣传我餐馆的食物的好处。你为什么不坐下来吃顿饭呢?”

      雍慧同意留下来。没过一会,他们就津津有味地吃起饺子和蒜蓉鸡胸。当吃到冰激凌时,雍慧开始看起来不舒服了。她说:“吃了这么多油腻的、难消化的食物,我都觉得呕心了。我想吃我的蔬菜和水果。”这时候,王鹏正在吃第二盘饺子,他叹了口气,说道:“同样地,(如果在你的餐馆)我还想吃我的饺子和肥肉呢。你不觉得你自己很容易疲劳么?”“是的,我的确经常需要休息。”雍慧承认了,“不过,难道你不认为你瘦一点更好么?我相信,那样你会觉得更健康些。”

      他们开始讨论菜谱和*衡膳食的问题。王鹏解释道:“根据我的研究,你我两家所提供的都不是均衡膳食。我没有提供足够的纤维食物,而你提供的食物没有足够的营养和热量。也许我们应该把我们的想法结合起来,做出一份富有热量和纤维的均衡食谱。”于是,他们就照此做了。他们用生蔬菜配汉堡包,煮土豆而不是油炸土豆,还拿新鲜水果配上冰激凌。这样,他们减少了饭菜中的脂肪含量,增加了纤维素。他们的均衡食谱非常有效,王鹏很快就瘦了,而雍慧却胖了。过了不久,这两个人发现,他们生意上的合作变成了私人的合作了。最后,他们结了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第一幕,第3场

      旁白:1903年的夏天。一对年老又富有的兄弟,罗德里克和奥利弗,打了一个赌。奥利弗认为,一个人靠一张百万英镑的钞票在伦敦能活一个月。他的兄弟罗德里克对此表示怀疑。这时,他们看见一个身无分文的年轻人在房子外面的人行道上游荡。他叫亨利·亚当斯,一个美国商人,在伦敦迷了路,不知道该怎么办。 年轻人,请你进来一会儿,好吗? 亨 利:先生,你叫谁啊?是叫我吗? 罗德里克:是的,就是叫你。 奥 利 弗:从你的左侧的前门进来。 亨 利:(仆人给他打开门)谢谢。

      仆 人:早上好,先生,请进。先生,请让我来带路吧。 奥 利 弗:(亨利走进来)谢谢你,詹姆斯,没你的事了。 罗德里克:你好,先生,你贵姓? 亨 利:亚当斯,亨利·亚当斯。 奥 利 弗:来,请坐,亚当斯先生。 亨 利:谢谢。 罗德里克:你是美国人? 亨 利:是的,从旧金山来。 罗德里克:你对伦敦熟悉吗?

      亨 利:一点儿也不熟,这是我第一次来伦敦。

      罗德里克:亚当斯先生,不知你是否介意我们问几个问题。 亨 利:不介意,请问吧。

      罗德里克:可不可以问问,你在这个国家要干点儿什么?你的计划又是什么呢? 亨 利:嗯,谈不上有什么计划,我希望能找到工作。事实上,我在英国上岸是偶然的。

      奥 利 弗:这怎么可能呢?

      亨 利:嗯,你看,在美国的时候,我有自己的船。大约一个月前,我开船驶

      出了海湾……(他的眼睛盯着兄弟俩留在餐桌上的残羹剩菜)

      罗德里克:往下说啊。

      亨 利:哦,好的。嗯,傍晚时分我发现我被一阵大风刮到海上去了。这都是

      我的错。我不知道是否能活到早晨。第二天早上,我正绝望的时候,一艘船发现了我。

      奥 利 弗:正是那艘船把你带到了英国。

      亨 利:是的。事实上我靠做义工来顶替船费,这就是我为什么衣冠不整的原

      因了。我上美国*求助,但是……(兄弟俩相顾而笑)

      罗德里克:嗯,这一点你倒不必担心,这还是优点呢。 亨 利:对不起,先生,你的话我没有听懂。

      罗德里克:亚当斯先生,请告诉我们,你在美国干哪个行当呢? 亨 利:我在一家矿业公司工作。你们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份工作呢? 罗德里克:耐心点儿,亚当斯先生。如果你不介意,我能不能问问,你手头儿有多少钱?

      亨 利:嗯,老实说,我一分钱都没有了。

      奥 利 弗:(高兴地)老兄,真走运!真有运气!(鼓起掌来)

      亨 利:嗯,这对你们来说可能是运气,但对我来说可不是。事实上,正好相

    [阅读全文]...

2022-01-18 21:34:21
  • 高中化学选修5必备知识点归纳

  • 教育
  • 高中化学选修5必备知识点归纳

      对于选修五的化学内容,大部分学生都不是特别的熟悉,选修五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有机物的知识点展开的,你想知道具体包括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选修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化学选修五基础知识

      一、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

      指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

      ⑴烃(主要是烷烃和芳香烃)的卤代反应;

      ⑵芳香烃的硝化反应;

      ⑶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醇的羟基氢原子被置换的反应;

      ⑷酯类(包括油脂)的水解反应;

      ⑸酸酐、糖类、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2、加成反应

      指试剂与不饱和化合物分子结合使不饱和化合物的不饱和程度降低或生成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常见的加成反应:

      ⑴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醛、酮等物质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叫加氢反应、氢化或还原反应);

      ⑵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与卤素的加成反应;

      ⑶烯烃、炔烃与水、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

      3、聚合反应

      指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小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参加聚合反应的小分子叫作单体,聚合后生成的大分子叫作聚合物。

      常见的聚合反应:

      加聚反应:指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小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

      较常见的加聚反应:

      二、有机化学计算

      1、有机物化学式的确定

      (1)确定有机物的式量的方法

      ①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求算该气体的`式量:M = 22.4ρ(标准状况)

      ②根据气体A对气体B的相对密度D,求算气体A的式量:MA = DMB

      ③求混合物的*均式量:M = m(混总)/n(混总)

      ④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烃的式量。

      ⑤应用原子个数较少的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假设它们的个数为1、2、3时,求出式量。

      (2)确定化学式的方法

      ①根据式量和最简式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②根据式量,计算一个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

      ③当能够确定有机物的类别时。可以根据有机物的通式,求算n值,确定分子式。

      ④根据混合物的*均式量,推算混合物中有机物的分子式。

      (3)确定有机物化学式的一般途径

      (4)有关烃的混合物计算的几条规律

      ①若*均式量小于26,则一定有CH4

      ②*均分子组成中,l < n(C) < 2,则一定有CH4。

      ③*均分子组成中,2 < n(H) < 4,则一定有C2H2。

      高中化学选修知识重点

      化学*衡

      (一)1.定义:

      化学*衡状态: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更组成成分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衡”,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衡状态。

      2、化学*衡的特征

      逆(研究前提是可逆反应)

      等(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动(动态*衡)

      定(各物质的浓度与质量分数恒定)

      变(条件改变,*衡发生变化)

    [阅读全文]...

2022-04-07 22:53:03
  • 精选古诗的作文六篇

  • 精选古诗的作文六篇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的作文6篇,欢迎大家分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转眼间,圣洁而美丽的冬天就来临了。捧起诗集,迎着漫天飞雪,去寻找冬的足迹,品味她那样独特的美。

      冬,是寒冷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谷中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天的到来来为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衣,鸟儿们都躲进了暖和的巢穴里。人们坐在家中静静地观赏漫天的大雪,*时热闹的大街冷冷清清,不时只有小孩子滚着雪球跑过。世界一下子寂静了很多。只有树儿们披着雪白的披肩,静静地伫立在雪中……

      冬,是寂寞的。放眼望去,雪地上一片银白,只有几颗被雪压弯的树,在风中*着,摇摆着。“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在一堵断墙边,一树梅花树上缀满了无数粉嫩的花儿,微风拂过,扬起星星点点的花苞,一股幽香悄然而至,这股幽香,是空旷雪地上唯一的精灵呀!

      冬,是多姿多态的,看!“昨夜风起花如雪,飞入宫墙不见人”雪,在天空中,在云彩里,在田野中,在花园里奋起勃飞,乘着风,驾着雨在天空中旋转着,腾飞着,像一位纯洁的少女,在天地间跳跃着,舞蹈着。尽情展现自己肆意飞扬的青春,雪地上披着白衣的歪脖子树,花园中悄然盛开的的白腊梅,都和雪一同舞蹈着,原来寂寥的冬天,此时已成为婀娜多姿的少女,引人深深沉醉其中。

      雪是活泼可爱的,“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冰梅花。满身香雾粗找下。”花园中,一颗颗梅花树盛开着,迎接漫天的飞雪,在风中扭动着自己轩柔的身躯,和雪花一同跳舞。“梅花欢喜漫天雪。”雪地中,洁白的雪兔蹦蹦跳跳,一会儿扒扒雪地中的胡萝卜,白球似的,可爱极了。

      冬,是充满希望的,“去年之雪今安在?”在啊!看那雪,用自己的'身躯滋润幼小的麦苗,哺育着花草树木来年的生机,她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啊!有了雪的无私奉献,才有今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啊!

      冬,一个纯洁的少女,一个荡满希望的季节,她用银装素裹装点大地;她用来梅朵朵迎接来年;她用洁白的身躯哺育万物,我爱这充满诗意的冬!

      池鹤

      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它生活在像樊笼般茂密的竹林中孤寂无伴,在喧闹的山鸡群里显得高雅不凡。低头饮水时,我唯恐它那鲜红的鹤顶会突然掉落;展翅晾晒时,我常常担心它那雪白的腰身会融化消失。转眼看到鸬鹚觉得它毛色污浊,又讨厌鹦鹉的叫声太谄媚。对风鸣唳想的究竟是什么呢?惆怅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遥的云水之间。

      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当时官场失意,对那些妖媚献宠的人极度厌恶,而归隐田园又遥不可及,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与无奈,从而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借物抒怀,把鹤想象成自己。只是在囚笼里长唳,惆怅的望向远方,那遥不可及的云水之乡才是梦想的天堂。

      这首诗描写了鹤的生活环境和风格的与众不同,突出了它的形态美、色彩美和声音美。以鹤与鸡、鸬鹚、鹦鹉作对比,表现了鹤不事*的孤高品格和超凡风姿,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沉浮、官场黑暗的厌恶。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听,这是我在读古诗词的声音。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我的最爱。

      一首古诗词就是一幅画,它带我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有庐山瀑布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有壮丽母亲河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有险峻三峡的“*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也有秀美江南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还有鹳雀楼上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一首古诗词就是一幕景,它让我领略四季的动人风光。春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夏天,“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叶二月花”;冬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首古诗词就是一首歌,它唱出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你听,放牛的孩子“笛弄晚风三四声”“不脱蓑衣卧月明”;水乡的孩子“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乡村的孩子“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懂事的孩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一首古诗词就是一份情,它让我懂得了朋友与家人的珍贵。做朋友就应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亲人就会“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有妈妈陪伴才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短短古诗词,浓浓古文化。它就这样让我着迷,伴我成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自古以来,诗人留下了许多的诗,然而,我最喜欢的一句,就是出自陆游的《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形容在遇到困难无法解决的时候,突然想出了解决的办法。

      有一次,我一回家就放下书包开始做作业。语文作业不在话下,三下五除二,搞定!开始做数学作业了,刚一看到题目,我就心想:这个简单!小儿科!开始还顺风顺水,可做着做着,就卡壳了,我心烦意乱,开始在本子上乱涂画,可还是想不出怎么算。这时,妈妈走了过来问我:“怎么了?”我懊恼地说:“这道题我不知道怎么求半径。”妈妈看了一会儿,坐下来耐心地说:“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r的*方。”说完,便走开了。我顿时恍然大悟,很快就解出来了。当我给妈妈看时,妈妈朝我笑了,仿佛是我自己做出来的。我就好比在迷茫中找不到路的人,而妈妈便是迷茫中那盏明亮的灯火,指引我走向成功!

      幸福是白居易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地;幸福是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幸福是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还有很多很多的诗句有着深刻的意义,那你们最喜欢哪一首呢?

      朋友们,你们猜今天我家又发生了什么有趣、惊奇的事?告诉你们吧,今天我爸爸竟把古诗做进了早餐中。

      一大清早,“咚咚咚”的切菜声把我从甜美的睡梦中惊醒了,我赶忙穿好衣服,穿好拖鞋来到厨房。嘿!你们瞧,爸爸腰上系了围裙,像动画片里的狗熊妈妈似的,在厨房里忙活了起来。于是我想:爸爸肯定又是在做什么好吃的。我走到客厅,静静地等着,还拿着筷子敲桌上的碗,敲得还真像一支美妙的交响曲。

      哎呀!怎么还没来啊?听!我肚子都在“咕咕咕”地埋怨我了!等得不耐烦了,管它三七二十一,我猛地冲进厨房,苦苦哀求:“爸爸,求您啦!您快一点好吗?”爸爸心*气和地说:“不要急!就要做好了!”过了一会儿,我无意中发现饭桌右边摊着一本书,仔细一看,原来是菜谱。哦!原来这是在做菜谱里的菜。我惊奇地问:“爸爸,您为什么要做这道菜?”爸爸回答道:“看不出来吧!这就是你老爸的高明之处!做好之后,再听我慢慢道来。”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客厅,坐回了椅子上。哎!肚子啊肚子,无论如何也要忍下去哦!可这该“死”的肚子不听差遗,比刚才叫得还厉害!

      “美味佳肴来了!”爸爸手端早餐从厨房里走出来张罗着。=

      一听这好“消息”,我精神提起来了。看着这早餐,心想:“菜越*常一定越好吃!”正准备去夹,爸爸却拦住了我,说:“等等!这早餐就是一首古诗!”

      “古诗?”我惊奇地问。

      “对!”爸爸肯定地说道。

      “我才不相信呢,这怎么会是一首古诗呢?”

      “你再仔细看看!”

      我听了爸爸的话,定睛一看,才看出门道来。你们看,那两个半圆的蛋黄扣在葱丝上,不正是“两个黄鹂鸣翠柳”吗?蛋白丝组成的人字体现了“一行白鹭上青天”,那半个扣着的蛋白是“千秋雪”,两个壳是“万里船”。

      哎哟哟,肚子饿得不得了了,我拿起筷子夹起就吃,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只香喷喷的烤鸭正向我踌珊地走来。

      过了一会儿,我把食物一扫而光!

      爸爸幽默风趣地说:“东吴船走了,西岭雪化了,白鹭飞了,黄鹂回窝了。”这话把我逗得哈哈大笑!

      在去上特训班的路上,我问爸爸是怎样想出这顿“古诗”早餐的,爸爸说是受书的启发。接着,他还说了句:“书是知识的海洋,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像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我们,让我们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最有趣。”

      听了爸爸的一番话,我想:书真是我们的好帮手啊!我以后一定要投人到知识的怀抱中。去知识的大千世界领悟知识的“风情”,领悟真理。

      我真想大声向同学们呼吁:快快乘着知识的一叶扁舟驶向远方吧!

      一年一度的古诗词大赛开始了!老师提前一周给我们发了张纸条,让我们背上面的诗词。为了这个,前天晚上我到十一点才睡。

      星期五下午的两节课,比赛正式开始。老师在黑板上贴了大大的四个字大浪淘沙。完了完了,我的末日要到了。我眉头紧锁,牙齿咯咯响,两眼瞪着老师,心里直打鼓。每五个人上,依次抽签,看看抽到的是哪一首,在教室外准备。什么?这么说第二轮就是我了!我只能听天由命了。

      第二轮到了,我在心里暗暗祈祷:希望抽到我会的呀!一看,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幸亏幸亏,我要再复*一下,可来不及了,已经到我了。没办法,看着办吧。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怎么卡壳了?以前我背得可熟了!面对众人的目光,我的脸上一阵热,心砰砰直跳,恨不得找个地缝钻下去。我不急,同学们可急了,给我在空中比划着。谁提醒呢?老师大吼一声。突然,我脑袋灵光一闪,想出来了!我高兴地差点跳起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背完之后,我走下了讲台,期待着下一轮小组赛的竞选。

      能过初赛的人水*自然不差。下午的第二节课,小组赛开始了。我突然觉得自己其实不算什么,第一组的胜出者祝子健,他说的很多诗句我都没有听过。强大者就在我身边,我该怎么面对?想不了这么多,我们是第二组,很快就到我们了。

    [阅读全文]...

2022-04-14 05:16:58
选修六蜀相后的古诗 - 句子
选修六蜀相后的古诗 - 语录
选修六蜀相后的古诗 - 说说
选修六蜀相后的古诗 - 名言
选修六蜀相后的古诗 - 诗词
选修六蜀相后的古诗 - 祝福
选修六蜀相后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