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醉翁有关的古诗

关于与醉翁有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与醉翁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与醉翁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与醉翁有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8) 语录(2) 说说(5k+) 名言(476) 诗词(53) 祝福(1k+) 心语(53)

  • 描写醉翁的诗句

  • 描写醉翁的诗句

      (一)

      山翠琅琊水秀灵,千年第一醉翁亭。

      影香意在欧梅树,宝宋冯公古寺僧。

      九曲流觞泉酿液,二贤堂纪偁修情。

      手书苏轼碑珍贵,挥墨瑞环石刻屏。

      (二)

      岸上杨柳倒映湖,闲庭信步观兰舟。

      花艳全凭枝叶绿,茶香有味沁心腹。

      一壶老酒三分醉,我自潇洒世上游。

      但愿老翁分清色,何求辉煌度春秋。

      (三)

      岸上杨柳倒映湖,闲庭信步观兰舟。

      花艳全凭枝叶绿,茶香有味沁心腹。

      一壶老酒三分醉,我自潇洒世上游。

      但愿老翁分清色,何求辉煌度春秋。

      (四)

      深秋叶落东坡上,雁过华萍菊圃畦。

      骚客踏霜寻艳景,吟诗和对得新题。

      有缘齐聚桃花岛,凡画都开七彩霓。

      淡雅清香*野处,凌寒独自染尘泥。

      (五)

      寻常难得濯清流,*御长风儆效尤。

      九曲衷肠心遇冷,一腔碧血脸蒙羞。

      低闻檐下挤青眼,高卧隆中乱白头。

      耆旧拈须何诉苦,周公有酒醉曹刘。

      (六)

      好酒酌情勿废神,浅斟雅饮受人尊。

      酒徒滋事轻狂傻,酒色斵丧乱礼伦。

      酒鬼失德人痛恶,酒仙志远做君臣。

      醉翁意境孰责酒,纵者无度是祸根。

      (七)

      谎言惑耳不如聋,日日千杯作醉翁。

      户外随身携美酒,床头信手摸瓷盅。

      客来柳下唱秋月,人去塘边和夏虫。

      昨夜清风邀我去,大明湖上说英雄。

      (八)

      独上楼台十指弦,高山流水去清潭。

      醉翁亭曲弹丝竹,西涧湖波映照天。

      半岛夕阳斜渡鸟,渚清沙白卷堆连。

      山林之乐文章颂,千载欧公世代传。

      (九)

      桑榆非晚暮霞红,满鬓霜花两耳风。

      钓海垂波开杀戒,拈毫撰韵*吟功。

      词章偶寄新微信,晓梦常回旧泮宫。

      抛却闲忧潇洒度,诗香也醉白头翁。

      (十)

      应邀赴宴捧鲜花,醉里朦胧酒当茶。

      早已乱摇偏自挺,依然豪饮逗人夸。

      赊来众友诗情债,空对中天月色华。

      老伴偷询去何处?回言不晓是谁家。

    [阅读全文]...

2022-07-09 18:48:01
  • 醉翁亭记PPT课件

  • 醉翁亭记PPT课件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PPT吧,PPT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醉翁亭记PPT课件,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3.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2)积累文言词汇。

      2.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

      教学准备

      1.准备课文的朗读录音带。

      2.将本课知识点制作成课堂使用的幻灯片。

      3.学生准备汉语词典、文言文词典等工具书。

      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二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这是基本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

      对于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标,拟化繁为简,抓住贯穿全文的`主线——“乐”字,体会作者文中蕴含着的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学生对此有所体会或了解,便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本文语言骈散结合,读起来上口。因此,将朗读、背诵确定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本文是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文章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二、读课文

      1.听读。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要求:听清字音,必要时在书上注汉语拼音。

      2.正音。

      (幻灯出示下列字词,请学生读准字音。)

      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

      朗读时还要注意25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

      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旬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

      4.学生互读课文。

      方法:二人小组,一人读一人听,纠正读音错误;各读一遍。

      5.指定一位学生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三、疏通全文大意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说明: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

    [阅读全文]...

2021-11-23 16:34:31
  • 关于醉翁的诗句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苏轼《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仇远《处暑后风雨》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社下烧钱鼓似雷,日斜扶得醉翁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或藏绿豆因醉翁,或杂寸膏仍缄封。——周必大《曾无疑以长韵送金橘时已暮春次韵》

    花外神仙路,天边处士星,月下醉翁亭,听一曲何人玉筝。——张可久《梧叶儿·春日郊行长》

    园无迂叟花,亭有醉翁蔌。——方回《秀山霜晴晚眺与赵宾暘黄惟月联句》

    六朝旧事付东流,醉翁之意不在酒。——仇远《寒食游陈园》

    大苍山,小苍山,有若醉翁亭外滁山环。——方回《寄题鹜源戴氏苍山歌》

    遍走五岳都不逢,乃至琅琊闻醉翁。——梅尧臣《重赋白兔》

    我今试听清风操,野鹤孤猿对残照,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拨向琴中调。——王洋《听琴赠远师》

    汝南先贤有故事,醉翁诗话谁续说。——苏轼《聚星堂雪》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闲烹芦笋炊菰米,会向源乡作醉翁。——郑谷《倦客》

    荷锸醉翁真达者,卧云逋客竟悠哉。——韦庄《对雨独酌》

    不惟可醒醉翁醉,能使诗老诗思添清新。——欧阳修《戏答圣俞》

    [阅读全文]...

2022-03-22 18:57:31
  • 欧阳修醉翁亭记

  • 写作
  • 欧阳修醉翁亭记

      导语:《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下面是整理的欧阳修醉翁亭记,欢迎大家参考!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是不可多得的。而我对它的精巧结构觉得实在是感叹再三。

      散文要散,但并非是不着边际的散乱,要做到散中有神,散而不乱。《醉翁亭记》虽然时而山色露布画卷,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人情喧于纸上,看似散,其实一点也不乱。原因是其中有一条线,即作者的主观感受──“乐,醉中之“乐”。文章的起承转和无不统摄于作者主观感受和体验的波澜起伏。写山水,是抒发“得之心”的乐,写游人不绝路途,是表现人情之乐;写酿泉为酒,野肴铺*,觥筹交错,是表达“宴酣之乐”;写鸣声婉转,飞荡林间,是显示“禽鸟之乐”,更是为着表现太守自我陶醉的“游而乐”。

      全文因景生乐,因乐而抒情,围绕个“乐”而展开,构成统一的整体。真是“散”丰满了散文的血肉,增添了散文的生机,增强了散文的内容。真是值得后人好好学*。

      原文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于泉水之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僧人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像那太阳的升起的时候,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早晚的景象啊。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俊秀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水面下降,隐石现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啊。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啊。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人在游玩。靠*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香并且酒清;野味野菜,杂乱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的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阴,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把滁州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就是太守。太守是谁呢?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chán chán),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文

      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并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不多就醉了,同时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于山光水色中。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至于太阳一出,林间的雾气消散,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幻无定,这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的景色。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隐石显露,这是山中的四季的景色。早晨进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清酒水香,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站着或坐着大声喧哗的,是欢悦的众位宾客。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这是喝醉了的太守。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宾客跟从太守回去。树林茂密阴蔽,到处的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是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

      作者介绍:

      本文作者欧阳修。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 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谥号“文忠”.着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天圣进士。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欧阳修一生着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研究《诗》、《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简称《集古录》,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着作;史学成就尤伟,除了参加修定《新唐书》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记》(《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

      注释

      环:环绕。皆:副词,都。

      蔚然:茂盛的样子。

      山:名词状语,山上。

      潺潺:流水声。

      酿泉:泉水名。

      回:回环,曲折环绕。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临:本义从高处往低处看,这里是坐落高处的意思。

      名:命名。

      守:官名。

      号:取别号。

      曰:叫做。

      年又最高:年纪最大。

      意:里指意趣、情趣。“醉翁之意不酒”,后来用以比喻别有用心。

      乎:介词。

      若夫:用在段的开头,用来表示提出另事。

      而:就,表顺承的连词。

    [阅读全文]...

2022-07-16 11:58:08
  • 《醉翁操》苏轼词作鉴赏

  • 苏轼
  • 《醉翁操》苏轼词作鉴赏

      《醉翁操》是倚声填词的佳作,是为琴曲《醉翁操》所谱写的一首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醉翁操》苏轼词作鉴赏,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作品介绍】

      《醉翁操·琅然》,沈遵创作,苏轼为之填词。此作是元丰五年(1082)应庐山道人崔闲之请。作于黄州,是倚声填词的佳作,是为琴曲《醉翁操》所谱写的一首词。

      【原文】

      醉翁操

      琅琊(1)幽谷(2),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3),醉翁(4)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5)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6)。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约(7),非天成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8),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词序)

      琅然(9)。清圜(10)。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11)。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1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13)。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14),水有时而回川(15)。

      思翁无岁年(16),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17)外三两弦。

      【注释】

      (1)琅琊:山名。在今安徽滁县西南。欧阳修《醉翁亭记》:“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

      (2)幽谷:幽深的山谷。

      (3)若中音会:好像与音乐的节奏自然吻合。

      (4)醉翁:欧阳修的号。见《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注。

      (5)沈遵:欧阳修《醉翁吟》:“余作醉翁亭于滁州。太常博士沈遵,好奇之士也。闻而往游焉。爱其山水,归而以琴写之。作《醉翁吟》三叠。”

      (6)绝伦:无与伦比。

      (7)绳约:束缚,限制。

      (8)捐馆舍:死亡的婉称。《战国策·赵策》:“今奉阳君捐馆舍。”鲍彪注:“礼:妇人死日捐馆舍。盏亦通称。”按欧阳修卒子熙宁五年(1072)。

      (9)琅然:象声词。响亮的样子。

      (10)清圜:清新圆润。

      (11)娟娟:美好的样子。杜甫《狂夫》:“风含翠篆娟娟静,雨渑红蕖冉冉香。”

      (12)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论语·宪问》:“子击磐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磐乎!”荷蒉:背着草筐,此喻懂得音乐的隐士。

      (13)醉翁啸咏,声和流泉:谓欧阳修吟咏之声跟山间泉水之声相应。

      (14)童颠:山顶光秃。《释名·释长幼》:“山无草木日童。”

      (15)回川:漩涡。李白《蜀道难》:“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16)思翁无岁年:谓思念醉翁无时或释。无岁年,不论岁月。

      (17)徽:琴徽,系弦的绳。《汉书·扬雄传》:“今夫弦者,高张急徽。”注:“徽,琴徽也。所以表发抚抑之处。”后世多指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志为徽。此句谓试听弦外之音。

      【白话译文】

      欧阳修在滁州游琅琊幽谷,飞瀑鸣泉,声若环佩。美妙动人,乐而忘归,写了篇《醉翁亭记》,脍炙人口,当时就刻石立了碑。沈遵特意跑到滁州探访,见那琅琊山水确如醉翁妙笔所绘,就动了兴致,以琴寄趣,创作了一支宫声三叠的琴曲《醉翁吟》(即《醉翁操琅然》)。沈遵寻了个机会为欧阳修亲自弹奏此曲,欧阳修听了很高兴。并应沈的请求为该曲作了词。欧词自是大手笔,“然调不主声,为知琴者所惜。”调不主声就是唱不出来。沈遵的《醉翁吟》传开之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不但争传《醉翁吟》琴曲,连欧阳修所作《醉翁吟》歌词,也有好事者纷纷为其谱琴曲,但都不理想。冥冥中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机缘,一晃三十多年过去,欧阳修、沈遵相继去世,庐山玉涧道人崔闲还惦记着这件事。崔闲精通琴曲,曾拜沈遵为师。他非常喜欢此曲,“常恨此曲无词,乃谱其声,请于东坡居士。”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崔闲多次从庐山前往拜访。一次他揣着《醉翁吟》的曲谱登门,请东坡填词。苏轼不但诗文高妙,而且精通音律,听明来意,欣然应允。于是乎,崔闲弹,东坡听,边听边谱词,不大一会儿就完成了。

      飞瀑似珠玉叠串琅琅鸣泉,高山推出明月,清朗团圆。我问:是谁?琴弦轻响,优美的旋律,回荡空山,无人应答,静寂塞满广大空间。只有醉翁理解这天上的琴弦。这是大自然的音籁,美妙呵,难以言传。明月中天,清风把琴声送出很远,露水似真珠,眨着笑眼。此时此刻,谁能安恬入眠?背负草编筐篓的人,走过山前,大声高呼:有心人才能如此这般!

      醉翁长啸,吟诵新的.诗篇。余音袅袅,回答的是谷中的流泉。醉翁去了,不再回还。抛下的只是,朝的吟咏,夜的哀怨。山,有时会裸露光秃秃的山巅;水,有时会倒流回环。然而,醉翁呢?他已不会回到少年。醉翁呵,已经归去,幻化成仙。这美妙的乐曲,却留在人间。不信,请你倾听,听呵,听这流注的奔泉。手指弹奏以外,还有新的一两只和弦,这《醉翁操》便是乐曲中的名篇。

      【创作背景】

      作者在词序中交待了写作此词的原委。因欧阳修在滁州游琅琊幽谷,飞瀑鸣泉,声若环佩。美妙动人,乐而忘归。后太常博士沈遵,依自然之声,谱为琴曲《醉翁操》。但此妙曲有声而无辞。欧阳修现存有《醉翁吟》(即《醉翁引》),苏轼以为与琴声不合,故有此作。

      【赏析】

      这是琴曲,属正宫。苏轼词集原不载。同时郭祥玉效作一首。序云:“予甥以子瞻所作《醉翁操》见寄,未以为工也。倚其声作之。”此后,辛弃疾作一首,始编入集中,即正式沿用为词调。又,楼钥二首,其一和苏氏韵。宋人所作,合五首。双凋,九十一字。上片十句十*韵,下片十句八*韵。

      苏轼此词就是专门为琴曲《醉翁操》这一天生绝妙之曲而谱写的。由于时代变迁,琴曲《醉翁操》原来是有其声而无其辞,此后乐谱失传,却变成有其辞而无其声。现传苏轼所作词,是否得其天籁,这就只能从语言文字中加以揣摩。

      这首词上片,状写流泉之自然声响及其感人效果。

      “琅然。清圜。谁弹。响空山。”四句为鸣泉飞瀑之所谓声若环佩,创造出一个美好意境。琅然,乃玉声。《楚辞·九歌》曰:“抚长剑兮玉珥,璆锵呜兮琳琅。”此用以状流泉之声响。“清圜”二字,有用以形容月亮的,如杜甫《舟中》诗曰:“今朝云细薄,昨夜月清园”;有用以形容荷叶的,如周邦彦《苏幕遮》词“水面清园,风荷举”;有用以形容声音的,如苏轼《一从花》词“钟鼓渐清园”。这里用来说声音——琅然的流泉,清越圆转;而以夜月作陪衬。谓:在此夜月清园而又十分幽静的山谷中,是谁弹起这一绝妙的乐曲?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这是上面设问的回答。谓:这是天地间自然生成的绝妙乐曲。这一绝妙乐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欧阳修能够于醉中得之,亦能理解其天然妙趣。于是,这就进一步表明了流泉声响之无限美妙。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一句不是正面写声响,但却说出了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谓:在此明月之夜,“风含翠筱娟娟静,雨裹红蕖冉冉香”(杜甫《狂夫》诗句),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人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上二句说一般人听此曲听得入了迷,此二句说这一乐曲如何打动了荷蒉者。《论语·宪问》曰:“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词作将此流泉之声响比作孔子之击磬声,用荷蒉者对击磐声的评价,颂扬流泉之自然声响。

      下片描述醉翁的啸咏声及琴曲声。“醉翁啸咏。声和流泉。”二句照应上片所说,只有醉翁欧阳修才能得其天然妙趣。欧阳修曾作《醉翁亭记》于滁州。在琅琊幽谷听鸣泉,且啸且咏,乐而忘返,天籁人籁,完全融为一体。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二句说醉翁离开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声响,但此自然声响,朝夕吟咏,似带有怨恨情绪。“怨”为*声,作名词解。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二句说时光流转,山川变换。琅琊诸峰,林壑尤美,并非永远保持原状。童颠,指山无草木。谓:蔚然而深秀之琅琊,有时候也将失去其奇丽景象。至于水,同样也不是永远朝着一个方向往前流动的。因此,琅琊幽谷之呜泉也就不可能完美地保留下来。

    [阅读全文]...

2022-05-10 07:53:52
  • 醉翁亭记的说课稿

  • 醉翁亭记的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醉翁亭记的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

      (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

      《醉翁亭记》是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讲读课中的一篇。本教材从这一册开始,文言文采用集中编排方式。本单元所选课文多为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家名篇,如《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情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儒家仁爱的社会理想,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画。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借助提示、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学会品味诗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二)本课设计思路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

      “课标“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四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内容和写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读的东西,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读、背为本课教学的第一重点。同时,并不忽视引导学生对全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只不过处理上采用了较为简洁的思路而已——抓住一个“乐”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乐”,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技能目标: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教课类型:讲读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讨论探究法、读写结合法等教学方法,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情绪直接影响学*效果。此外我还采用了通过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的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利用图片巩固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注重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籍此落实教学目的。

      讨论探究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必须问题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师生和生生的对话、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因此又是结合了问题探究法。在讨论探究中使学生互相启发,纠正偏颇,弥补缺漏;

      读写结合法:注重读写结合,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发挥想像想象写作法对课文段落进行想象写作训练,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理解课文写景抒情手法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说学生

      假设是常态教学下的普通班级

      初二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即“也”“而”的使用,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翻译、创作等学*活动中来。但由于本单元文言文首次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且所有的课文都有背诵要求,因此不断激发学*兴趣及成就感成为必要。另外,初二的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同样至关重要,这也是课标中所说的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说学法:

      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根据本文篇幅较短又是浅显的文言文的特点,课前预*和自学是必须的,自学指导的要求是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在课堂上,通过诵读和讨论去推动学生思考,感受文章的内容,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自主学*和探究的能力。此外,还有朗读法、比较法、体验反思法等。

      五、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本课时重点突破了教学目标一)

      复*《滁洲西涧》导入,媒体展示醉翁亭自然风景画面,引出作者。

      学生介绍“我所知道的欧阳修”,师补充文章背景。

      (设计意图: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对学生学*有促进作用。”因此,在设计导语时,尽可能引起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以此导入课堂学*,既复*了要求背诵的古诗又激发学生对课文、人物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对作者的介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的能力。)

      (二)示范背诵,正音

      教师背诵全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教师用语言激励学生,请学生给老师挑刺(教师故意读错某个词),欢迎学生与教师竞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听读中,同时又能激起学生要当堂背下短文的兴趣与信心。

      (三)整体感知,学生朗读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应反复进行,引导学生采用轮读、个读、听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做到五分钟内至少读三次。在学生朗读时课件展示朗读小提示,帮助学生更好把握21个“也”和25个“而”字。因为这正是初中阶段应重点掌握的文言虚词,也是考试的重点。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合作学*。

      二人合作,参考注解,疏通全文大意。没有注解的语句,凭借学过的文言常识解决或查阅工具书解决;解决不了的,画下来,待全班集体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书上注解和工具书独立学*,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立二人小组来讨论全文大意,是为了互相启发,并利于调动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集体解难。

      各小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问题,集体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给予解答。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词语小结。(用多媒体课件归纳总结,并要求学生落实记在课本上,听写结合,加深学生印象,避免了课上热热闹闹,课下迷迷糊糊的情况。)

      (五)再读课文、学生背诵

      学生在经过反复的听读与朗读之后已基本能做到粗知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即时背诵,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以短文的内容。此环节可保持学生高涨的热情,便于短时记忆的发生与巩固。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阅读全文]...

2022-06-09 17:55:54
  • 《醉翁亭记》考点整理

  • 阅读
  • 《醉翁亭记》考点整理

      《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也是考试的重点篇目。下面是《醉翁亭记》考点整理,欢迎学*参考!

      《醉翁亭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与民同乐的图画。前人说本文“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朝的文学家。死后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一、重点词语解释

      1.环滁皆山也,环:环绕,林壑尤美,尤:尤其,格外。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深:幽深,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于:从。

      3.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作亭者谁,作:修造。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临:靠*,名之者谁,名:命名。

      5.太守自谓,谓:命名。,饮少辄醉,辄:就。

      6.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领会,寓:寄托。

      7.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像那,霏:雾气,云归而岩穴暝,归:聚拢,暝:昏暗。

      8.晦明变化者,或暗或明,变化不一,野芳发而幽香,芳:香花,发:开,开放。

      9.佳木秀而繁阴,佳:好的,秀:茂盛,繁茂,山间之四时也,时:季。

      10.伛偻提携,伛偻:腰背弯曲,,这里之老人,往来而不绝者,绝:断绝。

      11.酿泉为酒,为:酿造,泉香而酒洌,洌:清。

      12.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蔌,:菜蔬,杂然而前陈者,陈:摆放。

      13.非丝非竹,丝:弦乐器,竹:管乐器,射者中,弈者胜,射:投壶,弈:下棋。

      14.觥筹交错,觥,:酒杯,苍颜白发,苍:苍老,颜:脸色。

      15.颓然乎其间者,颓然:醉醺醺的样子,已而夕阳在山,已而:不久。

      16.树林阴翳,翳:遮盖。,太守乐其乐,乐:以…为快乐。乐:快乐。

      17.醒能述以文者,以:用,文:文章,述:记述,太守谓谁,谓:为,是。

      二、重点句子的翻译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它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像那太阳一出,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或暗或明替变化的景象,是山中的早晚的景色。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形成一片浓阴,秋高气爽,水位下降,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的景色。

      7、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8、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的,这是太守喝醉了。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阅读全文]...

2022-05-29 05:34:42
  • 《醉翁亭记》特殊句式

  • 阅读
  • 《醉翁亭记》特殊句式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醉翁亭记》特殊句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醉翁亭记》原文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特殊句式

      1、倒装句: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状语后置句)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2、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亭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庐陵欧阳修也。(“也”表示判断语气。)

      3、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阅读全文]...

2022-02-23 00:56:19
  •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 阅读
  • 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宋仁宗庆历五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醉翁亭记的意思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山路转弯,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暮云回聚拢来,山岩洞穴就昏暗了,阴暗明朗(交替)变化,(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到溪水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山中野味,田野蔬菜,杂乱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的举行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管弦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嚷,宾客们(尽情)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太守喝醉了。

      【拓展】

      原文:

      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纵横散乱,太守返回,宾客跟随。这时树林里浓荫遮蔽,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在快乐了。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乐趣。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词句注释

      环:环绕。

      滁(chú):滁州,今安徽省东部。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皆:副词,都。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壑(hè):山谷。

      尤:格外,特别。

      蔚然:草木繁盛的样子。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潺潺(chán):流水声。

      酿泉:泉水名,原名玻璃泉,在琅邪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酿酒而得名。

      回:回环,曲折环绕。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然:……的样子。

      临:靠*。

      于:在。

      作:建造。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辄(zhé):就,总是。

      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曰:叫做。

      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乎:相当于“于”。

      得:领会。

      寓:寄托。

      夫(fú):语气助词,无实意,多用于句首。

      林霏:树林中的雾气。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开:消散,散开。

      归:聚拢。

      暝(míng):昏暗。

      晦:昏暗。

      晦明:指天气阴晴昏暗。

      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

    [阅读全文]...

2021-12-09 08:06:27
  • 《醉翁亭记》原文及其翻译

  • 智慧
  • 《醉翁亭记》原文及其翻译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所作,主要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今天小编为妈妈收集了原文及翻译,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看看,希望对你学*有进步!

      《醉翁亭记》原文

      作者:欧阳修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译文

      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至于太阳的升起,山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中的朝暮。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风高霜洁,天高气爽,水落石出,这就是山中的四季。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注释

      1. 环:环绕。

      2. 皆:副词,都。

      3.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 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5. 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6. 壑:山谷。

      7. 尤:格外,特别。

      8. 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而:表并列。

      10.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11. 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12.潺潺:流水声。

      13. 而:表承接。

      14. 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15. 回:回环,曲折环绕。

      16.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17. 然:......的样子。

      18. 临:靠*。

      19. 于:在。

      20. 作:建造。

      21.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2. 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23. 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24. 曰:叫做。

      25. 辄:就。

      26. 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27. 意:这里指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28. 乎:相当于“于”。

      29. 得:领会。

      30. 寓:寄托。

    [阅读全文]...

2022-07-20 23:19:38
与醉翁有关的古诗 - 句子
与醉翁有关的古诗 - 语录
与醉翁有关的古诗 - 说说
与醉翁有关的古诗 - 名言
与醉翁有关的古诗 - 诗词
与醉翁有关的古诗 - 祝福
与醉翁有关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