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笔下与大山有关的古诗

关于李白笔下与大山有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李白笔下与大山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李白笔下与大山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李白笔下与大山有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65) 语录(24) 说说(34) 名言(7) 诗词(1k+) 祝福(37k+) 心语(5k+)

  • 李白:独坐敬亭山古诗

  • 李白
  •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市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江南通志》卷一六宁国府:“敬亭山在府城北十里。府志云:古名昭亭,东临宛、句二水,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

      2、尽:没有了。

      3、孤云:陶渊明《咏贫士》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朱谏注:“言我独坐之时,鸟飞云散,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独有敬亭之山,长相看而不相厌也。”

      5、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

      6、厌:满足。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创作背景: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大诗人如谢灵运、谢朓等曾在这里做过太守。李白一生一共七次游览宣城,这首五绝作于753年(天宝十二载)秋游宣州时,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

      赏析: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这两句的意象以“众星拱月”式并置,前句中心词“鸟”是中心意象,加上“飞”字形成一个复合意象,强化动态表现意义。“众鸟”原可以让读者联想到山中闲静宁谧的场景,群鸟儿在空山中婉转鸣啼,有一种格外的逸趣,而眼前,众鸟高飞,离人越来越远,“高”字起到一个拓展空间的作用,抬头仰望,空阔的蓝天上,鸟儿在远走高飞,直至看不见。一个“尽”字,增强了此句的表现力度,表现出李白此时的万般惆怅。后句“云”为中心词,与“去”复合,默默的云也在渐渐飘走。而云并非满天白云,原本就只是“孤云”无伴,偏偏还悠闲地慢慢地飘离。诗人以“闲”写出了孤云的状态,突出了离去的过程,让读者在品味孤云离去的状态时,感知诗人内心的不忍和无奈。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薄云离散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静。它们都似乎有灵性,不愿与诗人为伴,远离诗人而去,只留下一个阔大茫茫的空间,诗人坐在这样的空间之中,更显孤独和渺小。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三、四两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用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个性化。尽管鸟飞云去,诗人仍没有回去,也不想回去,他久久地凝望着幽静秀丽的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似乎也正含情脉脉地看着他自己。他们之间不必说什么话,已达到了感情上的交流。“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相”、“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同时,“相看”也点出此时此刻唯有“山”和“我”的孤寂情景与“两”字相重,山与人的相依之情油然而生。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锤炼的,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对诗人来说不足挂齿。这两句诗所创造的意境仍然是“静”的,表面看来,是写了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

      “众鸟”、“孤云”这种动的意象与“敬亭山”这种静的意象相反并置,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里仅仅出现了量的变化,而心理的维度却产生着质的变化: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往往对“逝去”,对“消散”有着特殊的敏感,人事短暂,宇宙永恒,常常是他们不遇时发出的慨叹。诗人引恒久的山为知己,可能是“长安不得见”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式了。就算长安招引他,他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众鸟高飞”而去。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东临宛溪,南俯城闉,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或者借景抒情,而是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内心无奈之情。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似乎少了一点孤独感。然而,恰恰在这里,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之情被表现得更加突出。人世间的深重的孤独之情,诗人人生悲剧的气氛充溢在整首诗中。全诗似乎全是景语,无一情语,然而,由于景是情所造,因而,虽句句是景,却句句是情,就像王夫之所说,是“情中景,景中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说:“传独坐之神。”

    [阅读全文]...

2022-05-12 08:07:33
  • 山水风光的古诗李白

  • 山水,风光,李白
  •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并称为“李杜”他的代表作有《》、《行路难》、《》、《》、《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4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阅读全文]...

2022-01-30 02:26:09
  • 李白的山水风光古诗

  • 李白,山水,风光
  •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并称为“李杜”。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4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东来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阅读全文]...

2021-12-06 13:50:40
  • 李白《望天门山》古诗

  • 李白
  • 李白《望天门山》古诗

      古诗《望天门山》是“诗仙”李白的作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望天门山》古诗,欢迎参考阅读!

      望天门山

      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创作背景

      据安旗编著的《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郁贤皓编著的《李白选集》,《望天门山》是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时有感而作的。

      艺术特色

      “望”字统领全诗

      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李白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李白身在船上,眼望*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山水互为映衬

      诗中的山水是紧密关联,互为映衬的。楚江浩荡,似乎把“天门”冲“开”,而“天门中断”使楚江得以奔腾而出。天门两峰横夹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门。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连,景象壮观。“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而回旋,山为水开,水为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相对出”的“*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通览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衬,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李白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写李白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李白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李白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可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但作为一首七言古诗,写得淋漓尽致。从比较中就可以看出《望天门山》作为绝句的崇尚简省含蓄的.特点。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李白的淋漓兴会。李白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李白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天门山的情景,和李白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李白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李白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自我形象。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李白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诗中可以看到李白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

      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阅读全文]...

2022-01-28 08:26:51
  • 李白古诗大全

  • 李白
  •   1、《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2、《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0、《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1、《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2、《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13、《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4、《渡荆门送别》

    [阅读全文]...

2022-06-25 02:51:17
  • 李白的古诗大全

  • 李白
  •   1、《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3、《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咏苎萝山》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8、《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9、《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10、《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1、《送友人下蜀》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1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阅读全文]...

2022-02-11 16:11:44
  • 李白写的古诗

  • 李白,古诗文
  • 李白写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写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采莲曲》

      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2、《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静夜思》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7、《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8、《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9、《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0、《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11、《独坐敬亭山》

      合沓牵数峰,奔地镇*楚。

      中间最高顶,髣髴接天语。

      12、《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3、《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阅读全文]...

2022-02-11 03:49:24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古诗

  • 庐山,李白,诗人
  •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古诗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此诗浓墨重彩地描写庐山的景色,不仅写出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流露了诗人一方面想摆脱世俗的羁绊,进入飘渺虚幻的仙境,一方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的美好风物的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全诗风格豪放飘逸,境界雄奇瑰玮,笔势错综变化,诗韵亦随着诗人情感的变化几次转换,跌宕多姿,极富抑扬顿挫之美,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作者: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注解】:

      (1)谣:不合乐的歌,一种诗体。卢侍御虚舟: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2)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3)凤歌笑孔丘:孔子适楚,陆通游其门而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劝孔不要做官,以免惹祸。这里,李白以陆通自比,表现对政治的不满,而要像楚狂那样游览名山过隐居的生活。

      (4)绿玉杖:镶有绿玉的杖,传为仙人所用。

      (5)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此处泛指*名山。

      (6)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古天文学家认为浔阳属南斗分野(古时以地上某些地区与天某些星宿相应叫分野)。这里指秀丽的庐山之高,突兀而出。

      (7)屏风九叠:指庐山五老峰东的九叠屏,因山丸叠如屏而得名。

      (8)影落:指庐山倒映在明澈的鄱阳湖中。青黛(dài代):青黑色。

      (9)金阙(què确):阙为皇宫门外的左右望楼,金阙指黄金的门楼,这里借指庐山的石门——庐山西南有铁船峰和天池山,二山对峙,形如石门。

      (10)银河:指瀑布。三石梁:一说在五老峰西,一说在简寂观侧,一说在开先寺(秀峰寺)旁,一说在紫霄峰上。*有人考证,五老峰西之说不谬。

      (11)香炉:南香炉峰。瀑布:黄岩瀑布。

      (12)迥崖沓(tà踏)嶂:曲折的山崖,重叠的山峰。凌:高出。苍苍:青色的天空。

      (13)吴天:九江春秋时属吴国。整句诗的'意思:连鸟也难以飞越高峻的庐山和它辽阔的天空。

      (14)大江:长江。

      (15)黄云:昏暗的云色。

      (16)白波九道:九道河流。古书多说长江至九江附*分为九道。李白在此沿用旧说,并非实见九道河流。雪山:白色的浪花。

      (17)石镜:古代关于石镜有多种说法,诗中的石镜应指庐山东面的“石镜”——圆石,*滑如镜,可见人影。清我心:清涤心中的污浊。

      (18)谢公:谢灵运。

      (19)服:服食。还丹:道家炼丹,将丹烧成水银,积久又还成丹,故谓“还丹”。

      (20)琴心三叠:道家修炼术语,一种心神宁静的境界。

      (21)玉京:道教称元始天尊在天中心之上,名玉京山。

      (22)先期:预先约好。汗漫:仙人名,一云造物者。九垓(gāī该):九天之外。

      (23)卢敖:战国时燕国人,周游至蒙谷山,见一古怪之士迎风而舞。卢敖邀他同游,那人笑着说:“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不可久留。”遂纵身跳入云中。太清:太空。

      句解: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这两句是说,旭日东升,满天红霞与苍翠山色相辉映;山势高峻,连鸟也飞不到,站在峰顶东望吴天,真是寥廓无边。诗句把景色的瑰玮和秀丽,写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这两句诗写诗人登上庐山,俯视长江,抒发了一种豪迈的志趣——登临庐山高峰,放眼纵观,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还。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雄伟、壮美。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这两句的意思是,黄云万里飘浮,天色变化多端;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多姿多态,气象万千,给人以雄奇的美的感受。

      译文

    [阅读全文]...

2022-05-05 02:08:32
  • 李白古诗四句大全(精选李白古诗)

  • 李白
  • 李白与月亮就像一对好基友,李白想家时月亮陪着思念;李白独酌时月亮陪着一块喝;李白感慨释放豪情时,月亮跟着一块感叹;李白愁苦不得志时,把酒问月,虽然给不了答案,但至少可以给予安慰。

    如果把李白比作一个神话人物,笔者认为他就是孙悟空,在他的诗歌当中,上天下地都不是个事儿。究竟什么样的成长经历赋予了他这样豪迈不羁的性格,或许从远古走来的今月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脍炙人口,诗句淳朴自然,以人人都懂得口语化诗句,勾画出在特定情景中的独特感受,创造出一种清幽邈远的诗意画面,引发古今无数思念故乡读者的共鸣。

    月圆之夜,李白想家了,想回家就回呗,说得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呢?首先,在古代出行没有现在这么方便,我们有汽车、火车、高铁,还有飞机,距离在我们眼中并不是大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有没有时间回家。

    而在李白眼中,要想回家距离是问题,山高路远,车难行,搞不好在路上还能碰上劫匪。而时间就更是问题了,想想到了清代,红楼小说中的林黛玉回一次家,来回都得小半年的时间呢,李白固然是位游侠,但人家的时间也是有成本的。

    其次,还有另外一个古今通用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脸面,一事无成,回去无脸见家乡父老,更感觉对不起父母,辜负了他们对子女的期待。从这个意义上说,李白在这首诗中所表达出的思家情绪是复杂的,暗示出一种想回而不能回的无奈。

    也就是说,这首诗背后的启示意义远大于它的字面意义,这大概也是这首诗流传至今的原因之一吧。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人在孤独的时候,都希望有一个知音。李白在孤独的时候,酒是他的知音,月是他的知己,影子是他的跟班。在这首诗中,李白明明是孤独的,但围绕在他身边的酒、月和影子,顿时让人开始羡慕他。

    孤独并不可怕,它往往是一个人自我思考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的时刻。屈原的孤独成就了《离骚》,陶渊明的孤独成就了《桃花源记》,苏轼的孤独则让世人读到了前后《赤壁赋》,而李白,也是因为孤独,才成就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千古名句。

    李白在孤独的时候,学会了与自己对话,与明月交流,正是孤独中的这份豁达心境,才让李白的孤独充满了浪漫与高洁,才让李白的诗歌从大唐一路星光的走到现在。可见,一个人学会与自己对话,与孤独对话,其影响是多么的深远。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这是李白一首充满阳刚气魄的诗,这首诗的第一句,很容易让人想到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个是夕阳下空旷的大漠,一个是天山明月的壮观,不同的物象却表达出相同的味道,那就是雄浑的磅礴气势。

    恐怕这种气势只有在唐诗里才会有,唐朝发达的经济,宽松的政治环境,给予了唐朝诗人绝对的文化自信,而这种自信在李白身上尤为突出。

    李白有诗仙之称,在他的诗句里藏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你能感受到他孤独时与天地的交流,也能感受到他在豪迈时与天地间共饮的感觉。在这首诗中,将三种元素柔和在一起,勾勒出一幅苍凉悲凄的画面。

    玉门关、天山、明月每个元素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玉门关在汉代就是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的交通要道,这是一个充满边塞豪情的地方。天山与明月,一个在地,一个在天,它们一直在此岿然已久,见证了历史在此发生的所有事件,也见证了戍边战士对亲人家乡的思念,更见证了他们身死异乡的悲惨结局。

    李白由天地入手,再写到战事人事,他似乎站在天地之间,又似乎融入到人事之中,全诗读来既让人有种苍凉之感,也让人有种男儿豪迈的豁朗之感。

    李白的豪放夹杂着人事,尽管他的诗句在地图上不受控制,但他始终牢牢把控着天地与人之间斩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苏轼有名句“把酒问青天”,而李白则喜欢把酒问月。在这首诗中,李白同样进行了时空穿梭,从月的角度进行了古今对比,月还是同样的月,古今之月在空间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从变化的角度看,古今之月在时间却不同了。

    古人看不到今月,而今人亦无法体味古月,不论古今之人,还是古今之月,在时空这个大环境下,人都是渺小的一粒烟尘,匆匆来去,能够把握的就是当下的月光,对酒当歌,让月光长驻,享受眼前能抓住的东西,或许对于不得志的人算是一种解脱。

    李白对仕途也曾十分的向往,并且一度深入权力的中央,但他始终保持了一份纯真,没有背弃自己所追求的那个充满天真的理想。太实在的人在仕途始终是不好混的,在他们的眼中,黑白分得太清楚,而世界常常又是黑白不明的,非黑即白的理论并不适合俗世。

    但又不得不说,历史的正义之感都是出自那群黑白分明的人,不愿背弃那个被世人视作乌托邦的理想,才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咖。李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才使他成为一个难以超越的神话。

    [阅读全文]...

2022-06-23 16:47:35
  • 李白望天门山古诗鉴赏

  • 李白
  •   望天门山赏析,本诗是一首写景诗,主要描绘大自然的壮丽风光,体现了作者豪迈的情怀,和乐观的心情。本文李白望天门山赏析由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导读:

      这是一篇写景的作品,是作者在游览美丽河山时心情大好的情况,写出的一篇名作!其原文如下: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字词解释:

      1,天门: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江*,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2,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3,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4,开:劈开,断开。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6、回:回漩,回转。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7、*青山:分别指博望山和梁山。

      8、出:突出,出现。

      9、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望天门山原文翻译:

      雄伟的天门山被长江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青山相对耸立着拔地而起,一叶孤舟从太阳旁边飞速飘来。

      望天门山背景:

      《望天门山》是李白开元十三年(725)乘船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初次见到天门山有感而发,并没有什么特别用意。

      望天门山主旨:

      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乐观豪迈的感情。

      望天门山艺术特色:

      1,“望”。这是一首江行写景的七绝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之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2,山水互为映衬。诗中的山水是紧密关联,互为映衬的。楚江浩荡,似乎把“天门”冲“开”,而“天门中断”使楚江得以奔腾而出。天门两峰横夹楚江,而楚江激流穿越天门。山依水立,水由山出,山水相连,景象壮观。“碧水东流”为山峰所遏制,故至天门而回旋,山为水开,水为山回,互为制约,又融为了一体。“相对出”的“*青山”,与水中的“孤帆一片”,点面结合,动静相衬,构成一幅完整而动人的画面。通览全诗,山形水势,或合说,或分写,或明提,或暗示,密切相关,互映互衬,展现出了极为宏阔壮观的景象。

      望天门山字词赏析:

      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描绘出从*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豪迈、奔放、自由洒脱、无拘无束。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之托可马克市),李白即诞生于此。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峰。

      后世将李白和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以上这篇李白望天门山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尽在:大全 !

    [李白望天门山鉴赏]

    [阅读全文]...

2022-07-18 03:27:15
当前热门
李白笔下与大山有关的古诗 - 句子
李白笔下与大山有关的古诗 - 语录
李白笔下与大山有关的古诗 - 说说
李白笔下与大山有关的古诗 - 名言
李白笔下与大山有关的古诗 - 诗词
李白笔下与大山有关的古诗 - 祝福
李白笔下与大山有关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