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字的唐诗古诗

关于庭字的唐诗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庭字的唐诗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庭字的唐诗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庭字的唐诗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30) 语录(7) 说说(17) 名言(535) 诗词(1k+) 祝福(1) 心语(51)

  • 关于唐诗的古诗

  • 唐诗,文学
  • 关于唐诗的古诗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接下来小编整理了关于唐诗的古诗,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1、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骆宾王《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4、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9、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0、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5、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6、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玉树和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7、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8、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0、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1、李白《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3、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4、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5、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6、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7、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8、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9、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0、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1、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2、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3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4、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5、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36、白居易《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7、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38、李绅《悯农》(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9、李绅《悯农》(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40、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1、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2、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3、李商隐《乐游原》:向晚意不适,趋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

      44、罗隐《蜂》: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5、胡令《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6、范仲淹《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7、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8、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9、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阅读全文]...

2022-04-10 17:57:08
  • 寒食古诗唐诗朗读80句

  • 唐诗,经典
  • 唐诗《寒食》

      《寒食》

      年代:唐作者:韩翎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赏析:

      此诗只注重寒食景象的描绘,并无一字涉及评议。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不但造语新颖,富于美感;而且两字有阴*阳*的音调变化,谐和悦耳。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光。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热闹繁华,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与第一句一样,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当时的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到柳。同时也关照下文“以榆柳之火赐*臣”的意思。

    [阅读全文]...

2022-03-21 16:23:12
  • 唐诗望洞庭讲解

  • 唐诗
  • 唐诗望洞庭讲解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意思:洞庭湖的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湖面*静好像铜镜没有打磨。远望洞庭湖的君山和湖水,好似白银盘中托着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简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只有真心观察,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情意。

    [阅读全文]...

2022-03-19 21:33:09
  • 写鱼的诗句古诗(唐诗关于鱼的诗句)

  • 唐诗
  • 文/唐文玺

    上岸不得活,

    生长于水国。

    畅游江湖海,

    美味现餐桌。

    稚子求鱼

    文/空心菜

    山村溪涧涓流缓,

    清水浮鱼自在游。

    稚子偷瞄忙相约,

    提竿备饵美肴求。

    七绝 痛失金鱼

    文/永不言弃

    西风漫卷雨敲窗,

    喂养金鱼痛失双。

    长夜不眠难悟道,

    嗟来拒食困于缸?

    七绝 怜鱼

    畅游碧水乐如仙,

    误入金钩别洞天。

    莫道红尘皆雅士,

    煎蒸破肚几人怜?

    文/程魁星

    才抛饵食入江流,

    就见浮漂水面游。

    莫笑鱼儿频嘴急,

    人间几个不贪钩。

    文/杜烜

    东躲*水里游,

    *生最怕尔垂钩。

    贪心一旦任由去,

    岁月匆匆命恐休。

    钓鱼

    文/程魁星

    碧水蓝天白鹭飞,

    金秋时节鲤鱼肥。

    风和日丽心开锁,

    入护银鳞映夕晖。

    文/郑剑*

    江河湖海尽酣游,

    骇浪惊涛壮志酬。

    唯恐人间多诱惑,

    一朝落网悔无休。

    【浣溪沙】鱼

    (一)

    文/山人

    轻逐水波浸绿苔,

    [阅读全文]...

2022-01-18 23:43:13
  • 唐代古诗大全(100首最著名唐诗)

  • 唐诗
  •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一本《全唐诗》,二千二百余名诗人,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许多诗人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土中,唯有诗作,永远流传。

    诗词君总结100位唐代诗人,一人一句经典唐诗,值得一辈子收藏!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野望》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杳杳寒山道》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长安古意》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在狱咏蝉》

    宁为百夫为,胜作一书生。——《从军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代悲白头翁》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题大庾岭北驿》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独不见》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汾上惊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白日依山尽,黄江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送魏万之京》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春泛若耶溪》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终南望余雪》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黄鹤楼》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小长干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送崔九》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元结《石鱼湖上醉歌》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寒食》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省试湘灵鼓瑟》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早朝大明宫》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宿》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寻陆鸿渐不遇》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听筝》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丹阳送韦参军》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过山农家》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题红叶》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征人怨》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除夜宿石头驿》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阅读全文]...

2022-01-14 14:24:56
  • 五言唐诗有哪些(唐五言诗大全古诗)

  • 唐诗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十个字**无奇,却营造出了阔大幽远的境界,凝结了人类的脉脉相思。广阔无边的海面上,一轮明月升起。诗人用“生”不用“升”,一方面说明月初升时仿佛凭空诞生,另一方面暗示内心相思之情猛然产生。世间的人,各处一方,然而明月升起之时,每个人抬头仰望,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明月将天各一方的人联结在了一起。

    明月皎洁,按说应该是一个美好的夜晚,但是诗中的主人公却生起了怨气,因为这美好的明月,让他思念起了心爱的人。再美好的明月,没有相爱的人一起欣赏,就只会惹人相思,让人伤心。因为相思,就睡不着觉,于是就怨恨起,这夜为什么这么长。

    月光与烛光,让房间里亮堂堂的,满屋的光让房间显得特别大,反衬出主人公形单影只的孤独,所以主人公要吹灭蜡烛,他还感受到了露水滋润带来的寒凉。“灭烛”、“披衣”将相思情状写得活灵活现,“光满”、“露滋”是主人公孤独寂寞外化出来的感受。

    人一看到美好的事物,最想的就是与心爱的人分享,所以主人公便想捧起一捧美丽的月光,赠与心爱的人,然而,心爱的人远在天涯,月光也无法捧起,所以主人公只能回到床上睡觉,只期望能在梦中与心爱的人相会。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闻一多先生评其“淡到看不见诗”。

    淡到看不见诗还是好诗吗?是的,因为它回到了生活的本真,它不是去远方寻找诗意,而在生活中发现诗意,它回到了生活最纯朴的快乐。

    诗的开篇,便起得极简淡自然,故人准备了鸡和黄米饭,邀请我到乡间他的家里做客。没有一个多余繁复的字。

    来到乡间,诗人便描写了乡间的风景。村庄隐隐,被绿树环抱掩映,显出来种静谧之美,村庄之外,一脉青山横斜出去。这两句写景极富画意,率然天成。*树远山,以色彩之浓淡点染(“绿”浓“青”淡),写村庄的周围的环境,以线条的变化勾勒(树“合”山“斜”)。

    第三联写诗人与友人对饮的情状。他们将房屋的窗户打开,面对着空阔的打谷场喝酒,家中的环境往往是逼仄的,所以要打开窗户。一打开窗户,视界顿时开阔,外面的绿树青山,让人的内心更加愉悦透亮。他们畅饮聊天,聊的不是时事政治,不是功名世路,而是桑麻农事,聊的是生活的本真一蔬一食。

    酒足饭饱,诗人要离去了,但他显然还沉醉在这样纯朴的快乐之中,于是便与主人相约,等到重阳那天,我还来这里,一起对菊饮酒。这一次已经不是主人相约,而是诗人主动来“就”,可见孟浩然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快乐。

    当孟浩然经历了“不才明主弃,多病帮人疏”之后,他在农家饮乐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第一次离开故乡时所写的诗,这首诗写得气势磅礴、想象瑰丽,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仙的独特魅力。

    诗的首联,叙述诗人从蜀地乘船来到了荆门,进入了古楚国的地界。

    荆门是高山与*原的分野,随着船进入*原,高山渐渐远去消失,只有长江在广阔的*原大荒上奔流。本来,山是静的,动的是诗人,但李白用“随”、“尽”二字,仿佛动的是群山,群山随着*野的侵入,渐渐远去消失,于是天地变得广阔无边。在这里,李白成了静观者,仿佛天地变换都在诗人胸中。这两句诗展现出李白包举宇内的广阔胸怀,充满着一种豪情万丈的力量。

    月下飞天镜,明月倒映在长江中,仿佛一面明净的镜子,因为船行长江之上,江水中的明月也随着船而走,看起来就像一面会飞的镜子。云生结海楼,江上云霞缭绕,变换出各种瑰丽的景象,就像海市蜃楼。这一联写得极其浪漫瑰丽,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那奇异的想象力。

    最后,诗归结到了乡思上来,诗人离家万里,故乡的人和事都已经远去,只有这从故乡流出来的长江水,依然万里相送。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的《山居秋暝》,写出了一种空澄明净的人生美学,诗中的空山,不仅仅是环境描写,而是他内心的象征。

    一场秋雨,洗过黄昏的终南山,让山变得清新,让人的内心无比愉悦。明月穿过松林照下,清流的泉水在石头上流淌。竹林中传来一阵喧闹声,那时洗衣服的少女回家了,小湖上莲叶颤动,那时打渔人在下船打渔。且任那春天的美景逝去,这秋天的景色同样美好,古人常劝山中的王孙出山求官,却不知这山中的美景更能让人留下来。

    王维的内心,就像这空山,被新雨洗得清新明亮,山间的明月,石上的清泉,便是了无挂碍的内心,清澈透明,愉悦自足。然而这种空明澄澈,不是超凡脱俗,不是绝去红尘,在这空山之中,还有浣女,还有渔人,但诗人与他们保持了一个舒适的距离,这个距离,不会让王维脱离人世,成为世外高人,也不会让王维堕入红尘,成为红尘禄蠹。

    人往往有两个极端,一是沉沦世俗,被红尘欲望裹挟,一是超越一切,成为太上忘情之人。实际两者都是执著,一个执著于欲望,另一个执著于超越欲望,而王维既不沉沦,也不超越,而是自由地游走于两者之间,形成他自己的风流。

    最后两句也不可轻看,人生最大的两个遗憾,一是时光易逝,一是功名未就。古人常用春光逝去来感叹时光流逝,而王维却”随意春芳歇“,春天逝去了也就逝去了,这秋天的美景,同样让人快乐,每段人生有每段人生的精彩,不必执著于过去。”王孙自可留“则是用典来阐明诗人对功名的态度,古人劝山中王孙出山做官,而王维却说这山中的美景值得王孙留下来。

    王维用人生的美学态度,破解了人生的两大遗憾。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别的诗人用诗来言志忬怀,而王维用诗来表达他的人生美学。

    对于我来说,《终南别业》并不是一首简单的山水隐逸诗,而是一首充满人生哲学的诗,诗中有一种美的人生态度,将生活上升到了美的高度。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王维从中年便喜欢“道”,晚年终于安家在终南山边上。对于王维来说,这个“道”应该就是“佛道”,这也是王维被称为诗佛的原因,但王维诗中的意境虽与佛家相*,但他并不像诗僧那样用诗来写佛家的道理,而是更多写他生活的意趣,写他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美。所以我觉得王维的“道”,是生活之道,是美学之道,是怎样让人生自由自在的道。

    兴来每独往,盛事空自知。他内心兴致好的时候,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这种美好的感觉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孤独在别的诗人那里是痛苦的,是难以忍受的,但在王维这里,却是快乐的。他享受孤独,享受孤独中自我的自由自在。他不需要别人来使完满,他自己就是完满的存在。只有自我的完满,才能真正地享受孤独。

    于是,他一个人觉着溪水前行,直到尽头,他坐在石头上,看云慢慢升起。他在自然中感受到美的真谛,在天地之大美中升华人生。

    最后一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他偶然遇到一位山林中的老人,便在一起谈笑,以至于忘掉了回家的期限。最后这一联,看似不经意,却依然包含人生哲理。王维在与老人的谈笑中,忘掉了回家期限,就是在生活的美中,忘掉了人生的各种限制。

    一个“期”字,恰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个人的自我的期望,家人对你的期望,社会对你的期望,这些都是人生的限制,使你不得不活成别人的样子。忘掉这些外在的期许,人生便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活法。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古代的诗人很少写妻子,就算写,他们也不会去写妻子的美,这是受古人的伦理思想所限制的,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情欲投身在烟花女子身上,但不会在诗中写自己对妻子的情欲。

    在这样的情况下,杜甫的《月夜》就显得犹为难得,他正面写了妻子的美,这种美的背后,潜藏着男人对女人的情欲。

    这首诗写的是杜甫在长安是对远在鄜州的妻子的想念。开篇从想象写起,诗人想,今夜明月当空,远在鄜州的妻子只能独自一个人望着月亮,那看见尚小的儿女,还不理解母亲对长安的父亲的思念。夜空中的雾气,浸湿了妻子的鬓发,妻子的香气散播在雾气中,明月的清辉撒在妻子的玉臂上,透出阵阵寒冷。什么时候才能一起依偎有窗前,让明月照干彼此的泪痕。

    这一首诗让我们看到了杜甫的深情,是丈夫对妻子的深情,这里的妻子,不仅仅是伦理上的妻子,还是情欲上的妻子,是红玫瑰与白玫瑰统一于一体的妻子。这种深情集中体现在“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一联中,在这一联的描写中,着重呈现了女性身体的美感。身体的幽香挑动着嗅觉的欲望,湿润的云鬟、洁白的玉臂,挑动着触觉的欲望。妻子在明月下久久贮立的身姿,变成一纯粹美感的画面,画面背后,是诗人杜甫爱怜的目光。

    欧丽娟在《原来唐诗可以这样读》一书说:“(妻子的形象)被赋予浓厚的感官美与感觉性,呈现女体在嗅觉、触觉、视觉上的细腻质感,引向一种原始情欲的范畴。”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其时好友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了依靠,于是离开成都,来到了忠州。

    诗的开篇,从*处小处写起,江岸上,微风吹拂着细草,夜幕下,停泊着一艘桅杆高高的小船。这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个人处境,“细”、“微”、“危”、“独”四字,不仅准确地写出了杜甫旅夜独宿的情景,还暗含着他孤寂悲凉的心境。这夜幕下的孤舟,便是诗人的化身。

    到第二联,诗人突然转入极大极远的景象,原野无限广阔,满天星斗低垂,明月倒映在长江中,仿佛在随着长江奔流。这一联境界壮阔气势磅礴,与首联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现出一种动人心魄的美,传达出杜甫在逆境中的博大胸怀和兀傲不*的感情。

    第三联写诗人的现实处境,使用的是反讽的笔法,我的声名岂是因为诗文而显著,官位倒的确是因为老病而退休了。实际是,杜甫的名声本就是因为诗文而显著的,但是杜甫更希望自己是因为建功立业成名,而不希望自己因诗文成名,他的官位是被皇帝罢免的,老病只是托辞。这种反讽,透露出杜甫内心的不*,他看到国家艰难,想为国立功,但现实却给他开了个玩笑。

    最后,杜甫用沙洲上的鸥鸟,来比喻人生的处境,他在这世上漂泊,就像那无处依靠的鸥鸟。

    整体来说,这首诗是写诗人对命运控诉,对人生处境的无奈,但诗中壮阔的景象,让人感到杜甫虽处危苦穷促之境,却依然眼界阔大,胸怀广阔。诗中的情感悲慨却不衰颓,诗中有一种强大的内心力量,这也是杜甫人格伟大的地方。

    [阅读全文]...

2022-03-05 02:56:39
  • 温庭筠《商山早行》唐诗鉴赏

  • 唐诗
  • 【作品介绍】

      《商山早行》选自《温飞卿诗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诗作。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原文】

      商山⑴早行

      晨起动征⑵铎(duó),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⑶(hú)叶落山路,枳(zhǐ)花明(照)驿墙⑷。

      因思杜陵⑸梦,凫⑹(fú)雁满回塘⑺。

      【注释】

      ⑴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2]

      ⑵动征铎: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⑶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2]

      ⑷枳花明驿墙:个别版本(如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作“枳花照驿墙”,有人认为“照”是错误的(见《枳花明驿墙——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指瑕》)。明:使……明艳。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驿(yì)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意思是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⑸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意思是说: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⑹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往北飞,秋往南飞。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⑺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白话译文】

      黎明起床,车马的铃铎已震动;一路远行,游子悲思故乡。

      鸡声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依稀,木板桥覆盖着早春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的泥墙上。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鸭和鹅,正嬉戏在岸边弯曲的湖塘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他曾任隋县尉,徐商镇襄阳,他被辟为巡官。据夏承焘《温飞卿系年》,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公元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当年温庭筠四十八岁。自长安赴隋县,当道出商山。此诗当是温庭筠此次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所作。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他久困科场,年*五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说不上有太好心绪,且去国怀乡之情在所不免。

      【赏析】

      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宋代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欧阳修请他举例说明,他便举出这两句和贾岛的“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并反问道:“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岂不见于言外乎?”(《六一诗话》)明代李东阳进一步分析说:“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音韵铿锵”,“意象具足”,是一切好诗的必备条件。李东阳把这两点作为“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紧关物色字样”的从属条件提出,很可以说明这两句诗的艺术特色。所谓“闲字”,指的是名词以外的各种词;所谓“提掇紧关物色字样”,指的是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的选择和组合。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虽然在诗句里,“鸡声”、“茅店”、“人迹”、“板桥”都结合为“定语加中心词”的“偏正词组”,但由于作定语的都是名词,所以仍然保留了名词的具体感。例如“鸡声”一词,“鸡”和“声”结合在一起,完全可以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茅店”、“人迹”、“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古时旅客为了安全,一般都是“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诗人既然写的是早行,那么鸡声和月是必然要体现的。而茅店又是山区有特征性的景物。“鸡声茅店月”,把旅人住在茅店里,听见鸡声就爬起来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起身赶路的特征都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出来。

      同样,对于早行者来说,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也都是有特征性的景物。作者于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也算得上“早行”了;然而已经是“人迹板桥霜”,这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写的是刚上路的景色。商县、洛南一带,枳树、槲树很多。槲树的叶片很大,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而这时候,枳树的白花已在开放。因为天还没有大亮,驿墙旁边的白色枳花,就比较显眼,所以用了个“照”字。可以看出,诗人始终没有忘记“早行”二字。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杜陵梦”,补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尾照应;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景与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整理:zhl201608

    [阅读全文]...

2021-12-04 07:57:47
  • 有关荷花的诗句古诗(描写荷花的唐诗)

  • 荷花,唐诗
  • 夏天,是荷花盛开的季节。

    荷花,还有几个好听的名字,如芙蕖、莲花、水芝、菡萏(hàndàn),光听名字,就很美了。

    在炎炎夏日中,万物皆受炙烤,只有那池中的荷花,迎着烈日,开得正好。

    微风吹过,清香扑鼻,让烦躁的内心为之一爽。

    如今,已是夏天,暑热躁心,不如来读一读荷花的诗词,清爽你的夏日。

    夏天,花木阴阴正可人。

    但是,最吸引眼球的,还是荷花。

    朱自清说: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

    在燥热的天气中,那一塘荷花治愈了朱自清,也治愈了许多在夏夜躁热的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卜算子·*间再作》

    宋·葛立方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

    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

    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南歌子·荷盖倾新绿》

    宋·程垓

    荷盖倾新绿,榴巾蹙旧红。

    水亭烟榭晚凉中。

    又是一钩新月、静方栊。

    丝藕清如雪,橱纱薄似空。

    好维今夜与谁同。

    唤取玉人来共、一帘风。

    《鹧鸪天·赏荷》

    宋·蔡松年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

    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夏天,在江南等水乡等地,有一项诗意的活动——采莲。

    采莲的多是女子,她们撑一只小船,行在荷花塘中。

    女子的温柔与娇娋,与盛开的荷花,那么相衬,有时候,她们还会碰到心仪的郎君: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在荷塘里,藏着采莲女们最快乐的夏日。

    《西洲曲》(节选)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阅读全文]...

2022-06-29 09:43:41
  • 温庭筠《咸阳值雨》唐诗鉴赏

  • 唐诗
  •   【原文】

      咸阳值雨⑴

      咸阳桥上雨如悬⑵,万点空濛隔钓船⑶。

      还似洞庭春水色⑷,晓云将入岳阳天⑸。

      【注释】

      ⑴咸阳:唐京兆府属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值:遇到,逢着。

      ⑵咸阳桥:即西渭桥。汉建元三年(前138年)始建,因与长安城便门相对,也称便桥或便门桥。故址在今咸阳市南。唐代称咸阳桥,当时送人西行多于此相别。唐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⑶空濛:一作“空蒙”,指细雨迷茫的样子。唐杜甫《渼陂西南台》:“空濛辨渔艇。”钓船:渔船。宋黄庭坚《次韵张仲谋过酺池寺斋》:“我梦江湖去,钓船刺芦花。”“万点”全句谓大雨密集形成的空濛烟雾隔断视线,看不见渭河对岸的钓船。

      ⑷还:一作“绝”。洞庭:指洞庭湖。

      ⑸将:携带。岳阳天:岳阳楼在洞庭湖边,可俯瞰洞庭春色。

      【白话译文】

      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渭河对岸那泊着的钓鱼船被这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如画。

      眼前这烟水空濛的景色多么像初春时节洞庭湖上那烟波浩渺的景致;还有那沉沉的暮霭,好像正驮载着水气缓缓地向岳阳城的上空飘去,真是美极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咸阳,但基于往日游洞庭湖的经历。温庭筠于唐宣宗大中元年(847年)春曾游洞庭湘中,有《次洞庭南》(今存佚句一联),《咸阳值雨》当在其后作。

      【赏析】

      这是一首对雨即景之作,明快、跳荡,意象绵渺,别具特色。咸阳桥在长安北门外的渭水之上,是通往西北的交通孔道。古往今来,有多少悲欢离合、兴废存亡的历史在这里幕启幕落。然而诗人此番雨中徜徉,却意度闲适,并无愁眉锁眼之态,笔墨染出,是一派清旷迷离的山水图景。

      首句入题。“咸阳桥”点地,“雨”点景,皆直陈景物,用语质朴。句末炼出一个“悬”字,便将一种雨脚绵延如帘箔之虚悬空际的质感,形象生动地传出,健捷而有气势,令人神往。接下一句,诗人把观察点从桥头推向远处的水面,从广阔的空间来描写这茫茫雨色。这是一种挺接密衔的手法。“万点”言雨阵之密注。“空濛”二字最有分量,烘托出云行雨施、水气蒸薄的特殊氛围,点出这场春雨所引起的周围环境的色调变化来。用笔很像国画家的晕染技法,淡墨抹出,便有无限清蔚的佳致。这种烟雨霏霏的景象类似江南水乡的天气,是诗人着力刻画的意境,并因而逗出下文的联翩浮想,为一篇转换之关键。“钓船”是诗中实景,诗人用一个“隔”字,便把它推到迷蒙的烟雨之外,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像是要溶化在设色清淡的画面里一样,有超于象外的远致。

      前两句一起一承,围绕眼前景物生发,第三句纵笔远扬,转身虚际,出人意外地从咸阳的雨景,一下转到了洞庭的春色。论地域,天远地隔;论景致,晴雨不侔。实现这两幅毫不相干的水天图画的联结转化的媒介,乃是存在于二者之间的某种共同点—即上面提到的烟水空蒙的景色。这在渭水关中也许是难得一见的雨中奇观,但在洞庭泽国,却是一种常见的色调。诗人敏感地抓住这一点,发挥艺术的想象,利用“还似”二字作有力的兜转,就把它们巧妙在联到一起,描绘出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来。洞庭湖为海内巨浸,气蒸波撼,吞天无际。在诗人看来,湿漉的晓云好像是驮载着接天的水气飘进了岳阳古城的上空。这是极其壮观的景象。“将入”二字,可说是笔挟云涛。

      作者着意描写巴陵湖畔的云容水色,其目的在于用它来烘托咸阳的雨景,使它更为突出。这是一种借助联想,以虚间实,因宾见主的借形之法,将两种似乎无关的景物,从空间上加以联系,构成了此诗在艺术上的特色。

    [阅读全文]...

2021-11-28 15:31:30
庭字的唐诗古诗 - 句子
庭字的唐诗古诗 - 语录
庭字的唐诗古诗 - 说说
庭字的唐诗古诗 - 名言
庭字的唐诗古诗 - 诗词
庭字的唐诗古诗 - 祝福
庭字的唐诗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