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婵娟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小婵娟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小婵娟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小婵娟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婵娟诗词赏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对人们的美好祝福,希望你们在意的人能 够*安长久,哪怕相隔千里,也能够一起欣赏这皎洁月光的美好。下面是由小 编为大家整理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词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宋神宗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明月几时有?”这在九百年前苏轼的时代,是一个无法回答的谜,而在今天科学家已经可以推算出来了。乘风入月,这在苏轼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在今天也已成为现实。可是,今天读苏轼的词,读者仍然不能不赞叹他那丰富的想象力。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从艺术成就上看,此篇属于苏词代表作之一。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在格调上则是“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胡寅《酒边词序》),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相关阅读】我爱记常识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
A、月亮
B、姻缘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来的喜事是:(C)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浮生共憔悴,壮岁失婵娟。——李煜《书灵筵手巾》
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宋之问《绿竹引》
婵娟罗浮月,摇艳桂水云。美人竟独往,而我安得群。 ——李白《禅房怀友人岑伦》
还是春风客路,对花时、空负婵娟。——赵长卿《画堂春·辇下游西湖有感》
珠楼缈缈,人月两婵娟,尊前月,月中人,相见年年好。——毛滂《蓦山溪·元夕词》
随人全不似婵娟,桂花影里年年见。——毛滂《踏莎行·碧树阴圆》
亭前秋雨馀,明月来婵娟。——王之道《月台》
秋月婵娟,皎洁碧纱窗外,照花穿竹冷沉沉,印池心。——李珣《酒泉子·秋月婵娟》
却恨婵娟成两处,清尊无分共中秋。——陈文蔚《子京以长篇告别值予欲出一绝谢之》
月圆,人几时圆?不似他南楼上斗婵娟。——关汉卿《双调·新水令》
对婵娟、从此话离愁,金尊里。——辛弃疾《满江红·风卷庭梧》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罗袖婵娟似无力,行拾落花比容色。——王翰《春女行》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杜荀鹤《*怨》
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柳永《戚氏·晚秋天》
蹴鞠当场二月天,仙风吹下两婵娟。——钱福《蹴鞠》
虎口何婉娈,女媭空婵娟。——李白《古风其五十一·殷后乱天纪》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楚香罗袖,谁伴婵娟。——史达祖《玉蝴蝶·晚雨未摧宫树》
缥缈疑仙乐,婵娟胜画图。——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晓寻南塔路,乱竹低婵娟。——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婵娟两鬓秋蝉翼,宛转双蛾远山色。——白居易《井底引银瓶》
皎皎千婵娟,盈盈翠红围。——汪元量《宋宫人分嫁北匠》
芭蕉丛畔碧婵娟,免更悠悠扰蜀川。——司空图《狂题十八首》
去国婵娟意可怜,新恩慰藉情难足。——姚鼐《秦帝卷衣曲》
建木谁能*,射干复婵娟。——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玉堂挂珠帘,中有婵娟子。——寒山《诗三百三首》
孙郎何处得授受,长江秋霁印婵娟。——方回《听孙链师琴》
婵娟玉貌二八馀,自怜颜色花不如。——权德舆《薄命篇》
亦有少妇破瓜年,春闺无伴独婵娟。——李德裕《鸳鸯篇》
问何如,歌窈窕,舞婵娟。——辛弃疾《最高楼·金闺老》
一自香魂招不得,只应江上独婵娟。——李商隐《和人题真娘墓》
惜哉效颦客,心想劳婵娟。——钱起《诏许昌崔明府拜补阙》
撩乱云峰好赋诗,婵娟水月堪为喻。——皎然《与李司直令从荻塘联句》
物外烟霞为伴侣,壶中日月任婵娟。——吕洞宾《七言》
婵娟天上月,的醿草间露。——刘基《旅兴(四十首)·忡忡坐虚室》
信宿婵娟飞雪度,能使玉人俱掩嫭。——张九龄《奉和圣制瑞雪篇》
遥知婵娟客,与我笑一俱。——郦权《木樨》
碧落谁分造化权,结霜凝雪作婵娟。——徐夤《月》
海涛拥出烂银盘,千里婵娟共今夕。——黄庚《题东山玩月图》
一言开蠖濩,千里对婵娟。——方岳《式贤和杜夔府百韵过余秋崖下大篇舂容笔力乃》
赤龙并驾参婵娟,万古日月悬中天。——贡师泰《金溪县葛烈女庙》
祖龙*六国,后宫罗婵娟。——文静玉《秦沟粉黛砖砚诗》
良宝委短褐,闲琴独婵娟。——陈子昂《赠赵六贞固二首》
汉城应期破镜时,胡尘万里婵娟隔。——陈陶《关山月》
贾客不爱月,婵娟闲沧洲。——陈陶《海昌望月》
梦觉青楼最可怜,婵娟素魄满寒天。——权德舆《旅馆雪晴,又睹新月,众兴所感,因成杂言》
老子忆山心暂缓,退公闲坐对婵娟。——令狐楚《郡斋左偏栽竹百馀竿炎凉已周青翠不改而为墙垣…之趣》
含情慷慨谢婵娟,江上芙蓉各自怜。——梁启超《纪事二十四首·含情慷慨谢婵娟》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1、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2、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3、归去:回到天上去
4、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5、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6、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7、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8、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 雕饰华丽的门窗。
9、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10、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
11、但:只。
12、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比得上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词人无理地埋怨明月说:“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借用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m.ju.51tietu.net)。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天上人间,共此良辰。
中秋,是中国民间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不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举头望月,与千里共婵娟,与天涯共此时。
中秋,最美是团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说点闲话、拉拉家常,便是一个团圆美满的佳节。
中秋,最无言是相思。在团圆的时刻,总有不能归家的游子、难以相聚的恋人。思念的时候,让爱先回家。
中秋明月满,人间天涯共此时!今日,让我们在最美的中秋诗词里,寄一份情思,送一份关怀,道一声祝福,愿人间相聚,月圆人更圆!
最著名的中秋诗词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圆月下,苏轼形单影只,对月怀人,写下了这首最经典的中秋之作。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
团圆的人,把酒对青天;思念的人,举杯邀明月。从古至今,这轮明月,寄托了太多人的思念。
最从容的中秋诗词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
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今宵楼上一尊同,
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
路也难通,信也难通。
满堂唯有烛花红,
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不是每个中秋都有月亮,也不是每一刻都十分美好。
与其遗憾不已,不如举杯饮酒,从容歌唱。岁月的一朝一夕,一城一池,无不在每一段寻常的生活中,每一个从容的微笑里。
今年中秋,若无法团圆,也愿你能抱着从容之心,把愁绪酿成酒,一杯敬满园金菊,一杯敬缺月梧桐。
最灵动的中秋诗词
《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在浪漫的中国人眼里,月亮不只是一轮清冷的月亮。它有月宫、有嫦娥、有玉兔还有蟾蜍,既神秘,又增添了一些趣味。
中秋佳节,我们抬头看月亮的时候,也会不禁想起这些趣事。
如此祥和美好的时刻,会随着一个人年岁的增长,而变得愈加清晰深刻。而这样的美好的记忆,也是中秋的一件小确幸。
最美妙的中秋诗词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千里共婵娟的上一句是什么?
最佳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怨》是唐末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代宫女抒怨的代言诗,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
《*怨·早被婵娟误》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前言】
《*怨》是唐末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代宫女抒怨的代言诗,载于《全》卷六百九十一。此诗含有自叹无人赏识之意。首联写因貌美而入宫,受尽孤寂,不愿梳妆;颔联写取宠不在容貌,因而不必妆扮了;颈联写景,春风骀荡,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借以烘托春心受残,寂寞空虚的情感;末联写往日之悲苦,更露其怨情。其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两句是历来为人所推崇的名句。
【注释】
⑴《全唐诗》此诗题下注:一作周朴诗。
⑵婵娟:形容姿容、形态美好。
⑶慵:懒。
⑷若为容:如何去妆饰自己。《·国风·卫风·伯兮》“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⑸碎:形容鸟鸣声纷纭杂沓,非一鸟独鸣,而是数鸟共语。
⑹越溪女:指西施浣纱时的女伴。
⑺芙蓉:莲花。
【翻译】
早年因为容貌美丽被误选入宫中;想要对镜梳妆打扮却又意态懒慵。承蒙君王宠爱不在于美丽的容貌,那教我如何还有心思去梳妆饰容。春风和煦温暖鸟儿啼声清脆悦耳;正午艳阳高照花影才会叠叠重重。每年此时我都会想起乡间的女伴,怀念当年自由欢快地采撷着芙蓉。
【赏析】
历来写宫怨的诗大多不着“春”字,即使是写*之怨的,也没有一首能像杜荀鹤这首那样传神地把“春”与“宫怨”密合无间地表现出来。
前两句是发端。“婵娟”,是说容貌美好。宫女之被选入宫,就因为长得好看,入宫以后,伴着她的却只是孤苦寂寞,因而拈出一个“误”字,慨叹“今日在长门,从来不如丑”(于濆《宫怨》)。此刻,她正对着铜镜,顾影自怜,本想梳妆打扮一番,但一想到美貌误人,又不免迟疑起来,懒得动手了。上句一个“早”字,仿佛是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深长的叹息,说明自己被误之久;次句用欲妆又罢的举动展示怨情也很细腻。这两句在*淡之中自有自然、深婉的情致。
三、四句用的是流水对,上下句文意相续,如流水直泻,一气贯注,进一步写出了欲妆又罢的思想活动。“若为容”是“怎样打扮”的意思,这里实际上是说打扮没有用。宫女说:“既然被皇上看中并不在于容貌的美好,那么,我再打扮又有什么用呢?”言外之意,起决定作用的是别的方面,例如勾心斗角、献媚邀宠等。
五、六句忽然荡开,诗笔从镜前宫女一下子转到室外春景:春风骀荡,鸟声轻碎,丽日高照,花影层叠。这两句写景,似乎与前面描写宫女的笔墨不相连属,事实上,仍然是围绕着宫女的所感(“风暖”)、所闻(“鸟声”)与所见(“花影”)来写的。在欲妆又罢的一刻,透过帘栊,暖风送来了动听的鸟声,游目窗外,见到了“日高花影重”的景象。临镜的宫女怨苦之极,无意中又发现了自然界的春天,更唤起了她心中无春的寂寞空虚之感。景中之情与前面所抒写的感情是一脉相承的。
“风暖”这一联设色浓艳,《诗人玉屑》(卷三)把它归入“绮丽”一格。风是“暖”的;鸟声是“碎”的──所谓“碎”,是说轻而多,唧喳不已,洋溢着生命力,刚好与死寂的境界相对立;“日高”,见出阳光的明丽;“花影重”,可以想见花开的繁茂。绮丽而妙,既写出了盛春正午的典型景象,反衬了怨情,又承上启下,由此引出了新的联想。
眼前声音、光亮、色彩交错融合的景象,使宫女想起了入宫以前每年在家乡溪水边采莲的欢乐情景:荷叶、罗裙,一色裁成,芙蓉似脸,脸似芙蓉,三人一队,五人一群,溪声潺潺,笑语连连。“越溪”即若耶溪,在浙江绍兴,是当年西施浣纱的地方,这里借指宫女的家乡。这两句以过去对比当下,以往日的欢乐反衬出此时的愁苦,使含而不露的怨情具有更为悠远的神韵。诗的后四句虽是客观的写景与叙事,然而揭开字句的帷幕,却可以听到宫女隐微而又极其伤痛的啜泣之声。
从诗的意境来看,《*怨》似不只是诗人在代宫女寄怨写恨,同时也是诗人的自况。人臣之得宠主要不是凭仗才学,这与宫女“承恩不在貌”如出一辙;宫禁斗争的复杂与仕途的凶险,又不免使人憧憬起民间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与宫女羡慕越溪女天真无邪的生活又并无二致。它不仅是宫女之怨情,还隐喻当时黑暗政治对人才的戕杀。
这首诗以“风暖”一联饮誉诗坛,就全篇而论,也是一首意境浑成的好诗。
关于小草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草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2、独倚栏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如剪。——宋·谢逸《蝶恋花》
3、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4、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宋·李彭《春日怀秦髯》
5、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宋·晏殊《踏莎行》
6、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笼而可悦。——宋·欧阳修《秋声赋》
7、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宋·曾巩《城南》
8、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宋·秦观《八六子》
9、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唐·韩愈《游城南晚春》
10、杜康能散闷,萱草能忘忧。——唐·白居易《酬梦得以萱草见赠》
11、春尽杂芳歇,夏初芳草深。——唐·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
12、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唐·戴叔伦《苏溪亭》
13、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宋·林逋《点绛唇》
14、叶舒春夏绿,花吐浅深红。——唐·李峤《萱》
1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6、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北朝·北周·庚信《春赋》
17、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1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南北朝·陶渊明《归园田居》
19、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唐·张继《洛阳作》
20、城上草,植根非不高,所恨风霜早。——南朝宋·刘俣《诗一首》
2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22、劲草不倚于疾风,零霜则变;青葵善迎于白日,宇暧斯迷。——清·王夫之《连珠》
2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24、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25、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2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3、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8、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牧《江南春》
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10、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11、*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咏柳》)
1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1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1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
18、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韩愈《早春》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2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21、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唐·卢纶《塞下曲》
2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白《古朗月行》
2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2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2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28、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9、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0、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根本林间自在啼。——宋·欧阳修《画眉鸟》
3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32、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元日》
3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4、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竹石》
35、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37、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焕《凉州词》
3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张继《枫桥夜泊》
40、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41、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
4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43、不论*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4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45、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陆游《示儿》
46、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4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4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4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50、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m.ju.51tietu.net)——明·于谦《石灰吟》
5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古时小满古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时小满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满》
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小满》
左河水
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
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后脚款丝商。
《小满》
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五律·小满
惊蛰乌鸦叫,小满雀来全。
送走三春雪,迎来五月天。
江南频落雨,塞北屡经寒。
节令轮流去,黎民望瑞年。
小满
夏熟凭小满,籽壮水周全。
未满充足水,要张酷热天。
三农收种管,四月雨来寒。
节令河腾浪,天然物阜年。
五律·小满
小满天逐热,温风沐麦圆。
园中桑树壮,棚里菜瓜甜。
雨下雷声震,莺歌情语传。
旱灾能缓解,百姓盼丰年。
《小满》
长卿
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忽梦荠麦香。
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黄。
《晨征》
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七律·小满
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粒量还轻。
稻田追粪催分孽,绵羊剪绒防冷风。
油菜收割荚角子,蚜虫防治麦杆蝇。
联合机械查修备,待战农忙暂放松。
西江月·小满
入夏迎来小满,林中小鸟欣欢。
池莲青翠柳含烟。
垄间麦穗饱,院里石榴妍。
气温渐升雷雨降,水塘蛙叫声喧。
小寒,一年中最寒。因此诗人也有感而发,纷纷为小寒创作。在诗人笔下,小寒究竟是严寒的,还是美丽的呢?一起来品品小寒的诗句和古诗吧!
1、结束晨妆破小寒宋 —— 范成大 —— 《早发竹下》
2、辛苦孤花破小寒 —— 范成大 —— 《窗前木芙蓉》
3、小寒犹自薄胜绵 —— 舒亶 —— 《浣溪沙》
4、小寒天气 —— 喻陟 —— 《蜡梅香》
5、小寒初 —— 周紫芝 —— 《鹧鸪天·读尽牙签玉轴书》
6、春小寒轻 —— 张榘 —— 《烛影摇红·春小寒轻》
7、小寒时节 —— 无名氏 —— 《望梅·小寒时节》
8、小寒交候 —— 无名氏 —— 《醉蓬莱·看梅腮妆腊》
9、小寒初渡梅花岭 —— 苏轼 —— 《清远舟中寄耘老》
10、便觉小寒生 —— 陆游 —— 《微雨》
11、深院萧条作小寒 —— 陆游 —— 《小园独酌》
12、山驿官梅破小寒 —— 黄庭坚 —— 《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谋》
13、江雨蒙蒙作小寒 —— 黄庭坚 —— 《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
14、东风吹雨小寒生 —— 陈与义 —— 《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15、比及归时小寒食 —— 朱彝尊 —— 《洞仙歌·隔年芳信》
16、梅花先趁小寒开 —— 朱淑真 —— 《冬至》
17、未妨小寒鸥鹭盟 —— 陈造 —— 《次韵张守垂虹小驻》
18、碧桃花底小寒轻 —— 程公许 —— 《寒食上已杂吟八章》
19、晓风生小寒 —— 范成大 —— 《晓出古岩呈宗伟、子文》
20、结束晨装破小寒 —— 范成大 —— 《早发竹下》
21、急雨飕飕酿小寒 —— 黄公度 —— 《醉中别李元泰》
22、壁阴生小寒 —— 刘子翚 —— 《柳源观瀑戏明仲》
23、又是小寒大寒 —— 释道生 —— 《偈颂二十二首》
24、大寒小寒 —— 释祖钦 ——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25、小寒初度梅花岭 —— 苏轼 —— 《清远舟中寄耘老》
26、阁小寒宜远 —— 王铚 —— 《梦中赋秋望》
27、天遣清明作小寒 —— 项安世 —— 《夹得胡仲芳诗次韵》
28、辛苦孤花破小寒 —— 张镃 —— 《窗前木芙蓉》
29、浓香醇酒小寒中 —— 郑刚中 —— 《呈范茂直时在豫章》
30、小寒无用苦思家 —— 郑刚中 —— 《马上口占三绝》
31、小寒清坐隔疏帘 —— 郑刚中 —— 《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清叟察言观色》
32、细雨小寒生绿纱 —— 萨都剌 —— 《过嘉兴》
33、细雨小寒生翠屏 —— 顾瑛 —— 《纪事一首》
34、轻风小寒吹浪花 —— 郭武 —— 《晚渡白马湖》
小婵娟的古诗
千里共婵娟的婵娟古诗
婵娟的诗词
带婵娟的古诗
有婵娟的古诗
古诗婵娟的典故
古诗带婵娟二字的
含婵娟的古诗词
关于婵娟的诗句
带婵娟的诗句
含婵娟的诗句古诗
干里共婵娟的古诗
月亮婵娟的古诗
有婵娟一词的古诗
诗句中带婵娟的古诗
有婵娟一词的古诗句
千里婵娟苏轼的古诗
古诗里的婵娟啥意思
以千里共婵娟为尾的古诗
古诗中带有婵娟的诗句是
把月亮比作婵娟的古诗是
古诗词中婵娟的意象
苏轼的古诗含有千里共婵娟
古诗中婵娟的意象分析
关于婵娟的诗句古诗词
千里共婵娟的古诗朗诵
古诗词中的婵娟啥意思
苏轼千里共婵娟的诗句
挽留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古诗
千里共婵娟这首古诗是写给谁的
适合中班幼儿学的手势舞古诗
思念儿子的古诗文情话
带闶字的古诗大全
含有崎的古诗
有关于春天的古诗大全集
关于孔子的古诗手势舞
发给男朋友有寓意的古诗词
有关江西的江南古诗词
关于初中五四制古诗词的书
豪迈爱情的古诗词
小孩子背诵古诗的视频
人民日报公布的十大古诗
夸奖小朋友的古诗
在纸上写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
清明的古诗儿童视频
关于春天的古诗21首
塞下曲古诗的讲解
感恩老师的文言文和古诗
苏轼的中秋月古诗阅读
祝福家人早日团聚的古诗
虎年有关的古诗词小学
适合幼儿园宝宝的古诗词
为了这个家苦点算个啥的古诗
表达对天下不幸之人同情的古诗词
感谢师恩的古诗28字
朗读古诗的背景纯音乐推荐
幼儿园适合的古诗朗诵表演
李清照最有名的古诗词
鼓励好好学*的古诗词
敢于说真话的古诗词
含有风景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