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日观峰的古诗

关于有关日观峰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日观峰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日观峰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日观峰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7) 语录(6k+) 说说(3) 名言(907) 诗词(170) 祝福(3) 心语(1k+)

  • 《登飞来峰》古诗赏析

  • 《登飞来峰》古诗赏析

      《登飞来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登飞来峰》赏析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1.飞来峰--就是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2.千寻塔--形容塔很高。古代一寻等于八尺。

      3.缘--因为。

      这首绝句,是王安石早看在浙江做地方官时的作品。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耸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作品鉴赏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阅读全文]...

2022-07-10 06:49:50
  • 含有峰字的古诗词 带峰字的诗词名句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满载一船秋色,*铺十里湖光。——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陶渊明《四时》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谢枋得《武夷山中》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王国维《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

    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元好问《江城子·醉来长袖舞鸡鸣》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铺。——白居易《春题湖上》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 听蜀僧浚弹琴》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宁向牡丹花下死,风流作鬼也甘心。——《雷峰塔奇传·第八回》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王维《过香积寺》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枕中云气千峰*,床底松声万壑哀。——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杨万里《晓行望云山》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欧阳修《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谢枋得《小孤山》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杜牧《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家有千串,不如日进一文。——《雷峰塔奇传·第三回》

    数峰清苦。——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登庐山五老峰》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苏轼《江城子·江景》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时价。——辛弃疾《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何景明《竹枝词·十二峰头秋草荒》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张耒《初见嵩山》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郭边万户皆临水,雪后千峰半入城。——王士祯《初春济南作》

    眼前菩萨不拜,要拜西天活佛!——《雷峰塔奇传·第八回》

    此心随去马,迢递过千峰。——方干《送从兄郜 / 韦郜 / 途中别孙璐》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王维《终南山》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来鹄《云》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元好问《台山杂咏》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元好问《清*乐·太山上作》

    [阅读全文]...

2021-12-11 15:09:55
  • 龟峰行古诗

  • 龟峰行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龟峰行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宋]韩元吉

      吾闻灵龟不愿死有用于清庙,但愿曳尾安泥涂。

      所以漆园吏,坐叹清江使者逢豫且。

      龟峰之龟定何物,不在泥涂之下,

      乃在万仞之上高突兀。是耶非耶远莫没,

      安然不动藏其穴。伊昔帝尧有圣德,

      此龟无乃负图出。图成授帝埋其骨,

      犹使琢石志之存彷佛。又疑神禹碑,

      刊在衡山巅。碑高上与日月并。

      此犹其趺弃不取,神鬼守护逾千年。

      我欲诘其端,此事恍惚无迹,

      往往皆在太古前。斗中神人被发立,

      蜿蜒佐之从汝蛰。九阴司存当在此,

      今汝巢南失其职。又闻巢县事,

      颇似伊尹生空桑。母妪避水欲徙去,

      待汝两眼生赤光。遂令万室之邑化作鱼与鳖,

      汝乃遁走至此藏。上天震威汝寿使汝扶服死且僵。

      丑形质磔在石笋上,不可以鑽,

      不可以灼,不可以搘床。

      奈何犹复不自敛,荒崖断壑反以名字彰。

      因思支祁锁颈泗水中,帝以巨镇岌峨压其宫。

      名之以山不以峰,岂有形状与此同。

      吁嗟此山气象槃礴亦雄伟,奇峰罗列三十地瑾如威凤昂其喙,

      或如俊猫立且戏。石钟孤撑危欲坠,

      蜃楼直起见天外。大眺私麽不足记,

      神旗铁壁非一类。何用独取汝之名字,

      岂汝黠且庸。鼓妖衒怪百埯内,

      使汝生存跌宕安可制。我初信汝灵,

      今复如汝凶。江湖波涛汹涌不一濡汝足,

      云雾呼噏阴晴变态犹无穷。不知造物安用此,

      徒以动荡耳目夸儿童。何时巨灵引手掷汝八荒外,

      举头直见天穹窿。

      龟峰行

      宋代 韩元吉

      吾闻灵龟不愿死有用于清庙,但愿曳尾安泥涂。

      所以漆园吏,坐叹清江使者逢豫且。

      龟峰之龟定何物,不在泥涂之下,乃在万仞之上高突兀。

      是耶非耶远莫没,安然不动藏其穴。

      伊昔帝尧有圣德,此龟无乃负图出。

      图成授帝埋其骨,犹使琢石志之存彷佛。

      又疑神禹碑,刊在衡山巅。碑高上与日月并。

      此犹其趺弃不取,神鬼守护逾千年。

      我欲诘其端,此事恍惚无迹,往往皆在太古前。

      斗中神人被发立,蜿蜒佐之从汝蛰。

      九阴司存当在此,今汝巢南失其职。

      又闻巢县事,颇似伊尹生空桑。

      母妪避水欲徙去,待汝两眼生赤光。

      遂令万室之邑化作鱼与鳖,汝乃遁走至此藏。

      上天震威汝寿使汝扶服死且僵。

    [阅读全文]...

2022-06-07 11:50:16
  • 形容乐观的古诗

  • 乐观
  • 形容乐观的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形容乐观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出自于:虞集《听雨》

      2、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出自于: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3、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出自于:屈大均《秣陵》

      4、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侯。——出自于:李商隐《富*少侯》

      5、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出自于:李白《宣城见杜鹃花》

      6、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出自于: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7、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出自于: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8、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出自于:罗隐《西施》

      9、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出自于:李白《鞠歌行》

      10、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出自于: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1、缟素酬家国,戈船决死生!胡笳千古恨,一片月临城。——出自于:夏完淳《即事·复楚情何极》

      12、*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薶九京。——出自于: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3、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出自于:屈原《国殇》

      14、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出自于:汪遵《息国》

      15、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出自于: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16、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出自于:屈原《国殇》

      17、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出自于:孔夷《南浦·旅怀》

      1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出自于:杜甫《春望》

      19、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出自于: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20、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出自于:简长《送僧南归》

      21、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出自于:李益《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22、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出自于: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23、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出自于:颜真卿《劝学诗》

      24、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出自于:陆游《读书》

      25、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出自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6、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出自于:张华《游侠篇》

      27、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出自于: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28、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出自于:何承天《战城南》

      29、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出自于:谢逸《送董元达》

      30、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出自于: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31、万国奔腾,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出自于: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32、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出自于:欧阳修《画地学书》

      33、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出自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34、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出自于:陆游《金错刀行》

      35、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出自于: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36、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出自于:刘禹锡《蜀先主庙》

      37、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出自于:鲍照《代出自于蓟北门行》

      38、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出自于:温庭筠《过五丈原》

      39、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出自于:章碣《焚书坑》

      40、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出自于: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41、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出自于:高适《塞下曲》

      42、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出自于:郑畋《马嵬坡》

      43、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出自于:陆游《夜泊水村》

      44、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出自于:范云《效古诗》

      45、生*未报国,留作忠魂补。——出自于:杨继盛《就义诗》

      46、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出自于:刘长卿《别严士元》

      47、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于:杜牧《泊秦淮》

      48、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出自于: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49、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出自于:汪遵《息国》

    [阅读全文]...

2022-05-04 11:32:56
  • 登飞来峰古诗词鉴赏

  • 登飞来峰古诗词鉴赏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登飞来峰古诗词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2. 这首诗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

      “鸡鸣见日升”既是写鸡鸣日出的灿烂图景,也是诗人美好前程的象征。

      “浮云”二字,既是实写,也是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

      “最高层”字面上指千寻塔的最高层,实则暗喻政治上的最高决策层。

      “日”是帝王的象征。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试比较这两句诗的异同。

      两句诗表现技法极为相似,两者都用比喻阐释深刻的哲理。

      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

      登飞来峰原文: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自缘 一作:只缘)

      登飞来峰译文及注释

      译文

      韵译

      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

      散译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注释

      ⑴飞来峰:有两说:一说在浙江绍兴城外的林山。唐宋时其中有座应天塔。传说此峰是从琅即郡东武县飞来的,故名飞来峰。一说在今浙江杭州西湖灵隐寺前。

      ⑵千寻塔:很高很高的塔。寻,古时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⑶闻说:听说。

      ⑷浮云:在山间浮动的云雾。望眼:视线。

      ⑸缘:因为。

      登飞来峰赏析

      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前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有写峰上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铭。

    [阅读全文]...

2022-03-14 16:24:45
  • 描写观音菩萨的古诗

  • 文学
  • 描写观音菩萨的古诗(精选11首)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描写观音菩萨的古诗(精选11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首:

      净瓶杨柳手中持,起死回生法力奇。

      拯救凡人千怪晓,慈悲仙圣万魔知。

      朝思菩萨从心起,暮念观音随佛驰。

      八难永离皆快乐,灾殃苦厄不相嬉。

      第二首:

      华夏汝州香山寺,九州观音普门禅。

      红莲瓶中甘露洒,秋月杨枝不计春。

      长夜乐当常明灯,苦海愿做度人船。

      观音菩萨善若水,众生进香为何般。

      第三首:

      浮生似梦可依谁?合掌低声白大悲。

      算起违心惟笑脸,若言见性是愁眉。

      苦无象驾超三界,怜有蜗居困四维。

      来世托身净瓶柳,尊前日日把头垂。

      第四首:

      明朝神像入清宫,广大仙缘代代融。

      缗夜乘机离木鼓,终身坐殿秀金铜。

      三番劫难羞龙佛,四海尊崇渡玉童。

      信客虔诚游禁苑,净瓶杨柳化飞虹。

      第五首:

      乌木圆雕菩萨像,慈祥端坐法分明。

      巨尊只是堂中影,真佛还从心里生。

      垂柳花鲜因地暖,瑶池月净为波清。

      参禅暮拜皆无相,修得空怀定有情。

      第六首:

      紫竹林中布道场,大悲神咒广传扬。

      诸般宏愿轮回脱,六字真言奥妙藏。

      口念耳听心默记,福临禄厚寿延长。

      净瓶四海皆融入,柳洒甘霖天下昌。

      第七首:

      吴中自有清凉地,拾步云阶望翠微。

      久做上方山下客,才推古寺院中扉。

      菩提滴露悠然滴,宝殿飞花寂寞飞。

      此次逢僧心有得,尚寻何处学忘机。

      第八首:

      魁然灼灼肃金容,高阁净宇曰大乘。

      胸次五材围数度,头承一佛楼三重。

      慈悲合掌修空果,幻化碎身渡众生。

      手眼千只犹恨少,妖为鬼蜮总无穷。

      第九首:

      莲台端坐面祥慈,普度苍生雨润滋。

      甘露但施良善辈,青枝亦纠恶顽皮。

      心中有佛忧思远,梦里无魔灵气随。

      八苦生来难躲避,观音菩萨自消弥。

      第十首:

      形千手威神力,眉目展慈心。

      桓拨九界,功深神咒,万善骈臻。

      功德成妙,道心普渡,净水封尘,

    [阅读全文]...

2022-05-08 14:58:47
  • 观祈雨古诗的翻译(观祈雨李约古诗赏析)

  • 蒙曼是通过《百家讲坛》火起来的一位“国学大师”。自32岁成名之后,一直活跃在各大电视台的文化类节目当中。最*,她在一档文化类节目上,对三首国民耳熟能详的唐诗,作出了一些“个人解读”,结果招致舆论哗然。

    争议的焦点在于:她将《悯农》中的“锄禾”理解为“播种庄稼”,将《春夜喜雨》带来的感觉描述成是“四川人吃火锅”,又在解读《乌衣巷》的时候说“燕子”象征着社会的变化,它来到百姓的“变革之家”。

    其实,仔细看了一下她在节目中的原台词,发现她对“锄禾”的解释比较笼统,谈不上错误。而她在对《春夜喜雨》的解读,前面基本是正确的,只是最后用了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而已;在《乌衣巷》的解读中,也是最后出现了问题。她站在一个现代人的立场误读了刘禹锡,所以跑偏了。

    蒙曼的专业是历史学,解读诗词只是业余水*。她对这三首诗的理解,没有出错的部分,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远远够不上“大师”水*。

    有人曾经说过,让现在的中国人去看古文,有时候和看外语差不多。不信你看一看《楚辞》和《诗经》的各种译本,白话翻译的内容差别之大,简直让人无语凝噎。而这些,还都是北大、复旦专家的水*。

    现代人读唐诗其实也是一样。虽然它们多数是古代白话写成,但是不知道创作背景,不知道诗中引用典故,读起来总是让人一头雾水。

    蒙曼在一档节目中向一个城市里的小孩子解释:《悯农》中描写的是古代农民在种庄稼的场景。于是有人指了出来:锄禾不是“播种”,而是除杂草。就有人指责蒙曼没水*,是个“假大师”。这一点我是不认同的。

    虽然我也不知道蒙曼是否明确“锄禾”的本意,但是蒙曼在提到的“种庄稼”这个词组,是有“语境”的。汉语语汇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大不相同。

    在节目中,主持人拿了一幅古代《耕织图》让一个女学生作解读。节目组用了三个备选答案,让女孩子挑选一个。其中一个答案就是“锄禾日当午”,结果女孩子不假思索地挑选了这个答案。

    因为《耕织图》表现的是农民收获的情形,所以蒙曼才会对这个女孩子说:《悯农》不是讲“收庄稼”,而是“种庄稼”。

    蒙曼其实并没有对《悯民》全诗展开解读,从语境去理解,蒙曼所谓的“种庄稼”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是播种”,而是指播种、除草、施肥的*。所以,因此而批评蒙曼,有一点儿上纲上线。

    蒙曼针对《春夜喜雨》的解读,从她讲课的内容来看,基本上就是上辞版《唐宋诗鉴赏辞典》里面专家解读的内容。包括喜雨是怎样表达喜悦的心情,下雨的时间是有多么地长,最后诗人又是怎样产生联想。只是当中掺入了很多“口水话”,听起来比较像给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讲课。

    不过蒙曼在电视节目中对这首诗的解读,还是有一个亮点。蒙曼认为杜甫是一个“人民诗人”,因此他见到下雨,联想到的是雨水滋润万物,他替天下人而欢喜。

    清朝时期,有一个孔姓诗人也作过同样的表达,他在诗中写道:“为惜行路难,为汝老农喜”。意思是说:我不介意因为下雨导致我旅途艰难,我只为田间的老农感到欣喜,这是因为:这一场春雨会滋养田里的禾苗。

    中唐诗人李约在《观祈雨》这首诗中,对下雨则产生了另一种联想,那就是: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老农爱下雨,盼下雨,是因为他们要种庄稼。有钱人才不在乎,他们只会担心下起了大雨,丝竹声就没有那么清亮动听了。

    蒙曼对《春夜喜雨》的解读整体上是无误的,基本上算是照本宣科,坏就坏在她最后打了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最后提到了写四川,写火锅,这和前面讲的写春雨完全不搭调,只是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她的审美水*。

    最后,蒙曼《乌衣巷》对这一首古诗的解读,在前两句上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包括句子中的“乌衣巷”对“朱鹊桥”,“夕阳斜”对“野草花”的对仗工整,以及“野草花”的“花”是当动词,理解成开花。诗的头两句有“一石三鸟”的效果,这些基本上是辞典中原封不动的说法。

    但是在最后,她特别强调了野草开花的美,与燕子飞入*常家的欢喜。她说“燕子”象征着和美的家,象征着“变革的家”和“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这种解读就过头了。

    刘禹锡的这一首诗,写的是旧时豪门随着人事的变迁而湮灭的过程。作为一个古人,刘禹锡的大脑里会有“社会变化”与“变革”的意识吗?刘禹锡对于“乌衣巷”易主,明显是叹惜多于庆幸的。假如强调燕子带来的“变革”与新气象,意思明显就跑偏了。

    尽管对诗词的解读是很个人化的,但是我们通过蒙曼对三首唐诗的中后两首的解读,基本上可以判断:她诗词解读的水*,属于“照本宣科”(参见上辞版《唐宋诗鉴赏辞典》)。而她额外添加的那些内容,还是有一些小问题的。

    那么,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呢?个人认为,她在某音频和某电视节目中表现出来的水*,勉强能算是普通小学语文老师的水*。同“大师”的水*相较,差不多是一个地球到冥王星的距离。

    但是一部分网友对蒙曼的解读,也存在恶意扭曲和放大的倾向。例如蒙曼对《悯农》的解读,大家无视了她讲话的“语境”。

    《春夜雨树》的问题,主要暴露了她“脱口秀”的真实水*。说得多,错得多。她前面背诵上辞版专家解读原文就很好,后面没必要再去画蛇添足。结果误用了的“四川红油”,烫着了“自己的皮肤”。

    《乌衣巷》则进一步显示出,她有一点抓不住重点。她就是个历史专家,不太懂古诗词。

    [阅读全文]...

2022-04-02 09:11:38
  • 古诗文赏析:《观书有感》

  • 古诗文
  •   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观书有感后两句的道理。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亲松与郑交好,故尝有《·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鉴:镜。古人以铜为镜,包以镜袱,用时打开。

      ②这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③渠:他,指方塘。那(nǎ)得:怎么会。那:通“哪”,怎么的意思。清如许:这样清澈。

      ④源头活水":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中不断学*运用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观书有感后两句的道理》。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读者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形象地比喻丰富的书法艺术灵感才是书法艺术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阐明了作者独特的读书感受,很符合书法艺术创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艺术创作的本质。

    [文赏析:《观书有感》]

    [阅读全文]...

2022-05-09 08:16:16
  • 观沧海古诗的意思

  • 观沧海古诗的意思

      导语: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和乐时加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观沧海古诗的意思,欢迎借鉴!

      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鉴赏

      《观沧海》一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

      结束语: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沧海古诗的意思,感谢大家对本文的阅读!

    [阅读全文]...

2022-05-18 12:40:14
有关日观峰的古诗 - 句子
有关日观峰的古诗 - 语录
有关日观峰的古诗 - 说说
有关日观峰的古诗 - 名言
有关日观峰的古诗 - 诗词
有关日观峰的古诗 - 祝福
有关日观峰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