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鸿雁意象的古诗

关于含有鸿雁意象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有鸿雁意象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有鸿雁意象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有鸿雁意象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4) 语录(1) 说说(5) 名言(645) 诗词(431) 祝福(2k+) 心语(124)

  • 含有雁的诗句有哪些(精选10首写鸿雁的古诗词)

  •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欢迎各位关注,同时也欢迎各位投稿!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秋虫潜鸣,是对寒冷的畏惧和哀叹;鸿雁南翔,则是对寒冷的抗争,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和向往。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境开阔,精神振奋。故秋虫的审美基调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一、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二、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鸿雁传书”的“来龙”即传说有着两个版本,一个是“男人版”: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苏武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外交官,而“鸿雁传书”一时亦被传为美谈,这只虚拟的大雁就从此成为了中国邮政翩翩展翅的象征的雏形。

    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凄美的“女人版”:唐朝薛*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贵,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鲜血写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家书,让鸿雁捎去。

    三、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1、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如《诗经·小雅·鸿雁》中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该诗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常常以“哀鸿”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呼号的饥民,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2、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的,苏轼用比兴的手法,以缥缈的“孤鸿”喻“幽人”,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

    3、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飞往南方越冬。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

    赠秀才入军·息徒兰圃

    魏晋–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诗人想象嵇喜行军之暇领略山水乐趣的情景。他将在长满兰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鲜花盛开的山坡上喂马,在草地上弋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若有所思地目送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抚弹五弦琴。他的心神游于天地自然之中,随时随地都对自然之道有所领悟。显然这里所写的与其说是征人生活,不如说是抒写诗人自己纵心自然的情趣。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宋–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闺怨

    唐-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诗写得情意动人。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使至塞上

    唐–王维

    [阅读全文]...

2022-06-30 12:55:12
  • 诗经:鸿雁

  • 诗经
  •   《诗经: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注释:

      1、鸿雁:水鸟名,即大雁;或谓大者叫鸿,小者叫雁。

      2、肃肃:鸟飞时扇动翅膀的声音。

      3、之子:那人,指服劳役的人。征:远行。

      4、劬劳:勤劳辛苦。

      5、爰:语助词。矜人:穷苦的人。

      6、鳏:老而无妻者。寡:老而无夫者。

      7、于垣:筑墙。

      8、堵:长、高各一丈的墙叫一堵。作:筑起。

      9、究:终。宅:居住。

      10、嗷嗷:鸿雁的哀鸣声。

      11、哲人:通情达理的人。

      12、宣骄:骄奢。

      译文:

      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

      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

      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

      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

      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

      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

      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赏析:

      《鸿雁》一的主题,历来看法不一。《毛诗序》云:“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朱熹《诗集传》云:“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云:“使者承命安集流民”,“费尽辛苦,民不能知,颇有烦言,感而作此。”细究诗意,朱熹之说*于诗情。《毛诗序》以为是赞美宣王能安置流民,是因为同《车攻》、《吉日》、《庭燎》等诗排在一起。

      这是一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诗作。具有国风民歌的特点。全诗三章,每章均以“鸿雁”起兴,并借以自喻。首章写流民被迫到野外去服劳役,连鳏寡之人也不能幸免,反映了受害者的广泛,揭露了统治者的残酷无情。振翅高飞的大雁勾起了流民颠沛流离无处安身的感叹,感叹中包含着对繁重徭役的深深哀怨。次章承接上章,具体描写流民服劳役筑墙的情景。鸿雁聚集泽中,象征着流民在工地上集体劳作,协同筑起很多堵高墙,然而自己却无安身之地。“虽则劬劳,其究安宅”的发问,道出了流民心中的不*和愤慨。末章写流民悲哀作歌,诉说悲惨的命运,反而遭到那些贵族富人的嘲弄和讥笑。大雁一声声的哀叫引起了流民凄苦的共鸣,他们就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这首歌,表达了心中的怨愤。

      这首诗感情深沉,语言质朴,韵调谐畅,虽是一首抒情诗,但又兼有叙事、议论的成份。然而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比兴手法的运用,每章开头都以鸿雁起兴,不仅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而且兼有比义。鸿雁是一种候鸟,秋来南去,春来北迁,这与流民被迫在野外服劳役,四方奔走,居无定处的境况十分相似。鸿雁长途旅行中的鸣叫,声音凄厉,听起来十分悲苦,使人触景生情,*添愁绪。所以以之起兴,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全诗三章根据所述内容的不同,或是兴而比,或是比而兴。一章以鸿雁振羽高飞兴流民远行的劬劳,二章以鸿雁集于泽中,兴流民聚集一处筑墙。这两章都是兴中有比,具有象征意味。第三章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是比中含兴。比兴意蕴的交融渗透,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表现力。由于此诗贴切的喻意,以后“哀鸿”、“鸿雁”即成了苦难流民的代名词。

      另外,此诗每章所写的具体内容虽各不相同,但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首章写出行野外,次章写工地筑墙,末章表述哀怨,内容逐层展开,主题得到了升华。再加上“鸿雁”、“劬劳”等词在诗中反覆出现,形成了重章叠唱的特点,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阅读全文]...

2022-06-05 23:16:46
  • 鸿雁的诗句

  •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鸿雁的诗句,希望大家会喜欢!

    1、《早雁》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2、《归雁》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3、《鸿雁》先秦.诗经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4、《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5、《鸣雁行》唐.李白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君更弹射何为乎。

    6、《扬州早雁》唐.李益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

    7、《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8、《杂曲歌辞·鸣雁行》唐.韩愈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去寒就暖识所处,

    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江南水阔朝云多,

    草长沙软无网罗,闲飞静集鸣相和。违忧怀息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9、《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唐.张九龄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10、《归雁》唐.杜甫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阅读全文]...

2022-07-25 11:08:07
  • 鸿雁书信的诗句

  • 经典
  • 人们用鸿雁传书或归雁代指书信或信使,列举两句相关的诗句,(次北固山下除外)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1.《早雁》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2.《归雁》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3.《鸿雁》先秦.诗经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4.《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5.《鸣雁行》唐.李白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

    君更弹射何为乎。

    6.《扬州早雁》唐.李益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

    7.《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8.《杂曲歌辞·鸣雁行》唐.韩愈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

    去寒就暖识所处, 天长地阔栖息稀。

    风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

    江南水阔朝云多, 草长沙软无网罗,闲飞静集鸣相和。

    违忧怀息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9.《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唐.张九龄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

    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

    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10.《归雁》唐.杜甫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

    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

    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出自李清照的《一剪梅》 整首词是: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阅读全文]...

2021-12-19 05:24:06
  • 有春节意象的古诗

  • 春节
  • 有春节意象的古诗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那么有春节意象的古诗有哪些?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有春节意象的'古诗,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新年有感》〔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

      《甲午元旦》〔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试笔》(选一)〔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春节看花市》〔*〕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癸巳除夕偶成》〔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阅读全文]...

2022-06-07 12:18:36
  • 浅谈古代诗词中“雁”“燕”意象比较

  • 古代
  • 浅谈古代诗词中“雁”“燕”意象比较

      胡应麟在《诗薮》中曾提到:“古诗之妙,专求意象。”一篇成功的诗作,往往具有独创性的意象。飞禽走兽,莫不入文人笔下,花鸟虫鱼,无不显诗人才情。因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与鉴赏的核心,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也是最基本的艺术符号。鱼传尺素,蝉寄高远,这些意象无不寄寓了诗人无限的情思,也留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它使古诗词更生动形象,更具审美价值。

      在古典诗词众多的意象当中,有两个意象为古典诗人所格外关注,频频用于诗歌创作中,寄托诗人无限的情思和独特的感受。它们便是雁和燕。雁和燕都是随着季节冷暖南北迁徙的鸟类,冬去春来,它们按时往返;雁和燕又都是相对温和的鸟类,羽色温润,叫声也较为柔和,这些特点都与中国古代文人的诚信、儒雅很相似,难怪它们会成为古代诗人笔下的精灵。早在《诗经》中就有了它们的踪迹:“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丁野。”

      同样作为诗词中的意象,它们却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首先,同样代表季节的更替,它们却代表了不同的季节,蕴含着不同的情感。

      由于大雁人秋南徙,因此雁是秋景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雁”的出现常与秋日的来临、时间的流逝等内容紧密相连。在很多情况下,鸿雁都是以悲秋伤怀的形象出现在文人墨客笔下,“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声秋梦里”;有谁能像陆睿那样愁绪之凝重,“湿云粘雁影,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虽然雁让人不免产生悲秋伤怀之感,但是每当看到鸿雁组成整齐的行列,布阵南征,有时也会让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鸿雁擅长长途迁徙,在天空中飞翔时队列整齐,雄健有力,能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如“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如果说雁是秋口的代言者,那么燕就是春天的象征。在众多的古典诗词中,燕子都以它轻盈的姿态穿梭于春日的诗句中。相传燕子于春天社日北来,秋天社日南归,晏殊《破阵子》中就写道:“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古人将燕视为“司春之官”、春归之兆,而春又是自然中最有活力充满生机的季节,因此诗人经常选择燕的形象来寄托对自然的亲*、喜和展现内心深处纯真的情怀。“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H艮,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诗人骑着马欣赏西湖早春的`旖旎春光,湖面春水、白沙堤、白云连成一片,好一个生机勃勃的画面。归来的燕子开始啄泥筑巢,充满活力与生机的燕子,创造出春色喜人、生意盎然的意境。此时此刻让人感受到的只有眼中的美丽早春风光和内心的恬静闲适自得。就连以沉郁顿挫诗风闻名于世的大诗人杜甫也曾写下这样欢快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燕子轻柔的躯体,在春风的吹拂下,倾斜着掠过水蒙蒙的天空……诗人细致地描绘了微风细雨中燕子的动态,其意在托物寄兴,轻盈的燕子,这抒写的不正是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吗?

      其次,同样可以表达思念,雁和燕却有着不同的意蕴。

      大雁每当季节交替的时候,仿佛都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特性往往唤起的是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常常借雁抒怀,寄寓自己浓得化不开的乡愁和悲欢离合的亲情。范仲淹的《渔家傲》就写道:“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也说:“疆场征战,物换星移,雁能归家,人几时回?”张可久的《清江引?秋怀》则更加直白:“夜深人静,思乡情切,秋雁无情,为何啼断人肠?”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除了羁旅在外的游子借归雁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外,还有很多诗人词人借雁的意向来表现望穿秋水,泣断肝肠的思妇形象。比如李清照笔下苦苦等待的佳人:“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同时,月满西楼。”李煜笔下的空虚惆怅思妇:“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还有张可久曲中日渐憔悴的美人:“天边白雁写寒云,镜里青鸾瘦玉人。”

      雁有年年迁徙的*性,而且准确无误,我国有句谚语:七九河开河不开,八九雁来雁总来。因此古人把它视为音讯的“使者”,也就有诗人以雁来指代书信,历史上就有“鸿雁传书”的故事。后来,人们便把传递信件的使者称为“鸿雁”。如杜甫的《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又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在这些诗中,秋雁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书信的代名词,寄托着诗人真切的思念和美好的期盼。

      燕子,在人家里做巢,在人眼皮下面生活,雄雌之间的卿卿我我,成双成对,这就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在古典诗词中经常用燕来表现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诗经?谷风》中就有“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这样的诗句。今天的人们依然用“新婚燕尔”这个成语来形容新婚夫妻的恩爱,书写爱情的甜蜜。

      当然燕子秋去春来,同归旧巢,诗人们就抓住它的这一特点,尽情抒发心中对时事变迁、昔盛今衰、人世无常、自然永恒的感慨。刘禹锡的《乌衣巷》就是最著名的一首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文天祥的《金陵驿》:“山河风景元兀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伴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燕子无心,却见证了国破家亡的苦难和人世的无常,表现了诗人的“黍离”之悲,抒发了作者兀限的感慨。

      雁和燕,已不仅仅是普通的鸟类,它们的凡常性、*见性、同处共生性,让人们油然而生一种相知共怜之感,也正是雁和燕自身本能的表露,暗合了人们的相聚离别、喜怒哀乐,因此自古以来诗人们赋予它们特别的关注和寄托,它们也成为中国古诗词中极重要的吟咏对象。作为古典诗歌的常见意象,它们早已融人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生活和记忆甚至是血液中,它们早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

    [阅读全文]...

2022-07-04 20:20:05
  • 有关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

  • 文学
  • 有关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常见意象及含义,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草木类

      1、柳:

      惜别,留恋,祝愿。

      附:“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2、梅花

      (1)引领众芳,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2)凌寒不屈的顽强

      (3)高洁脱俗的风骨、不同流合污的心志

      (4)隐者高士的象征

      (5)清冷淡雅的美人

      (6)传递情感与祝福的媒介

      3、菊花

      高尚、纯洁、高洁、坚贞、坚强、顽强

      4松柏

      孤直、顽强、高洁

      5莲

      爱情

      6梧桐

      凄凉、悲伤

      7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1)芳草

      在*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2)草木繁盛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8、芭蕉

      孤独忧愁、离情别绪、凄凉

      9、红豆

      爱情、相思

      10、豆蔻

      少女美貌、清纯、风华绰约

      11、竹

      正直、坚贞、顽强、不屈不挠、不畏逆境、高洁、谦虚

      12、黍离。

      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13、丁香:

      愁思或情结

      14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15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16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17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18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19桃花:象征美人 如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0兰:高洁

      21牡丹:富贵 美好

      二、动物类

      1蝉 :

      (1)品行高洁。

    [阅读全文]...

2022-04-19 22:52:05
  • 鸿雁传书的历史典故

  • 历史
  • 鸿雁传书的历史典故

      大家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利用一些历史典故作为素材,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鸿雁传书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出处】

      《汉书·苏武传》。

      【释义】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指通信。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历史典故】

      汉武帝天汉元年,匈奴向汉朝求和,于是,汉武帝就派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苏武接受任务以后,带着使团及丰厚的礼物出发到匈奴。不料,反复无常的匈奴单于不但不感谢,反而受坏人挑唆,把苏武等人扣押起来,要苏武投降。金钱、*厚禄、冻饿折磨,这些都没能使苏武屈服,他坚决不投降。没办法,单于只好下令将苏武送到北海边上(现在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去牧羊。并且对苏武说:“等公羊何时生了小羊,就送你回汉朝去!”公羊怎么能生小羊呢?用意十分明白,单于是坚决不放苏武回汉朝了。

      北海一带,荒无人烟,终年白雪覆盖。苏武只能以野鼠洞里的草子充饥。每天,苏武一边牧羊,一边抚弄着出使时汉武帝亲手交给他的旌节,心中深深地怀念着自己的祖国。夜晚睡觉时,他将旌节紧紧抱在胸前。就这样,日复一日,艰苦地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后来,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匈奴又与汉朝议和,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朝,还谎称苏武已经死了。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千方百计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朝使者,还为使者想出了一个要回苏武的妙计。

      第二天,汉朝使者去见单于,按照常惠的计策对单于说:“你们匈奴既然要诚心跟汉朝结好,就不该再欺骗我们。苏武明明没有死。有一天,我们皇上在上林苑里射猎,射下一只大雁,大雁的脚上系着一条绸子,那是苏武写给皇上的一封信。信里说他在寒冷的北海地方牧羊,你们怎么说他死了呢?大雁能带信,这是天意,你们怎么可以欺骗天呢?”单于听了,不觉大吃一惊,只好承认自己说了谎话,而后又说:“苏武的忠心都感动了飞鸟,难道我们还不如大雁吗?”说完,他立即向汉朝使者道歉,并答应赶快派人把苏武从北海地方找回来。

      苏武回到了阔别二十年的京城长安,汉昭帝接见了他们,还叫他到先帝庙里去拜见汉武帝的灵位,并把那根光秃秃的旌节交还到汉武帝灵前。

      【成长心语】

      历史学家吴晗曾写过一篇《谈骨气》的文章,其中提出做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骨气。所谓骨气就是做人要坚持原则,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明是非、知荣辱,不拿原则做交易。一边是*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苏武用不屈的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

      拓展资料:

      鸿雁传书的解析

      拼音:hóng yàn chuán shū

      又名:飞鸽传书

      解释: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的造句

      1、自从毕业分配后,他俩鸿雁传书的历史就开始了。

      2、鸿雁传书:今夜星汉灿烂,银河璀璨,遥望鹊桥之上,柔情似水,佳梦如花,浪漫之会即将开启,请收到此讯息的才子佳人,自行参加:七夕牵手派对!

      3、相思银河,又见鹊桥,鸿雁传书,恩爱绵延。时光荏苒,沧海桑田,牛郎织女,真情不渝。知音情侣,牵手浪漫,共享婵娟。七夕佳节,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祝福爱人,吉祥幸福!

      4、你在网上认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一时间鸿雁传书,玉照纷飞,我不该用报纸上的报道打击你。

      5、七夕佳节,鸿雁传书,鹊桥搭建爱情路。好运健康喜相逢,包揽人间钞票无数。友情似水,情意如故,悠闲自在小康路。愿你幸福久长,幸运时常眷顾!

      6、其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要比鸿雁传书或是绿衣使者快的多,手写的书信似乎成了落后的代名词。

      7、鸿雁传书,传不尽的浓情蜜意;短信传情,道不尽的深深思念。不管你在天涯海角还是在漠北江南,我的爱将紧紧跟随你不变。世界邮政日,我的爱永远将你跟随。

      8、黄河远上白云间,鸿雁传书表思念;一片孤城万仞山,真情永远不会变。羌笛何须怨杨柳,无怨无悔把你恋;春风不度玉门关,感动岁月感动天。亲爱的,什么时候嫁给我?等你爱你一万年!

      9、鸿雁传书,雁鸣是期盼的表达;邮差送信,邮票传递温暖牵挂;短信祝福,送给想念的他;铃声是浓情的酒,震动似馨香的茶,世界邮政日,形式常变,情意不改,祝福依然。

      10、祝福不怕相距远,万水千山只等闲。真情问候滕喜浪,鸿雁传书飞鱼丸。雪中送炭浑身暖,梅开二度心不寒。更喜友情白如雪,短信看后尽开颜。大雪节气,祝福大慈大悲的你大富大贵幸福快。

      11、鸿雁传书喜报来,榜上有名显风采,十年寒窗勤耕耘,换得幸福花儿开。祝君快马再加鞭,顺风行帆再豪迈,开心快乐奔前程,再登如意状元台。发条短信祝福你:再接再厉,顺利愉快。

      12、家欣鸿雁传书将这一喜讯告诉丈夫,但一等三年了,孩子都三岁了,丈夫渺无音信,家欣思夫心切,准备带着儿子去找他爸爸。

      13、琴声悠扬,也能驿寄梅花鸿雁传书。

      14、有些院门上方有前伸的屋檐和精美的砖雕装饰,有的还保存着刻有鸿雁传书、白鹿衔草等历史故事的木雕,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阅读全文]...

2022-05-12 16:57:18
  • 五律鸿雁传书(外一首)

  •   鸿雁传书  一  我怨寄鸿雁,传书负义人。  千言悲寂夜,万语泣明晨。  荐枕云台梦,巫山媚异神①。  曾经炽烈日,迩来堕浮云。    二  我情君可鉴,君意我彷徨。  魂断凭难却,音绝知哪方。  离人登绮户②,弃妇倚寒窗。  骝③亦恋归迹,闻琴④可久长。  ?  注释:  ①荐枕云台梦巫山媚异神: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载楚怀王游云梦之台小憩得一梦,有巫山神女献枕*与之待寝。临行,神女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行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②绮户:彩绘雕花之门户,指女眷居所。③骝:良驹,识途。④闻琴: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宋晏殊词木兰花有“闻琴解佩神仙旅,挽断罗衣留不住”句。    五绝·知秋    雁行鸣款款,乌动啼啾啾。  红叶休提醒,鬓霜已晓秋。

      编辑点评:

      鸿雁传书两首,巧借高唐赋中所描述的传说,衬托心情,抒发忧思情怀。一首明写秋之景致,实写人生暮年,比兴手法运用的十分恰当。欣赏佳作,推荐共赏。

    [阅读全文]...

2022-07-18 01:27:14
  • 古诗词常见意象知识点整理

  •   导语:众所周知,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从1988年高考语文首次出现鉴赏题以来,诗词鉴赏题在高考语文卷中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考试大纲对诗词鉴赏这部分所提出的要求是“鉴赏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并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题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古诗词的形象包括人的形象以及物的形象。那么,意象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诗人在客观之物上加上主观之意,便创造出一定的意象。在古诗词的创作和发展中,有些事物所包含的主观感情被逐渐固化下来,用以表现特定的场景和寓意。在高考中,有一些意象是反复出现的。笔者在此用一首小诗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进行总结,以助考生记忆,从而更好地解答诗词鉴赏题:

      松梅竹菊寓高洁,

      借月托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

      梧桐叶落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

      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系兴衰,

      草木仍在人事移。

      1、“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

      2、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

      3、“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

      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4、“梧桐”叶落透悲意

      古语有“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2004年福建卷的诗词鉴赏题为朱淑真的《秋夜》,其中就写到了“梧桐”这一意象: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中,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5、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中的《》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落“花”流“水”传愁绪

      “花”落让人爱怜、伤感,“水”流或喧嚣或舒缓,绵延不绝,最惹人愁绪,因此,在古诗词中常用落花流水来表达忧愁。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7、“乌鸦”“燕子”系兴衰

      乌鸦这种鸟经常在坟头等地出现,常被视为不祥之兆,诗人常用“乌鸦”这一意象渲染出衰败的氛围。燕子则因其有眷恋旧巢的特点,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历史兴衰感慨的寄托。出现“乌鸦”这一意象的高考题目不少,如:2006年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2006年江苏卷《鹧鸪天》“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2007年浙江卷出了一道对比鉴赏题,分别是刘禹锡的《乌衣巷》、吴激的《人月圆》和元曲《山坡羊。燕子》,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这一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8、“草木”仍在人事移

      草木常青,人事却已悄然发生变迁。古诗词常用“草木”来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如《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2007年湖北卷诗词鉴赏题《过华清宫》也用到了树木的意象:“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古诗词常见意象知识点整理]

    [阅读全文]...

2021-12-28 17:53:06
含有鸿雁意象的古诗 - 句子
含有鸿雁意象的古诗 - 语录
含有鸿雁意象的古诗 - 说说
含有鸿雁意象的古诗 - 名言
含有鸿雁意象的古诗 - 诗词
含有鸿雁意象的古诗 - 祝福
含有鸿雁意象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