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西北主题相关的古诗词

关于与西北主题相关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与西北主题相关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与西北主题相关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与西北主题相关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k+) 语录(122) 说说(170) 名言(7) 诗词(9k+) 祝福(62) 心语(2)

  • 以春节为主题的古诗词

  • 春节
  • 以春节为主题的古诗词

      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春节为主题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除夜二首

      唐·姚合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尽北峭,风渐向东生。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除夜

      唐·卢仝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旧国馀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北峭,风渐向东生。惟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除夜】

      白居易(唐)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头六十人。

      【除夜】

      曹松(唐)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

      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

      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岁除夜】

      罗隐(唐)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除夜】

      尚颜(唐)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

      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

      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田家元日】

      孟浩然(唐)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阅读全文]...

2022-04-10 03:43:54
  • 劳动主题古诗词

  • 劳动,文学
  • 劳动主题古诗词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劳动一日,可得一夜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蚕妇》

      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田园作》

      唐·孟浩然

    [阅读全文]...

2022-05-19 23:13:07
  • 以清明节为主题的古诗词

  • 清明节,阅读,文学
  • 以清明节为主题的古诗词(精选18首)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清明节为主题的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3、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5、《阮郎归》南国春半踏青时

      (唐)欧阳修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6、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7、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8、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9、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10、清明日忆诸弟

    [阅读全文]...

2022-03-23 21:25:01
  •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馀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注释:

      1、疏:镂刻。绮:有花纹的丝织物。这句是说刻镂交错成雕花格子的窗。

      2、阿阁:四面有曲檐的楼阁。这句是说阿阁建在有三层阶梯的高台上。

      3、无乃:是“莫非”、“大概”的意思。杞梁妻: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后来许多书都有记载。据说齐国大夫杞梁,出征莒国,战死在莒国城下。其妻临尸痛哭,一连哭了十个日夜,连城也被她哭塌了。《琴曲》有《杞梁妻叹》,《琴操》说是杞梁妻作,《古今注》说是杞梁妻妹朝日所作。这两句是说,楼上谁在弹唱如此凄惋的歌曲呢?莫非是象杞梁妻那样的人吗?

      4、清商:乐曲名,声情悲怨。清商曲音清越,宜于表现哀怨的情绪。

      5、中曲:乐曲的中段。徘徊:指乐曲旋律回环往复。

      6、慷慨:感慨、悲叹的意思。《说文》:“壮士不得志于心也。”

      7、惜:痛。

      8、知音:识曲的人,借指知心的人。相传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这两句是说,我难过的不只是歌者心有痛苦,而是她内心的痛苦没有人理解。

      9、鸿鹄:据*声《说文通训定声》说:“凡鸿鹄连文者即鹄。”鹄,就是“天鹅”。一作“鸣鹤”。此二句以双鸿鹄比喻情志相通的人,意谓愿与歌者同心,如双鹄高飞,一起追求美好的理想。

      10、高飞:远飞。这二句是说愿我们象一双鸿鹄,展翅高飞,自由翱翔。

      译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

      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着花纹的木条,

      交错成绮文的窗格,

      四周是高翘的阁檐,

      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

      正是那《音响一何悲》的琴曲,

      谁能弹此曲,

      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

      悲恸而“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发多凄凉!

      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

      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

      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

      从此结伴高飞,

      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里!

      赏析:

      慨叹着“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的汉末文人,面对的却是一个君门深远、宦官挡道的苦闷时代。是骐骥,总得有识马的伯乐才行;善琴奏,少不了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壮志万丈而报国无门,——在茫茫人和事,没有什么比这更教人嗟伤的了。

      此诗的作者,就是这样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一幕。

      从那西北方向,隐隐传来铮铮的弦歌之音。诗人寻声而去,蓦然抬头,便已见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这高楼是那样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间又很眼熟:“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刻镂着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正是诗人所见过的帝宫气象。但帝宫又不似这般孤清,而且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楼影,分明耸入了飘忽的“浮云”之中。

      人们常把这四句所叙视为实境,甚至还有指实其为“高阳王雍之楼”的(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其实是误解。明人陆时雍指出,《古诗十九首》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点,就是“托”:“情动于中,郁勃莫已,而势又不能自达,故托为一意、托为一物、托为一境以出之”(《古诗镜》)。此诗即为诗人假托之“境”,“高楼”云云,全从虚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云”缥缈,呈现出一种奇幻的景象。

      那“弦歌”之声就从此楼高处飘下。诗中没有点明时间,从情理说大约正什夜晚。在万籁俱寂中,听那“音响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笼盖而下的感觉吧。这感觉在诗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传说他为齐君战死,妻子悲恸于“上则无父,中则无夫,下则无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声长哭”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崔豹《古今注》)。而今,诗人所听到的高楼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颓杞都之悲,故以之为喻。全诗至此,方着一“悲”字,顿使高楼听曲的虚境,蒙上了一片凄凉的氛围。

      那哀哀弦歌于高处的“歌者”是谁,诗人既在楼下,当然无从得见;对于读者来说,便始终是一个未揭之谜。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诗中将其比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这女子大约全不知晓,此刻楼下正有一位寻声而来、伫听已久的诗人在。她只是铮铮地弹着,让不尽的悲哀在琴声倾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商”声清切而“多伤”,当其随风飘发之际,听去该是无限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回,大约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之境。接着是铿然“一弹”,琴歌顿歇,只听到声声叹息,从高高的楼窗传出。“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在这阵阵的叹息声中,正有几多压抑难伸的慷慨之情,追着消散而逝的琴韵回旋!

      这四句着力描摹琴声,全从听者耳中写出。但“摹写声音,正摹写其人也”(张庚《古诗十九首解》)。读者从那琴韵和“叹”息声中,能隐隐约约,“看见”了一位蹙眉不语、抚琴堕泪的“绝代佳人”的身影。但妙在诗人“说得缥缈,令人可想而不可即”罢了(吴淇《选诗定论》)。当高楼弦歌静歇的时候,楼下的诗人早被激得泪水涔涔:“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人生不可能无痛苦,但这歌者的痛苦似乎更深切、广大,而且是那样难以言传。当她借铮铮琴声倾诉的时候,当然希望得到“知音”者的理解和共鸣,但她没有找到“知音”。这人世间的“知音”,原本就是那样稀少而难觅的。如此说来,这高楼佳人的痛苦,即使借琴曲吐露,也是枉然——这大约正是使她最为伤心感怀、再三叹自的原故罢。但是,诗人却从那寂寂静夜的凄切琴声中,理解了佳人不遇“知音”的伤情。这伤情是那样强烈地震撼了他——因为他自己也正是一位不遇“知音”的苦苦寻觅者。共同的命运,把诗人和“歌者”的心连结在了一起;他禁不住要脱口而出,深情地安慰这可怜的“歌者”:再莫要长吁短叹!在这茫茫的人世间,自有和你一样寻觅“知音”的人儿,能理解你长夜不眠的琴声。“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意谓: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长云!这就是发自诗人心底的热切呼唤,它从诗之结句传出,直身着“上与浮云齐”的高楼绮窗飘送而去:伤心的佳人呵,你可听到了这旷世“知音”的深情呼唤?正如“西北有高楼”的景象,全是诗人托化的虚境一样;人们自然明白:就是这“弦歌”高楼的佳人,也还是出于诗人的虚拟。细心的读者一眼即可猜透:那佳人实在正是诗人自己——他无非是在借佳人不遇“知音”之悲,抒写自身政治上的失意之情罢了。不过,悲愤的诗人在“抚衷徘徊”之中会生此奇思:不仅把自身托化为高楼的“歌者”,而且又从自身化出另一位“听者”,作为高楼佳人的“知音”而?[欷感怀、聊相慰藉——透过诗面上的终于得遇“知音”、奋翅“高飞”,人们感受到的,恰恰是一种“四顾无侣”、自歌自听的无边寂寞和伤情。诗人的内心痛苦,正借助于这痛苦中的奇幻之思,表现得分外悱恻和震颤人心。吴淇称《古诗十九首》中,“惟此首最为悲酸。”甚是。

    [阅读全文]...

2021-12-31 01:54:26
  • 以清明节为主题的古诗词(精选18首)

  • 清明节
  • 以清明节为主题的古诗词(精选18首)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清明节为主题的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3、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5、《阮郎归》南国春半踏青时

      (唐)欧阳修

      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

      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6、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7、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8、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9、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10、清明日忆诸弟

    [阅读全文]...

2022-06-22 04:39:02
  • 题西林壁古诗词鉴赏

  • 题西林壁古诗词鉴赏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古诗词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高低各不同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

      注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题西林壁》诗意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题西林壁》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面。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7】缘:因为;由于。

      【8】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作品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元丰七年(1084)春末夏初,苏轼畅游庐山十余日,被庐山雄奇秀丽的景色所吸引。因此,他挥毫写下十余首赞美庐山的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中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这两句充满了意味深长的哲理,并成为人们广为传诵的警句。

      位于江西省北部,耸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的庐山,自古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称。这里不仅冈峦环列,山峰多达九十余座,而且长年云雾缭绕,烟雨弥漫。她那瞬息万变、瑰丽奇迷的山色,为历代文人骚客讴歌不已。唐朝诗人钱起这样写道: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

      庐山的风雨云雾使诗人感到惊异骇怪。庐山如此神奇莫测,似乎在于云烟雾霭的作用。然而北宋大诗人苏轼却以他独特的感受,翻出新的意境,这便是脍炙人口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的西林寺时的作品。其实,十几天前他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象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于是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在这里,诗人透过云雾的迷纱打算直接体认庐山本体。你看,他从横里看观察,所得到的印象是道道山岭;再从侧面端详,则是座座奇峰。无论是从远处望,*处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然而苏轼并没有象其他诗人那样仅仅止于惊叹和迷惘,而是进一步地思索:人们所看到的万千异态毕竟是局部景致,而并非庐山的本来面目。原因就在于游人未能超然庐山之外统观全貌,一味山间留连,“见木不见林”,自然难见其本象。

      结尾二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难道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吗?小而言之,我们研讨某个问题时,不是也有因为钻牛角尖而陷入困境的吗?我们从事某项工作时,不是有时也由于纠缠一些枝节而难以自拔吗?大而言之,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时,不是常常也有限于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的偏见而未能着眼于全局,把握不住客观事物本质吗?……这一切不都是由于当事者“身在此山中”,因而“不得庐山真面目”的结果吗?这种种人生境遇与游人看山不得其法何其相似啊!

    [阅读全文]...

2022-04-09 05:26:37
  •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在语文科目占有很大的分量,因此在语文竞赛中古诗词也是重头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试题及答案(通用11篇),希望大家喜欢。

      1.黑云翻( )未遮山,( )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山外( )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林升《题临安邸》

      3.等闲识得东风雨,万( )千( )总是春。

      ——朱熹《春日》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丝绦。

      ——贺知章《咏柳》

      5.( )毛浮( )水,( )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6.( )日依山尽,( )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7.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 )橘( )时。

      ——苏轼《赠刘景文》

      8.千里( )云( )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4.借问( )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塞上听吹笛》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

      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杜牧《清明》

      答案:

      墨、白

      青

      紫、红

      绿

      白、绿、红

      白、黄

      黄、绿

      黄、白

      杏花

      荷花

      桂花

      梅花

      梨花

      桃花

      菊花

      杏花

    [阅读全文]...

2021-12-21 23:20:35
  • 赞美西湖的古诗词

  • 西湖,赞美,写作
  • 赞美西湖的古诗词

      西湖美景,大家都有听说过吧?它的美景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著作,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赞美西湖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曲院风荷》

      【明】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蝶恋花西湖感旧》

      叶森

      小院闲春愁几许。

      目断行云,醉忆曾游处。寂寞而今芳草路。

      年年绿遍清明雨。花影重帘斜日暮。

      酒冷香温,幽恨无人顾。一阵东风吹柳絮。

      《重别西湖》

      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夜泛西湖》

      【明】董斯张

      放棹西湖月满衣,千山晕碧秋烟微。

      二更水鸟不知宿,还向望湖亭上飞。

      《西湖柳枝词》

      【清】田庶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

      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

      《八声甘州戊申再到西湖》

      张野

      忆湖光,醉别几经春,千里每神驰。

      恨无穷烟水,无情岁月,无限相思。

      万里风沙梦觉,山色碧参差。

      忙对玻璃镜,照我尘姿。

      欲写从前离阔,便安排画舸,准备新诗。

      见六桥遗构,烟雨强撑支。

      怨东风、红消翠减,比向来、浑是老西施。

      如何得、刘郎双鬓,长似当时。

      《鹦鹉曲忆西湖》

      冯子振

      吴侬生长西湖住。舣画舫听棹歌父。

    [阅读全文]...

2022-05-13 16:55:09
  • 西湖的古诗词有哪些(关于描写西湖的古诗词)

  • 西湖
  • 说到“西湖”,许多人都会想到杭州西湖,断桥残雪、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和秋月、南屏晚钟等等,每一处都令人流连忘返。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安徽颍州也有一个西湖,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为它写下十首《采桑子》,以清丽婉转的语言,写尽西湖之美。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其中的第七首,从开篇美到尾,惊艳千年。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颍州西湖虽不如杭州西湖有名,但也不乏胜景,历朝历代也有不少文人为它写诗填词。

    许浑、晏殊、宋祁、苏辙、苏轼等等,都曾在此留下笔墨。

    而最为出名的就是欧阳修的这十首《采桑子》,每一首都以“西湖好”开头,将词人对于西湖山水的热爱写到了极致。

    欧阳修的祖籍是江西庐陵,出生地是四川绵州,在父亲去后,投奔在湖北随州任职的叔父,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

    可是他在致仕后,却选择安徽颍州作为最后的归宿。

    有人统计,他这一生曾8次到颍州。

    都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很多人因此认为欧阳修如此频繁地到访颍州,最后又隐居在此,是因为一段求而不得的爱情。

    当然这只是*的猜测,但可以肯定的是,欧阳修是真心喜欢颍州这座城市,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清风明月,十首《采桑子》便是最好的证明。

    这首《采桑子》,描绘的是盛夏荷花盛开的景象,美得令人心醉。

    词作一开头便盛赞西湖之美。

    荷花盛开后的西湖,清香缭绕,词人提着一壶清酒,登上了小舟,在田田的荷塘里尽情徜徉。

    在词人的眼中西湖无不美好,“群芳过后西湖好”、“轻舟短棹西湖”、“春深雨过西湖好”……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和词人悠然闲适的心境不无关系。

    接着的两句词人将红荷绿叶比作旌旗,只此两句,荷花盛开的景象便宛然在目了。

    原本一个人游西湖,多多少少有些寂寥,但是这首词中我们却完全感受不到词人的落寞。

    “前后红幢绿盖随”,这一句不仅写出了荷花绽放的盛景,也有给人一种前呼后拥的热闹感。

    也许词人是孤独的,但是他享受着此刻与山水,与荷花独处的清静美好。

    接着的下半阕,词人继续描绘他的西湖之旅。

    顺着词人的笔墨,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他撑着小舟,不知不觉就到了荷花深处。

    荷花的清香,混着酒香,词人已经完全沉醉在这湖光山色中。

    不知何时,空中飘起了细雨,在一片笙歌中,微醺的词人撑着小舟尽兴而归。

    有花,有酒,还有美妙的笙歌,此情此景,就算有再多的烦恼,也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最后的“烟雨微微”又为全词增添了一种朦胧唯美之感。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杏花微雨湿红绡,那将红豆记无聊”、“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诗词里的“微雨”总有一种淡淡的忧愁,可是词人这里却给人一种岁月静好,安然若素之感。

    由此可见,此次的西湖之旅,词人是乘兴而去,兴尽而归。

    全词融情于景,在一片湖光山色中,融入了词人悠闲自得的心境,从开篇美到尾,惊艳千年。

    *评价这首词“虽没有‘天生丽质’的西子湖名气大,但至今仍能唤起人们对它的追慕、迷恋、向往,并给人以美的享受”,我深以为然。

    [阅读全文]...

2021-12-24 09:19:11
  • 腊八主题古诗

  • 腊八
  • 腊八主题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腊八主题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腊八》——(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

      大臣特派到雍和。

      对慈亦是当今佛,

      进奉熬成第二锅。

      2、《腊节》——(北齐)魏收

      凝寒迫清祀,

      有酒宴嘉*。

      宿心何所道,

      藉此慰中情。

      3、《腊日》——(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婴下九霄。

      4、《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宋)陆游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

      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

      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5、腊八祝福

      天寒地冻腊八粥,暖暖亲情涌心头。

      电邮动画与健康,获益多多忙稽首。

      6、腊八日水草庵即事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7、《腊八日雪参议林郎中有诗因次韵》

      宋代:喻良能

      玉树参差见,银花子细看。

      淖糜分腊序,圆炭度朝寒。

      冉冉头新白,匆匆岁又残。

      聊凭一杯醉,忍把两眉攒。

      8、《腊八日早漫成》

      宋代:张即之

      簿书方应接一身,减却新计上笔尖。

      愧我世无分雨补,为农忧有岁时占。

      客因年*思家切,人到心间饮水甜。

      昨夜一番乡屋梦,寒梅香处短筇拈。

      腊八一过,就是年,每逢佳节倍思亲。

    [阅读全文]...

2022-07-13 15:43:26
与西北主题相关的古诗词 - 句子
与西北主题相关的古诗词 - 语录
与西北主题相关的古诗词 - 说说
与西北主题相关的古诗词 - 名言
与西北主题相关的古诗词 - 诗词
与西北主题相关的古诗词 - 祝福
与西北主题相关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