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首古诗和它的背景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一首古诗和它的背景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一首古诗和它的背景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一首古诗和它的背景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古诗《春思》的写作背景
李白有很多描写思妇心理的诗篇,《春思》是其中之一。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春”字通常语意双关:既指春天,又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爱。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古诗《春思》的写作背景,希望有所帮助!
《春思》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创作的新题乐府诗。此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明媚的春日里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战争早日胜利的盼望,表现思妇的思边之苦及其对爱情的坚贞。全诗言辞朴实无华,情景交融,神骨气味高雅浑然,富有民歌特色。
【原文】:
春思①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②,秦桑低绿枝③。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④?
【注释】:
这是描写一位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的评理歌。
⑴燕草:指燕地的草。燕,河北省北部一带,此泛指北部边地,征夫所在之处。
⑵秦桑:秦地的桑树。秦,指陕西省一带,此指思妇所在之地。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
⑶君:指征夫。怀归:想家。
⑷妾:古代妇女自称。此处为思妇自指。
⑸罗帏:丝织的帘帐。
【翻译】:
燕草刚如碧丝之时,秦地的桑树已绿树成阴了。当君才开始想家的时候,妾已相思得肝肠欲断了。春风啊春风,我与你并不相识,你为何闯入了我的罗帏?
【赏析】:
李白有很多描写思妇心理的诗篇,《春思》是其中之一。*古典诗歌中的“春”字通常语意双关:既指春天,又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爱。此诗《春思》中的“春”就包含有这两方面的意思。此诗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春天景物起兴,别具一格。思妇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丈夫,颇为伤怀。她申斥春风,正是明志自警,恰到好处。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可以视作“兴”。诗中的兴句一般是就眼前所见,信手拈起,这两句却以相隔遥远的燕、秦两地的春天景物起兴,颇为别致。“燕草如碧丝”,当是出于思妇的悬想;“秦桑低绿枝”,才是思妇所目睹。把目力达不到的远景和眼前*景配置在一幅画面上,并且都从思妇一边写出,从逻辑上说,似乎有点乖碍,但从“写情”的角度来看,却是可通的。试想:仲春时节,桑叶繁茂,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盼望在燕地行役屯戍的丈夫早日归来;她根据自己*素与丈夫的恩爱相处和对丈夫的深切了解,料想远在燕地的丈夫此刻见到碧丝般的春草,也必然会萌生思归的念头。见春草而思归,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首句化用《楚辞》语,浑成自然,不着痕迹。诗人巧妙地把握了思妇复杂的感情活动,用两处春光,兴两地相思,把想象与怀忆同眼前真景融合起来,据实构虚,造成诗的妙境。所以不仅起到了一般兴句所能起的烘托感情气氛的作用,而且还把思妇对于丈夫的真挚感情和他们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亲密关系传写出来了,这是一般的兴句所不易做到的。另外,这两句还运用了谐声双关。“丝”谐“思”,“枝”谐“知”,这恰和下文思归与“断肠”相关合,增强了诗句的音乐美与含蓄美。
三四两句直承兴句的理路而来,故仍从两地着笔:“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丈夫及春怀归,足慰离人愁肠。按理说,诗中的女主人公应该感到欣喜才是,而下句竟以“断肠”承之,这又似乎违背了一般人的心理,但如果联系上面的`兴句细细体会,就会发现,这样写对表现思妇的感情又进了一层。元代萧士赟对此诗评述揭示了兴句与所咏之词之间的微妙的关系。诗中看似于理不合之处,正是感情最为浓密所在。
旧时俗话说:“见多情易厌,见少情易变。”这首诗中的女主人公的可贵之处在于阔别而情愈深,迹疏而心不移。诗的最后两句是:“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诗人捕捉了思妇在春风吹入闺房,掀动罗帐的一霎那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她忠于所爱、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从艺术上说,这两句让多情的思妇对着无情的春风发话,又仿佛是无理的,但用来表现独守春闺的特定环境中的思妇的情态,又令人感到真实可信。春风撩人,春思缠绵,申斥春风,正所以明志自警。以此作结,恰到好处。
无理而妙是古典诗歌中一个常见的艺术特征。从李白的这首诗中不难看出,所谓无理而妙,就是指在看似违背常理、常情的描写中,反而更深刻地表现了各种复杂的感情。
【阅读训练】:
1.试分析“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表达情感的特点。(2分)
2.作者采用民歌的特殊手法,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试结合全诗分析“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运用了哪两种民歌手法。(4分)
3.哪个诗句可以看出作者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象?
4.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1.借拟人手法写思妇的内心独白,春风不解人意,吹入罗帏,主人因风怀人,倍增思妇怀念征夫的情怀。
2.①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借助“丝”与“思”、“枝”与“知”谐音,连接异地男女之间的思念情怀,让他们互诉思念的情怀。②采用起兴的手法,借燕草、秦桑起兴,写远隔燕秦的男女之间的思慕爱恋,抒写思妇的怀归之愿,离散之恨。
3.“燕草如碧丝”句。
4.拟人。
长征古诗背景图片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征古诗背景图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七律·长征》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清*乐·会昌》
*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3、《十六字令三首》
*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4、《忆秦娥·娄山关》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5、《念奴娇·昆仑》
*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6、《清*乐·六盘山》
*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7、《过草地》
张爱萍
绿原无垠漫风烟,蓬高没膝步泥潭。
野菜水煮果腹暖,干草火烧驱夜寒。
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
帐月*茵刀枪枕,谈笑低吟道明天。
8、《长征》
古诗《秋思》的写作背景
导语:《秋思》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乡愁诗,秋思写作背景是什么?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古诗《秋思》的写作背景,希望有所帮助!
写作背景
张籍原籍吴郡,他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客居洛阳城。当时是秋季,秋风勾起了诗人独在异乡的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古诗原文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文学赏析
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怀念。
第一句交代“作家书”的原因(“见秋风”),说客居洛阳城,又见秋风。**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增添了欲归不得的怅惘,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欲”字紧承“见秋风”。这“欲”字颇可玩味。原来诗人的心情是*静的,像一泓清水。秋风乍起,吹起他感情上的阵阵涟漪。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行文顺畅自如,一气流贯,然而句末“意万重”三字,忽又来一个逆折,犹如书法上的无垂不缩。因此这里诗人的感情并未顺流而下,而是向更深的地方去开掘。这种手法,看似寻常,实极高超。诗人因见秋风而生乡思,于是欲作家书,可是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写起。“意万重”,乃是以虚带实。刘禹锡《视刀环歌》云:“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万重心”、“万重意”,俱是极言思想感情的复杂。其中究竟有多少心意,每一个有生活经验的读者,都能体会得到。因为是“意万重”,这家书怎么写呢?写了没有?作者没有明言,让读者去想象,这就叫做含蓄不尽,耐人寻味。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忽然感到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行动,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开封验看检查的结果也许证明这种担心纯属神经过敏。)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如果真以为诗人记起了什么,又补上了什么,倒把富于诗情和戏剧性的生动细节化为*淡无味的实录了。这个细节之所以富于包孕和耐人咀嚼,正由于它是在“疑”而不是在“必”的`心理基础上产生的。并不是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进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因此,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模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这是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的评论。这首极本色、极*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似乎可以作为王安石精到评论的一个生动例证。
全诗一气贯成,明白如话,朴素而又真实地表达游子的心态。在消息传达不便的封建社会,长期客居异地的人常有类似的体验,一经诗人提炼,这件极*常的小事、极普通的题材就具有了代表性的意义。后人每每读到,常有感同身受之叹,所谓人同此心,情同此理。
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生长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长于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五言诗和*体诗,有些亦不乏深意。著名诗篇有《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
宋克《前出塞九首》,此碑为宋克死后明成化六年(1470)摹刻,现*安碑林第三室。宋克《前出塞九首》糅合了章草与今草笔法,冷静妥当,笔力含蓄蕴藉。章草自魏晋到当前,险些匿迹,宋克纳古出新,成为一绝。
宋克(1327―1387)字仲温,一字克温,自号南宫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是明代初期闻名于书坛的书法家”三宋二沈”之一。洪武初为凤翔同知。素工草隶深得钟、王之法,笔精墨妙,风度翩翩。并工写竹,虽寸冈尺堑,而千篁万玉,雨叠烟生,萧然无尘俗之气。尝作鸡栖石业条一幅,题语有”艺成不觉自敛手”之句,谓不可复得也。书学急就章,故写竹能妙。尝于试院牍尾用朱笔扫竹,张伯雨有”偶见一枝红石竹”之句,人遂以为朱竹自宋克始。卒年六十一。宋克的书法,在明代颇享盛名,与当时擅长书法的宋璲、宋广合称三宋。
宋克处元末明初,少年英俊,磊落清爽,常以李太白、苏东坡自比,任侠使气,闻鸡起舞。其聪慧过人,博涉经史,长于丹青,尤善画竹,今尚有《万竹图》传世。诗文亦名于时,与吴门文士高启、张羽、徐贲、陈则等为友,时称”十才子”。曾从元康里之入室弟子饶介学书,所传皆二王草法,故仲温特别钟情于草书。草书流走畅贯,挥运自如,似飞剑狂舞,潇洒纵横,十分契合于宋克”任侠使气”的性格。宋克学书取法甚高,楷宗钟繇,行书慕二王,章草学皇象之《急就章》,笔力清峭劲拔,笔意圆融洒脱,尤其是他的小草和章草,冠绝一代,吴宽评其书谓:”克书出魏晋,深得钟王之法,故笔精墨妙,而风度翩翮可爱……仲温书索靖草书势,盖得其妙而无愧于靖者也。”其书出于魏晋,深得钟、王之法。擅长楷书、草书,尤精工章草,为当时第一。他的章草,延续赵孟頫、邓文原的风格又有所发展,融入了今草和行书的写法,更加流利、矫健。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
程期,亡命婴祸罗。君已富
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
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
恩岂断,男儿死无时。走马
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
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欲
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丈
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
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
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亦
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
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径危
抱寒石,指落曾冰间。已去汉
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
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
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虏
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
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众人贵
苟得,欲语羞雷同。中原有斗
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
可辞固穷。
《前出塞九首》释文: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我国*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梁启超曾经这样评价陆游:“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可见,陆游在梁启超心中不仅仅是诗人,更重要的是的一位真正的爱国将士。
陆游的诗很少有儿女情长或者你侬我侬之风格,他的诗作十有八九都是与家国情怀有关,他年轻时便渴望骑马上战场击退金兵,恢复中原。可以说陆游是一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全能型人才。
在公元1186年,此时的陆游已经人到暮年,住在家乡山阴的村里,61岁的高龄在古代本应该是颐养天年,共享天伦之乐的年龄。然而,满头白发的陆游一想到国家的动荡不堪和屈辱的苟且偷生,他便感觉到了一种愤懑之情,于是疾笔写下《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生在北宋灭亡之际,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留下了屈辱的“靖康之变”,作为书生的陆游目睹了国家的动荡不堪和民不聊生,他年轻的时候便立志北伐中原,驱逐金兵,一统江山。
无奈的是,陆游生不逢时,他没有生在汉武帝那个辉煌的时期,而是在南宋这个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南宋,他渴望上战场建功立业,但是没想到这条恢复中原之路是如此的艰难。
昔日,南宋*也曾经有过几次北伐的经历,爱国武将张浚曾经北伐,陆游是其积极的拥护者和支持者,但是朝中主和的势力太过强大,张浚竟然找个理由被罢免了,陆游也由此被免了职。
在乾道八年,陆游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帐下效力,并成为一位真正的从军战士,虽然只有8个月的时光,却在陆游心中留下了难忘的时光。他身穿戎装,驰骋在西北国防前线,他亲自考察作战地形,策划了一系列的作战方案,但南宋依旧没有同意他们的北伐,恢复中原的志向在此泡汤,真是报国一死无战场。
年轻有为的陆游经常一个人在山上北望中原大地,曾经是自己国家的土地,却被金贼掳走,好不甘心,沸腾的热血让陆游顿时怨气如山。
陆游想起了在37岁那年,在瓜洲渡这个军事重地,时逢夜晚,天空还飘着雪花,将士们在高大的战船上痛击敌人的场景,何等壮哉。时间过去11年,陆游曾经和王炎策划恢复中原的计策,带领军队渡过渭水,直驱大散关前线与金人打仗。
这句诗陆游没有用一个动词,仅仅是六个名词便将一副战斗的场景栩栩如生的刻画出来,更重要的是表达了陆游强烈的杀敌之情。
曾几何时,陆游自喻为万里长城一样坚不可破,立下誓言一定要消除金兵,扫除边患。可如今,两鬓斑白,垂垂老矣,北伐似乎已经成为一纸空谈,变成遥不可及的话题。
陆游非常羡慕和敬佩蜀国的诸葛亮,一首《出师表》奠定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他一生杀伐决断,将自己的军事才能发挥的淋漓尽致。诸葛亮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致力于恢复汉室北定中原,率领三军六出祁山。可以说千百年来,无人可与之相提并论。
陆游在现实世界中实现不了理想,只好将其心中的苦闷发泄于诗中,愤怒到极点,留下的就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有个美丽的地方,是住在我心里的人间天堂,那里山美水美人更美。而我,早已将灵魂丢在了依山傍水的小村庄。逢佳节,倍思乡,思那一草一花,一树一木,一砖一瓦。
《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村行》
宋·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渡江汉》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静夜思》
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忆舍弟》
唐·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泊船瓜洲》
宋·
木兰诗写作背景及影响
*优秀的经典诗词歌赋和小说文学等数不胜数,读后都给人心灵启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木兰诗写作背景及影响,希望大家喜欢。
【背景】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数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 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影响】
《乐府诗集》是古代管理音乐的机构也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后来把乐府的诗也叫乐府,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南歌,即南朝民歌,注重抒情,语言浮华,用词细腻,风格委婉。北歌,即北朝民歌,题材广泛,格调雄劲、热烈、质朴。 《木兰诗》与汉代乐府民歌中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整体把握】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愿为父亲分担压力;“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厚禄而热爱和*生活。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木兰诗》的时代背景,当与北魏与柔然之间所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柔然,亦称蠕蠕,四世纪中,在蒙古高原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经常骚扰北魏。据历史记载,从公元407年到493年80多年中,双方发生的大战役就有15次之多。
拓展资料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文学赏析: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它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此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望岳》创作背景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岳》创作背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⑴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
⑵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⑶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⑷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⑸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⑹决眦(zì):眦:眼眶。眼眶(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⑺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⑻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望岳》创作背景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736),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作者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第一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第二首诗作于作者中年时,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而满是失意。第三首作于作者暮年。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望岳》鉴赏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代的浪漫与激情。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紧紧围绕诗题“望岳”的“望”字着笔,由远望到*望,再到凝望,最后是俯望。诗人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勇于攀登,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首句“岱宗夫如何?”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揣摹劲和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岱是泰山的别名,因居五岳之首,故尊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么样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于句首的语气助词,这里把它融入诗句中,是个新创,很别致。这个“夫”字,虽无实在意义,却少它不得,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可谓匠心独具。
接下来“齐鲁青未了”一句,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它没有从海拔角度单纯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谢灵运《泰山吟》那样用“崔崒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出的地理特点,在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东郡望岳楼》特别提出这句诗,并认为无人能继。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写*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本是十分正常的自然现象,可诗人妙笔生花,用一个“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这力量不是别的,泰山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里诗人此用笔使静止的泰山顿时充满了雄浑的力量,而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也在此得到显现。
“荡胸生曾(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是写细望。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亦为之荡漾。“决眦”二字尤为为传神,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在这神奇缥缈的景观面前像着了迷似的,想把这一切看个够,看个明白,因而使劲地睁大眼睛张望,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这情景使泰山迷人的景色表现得更为形象鲜明。“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诗人还在望。其中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末句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此联号为绝响,再一次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会当”是唐人口语,意即“一定要”。如果把“会当”解作“应当”,便欠准确,神气索然。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 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们所不可缺少的。 这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正因为泰山的崇高伟大不仅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所以登上的极顶的想望本身,当然也具备了双重的含义。
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统摄全篇,句句写望岳,但通篇并无一个“望”字,而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可见诗人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是精妙奇绝的。这首诗寄托虽然深远,但通篇只见登览名山之兴会,丝毫不见刻意比兴之痕迹。若论气骨峥嵘,体势雄浑,更以后出之作难以企及。
对比鉴赏
杜甫有三首《望岳》,其旨趣、风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个时期的心态。咏泰山的《望岳》表现的是一种积极用世的思想,代表杜甫青年时期光芒四射,积极进取的人生,因而予人雄奇壮阔的感觉,全诗形成了遒劲峻洁、气魄雄放的风格;咏华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报国无门之情,代表杜甫中年时期失徨,动极思静的人生,此诗因而显得委婉曲折,沉郁顿挫;咏衡山的《望岳》即或是有所讽喻,代表杜甫晚年时期内敛安命,与人为善的人生。从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转变的轨迹。不过,无论他的心态如何改变,有一点始终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爱国之心了。青年时杜甫想要为国出力,中年时他虽不得意,却仍有报国之思,晚年时他念兹在兹仍是君主与朝政。
《望岳》阅读训练
1、诗中的“岱宗”指的是“五岳之首”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的精神和气概。
2、“阴阳割昏晓”中“阴阳”是指。“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高大( )的特点。
3、“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
4、“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
5、“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6、下面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用距离之远来烘托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B、“造化钟神秀”中“钟”字写出泰山将天地间一切秀丽的景色聚集在一起的神奇作用。
C、“会当凌绝顶”中,“会当”的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D、作者用“岱宗夫”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7、本诗运用对偶表现出五律诗工整的特点的诗句是 。
6、《望岳》的作者是 (朝代) (人名)。(2分)
7、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3分)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1、泰山,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高峰,俯视一切
2、山北和山南。(巍峨)
3、泰山的高大;泰山的神奇秀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5、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衣杵相望深巷月,井桐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宋代:陆游《秋思》
关于诗的背景资料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亦即诗人游览越中(唐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的。
在春秋时代,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
越王勾践于公元前四九四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
公元前四*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
诗写的就是这件事。
诗歌不是历史小说,绝句又不同于长篇古诗,所以诗人只能选取这一历史事件中他感受得最深的某一部分来写。
他选取的不是这场斗争的漫长过程中的某一片断,而是在吴败越胜,越王班师回国以后的两个镜头。
首句点明题意,说明所怀古迹的具体内容。
二、三两句分写战士还家、勾践还宫的情况。
消灭了敌人,雪了耻,战士都凯旋了;由于战事已经结束,大家都受到了赏赐,所以*铁甲,而穿锦衣。
只“尽锦衣”三字,就将越王及其战士得意归来,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的神情烘托了出来。
越王回国以后,踌躇满志,不但耀武扬威,而且荒淫逸乐起来,于是,花朵儿一般的美人,就占满了宫殿,拥簇着他,侍候着他。
“春殿”的“春”字,应上“如花”,并描摹美好的时光和景象,不一定是指春天。
只写这一点,就把越王将过去的卧薪尝胆的往事丢得干干净净表达得非常充分了。
都城中到处是锦衣战士,宫殿上站满了如花宫女。
这是多么繁盛、美好、热闹、欢乐,然而结句突然一转,将上面所写的一切一笔勾消。
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胜利、威武、富贵、荣华,现在还有什么呢?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罢了。
这一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以慨叹出之。
过去的统治者莫不希望他们的富贵荣华是子孙万世之业,而诗篇却如实地指出了这种希望的破灭,这就是它的积极意义。
诗篇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
一般地说,直接描写某种环境,是比较难于突出的,而通过对比,则获致的效果往往能够大大地加强。
所以,通过热闹的场面来描写凄凉,就更觉凄凉之可叹。
如此诗前面所写过去的繁华与后面所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前面写得愈着力,后面转得也就愈有力。
为了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诗人对这篇诗的艺术结构也作出了不同于一般七绝的安排。
一般的七绝,转折点都安排在第三句里,而它的.前三句却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就显得格外有力量,有神采。
这种写法,不是笔力雄健的诗人,是难以挥洒自如的。
他让我们懂得了"有志者,事竟成".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具有爱国爱民的胸襟,博大精深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他的诗歌境界是雄浑壮阔的,可是这种雄浑壮阔的境界往往是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致的景物和表现内心情感的细微波动来达到的。
这首诗全篇先感时,后念家,再及己,显示诗人忧国忧民的胸怀,这正是本诗沉郁悲壮、动慨千古的内在原因。
本诗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写得铿然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不衰。
夏的背景古诗
古诗背景的书
古诗《画》的背景
背古诗时的背景
以马为背景的古诗
蜂的古诗背景
氓古诗的背景
古诗的ppt背景
古诗《鸡》的背景
背景是雨的古诗
古诗苔的背景
写景的古诗背景
背诵古诗的背景
叹花古诗的背景
古诗韵的背景
古诗中的背景
画古诗的背景画
关于背景的古诗
医人古诗的背景
雪的古诗以及背景
亦儿古诗的背景
春思的古诗背景
元曰古诗的背景
古诗的背景墙
古诗带背景的书
背古诗的音乐背景
这个背古诗哎的背景
古诗新柳的背景
《示儿》的古诗背景
州桥的古诗背景
描写美丽纷繁的景象的古诗
唐宋之前的古诗
春晚的古诗拼音
描写江湖生活的古诗
最让人高兴的事古诗
多学知识的古诗
愿你一世无忧的古诗
表达友情长存的古诗
马头墙的古诗
元宵节的来历日期和古诗
表达刚上小学的师生情的古诗
关于的边塞的古诗词
谐音古诗的用处
古诗《风》的正确读法
春夏秋冬下雨的古诗
阳春白雪的古诗
古诗词好看的书写格式
少年时积极的古诗
暗含爱的古诗
形容花蕊的古诗
燕和燕在古诗词中的文化内涵
关于诚信的古诗或散文
描写做事的古诗
凉州词是描写爱国的古诗
开头是摇的古诗
带四象天龙的古诗词
很美很冷门的爱情古诗
押韵的古诗自改
古诗词的唯美女孩名
古诗晚春的诗词
描写早知如此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