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观山的古诗

关于有关观山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关观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关观山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关观山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8) 语录(1) 说说(4) 名言(611) 诗词(597) 祝福(1k+) 心语(69)

  • 带山的古诗

  • 带山的古诗(精选105首)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下面是带山的古诗大全,请参考!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8、《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9、《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阅读全文]...

2021-12-25 15:31:45
  • 古诗山行

  •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5、坐:因为;由于。

      6、斜:此字读xiá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阅读全文]...

2022-07-16 09:55:53
  • 黄山的古诗

  • 黄山
  • 黄山的古诗

      《题黄山》

      明方勉

      杖黎得得入云看,中有幽篁下有兰。

      百道飞泉鸣玉佩,千寻石柱架琼峦。

      隔林幢影招青鸟,出洞箫声送彩鸾。

      地位清高人罕至,好收风景入琴弹。

      《登黄山凌 台送族弟溧阳尉济充泛舟赴华阴》

      唐李白

      鸾乃凤之族,翱翔紫云霓。

      文章辉五色,双在琼树栖。

      一朝各飞去,凤与鸾俱啼。

      炎赫五月中,朱曦烁河堤。

      尔从泛舟役,使我心魂凄。

      秦地无碧草,南云喧鼓鼙。

      君王减玉膳,早起思鸣鸡。

      漕引救关辅,疲人免涂泥。

      宰相作霖雨,农夫得耕犁。

      静者伏草间,群才满金闺。

      空手无壮士,穷居使人低。

      送君登黄山,长啸倚天梯。

      小舟若凫雁,大舟若鲸鲵。

      开帆散长风,舒卷与云齐。

      日入牛渚晦,苍然夕烟迷。

      相思定何许,杳在洛阳西。

      《翠微峰》

      宋无名氏

      洞里乾坤世莫知,时闻啸鹤带云归。

      几回洞口乘风立,欲挟飞仙入翠微。

      《石床峰》

      元汪珍

      常约高僧访上方,峰头老树挂斜阳。

      仙翁何处归来晚,风落松花满石床。

      晓出黄山寺

      □ 高 翥

      晓上篮舆①出宝坊②,野塘山路尽春光。

      试穿松影登*陆,已觉钟声在上方。

      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注】 ①篮舆:竹轿。②宝坊:对寺庙的敬称。

      (1)这首诗可分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说“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认识?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可分两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叙事与写景,概括地表现了山中的美景,详细地描绘了山下的田野风光;最后两句为第二层,议论,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大自然的无限眷恋之情和独到的审美感悟。

    [阅读全文]...

2022-01-14 23:26:32
  • 观田家古诗赏析

  • 观田家古诗赏析

      《观田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所写的一首描写农家生活的五言古诗。该诗语言*实,绝少雕饰,是诗人站在同情人民疾苦的立场上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抨击,客观真实地展示了田家生活的凄楚与悲哀。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观田家古诗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①,饮犊西涧水。

      饥劬②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注:①景常晏:指天晚。②劬(qú):过分劳苦,勤劳。

      1.这首诗叙写了农人的三种苦: ▲ , ▲ , ▲ 。(3分)

      2.简要赏析这首诗的对比艺术。(4分)

      参考答案

      1.劳作之苦 贫饥之苦 徭役之苦(3分)

      2.①将农人终年劳作与生活饥贫作对比,揭示了赋税徭役的繁重。②将耕种者和食禄者作对比,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合理。③层层铺陈的前十四句与深化主旨的尾句,用笔繁简对比鲜明,突出了作者的爱憎情感。(4分。每点1分,答出两点给3分)

      赏析

      《观田家》是唐代诗人韦应物作的一首田园诗歌。这是一首描写农家生活的五言古诗,是对农民终岁辛劳而不得温饱的真实写照。抒写了诗人对贫苦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心,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自惊蛰之日起,农民就没有“几日闲”,整天起早摸黑的忙碌于农活,结果却家无隔夜粮,劳役没个完。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身为封建官吏能够这样自责,确实是难得的。

      词句注释

      ⑴田家:农民。

      ⑵卉(huì):草的总称。

      ⑶惊蛰(zhé):二十四节气之一。

      ⑷耕种(gēng zhòng):泛指种田的事。

      ⑸场圃(pǔ):春天用来种菜,秋天打场的地方。

      ⑹景:日光。

      ⑺晏(yàn):晚。

      ⑻犊(dú):小牛。

      ⑼劬(qú):过分劳苦。

      ⑽膏(gāo)泽:谓贵如油的春雨。

      ⑾禀(lǐn):储存谷物的屋舍。

      ⑿宿储(sù chǔ):隔夜之粮。

      ⒀徭役(yáo yì):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⒁惭(cán):羞愧。

      ⒂不耕(gēng)者:做官的人。

      ⒃禄食(lù shí):俸禄。

      ⒄闾(lǘ)里:乡里,泛指民间。

      白话译文

      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

      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

      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

      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

      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

      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

      创作背景

      德宗兴元元年(784年),诗人任滁州刺史期间,看到春耕时节田家辛勤劳苦的场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田园诗。

      作品鉴赏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扣住诗题“田家”,从春雨春雷写起,点出春耕。 “微雨”二字写春雨,用白描手法,没有细密的描绘“微雨”,而将重点放在“众卉新”三字上,既写出万木逢春雨的`欣欣向荣,又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一雷惊蛰始”以民间传说“惊蛰”这天雷鸣,而万虫惊动,来写春耕之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更是用反问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具体写农夫终日忙碌不休的事情。写农忙,既是一年到头,又是从早到晚,可见时间之长;从空间来讲,也是十分广阔的,既有田地、场院、又有菜圃、涧水。另外“俱”字将农夫忙碌无一人轻闲点出,“就理”又写出农夫虽忙,但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这四句是白描手法,语言简明而无雕饰,自然*淡,极炼如不炼。

    [阅读全文]...

2022-01-30 20:28:40
  • 观祈雨古诗的翻译(观祈雨李约古诗赏析)

  • 蒙曼是通过《百家讲坛》火起来的一位“国学大师”。自32岁成名之后,一直活跃在各大电视台的文化类节目当中。最*,她在一档文化类节目上,对三首国民耳熟能详的唐诗,作出了一些“个人解读”,结果招致舆论哗然。

    争议的焦点在于:她将《悯农》中的“锄禾”理解为“播种庄稼”,将《春夜喜雨》带来的感觉描述成是“四川人吃火锅”,又在解读《乌衣巷》的时候说“燕子”象征着社会的变化,它来到百姓的“变革之家”。

    其实,仔细看了一下她在节目中的原台词,发现她对“锄禾”的解释比较笼统,谈不上错误。而她在对《春夜喜雨》的解读,前面基本是正确的,只是最后用了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而已;在《乌衣巷》的解读中,也是最后出现了问题。她站在一个现代人的立场误读了刘禹锡,所以跑偏了。

    蒙曼的专业是历史学,解读诗词只是业余水*。她对这三首诗的理解,没有出错的部分,基本上是照本宣科,远远够不上“大师”水*。

    有人曾经说过,让现在的中国人去看古文,有时候和看外语差不多。不信你看一看《楚辞》和《诗经》的各种译本,白话翻译的内容差别之大,简直让人无语凝噎。而这些,还都是北大、复旦专家的水*。

    现代人读唐诗其实也是一样。虽然它们多数是古代白话写成,但是不知道创作背景,不知道诗中引用典故,读起来总是让人一头雾水。

    蒙曼在一档节目中向一个城市里的小孩子解释:《悯农》中描写的是古代农民在种庄稼的场景。于是有人指了出来:锄禾不是“播种”,而是除杂草。就有人指责蒙曼没水*,是个“假大师”。这一点我是不认同的。

    虽然我也不知道蒙曼是否明确“锄禾”的本意,但是蒙曼在提到的“种庄稼”这个词组,是有“语境”的。汉语语汇在不同的语境下,意义大不相同。

    在节目中,主持人拿了一幅古代《耕织图》让一个女学生作解读。节目组用了三个备选答案,让女孩子挑选一个。其中一个答案就是“锄禾日当午”,结果女孩子不假思索地挑选了这个答案。

    因为《耕织图》表现的是农民收获的情形,所以蒙曼才会对这个女孩子说:《悯农》不是讲“收庄稼”,而是“种庄稼”。

    蒙曼其实并没有对《悯民》全诗展开解读,从语境去理解,蒙曼所谓的“种庄稼”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是播种”,而是指播种、除草、施肥的*。所以,因此而批评蒙曼,有一点儿上纲上线。

    蒙曼针对《春夜喜雨》的解读,从她讲课的内容来看,基本上就是上辞版《唐宋诗鉴赏辞典》里面专家解读的内容。包括喜雨是怎样表达喜悦的心情,下雨的时间是有多么地长,最后诗人又是怎样产生联想。只是当中掺入了很多“口水话”,听起来比较像给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讲课。

    不过蒙曼在电视节目中对这首诗的解读,还是有一个亮点。蒙曼认为杜甫是一个“人民诗人”,因此他见到下雨,联想到的是雨水滋润万物,他替天下人而欢喜。

    清朝时期,有一个孔姓诗人也作过同样的表达,他在诗中写道:“为惜行路难,为汝老农喜”。意思是说:我不介意因为下雨导致我旅途艰难,我只为田间的老农感到欣喜,这是因为:这一场春雨会滋养田里的禾苗。

    中唐诗人李约在《观祈雨》这首诗中,对下雨则产生了另一种联想,那就是: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老农爱下雨,盼下雨,是因为他们要种庄稼。有钱人才不在乎,他们只会担心下起了大雨,丝竹声就没有那么清亮动听了。

    蒙曼对《春夜喜雨》的解读整体上是无误的,基本上算是照本宣科,坏就坏在她最后打了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最后提到了写四川,写火锅,这和前面讲的写春雨完全不搭调,只是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她的审美水*。

    最后,蒙曼《乌衣巷》对这一首古诗的解读,在前两句上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包括句子中的“乌衣巷”对“朱鹊桥”,“夕阳斜”对“野草花”的对仗工整,以及“野草花”的“花”是当动词,理解成开花。诗的头两句有“一石三鸟”的效果,这些基本上是辞典中原封不动的说法。

    但是在最后,她特别强调了野草开花的美,与燕子飞入*常家的欢喜。她说“燕子”象征着和美的家,象征着“变革的家”和“翻天覆地的社会变化”这种解读就过头了。

    刘禹锡的这一首诗,写的是旧时豪门随着人事的变迁而湮灭的过程。作为一个古人,刘禹锡的大脑里会有“社会变化”与“变革”的意识吗?刘禹锡对于“乌衣巷”易主,明显是叹惜多于庆幸的。假如强调燕子带来的“变革”与新气象,意思明显就跑偏了。

    尽管对诗词的解读是很个人化的,但是我们通过蒙曼对三首唐诗的中后两首的解读,基本上可以判断:她诗词解读的水*,属于“照本宣科”(参见上辞版《唐宋诗鉴赏辞典》)。而她额外添加的那些内容,还是有一些小问题的。

    那么,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呢?个人认为,她在某音频和某电视节目中表现出来的水*,勉强能算是普通小学语文老师的水*。同“大师”的水*相较,差不多是一个地球到冥王星的距离。

    但是一部分网友对蒙曼的解读,也存在恶意扭曲和放大的倾向。例如蒙曼对《悯农》的解读,大家无视了她讲话的“语境”。

    《春夜雨树》的问题,主要暴露了她“脱口秀”的真实水*。说得多,错得多。她前面背诵上辞版专家解读原文就很好,后面没必要再去画蛇添足。结果误用了的“四川红油”,烫着了“自己的皮肤”。

    《乌衣巷》则进一步显示出,她有一点抓不住重点。她就是个历史专家,不太懂古诗词。

    [阅读全文]...

2022-04-02 09:11:38
  • 关于山的古诗

  • 关于山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山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8、《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9、《望岳其二》

      唐·杜甫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10、泰山吟

      魏晋·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阅读全文]...

2022-07-28 13:40:06
  • 黄山的古诗句

  • 黄山
  • 黄山的古诗句

      1、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明滩拽迟。元稹《南昌滩》

      2、别路青青柳发,前溪漠漠花生。*《送李亿东归》

      3、年灰律象动,阳气开迎入。苏颋《人日兼立春小园宴》

      4、太山将比甑,东海只容杯。皇甫大夫《判道士黄山隐》

      5、道士黄山隐,轻人复重财。皇甫大夫《判道士黄山隐》

      6、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虞世南《奉和幽山雨后应令》

      7、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张仲素《杂曲歌辞宫中乐》

      8、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卢照邻《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9、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卢照邻《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10、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释岛云《望黄山诸峰》

      11、欲望黄山道,无由见所思。李颀《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

      12、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13、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14、雪尽黄山树,冰开黑水津。张子容《长安早春(一作孟浩然诗)》

      15、瑶台半入黄山路,玉槛傍临玄霸津。卢藏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阅读全文]...

2022-06-28 06:01:52
  • 关于山水的古诗

  • 山水,写作
  • 关于山水的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山水的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泉水》

      先秦·诗经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娈彼诸姬,聊与之谋。

      出宿于□,饮饯于祢,

      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出宿于干,饮饯于言。

      载脂载辖,还车言迈。

      遄臻于卫,不瑕有害?

      我思肥泉,兹之永叹。

      思须与漕,我心悠悠。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2、《巴水》

      唐·白居易

      城下巴江水,春来似麴尘。

      软沙如渭曲,斜岸忆天津。

      影蘸新黄柳,香浮小白苹。

      临流搔首坐,惆怅为何人?

      3、《大水》

      唐·白居易

      浔阳郊郭间,大水岁一至。

      闾阎半飘荡,城堞多倾坠。

      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

      风卷白波翻,日煎红浪沸。

      工商彻屋去,牛马登山避。

      况当率税时,颇害农桑事。

      独有佣舟子,鼓(木世)生意气。

      不知万人灾,自觅锥刀利。

      吾无奈尔何,尔非久得志。

      九月霜降后,水涸为*地。

      4、《湖亭晚望残水》

      唐·白居易

      湖上秋泬寥,湖边晚萧瑟。

      登亭望湖水,水缩湖底出。

      清渟得早霜,明灭浮残日。

      流注随地势,洼坳无定质。

      泓澄白龙卧,宛转青蛇屈。

      破镜折剑头,光芒又非一。

      久为山水客,见尽幽奇物。

      及来湖亭望,此状难谈悉。

      乃知天地间,胜事殊未毕。

      5、《湖亭望水》

      唐·白居易

      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

      日沉红有影,风定绿无波。

      岸没闾阎少,滩*船舫多。

      可怜心赏处,其奈独游何?

    [阅读全文]...

2022-04-25 04:42:46
  • 描写山的古诗

  •   1、《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游钟山》

      宋·王安石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4、《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自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5、《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6、《题天柱峰》

      唐·白居易

      太微星斗拱琼台,圣祖琳宫镇九垓。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玉光白橘相争秀,金翠佳莲蕊斗开。

      时访左慈高隐处,紫清仙鹤认巢来。

      7、《江上望皖公山》

      唐·李白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口绝称人意。

      独游沧江上。终日淡无味。

      但爱兹岭高。何由讨灵异。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

      8、《咏江郎山》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9、《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阅读全文]...

2022-07-22 22:38:56
  • 陆浑山庄古诗

  • 陆浑山庄古诗

      古诗原文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诗文赏析

      宋之问这首《陆浑山庄》诗,是他前期的作品。

      他在《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中写道:“揆己道德余,幼闻虚白旨。贵身贱外物,抗迹远尘轨。朝游伊水湄,夕卧箕山趾。妙年拙自晦,皎洁弄文史。谬辱紫泥书,挥翰青云里。事往每增伤,宠来常誓止。铭骨怀报称,逆鳞让金紫。安位衅潜搆,退耕祸犹起。栖岩实吾策,触藩诚内耻。”虽然他一生混迹于官场,在宦海中几经沉浮都没有痛下决心,绝尘归隐,但他爱好山水之心却是真挚的。他在长安附*有蓝田辋川别业(后为王维所居),在东都洛阳附*有陆浑山庄。他在《蓝田山庄》诗中自白说:“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有时这别业、山庄也是他宦海中的避风港。或许正因为他饱经仕途沧桑,饱尝世事无常,才更寄情于山水之间。他在这些地方短暂的“隐逸”生活期间,写下了一些优美的田园山水诗。《陆浑山庄》是其中最出名的一篇。

      首联叙事抒情,“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是说一回到陆浑山就仿佛到了世外桃源,因此诱发了退隐躬耕山林的念头。这叙事抒情中亦含有景致,侧面说明了陆浑山的清幽超尘,是隐逸的好去处。颔联主要描写自然景色,“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上句是说顺着溪流欣赏山花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源头;下句是说采摘药草寻寻觅觅竟走进了云林深处。这两句诗连用了“看”“入”“采”“行”四个动词,在动态中写静景,意象活泼而有生气。既写出了烂漫山花、苍翠林色的诱人,也表现了人物悠闲的心情。颈联主要是表现山林的人物风情,“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上句写农夫对来客热情招呼,询问姓名。下句与上是工对,化用。苏东坡《海外》诗:“花曾识面香仍好,鸟不知名声自呼。”据《古今注》的解释:“南方有鸟名鹧鸪,其名自呼,向日而飞。”鹧鸪鸟也咕咕咕咕地向来客自我介绍名字。深深山泉,幽幽山林,烂漫山花,奇草珍药,友好的农人,好客的山鸟,清幽美好的山景,不是宦海中所能寻觅得到的。尾联起句“去去”叠用,表现出急迫的情绪,去求寻独善吾身的快乐。结句没有正面写宦海风波之苦,而只是说自己无才德,愧对明时。实际上是以古之君子自居,委婉地透露出隐退山林之意。《载洒园诗话》评这联诗说:“虽违心之言,却辞理兼至。”

      这首《陆浑山庄》诗,历代诗评家的评价都很高,认为自然、高古,可与一些大家的名篇相提并论。如《葚原诗话》说:“诗以自然为上,工巧次之。工巧之至,始入自然;自然之妙,无须工巧。五言如孟浩然《过故人居》,王维《终南别业》,又《喜祖三至留宿》,李白《送友人》,又《牛渚怀古》,常建《题破山寺禅院》,宋之问《陆浑山庄》,此皆不事工巧极自然者也。”《小清华园诗谈》举例谈“何为高?曰《古诗十九首》尚矣,其次则陈思之《白马》七篇,彭泽之《饮酒》六首,左太冲之《咏史》,颜延年之《王君》,亦皆邈不可追者。*体则宋员外之‘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去去独吾乐,无能愧此生。’王右丞之‘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是也。”以上所说的“自然”,包括自然朴实的.语言、*易晓畅的表现形式所创造出的自然空灵的意境。“高”,指的是隐逸的思想情调。他取材、用词、造句、造境,都有独到之处,所取事物有典型性,所用词语富于表现力,既能融情与景,又能景中寓情。景与情会,杜甫曾借用过这首诗的第三联。“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的意境自然优美,极尽山色景物风情之妙趣,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

    [阅读全文]...

2022-04-10 16:24:24
有关观山的古诗 - 句子
有关观山的古诗 - 语录
有关观山的古诗 - 说说
有关观山的古诗 - 名言
有关观山的古诗 - 诗词
有关观山的古诗 - 祝福
有关观山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