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的蜉蝣

关于古诗里的蜉蝣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里的蜉蝣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里的蜉蝣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里的蜉蝣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7)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70) 诗词(1) 祝福(1k+) 心语(51)

  • 《诗经·曹风·蜉蝣》赏析

  • 诗经,学生
  • 《诗经·曹风·蜉蝣》赏析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经·曹风·蜉蝣》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蜉蝣是一种渺小的昆虫,生长于水泽地带。幼虫期稍长,个别种类有活到二三年的。但化为成虫,即不饮不食,在空中飞舞杂交,完成其物种的延续后便结束生命,一般都是朝生暮死。蜉蝣又是漂亮的小虫。它身体软弱,有一对相对其身体而言显得很大、完全是透明的翅膀,还有两条长长的尾须,飘舞在空中时,那姿态是纤巧而动人的。而且,蜉蝣喜欢在日落时分成群飞舞,繁殖盛时,死后坠落地面,能积成一厚层。因而,这小东西的死,会引人瞩目,乃至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二千多年前,敏感的诗人借这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和对于终须面临的消亡的困惑。

      说起来,是“人生百年”——或者往少说,通常也有几十年。但相比于人对生命的贪恋程度,这远远是不够的。而且,人作为自觉的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就意识到死的阴影,于是人生短暂之感愈益强烈。当然,活着是美好的,而且人与其他一切生物不同,他们懂得以人的方式来装饰自己,懂得追求美的姿态。然而放在死亡的阴影下来看,短暂生命的装饰与姿态,实也是最大的无奈与最大的哀伤。于是,蜉蝣的朝生暮死的生命过程,它的弱小、美丽,以及它对自己鲜明的羽翼、鲜洁的容貌的炫耀,被诗人提取出来描画**的'上述生存状态的象征。

      这诗的内容简单,结构更是单纯,却有很强的表现力。变化不多的诗句经过三个层次的反覆以后给人的感染是浓重的:蜉蝣翅膀的小小美丽经这样处理,便有了一种不真实的艳光,那小虫的一生竟带上了铺张的华丽;但因这种描写之间相隔着对人生忧伤的深深感喟,所以对美的赞叹描画始终伴随着对消亡的无奈,那种昙花一现、浮生如梦的感觉就分外强烈。

      这诗的情调自然是有点消沉的。但人一旦追问自己:“你是谁?你往哪里去?”深入骨髓的忧伤根本上是无法避免的。特别是在缺乏强有力的宗教的古代*,由于不能对生死的问题给出令人心安的解答,人心格外容易被忧伤笼罩。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对死的忧伤、困惑、追问,归根结蒂是表现着对生的眷恋,这也是人心中最自然的要求。阮籍《咏怀诗》之七十一,写木槿花、蟋蟀、蟪蛄、蜉蝣这一系列短寿的生物在世间各自发出声音和光色,感叹说:“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但这也就是世界的基本面目。

      《毛诗序》解说此诗,以为是讽刺曹昭公的奢侈,后人有赞同也有不赞同的。我们觉得,以蜉蝣来讽刺国君的奢侈,实在有点比拟不伦的感觉。不过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所传达的是贵族阶层的情绪,应无疑问。从曹国的特定背景来看,一则其地多湖泊,适宜于蜉蝣生存,一则其国力单薄,处于大国的威逼之下,这里的士大夫也许因此对人生更多忧惧和伤感吧。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译文

      蜉蝣的羽啊,像穿着衣裳鲜明楚楚。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处?

      蜉蝣的羽啊,像穿着衣衫修饰华丽。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息?

      蜉蝣多么光泽啊,像穿着礼服洁白如雪。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结?

      注释

      ⑴蜉蝣之羽:以蜉蝣之羽形容衣服薄而有光泽。蜉蝣:一种昆虫,寿命只有几个小时到一周左右。

      ⑵楚楚:鲜明貌。一说整齐干净。

      ⑶於(音wū乌):通“乌”,何,哪里。

      ⑷采采:光洁鲜艳状。

      ⑸掘阅(音xué穴):挖穴而出。阅:通“穴”。

      ⑹麻衣:古代诸侯、大夫等统治阶级日常衣服,用白麻皮缝制。

      ⑺说:(音睡):住,居住。

    [阅读全文]...

2022-04-07 02:22:18
  • 诗经:蜉蝣

  • 诗经
  •   《诗经: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注释:

      1、蜉蝣:一种寿命极短的虫,其羽翼极薄并有光泽。

      2、楚楚:鲜明的样子。

      3、采采:华丽的样子。

      4、掘:穿,挖。阅:穴,洞。

      5、说:止息,歇息。

      译文:

      蜉蝣羽翼薄又亮,像你衣服真漂亮。

      我的心中多忧伤,我的归宿在何方?

      蜉蝣羽翼薄又亮,像你衣服真华丽。

      我的心中多忧伤,我将安息在何方?

      蜉蝣初生穿穴出,像你麻衣自如雪。

      我的心中多忧伤,我将歇息在何方?

      赏析:

      看蜉蝣而叹人生,绝非无病*。倘若人们自以为蜉蝣生命短暂(不过一天时间,朝生暮死、而沾沾自喜,加以嘲笑,这种心态无异于五十步笑百步,实际上也是在嘲笑自己。

      人生何其短暂:弹指一挥间,转眼就是百年。谁能抗拒死亡的到来?

      咱们的祖先,大多只看到眼前的实际利益。要么立功立德立言以求千秋万世不朽,要么纵情声色犬马及时行乐,要么求仙访道以图长生不老。大概,弗洛伊德所说的“死亡本能”在咱们祖先身上表现得特别突出。我们不妨把这叫做“向生而死”:它看重现世,只顾今朝,哪管身后。这同蜉蝣营营苟苟的一生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与此相反的态度是“向死而生”:既然死亡是不可超越的绝对界限,那么死*的归宿在哪里?由此思索短暂的一生怎么度过,对死后有什么影响?人生的一切根本问题,在这种思索之中都要被一一检视和审查。

      这是基于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深刻反省。我们从《蜉蝣》中读到了这种反省,在庸庸碌碌的叹息中听到了空谷音似的反响。

    [阅读全文]...

2021-11-26 20:26:24
  • 关于蜉蝣的爱情诗句

  • 爱情
  •   导语:古人们的智慧是远大的,善于借无来表达爱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蜉蝣的爱情,欢迎借鉴!

      1、鹤寿千岁,以极其游;蜉蝣朝生而暮死,而尽其乐。

      2、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于一粟。---《》

      3、沧海蜉蝣非是梦,月宫仙府岂无郎。 东风十里黄州路,愿向先生借智囊。

      4、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国风》

      5、际遇无缘亦有缘,蜉蝣憾树限幽囹。 长江赴海魂飞雨,峰岫留云魄入冰。

      扩展阅读:关于爱句

      1、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答施》

      2、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3、闺中红日奈何长。——冯延巳《·春到青门柳色黄》

      4、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5、而我爱夫子,淹留未忍归。——《赠秋浦柳少府》

      6、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吕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7、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8、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9、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10、愿君采葑菲,无以*妨。——李白《秦女卷衣》

    [关于蜉蝣的爱情诗句]

    [阅读全文]...

2022-01-02 13:34:09
  • 《国风·曹风·蜉蝣》赏析

  • 学生
  • 《国风·曹风·蜉蝣》赏析

      《曹风·蜉蝣》是*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自我叹息生命短暂、光阴易逝的诗,借蜉蝣这种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和对于终须面临的消亡的困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风·曹风·蜉蝣》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国风·曹风·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译文

      微弱蜉蝣在空中振翅飞舞,漂亮的外衣色彩鲜明夺目。叹其生苦短我心溢满忧伤,我将如何安排人生的归宿?

      细小蜉蝣在空中振翅飞舞,尽情展示着它华美的衣服。叹其生短促我心涌满忧郁,我人生的归宿将栖落何处?

      柔嫩的蜉蝣刚刚破土而出,轻轻舞动雪白的麻纹衣服。叹其生命短暂我忧郁满怀,到哪里寻找我人生的归宿?

      文学赏析

      蜉蝣是一种渺小的昆虫,生长于水泽地带。幼虫期稍长,个别种类有活到二三年的。但化为成虫,即不饮不食,在空中飞舞,完成其物种的延续后便结束生命,一般都是朝生暮死。蜉蝣又是漂亮的小虫。它身体软弱,有一对相对其身体而言显得很大、完全是透明的翅膀,还有两条长长的尾须,飘舞在空中时,那姿态是纤巧而动人的。而且,蜉蝣喜欢在日落时分成群飞舞,繁殖盛时,死后坠落地面,能积成一厚层。因而,这小东西的死,会引人瞩目,乃至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二千多年前,敏感的诗人借这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和对于终须面临的消亡的困惑。

      说起来,是“人生百年”——或者往少说,通常也有几十年。但相比于人对生命的贪恋程度,这远远是不够的。而且,人作为自觉的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就意识到死的阴影,于是人生短暂之感愈益强烈。当然,活着是美好的,而且人与其他一切生物不同,他们懂得以人的方式来装饰自己,懂得追求美的姿态。然而放在死亡的阴影下来看,短暂生命的装饰与姿态,实也是最大的无奈与最大的哀伤。于是,蜉蝣的朝生暮死的生命过程,它的弱小、美丽,以及它对自己鲜明的羽翼、鲜洁的容貌的炫耀,被诗人提取出来描画**的上述生存状态的象征。

      此诗开篇即以“蜉蝣之羽”为比,这个小生命的翅膀,像一件华美的衣裳那样艳丽多彩。但这种美丽来之不易,且只有一天的美丽,宛如昙花一现。诗人见此情景生发感慨。一种珍惜生命、把握现在的紧迫感油然而生。第二章意思大致相同。第三章,描述蜉蝣的初生,刚刚破土而出的时候,麻衣如雪,那薄如麻丝的翅羽好像初雪一样洁白柔嫩。但它很快就飞翔起来,尽情挥舞生命的光采。相比之下,人当然要学*蜉蝣精神,生之光华,死之绚烂。

      这诗的内容简单,结构更是单纯,却有很强的表现力。变化不多的诗句经过三个层次的反复以后给人的感染是浓重的:蜉蝣翅膀的小小美丽经这样处理,便有了一种不真实的艳光,那小虫的一生竟带上了铺张的华丽;但因这种描写之间相隔着对人生忧伤的深深感喟,所以对美的赞叹描画始终伴随着对消亡的无奈,那种昙花一现、浮生如梦的感觉就分外强烈。

      这诗的情调自然是有点消沉的。但人一旦追问自己:“你是谁?你往哪里去?”深入骨髓的忧伤根本上是无法避免的。特别是在缺乏强有力的宗教的古代*,由于不能对生死的问题给出令人心安的解答,人心格外容易被忧伤笼罩。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对死的忧伤、困惑、追问,归根结蒂是表现着对生的眷恋,这也是人心中最自然的要求。阮籍《咏怀诗》之七十一,写木槿花、蟋蟀、蟪蛄、蜉蝣这一系列短寿的生物在世间各自发出声音和光色,感叹说:“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但这也就是世界的基本面目。[3]

      名家点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比也。此诗盖以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故以蜉蝣为比,而刺之。言:蜉蝣之羽翼,犹衣裳之楚楚可爱也。然其朝生暮死,不能久存,故我心忧矣,而欲其于我归处耳。《序》以为刺其君,或然。而未有考也。”

      诗经价值影响

      社会功用

      《诗经》的编集本身在春秋时代,其实主要是为了应用:

      其一,作为学乐、诵诗的教本;其二,作为宴享、祭祀时的仪礼歌辞;其三,在外交场合或言谈应对时作为称引的工具,以此表情达意。[26]

      通过赋诗来进行外交上的来往,在春秋时期十分广泛,这使《诗经》在当时成了十分重要的工具。《左传》中有关这方面情况记载较多,有赋诗挖苦对方的(《襄公二十七年》),听不懂对方赋诗之意而遭耻笑的(《昭公二十年》),小国有难请大国援助的(《文公十三年》)等等。这些引用《诗》的地方,或劝谏、或评论、或辨析、或抒慨,各有其作用,但有一个共同之处,即凡所称引之诗,均“断章取义”——取其一二而不顾及全篇之义。这种现象,在春秋时期堪称“蔚成风气”。这就是说,其时《诗经》的功用,并不在其本身,而在于“赋诗言志”。想言什么志,则引什么诗,诗为志服务,不在乎诗本意是什么,而在乎称引的内容是否能说明所言的志。这是《诗经》在春秋时代一个实在的,却是被曲解了其文学功能的应用。

      赋诗言志的另一方面功用表现,切合了《诗经》的文学功能,是真正的“诗言志”——反映与表现了对文学作用与社会意义的认识,是*文学批评在早期阶段的雏形。如《小雅·节南山》:“家父作诵,以究王讻”。《大雅·民劳》:“王欲玉女,是用大谏”等。诗歌作者是认识到了其作诗的目的与态度的,以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态度,从而达到歌颂、赞美、劝谏、讽刺的目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赋诗言志,也是使赋诗言志真正切合《诗经》的文学功能及其文学批评作用。

      《诗经》社会功用的另一方面,是社会(包括士大夫与朝廷统治者)利用它来宣扬和实行修身养性、治国经邦——这是《诗经》编集的宗旨之一,也是《诗经》产生其时及其后一些士大夫们所极力主张和宣扬的.内容。

      孔子十分重视《诗经》,曾多次向其弟子及儿子训诫要学《诗》。孔子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这是孔子对《诗经》所作出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兴、观、群、怨”说,也是他认为《诗经》之所以会产生较大社会功用的原因所在。孔子的“兴、观、群、怨”说阐明了《诗经》的社会功用,既点出了《诗经》的文学特征——以形象感染人,引发读者的想像与联想,又切合了社会与人生,达到了实用功效。[26]

      诗经价值

      历史与民俗价值

      从历史价值角度言,《诗经》实际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历史,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其涉及面之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全部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后世史学家的史书叙述这一历史阶段状况时,相当部分依据了《诗经》的记载。如《大雅》的《生民》等史诗,本是歌颂祖先的颂歌,属祭祖诗,记录了周自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到周灭商建国的历史,歌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等的辉煌功绩。这些诗篇的历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们记录了周氏族的产生、发展及灭商建周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记载了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大迁徙、大战争等重要历史条件,反映了周氏族的政治、经济、民俗、军事等多方面情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料。虽然这些史料中掺杂着神话内容,却无可否认地有着可以置信的史实。[26]

      《诗经》的民俗价值也显而易见,包括恋爱、婚姻、祭祀等多个方面。如《邶风·静女》写了贵族男女青年的相悦相爱;《邶风·终风》是男女打情骂俏的民谣;《郑风·出其东门》反映了男子对爱情的专一。这些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表现各种婚姻情状的诗篇,综合地体现了西周春秋时期各地的民俗状况,是了解*古代婚姻史很好的材料,从中也能了解到古代男女对待婚姻的不同态度和婚姻观。

      《诗经》中不少描述祭祀场面或景象的诗篇,以及直接记述宗庙祭祀的颂歌,为后世留下了有关祭祀方面的民俗材料。如《邶风·简兮》中写到“万舞”,以及跳“万舞”伶人的动作、舞态,告诉人们这种类似巫舞而用之于宗庙祭祀或朝廷的舞蹈的具体状况。更多更正规的记录祭祀内容的诗篇,主要集中于《颂》诗中。如《天作》记成王祭祀*,《昊天有成命》为郊祀天地时所歌。这些诗章充分表现了周人对先祖、先公、上帝、天地的恭敬虔诚,以祭祀歌颂形式,作讴歌祈祷,反映了其时人民对帝王与祖先的一种良好祈愿和敬天畏命感情,从中折射出上古时代人们的心态和民俗状况,是宝贵的民俗材料。[26]

      礼乐文化及其它价值

      周代文化的鲜明特征之一,产生了不同于前代而又深刻影响后代的礼乐文化。其中的礼,融汇了周代的思想与制度,乐则具有教化功能。《诗经》在相当程度上反映、表现了周代的这种礼乐文化,成了保存周礼有价值的文献之一。

      例如,《小雅》的《南有嘉鱼》《南山有台》,均为燕飨乐章,它们或燕乐嘉宾,或臣工祝颂天子;而《寥萧》则为燕远国之君的乐歌。从中可知周朝对于四邻远国,已采取睦邻友好之礼仪政策,反映了周代礼乐应用的广泛。又如《小雅·彤弓》,记叙了天子赐有功诸侯以彤弓,说明周初以来,对于有功于国家的诸侯,周天子均要赐以弓矢,甚而以大典形式予以颁发。相比之下,《小雅·鹿鸣》的代表性更大些,此诗是王者宴群臣嘉宾之作。“周公制礼,以《鹿鸣》列于升歌之诗。”朱熹更以为它是“燕飨通用之乐歌”诗中所写,不光宴享嘉宾,还涉及了道(“示我周行”)、德(“德音孔昭”),从而显示了“周公作乐以歌文王之道,为后世法”。

      除燕飨之礼外,《诗经》反映的礼乐文化内容还有:《召南·驺虞》描写春日田猎的“春蒐之礼”;《小雅·车攻》《小雅·吉日》描写周宣王会同诸侯田猎;《小雅·楚茨》《小雅·甫田》《小雅·大田》等描写祭祀先祖,祭上帝及四方、后土、先农等诸神;《周颂》中多篇写祀文王、祀天地,可从中了解祭礼;《小雅·鸳鸯》颂祝贵族君子新婚,《小雅·瞻彼洛矣》展示周王会诸侯检阅六军,可分别从中了解婚礼、军礼等。[26]

      传统影响

      《诗经》在*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诗歌的优良传统,*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27]

      一、现实主义精神与传统

      《诗经》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极少超自然的神话,描述的祭祀、宴饮、农事是周代社会经济和礼乐文化的产物,对时政世风、战争徭役、婚姻爱情的叙写,展现的是周代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这一“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精神传统为后世所代代继承和发扬。

      二、抒情诗传统

      从《诗经》开始,抒情诗成为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风雅与文学革新

      《诗经》中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为屈原所继承和发扬,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27]。

      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陈子昂感叹齐梁间“风雅不作”,李白慨叹“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29]”杜甫更是“别裁伪体亲风雅”[30],白居易称张籍“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以及唐代的许多优秀诗人,都继承了“风雅”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在唐以后的创作中,从宋代的陆游延伸到清末的黄遵宪。

      四、赋比兴的垂范

      《诗经》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继承和发展着,成为*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诗经》还以鲜明的事实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才能,《诗经》民歌重叠反复的形式,准确、形象、优美的语言,被后世诗人、作家大量的吸取运用。《诗经》以它所表现出的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后代文人重视民歌,向民歌学*。诗经灵活多样的诗歌形式和生动丰富的语言也对后代各体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魏晋时期,曹操、嵇康等人都学*《诗经》,创作四言诗。文学史上的赋、颂、箴、铭等韵文也都与《诗经》不无关系。[27]

      《诗经》的诞生(包括产生、采集与编成),首先在诗歌体裁形式上创立了*诗歌史上的新体式——四言体。在《诗经》之前,诗歌虽说已诞生,但尚无自己固定的体式,且还流于口头形式,一般以二言为主;到《诗经》时,*诗歌开始真正奠定了自己的创作格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体式,也就是说,*诗歌的真正起步,始于《诗经》时代。

      《诗经》不仅创立了*诗歌史上第一个有形的历史阶段——四言诗,且这种体式影响波及了后世各代的诗歌创作:一,后代的五、七言诗,尤其五言诗,是在它基础上的突破与扩展;二,即便在五、七言时代,也还有作者创作了不少四言诗,沿袭了《诗经》形式。

      从诗歌的节奏韵律上说,《诗经》也为后世诗歌创了先例,尤其在诗歌的押韵形式与韵部等方面,为后世诗歌提供了范式与典型,这在诗歌创作史上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更重要的是,《诗经》在创作上首开了写真的艺术风格——以其朴素、真切、生动的语言,逼真地刻画和表现了事物、人物及社会的特征,艺术地再现了社会的本质,为后世文学创作(尤其诗歌创作)提供了艺术写真的楷模与借鉴范式。具体地说,《诗经》为当时和后世活画了一卷社会与历史图画,真实地反映了上古时代社会的面貌,讴歌了上古时代人民的勤劳、勇敢,鞭挞了统治阶级的卑劣、无耻,为后世留下了立体的、具象的历史画卷,是一部丰富生动的上古时代百科全书。

    [阅读全文]...

2022-04-24 17:02:10
  • 诗经《国风·曹风·蜉蝣》原文赏析

  • 诗经,文学
  • 诗经《国风·曹风·蜉蝣》原文赏析

      《曹风·蜉蝣》是*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自我叹息生命短暂、光阴易逝的诗,那么让小编带领大家来了解这首诗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国风·曹风·蜉蝣》原文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蜉蝣》,《诗经·曹风》的一篇。为先秦时代曹地汉族民歌。全诗三章,每章四句。蜉蝣是一种渺小的昆虫,生长于水泽地带。幼虫期稍长,个别种类有活到二三年的。但化为成虫,即不饮不食,在空中飞舞繁殖,完成其物种的延续后便结束生命,一般都是朝生暮死。蜉蝣又是漂亮的小虫。它身体软弱,有一对相对其身体而言显得很大、完全是透明的翅膀,还有两条长长的尾须,飘舞在空中时,那姿态是纤巧而动人的。而且,蜉蝣喜欢在日落时分成群飞舞,繁殖盛时,死后坠落地面,能积成一厚层。因而,这小东西的死,会引人瞩目,乃至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译文

      蜉蝣的羽啊,像穿着衣裳鲜明楚楚。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处?

      蜉蝣的羽啊,像穿着衣衫修饰华丽。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息?

      蜉蝣多么光泽啊,像穿着礼服洁白如雪。心里的忧伤啊,不知哪里是我的归结?

      注释

      ⑴蜉蝣之羽:以蜉蝣之羽形容衣服薄而有光泽。蜉蝣:一种昆虫,寿命只有几个小时到一周左右。

      ⑵楚楚:鲜明貌。一说整齐干净。

      ⑶於(音wū乌):通“乌”,何,哪里。

      ⑷采采:光洁鲜艳状。

      ⑸掘阅(音xué穴):挖穴而出。阅:通“穴”。

      ⑹麻衣:古代诸侯、大夫等统治阶级日常衣服,用白麻皮缝制。

      ⑺说:(音睡):住,居住。

      鉴赏

      二千多年前,敏感的诗人借这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和对于终须面临的消亡的困惑。

      说起来,是“人生百年”——或者往少说,通常也有几十年。但相比于人对生命的贪恋程度,这远远是不够的。而且,人作为自觉的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就意识到死的阴影,于是人生短暂之感愈益强烈。当然,活着是美好的,而且人与其他一切生物不同,他们懂得以人的方式来装饰自己,懂得追求美的姿态。然而放在死亡的阴影下来看,短暂生命的装饰与姿态,实也是最大的无奈与最大的哀伤。于是,蜉蝣的朝生暮死的生命过程,它的弱小、美丽,以及它对自己鲜明的羽翼、鲜洁的容貌的炫耀,被诗人提取出来描画**的上述生存状态的象征。

      这诗的内容简单,结构更是单纯,却有很强的表现力。变化不多的诗句经过三个层次的反覆以后给人的感染是浓重的:蜉蝣翅膀的小小美丽经这样处理,便有了一种不真实的艳光,那小虫的一生竟带上了铺张的华丽;但因这种描写之间相隔着对人生忧伤的深深感喟,所以对美的赞叹描画始终伴随着对消亡的无奈,那种昙花一现、浮生如梦的感觉就分外强烈。

      这诗的情调自然是有点消沉的。但人一旦追问自己:“你是谁?你往哪里去?”深入骨髓的忧伤根本上是无法避免的。特别是在缺乏强有力的宗教的古代*,由于不能对生死的问题给出令人心安的解答,人心格外容易被忧伤笼罩。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对死的忧伤、困惑、追问,归根结蒂是表现着对生的眷恋,这也是人心中最自然的要求。阮籍《咏怀诗》之七十一,写木槿花、蟋蟀、蟪蛄、蜉蝣这一系列短寿的生物在世间各自发出声音和光色,感叹说:“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但这也就是世界的基本面目。

      《毛诗序》解说此诗,以为是讽刺曹昭公的奢侈,后人有赞同也有不赞同的。以蜉蝣来讽刺国君的奢侈,实在有点比拟不伦的感觉。不过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所传达的是贵族阶层的情绪,应无疑问。从曹国的特定背景来看,一则其地多湖泊,适宜于蜉蝣生存,一则其国力单薄,处于大国的威逼之下,这里的士大夫也许因此对人生更多忧惧和伤感吧。

      诗经其他经典

      鱼藻

      鱼在在藻,有颁其首。王在在镐,岂乐饮酒。

      鱼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镐,饮酒乐岂。

      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王在在镐,有那其居。

      采菽

      采菽采菽,筐之莒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左右,亦是率从。

      汎汎杨舟,绋纚维之。乐只君子,天子葵之。乐只君子,福禄膍之。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角弓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婚姻,无胥远矣。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愈。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

      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如食宜饇,如酌孔取。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莫肯下遗,式居娄骄。

      雨雪浮浮,见晛曰流。如蛮如髦,我是用忧。

      菀柳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都人士

      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阅读全文]...

2022-07-29 01:23:52
  • 诗经蜉蝣 珍惜时间的成语

  • 励志,珍惜,诗经
  • 7、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8、河清难俟: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9、喘息之间:喘一口气的功夫。比喻时间短。

    10、坑灰未冷:比喻时间极为短暂、匆促。

    11、兆载永劫:佛教语。极言时间之悠远漫长。

    12、立谈之间:站着说话的一会儿时间。形容时间极短。

    13、日积月累: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14、积年累岁: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

    15、喘息未定:急促的呼吸还没有*稳下来。指还没有休息、恢复的时间。喘息:呼吸急。

    16、旦夕之间: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17、石泐海枯:直到石头碎裂,海水干涸。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18、亡不旋踵:谓迅速灭亡。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形容时间极短。

    19、日迈月征:日月不停地运转。比喻时间不断推移。

    20、光阴似箭: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21、寸阴是惜: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也应当爱惜。表示时间极其宝贵。

    22、蹉跎自误: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人生虚度年华,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23、酒馀茶后: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24、一来二去:指一回又一回,经过一段时间。表示逐渐的意思。

    25、斗转星移: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26、视日如年:谓时间虽短,但却感到过得很长。

    27、日许多时:估量时间的词。谓已有许多时光。

    28、千秋万代: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

    29、时不我待:我待:“待我”的倒装,等待我。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30、人命危浅: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31、三头两日: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

    32、天荒地老: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33、乌飞兔走:形容岁月匆匆流逝的一意思。

    [阅读全文]...

2022-04-01 06:54:13
古诗里的蜉蝣 - 句子
古诗里的蜉蝣 - 语录
古诗里的蜉蝣 - 说说
古诗里的蜉蝣 - 名言
古诗里的蜉蝣 - 诗词
古诗里的蜉蝣 - 祝福
古诗里的蜉蝣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