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肖邦早期学生时代的作品中,最重要的还是写于1827年暑假,采用莫扎特歌剧《唐璜》中很流行的二重唱《请伸出你的玉手》La Ci Darem La Mano 为钢琴和管弦乐而作的变奏曲《降B大调莫扎特主题变奏曲》Variations on La Ci Darem La Mano Op.2,肖邦在曲中所引用的这个主题,也曾吸引过许多作曲家为之谱写数首光辉的幻想曲,但肖邦大体作品仍被认为是技高一筹,将华丽的外表和睿智的构思熔于一炉,远远超过了《c小调回旋曲》Op.1的成就。当乐曲出版后,克拉拉·维克(后嫁给舒曼)成为肖邦本人之外第一位公开演奏此曲的钢琴家。当时21岁的舒曼感动之余,在1831年
肖邦四首谐谑曲中,最著名的就是《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Scherzo no.2 in b-flat Minor Op.31 ,这也是唯一具有谐谑性质的一首。作于1837年,献给费斯登西斯丁伯爵之女。它没有第一号的悲剧性冲突,而有一定的幻想性和戏剧性,其中也不乏抒情、歌唱性的优美段落,因此,成为经常被演奏、最受欢迎的一首。舒曼说:“这首谐谑曲热情的性格,使人想起以前肖邦的同类曲子,非常富于魄力,把简单、容易、大胆、可爱、憎恶都熔于一炉,把它比拟为拜伦爵士的一首诗,并非是不恰当的。”作品由急板半音量柔声的第一主题第一乐句开始,封·隆兹认为这是质问。然后是轻快与优美,然后“沉迷于思念、诧异与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