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前两句的作用

关于语文古诗前两句的作用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语文古诗前两句的作用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语文古诗前两句的作用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语文古诗前两句的作用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90) 语录(28) 说说(7) 名言(2) 诗词(1k+) 祝福(5) 心语(29k+)

  • 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 语文
  • 语文古诗两首教案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古诗两首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准确识读生词,认读轻声。能正确、规范地书写8个生字,听写课后8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情感,体会出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1.初步掌握学*古诗的方法,并能利用手中的学*工具自学古诗。

      2.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同学们想一想,你以前会背哪些古诗?谁想起来,就请你站起来背给大家听。(学生起来背)

      2.真好!看来大家非常爱学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这首古诗啊,内容和春天有关系。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清朝有位诗人高鼎特别喜爱春天,他用写诗的形式来表达对春天的喜爱。这首诗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叫《村居》。

      3.板书课题,拼读课题,释题:

      村:乡村。

      居:居住。

      村居:在乡村居住。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多媒体出示画面)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黄莺边飞边唧唧地叫,孩子们正在放风筝。)看着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1)学生练读。

      (2)指名读,正字音:

      注意“妆”是翘舌音,后鼻音,“剪”前鼻音,“醉”、“裁”、“丝”是*舌音,“莺”、“咏”后鼻韵母。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现在你们看看图,再读这首诗,读一句,想一想,你猜猜这首诗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诗的意思猜出来。猜出来后告诉周围的同学,再听听其他同学怎么说。大家互相帮助,把这首诗学好。

      (学生自学)

      2.学*一、二句:

      (1)(多媒体出示第一、二句诗的画面)谁来说第一句?指名说,大家补充。

      (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2)学生质疑:我觉得不对,要是“二月,青草茁壮成长,黄莺飞来飞去。”应该是“二月天草长莺飞”呀,这里写的是“草长莺飞二月天”这是怎么回事?

      (师点拨:这是古诗常用的方法,古人写诗常常不按照正常顺序写,为了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

      草长/莺飞/二月天,

      (4)指名讲第二句,重点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5)指导读:

      河堤/杨柳/醉/春烟。

      (6)老师配乐读一、二句,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充分地说: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7)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8)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

      (9)配乐全班齐读一二句。

      3.学*三、四句:

      (1)指名读三、四句,读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阅读全文]...

2022-07-14 18:22:26
  • 古诗两首语文教案

  • 古诗两首语文教案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两首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诗句意思,并能用自身的话说说其中一首诗描述的景象。

      3、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歌意境,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歌意境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教师语言:同学们,俺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李白、杜甫的诗歌艺术达到了唐代诗歌的顶峰,*赞叹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今天,老师带来了他俩的写景诗各一首,想学吗?有信心学好吗?

      二、初读诗歌,读通读顺

      1、一读,读通读顺

      要求:

      读四遍,前两遍读准四个生字及一个多音字“行”,认清“疑”的字形;后两遍读对停顿。

      检查自读情况。

      ⑴指名读诗,正音

      ⑵指名读诗,指导正确停顿

      2、再读,读懂词意

      ⑴自由读诗,根据注释用自身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出示注释:

      《望庐山瀑布》

      ①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市南,俺国名山之一。

      ②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③紫烟:指日光照射的云雾水气出现出紫色。

      ④银河:又称天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⑤九天:九重天,形容极高的天空。

      《绝句》

      ①.黄鹂:黄莺。

      ②.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③.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终年不化,故云千秋雪。这是想象之词。

      ④.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成都水路通长江,所以说长江万里船。

      ⑵交流诗意,朗读古诗

      ⑶教师范读,指导方法

      教师语言:读诗词文章,要理解作者,要理解作品,要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俺在读书时有一个小窍门,就是把自身当成作者,快乐着作者的快乐,悲伤着作者的悲伤,然后通过诵读的声调、节奏等表达自身的情感。

      三、想象画面,体味意境,品味语言

      (一)三读,想象画面,体味意境

      1、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你就是杜甫,轻声读诗,发挥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2、交流

      3、再读古诗,注意重音,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壮美/秀美)

      (二)四读,品味语言

      1、杜甫有诗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伟大的诗人都很注意遣词造句,默读古诗,你觉得诗中哪些字用得妙?为什么?

      ⑴品味“生”、“挂”、“飞”、“落”

      ⑵品味“含”。

      ① 你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吗?

      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

      ②同学们觉得这句诗中的“含”字用得好吗?这样俺们无妨用其他的字来换换,可以用哪些字来换?(有、里、内、前……)

      俺们选两个字换上读读看,比较比较,体会体会。“窗有西岭千秋雪”,你们觉得怎么样?(太一般了)“窗嵌西岭千秋雪”,(嵌字写出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静态的画。)可是,俺们一般说人才含着什么,这儿用了“含”字还好像把窗框写活了,写出画面的动态之美,更有了动感,诗中静动结合,充溢生机。这个“含”字用得真妙。

      ③让俺们一齐读第三句诗,突出“含”字。

    [阅读全文]...

2022-05-01 09:39:05
  • 写出两句含春的古诗

  •   春天,既给人以新的生命,也给人以新的希望,带有春的更表达了春的美好。

      1、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春晚》

      5、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

      6、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8、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9、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1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调·其一》

      11、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八六子·倚危亭》

      1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5、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16、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18、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髻子伤春慵更梳》

      1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0、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21、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2、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春日忆李白》

      2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2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25、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7、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28、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29、造物无言却有情,每於寒尽觉春生。——张维屏《新雷》

      30、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1、满城春色宫墙柳。——《钗头凤·红酥手》

      3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33、*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34、落尽梨花春又了。——梅尧臣《苏幕遮·草》

      35、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梦中作》

      3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7、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38、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39、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40、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4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4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44、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4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4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古风二首》

      47、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48、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49、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50、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春景》

    [阅读全文]...

2021-11-24 03:22:47
  • 很美很冷门的古诗句两句

  •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很美很冷门的古诗句两句希望大家喜欢。

    1、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4、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李玉《贺新郎·春情》

    5、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6、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辛弃疾《汉*·立春日》

    7、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8、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程颢《秋日》

    9、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罗隐《魏城逢故人》

    10、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11、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寒食》

    12、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

    13、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14、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15、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阅读全文]...

2022-07-28 15:37:09
  • 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语文
  • 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 学*本课11个生字;

      2、 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3、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古诗的兴趣;

      4、 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诗文内容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绩麻:把麻搓成线。 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参加。 ⑧耕织:耕田织布。 ⑨傍:靠*。 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6、放声自由读诗,想像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指导背诵

      五、总结

      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预*下一首诗。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我们学*《古诗二首》的第二首诗。《小儿垂钓》。(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情况(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1、认读生字词: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借问、遥招手、不应人。(注意生字“蓬、稚、遥”的字音字形。)

      2、教学生字“钓”,注意右边“勺”里面的“点”不要丢掉。

      3、学生试读全诗。

      三、释题介绍作者

      读课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理解丝线的一头向下可以说成是垂下来的线。并引导学生理解:“垂钓”什么意思?“小儿垂钓”什么意思?

      四、学*前两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从哪看出他年龄很小?理解“蓬头、稚子”。这个头发很乱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纶”什么意思?理解“学垂纶”就是学钓鱼的意思。

      2、指名读第二句。思考:小孩儿学钓鱼是怎么坐的?什么是“侧坐”?坐在哪?理解“莓苔”和“草映身”。

      3、指导朗读。

      小孩年龄这么小,却独自坐在草丛中模仿大人的样子学钓鱼,你觉得小孩怎么样?(板书:天真可爱)。这样的小孩你们喜欢吗?要读出对小孩的喜爱之情。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4、指名说前两句诗意。边读边体会,想像诗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说这两句诗意。

      五、学*后两句

      1、齐读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鱼儿上钩,出现了什么情景呢?从哪看出路人在问路?“借问”什么意思?想象路人来问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问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遥”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第四句。思考:小孩为什么摆手?从哪看出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呢?除怕路人脚步声、问话声还怕什么声音呢?读后半句,思考“应”是什么意思?“不应人”呢?

    [阅读全文]...

2022-02-23 08:16:15
  • 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

  • 四年级,语文
  • 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

      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

      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的材料。

      ②读熟诗歌。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三、预*检查:

      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唯(wèi)。

      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五、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①学生自愿或学*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

      六、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 (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七、能力训练:

      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八、作业练*:

      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目的

      一、学*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阅读全文]...

2022-02-12 20:53:01
  • 关于冬至的古诗两句(关于冬至的古诗词)

  • 冬至
  • 1.节辰才过一阳生,草树依依已有情。

    2.明-于谦

    3.江南若个山中树,几许阴晴生绿苔。

    4.宋-邹浩

    5.节物惊时换,年光有底忙。——李俊民《乙未冬至》

    6.永夜不能寐,耿耿书窗明。——许景衡《冬至日雪》

    7.今年至日是今朝,日影方长路更遥。

    8.炉烟飒飒对团蒲,暮去朝来只自如。

    9.今年物色得春早,一夜梅花如雪开。

    10.冬至宵虽短,孤眠恨自长。枕单寒入梦,窗破月窥床。——龙辅《冬至》

    11.阅世徘徊九节杖,凌风缥缈百层台。

    12.冬至

    13.冬至

    14.杨柳莫嫌凋旧叶,牡丹还喜动新萌。

    15.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16.土薄葭灰难测候,气温桃树已开花。

    17.塞外冬至

    18.赖有清心为活计,不须烂醉作生涯。

    19.从此日长天又暖,时时独入小园行。

    20.宋-胡寅

    21.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

    22.客里逢佳节,天涯忆老亲。

    23.今年共叹物华迟,春信孤根独早知。

    24.云鸿不到音书断,鲸海无程道里赊。

    25.欲问春来消息*,几多垂柳在溪桥。

    26.冬至夜梦中作

    27.宋-李昉

    28.有约佳人殊未来,地炉孤坐画寒灰。

    29.潜惊绿竹微添翠,暗觉幽离渐变声。

    30.佳节无佳句,留连小县城。客来炉火著,人静佛灯明。——毕仲游《沈丘县遇冬至夜会夷仲明叔》

    31.霜雪辛勤白榆塞,鹓鸿怅望紫宸朝。

    32.冬至后作呈秘阁侍郎

    33.寒午宛是临风好,冷艳还於照水宜。

    34.元-龚璛

    35.故人新有催梅句,催得阳和太半生。

    36.阴冥丘壑云长暗,阳触渊泉冻欲销。

    37.莫待江头千树暗,只今携酒正当时。

    38.冬至早起

    39.小时逢冬至,夜半叩邻里。及今老无事,却呼童稚起。——赵秉文《冬至》

    40.从今千万日,此日又初长。——姚合《和李十二舍人冬至日》

    41.从此日长天又暖,时时独入小园行。——李昉《冬至后作呈秘阁侍郎》

    42.冬至息心随分过,春来量力事须勤。——居遁《偈颂并序其六十六》

    43.孤云恒在望,翘首欲沾巾。

    44.葭灰初应候,梅蕊渐回春。

    45.还见人间好时节,群阴消尽一阳初。

    46.人人欢聚庆新阳,我独飞心恋北堂。——金君卿《冬至日代书呈诸兄》

    47.冬至日思亲

    48.殊方又复一阳芽,荏苒流年叹物华。

    49.今年冬至,梅花依旧凝雪。——白玉蟾《念奴娇冬至与胡胎仙》

    50.宋-许及之

    51.宋-彭汝砺

    [阅读全文]...

2022-07-11 09:52:21
  • 元宵节的古诗两句(关于元宵节的古诗)

  • 元宵节
  • 正所谓“正月十五闹元宵”,从除夕开始的新年庆祝活动,在元宵节这天到达另一个*。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春节人们一开始只在家族内部互相拜年,与外界的交往比较有限,“元宵节则是以喧闹的户外游戏打破这份寂静,游人、花灯、锣鼓共同编织出喜庆欢乐、流光溢彩的元宵美景。”

    早在隋代,京城与地方州府庆祝元宵节便已颇具规模,薛道衡即有“京洛重新年,复属月轮圆……万方皆*,百戏尽来前。临衢车不绝,夹道阁相连”的描写。到了唐朝,节日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郭利贞的“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张祜的“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描写的都是元宵喜乐之景。

    到了宋朝,节日美食“元宵”开始流行起来。陈元靓《岁时广记》曾引《岁时杂记》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皆上元节食也。”可见当时已有在沸水里将元宵煮熟这种现代流行的吃法。南宋词人姜夔写道,“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元宵节人潮散去之后,街道上仍然有叫卖汤圆的吆喝声。

    元宵之“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灯……元宵佳节有着许多与“灯”有关的*俗。陈连山表示,早在南朝梁陈时期,已经存在正月十五晚“燃灯”之俗,但当时还带有一些宗教性质,“到了隋唐时期,灯会逐渐发展成为万民同乐的庆祝活动。”

    李商隐曾写道,“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一个“满”字,让京城的节日夜流光溢彩;苏味道有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原本黑洞洞的城门与黑沉沉的城河在节日的夜晚也点缀着无数的明灯;卢照邻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情景,“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连接天河的灯光与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像是月亮悬挂在空中。

    到了宋代,柳永的“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李清照的“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等等,歌咏的同样都是元宵灯会盛况。

    元宵之“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欧阳修笔下,情侣月下约定的甜蜜情景跃然纸上。陈连山表示,中国古代一直实行宵禁政策,但在元宵节解除宵禁,“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民百姓,都在节日的晚上走上街头庆祝元宵。”此外,古代年轻女子不能随意外出,唯有这时能出门娱乐。值此月圆夜,青年男女借赏灯之机相会,盼望着寻到良缘美眷。

    辛弃疾词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仅构思精妙、语言精致,而且含蓄婉转、余味无穷。唐寅亦有诗曰,“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乡村的元宵节同样热闹非凡,灯月映照下的女子更加美丽,她们青春焕发,尽情欢笑。

    有人欢喜,也有人黯然。欧阳修那首词的下阕写道,“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月与灯交织而就的美景也由明亮化为灰暗。贺铸则在梦境中回忆昔日京城的元宵情景,“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描写了自己携伴走在京城笙歌彻夜的长街上的惬意心情,表达出对那段时光的无限眷恋。

    [阅读全文]...

2021-12-09 21:42:18
  •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 四年级,语文
  •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有感情朗读并且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突出“远、*、高、低、横、侧”几个字的展示的画面。

      通过“莫笑、足”等词语,体会农家的纯普热情、乡间的风光*俗。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并且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准备】

      课件、庐山的挂图。

      【教学时间】

      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进入第二单元的学*。指导学*第二组课文的单元导读,单元主题是:在观察中学会思考。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的观察先锋队,在宋代诗人苏轼的带领下,来到江西省的庐山参观。

      认识苏轼,擅长写祖国的大好河山。(知作者)

      二、学诗文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苏轼最爱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差不多一千年前,苏轼游览了庐山,他很认真的观察了庐山,发现庐山险峻和柔丽,它的雄奇秀险令苏轼感触很深。于是就写下了这首《题西林壁》。

      (解诗题)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请个别同学朗读诗歌。自有朗读,理解诗句中的字词。

      学生对字词质疑,学*小伙伴互相解决,或者由老师解决。

      (抓字眼)

      出示庐山图。请观察庐山,你看到的庐山是什么样子的?

      横着看,庐山 ;

      侧着看,庐山 。

      我站在远处看,庐山 ;

      我站在*处看,庐山 ;

      我站在高处看,庐山 ;

      我站在低处看,庐山 。

      (怎么看都看不清庐山的真面)。

      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是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交流对这句诗句的看法。

      反复朗读诗句。注意停顿,节奏,和快慢。

      三、回忆总结刚才学*古诗的步骤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悟诗情,多诵读。

      四、作业

      默写全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2、借助注释,读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和朋友依依惜别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强化语感训练,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

      教学过程

    [阅读全文]...

2022-07-24 08:35:01
  • 咏柳的前两句诗意

  • 诗意
  • 咏柳的前两句诗意

      贺知章和曾巩都写有一首咏柳的的诗,下面小编收集了咏柳的前两句诗意,供大家参考。

      咏柳

      诗人: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译文

      (前两句)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赏析: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读者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读者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咏柳原文

      诗人: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①得东风势便狂②。

      解把③飞花④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解

      ①倚:仗恃,依靠。

      ②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③解把:解得,懂得。

      ④飞花:柳絮。

      翻译

      译文一

      (前两句)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的时候。

      译文二

      (前两句)纷乱的枝条还没有变成嫩电影,便凭借着东风疏狂恣意地生长。

      只懂得将它的飞花漫天飞舞,蒙蔽日月,却不知道这凛凛的天地间还有清寒冷冽的霜的存在。

      鉴赏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阅读全文]...

2022-02-11 12:02:25
语文古诗前两句的作用 - 句子
语文古诗前两句的作用 - 语录
语文古诗前两句的作用 - 说说
语文古诗前两句的作用 - 名言
语文古诗前两句的作用 - 诗词
语文古诗前两句的作用 - 祝福
语文古诗前两句的作用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