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古诗19首

关于汉代的古诗19首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汉代的古诗19首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汉代的古诗19首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汉代的古诗19首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9) 语录(2) 说说(3) 名言(2) 诗词(204) 祝福(1) 心语(1)

  •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七言诗论文

  • 汉代铜镜铭文中的七言诗论文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大家都写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汉代铜镜铭文中的七言诗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内容提要】

      汉代铜镜铭文中存在着不少七言诗。这些诗歌,不仅宋代以后的考古学著作时加收录,而且,明人已经将其编入汉代文集中。考察汉代铜镜铭文中的七言诗可以发现,不少诗歌句句押韵,其结构形式已相对固定,由此我们可以初步判定东汉以前七言诗已基本形成。

      【文摘】:

      先秦至六朝文学

      汉代铜镜铭文保存着大量的文史资料,深入研究这些资料,可以认识、澄清一些历来颇有争议的问题,比如七言诗的起源形成问题。

      关于七言诗的起源和形成问题,学界说法很多,至今尚无定论。[1],[2],[3],[4]从争论的情况来看,涉及汉代的资料并不丰富,学者们多提及的是汉乐府《郊祀歌》中的七言诗句,以及张衡《思玄赋》系词和《四愁诗》。那么,除了汉乐府《郊祀歌》中的七言诗句、张衡《思玄赋》系词及《四愁诗》外,汉代还有没有七言诗留存于世呢?

      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汉代有许多句句押韵的七言诗作品流传下来,它们多保存在汉代的铜镜铭文中。关于汉代铜镜铭文中的七言诗,在明代以前,只是作为古董文物记载的附庸,收入前人的相关著作中。直到明代以后,它们才被文人有意识地收入古代文集中的汉代作品序列中。深入研究这些情况,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七言诗的发展过程。

      一、文物著作保存的汉代七言诗

      最早注意到汉代铜镜铭文中含有诗歌存在的是北宋时期王黼编撰的《宣和博古图》,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四库全书《重修宣和博古图》,在卷二十八,它专列有“诗辞门”,收录汉代铜镜12面,根据后世资料记载,其中具有七言诗镜铭的大致有:尚方鉴一(铭53字),尚方鉴二(铭35字),长生鉴(铭40字),仙人不老鉴(铭37字),青盖鉴(铭34字),服羌鉴(铭28字)等。不过,《宣和博古图》只有图录和简介,并未录出具体铭文。在“鉴总说”中,王黼只是提到:“至于铭其背,则又有作国史语而为四字,有效柏梁体而为七言”者。通过王氏图录析出铭文,则是后人的工作。

      较早记录汉代铜镜铭文中七言诗具体诗句的.是宋代姚寛。他的《西溪丛语》收载了不少古代文物,其卷上有云:“李晦之一镜,背有八柱十二兽,面微凸,蒂有铭云:尚方佳贡大毋伤,左龙右虎辟牛羊,朱鸟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

      明代杨慎在《丹铅余录》《丹铅续录》《丹铅摘录》(总称《丹铅总录》)中,搜罗了为数不少的汉代铜镜所载的诗体铭文,其中多首属于七言体。

      《钦定西清古鉴》卷三十九,收录“汉尚方鉴”两面,除了介绍铜镜的文饰、形制外,还记录了其铭文:七言诗各一首。并且,将它们与《博古图》、《西溪丛语》、《丹铅总录》中所收内容基本相同的汉镜铭文诗进行比较,指出异同。

      钱唐倪涛《六艺之一录续编》卷一“金器题跋·汉尚方鉴铭跋”也载有一首七言诗镜铭。

      还有从书法文字角度收录汉代铜镜铭文中的七言诗者。如:长洲顾蔼吉撰《隶辨》卷八载“驺氏二镜铭”和“李氏镜铭”。

      当代文物著作亦有收录汉代铜镜七言诗铭文者。如朱剑心先生的《金石学》,采录了五首汉代七言诗,其中有两首不见于其他记载:

      许氏作竟自有纪,青龙白虎居左右。圣人周公鲁孔子,作吏高迁车生耳。郡举孝廉州博士,少不努力老乃悔。吉。[5](P161)

      角王巨虚曰有熹,照此明镜成快意。上有龙虎四时置,长保二亲乐毋事。子孙相息家富就,玄天毋极受大福。[5](P162)

      朱先生按语云:角王巨虚,言匈奴部落之大也。《后汉书·南匈奴传》云:“其大者左贤王,次左谷蠡王,次右贤王,次右谷蠡王,谓之四角。”汉印有“四角羌王”、“四角胡王”。

      这两首诗,前一首反映汉代选官推举制,诗风没有其他作品古朴,好像是顺口而歌。后一首反映汉朝与匈奴关系和睦。这应该是汉代七言诗相对晚出的作品。

      而孔祥星、刘一曼两位先生的《*古代铜镜》一书,收录汉代铜镜铭文十分详备,诗歌方面包括三言、四言、骚体和七言体等。

      十分重要的是,这些汉代的七言诗作品,并非仅仅见于文物著作,而是有大量的文物实物——汉代铜镜保存至今,这似乎可以证明七言诗体在汉代已经比较成熟。

      汉代铜镜,全国各大博物馆几乎都有收藏。而今天我们确切可知的具有七言诗铭文的汉代铜镜,*历史博物馆就有不少藏品,仅仅根据杨桂荣先生《馆藏铜镜选辑》(二)、(三)介绍,就有七面以上,仅举三例。

      其一,“王氏博局四神镜”(新莽),铭文篆书49字:

      王氏昭镜四夷服,交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子孙力,传告后世乐母(毋)极。[6](P215)

      其二,“尚方博局四神纹镜”(新莽),铭文篆书30字:

      上方作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由(游)天下敖四海佳兮。[6](P215)

      其三,“新有善铜博局四神纹镜”(新莽),铭文篆书64字:

      新有善铜出丹阳,炼冶银锡清而明。尚方御镜大毋伤,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龙右虎辟不羊,朱雀玄武顺阴阳。子孙具备属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寿比金石如侯王兮。[6](P216)

      这三面铜镜都是王莽时期的物品。杨桂荣先生还介绍了东汉几件铸有七言诗铭文的同类文物。

      总而言之,尽管这些著作收录了不少汉代七言诗,但并没有给予这些诗歌独立的文学地位,只是把它们看作是古董的附属品。

      二、明人收入文集中的汉代七言诗

      最早把汉代铜镜铭文中的诗歌收入古人文集中的,是明代嘉靖戊戌进士冯惟讷,他编撰的《古诗纪》共有一百五十六卷,尽管是在该书的最后一卷《别集第十二志遗》中收录了汉代古镜铭文中五首七言诗,但其进步之处,在于他首次承认了这些七言诗独立的文学地位。这些诗,其实与杨慎《丹铅摘录》所收者基本相同。

      《古诗纪》所收汉代古镜铭五首七言诗如下:

      其一云:汉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铅锡清如明,左龙右虎尚三光,朱雀玄武顺阴阳。

      其二云:上方作鉴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寿如金石佳且好。

      又六花水浮鉴:上方作鉴宜侯王,左龙右虎掌四旁,朱雀玄武和阴阳,子孙具备属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

      又十二辰鉴铭曰:名言之始自有纪,炼冶铜锡去其滓,辟除不祥宜吉水,长保二亲利孙子。辟如(缺一字)众乐典祀,寿此金方西王母。

      又一镜铭曰:上方作镜四夷服,多保国家人民息,寇乱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子孙力,传吉后世乐无极。

      后来,出生于嘉靖二十八年的梅鼎祚所编《东汉文纪》卷三十二,也收录了七首汉代七言诗:

      尚方鉴铭一:尚方作镜母(毋)大伤,左龙右虎掌四旁,朱凤玄武和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兮,宜侯王兮。

      尚方鉴铭二:尚方作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敖四海,寿比金石之国保。

      尚方鉴铭三:尚方作镜真大好,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寿如介石(下阙)。

      尚方鉴铭四:尚方作镜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子孙力,传吉后世乐母(毋)极兮。

      汉青盖鉴铭:青盖作镜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安,胡虏殄灭天下阳,风雨时节五谷熟。长孙孙朔阳天。

      汉长生鉴铭:调刻冶镜日月清,明(刊阙)五得商羽声,天地和合子孙成,常保夫妇乐长生。

      汉清明鉴铭:汉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左龙右虎尚三光,朱雀玄武顺阴阳。

      另外,明代贺复徵《文章辨体汇选》卷四百四十七,亦收汉代尚方鉴铭七言诗二首。

      三、汉代铜镜铭文中七言诗的特点

      阅读这些汉代铜镜铭文中的七言体诗歌,我们最深刻的感受是:

    [阅读全文]...

2022-05-13 06:54:36
  • 汉代乐府诗歌的作品

  • 诗歌,文学
  • 汉代乐府诗歌的作品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代乐府诗歌的作品,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辞》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意,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我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具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谢阿母,母听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币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通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阅读全文]...

2022-05-16 09:26:27
  • 汉代时期历史典故

  • 历史
  • 汉代时期历史典故

      春秋时代的战争不允许*民和奴隶上战场,他们参战但不作战,主要担任扛行李、喂马、做饭这些后勤工作。担任作战任务的是士,也就是最低一等的成年贵族男子,称为“战士”。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汉代时期历史典故,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指鹿为马

      相传赵高试图要谋朝篡位,为了试验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顺从他的意愿,特地呈上一只鹿给秦二世,并说这是马。秦二世不信,赵高便借故问各位大臣。不敢逆赵 高意的大臣都说是马,而敢于反对赵高的人则说是鹿。后来说是鹿的大臣都被赵高用各种手段害死了。指鹿为马的故事流传至今,人们便用指鹿为马形容一个人是非 不分,颠倒黑白。

      2、萧何月下追韩信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 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以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 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这就是小说 和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刘邦采纳萧何建 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3、背水一战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命手下大将韩信领兵攻打赵国。赵王带了二十万大军在太行山的井陉关迎击。当时,韩信只带了一万二千人马。为了打败赵军,他将一万 人驻扎在河边列了一个背水阵。另外派两千轻骑潜伏在赵军军营周围。交战后,赵营二十万大军向河边的一万汉军杀来。汉军面临大敌,后无退路,只能拼死奋战。 这是潜伏的那两千士兵乘虚攻进赵营。赵军遭到前后夹击,很快被韩信打败。战后有人问韩信:“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何明知故犯?”韩信笑着说:“置之 死地而后生,这也是兵书上有记载的呀。” 背水一战: 背水布阵,作最后的殊死战斗。指最后决一死战。

      4、楚河汉界

      历史上,秦朝灭亡后,刘邦、项羽两大军阀为争夺天下发生战争,历时约3年,叫楚汉战争。很长一段时期内,双方互有胜负,谁都无法灭掉谁,于是在公元前 203年,双方讲和,以鸿沟为界划分土地,以西归汉,以东归楚,这就是象棋棋盘上楚河汉界的来源。当然,后来刘邦背信弃义追杀项羽,最后在垓下灭掉项羽, 统一天下,建立西汉。

      5、霸王别姬

      楚汉相争,诸侯多叛楚归汉。汉王听从张良等人的计策,与诸侯会合击楚。当时楚王屯兵垓下,兵少食尽,被汉王军队重重包围。霸王项羽夜不能寐,忽听四面 楚歌同时响起,原来此为张良的计谋。他知道项羽军士都是楚地人,于是便命汉军高唱楚歌,以动摇楚军军心。项羽听后大惊,叹道:“难道汉王已经得到楚地?怎 么他军中楚人这么多?”于是起床,在帐中饮酒。霸王有宠姬虞姬和乌骓骏马,乃慷慨悲歌,他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 虞兮奈若何。”虞姬和歌而舞,霸王见此情况,自知将败,泣泪数行。左右见霸王别姬也都凄然泪下,莫能仰视。

      6、张良进履

      据传说,有一天,张良在圯上(即桥上)漫步,适遇一年迈老人。只见老人故意把鞋摔下桥底,慢慢地对张良说:“小伙子,下去给我拾鞋!”张良感到太突 然,想上前教训老人,但碍于老人的年纪,不忍下手,只好下桥取鞋。取鞋后,老人又令张良给他穿上,张良膝跪于前,小心帮老人穿鞋。事毕,老人非但不谢,反 而大笑而去。片刻老人又返回,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也,5日后的黎明,与我会此。”二次会面,皆因张良迟到而散,第三次张良夜半赴约,先老人一步,老人才 授给张良一本书,对他说:“读此书则为王者师。后10年天下会大乱。13年后你会见我于济北谷城(今山东*阴西南)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就很快走了。 张良很奇怪,次日天明一看书,方知书名为《太公兵法》(太公,即姜太公,周武王的军师)。张良就日夜诵读此书,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足智多谋、文武兼备 的"智囊"。10年后果然陈胜起义爆发,13年后张良去谷城,山下确有黄石一尊,老人的预言神奇般地得到应验。这个故事虽属后人虚构,但他赞扬了张良的聪 慧过人。苏轼在《留侯论》中曾对张良的涵养评论道"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韩信年轻时带剑投奔项梁,默默无闻;后隶属项羽,也只做个郎中,他多次献策以求重用,项羽都未采纳。刘邦入蜀时,韩信弃楚而投汉,依然默默无闻。只任 迎宾小吏,却因犯法被处斩刑,刀口下出狂言,惊动滕公夏侯婴,荐为治粟都尉;是萧何发现了韩信这奇才,但仍未获重用。军至南郑,韩信自觉出头无日,便随众 将逃亡。萧何未及请示,便月下追韩信。有人向刘邦报告丞相也逃亡了,刘邦惊怒。过了两天,萧何回来,刘邦且喜且怒,骂道:“你为什么也逃跑了?”萧何说: “我不敢逃跑,是去追逃跑的人。”刘邦得知他去追韩信,又骂道:“将领们跑了数十人,你没去追,去追韩信,是假的。”萧何说:“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 士无双。大王若只想称王汉中,就用不着韩信;若要争夺天下,除了韩信,没有第二个人可同您共谋大事的了!”于是劝刘邦选择吉日良辰,斋戒设坛,隆重拜韩信 为大将。一夜之间,韩信从一无名小卒而位冠三军,这就是成也萧何。

      后来,韩信运筹帷幄,逐鹿中原,为刘汉王朝打下半壁江山,封王列侯。有人告他谋反。刘邦削了他的兵权。汉十年,刘邦亲征陈稀。韩信称病未出,却暗中派 人与陈联络,家臣告密,坐镇京城的吕后想召见韩信,又怕他拥兵不肯就范,就同萧何商议计策。解铃还须系铃人,毕竟萧何老谋深算,他派人传旨韩信,声称陈? 已经被捉拿斩杀了,列侯、群臣都要进宫朝贺。萧何欺骗韩信道:“你尽管有病在身,也得勉强进宫朝贺,以免皇上生疑。”

      可怜韩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踏进宫门,即被吕后预伏的刀斧手劫持捆绑,架至长乐宫悬钟室,身首异处了。这是第二次临刑了,他喟叹道:“我后悔没有 采纳蒯通的计谋,竟被妇人小子所欺骗,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诛杀了韩信一家三族。这就是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1、封狼居胥。

      为了彻底消灭匈奴主力,汉武帝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漠北大战”。此战中霍去病遭遇匈奴左贤王部,以一万的损失数量,斩首虏七万多,俘虏匈奴王爷三人,以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霍去病一路追杀,来到了今蒙古肯特山一带。就在这里,霍去病率大军进行了祭天地的典礼。后来封狼居胥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2、故剑情深。

      汉武帝时,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又名刘询)出生数月,即逢巫蛊之祸。武帝征和二年,丞相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为巫蛊咒武帝,与阳石公主奸,贺父子下狱死,诸邑公主与阳石公主、卫青之子长*侯卫伉皆坐诛。武帝命宠臣江充为使者治巫蛊,江充与太子刘据有隙,遂陷害太子,并与案道侯韩说、宦官苏文等四人诬陷太子,刘据起兵失败,皇后卫子夫和太子刘据相继自杀。刘据的妻妾和三子一女皆死,唯独襁褓中的刘病已逃过一劫,被收系郡邸狱,得到了廷尉监邴吉的照顾。

      后元二年,武帝病,望气者进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命令使者到京师诸官府狱,杀掉狱中囚犯。邴吉拒不让使者进入,刘病已方得保全性命。后大赦之时,邴吉将刘病已送到祖母史良娣家里。

      武帝后来下诏,将刘病已收养于掖庭,上报宗正并列入宗室属籍中,此时皇曾孙刘病已的宗室地位才得到法律上的承认。掖庭令张贺原是刘据的'部下,他对刘病已极好,自己出钱供刘病已读书。在刘病已长大后,张贺为他迎娶掖庭暴室属官许广汉女儿许*君为妻。许*君是个勤劳贤惠的女子,在刘病已最困难的日子里,不但没有嫌弃丈夫,反而与他相依为命,用自己的柔情让这位落魄的皇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爱的力量。

      许*君与刘询于公元前75年成婚,前74年生下后来成为汉元帝刘奭,同年刘弗陵驾崩,刘询被拥立为皇帝,许*君进宫后被封为婕妤。当时几乎所有人都在霍光家族的威逼下要求让霍成君当皇后,连上官太皇太后(霍光的外孙女,刘弗陵的皇后)也如此主张。但刘询没有忘记与自己患难与共的许*君,于是他下了一道“寻故剑”的诏书,他在诏书中说:我在贫微之时曾有一把旧剑,现在我非常怀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帮我把它找回来呢?朝臣们善于揣测上意,很快品出了这道圣旨的真实意味:连贫微时用过的一把旧剑都念念不忘,自然也不会将自己相濡以沫的女人抛舍不顾。于是他们都联合奏请立许*君为皇后。

      3、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一说甘肃民勤 )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4、李广射虎。

      李广射虎是记载于司马迁史记里面的故事,原文是:李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5、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阅读全文]...

2022-02-28 02:24:22
  • 古诗词木兰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 古诗词木兰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木兰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欢迎阅读。

      “唉……唉……”花府内传来一阵叹息,是谁为何事叹息呢?她就花老爷的小女——花木兰。

      花木兰从小跟着花老爷*武,花老爷是朝廷的将领,因花甲之年而还乡养老。木兰从小好学,玩枪弄棍,当是强身练体,织布、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木兰为何事叹气呢?”花姐问 。

      “姐姐,我是担心昨夜军贴上有爹爹的名字,如今爹爹岁数已高,如何能与敌军打战呀?”

      “是呀,我也挺担心的,你看咱家也没长子,小弟又太小,如何能替爹打战呀?”花姐忧愁地说。

      因朝廷将领不足,花老又曾带兵打战百战百胜。所以点名让花老去。

      木兰左思右想。“咦!”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木兰高兴地笑着说。

      ”妹妹有何高见哪?“花姐说。

      ”待会接你就会知道的。“木兰神秘兮兮地说。

      ”好,木兰还不肯说,那姐姐我就拭目以待喽!“花姐笑着说。

      ”老爷,外面来了位身穿铠甲的将军,说要见您 。“下人说。

      ”让他进来吧!“花老爷说。随着,那位将军跟着下人进来。

      ”请,将军。“下人说。

      ”好“将军说。

      ”花老爷,您老不认我了吗?“那位将军说。花老爷左看右看,上下打量了将军一番。

      ”这位壮士,老夫真的不认识你,请问你尊姓大名呀?“花老爷说。

      ”哈哈,爹,是我呀,我是木兰呀!“花木兰笑着说,随手摘下头盔。 呀!木兰,真是木兰,呀!”花府人吃惊地说。木兰,你怎么穿成这样?”花母问。“对呀,怎么回事?”花父又问。 “哎呀,我想去打战,保卫国家。”花木兰说。“荒唐,简直荒唐至极!不可理喻!你一个女孩子怎能打战呢?!”花父气急败坏的说。“是呀,木兰哪,听娘的,不要去。”花母劝道。你该不会是想替父从军吧?”花姐说。“哦!木兰姐变成哥哥喽!”花弟笑着说。“爹,如今年势已高,不适打战,就让木兰我替你出征吧,一是代您出征,二是保家卫国啊!”木兰昂搜挺胸地说。“可是你是女孩子呀,军营不是你女孩子进去的。”花父花母异口同声说。“我穿成这样,连你二老都认不出来,其他人就更难知晓了。”花木兰说。“既然木兰决心已定,爹娘就答应了吧!”花姐替木兰说道。花父冥思苦想了很久。“好吧,那就去吧,从军艰苦,可得保重身体啊!花父定叮叮嘱说。

      ”木兰,敌军来势凶猛,万事可要但心,娘只能盼你凯旋归来。“花母说着,泪水模糊了眼睛,满是不舍。

      ”妹妹,你这一去,不知多少年才能回来,这是姐姐绣的荷包,想家了,就拿出来看看。“花姐说着就掏出一个荷包递给木兰。

      ”木兰姐,你要当大英雄啦,弟弟会想念木兰姐的。“花弟笑着说。

      ”好,爹娘多保重,姐,你要照顾好爹娘和小弟。木兰走了。“木兰跪下给爹娘磕完头,上马走。

      ”木兰啊!保重啊!—— “花姐和花父母向木兰背影喊。木兰快马加鞭地赶往军营。路上遇到两位将领。 ”请问兄台这是去哪儿?“花木兰问。

      ”我们是赶往军中的士兵。看兄台你这身装扮,也是军中将军吧?“其中的'一位说。

      ”我姓花,叫木——“木兰心想:要说我叫花木兰的话,他们肯定会怀疑我是个女的。

      ”怎么了,花兄叫什么?“另一位说。

      ”哦,我叫花木棣。“花木兰说。

      ” 花兄名字果然与众不同,好,我叫赵斌。“赵兄说。

      ”我叫陈晋元。“陈兄说。

      ”那我们就一起同行吧!“陈兄说。

      ”既然这样,我们就结拜兄弟吧。我是大哥。“年龄更大的陈兄说。”花弟,那你就年龄最小,我俩就叫你花弟吧!“

      赵兄说。三人一起赶往了军中。

      ”花将军,敌军向我军发起强烈进攻,我军快顶不住了。“战士甲急切说明。

      ”走,我去会会敌军!“木兰胸有成竹地说。

      ”杀呀——,弟兄们,上!“木兰视死如归的左一刀右一枪得和敌军展开生死搏斗。

      ”花弟,刚才在战场上,你功夫不凡呐,把敌军杀得落花流水,仓皇而逃。陈某佩服,佩服!“陈兄说。

      ”是呀,花弟果然厉害!“赵兄称赞说。 ”大哥,二哥严重了,只是我练的一些三脚猫的功夫哪比的上你们武艺高强呐!“木兰说谦虚地说。

      战斗十多年,我军已将敌军打退,我军凯旋入朝。皇上赏赐木兰等人后,恩准回乡。陈兄与赵兄陪同木兰去花家做客。走到城门。花府上下都来迎接。

      ”花伯父花伯母好。“陈兄赵兄一同向花父花母行礼。

      ”爹,娘。我回来了!“木兰流着泪说。

      ”好,回来就好。“花父花母说。木兰跟姐姐走进房间,换回女装。出来见大家。

      ”这位是——。“赵兄和陈兄说。

      ”我是花——木——兰——。“木兰说。

      原来木兰是个女孩,同行二人惊得呆立着。

      昏黄的烛光把一个憔悴的影子印在花堂竹墙上,从影子显示的动作看来,织布女的疲倦、愁劳另有原因。

      ”吱呀“——花姐身穿一袭白睡衣,出现在木兰房门。”木兰“姐姐轻柔地说,”还不睡呀?都已经三更了。“便走来想要扶起木兰:”再不睡老母父可要生气了。“”唉!“木兰深深地叹了口气,抬起那朦胧的眸子,”姐,您请过目,这可如何是好呀?“花姐接过木简,小心地打开——原来是军书。”你也别愁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快睡吧!“木兰微弱地点点头,轻轻卧躺在木*上,花姐微笑一下,那微笑蕴藏着苦——她也为这事担心。随后,她为木兰熄了灯,闩了门。

      第二天,花姐早早起来,去看看木兰。呀!木兰不见了!而她的衣服、头饰、花黄全留在床头呀?!裸着身子能跑到哪去?花姐正焦急时,”哎呀!“老父房内,又传来一声惊叫,花姐急忙跑去。发现父亲衣柜上钉着黄蜡纸:

      父亲,望借一套您少时的战甲和衣服,请原谅!

      ——木兰

      家人都愣住了。木兰一个女孩,借男装干什么?

    [阅读全文]...

2022-03-25 16:43:54
  • 汉代刘向的读书名句

  • 读书,名言
  • 1、人皆知以食愈饥,念莫知以学愈愚。

    2、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

    3、谋泄者,事无功;计不决者,名不成。

    4、得其所利,必虑其所害;乐其所成,必顾其所败。

    5、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6、受学重问,孰不能成。

    7、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8、学以益才也。

    9、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

    10、大臣重禄而不极谏,*臣畏罚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此患之大者也。

    11、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辩者不为使,则使不通,勇者不为斗,则边境侵。

    12、天将与之,必先苦之;天将毁之,必先累之。

    13、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14、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阅读全文]...

2022-06-04 04:26:01
  • 汉乐府长歌行的古诗

  • 汉乐府长歌行的古诗

      导语:汉乐府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汉乐府长歌行的古诗。欢迎阅读及参考。

      长歌行

      乐府诗集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可入药。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秋节:秋季。

      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的

      百川:河流。

      译文

      早晨,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等待在阳光下晒干。

      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

      常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花和叶都变黄衰败了。

      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再向西流回来?

      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赏析

      《长歌行》是汉乐府诗一首劝诫诗。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诗人本来想讲一些大道理,可他说了大半天都是大自然。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种写法被称为“托物起兴”。“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

      大自然中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清晨的露珠等太阳出来就会被晒干,春天的美景到了秋天就会衰败、凋零,千万条江河东流到海一去不返。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

      一个人如果不趁着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努力奋斗,到年老力衰的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全诗借物喻理,出言警策,催人奋进。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让无数看到这首诗的让人,深思在每句话的见解中,也让现代人无数次提醒自我的一个状态!让现代都明白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的。

    [阅读全文]...

2022-03-26 08:52:10
  • 含有汉字的古诗词 带汉字的诗词名句

  •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资治通鉴·汉纪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传·东方朔传》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迢迢牵牛星》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泛 / 汉江临眺》

    交浅而言深者,愚也;在贱而望贵者,惑也;未信而纳忠者,谤也。——《后汉书·列传·崔骃列传》

    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汉书·志·礼乐志》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后汉书·列传·张衡列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列传·冯岑贾列传》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三十八》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列传·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列传·桓谭冯衍列传上》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涓流虽寡,浸成江河;爝火虽微,卒能燎野——《后汉书·列传·酷吏列传》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佚名《汉广》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列传·马援列传》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时不可留,众不可逆。——《后汉书·本纪·光武帝纪上》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资治通鉴·汉纪·汉纪十七》

    思其人,至其乡;其处在,其人亡。——《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九》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资治通鉴·汉纪二十》

    岁月骛过,山陵浸远——《后汉书·列传·光武十王列传》

    知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后汉书·列传·朱冯虞郑周列传》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本纪·光武帝纪上》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黄景仁《绮怀》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书·传·傅常郑甘陈段传》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后汉书·列传·第五钟离宋寒列传》

    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后汉书·列传·荀韩钟陈列传》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后汉书·列传·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

    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后汉书·列传·窦融列传》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列传·光武十王列传》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渡汉江》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生而富者骄,生而贵者傲。——《后汉书·列传·崔骃列传》

    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后汉书·列传·周黄徐姜申屠列传》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汉书·传·董仲舒传》

    反水不收,后悔无及。——《后汉书·本纪·光武帝纪上》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阅读全文]...

2021-12-23 10:17:53
  •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

  •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

      汉乐府“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长歌行汉乐府古诗,希望能帮到你!

      《长歌行》是北宋文人郭茂倩(1041-1099)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使表达的哲理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长歌行①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②,朝露③待日晞⑨。

      阳春④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⑤至,焜黄⑥华叶衰。

      百川⑦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⑩不努力,老大徒⑧伤悲。

      注释

      ①长歌行:汉乐府曲牌名。

      ②葵:“葵”作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电影,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本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另有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也叫“葵”。向日葵即其中之一。此外,蒲葵也可简称.“葵”,用蒲葵叶做成的扇子称“葵扇”。

      ③朝露:清晨的露水。

      ④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⑤秋节:秋季。

      ⑥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 华:同“花”读音同“花”。 衰:读“cuī“,古时候没有“shuaī“这个音。(但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所以我们认为,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所以读shuaī)

      ⑦百川:大河流。少:年轻。老:老年。

      ⑧徒:白白地 。

      ⑨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⑩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老大:年老。(指年老了,中年时,人老了,过了青年时期。此句话指到指年老了,中年时,人老了,过了青年时期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了。)

      译文

      菜园里长绿色的的葵菜,晨露待到阳光一照就干了。春天的阳光向万物散布着恩惠,万物充满着生机和光泽。时常让我担心是秋天来得太快,花和叶就要枯黄和衰败。成百上千的河流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能再向西回流?如果少壮年华时不发奋努力,到了年老时只能徒然哀伤叹息。

      创作背景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调曲。《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新乐府诗集》其中包括《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又被称为乐府双壁。)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

      小学五年级下课本中《长歌行》节选自这首诗的后四句。

      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品论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

      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阅读全文]...

2021-12-09 16:37:15
  • 百字令·宿汉儿村古诗词

  • 百字令·宿汉儿村古诗词

      古诗原文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丝吹老。牧马长嘶,征笳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文园憔悴后,非复酒垆风调。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译文翻译

      无情的野火,趁着阵阵西风,烧光了天涯芳草。冰天雪地里再次来到边塞,鬓发染霜,我已被寒风吹老。牧马长嘶,胡笳乱鸣,一并闯进我忧愁的怀抱。定然知道今天晚上,我这个庾信般多愁善感的'诗人,会瘦掉多少。

      即便是脑满肠肥的过去,尚且难以消受,这里的荒烟落照。更何况司马相如早已憔悴,不再有当垆卖酒的风流格调。回乐峰彻骨寒冷,受降城如此僻远,思念家乡的梦儿夜夜萦绕。登高凭栏,四野茫茫,不由百感交织,只能向着远方,发出一声清啸。

      注释解释

      百字令:词牌名,即念奴娇。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

      汉儿村:在今辽宁省朝阳县境内。

      榆塞:榆关,即山海关。

      “牧马”两句:汉李陵《答苏武书》:“胡笳互动,牧马悲鸣。”

      庾郎:北周诗人庾信。他身经丧乱,作品饱含愁思,曾作《愁赋》。

      脑满肠肥:不操心的人,吃得饱,养得胖。

      文园:指司马相如。

      酒垆风调: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曾和妻子卓文君在酒店当垆卖酒。

      回乐峰:在今宁夏灵武西南。

      受降城:有三处,这里泛指边塞。

      创作背景

      按词中描写的是秋冬景色,且曰‘榆塞重来’,可知是指作者于康熙二十一年八,*至十二月随副都统郎谈赴梭龙时第二次至山海关,故应系于该年八、九月份。

      诗文赏析

      上片写塞上萧瑟荒凉之景,再借用多愁多病的庾郎典映自己,表现词人心中绵绵的伤感情怀。

      下片进一步渲染愁怨之深,以“便是” “何况”步步写来,层层烘托,一咏三叹,婉转曲折,并以“文园憔悴”的典故突显了此刻的乡愁,感情所至,情韵深挚,自有扣人心弦的力量。

      全词除了抒写远在边关的征夫怀人思乡的愁情外,还把“脑满肠肥"、“五陵公子”和“文园”、 “庾郎”(也是作者自况)对比,为才人薄命痴儿多福而不*。

    [阅读全文]...

2022-01-04 15:24:03
汉代的古诗19首 - 句子
汉代的古诗19首 - 语录
汉代的古诗19首 - 说说
汉代的古诗19首 - 名言
汉代的古诗19首 - 诗词
汉代的古诗19首 - 祝福
汉代的古诗19首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