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哲学思想

关于古诗词中的哲学思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中的哲学思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中的哲学思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中的哲学思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143) 说说(190) 名言(89) 诗词(10k+) 祝福(61) 心语(1)

  • 简谈生物进化理论蕴含的哲学思想

  • 哲学
  • 简谈生物进化理论蕴含的哲学思想

      物质系统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它会尽力使自己维持在一定的*衡之中。如何谈生物进化理论蕴含的哲学思想?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简谈生物进化理论蕴含的哲学思想,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生物进化理论的其发展

      世界上第一个比较系统地阐明生物进化思想的是拉马克,他的进化论一提出,就引发很多争议,如同灾变论、同神创论的斗争。尽管拉马克学说中某些观点是错误的,但是拉马克动摇了神创论的基石,为进化论的胜利铺*了道路。到了19世纪中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生物进化奠定了科学基础。随着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生物进化出现了很多学说,如现代综合进化理论、分子中性论、间断*衡论和新灾变论等。这些新学说的提出使达尔文学说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形成更完善的进化理论。现代综合进化理论的核心仍然是自然选择,它结合遗传学和数学,系统地得出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使达尔文学说在遗传的本质上得到了发展。分子中性论则主张生物内的突变是中性的,既无利又无害,因此自然选择无法起作用。间断*衡论主张进化是渐变和突变的交替出现,主张新物种可以突然形成,跳跃性的进化。达尔文学说则是主张进化是渐变的,缓慢形成的,生物体的微小差异经过长时期的积累变成了大的变异,最终形成新物种。但是达尔文的渐进进化观不能解释在连续地层中新物种的突然出现。因此间断*衡论也是达尔文学说的补充和发展:生物进化并不总是缓慢进化的,有时也是跃进的;生物进化也不总是连续性的、渐进的,而有时是间断性飞跃的。

      二、生物进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

      (一)耗散结构理论

      进化是指自然物演化中由无序到有序、由低等到高等的上升过程,根据耗散结构理论,进化的条件是:

      1.远离热*衡态

      拉兹洛说过,系统在热*衡状态下,能量和物质流已经消除了温度的差别和浓度的差别,系统的元素是处于随机混和的无序状态。此时系统的熵是正值。只有当熵值减小到负值时,也就是系统要远离热*衡态,进化才能产生。

      2.开放系统

      系统内部会自发的产生混乱,即熵值大于零,系统怎样才能克服内部产生的混乱,远离热*衡呢?那就需要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不断地从环境中吸取负熵来消除自身不得不产生的正熵。

      种群,作为进化的基本单位,由一定区域内相同的个体构成一个系统,它也会自发的产生熵。如种间个体的异化作用,将自身物质转化为外界物,由于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造成系统的混乱程度增加;但是,种群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群体,而是与环境有着密切的物质能量交换,在异化作用的同时,还发生同化作用,将外界物质转化为自身物质,合成作用大于分解作用,使系统的混乱程度减小。种群就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从环境中吸取负熵来抵消自身产生的正熵,保证系统的有序。

      3.涨落和突变

      物质系统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它会尽力使自己维持在一定的*衡之中。但是物质系统它也有动态性的特征,那就是“物质系统与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会引起系统状态一系列的变化”。而这变化就是涨落,“如果一个系统受不住任何涨落,那么它将随时由过度状态而解体”,也就是要达到一个新的*衡态(形成新的物质系统)。

      物种,作为一种物质系统,它的'要素主要是指种内个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竞争、合作);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变异、适应),都会引起这个物种的一系列变化,如出现不同的变异种,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等。

      也就是说,物种,它靠遗传来维持自身的稳定性,但又因为变异,引起了种内个体的差异,导致系统出现涨落。起初,变异是微小的,系统能够维持一定的*衡;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异逐渐被遗传下来,日积月累,终于形成大的涨落,打破这种*衡,促使物种进化。

      4.正反馈推动作用

      一个系统进入有序状态,必须存在一个反馈通道,它能够通过正反馈的方式使系统的任何变化得以放大,从而产生质变,加速系统的自组织。

      有的变异使生物适应了新的环境,有的变异则是不适应新环境,逐渐被淘汰,另外和有一些变异是中性的。适应环境的变异通过选择被保留了下来,并不断地通过遗传在后代中积累、放大,最终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质的改变。也就是说,变异,它需要环境对其进行选择,并将选择结果反馈给物种,使这种变异能够遗传下来。

      种群在内因——遗传和变异与外因——自然选择的推动下,逐渐的满足物质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条件,最终促成生物的进化。

      (二)对立统一的思想

      1.进化和退化

      (1)进化和退化是对立的

      进化是指自然物演化中由无序到有序、由低等到高等的上升过程,那退化则是自然物演化中由有序到无序、由高等到低等的下降过程,它们是相反的过程,是对立的。

      (2)进化和退化是统一的

      首先,进化和退化往往是相互包含的,进化的过程中必然包含着退化,它们是同时存在的。如水生动物向陆生进化的过程中,其呼吸系统不断地完善,适应陆地上的生活,但是伴随着的是在水中的活动能力减弱。其次,从广义进化的定义看,这种由复杂结构转变为简单结构的方式属于也退化,但从生物进化的定义看,它可能意味着进化,简化式进化。不管生物内部发生怎样的变化,其最终想达到的结果就是能够适应环境。只要这种变化有利于在当时这个环境中个体的生存和繁殖,就属于进化。

      2.遗传和变异

      (1)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

      遗传是过程中保留物种特性、反应物种稳定性;变异是过程中引起物种演变、反应物种可变性。正如前面提到远离热*衡态这个条件时所说,一个物种,它是靠遗传来维持自身的稳定性,但又靠变异,引起系统的涨落。

      (2)遗传和变异是统一的

      首先,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遗传不但使生物原有的优良基因保留下来,还使变异产生的优良基因保存下来,并在繁殖中代代相传。这样经过历代的积累,终于形成显著地差异,最后形成新物种。其次,变异是进化的原材料,没有变异,单一的遗传无法使后代适应变幻莫测的环境,终究会在与环境的较量中灭绝。因此没有遗传或没有变异都无法完成进化。

      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① 理由如下。

      (1)就原核生物和无性繁殖的真核生物来说,来自同一亲本的无性繁殖系是由遗传上相同的个体组成的,同一克隆内的个体之间没有遗传差异,自然选择作用的是无性繁殖系。

      (2)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的基因型是终身不变的,无论它在自然选择中具有多大优势,其基因型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地传给下一代个体,这是因为个体的基因组成来自父母双方。但是就一个种群来说,种群中全部基因的总和(基因库)却可以在传宗接代过程中维持相对稳定,因此,自然选择作用的是种群,本质上是种群基因库。也可以这样理解:种群中个体的基因来自种群基因库,个体死亡后又通过其后代把基因归还给基因库。

      ②基因库和基因频率

      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每个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只是种群基因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每个种群都有它独特的基因库,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但基因库却代代相传,并在传递过程中得到保持和发展。种群越大,基因库也越大,反之,种群越小基因库也越小。当种群变得很小时,就有可能失去遗传的多样性,从而失去了进化上的优势而逐渐被淘汰。

      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基因频率可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获得。

      ③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

      设有N个个体的种群,AA,Aa,aa的个体数分别是n1,n2,n3,A,a的基因频率分别用PA,Pa表示,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用PAA,PAa,Paa表示,则:

      PA=(2n1+n2)/2N=(n1/N)+(1/2)X(n2/N)=PAA+(1/2)PAa

      Pa=(2n3+n2)/2N=(n3/N)+(1/2)X(n2/N)=Paa+(1/2)PAa

    [阅读全文]...

2022-01-17 01:31:35
  • 谈《老子》哲学思想与设计论文

  • 设计,老子,哲学
  • 谈《老子》哲学思想与设计论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谈《老子》哲学思想与设计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曾在我《道法自然》的设计格言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一切是由生命开始的,最自然的是最美的,不要刻意,经典是不经意问的流露。不要放弃思考,在痛并快乐的思想中成长。”道家讲究自然,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反而推之,万物都是自然,所有自然界一切事物却由道所演化的规律,所以我们也是自然界里的一份子。

      前些日子读稻盛和夫《活法》一书亦对此有感受,他所说的宇宙意志,使万物王道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同此理。由此可判断,一切向好的方向去发展的就是自然。顺应自然也就是设计的正确方向,反之便逆其道而行之。虽然可能有一时的畅快,但是长远看来并无益处。所以,我更喜欢自然的设计,适当的奢华也是可以的,但要适度。奢华再刻意一些就是奢侈,奢侈再刻意一些就是奢靡,奢靡,再去发展就要走向另一个极端。

      中外历史上也有大量的例子,如*殷商时期末,商纣王奢靡无度,贪图享乐无度,曾经“酒池肉林”——就是把花园内开了一条水渠,里面放上美酒,以便随时畅饮,把肉干挂在树上,以便随时享受美餐,荒淫无度,最后导致亡国。法国路易十四前期,意大利“巴洛克”传入法国宫廷,经刻意发展有形成了“洛可可”的宫廷奢侈风格。经过路易十四、十五、两代的极力推崇,奢靡之风日益凝重,到路易十六前期已到极致。路易十六上台不久便*不稳,他虽然也做了很多*,推翻了洛可可荒淫、奢侈的艺术风格,回归建筑的古典等做了一些改革,但也没能铲除前两代帝王埋下的.奢靡的种子,被法国人民推上了断头台。一代王朝就这样结束了。这也是很吻合自然规律的。

      有时我也在想,当时在设计这些类似凡尔赛宫的设计者们是否也是把这个王朝推向灭亡的加速机器?奢靡本来就不是什么好的*惯,我们作为设计师是有义务让业主得到高品质、高品位、高雅的生活,并不是追求荒淫和铜臭的机器,所以我认为设计也可以自然,自然之至、天人合一、生生不息。

      《老子》第二章曾言,“天下皆知美知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知,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句话大概意思是说: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东西,不美的东西也就因此显现出来了,人人都明白善的东西是善的,这也露出了不善的一面,因此,有与无相互依存,艰难与容易相生。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互包融,音与声相互谐和,前与后相互随从。如此,圣人依照“无为”的原则办事,实行“不言”的教化,让万物自然兴起不去创始,让它们生长而不占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能自恃已能,功业成就而不居功自满,正由不居功,因此功绩也就不会消去。

      我觉得此篇就像给我的设计做的指引方向,就是一种哲学的辩证法,也是指导人生的启示录。我们所从事的设计工作,本身就是创造美好的工作,但对美的追求每个人都有不同,《老子》恰恰告诉我们去怎样分辨美与丑,善与恶的灵活运用,这种灵活的审美又可变化成丰富的触动和感悟。古时曾有一楚王好细腰,就是喜欢腰细的女人,而宫中人为迎合楚王的审美,就有很多王妃不吃饭而饿死。

      当今“减肥”已是大潮流,我们的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大量的关于减肥的广告层出不穷,但“肥”就真的那么可恶么?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说过:“短长肥瘦各有度,玉环飞燕谁敢憎”,杨玉环在丰韵肥泽中光彩照人,赵飞燕在轻盈中显魅力,她二人都是在自然中展现自我的风采,又有谁能说孰美孰丑?今天,更有人因为“减肥”,“瘦身”成癖,引发各种疾病,这就是追求美过分就变成丑的结果。

      爱美也要适度,过分也会产生负效应。南怀瑾先生曾在他的著作《老子他说》中就有举例,明代大画家倪云林非常爱美,非常爱清洁,用现在话说就是对美有洁癖,他所用的文房四宝,每天要有两位专人理管,随时擦拭,庭院里的梧桐树,每天早晚都要派人挑水擦洗干净,结果,硬生生的把梧桐树干净死了。所以,老子讲审美是要灵活的,设计也是要不拘泥的,就好比中式庭院里用的怪石,怪石是以丑为美的,丑到极处便是美之所在。在老子的辩证法里就讲“大直若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像无形”。我最喜欢的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就提出书法应“拙多于巧”的说法,所以他的书法作品里就有老子灵活审美的充分体现。

      《老子》第八章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按老子所说之意,天下最善,也是最高尚的品德,似水一样,水善有利于世间万物,而不去争夺功名,处在众人所厌恶的低洼地方,所以最接*于道,居住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渊默沉静,待人善于真诚仁爱,说话讲究信用,为政善于清净自正,处事善于发挥才能,行动善于抓住时机,因为不争,所以没有过失。

      老子从对水的认识理解发挥到人生观,宇宙观的境界,所以我们也不难从他的理解中找到并运用到设计中的理念,有时候我们一直在奔忙于向前进的步伐,无暇停下来想想我们从事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是否想过为什么做设?要做什么样的设计?我从事设计十二个年头,*两年越来越能感受到做设计、设计师的工作魅力所在,这是一个时时刻刻创造美的工作,创造美的同时就要自己有美好的心态,健康的心态,不断地补充和完善自我,只有高尚的品德才能做好美好的设计。用上善若水的心去做设计,去服务于你的客户,去走你的人生健康之路,就会避免在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迷失方向。

      “道长无为而无不为”一句道家名言,见《老子》第三十七章,道看上去无所作为,可实际天下事没有什么是它没有介入的,只有控制自己的欲望,内心修炼到虚无,才能有所作为。老子讲有“有与无”的观点也亦同此理,“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非常强调无的作用,无的境界,就有时好比我们的设计中,能把“无”做好,做到极致,也是真的“有”正因为我们在设计中太注重“有”了,材质繁多,堆砌,为了造型而设计的过多忽视“无”的设计,就放弃了设计目的的本我,使设计的目的性是盲目的。

      追求“*衡、*和”也是我设计理念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有时我们做设计时时常的一个背景墙装饰的怎样华丽,怎样让人眼前一亮而费尽心思,做出来的也许光彩夺目,业主眼前确实也一亮,但真正的你去想一下,我们是为生活而做设计的,业主未来在你设计的环境里能眼前一亮、两亮、或者三亮,但是否能亮一年、两年、三年、以至于十年二十年?实际能做好“无”才能长久的“有”,要做“有”的设计那就要经得起推敲,不要局限对风格的迷恋,肤浅的运用,尚层提出的“无域”的设计理念不正是对此很好的诠释吗?

    [阅读全文]...

2022-02-28 12:24:39
  • 用哲学思想解读《西游记》

  • 西游记,思想,哲学
  • 用哲学思想解读《西游记》

      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用哲学思想解读《西游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游记》故事以两界山为界,前后用了两种语境阐述。前者是以道家语境阐述道哲学文化以及演化过程,后者为佛家语境阐述佛学哲学理念以及参禅要义。

      前言

      用哲学家的眼光去洞察隐匿在神话故事中的中华哲学发展史;

      用善良的真心去体会印证在求经途中的中华哲学坎坷路,

      用超凡的智慧去领悟暗喻在两界山中的道佛学说神奇境,

      用儒雅的学风去描述包容在三教中的炎黄文化之真经。

      第一章《西游记》故事的哲学意境以及主要人物寓意介绍

      《西游记》故事以两界山为界,前后用了两种语境阐述。前者是以道家语境阐述道哲学文化以及演化过程,后者为佛家语境阐述佛学哲学理念以及参禅要义。

      本书中的人物名称、法号以及物件在不同的语境中都隐喻了特定的哲学含义以下对主要人物名称、法号简单做以下介绍:

      1、在道家语境中:

      孙悟空:是石猴的道家法名。代表道学之道---善。

      是道家文化和道家人性的化身。

      玉皇大帝:是统治思想的化身。

      太上老君:道家的创始老祖,代表了道的根源。

      四海龙王:儒家文字的化身。

      托塔李天王:唐前正统文化宝库的化身。

      太白金星:中华正统文化的灵魂---中庸的化身。

      菩萨:是四处游走的和尚,是佛学文化的传教士,。

      陈玄奘(zang):是唐朝年间,去印度学佛求经的和尚。

      唐玄奘(zang):代表了大唐文化。

      唐玄藏(cang)本身寓意大唐特色的佛性化身

      在大唐特色佛性化身之外还玄藏了道、儒两教的人性化身

      唐三藏(zang):是陈玄奘的法号。

      三藏(zang):寓意经、率、论之三藏中华佛学。:

      如来:是佛家文化的本元化身。

      2、在佛家语境中

      唐三藏(zang):本身寓意正宗佛学文化和正宗的佛性

      三藏(cang)指唐僧本身之外暗藏起来的道、佛、儒三家之人性

      唐僧:是唐三藏(zang)本身寓意的佛化身,代表中华佛家的佛性—梵

      孙行者是三藏所藏(cang)的道教人化身,代表道家文化中的人性—猿性

      孙悟空:是孙行者的佛家法号,寓意猿性人修行之佛果。

      猪刚鬣:是三藏所藏(cang)的佛家人化身,代表佛家文化中的人性--猪性

      猪八戒:是猪刚鬣的佛家法号,寓意猪性人修行之佛果。

      沙和尚:是三藏所藏(cang)的儒教人化身代表儒家文化中的人性--沙性

      沙悟净:是沙和尚的佛家法号,寓意沙性人修行之佛果

      菩萨:是传播佛学的高僧;是佛学中的善化身;是帮助参禅者修成正果的外部善力。

      如来:既是佛的化身,又是佛学文化之本源.

      第二章道家语境中的人性论

      第一节道之道

      以讲述金丹大道构造理论——(太极周天率、阴阳学说),阐述了世界万物的来历和石猴—人性本原的诞生。

      道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因此,道乃自然规律、自然法则。

      《西游记》中首先介绍了关于世界起源的道家哲学假说---太极周天律与阴阳理论。道家认为宇宙起源于冥初的混沌,并构造了记载宇宙生消变化的时空体系---地支、天干体系。(元、会、子、丑、寅、卯、辰、巳、戊、未、申、酉、戌、亥、岁、天、时);(东、南、西、北、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关于自然万物的变换规律,道家归纳出了无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万物繁衍生息规律和矛盾普遍规律(万物都有阴阳性),并且归纳总结出了矛盾自身的变化规律---阴阳太极周天率。

      第二节人性的起源及其基本特征

      《西游记》作者以道家文化为语境,以“石猴”为载体,对道家的人性理论假说在书中做了隐喻性的描述。

      “石猴”谐音“始猴”,石猴的天性就是道家之人本性。石猴具有人之初,性本善特征(石猴在天蹦石裂处蹦出,形如猿人)。其性,向往美好(出生于人间仙境--花果山),顽皮活泼(上树、下涧、跳跳蹦蹦),胆大好奇,喜欢探险(飞身探险水帘洞),有体现自身价值的期望(为赢得大王称谓,得到猴群尊重,而兴致高涨)。

      石猴诞生地—傲来国,象征炎黄民族的原始生息地—道教文化发源地(东胜神州,东临东海)。傲来—方言,随手采来之意。花果山象征人类天性所向往的世外桃园,道家仙境(花果山四面环水,风景秀丽,常年花果不断)。水帘洞象征古人类文明的启蒙途径。书中将石猴穿梭水帘的过程形象的比拟了人类从原始猴演化到铁石器社会人的过程(石猴闭目蹲身代表思索,用力一跳代表飞跃。然后睁眼一看,果见有铁桥、房屋,石凳、石床、石碗),当完成这一飞跃,石猴从此消隐石字,晋升成为美猴王。

      水帘洞分水清洞和水混洞。水清洞比喻了原始人类本性的善源,其水流象征了孕育炎黄文明的长江(石猴与众猴居住水清洞);水混洞比喻了原始人类本性之恶源,其水流象征孕育炎黄文明的黄河(混世魔王率众妖魔居住水混洞)。善源与恶源比喻了人性矛盾的对立性(正邪对立);而两源发于一脉,比喻了人性矛盾的统一性特征。(一脉同生)。孕育这两泉的发源地,暗喻了孕育中华文化的两大河流发源地为同一山脉。

      第三节人本性的修持---修善求道

    [阅读全文]...

2021-12-01 07:58:11
  • 中学必背古诗词

  • 阅读,文学
  • 中学必背古诗词

      导语: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古体诗和*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以下是小编整理中学必背古诗词,欢迎阅读参考。

      1、观沧海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考必背古诗词(转)。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

      曰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号东篱,元大都人,元代戏曲家,散曲家)

      枯藤老树昏鸦,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

      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本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

      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字同叔,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诗中着重写今曰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台湾回归大陆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6、赤壁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

      7、过零丁洋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端,号文山,南宋爱国政治家、文学家)

      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家)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主旨句)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字子安,唐代初诗人)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阅读全文]...

2022-04-02 13:22:58
  • 论*哲学“和”思想

  • 哲学,思想
  • 论*哲学“和”思想(精选8篇)

      在各领域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的类型很多,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论*哲学“和”思想(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文解字》中对和的解释:和,相应也。和最初的本意是单纯声音或指音乐相和。到后来演逐渐演变成儒家重要的中和思想。和体现在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天下万物中。孔子主张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孟子父子不责善,责善则离,是为了维护家庭的和睦;《孟子公孙丑下》中表达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表达的是如何得人心治理国家;天人合一则强调了人与天之间的和谐。现代社会我们提出和谐发展的概念,不仅要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更进一步强调了与世界上各类不同文明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和本身来看,一方面是儒家伦理道德之一,另一方面却又代表着儒家所提出的理想大同社会的最高目标。

      一、和同之辩因中致和

      和并非简单的同一,而是不同事物的辩证统一,儒家所讲的和乃是中和之意,即因中致和。

      《国语郑语》中洪范的五行说以和与同对举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命题,以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同样的事物相结合,只能得到原来一样的东西,从现代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还不利于优育,且不会产生新的事物;只有将不同的事物相结合才能传承下去,不断产生新的事物。

      《左传》昭公二十年:齐侯至自由,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梁丘据,字子犹)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就是和之的要旨所在了。

      中和法则适用于协调天下一切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不同关系,都应该遵循中和这一协调法则。如在《中庸》中这样的表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在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焉。

      和为贵的思想运用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上,如物我之间,物物之间乃至人与自然界,人与宇宙万物的关系时,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中和,那么天下万物就都会各得其所,并且能够生生不息了。在《论语学而篇》中记载: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礼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仪节,也是以和为贵的。于是,我们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二、周而不比,和而不同

      中和绝对不是毫无原则的为和而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达到协调和谐。那么在总体和的前提下,万事万物得以保持各自本身的特征,并且能够求同存异,和睦相处。《论语》《子路篇》所记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正是孔子提炼的著名和而不同理论。

      《论语为政篇》中,孔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子路篇》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周是指君子以当时的道义来团结人的行为;比是以暂时共同利益互相勾结的小人行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同样是与人交往,君子是团结而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而不是团结(杨伯峻注释)。由于一个出自公义,一个出自私心,一为小人拉拢人结党营私互为勾结,一为君子和以处众,群而不党。

      同是人云亦云,是非不分,完全盲从于他人的看法,毫无个人观点,彻底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和主见,完全取消个性和差异的绝对同一状态。和则意味着在整体和谐的大前提下,允许保持不同的看法和个性的一种共同存在状态。《孝经》中孔子曰: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孔子注重礼法,提倡亲亲互隐,父慈子孝的封建礼法。他在这里用:争之。也从侧面反映所谓从父之令,就是同;而当不义,则争之才是君子行事所应该遵循的和,符合孔子对于和与礼二者即礼之用,和为贵的态度。

      三、天下为公的社会大同

      实践性是*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的一大显著特点。被奉为最高理想来追求的和,其现实的指导意义在于以和为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最终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和是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从个人、家庭、国家乃至天人之间,一个和字,揭示了天下事物遵循的普遍规律并描绘了天下万物最佳的共存状态。

      人伦上,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其中亲义别序信分别为五伦之行事准则,也就是中和中的中。孟子这段话指出了个人在五伦的每一伦上都应做到中的要求,那么这个人在总体上也就达到了人伦的和,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可以达到和,那么全社会也就实现了和的最高目标;《中庸》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并不空谈和,还给出了实现和的途径,那就是以忠恕为原则。《论语里仁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同则推已及人,异则秉承和而不同以求同存异,达致总体的协调和谐。

      对于国家的建设,儒家提出了以建立天下为公的理想大同社会为最高目标的政治主张。《礼记礼运篇》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在这里儒家所描绘的就是理想大同社会。内施仁政,外和诸侯,在现实中推行仁政德治以将自己的国家治理好,即便远人不服也可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最后达至协和万邦的世界大同之理想。

      结语

      和作为*传统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体现了*哲学的本质特征,既为公*、正义、合理的原则,又为真、善、美的境界。和的真正价值在于告诉人们:事物虽千差万别,却又是相融共存的;认识和实生物,追求创新发展;认识矛盾运动,面对日新变化;运用中和方法,达到中和境界,才是美好世界。*的思想先哲们都提倡和谐文化。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目前,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求同存异、因中致和、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世界大同之和不仅是*传统文化思想,更是可以促进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全球共同繁荣的全人类的共同理想。

      一、引言

      翻译是什么和翻译什么差翻译理论的两个基本问题。在翻译理论界巳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但尚无定论。翻译是什么和翻译什么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问题。翻译是什么是翻译的本体论问题,而翻译什么是翻译的客体问题。

      翻译理论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翻译是什么的问题。随着翻译研究的不断发展和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对于翻译是什么,翻译理论家的观点不一而足。翻译理论呈现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局面有利于翻译理论在不同的声音探讨中进一步发展。从形而上的哲学角度探讨翻译的本质问题是其中的一个角度。*的哲学博大精深,对本体的阐释十分透彻。而深受*哲学影响的*传统译论思想,钱钟书先生的“化境”和道安的“五不翻,三不易”思想从正反两个方面体现了翻译的本体。

      翻译的客体是指翻译过程中,翻译主体指向、认知和改造的对象,是随着人类的认知能力的发展不断深化的。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本文不做重点探讨。随着人类认知由对世界(客体)的认识,深人到主体的认识,再到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翻译的客体大概由词、意义、意义及其语用范围、意义及其文化、意义及语篇发展到概念内容及识解能力=在认知取向下,翻译象不仅是概念内容,而且是理解概念内容的能力,不同识解维度下概念内容。

      本文从*哲学本体论角度探究翻译的本体,从认知取向探究翻译的客体。认为翻译的本体是化境,翻译的客体的是概念内容和识解维度。

      二、*哲学本体思想下的翻译本体探究不同的翻译学家对翻译从不同角度有着不同的认识

      自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后,翻译研究的领域由内部转向外部,研究的视角由原文转向译文,研究的方法由规定转向描写,研究的重心由语言转向文化、认知。除了翻译界以外,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也把目光投向翻译研究,翻译的领域越来越大,翻译是什么变得越来越模糊,如翻译是科学,翻译是艺术,翻译是重写,翻译是操纵,翻译是叛逆,翻译是解释,翻译是文化行为,翻译是政治行为等不一而足。弄清翻译是什么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图从形而上的哲学高度探讨翻译本体问题。

      (一)*哲学中的本体阐释

      *古代农耕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在人们眼里草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依靠的最根本的依靠。《诗经》的《大雅》中有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这里的“本”的含义是指草木的根、干。逐渐在有的典籍中,逐渐出现了用草木的根本比喻社会人事的说法。《庄子知北游》中说:“*为巨,未离其内;秋毫为小,待之成体;天下莫不沉浮,终身不顾;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悯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根本。”这里的根本具有天下万物根据的含义。“本”还有事物的根据、根基或主体的意思。如《论语学而》中:“君子务本”。对“本”的重视,是农耕社会中哲学研究的一个特色。

      “体”的最初的意义是身体,人体。“*取诸身,远取诸物”,“能*取臂”是*先哲创建的哲学范畴和建立哲学体系的基本方法。所以哲学家十分关注与身体直接相关的感受和体验。所以“体”首先与人对自己的直接体验有关。《礼记大学》中说:“心微宽体胖”。《论语微子》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除了指身体之外,“体”还有“实体”,“形体”,“形状”,“卦形”,“卦状”的意思。《易经系辞上》有:“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本体”二字,很早就出现了,大量使用是在宋明理学中。其最初含义是“本来面目”,“本来状态”。后来“本体”的含义扩展为“根本性状”,“根本依据”,“根本源泉”等意义。唐代佛教经典《大日经》中有:“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人本体。”这里的本体已经超越了有形的事物而进人了无形之境。到宋代“本体”巳经成为哲学界普遍通用的范畴。张载在《正蒙太和》中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这里的“本体”指天下万物本来恒有的状态,具有最抽象最普遍的哲学范畴的基本属性。

      *哲学中本体”含有“最高”、“最根本”、“最重要”的意思,指无形而永恒存在的宇宙和人生或事物的本来状态。

      (二)道安和钱钟书翻译本体论思想

      东晋僧人道安,他在《摩诃钵罗蜜经抄序》中指出’翻译有“五失本”、“三不易”。在道安看来,佛经翻译必须要“案本”,而何为“本”,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道安认为,翻译的目的正是因为人们不通异域之言,因而需要译者传达,使其通而晓之。由此看来,这个“本”指的是经文“大意”。然而,从道安的“五失本”的表达来看,“本”又可以说是包括了内容、形式及文体风格的。一“失”指经文形式的更改;二“失”指经文文体风格的改变;三、四、五失指经文内容的删简。可见,道安对“本”的理解远远超出了他的同代人,他在对翻译之“本”的阐释中不自觉地把内容、形式、风格和意义结合了起来,认为它们都是意义的组成部分。这在当时无疑是非常先进的观点。这样,形式、风格、内容和意义的关系构成了翻译的本体论即“翻译是什么”的论题。然而受其所处时代的影响,*哲学在没有发展到对本体有着充分认识的时候,道安没有能从正面找到翻译的本体,而是从侧面指出翻译的“五失本”、“三不易”。他不拘泥于宇面形式,而且追求翻译内容、风格,抓住了翻译的“根本”,体现了*传统哲学“本体”对“根本”的重视。

      而*代的钱钟书先生饱读诗书,深谙*国学之道。在*哲学对本体有充分的认识前提下,钱钟书先生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翻译是什么即翻译的本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化境”。“文学翻译的最髙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人于‘化境’。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thetransmigrationofsouls),躯壳换了个,而精神资致依然故我。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象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从钱先生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翻译本体的理解与*哲学中“本体”的解释不谋而合,翻译的本体就是翻译无形而永恒存在的本来状态。无论“化境”能不能达到,“化』境”就是就是翻译的本来状态。

      在*哲学体系下,本体是无形而永恒存在的宇宙和人生或事物的本来状态。翻译的本体是“化境”’可以说是翻译的一种理想状态,根本状态,本来状态。但从实际翻译来看,受源语和译语差别、文化知识等等因素的影响,会有道安说的“五不翻,三不易”现象,“化境”很难或者根本不能实现。“五失本,三不易”从侧面体现着翻译的本体。而说翻译是科学,翻译是艺术,翻译是重写,翻译是操纵,翻译是叛逆’翻译是解释,翻译是文化行为,翻译是政治行为等等,都是翻译本体的具体化,是本体的某个方面。

      三、认知视域下翻译客体探究

      从字对字翻译,意对意翻译,到动态对等,文本类类型,再到最佳关联,翻译的对象由最初的静态语言现象,到重视读者反应,到被视为跨文化交际行为,这体现着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由对世界(客体)的认识,深人到主体的认识,再到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的认识。翻译活动随着人类认知的发展不断拓展,翻译理论也经历了由文本为中心到读者为中心,和文化的转向,认知转向。翻译的客体大概由词、意义、意义及其语用范围、意义及其文化、意义及语篇发展到概念内容及识解能力。翻译的客体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过程,受人类认知水*的决定,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结果。翻译是不同语言之间的活动,各种语言有着不同的语法和特点,现有的翻译理论都是以某两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虽然语言不尽相同,但是语言背后的人类认知本能是一样的。随着人类认知水*的发展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在翻译理论呈现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局面下,认知视角为翻译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人点。

      (一)翻译客体研究历史回顾^罗马时代的“字对字”翻译可以说是名副其实,我们用拉'丁语最贴*的语法对等语替换希腊语的每一个单词。这样,罗马人阅读译文时可以把希腊原文与拉丁译文逐字对照。这与当时人们对希腊源文的崇拜、敬畏有关,也与当时的翻译范围狭窄有关。当时翻译仅仅局限于经典著作和宗教文献翻译。“字对字”的翻译方法将单个的字词作为了翻译的客体。公元前1世纪的西塞罗和公元4世纪晚期的圣哲罗姆提出了“意对意”的翻译,将“宇对字”的翻译客体拓展到了意义,包括语言的风格和力量。奈达将翻译客体拓展到意义及其语用范围。奈达从语义学和语用学理论以及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理论获得启示,并借用其中的概念和术语提出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功能主义学者霍尔兹-曼塔利将翻译视为涉及文化转换的“信息传递综合体”。哈蒂姆和梅森的研究考虑到翻译的语用和意符层面,以及各类话语和话语所属不同社会的社会语言和意涵问题。认知视角下,翻译过程被视为有源语文本触发的心理场景的激活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表现或刻画该场景的目的文本的选取。翻译的客体是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

      (二)认知取向下的翻译客体

      翻译客体的不断演化,从不同侧重点强调了翻译主体指向、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某一方面,如形式、意义、文化、语篇等等。而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将这些方方面面全都涵盖起来,实现了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的译文就实现了形式、意义、文化、语篇等等方面最大程度上对源语文本的心理场景的激活。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是认知语法的两个术语,可以被借鉴到翻译理论中。概念内容由一系列的认知域组成的,识解能力是人们用不同方式描绘或构建相同场景的能力。

      认知学法学家兰盖克认为语法认知观必须建立在语义之上。翻译同样要建立在源言语和目的语语义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基础上。兰盖克指出意义是概念化的结果,概念化指的是心理经历的任何一个方面,包括对物质的、语言的、社会的及文化的等经历的理解。但他也强调对语义结构作完整及确定的描绘是不现实的。语言意义都是开放的,在范围上是百科全书式的,意义要依赖语境及对世界的百科知识来理解。语言的意义不是自足的或界限分明的成分。意义建立在概念化之上,建立在人类的世界知识上。意义包括语义内容及人对该语义内容的识解,而识解的方式各有不同。意义是内容和识解作用的结果。认知域给我们提供了内容,认知能力给了我们识解。一个语言表达的概念内容是由一系列的认知域提供的。认知域构成意义的基础,但它们本身却不是语言表达的意义。作为认知主'体,人们可以强调不同的认知域,其结果是同样的客观事实不同的语义表达。在翻译理解原文和译文输出时,对不同认知域的强调通过识解的不同维度的侧重来实现,寻求译文最大程度上对源语文本心理场景最大的激活。

      四、结语

      虽然*年来翻译理论家对翻译主体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但弄清翻译本体和客体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当下翻译的认知取向为翻译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宏观、更具普遍意义的视角,使大一统的翻译理论有了实现的可能。本文探讨了*哲学视阈下的翻译本体和认知视角下的翻译客体。认为翻译的本体是化境,翻译的客体是概念内容和识解能力。这与以前的翻译本体和客体理论并不矛盾,而是这些理论的进一步凝练和升华。可以说,以前的翻译本体和客体理论是从某个具体的翻译策略出发的。而化境论和概念内容、识解能力从翻译纯理论角度体现了翻译的本体和客体,也为其提供了相应的术语。翻译的本体为化境,即翻译“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的本来状态。翻译活动客体不仅仅针对的是文字,而是文字体现的不同识解能力下的概念内容。

      摘要:*茶道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所蕴藏的思想文化内涵,是*传统儒家思想与释、道两家思想的综合,因此,茶道中也蕴藏了极为丰富的哲学思想,正所谓悠悠一片茶,穿越千年风霜与尘土,经历了时间沧桑,凝聚了中华民族奉献、繁衍的不变品格与精神,这些精神内涵奠定了茶道的哲学基础,从宏观角度来看,*哲学关注主体,将道德与生命体验、感通之情作为重点。这种感通不单单人类之间的,也体现在人与物之间,所以,人性与茶性之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研究有关茶的哲学,就必然要从*传统文化的哲学母体*去寻找。

      关键词:*茶道;哲学;思想

      *茶道不断发展,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充当着不可取代的角色,*茶道对“儒、释、道”三家思想有集中体现,*茶道的哲学思想也同样是在这三种思想基础之上孕育发展起来的。研究*茶道中所蕴藏的哲学意蕴,不但对*茶道能够做出更加全面的认知,对*茶文化内涵的系统化发展也有着巨大意义。

      1茶道思想概述

      茶文化起源于我国上古时期,在唐代兴盛,在宋高度普及。我国人民自古以来都有饮茶的*惯,茶文化在我国有着4700多年的历史,可见茶文化的底蕴深厚。值得一提的是,茶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其思想内涵与教育之间有着很多共通之处,茶文化最开始的兴起,得益于文人雅士的推崇,所以说在当今高校教育中引入茶文化,从茶文化角度来说是一种传承和发扬,从教育角度来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修养,是奠定学生未来学*以及工作良好心态的手段,也能够把帮助学生完善人格,树立更加积极、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断向前翻滚,我国茶道精神也被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现代众多茶文化爱好者对*茶道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且大部分的学者认为现代茶道精神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和”,它与现代*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相契合,具体来说这个“和”可以理解为“和谐”,也可以立即为“天、地、人三者合一”,象征宇宙万物的和谐统一,而这种“和”的精神,在当代的内涵十分广泛,包括祥和、共和、人和、政通人和以及内和外顺等等,所以说一个“和”几乎涵盖了茶道中的各方面思想,也包容了“敬、怡、真”等内涵,将其作为*茶道精神的核心也不为过。

      2*茶道哲学思想分析

      2.1茶与“和谐中庸”文化理念的精神契合

    [阅读全文]...

2022-02-09 01:05:10
  • 思乡的古诗词_绝句的古诗词

  • 思乡
  • 杰出的诗人为千百年来人们所敬仰!脍炙人口的绝句古诗,为历代世人争相传诵,记住这些经典,让我们的前行路更宽更*!为您倾情整理《思乡的古诗词》,希望对您有所启迪。

    思乡的古诗词

    1、《登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4、《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5、《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6、《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7、《人日思归》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8、《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9、《渡汉江》

    唐宋之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10、《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11、《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12、《旅次朔方》

    唐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1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5、《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他乡送客杯。

    17、《阴雨》

    [阅读全文]...

2022-03-08 18:46:26
  • 描写中秋思乡的古诗词

  • 思乡,中秋,文学
  • 描写中秋思乡的古诗词(精选10首)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中秋思乡的古诗词(精选10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宋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唐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阅读全文]...

2022-02-14 20:09:15
  • 中学生必背的古诗词

  • 中学生,文学
  • 中学生必背的古诗词

      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下面是关于中学生必背古诗词100首的内容,欢迎阅读!

      《诗经》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汉乐府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曹操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嵩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植

      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阅读全文]...

2022-02-09 07:13:34
  • 小学初中必背古诗词

  • 小学,初中
  • 小学初中必背古诗词

      小学不抓紧,初中徒伤悲!这是来自初中家长悔悟:小学真的很重要! 那么小学初中必背古诗词有哪些?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小学初中必背古诗词,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年级上册】

      山村咏怀 宋 邵康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咏鹅 唐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画鸡 明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画 唐 王维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静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悯农 唐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年级下册】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声,花落知多少。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 清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池 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

      草 唐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年级上册】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阅读全文]...

2022-02-01 02:17:37
古诗词中的哲学思想 - 句子
古诗词中的哲学思想 - 语录
古诗词中的哲学思想 - 说说
古诗词中的哲学思想 - 名言
古诗词中的哲学思想 - 诗词
古诗词中的哲学思想 - 祝福
古诗词中的哲学思想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