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古诗旧体诗

关于汪曾祺的古诗旧体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汪曾祺的古诗旧体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汪曾祺的古诗旧体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汪曾祺的古诗旧体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49) 语录(25) 说说(17) 名言(1) 诗词(699) 祝福(1) 心语(61)

  • 汪曾祺的介绍

  • 汪曾祺的介绍

      在*日的学*中,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汪曾祺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汪曾祺的介绍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汪曾祺可以说在那个极其特殊年代的首批高知识分子,在他20岁时,通过自身的努力考上了西南*的中文系,在他的一生中,文学上的成就是他这一辈子的荣光,他留下了许多散文集、小说集。

      汪曾祺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便是在*同学办的一所中学中担任教师,在教学生涯中,也是他的创作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他写了不少的文学小说,有名的如《复仇》,后来被刊登在文艺复兴的杂志上,并广为流传,人们开始认识了汪曾祺这样的一个人。

      同样也是在教师生涯的过程中,汪曾祺认识了他的一生伴侣,施松卿。她也同样是一名教师,由于在一起工作,从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并且因此喜结良缘,从此相守相依。

      汪曾祺的人生几经波折,历经过*抗日战争,改革开放,在这林林种种的是其中,汪曾祺依旧能够保持着一颗开朗的心态,并未被生活中的困难所打倒,反而能够将更多的感情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写下了许多的精品良作。

      汪曾祺的作品有哪些

      汪曾祺被后世的文人学者评价为当代著名的作家,散文家。他的创作类型自然是少不了小说和散文。

      首先,汪曾祺的一生是写下了不少的小说的,后来被收录成册,装订成集,流传于后世,传递于古今。在小说的创作中,汪老最为有名的作品均收录于小说作品集《邂逅集》中,而在《邂逅集》中当属受戒这篇小说最为有名,那么受戒到底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传递了作者怎样的意图呢?《受戒》整部小说中以一个小和尚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幸福的一生,既能够当和尚,但同样也能拥有爱情,这篇小说具有深刻的反讽意味的,讽刺了当下的社会环境。

      其次,再来看看汪老的散文集,汪老的散文作品同样收录在散文作品集《蒲桥集》中,最为有名的有《我的家乡》等等。汪曾祺的散文有着独特的特点,读他的散文,有种令人心旷神怡的感觉,他的散文没有太多奢华的词藻,也没有过多浓烈的感情,相反地是那种细水长流的描述,从细节处取胜,引人入胜,欲罢不能。

      受戒汪曾祺的简介

      内容简介:

      庵赵庄有座荸荠庵(实为“菩提庵”,被大家叫讹了,叫成荸荠庵),庵内13岁的小和尚明海因为家里人多地少而被舅舅带来出家的。他舅舅是庵里的当家和尚仁山。庵内和尚们并不恪守戒律,一样过着俗世的日子。明海在第一次来庵上的的路上认识了小英子,小英子家住在荸荠庵附*,明海老往她家跑。明海会描画,这一技艺令小英子即将出嫁的姐姐着实风光了一回——大英子照他描的画绣出来的鞋三十里方圆都传遍了。明海和小英子一起做针织,一个画花,一个刺绣;一起栽秧、薅草、车水、放割稻子、打场看场。四年以后,明海就要受戒,受了戒就能做“沙弥尾”,将来能做方丈。小英子划船送他去善因寺受戒。数天后,小英子又划船把接受过戒的明海回庵赵庄。回来的`路上,小英子要明海不要当沙弥尾也不要当方丈,天真的明海一概应下。当小英子问他:“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明海大声说:“要!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他的小说《受戒》和《大淖记事》都曾获奖,一些作品还被翻译到国外。他还曾创作和改编了京剧《范进中举》、《王昭君》及现代京剧《沙家浜》等。如今,汪曾祺*中显奇,淡中有味的作品,备受众多读者的真心喜爱,并在海外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剧作家沙叶新评价他的作品是“字里行间有书香味,有江南的泥土芳香”,可见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创作背景:

      *结束后,中断小说创作多年的汪曾祺重新提笔写小说,这一阶段他的小说基本上以早年间在故乡高邮的生活为创作素材 汪曾祺少年时为躲战火随父、祖在乡间小庙住过半年多,当时有一户赵姓人家住在庙的附*。经过40多年的人生积累,年过六旬的他回忆起当时的那段生活经历,感到像小英子那样的农村女孩的感情是健康、美好、富有诗意的,于是产生了创作冲动,决定要把那种美好的情感和生活样态写出来。除了和尚庙、庵赵庄中诸人都有生活原型外,他还把祖母擅长剪花样的生活细节嫁接到了小说人物赵大娘身上。

      《受戒》完成后,由于自知作品的题材、风格不合于当时的文学主流,所以汪曾祺一开始并不奢望发表,只给朋友和同事看过初稿。1980年7月,北京文化局系统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会上杨毓珉偶尔谈到了《受戒》,说小说写得很美但恐难以发表。在场的《北京文艺》负责人李清泉听后很感兴趣,遂问汪曾祺要稿子。8月,汪曾祺把定稿转给李清泉并附了一份短柬,提到发表它是要有一些胆量的。尽管刚刚拨乱反正,人们对“极左”思潮还心有余悸,但李清泉力排异议,于《北京文学》第10期(从该期起《北京文艺》更名为《北京文学》)上发表了《受戒》。

    [阅读全文]...

2022-01-27 11:08:59
  • 五古.养鸡歌(组诗)-旧体诗

  • 五古.养鸡歌(组诗)-旧体诗

      五古.养鸡歌(组诗)

      一

      鸡子本野生,栖处山野中。

      黑白黄羽毛,七彩如凤翎。

      自从有家族,圈养三禽牲。

      人畜不解缘,古今一般同。

      不管人贵贱,无论家富穷。

      一旦结下缘,便是家中灵。

      主人多照顾,鸡子报恩情。

      彼此相协侍,兴家建新功。

      二

      鸡群一部落,领袖当为雄。

      兄弟姐妹多,子女成群朋。

      晨起大门开,首领命出征。

      将军头前走,部族随后行。

      争先而恐后,如同兴大兵。

      来到村野外,觅食捉害虫。

      辰时出门去,午时回大营。

      生活有规律,自然乐无穷。

      三

      雄鸡司晨晓,唤起梦中人。

      *忙活计,学生读圣经。

      母鸡孵幼崽,羽翼母子情。

      部族多友爱,彰显孝亲功。

      有说肉蛋好,食之利养生。

      只要人需要,任凭厨灶烹。

      此生来世上,为民尽忠诚。

      唯有爱人类,我何惜此生。

      注:1、三禽牲:三禽古指鸡鸭鹅。三牲,古称牛羊猪为三牲。2、“或说”,食荤的人说,鸡肉鸡蛋营养高。其实,食素更好。

    [阅读全文]...

2022-06-08 02:17:24
  • 胡杨枫渊旧体诗组诗

  • 胡杨枫渊旧体诗组诗

      《秋钓词》

      胡杨枫渊

      秋来雨菲菲,暑去鱼寂寂。

      逃身俗务外,抛杆闲逸里。

      《腊八词》

      胡杨枫渊

      辰时别单位,

      缷下一身惫。

      驱车回家不必急,

      女说粥等您。

      今又腊八至,

      汉俗祭诸神。

      想我儿时腊八粥,

      悠悠乡愁味。

      《如梦令》

      胡杨枫渊

      昨日垂钓日暮,战友多次催促。

      美酒加烧烤,驱车忙着赶路。

      加速,加速,夹道柳叶惊怵。

      《毛乌素大漠植树》

      胡杨枫渊

      人间四月谷雨节,榆阳大漠鼓喧天。

      八百民警忙植树,十年重来赏景物。

      《古塔杏花节》

      胡杨枫渊

      塞上有榆阳,满目黄沙梁。

      而今变模样,古塔杏花香。

      《桃园四月》

      胡杨枫渊

      桃花园里桃花开,群蜂甩翅采蜜来。

      你我怎能置身外,纷纷争把芳菲拍。

      巜塞上燕归来》

      胡杨枫渊

      春归卧旧台,呢喃老丰斋。

      锦衣斜窗外,杆头密密排。

      《初春赋》

      胡杨枫渊

      四野乍暖春意来, 三舍门前隐绿霭。

      不知深沟冰雪化, 乡愁崖上梅正开。

      《山青水秀石窑老榆枝黑》

      胡杨枫渊

      山青水秀石窑老, 秀石窑老榆枝黑。

      黑枝榆老窑石秀, 老窑石秀水青山。

      《春归故里》

      胡杨枫渊

      老父唤儿起,微明煮米酒。

      闻声犹昨日,白发笑床头。

      《新春祝福》

      胡杨枫渊

      正月初一喜门开,一年四季发大财。

    [阅读全文]...

2022-03-07 21:45:22
  • 汪曾祺吃的文章

  • 汪曾祺吃的文章

      饮、食是人的本能需要,是生存的需要,有了这个基础,才有了生活的情趣。汪曾祺曾说他*生三大乐事:写写字,画画画,做做菜。下面就是小编收集他的几篇吃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学*。

      端午的鸭蛋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丝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

      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

      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

      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

      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

      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

      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

      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

      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

      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间待客的办法。*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

      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阅读全文]...

2022-03-06 21:07:27
  • 汪曾祺初中课文

  • 初中
  • 汪曾祺初中课文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最后一个士大夫。”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汪曾祺初中课文。欢迎阅读!

      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丝线是掉色的,洗脸时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红一道绿一道的。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坎上。贴符。这符是城隍庙送来的。城隍庙的老道士还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节前就派小道士送符来,还有两把小纸扇。符送来了,就贴在堂屋的门楣上。一尺来长的黄色、蓝色的纸条,上面用朱笔画些莫名其妙的道道,这就能辟邪么?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也许十二红只是一个名目,不一定真凑足十二样。不过午饭的.菜都是红的,这一点是我没有记错的,而且,苋菜、虾、鸭蛋,一定是有的。这三样,在我的家乡,都不贵,多数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子才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文不长,录如下:

      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间待客的办法。*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阅读全文]...

2022-02-01 16:15:09
2021-11-26 11:24:58
  • 汪曾祺的语录集合

  • 语录
  • 汪曾祺的语录集合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语录了吧,语录现指能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有一定传播力的名人之言、网民言论、社会事件所产生的新词条。你知道什么样的语录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汪曾祺的语录集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四围山色临窗秀,一夜溪声入梦清。——《岁朝清供》

      2、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岁朝清供》

      3、年年岁岁一床书,弄笔晴窗且自娱。更有一般堪笑处,六*方米作郇厨。——《老味道》

      4、无事此*,一日当两日。——《汪曾祺:文与画》

      5、都到岁数了,心里不是没有。只是像一片薄薄的云,飘过来,飘过去,下不成雨。——《受戒》

      6、坐在亭子里,觉山色皆来相就。——《汪曾祺散文》

      7、我希望能做到融奇崛于*淡,纳外来于传统,不今不古,不中不西。——《汪曾祺:文与画》

      8、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老味道》

      9、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汪曾祺散文》

      10、许多东西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岁朝清供》

      11、岸上疏灯如倦眼,中天月色似怀人。

      12、他的躯体是老了,不再有多大用处了,但他身体内有某种东西却是全然年轻的。——《老味道》

      13、窝头白菜,寡欲步行,问心无愧,人间寿星。——《一辈古人》

      14、我则有点像董日铸,以为"浓、热、满三字尽茶理"。——《四方食事》

      15、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汪曾祺《慢煮生活》

      16、我父亲是个随便的人,比较有同情心,能*等待人。我十几岁时就和他对座饮酒,一起抽烟。他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他的这种脾气也传给了我。不但影响了我和家人子女、朋友后辈的关系,而且影响了我对我所写的人物的态度以及对读者的态度。

      17、活在世上,你好像随时都在期待着,期待着有什么可以看一看的事。——汪曾祺《邂逅》

      18、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

      19、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识于草木虫鱼之名。

      20、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欣然亦自得,不共赤城霞。

      21、但是一个作家的风格总得走在时尚前面一点,他的风格才有可能转而成为时尚。追随时尚的作家,就会为时尚所抛弃。

      22、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车高田水,薅头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场子。这几荐重活,自己一家是忙不过来的。这地方兴换工。排好了日期,几家顾一家,轮流转。不收工钱,但是吃好的。一天吃六顿,两头见肉,顿顿有酒。干活时,敲着锣鼓,唱着歌,热闹得很。其余的时候,各顾各,不显得紧张。

      23、蚕豆作零食,有:入水稍泡,油炸。北京叫"开花豆"。我的家乡叫"兰花豆",因为炸之前在豆嘴上剁一刀,炸后豆瓣四裂,向外翻开,形似兰花。

      24、四川才有夹沙肉,乃以肥多瘦少的带皮臀尖肉整块煮至六七成熟,捞出,稍凉后,切成厚二三分的大片,两片之间皮肉不切通,中夹洗沙(豆沙),上笼蒸火巴。这道菜是放糖的,很甜。肥肉已经脱了油(豆沙最能吸油),吃起来不腻。但也不能多吃,我只能来两片。

      25、如果*日留心,积学有素,就会如有源之水,触处成文。否则就会下笔枯窘,想要用一个词句,一时却找它不出。语言是要磨练,要学的。

      26、她挎著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著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27、有的小说,是写农村的。对话是农民的语言,叙述却是知识分子的语言,叙述和对话脱节。

      28、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

      29、流动的水,是语言最好的形象。

      30、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

      31、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32、一泻千里,戛然而止,画舫笙歌,骏马收缰,可长则长,能短则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33、我们的语言都是继承了前人,在前人语言的基础上演变、脱化出来的。很难找到一种语言,是前人完全没有讲过的。那样就会成为一种很奇怪的,别人无法懂得的语言。

      34、古人说"无一字无来历",是有道理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

      35、不少作家充分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语言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应该提到内容的高度来认识。

    [阅读全文]...

2022-07-24 16:08:33
  • 汪曾祺的语录摘录

  • 语录
  • 汪曾祺的语录摘录

      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汪曾祺的语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冬天》

      2、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岁朝清供》

      3、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人间草木》

      4、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草木春秋》

      5、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岁朝清供》

      6、四围山色临窗秀,一夜溪声入梦清。——《岁朝清供》

      7、廿四桥边廿*,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岁朝清供》

      8、语言的目的是使人一看就明白,一听就记住。语言的唯一标准,是准确。——《岁朝清供》

      9、年年岁岁一床书,弄笔晴窗且自娱。更有一般堪笑处,六*方米作郇厨。——《老味道》

      10、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有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彩云聚散》

      11、坐在亭子里,觉山色皆来相就。——《汪曾祺散文》

      12、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老味道》

      13、四川女孩子做事往往很洒脱,想咋个就咋个,不像北方女孩子有那么多考虑。——《人间草木》

      14、她问了我一些问题。其中一个是,为什么我的小说里总有水?即使没有水,也有水的感觉。——《汪曾祺散文》

      15、许多东西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岁朝清供》

      16、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翠湖心影》

      17、岸上疏灯如倦眼,中天月色似怀人。

      18、愿山岚保佑你颊上的桃红。——《复仇》

      19、他的躯体是老了,不再有多大用处了,但他身体内有某种东西却是全然年轻的。——《老味道》

      20、窝头白菜,寡欲步行,问心无愧,人间寿星。——《一辈古人》

      1、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

      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

      2、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来什么说什么,没有话说时,尽管长着碧叶

      你说我在做梦吗?

      人生如梦,我投入的却是真情

      ——汪曾祺

      3、语言的美不在一句一句的话,而在话与话之间的关系。

      4、流动的水,是语言最好的形象。

      5、曾见一些青年同志写作,写一句,想一句。我觉得这样写出来的语言往往是松的,散的,不成“个儿”,没有咬劲。

      6、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

      7、“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8、他(韩愈)提出一个语言的标准:宜。即合适,准确。世界上有不少作家都说过“每一句话只有一个最好的说法”,比如福楼拜。他把“宜”更具体化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

      9、一泻千里,戛然而止,画舫笙歌,骏马收缰,可长则长,能短则短,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0、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思想,也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

      11、有的小说,是写农村的。对话是农民的语言,叙述却是知识分子的语言,叙述和对话脱节。

      12、小说的语言是浸透了内容的,浸透了作者的'思想的。我们有时看一篇小说,看了三行,就看不下去了,因为语言太粗糙。语言的粗糙就是内容的粗糙。

      13、语言,是内在地运行着的。缺乏内在的运动,这样的语言就会没有生气,就会呆板。

      14、好的语言都是**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语言--只是他没有说出来。

      15、往往有这样的说法:这篇小说写得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16、我最*看了一个青年作家写的小说,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才人小学的孩子,写的是“我”的一个同桌的女同学,这未尝不可。但是这个“我”对他的小同学的印象却是:“她长得很纤秀。”这是不可能的。小学生的语言里不可能有这个词。

      17、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红杏枝头春意闹”,“满宫明月梨花白”都是这样。“闹”字、“白”字,有什么稀奇呢?然而,未经人道。

      18、我想任何人的语言都是这样,每句话都是警句,那是会叫人受不了的。

      19、不单是对话,就是叙述、描写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靠”。

      20、一个人精神好的时候往往会才华横溢,妙语如珠;倦疲的时候往往词不达意。

      21、我的*惯是,打好腹稿。我写京剧剧本,一段唱词,二十来句,我是想得每一句都能背下来,才落笔的。

      22、我们不能说这首曲子不错,就是旋律和节奏差一点;这张画画得不错,就是色彩和线条差一点。我们也不能说: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一点。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加的,可有可无的。

      23、语言的奥秘,说穿了不过是长句与短句的搭配。

      24、他(闻一多)在很年轻的时候,写过一篇《庄子》,说他的文字(即语言)已经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本身即是目的(大意)。我认为这是说得很对的。

    [阅读全文]...

2022-01-31 07:56:59
  • 名人对汪曾祺的评价

  • 评价
  • 名人对汪曾祺的评价

      评价意思是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对汪曾祺的评价,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生时代西南*教授、友人对他的评价:

      罗常培:该生素具创作夙慧。

      闻一多:你的报告写的比汪曾祺还好。(这报告是汪曾祺代笔写的)

      王了一:自是君身有仙骨,剪裁妙处不须论。(存疑)

      皮名举:阁下之地图美术价值甚高,科学价值全无。(画马其顿地图)

      沈从文:他的小说写的比我好。

      朱自清:他连我的课都不来上。(拒绝汪曾祺做他的助教)

      *熙:曾祺将来肯定是个了不起的作家。

      工作后:

      老舍:北京作协有两个人写文章写的好,一个是汪曾祺。

      黄永玉:我的画只有他最懂。他在我心里的分量太重,很难下笔。

      *:汪曾祺可以控制使用。

      吴玄

      永玉最后提到了曾祺。当年在上海,他和曾祺总是一起见访,一起小吃、吹牛,快活得很。他俩都是才人,所谈也都是妙事,不易忘记。曾祺到北京去了,通信渐疏。永玉也在北京,想来他们一定过从甚密。曾祺的小说集《羊舍的夜晚》还是永玉为他做了木刻插图。想不到十六七年间他们见面不多。想来曾祺别有一个过从的圈子,我总想他们的不常在一起,无论对曾祺还是永玉,都是一种绝大的损失。

      黄裳

      老实说,在 1986 年以前,我从不知汪曾祺擅长丹青,可见是何等的孤陋寡闻。原只知他不只写戏还能演戏,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旧诗,是个多面手。20世纪 40 年代初,西南*同学上演《家》。因为长兄钟辽扮演觉新,我去看过戏。有两个场面印象最深。……一是鸣凤鬼魂下场后,老更夫在昏暗的舞台中间敲响了锣,锣声和报着更次的喑哑声音回荡在剧场里,现在眼前还有那老更夫的模样,耳边还有那声音,涩涩的,很苦。

      老更夫是汪曾祺扮演的。

      宗璞

      1943 年秋,我离开昆明来美,八年以后才在北京重逢。虽说彼此都在一个城市工作,其实咫尺天涯,也难得见上一面。后来,我和曾祺都中了“阳谋”,更是从此天各一方,一别就是“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1980 年再度北京重逢,彼此都到了花甲之年,开始体味“见一次少一次”的道理,便想方设法见见面,喝上两杯,天南地北神聊上半天,但毕竟还是离多会少,无可奈何。

      于是,我要曾祺给我画一张画,挂在家徒四壁的屋里,这样就可以每天见画如见人了。他的名篇《昆明的雨》是从这张画说起的。

      巫宁坤

      历史好像有意要保藏他那份小说创作的才华,免遭多年来“写中心”“赶任务”的污染,有意为 80 年代的小说界“储备”了一支由 40 年代文学传统培养出来的笔。

      黄子*

      接触之中,我觉得最有趣的莫过于见到汪老“笑”。他把头歪过一边去,缩起脖子,一只手半掩着嘴,就这样“偷偷地”笑。那模样,直叫人想起京剧《西游记》里的美猴王,当捉弄整治猪八戒得逞之后,闪在一边得意扬扬,乐不可支,愈想愈开心。

      汪老如此陶醉的情景并非时时可见,只有他在谈到某些有趣非常或值得玩味的事儿才露出来。看到那种从心底由衷发出的笑,你也会被感染得快活起来。

      舒非(香港)

      我很喜欢读汪曾祺同志的作品……读了《大淖记事》这样的作品,使人仿佛漫步在春天的原野上,嗅到一阵阵清新温馨的花香。

      杨沫

      人们对曾祺与酒的关系说法颇多,认为连他的飞升也是凭借酒力,怀疑他不久前参加五粮液酒厂的笔会有不利作用。对此我持否定态度。曾祺嗜酒,但不酗酒。四十余年共饮,没见他喝醉过。斤澜有过走路撞在树上的勇敢,我有躺在地上不肯起来的谦虚,曾祺顶多舌头硬点,从没有过失态。他喜欢边饮边聊,但反对闹酒。如果有人强行敬酒、闹酒,他宁可不喝。我跟他一块参加宴会,总要悄声嘱咐东道主,只把一瓶好酒放在他面前就行,不要敬也不必劝,更不必替他斟酒。大家假装看不见他,他喝得最舒服,最尽兴。

      邓友梅

      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贾*凹

      汪曾祺的作品,在当今众多的作家中别出一格。他属于“五四文风”。不是五四时代的人,而秉赋“五四文风”者,实为少见。这就使得汪曾祺具有某种不是出土文物,而是传世文物的价值。

      艾煊

      说汪曾祺与孙犁相*,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两人都以故乡作为终生的写作母题;其二,深受传统哲学文化的影响。汪曾祺和孙犁都十分关怀故乡人物的命运,喜爱故乡的风俗,描述过不少故乡的山水草木和瓜果菜蔬之类;由于江南特殊的人文地理关系,汪曾祺关于地方小吃写得特别多。这些都容易叫人想起齐白石老人画的白菜、南瓜种种,有一种泥土的清香。关于人物,汪曾祺尤其看重人性,看重民间“情义”,如小说《受戒》写爱情,散文《岁寒三友》写朋友,都着力于美好的内心世界的发掘。因为所写不是现实中的乡土,所以缺少那种血性的涌动,记忆使它理想化了,苦难在审美的观照中变得光洁起来。

      林贤治

      我们在读汪曾祺那满溢地方风味、浓郁人性色彩、氛围和谐宁静的小说时,会产生进入桃源之乡的超脱感。在他的小说里,有我们所憧憬的那种没有伦理纲常,没有世俗偏见,没有奴役冷酷,没有明争暗斗的理想境界。然而,当我们从他的小说世界走出来,回到现实生活中时,却不能不感到有一种失落的情绪……

      杨品、王君

      不知汪曾祺自己是否觉察,他的写作在“轻松玩世”的语言背后,总透出一股历史的苍凉气。即使回忆一味野菜,一种普通的吃食,往往也会流露叫人“忘不了的那种难遇的凄凉”之意,何况写故人往事、“方言巷咏”,则多含有不胜沧桑的感慨。谐谑与苍凉,原要结缡而行。没有苍凉气的谐谑,大约不是失之庸浅,就会失之怪戾。而苍凉之于汪曾祺,是

      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早年就读于西南*,师从沈从文。1943年开始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入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著有小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自选集》等。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最后一个士大夫”。

      对于性灵散文在90年代的繁盛,汪曾祺的功劳是首当其冲,如孙郁所对他的评价:“他的杰出性在于,回复了传统的艺术品格,将非我的艺术,还原到真我的性灵世界。当代文学的这种精神上的调整,可以说是从他开始的。”他的散文似道实儒,他对文气的推崇,他从理论到实践对*传统散文和现代散文的沟通,都可作为他的贡献。他在第一本散文集《蒲桥集》的封面上自述:“此集诸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情致。间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滋味*似。”(汪曾祺《蒲桥集·序》作家出版社 2000年7月)这段自评从他的散文的题材和行文特点两方面作了印象式的评价,有益于我们对他的散文的欣赏。

      他的散文特点:

      一.融自我于其中,蕴浓厚个人情趣

      就像他的老师沈从文教给他写小说要贴着人物来写一样,在讲求“真”的散文这一文体中,他更是紧贴着文中的人、物、景、事的,融自我于其中。无论是记人类、游记类、随笔类、还是小品类散文,他都是通过“我”的情感浸润的,有鲜明的个人特点。他说过“毕竟,人和自然的关系,人是主体”(《目看两不厌》,《汪曾祺全集》卷5,406页),他不会把自己淹没在景物和历史中。如凡到过泰山的文人在写泰山时无一不写它的雄伟浑厚,可汪曾祺在《泰山片石》中却写到:“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常”。本来是写泰山的,却在泰山之“大”中,一下子发现了小小的“我”,于是就写出了“我”眼中的泰山——担山人、石刻、所食野菜,即使写泰山的云雾,也无一句写其壮观的,反倒只写了雾所带来的麻烦。泰山的这些小而*常之处着了汪曾祺的*淡色,还着了他的文人色,一个接一个典故,说古考据,却没让人感觉到味同嚼蜡的“吊书袋”,原因即在于这些故纸堆里的考据并非死的学问的罗列,处处以“我”的眼光和心绪量之,处处显个人情趣。所以他入笔看似*淡,*淡中蕴藏的博学的、性情的自我又使他的散文在*淡中显得不同凡响,别有一番悠长滋味。

      二.于俗世描摹中显不动声色的幽默

      汪曾祺的幽默读起来*淡之极,却能让你在瞬间与作者对视,莞尔一笑。他对幽默的见解是:“人世间有许多事,想一想,觉得很意思。有时一个人坐着,想一想,觉得很有意思,会噗噗笑出声来。把这样的事记下来或说出来,便挺幽默。”汪曾祺的幽默是善意的微笑,无关其他什么影射、批判,他在散文中常夹杂不动声色的幽默,这使得他在说古考据中不是板起面孔的说教,而是慈眉善目的娓娓道来,时不时以幽默来调剂。《跑警报》中的“人生几何,恋爱三角”的失恋者,侯兄送伞“贵在永恒”的故事,众人皆逃难便有用不完的水,于是在警报中总是留守的煮食莲子者和洗头者,有趣,好玩,面对灾难不在乎,读者于笑中体会到我们民族生存的韧性。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和《金岳霖先生》等追忆逝者的散文,汪曾祺的幽默笔触使所记人物跃然纸上,在记忆里鲜活起来。金岳霖聚会时捉虱子的自嘲,80岁时坐三轮逛王府井的偶发童心……让我们于幽默中接*人物。

      一双慧眼于世俗生活中发现乐趣,就是一种幽默。在昆明吃汽锅鸡,说成:“今天我们培养一下正气。”(《昆明菜》《汪曾祺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349页)“一边谈着克列斯丁娜·罗塞蒂的诗,布朗底的小说,一边咯吱咯吱地咬胡萝卜”的*女生。(《昆明的果品》359页)

    [阅读全文]...

2022-01-16 23:26:14
  • 《故乡的食物》汪曾祺语录

  • 语录,故乡,食物
  •   现在,这里是日常生活。人来,人往。公共汽车斜驶过来,轻巧地进了站。冰糖葫芦。邮筒。鲜花店的玻璃上结着水气,一朵红花清晰地突现出来,从恍惚的绿影的后面。狐皮大衣,铜鼓。炒栗子的香气。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没法吃!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小时读囊萤映雪故事,觉得东晋的车胤用练囊盛了几十只萤火虫,照了读书,还不如用鸭蛋壳来装萤火虫。不过用萤火虫照亮来读书,而且一夜读到天亮,这能行么?车胤读的是手写的卷子,字大,若是读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蚕豆作零食,有:入水稍泡,油炸。北京叫“开花豆”。我的家乡叫“兰花豆”,因为炸之前在豆嘴上剁一刀,炸后豆瓣四裂,向外翻开,形似兰花。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上海的卖腌腊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有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有人不吃辣椒。我们到重庆去体验生活。有几个女演员去吃汤圆,进门就嚷嚷:“不要辣椒!”卖汤圆的冷冷地说:“汤圆没有放辣椒的!”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

      ——汪曾祺《故乡的食物》

    [阅读全文]...

2022-03-21 09:47:20
汪曾祺的古诗旧体诗 - 句子
汪曾祺的古诗旧体诗 - 语录
汪曾祺的古诗旧体诗 - 说说
汪曾祺的古诗旧体诗 - 名言
汪曾祺的古诗旧体诗 - 诗词
汪曾祺的古诗旧体诗 - 祝福
汪曾祺的古诗旧体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