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赠刘景文古诗的试题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赠刘景文古诗的试题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赠刘景文古诗的试题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赠刘景文古诗的试题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赠刘景文古诗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赠刘景文古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3)最:一作“正”(4)君:你,指刘景文。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出处】
姜葆夫、韦良成选注《常用古诗》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唐宋散文八大家。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代四大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嘉佑二年(1057)进士,任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神宗元丰二年(1079)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三年贬黄州团练使,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后量移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九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归,卒于常州。着有《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的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刘季孙、字景文。北宋两浙兵马都监。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佑五年(1090)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诗人一方面视刘景文为国士,并有《乞擢用刘季孙状》予以举荐;另一方面增此诗以勉励之。(苏诗赠此诗时,刘季孙已58岁了,难免有迟暮之感。)
【品味】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古诗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作于1090年(元祐五年)初冬,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职,任两浙兵马都监的刘季孙也在。两人过从甚密,交易很深。下面是古诗赠刘景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词译文
如今,荷叶都已经枯败了,再也看不到夏天那样碧绿的,好像举着一把遮雨大伞似的荷叶,亭亭玉立在那里繁茂的样子了。傲霜耐寒的菊花,虽然还有挺拔的菊枝依然生机勃勃,但美丽的花朵早已残败。不过,在这一年中仍然有值得你记住的最美景致,橙黄橘绿满眼收获正是初冬最美的时节啊!
词语注释
1、擎:举,向上托。
2、擎雨盖:喻指荷叶
3、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4、君:你,指刘景文。
5、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赏析
此诗写初冬。第一句写枯荷。荷出污泥而不染,本为高洁品质之象征,惟到秋末,池荷只剩残茎,连枯叶也已无存,确是一片凄寂。昔李璟作《山花子》,首句云:“菡萏香销翠叶残。”王国维乃谓“大有‘从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苏轼此诗首句,殆更过之。夫留得枯荷,尚能听雨,*则连枯叶亦无之,其衰飒至极矣。然则作者嗟叹感喟之情仅此一句,第二句便将笔势劈空振起,转到了“菊残犹有傲霜枝”。残菊与枯荷,虽同为衰飒场面,却以“傲霜枝”三字写出了秋菊的孤高之态和贞亮之节,看似与第一句对文,有互文见义、相与呼应之势;事实却侧重在“傲”字上。“擎雨”之“盖”乃实写,不过说像伞盖一样的荷叶都已一干二净;而“傲霜”之“枝”的“傲”则以移情手法写出了菊的内在精神,示人以凛不可犯的气概。这就比第一句深入了,也提高了。第三句则爽性喝破,人人皆以萧瑟秋风、严寒冬日为苦,作者却偏偏赞之为“一年好景”,且谆谆嘱咐“君须记”,此真以*淡无奇之语言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受;至于收句,倘无力回天,则全诗必成虎头蛇尾,强弩之末。而作者乃从花写到枝,从枝叶写到果实,所谓“正是橙黄橘绿时”,乃金秋乍逝,百物丰收的季节,“橙黄橘绿”,又呈现一派熙熙融融景象,在前两句枯淡凄清的背景下突然出现了炫目摇情的色彩,真使人疑为神来之笔。然而作者除了用几个植物名称和几种简单明快的色调之外,再无其他噶枝蔓之句,这就给予作者一种踏实稳重、矜*躁释的美的感受。古人说:“情随事迁”。而东坡妙处,竟能用景移情,把日渐凋残的初冬一下子打扮成一片金黄翠绿,虽说用笔雅淡温柔,却具有不尽的.蓬勃朝气。写冬景而能化凋谢零落为饱满丰硕,非贤如东坡诚不可臻化。
然此诗乃东坡写赠刘景文者。刘固以世家子弟而潦倒终身,年*六十,犹朝不保夕。作者第二次到杭州做官,与刘一见如故。既悯伤其愁苦,又希望他振作,不致因老病困穷而长此颓唐下去。就此诗首句而言,荷所以比君子;而时值岁尾,荷枯叶尽,正以喻君子生不逢辰,难免潦倒失路;次句言菊,菊所以喻晚节,而景文晚年并无亏缺,犹有凌霜傲雪之姿。但人到暮年,加上一生失意,总不免多向消沉颓唐一面着想;而对于读书人,特别是对有理想抱负者来说,却还有收之桑榆、获取丰收的一面。所以诗人乃以三、四两句对刘勖勉有加,给以支持,使刘认识到前景还是大有可为的。“橙黄橘绿”才是人生最成熟的收缘结果之期,这使刘不仅看到荷枯叶尽的一面,还有傲霜雪抗严寒和收成果实的一面,希望他能振作起来,坚持下去。只是诗人纯用比兴手法,没有把本意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罢了。
东坡作此诗时年已五十五,也已步入老年了。他当然不能预知不久的将来还遭到流放海南之厄。但他一向旷达乐观,主张应多方面地适应外界的环境变化,不因年老而颓唐消沉。然则此诗也不妨看做诗人本身的一生写照。盖苏轼一生,坎坷挫折,亦云多矣,却始终没有被逆境吓倒,而稍摧其志。然则此诗固亦夫子自道也。其身后“橙黄橘绿”,使千载以下之人尚能分享其甘美的艺术果实,也算是美不胜收了。故窃以为如仅以景语之美来赏析此诗,犹属皮相也。
教后体会:
《赠刘景文》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古诗,教学这首古诗时,我把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以及体会诗人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
在学生读通古诗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联系对题目的理解,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学生认真地读古诗、思考,提出了几个不懂的地方,如“擎雨盖”“荷尽”“傲霜枝”。因为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所以我引导学生看图、回忆夏季荷花盛开的样子,体会荷花此时的生机勃勃,想象秋季荷花开败的情景,借助课前搜集的“秋菊”图理解“傲霜枝”,在师生对话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了几个难懂的字、词,通过字理分析,降低了诗句翻译过程的难度,也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诗人情感的感悟。接着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古诗,启发学生边读边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秋天的景物?作者写了这些景物,想想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然后认真地读一读,想想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阅读是个性化解读的过程,此教学环节给了学生空间。学生通过读、思考,很快归纳出了诗句描写的景物:荷花、菊花、橙子、橘子。顺着学生的回答,我这样引导:想象景物所呈现的画面,想象两者的对比,你读懂了什么。学生的阅读理解是有差异的,我们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所以我留给学生充分读、思考、想象、交流的时间,多数孩子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停留在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这个层面,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再想想:诗人为什么要描写傲霜枝呢?陈一荣马上站起来说:“我不明白”我就启发他们,秋天有那些花不怕冷开得最茂盛呢?“菊花……”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诗人想叫他的朋友做人像菊花一样不怕寒冷,要坚强。”她的回答启发了其他的孩子,好几个孩子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像菊花一样勇敢”,有的说“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时要努力。”说得真好!我为孩子有这样的理解而开心。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我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对诗句的理解不是让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进行组合,而是让学生字理的分析,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用自己*惯的语言方式表达,从整体的感受来理解,把握诗句所呈现的意境。
“首”这个字很抽象,学生难于记忆。根据小学生喜爱猜谜语、编顺口溜的特点,利用朗朗上口的谜语,让孩子们很快记住了“首”字。“枝记刘”都是形声字,在教学时,也采用字理分析,猜谜语、编顺口溜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组字练*,从直观的图片到字词练*,孩子们轻松地记住了。如:学“枝”引出“树、林、床、棋、橙”让学生说说这些字的构字特点。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1、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佑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话》卷下)。宋哲宗元佑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传》。
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2、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3、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4、君:你,指刘景文。
5、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佑五年(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古诗赠刘景文苏轼
《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古诗赠刘景文苏轼,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话》卷下)。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事见《东坡全集》卷六三《乞赙赠刘季孙状》、《东都事略》卷一一○《刘*传》。
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②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③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你,指刘景文。
⑤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译文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苏轼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诗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赠刘景文古诗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赠刘景文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及注释】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1、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宋仁宗嘉祐间,以左班殿直监饶州酒务,摄州学事(《石林诗话》卷下)。宋哲宗元祐中以左藏库副使为两浙兵马都监。因苏轼荐知隰州。仕至文思副使。七年,卒,年六十。博通史传,性好异书古文石刻,仕宦所得禄赐尽於藏书之费。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2、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喻指荷叶)
3、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4、君:你,指刘景文。
5、盖:车盖,这里比喻荷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出自苏轼的《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起句“荷尽已无擎雨盖”,*仄为“*仄仄**仄仄”,是首字、三字不论的“仄仄***仄仄”仄起仄收律句。第二句“菊残犹有傲霜枝”关键位置*仄为“*、仄、*”,符合相对规则,第三句“年、景、须”为“*、仄、*”,符合相粘规则,第四句“是、黄、绿”*仄为“仄、*、仄”,符合与第三句相对的规则。
这是一首仄起不入韵,押*水韵“四支”部的七绝,*仄正确,格律严谨。
从内容上来看,这是一首写景诗,但是从标题和第三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来断,这更是一首勉励好友而且自勉的作品。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目之所及,残荷败菊,虽然一片荒凉,老枝却挺立寒霜,另有一些风度。
残荷叶败菊花残,只剩下了寒霜中挺立的老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前两句是具体描写秋末的气象,后两句则话锋一转。和大多数人看到秋冬就感觉萧瑟不一样,苏轼反而觉得,这样的季节才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因为这正是收获的季节,橙子黄了,橘子还未成熟,带有勃勃生机的绿色。
朋友,你要记住,这橙黄橘绿的日子,才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啊。
这是描写秋末冬初的景色,荷尽菊残,看似萧萧瑟瑟,却橙黄橘绿,另有一番风情。
这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是为了鼓励有国士之才的刘景文。此人有才,却仕途不达,六十多岁了依旧潦倒。苏轼极为推崇他,两人成为知己。苏轼一边向上面举荐他,一边安慰、鼓励他,既悯伤其愁苦,又希望他振作,不因老病困穷而长此颓唐下去。
其时苏轼在杭州任上,也已经过了半百,正是年富力强,人生阅历积累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所以这里的“一年好景君须记”,其实暗中比喻自己和刘景文都走到了人生的金秋季节,阅历丰富,却又年富力强,正是“橙黄橘绿”最好的人生阶段。
苏轼当然不能预知不久的将来还被流放海南,他一向旷达乐观,不因逆境而悲愁困苦,亦不以年老而颓唐消沉。他一生坎坷挫折,可谓多矣,却并没有被逆境吓倒,而是积极面对人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艺术珍品。
苏轼的“橙黄橘绿”,不仅在生前,更在身后。
*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学*古诗文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在学诗的同时,还可以学到很多有关历史、地理及文化方面的各类知识能够终生收益无穷。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古诗词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供参考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2)
(1)悲伤(2)伤悲(3)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3)
(1)似曾相识鸟归来(2)似曾相识雁归来
(3)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1)。
(1)曹植(2)曹丕(3)曹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1)”。
(1)阴山(2)边关(3)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3)。
(1)花重绵阳城(2)花重锦州城
(3)花重锦官城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1)。
(1)《游园不值》(2)《春望》
(3)《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1)的诗句。
(1)王勃(2)李白(3)白居易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1)
(1)汉青(2)汗青(3)汗清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1)。
(1)因为(2)坐下(3)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3)。
(1)多少楼台烟波中(2)多少楼台风雨中
(3)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1)的诗句。
(1)王维(2)王之涣(3)王勃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2)。
(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1)。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王昌龄《出塞》(3)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3)。
(1)春色(2)梨花(3)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3)
(1)李贺(2)李清照(3)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2)。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登高》
(3)《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词句。(1)
(1)岳飞(2)辛弃疾(3)陆游
1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2)。
(1)红色(2)花(3)树叶
19.“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3)
(1)天地(2)天下(3)天涯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1)
(1)高适(2)岑参(3)王昌龄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2)。
(1)李延年(2)李龟年(3)崔九
2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的诗句。(3)
古诗词试题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在语文科目占有很大的分量,因此在语文竞赛中古诗词也是重头戏。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词试题及答案(通用11篇),希望大家喜欢。
1.黑云翻( )未遮山,( )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山外( )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林升《题临安邸》
3.等闲识得东风雨,万( )千( )总是春。
——朱熹《春日》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 )丝绦。
——贺知章《咏柳》
5.( )毛浮( )水,( )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6.( )日依山尽,( )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7.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 )橘( )时。
——苏轼《赠刘景文》
8.千里( )云( )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
4.借问( )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塞上听吹笛》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 )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
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
——孟浩然《过故人庄》
8.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杜牧《清明》
答案:
墨、白
青
紫、红
绿
白、绿、红
白、黄
黄、绿
黄、白
杏花
荷花
桂花
梅花
梨花
桃花
菊花
杏花
关于小升初语文古诗词专项练*试题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升初语文古诗词专项练*试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默写古诗《石灰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孔子对学与思的思考。北京小升初
(2)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爱国之情。
3、补充诗句,填写出处、作者,并选择正确答案。
①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自_______,作者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代诗人_________。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________,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其中_____(写序号)是表达友情的;____(写序号)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4、古诗默写
(1)( ),一叫千门万户开。(《画鸡》唐李贺)
(2)春种一粒粟,( )。(《悯农》唐李绅)
(3)( ),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清高鼎)
(4)牧童骑黄牛,( )。(《所见》清袁枚)
(5)(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池》宋杨万里)
5、古诗默写
(1)远芳侵古道,(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2)( ),树头花落未成阴。(《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3)窗含西岭千秋雪,( )。(《绝句》唐杜甫)
(4)( ),笼盖四野。(《敕勒歌》北朝民歌)
(5)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6、古诗词填空:
1,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出塞》)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_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8,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元日》)
9,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___________。(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0,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关于作者: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主要擅长写绝句。另外一首《回乡偶书》也广为流传。
2、这首《咏柳》是一首咏物的诗,通过对于柳树的描写,赞美了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3、相关考题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打扮),丝绦________(用丝编成的绳带)
(2)本诗中运用了(拟人,比喻,设问)的修辞方法。
(3)诗人把(春风)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及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渝的句子--------------,-----------------。
2.早在千年之前,屈原就在《离骚》中以---------------,-----------------。告诉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3.《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
4.《离骚》中,表明自己向先贤学*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决心和志向---------,---------。
5.《离骚》中用含有“四荒”一词的诗句,表现自己去国自疏却怀恋故土的矛盾思想---,-----。
6.----------,----------屈原在《离骚》中表达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
7.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
8.《水调歌头》中,词人用来表达从宇宙中领悟的人生哲理,胸襟十分开阔的句子是----,--------
9.在《水调歌头》中,苏轼用---------,---------表达了对弟弟子由的美好祝愿
10.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描写了陡峭的山崖,还从声、色方面描写了滔滔的江流,来展现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是-----------,-----------。
1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面对如画江山,想起千古风流人物,又联系自身处境,不禁感慨----------,-------------。人生短暂,而自己壮志难酬。
12.李商隐《锦瑟》中,“--------------,----------------。”两句,运用典故写自己曾沉迷于美好的梦想和有过殷切的思念,表达了诗人迷惘。哀怨之情。
13.李商隐《锦瑟》中,诗人追梦已醒,流露出追悔莫及,无可奈何之情的名句是------------?----------------。
14.《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15.《登飞来峰》中,“--------------,----------------”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和典故,来写峰上古塔和旭日东升之辉煌的景象。
16.在《蜀道难》中,反复出现,直言蜀道难的一句是“--------------,----------------”。
17.在《蜀道难》中,通过对善飞善攀的动物的描写,从侧面体现出山势高的句子是“--------------,----------------”
18.在《蜀道难》中,前一句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后一句突出绝壁之险的是“--------------,----------------”
19.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的动作和神态来衬托蜀道的高险的诗句是“--------------,----------------”
20.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水冲击着石壁与山崖,发出巨大的响声来体现蜀道的高险的诗句是“--------------,----------------”
21.在《蜀道难》中,写出剑阁易守难攻的诗句是“--------------,----------------”
2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比,表明自己建功立业的心志。————————————。
2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人到中年的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的诗句,,!写诗人愿意效武将魏尚,戍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抒发诗人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24.在《小石潭记》中写潭边茂盛的植物,突出极幽极佳的景致。——————————。
25.借鱼表现潭水的清澈,与水尤清冽相呼应的句子。——————。
26.动静结合写潭中的鱼儿。——————————。
27.用比喻的修辞描写溪水蜿蜒曲折的形状。————————。
28.用比喻的修辞描泻岸势的参差不齐。————.
29.表达自己孤寂,凄清的适宜心情。——————————————。
30、在《醉翁亭记》中,描写醉翁亭的环境及其形状的句子:“--------------,----------------”。
31、在《醉翁亭记》中,表现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
32、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排偶句“--------------,----------------”,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琅琊山有晦有明、交替变化的朝暮景象。
33、在《醉翁亭记》中,写到山中美妙的自然景色,其中“--------------,----------------”两句分别写出了美妙的春夏之景,句式整齐,音韵谐美。
34、在《醉翁亭记》中,写出山中秋冬时节各具特色的景物的句子:“--------------,----------------”。
35、在《醉翁亭记》中,写出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
36、在《醉翁亭记》中,描写太守的宴酣之乐,以“--------------,----------------”两句写太守在宴*上醉酒的神态。
37、在《醉翁亭记》中,表达太守既能同醉,又能“自醒”体察万物,体现全文主旨的句子是:“--------------,----------------”,这两句表达了欧阳修的豁达和与民同乐的感情。
答案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何方圜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夫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6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7萧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赠刘景文古诗的试题
有关景色的古诗试题
古诗的试题
关于赠汪伦古诗的测试题
九上语文古诗的试题
有试题的古诗
赠刘景文的古诗赠
古诗文试题的性质
赠刘景文的古诗
赠刘景文景文的古诗
赠刘景文的古诗ppt
听赠刘景文的古诗
贴赠刘景文的古诗
苏试题鸭的古诗
古诗雪梅的试题
赠刘景文古诗的景物
赠刘景文的古诗歌
赠刘景文的古诗全文
村居古诗的试题
赠刘景文古诗的赠意思
赠刘景文的古诗竹石
试题带淮字的古诗
赠刘景文诗句
古诗野望的试题
古诗赠刘景文谁写的
赠刘景文的古诗新唱
赠刘景文古诗的衰盛
赠刘景文的诗句
刘禹锡的赠刘景文古诗
古诗赠刘的景文诗意
收集描写乡村的美文或古诗
李白古诗春晓的朗诵
诗中带有黄鹂的古诗
古诗革新的理论主张
少年笑老头的古诗
蕴含哲理的古诗呀
古诗当中的瘟疫
咏梅雨时节的古诗词
有没有描绘桂花的古诗
与在天晴了的时候有关的古诗
古诗清*乐村居的作者是将
顺利产子的古诗
苦乐人生的古诗
关于的古诗加意思雷
必读的75首古诗
形容男的出轨的古诗
古诗秋夕的
古诗莲的视频
精彩的古诗词书籍
五六岁的孩子古诗词
社会发展的古诗或谚语
刘长卿的五言古诗
古诗配画图片大全简单的
放一首村居的古诗
立春的古诗佳作
古诗中的显与隐
含数字一的古诗词大全
好看的英文古诗词大全
有关涵的优美古诗
有山有水还有渔船的古诗
古诗中燕子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