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湖阴先生壁的古诗词意思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书湖阴先生壁的古诗词意思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书湖阴先生壁的古诗词意思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书湖阴先生壁的古诗词意思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书湖阴先生壁》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其二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译文:
其一
长把茅草屋檐扫干干净净无鲜苔,花木规整成行成垅是你亲手培栽。
一条流水护着田将丛绿缠绕如带,两山排列矗立把碧清的翠色送来。
其二
郊野桑枝招展,柳丝繁花装点春的容颜,风把香味收起悄悄的吹过墙垣。
黄鸟数声啼叫惊起了午间的残梦,疑疑惑惑,我还以为身在旧居半山园。
诗意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两首诗都是题壁诗,其中第一首广为流传。第一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第二首诗中,作者将眼耳自身的通体感受,浓缩在二十八字之中。所写虽片刻间景象,却见出作者体物之心细如毫发。最后所写午梦残破颇有“梦里不知身是客”意蕴。
赏析
第一首前两句写杨家庭院之景,上句写庭院的洁净,下句写庭院的秀美。后两句写杨家周围的自然环境。本诗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和环境之美,也赞扬了湖阴先生爱勤劳、爱洁净、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
本诗的特点是熔写景写人于一炉。全诗写景,前两句是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由于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写景又写人。
后面句写自然环境之美,水“将绿绕”,山“送青来”,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现了主人爱好山水的情趣。描写景物亦以表现人,写景见人,人于景中,表现了客观景物的美,又写出了人的美,颇有一箭双雕的感觉。
第二首的佳处,乃在作者眼耳自身的通体感受,都被浓缩在二十八字之中。所写虽片刻间景象,却见出作者体物之心细如毫发。此二诗前一首于着力处见功夫,后一首却于*淡处见火候。必两首连读,始能察作者谋篇之妙。只选一首,似不无遗珠之憾。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大改革家、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独具韵味,有很多流传千古的名篇,比如,我们在小学时便在课本上学过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短短四句,便用简单易懂且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梅花独特的神韵和傲寒不屈的精神,让人一读之下,印象深刻。
下面这两首《书湖阴先生壁》,也是王安石很有名的作品,但是历来多重视第一首,称之为千古名作,从而忽视了第二首,其实亦有其绝妙之处,下面我们就将两首放在一起,一起来欣赏王安石的这组名诗。
《书湖阴先生壁》是王安石题在朋友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共两首。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朋友,两人经常往来,并以诗词唱和,或许是某天王安石到湖阴先生家中做客时,看到山园及周边的景色,有感而发,于是在朋友家的墙壁上写下了这组诗。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前四句是第一首,这是非常著名的佳作,王安石以巧妙的语言,融合实地的景色,为我们写下了这首韵味无穷的佳作。
首二句写湖阴先生的庭院景象,“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朋友的庭院洁净且秀美。小园因为经常打扫,干净地甚至看不到一丝青苔,园中花木成行成列,都是湖阴先生亲手栽种而成的。虽然这个景象是人工造就的,但却秀美无比,饶有韵味,诗人赞美朋友的小园,正如赞美小园的主人一般,因为若不是主人的辛勤劳作和高级的审美情趣,不会有这样可人的景象。所以前两句虽然是写景,其实也有写人的味道,只是两者熔于一炉,细细品味之下才能感受到而已。
接着两句更是千古流传的绝佳名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人工之美品味完毕之后,天然之美更是相映成趣,诗人看到庭院外有一条潺潺的河水环绕着农田,田地中禾苗青青,而远处两座青山仿佛是带着绿色的朋友,将春色尽数送来。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生活,当真是羡煞神仙。
王安石的这两句诗,之所以著名,在于两点,一是诗人采用了形象的拟人手法,写得格外亲切和美丽;二是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友人仙风道骨的高洁品格。
“一水”、“两山”,本是没有感情的自然之景,但是诗人用一个“护”字,一个“送”字来描写,就立马充满了亲切感,更妙的是这样的拟人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让人读完便能在脑海中浮现相应的景象。田地离不开河水,庄稼因水而盛,恰好此处河水环绕着田地,正如一位母亲呵护着孩子,将农田滋润的绿油油的。而两山的青色“排闼”而来,更是妙笔,这突出了春色的苍翠欲滴,更将春天生机勃勃的感觉表现了出来,仿佛一位兴高采烈的老友,带着礼物送上门来,如何不令人欣喜呢?
除了自然景象的生动之外,还有一层便是突出了友人湖阴先生高洁、富有生活韵味的美好形象,这也与前面两句遥相呼应,茅檐长扫、花木成畦,自然与人和谐一体,足见湖阴先生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得道高士。诗人来到朋友家中,自然便被这种秀美的景色和人文所感染,于是从心中流露出了这样绝美的句子。
如果说这第一首已经让人沉醉了,那么第二首诗,更加深了这种感觉。在第二首中,诗人不仅描写了所见之景,而且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感觉,都写入了其中。
因为是初春,所以桑叶尚未伸展出枝芽,“蚕眠桑叶稀”虽然有些冷落和萧索,但是“楝花”繁盛,却又增加了春的缤纷,况且“风敛余香暗度垣”,一阵风吹过,随风而送入诗人鼻中的是阵阵花香,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好环境,最适合午睡。
而当诗人午睡醒来之际,一阵鸟啼声传入耳中,仿佛在梦中,又仿佛已经清醒,“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诗人半梦半醒中,竟然以为在自己的旧居里呢!其惬意舒适,可想而知。梦里不知身是客,但此处为客,却没有李煜的悲戚,只有身心放松的舒适和惬意,从而也突出了友人所处环境的佳妙。
王安石的这两首诗,于*淡的景色和事物中见炉火纯青之诗意,可见诗人观察生活之细致入微,同时也显示出了王安石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可惜很多地方只选前一首,不选后一首,大有遗珠之憾。
《书湖阴先生壁》
作者: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书:书写,题。
2、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3、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4、无苔:没有青苔。
5、成畦(qí):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6、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7、将:携带。绿:指水色。
8、排闼(tà):开门。闼:小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羣臣。羣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张守节正义:“闼,宫中小门。”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李靖]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
清侯方域《宁南侯传》:“[左良玉]走匿牀下。世威排闼呼曰:‘左将军,富贵至矣!速命酒饮我!”
徐迟《祁连山下》:“风景排闼而入。”
9、送青来:送来绿色。
译文: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
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赏析: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讲了湖阴先生的无私教师育人的品质,赞颂了他的善施教化。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护”字,“绕”字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着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在修辞技巧上,三四两句也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
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措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本来水是环绕着绿色的农作物,但诗人没说具体的植物,而是用植物的色彩来代替,说“将绿绕”,环绕着绿意;青色,也是虚的,是没法送的,诗人却说山要“送青来”,这就化实为虚,诗意盎然。事实是湖阴先生的房屋与山距离很*,主人开了门,就会看见青苍的山峰。可如果写成开门见青山,那就全无诗味了,诗人换了个说法,从对面落笔,让山做了主语,化静为动,顿成佳句,这真是巧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绝。
别解:
首句的“长扫”,一直解释为:经常打扫,“长”通“常”,“茅檐”是代指庭院,“静”同“净”。于是,首句就解释成了:由于经常打扫,庭院干净得一点儿青苔都没有了。
如果不问,这样的解释也可以说得通,因为这样的解说已经通行了好几百年。但是,若要是深究,若要联系生活,就会发觉,这样的解释并不合乎事理。
说“茅檐”是借代庭院,就已经很勉强。如果视“扫”为打扫,那么,被借代的应该也是可以打扫的;借代的也应该是被打扫的一部分。庭院是可以打扫的,可“茅檐”是不可以打扫的。请问一下,经常登梯子扫房檐,谁扫过请举手!若是瓦檐,若是水泥房檐,有了雅兴,打扫也无妨,但是,秋风尚能卷走屋上三重茅,茅草的檐是扫不得的,扫一回,那苫房的茅草就下来一些,扫它几回屋子就漏了。以不可扫的“茅檐”代庭院是不妥的。
即使是允许“茅檐”代“庭院”,那庭院中被扫的也不应该是“苔”。苔是长在潮湿的地方的,是紧附于其他物体上的,用扫帚是扫不去的。刘禹锡的陋室“苔痕上阶绿”,并不能说明陋室卫生没搞好。卫生检查团从来不以苔的有无打分。以扫苔来说明院子干净,也是不妥的。其实,有些青苔的庭院,倒是文人追求的雅、静,也算是一种情趣。
有这么多的不合事理,我们有理由重新看一下“茅檐长扫静无苔”。
“扫”的常用义是“清除”,是“用扫帚除去尘垢”,解释“茅檐”为代指庭院,“长”为“常”,全是为了适应一个“打扫”,在其他场合并不容易找到例子。我们应该看到,“扫”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描、画。张祜诗《集灵台》“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这个“扫”就是描画。司空图《灯花》之二“明朝斗草多应喜,剪得灯花自扫眉。”这“扫”也是描画。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这“扫”也是描画。
解释“茅檐”的人多是没有住过茅屋的,才弄出这些借代、通假,看得出,是为了迎合“打扫”的无奈与被迫。
如果,我们跳出“扫”的常用义,选用“描画”解释“茅檐长扫静无苔”,就可以解释成:无苔的房檐,像大笔一样长长的一画。苫房用的草,多是梢朝下,以利水流;反之就“戗水”了,水就可能顺草进入里面。多年不换的房草,朽烂含水,也就长出苔了。有苔的房子也就快不行了。新苫的房,檐上自然是“无苔”的了。新苫的房草,梢比较长,也比较软,若是让文人看了,就恰是毛笔。
这样的解释,一是少了许多麻烦,“长”还是原来的“长”“茅檐”仍是原来“茅檐”。二是更有诗味了,无苔的房檐,像笔一样长长的一画,这多有诗意,这多有文气,这才是读书人的眼力。其实,“茅檐长扫静无苔”说的是,房子是新苫过的;“花木成畦手字栽”说的是,主人勤于劳作。房子是新苫的,花木是亲手栽的,就是说主人对生活充满热情。
整个诗写的是清新、娴静的生活。将一个“扫”字重新解释,让它成为“描画”,成为富有动感与美感的比喻,较之扫院子,诗的张力就大多了。
书湖阳先生壁 王安石
王安石的《书湖阳先生壁》这两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著名。下文是小编收集的书湖阳先生壁 王安石,欢迎大家阅读学*。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桑树枝叶繁茂,楝花也十分繁盛。清风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过墙头。
黄莺几声清脆的啼叫 ,惊醒了我的午觉。一梦醒来,我恍恍惚惚还觉得自己好像仍然在旧日所住的半山园中。
注释
⑴书:书写,题诗。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紫金山(今江苏南京)时的邻居。
⑵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无苔:没有青苔。
⑶成畦(qí ):成垄成行。 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⑷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语出《汉书·西域传序》:“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
⑸排闼(tà):开门。语出《汉书· 樊哙传》:“高帝尝病,恶见人,卧禁中,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哙乃排闼直入。”闼:小门。送青来:送来绿色。
(6)楝(liàn)花:“二十四番花信”里的楝花,指的就是北方常见的苦楝花
创作背景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别解
首句的“长扫”,一直解释为:经常打扫,“长”通“常”,“茅檐”是代指庭院,“静”同“净”。于是,首句就解释成了:由于经常打扫,庭院干净得一点儿青苔都没有了。
如果不问,这样的解释也可以说得通,因为这样的解说已经通行了好几百年。但是,若要是深究,若要联系生活,就会发觉,这样的解释并不合乎事理。
说“茅檐”是借代庭院,就已经很勉强。如果视“扫”为打扫,那么,被借代的应该也是可以打扫的;借代的也应该是被打扫的一部分。庭院是可以打扫的,可“茅檐”是不可以打扫的。请问一下,经常登梯子扫房檐,谁扫过请举手!若是瓦檐,若是水泥房檐,有了雅兴,打扫也无妨,但是,秋风尚能卷走屋上三重茅,茅草的檐是扫不得的,扫一回,那苫房的茅草就下来一些,扫它几回屋子就漏了。以不可扫的“茅檐”代庭院是不妥的。
即使是允许“茅檐”代“庭院”,那庭院中被扫的也不应该是“苔”。苔是长在潮湿的地方的,是紧附于其他物体上的,用扫帚是扫不去的。刘禹锡的陋室“苔痕上阶绿”,并不能说明陋室卫生没搞好。卫生检查团从来不以苔的有无打分。以扫苔来说明院子干净,也是不妥的。其实,有些青苔的庭院,倒是文人追求的雅、静,也算是一种情趣。
有这么多的不合事理,我们有理由重新看一下“茅檐长扫静无苔”。
“扫”的常用义是“清除”,是“用扫帚除去尘垢”,解释“茅檐”为代指庭院,“长”为“常”,全是为了适应一个“打扫”,在其他场合并不容易找到例子。我们应该看到,“扫”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描、画。张祜诗《集灵台》“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这个“扫”就是描画。司空图《灯花》之二“明朝斗草多应喜,剪得灯花自扫眉。”这“扫”也是描画。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这“扫”也是描画。
解释“茅檐”的人多是没有住过茅屋的',才弄出这些借代、通假,看得出,是为了迎合“打扫”的无奈与被迫。
如果,我们跳出“扫”的常用义,选用“描画”解释“茅檐长扫静无苔”,就可以解释成:无苔的房檐,像大笔一样长长的一画。苫房用的草,多是梢朝下,以利水流;反之就“戗水”了,水就可能顺草进入里面。多年不换的房草,朽烂含水,也就长出苔了。有苔的房子也就快不行了。新苫的房,檐上自然是“无苔”的了。新苫的房草,梢比较长,也比较软,若是让文人看了,就恰是毛笔。
这样的解释,一是少了许多麻烦,“长”还是原来的“长”“茅檐”仍是原来“茅檐”。二是更有诗味了,无苔的房檐,像笔一样长长的一画,这多有诗意,这多有文气,这才是读书人的眼力。其实,“茅檐长扫静无苔”说的是,房子是新苫过的;“花木成畦手字栽”说的是,主人勤于劳作。房子是新苫的,花木是亲手栽的,就是说主人对生活充满热情。
整个诗写的是清新、娴静的生活。将一个“扫”字重新解释,让它成为“描画”,成为富有动感与美感的比喻,较之扫院子,诗的张力就大多了。
赏析
这两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著名。这一首诗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护”字,“绕”字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著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在修辞技巧上,“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两句也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的句式,又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给山水赋予人的感情,化静为动,显得自然化境既生机勃勃又清静幽雅。
扩展:
在唐宋八大家中,王安石是个颇有争议人物。说其争议,因为人们对他评价有时会截然相反,有人说是奸人,有人说是忠人,有人说王安石志大才疏,有人说王安石才高八斗,有人说王安石不识时务,有人说王安石审时度势,有人说王安市是个聪慧人,有人说王安石是个狡黠人,有人说王安石利用宋神宗成名、大贵,利用宋神宗想成就一番大业心理,有人说王安石造就宋神宗,王安石为宋神宗重重在历史上写下一笔。对于王安石一些生活细节总有人在说三道四,比如有人说王安石很脏、很邋遢,一个堂堂国家宰相,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百官头子,一年不洗两次澡,虱子在身上到处爬,连胡须上也有虱子在表演,这成什么体统!还比如有人说宋神宗一开始不相信王安石是小人,有一次看王安石吃鱼才相信王安石是个小人。王安石一生可以说是五味杂陈,酸甜苦辣咸都尝够了,王安石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两次拜相俩量次罢相。
王安石是什么样人?望江南不下结论。不下结论,望江南不是模棱两可,而是望江南觉得王安石不能用忠与奸,好与坏,对与错简单概括。
有人说王安石善于投机取巧,他借韩维为其增光,他利用同学为其扬名,使宋神宗对其神。成功才是硬道理,这说明王安石有过人之处。利用他人成功,不能说这方法不高明,王安石做到了借他山之石造就我泰山高峰。
年轻气盛宋神宗就如现在血性未干年轻人想成为长江,想在有所作为,想成为伟大帝王,想让宋朝大起来,强起来,胜起来。望江南在想:宋神宗肯定在想:我宋神宗要成为唐太宗一样帝王,我就要有魏征。王安石则是我魏征。王安石肯定在想:舍我要谁,我就是诸葛亮!宋神宗:人生如驹,我要大有作为。如何大有作为,就是要让大宋变成一只强狮。
但是不可否认是宋神宗造就王安石,同样也是王安石成就宋神宗,没有宋神宗也就没有王安石,两个人一个是风,一个是雨,风雨同舟,才能有声有色。一开始,改革是天翻地覆,翻空倒海。最后由于风雨不和谐,王安石与宋神宗两个人风雨不同舟,改革之花没有结丰果。最后宋神宗由对王安石器重变为遗弃,王安石对宋神宗由希望变失望。宋神宗把王安石变成大山,最后又把这坐大山扔弃。王安石把宋神宗变成大厦,最后却离开这个大厦。王安石失败了,宋神宗也失败了。如果宋神宗不用王安石,王安石能够成为大人物吗?宋神宗对王安石由喜到恶,由欢到嫌,王安石对宋神宗由信心百倍,到失望,绝望,两个人由一条大河变成两条小溪。
由于宋神宗懦弱妥协,由于王安石太执拗不善变通,再是王安石无使上知,宋神宗对王安石是彻底失望,望江南在想宋神宗肯定在想我对你王安石如此器重,你竟瞒我骗我。望江南在想王安石肯定在想你既然知道,我在争辩说明你对你我不会相信。
宋神宗死望江南不知道王安石是如何心态。但是司马光上台,变法统统废除,王安石只是说君实真是胡闹。王安石从不低头,我想此时候心在滴血。王安石没有想到自己败得如此惨,王安石郁愤无泪。宋书上说王安石郁死。望江南在想宋神宗肯定希望自己与王安石应该如刘备与诸葛亮是肝胆相照,日月齐辉。
王安石究竟奸是忠,是小人还是君子,我想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望江南也不能用一还是二说明,有人说王安石是十一世纪*最伟大改革家,有人说王安石只是标新立异,想突出其不凡。有人说王安石是强国富民,有人说乱天下必是此人。苏洵说王安石是奸人小人,司马光说王安石不是小人奸人只是我与他政见不同。王安石是什么样人,谁能够说得清?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译文
茅院经常打扫,以致于没有一丝苔藓,簇拥着小路的花木都是主人家亲手栽的。茅院外,一条小溪围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而院门迎对着两座大山,一开门,便见它们给主人家送来满山青翠。
写作与解析
本诗写景色,凸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家的所处自然环境的喜爱。
一句写用“茅檐常扫”写环境的素净,侧面映衬主人家的勤劳与高洁,二句用“自栽”再写主人情趣高雅。三句写院外景色,“一水护田”,更是护主人家,宛若护城河一般;而四句“两山排闼”宛若朝班互列,给主人家献供青翠,更见主人家尊贵气质以及逍遥为“王”的怡然。
全诗写景,由里及外,由*及远,由低向高,井然有序。表面写景,实则赞人,比拟炼字也皆有独到之处。
反思:
(一) 描绘“两山排闼送青来”的画面。
(二)“将绿绕”和“送青来”有无合掌重复之意,试分析。
附:
诗无定法:“文似看山不喜*”,诗词文章也是如此,虽然“千篇一律”,但是在表现手法上,却并不一致,但是文无定法,却有逻辑,须合情合理,若取偏仄之景,须加以说明。
~络石藤《从读诗到作文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群体中的一员,其诗歌写作一如其书法,也是有怪异的艺术特征。这种艺术特征,在《竹石》题画诗的第一句中凸显了出来。为讨论方便计,笔者先把全诗转引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般认为第一句有“先声夺人”的效果是对的,而且因为形象感强,后来作为名句被人引用在各种场合。问题是,为何这一句可以有“先声夺人”的效果?难道仅仅因为是处在第一句的位置,是最早发出的声音,才有了“夺人”的效果吗?显然不能这样认为。其实,这里的关键还在于这第一句出现得没头没脑,在不交代行为主体时,就突然抛出一个执着坚定的行为动作,从而给人设置了巨大悬念。此外,要把“青山”“咬定”,而与之关联的行为主体居然是竹子,这与青山又是多么不匹配、不相称,所以让人在本来的有关动作的悬念中,添加了一份主体与对象不对称的奇崛感。我们当然可以把“咬定”视为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也因为是拟人而不是比喻,所以只描写一个动作的同时,无需交代行为主体的名称。这样,因为主体的缺*,就暗含了一种召唤结构,将写作者乃至读者召唤进去,进入一种与描写对象共情的体验中。
相对来说,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是让描写的奇崛回落到*实中,通过更写实的笔法,把第一句的悬念加以消解、加以解释。第一句中,不但“咬定”的拟人修辞用写实的“立根”来代替,让想象中的人回到了写实中的物,而且,既穿越漫漫时间又占据巨大空间的“青山”,也被“破岩”代替了。换言之,开头那种飞扬的想象,那种“咬定”透出的强大意志力,是以第二句写实中“立根”的自然现象为依托的。“破岩”一词中的“破”,既可以理解为形容词,因为根总是生长在岩石开裂的缝隙中,但也可以作动词理解,是立根的巨大力量,从岩石中挤出裂缝,深深插入其中,最终让竹根和岩石,彼此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咬合在一起。
如果说竹子生根的岩石是其依托的、咬合的、乃至融为一体的对象,那么竹子周边也有对立的与之较量的对象。第三句“千磨万击还坚劲”,就是在写一种恶劣环境中的自我保持和坚韧。一方面说,竹子自身的坚韧品性,可以应付“千磨万击”;另一方面,因为从岩石、从青山中获得的支撑力量,也使得打击并不能让竹子有所屈服或萎靡不振。这里,作者再次引发了读者的一个悬念,让读者陷入迷惑中,因为它与第一句极为相似,在描写“千磨万击”时,同样没有交代行为的主体。
而在最后一句“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第三句的悬念得到基本消解,因为在这里,作者交代了,在山上,对竹子“千磨万击”的行为主体,主要就是东西南北风,可能还有风所携带的飞沙走石或者雨雪冰雹等。但这两句,又不仅仅是悬念和释念的简单关系,而且,这里还有对象呈现或者说视角的深刻转变。当竹子经历了风的千磨万击后,有了一个对竹子自身品质的回顾或者自我审视的“还坚劲”,犹如在验看中得到了确证,于是把眼光从竹子自身转向外部世界,转向对方,“任尔”不但极其鄙视对方,而且带有相当的挑战性质,犹如说,既然“我”经历了千磨万击还这么“坚劲”,那么“尔”有什么招数就尽量使出来吧。如果这样的理解大致不误的话,前一句貌似的自我验看,其实更应该是在向对方*。
总起来看,虽然作者以竹子和岩石为主要描写对象,但恰恰在首句引入青山这一较为高远的名物,结句又带出开阔的东西南北方位,使得这首本可能是比较局促的咏物诗,有了较为开阔的意境。即便东西南北的方位是作为风的存在、作为竹子的对立面出现的,但不仅仅是其依托的青山,也是其对抗的风所在的开阔世界,才把竹子带向了一个广大高远的世界中。
因为是题画诗,也有人从诗与画的关系来分析其结构特征:
这首题画诗,前两句交代了画面内容,有整体有局部,展现了画之形。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画笔无法绘出的内容,而这两句揭示的恰是画之“神”。这个“神”也正是作者之画、之诗都要表达的主旨所在。
这样的分析虽意在揭示诗画间的相同或者差异所产生的互补性,但仔细推敲,又觉得其结论是有待完善的。
当初,大画家顾恺之提出“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的著名观点,似乎给绘画表达的“神”,留下了一个有待克服的难题,也启发诗人从文字角度来迂回弥补绘画的可能缺憾。但如果据此认为,绘画只是在表现“神”这方面无能为力,而在表现“形”这方面可以大显身手、没有障碍,其实也是想当然的。
即以前两句言,说前后有一种整体到局部的关系,仅仅是就诗歌本身而言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与所谓的“画面内容”的整体和局部其实是不对应的。因为就作者所要表现的物象而言,竹子和青山的大小比例实在太不相称。尽管传统国画中的空间透视关系并不像现代写实画那样严格,但大意还是需要体现出来的。所以,如果画面要让人依稀感到青山的整体,就必须无限缩小竹子,而如果要画出竹子的主体物象,则青山的壮观和气势就难以进入画面中,最多也就是画出竹子依托的一片岩石或者青山一角的大概。事实上,郑板桥的画作,就是这么处理的。笔者看到两幅题写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石图,其中一幅,在画面右侧边缘,垂直抹几笔像悬崖的一角就示意了青山,然后从右下角伸展到画面中央的是竹枝和竹叶,占据了整幅画面的主要位置,左侧留下较多的空白,在左上角有题画诗。这样,无论是整体意义上的青山,还是局部意义的与岩石咬合的竹子根部,都没出现在画面中。另一幅,石头从下边往上延伸一部分,也很难看出山的样子。换句话说,单单就物象的形来说,前二句恰恰是通过诗句,补充了在画面很难呈现的内容,因为画面呈现的是物象的“中观”之景象,而诗中第一句力图展现的宏观与第二句深入下去的微观,其实都超越了画面可能呈现的格局。所以,以为诗歌表达了画面已然呈现的物象之“形”,又进一步表达了画面难以形容的物象之“神”,这样的分析判断,是失之简单粗糙的。
更进一步说,即使画面中表现出了竹对山石的一种依托,但诸如“咬定”这样的拟人化手法,其实也已经把画面中“形”的取向转成了“神”。而“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这样的数量词使用和方位叠加,似乎又让人看到了具体的形。或者说,诗歌表达,是在形的描写中,让人感受了神,而在神的表现中,又让人联想到形。在充分呈现的语言魅力中,也让人清楚看到了对绘画固有艺术特征的超越。
江畔独步寻花古诗词的意思及诗意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江畔独步寻花古诗词的意思及诗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七首。全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美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原文: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意思:
黄师塔前那一江的碧波春水滚滚向东流,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只想倚着春风小憩。
一株无主的桃花开得正盛,究竟是爱深红还是更爱浅红呢?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第二年(一说第三年)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锦江江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这一组诗。
诗意:
黄四娘家的花长得非常茂盛,花枝花叶把小路都遮盖住了;数不清的盛开的花朵,把枝条都压弯了腰。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好似恋恋不舍一样,恰好这时,黄莺也发出了动听的叫声,真是自由自在的小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经离乱战后得以安居的喜悦心情。
赏析:
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在成都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写一处,又换一意;一连成诗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成章法。这组诗,第一首写独步寻花的原因从恼花写起,颇为突兀,见出手不凡。第二首写行至江滨见繁花之多,忽曰怕春,语极奇异,实际上是反语见意。第三首写某些人家的花,红白耀眼,应接不暇。第四首则写遥望少城之花,想象其花之盛与人之乐。第五首写黄师塔前之桃花,第六首写黄四娘家尽是花,第七首总结赏花、爱花、惜花。这组诗脉络清楚,层次井然,是一幅独步寻花图。它表现了杜甫对花的惜爱、在美好生活中的留连和对关好事物常在的希望。
《赤壁》古诗词鉴赏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赤壁》古诗词鉴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释:
【1】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2】销:销蚀。
【3】将:拿起。
【4】磨洗:磨光洗净。
【5】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6】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7】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8】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9】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作品赏析: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战役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那次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后两句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铜雀台在邺县,邺是曹操封魏王时魏国的都城,故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后来的诗论家对于杜牧在这首诗中所发表的议论,也有一番议论。宋人许?《彦周诗话》云:“杜牧之作《赤壁》诗,……意谓赤壁不能纵火,为曹公夺二乔置之铜雀台上也。孙氏霸业,系此一战。社稷存亡,生灵涂炭都不问,只恐被捉了二乔,可见措大不识好恶。”这一既浅薄而又粗暴的批评,曾经引起许多人的反对。如《四库提要》云:“(许?)讥杜牧《赤壁》诗为不说社稷存亡,惟说二乔,不知大乔乃孙策妇,小乔为周瑜妇,二人入魏,即吴亡可知。此诗人不欲质言,故变其词耳。”这话说得很对。正因为这两位女子,并不是*常的人物,而是属于东吴统治阶级中最高阶层的`贵妇人。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当时国主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
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如果按照许?那种意见,我们也可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写成“国破人亡在此朝”,*仄、韵脚虽然无一不合,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另外,有的诗论家也注意到了此诗过分强调东风的作用,又不从正面歌颂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假想其失败,如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云:“牧之之意,正谓幸而成功,几乎家国不保。”王尧衢《古唐诗合解》也说:“杜牧精于兵法,此诗似有不足周郎处。”这些看法,都是值得加以考虑的。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如果说,孟轲在战国时代就已经知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则,而杜牧却还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很难想象的。他之所以这样地写,恐怕用意还在于自负知兵,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之气。其中也暗含有阮籍登广武战场时所发出的“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那种慨叹在内,不过出语非常隐约,不容易看出来罢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淡实为不*。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书湖阴先生壁的古诗词意思
《书湖阴先生壁》的古诗意思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中心意思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
书湖阴先生壁的诗句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词语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词义
舒服阴先生壁的古诗意思
书湖阴先生壁的古诗句
书湖阴先生壁的这首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画面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插图
书湖阴先生壁相*的古诗
湖阴先生壁的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断句
书湖阴先生壁的古诗语音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含义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思想感情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一幅画
古诗三首的书湖阴先生壁读
九湖阴先生壁的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写的是哪里
跟书湖阴先生壁相关的古诗
跟书湖阴先生壁相同的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的古诗加拼音
古诗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谁
书湖阴先生壁这首古诗的背景
我想听书湖阴先生壁的古诗
书胡阴先生的壁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古诗的停顿节奏
神奇的手古诗
男人40岁的古诗
古诗和窗同韵部的词
6个字的古诗文冬季
喝酒泛舟的古诗作品
关于感情的古诗大全
善慈孝为主题的古诗词
哪些古诗里有关于夏的
用古诗表白的男生
初中学的古诗词以及文言文
超级难的古诗灯谜
爱国写景的古诗大全
描写远处寺庙的古诗
二月二的手工贴画配古诗
赠汪伦的古诗介绍
描绘冬的古诗和诗人的名字
关于梦的古诗百度知道
描写古诗内景外景的序
抱怨别人的古诗
高考语文的古诗词
春暖花开时的一首古诗
古诗词的对应哪个字
带代字的古诗大全
春节的美文古诗词
关于七大修辞手法的古诗
描写春天放风筝的散文或古诗
爱上古诗的所见古诗
关于福建漳州的古诗
绿树夏阴的古诗
全部的拼音古诗的
关于牛年的自创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