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的课文古诗

关于慈母手中线的课文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慈母手中线的课文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慈母手中线的课文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慈母手中线的课文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6) 说说(29) 名言(3) 诗词(1k+) 祝福(10) 心语(889)

  •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诗词翻译赏析

  • 阅读
  • 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诗词翻译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诗词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唐朝文学家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前言】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五言古诗,属于古体诗。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注释】

      (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2)吟:诗体名称。

      (3)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4)临:将要。

      (5)意恐:担心。

      (6)归:回来,回家。

      (7)言:说。

      (8)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9)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10)报得:报答。

      (11)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翻译】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赏析】

      《游子吟》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拓展:孟郊人物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唐宪宗元和九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军,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洛阳东 。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生*经历

      早年生活

      唐天宝十年(751年),孟郊生于湖州武康,父亲孟庭玢是一名小吏,任昆山县尉,家中清贫,孟郊从小生性孤僻,很少与人往来。青年时代隐居于河南嵩山,但关于这段经历的起讫时间与具体情况,已不可考。

      自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至贞元六年(790年),即孟郊三十岁至四十岁这段期间,他在河南目睹过当时的藩镇之变,在信州上饶为陆羽新开的山舍题过诗,后来又在苏州与诗人韦应物唱酬。由中原而江南,行踪不定,却是除去写诗以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事业可以记述。

      中年及第

      贞元七年(791年),孟郊四十一岁,才在故乡湖州举乡贡进士,于是往京应进士试。

      贞元八年(792年),下第。可能就是在这次应试期间,他结识了李观与韩愈。《旧唐书》本传说孟郊“性孤僻寡合,韩愈见以为忘形之”;两人的性格都异乎流俗,是他们订交的基石。孟郊固然比韩愈年长十七,写诗笔力也足与韩为敌,但他命运坎坷,仕途多蹇(jiǎn),所以反倒是他因为得到韩愈的表扬推崇,才诗名大振,成为韩愈这一诗派的名士。贞元九年,孟郊应进士试,再下第。

      贞元十二年(796年),孟郊四十六岁,奉母命第三次来应试,才得进士登第,随即东归,告慰母亲。贞元十三年,寄寓汴州。贞元十五年,在苏州与友人李翱相遇,嗣后又历游越中山水。

      贞元十六年(800年),孟郊为溧阳尉。元和初,任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

      贞元十七年(801年),孟郊五十一岁,又奉母命至洛阳应铨选,选为溧阳(在今江苏省)县尉。贞元十八年赴任,韩愈作《送孟东野序》说:“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去做县尉是与他的愿望很相违背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尽到一个县尉的职责。溧阳城外不远有个地方叫投金濑(lài),又有故*陵城,林薄蒙翳(yì),下有积水,孟郊往往去游,坐于水旁,徘徊赋诗,以致曹务多废。于是县令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代他做县尉的事,同时把他薪俸的一半分给那人,因此孟郊穷困至极。

      贞元二十年(804年),孟郊辞去溧阳尉一职。

      晚年生活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河南尹郑馀庆任盂郊为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自此,孟郊定居于洛阳立德坊。他的生活是到这时候才富裕一点,可以免于冻饿了。然而不久他又遭到丧子之痛。 ·

      元和九年(814年),郑馀庆为兴元尹,奏孟郊为兴元军参谋,试大理评事。孟郊闻命自洛阳往,八月二十五日(公元814年9月12日),以暴疾卒于河南阌乡县,终年六十四岁。

      传世作品

      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出自北宋宋敏求所编刊,黄丕烈所藏北宋蜀本,已不可见。陆心源所藏汲古阁影宋精本,今归日本。通行本有汲古阁本,闵刻朱墨本。《四部丛刊》影印杭州叶氏藏明弘治本。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印华忱之校订《孟东野诗集》,末附孟郊年谱、遗事辑录。注释有陈延杰《孟东野诗注》,夏敬观选注《孟郊诗》。事迹可参考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新、旧《唐书》本传、夏敬观《孟东野先生年谱》、华忱之《唐孟郊年谱》。

    [阅读全文]...

2022-01-06 15:37:29
  • 慈母手中线全诗

  •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 游子吟:游子,在外作客的人。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2. 寸草:在这里象征子女。

      3. 心:草木的基干叫做心。在这里撔臄字双关。

      诗意: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 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 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m.ju.51tietu.net)。

    [阅读全文]...

2022-05-23 09:27:25
  • 慈母的古诗句

  • 慈母的古诗句

      1、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2、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3、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4、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5、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小雅·蓼莪》

      6、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7、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8、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9、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卢仝《示添丁》

      10、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1、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欧阳修《画地学书》

      12、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3、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14、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王安石《十五》

      15、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16、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17、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贯休《上孙使君》

      18、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徐熙《劝孝歌》

      19、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20、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21、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王昭君《怨词》

      22、霜陨芦花泪湿衣——舆恭《思母》

      23、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诗经《小雅·蓼莪》

      24、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士铨《岁暮到家》

      25、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豫章行》

      26、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27、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徐熙《劝孝歌》

      28、无父何?无母何恃?——诗经《小雅·蓼莪》

      29、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30、一间茆屋何所直,父母之乡去不得。——王建《古从军》

      31、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32、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33、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阅读全文]...

2021-12-03 09:07:55
  • 悠悠慈母心古诗的感受

  • 感受,文学
  • 悠悠慈母心古诗的感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悠悠慈母心古诗的感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就是陆游写的'一首诗——《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表达了一位慈母对即将远行的孩子那种依依不舍得感情。这一位母亲跟全天下的母亲一样,都可以给予一切给自己的孩子。我们都应该好好孝敬自己伟大的母亲。母亲曾经为我们操了不少心,为我们也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其实,我的母亲也跟陆游的母亲一样。有一次,我去春游。我临去春游前,母亲不知叮嘱了我多少回:“出门在外,不比在家,可一定要小心。”我听母亲讲着话,听得也很不耐烦了。直到我学到《游子吟》这首古诗后,我才知道母亲是有多担心我,她这样是在爱我,我居然还不耐烦。

      我喜欢《游子吟》这首诗,那是因为它告诉我要孝敬母亲。

      拓展:游子吟古诗

      作者背景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时居蒿山,与韩愈是好朋友。一生穷困,*50岁时才中进士。孟郊写诗以寒苦之音著称,追求奇特的构思和瘦硬的语言风格,多表现下层民众和自己的贫寒生活及遭遇,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注词释义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意恐:担心。

      寸草:小草。寸草心:此处指游子的心。

      三春晖:春天的阳光。这里比喻母爱。三春,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个春天。晖,阳光。

      古诗今译

      慈爱的母亲手中的针线,离家远行人身上的衣服。要远行时密密地缝呵缝,心中担忧儿子迟迟才回。谁说幼小的青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光辉?

      名句赏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50岁才中进士,当上溧阳县尉,这样一个小官,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以一个极为*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揭示了母爱的伟大:老母牵针引线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裳,由于担心儿子长时间不回来,就把针脚缝得非常细密,希望它能结实一点,更结实一点。慈母对儿子的笃爱之情,就这样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中,随着儿子千里万里。这一*常而充满了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所以能引起每一个读者的共鸣,引起我们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和依恋。母爱是不期望报答,也是儿女所报答不完的,因为它像三春的阳光对小草的哺育,是无穷无尽的。诗歌画面简洁,语言朴素,而内涵深厚,动人心弦,所以能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阅读全文]...

2022-07-15 13:41:55
  • 《慈母情深》说课稿

  • 情深
  • 《慈母情深》说课稿(通用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慈母情深》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教材特点

      《慈母情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根据课标对五年级的学段要求,本单元以“情”立意,以“感受亲情”为人文主题,以“有感情的朗读和琢磨课文语言文字,学*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亲情”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四篇课文。

      其中,《慈母情深》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语言*实,笔触细腻,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勾勒出一位辛劳、瘦弱、开明、慈爱的母亲形象,字里行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三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文本,边读边悟,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做好理解和品味赏析,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四、说教学流程

      本文情感丰富,每句语言都蕴含情意,但因为是略读课文,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取其精华中的精华,在教学时,我紧扣目标,安排教学内容,主要从以下五个环节设计。

      第一环节: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孩子们,在上篇《地震中的父与子》,我们感受到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迸发出父爱巨大的力量,作者是如何表现父爱的力量呢?今天,我们再一起走进一位*凡而又伟大的母亲世界,用同样的方法,感悟母爱的力量。”通过回顾复*,注重了专题单元间课文之间的联系,知识的迁移,揭示了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

      第二环节: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五年级的学生应该达到一定的阅读速度,边读边感知主要内容是必备的能力,是阅读的基础。

      问题是思维的火花。让学生试着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把觉得最有价值、最能帮助分析、理解课文的问题提出来。目的是鼓励学生善于提问题,教会学生会质疑解疑。

      第三环节:品读课文,体会情深

      因为本篇课文时略读课,文字浅显易懂,所以本环节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动笔划出感触最深的语句,写出自己的体会,注重阅读批注的训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再通过对母亲外貌、行动、语言描写语句的朗读,解决了一个中心问题“作者是如何表现母亲的深沉?”体会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爱,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敬仰。最后分角色朗读全文。这样设计,目的把学生支离分散的感受整体化一。“以人为本”注重朗读,再读中悟、悟中读。读中质疑读中解疑。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中分享着成功的喜悦,构建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的人文课堂。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情感共鸣

      1.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母爱的故事。

      2.自由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感受冰心奶奶热爱母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3.写几句话或编一首诗,书法你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4.说说与母爱有关的名言。

      这个环节精心设计了从画面、诗歌、古诗、名言等方面的拓展延伸,目的让学生走出文本、走出教材,多角度感受母爱。让学生的情感与文中的真情产生共鸣。也真正体现大语文的教学观。

      第五环节:情感升华,情感内化

      在《烛光里的妈妈》乐曲声中,让学生写出此刻最想对母亲说的话。目的是把作者热爱母亲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进行人文教育。

      五.说教学方法

      1、以读代讲法,教学中让孩子们“读、读、反复的读”,在读中感悟。

      2、合作探究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是实现三维目标的根本方法。

      3.交流分享法。让生本理念进课堂,激扬学生生命,放飞学生心灵。

      六.说学*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又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惯的养成和学*方法的指导,是学生语文素质培养的关键。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学会朗读。即通过读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读,让学生理解内容,体会出感情来,在反复朗读进入文中情景。根据不同人物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感情,使学生明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这一道理。通过自主学*自主感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

      七、说板书设计

      这一设计目的使学生与母亲心与心的碰撞,爱与爱的交融。一颗心型,心型正中是课题慈母情深下面是深爱母亲左边是渴望买书让我买书拥有好书右边是母爱伟大

      渴望买书母爱伟大

      让我买书慈母情深

      拥有好书深爱母亲

      八、说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为我们呈现了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从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人生的艰难。这里有对书的挚爱,有无私的母爱,有人的尊严,有斗争,有胜利。一切都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因此我设计以诵读为经线,悟读为纬线,让生本理念进课堂,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读出意,读出情,读出韵,读出味。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构建课堂,一定是一堂别致、精美、大气,疏密有致、意境深远的课堂。

      最后,我想以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生本教育思想书籍中的一段话做小结:

      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原野,没有人知道教育的发生,

      让学*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知道孩子们的智慧,只有当他们自由的思考和实践。只有让学生拥有好的阅读方法,拥有自读自悟心灵自由放飞的课堂,才能让我们真正收获教育的春天。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一、说教材

      《慈母情深》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作品《母亲》,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卫军》的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根据教材的特点、课程标准、单元教学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教学目标有三个:

      1、知识目标:认识三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脊背、龟裂、忙碌”等词语,并且再现到课文中加深感悟。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

    [阅读全文]...

2022-04-07 16:55:13
  • 描写慈母的诗句

  • 描写慈母的诗句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句吧,诗句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受到语言的触动。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慈母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2、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3、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4、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5、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6、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7、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8、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9、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10、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11、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12、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13、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14、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15、顾我,复我。《诗经》

      16、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17、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18、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19、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20、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2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22、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1、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李商隐《瑶池》

      2、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3、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4、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5、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小雅·蓼莪》

      6、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7、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8、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9、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卢仝《示添丁》

      10、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1、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欧阳修《画地学书》

      12、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3、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14、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王安石《十五》

      15、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16、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17、袴襦砧动地,父母歌闤闠。——贯休《上孙使君》

      18、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徐熙《劝孝歌》

      19、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20、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21、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王昭君《怨词》

      22、霜陨芦花泪湿衣——舆恭《思母》

      23、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诗经《小雅·蓼莪》

      24、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士铨《岁暮到家》

      25、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豫章行》

      26、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27、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徐熙《劝孝歌》

    [阅读全文]...

2021-12-07 11:02:00
  • 描写慈母爱子的诗句

  • 文学
  • 描写慈母爱子的诗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诗句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诗句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诗句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慈母爱子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短歌行》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佚名《蓼莪》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佚名《蓼莪》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蒋士铨《岁暮到家 / 岁末到家》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全文》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白居易《母别子》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与恭《思母》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佚名《凯风》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王冕《墨萱图·其一》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佚名《凯风》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辽水》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蒋士铨《岁暮到家 / 岁末到家》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王冕《墨萱图·其一》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李白《豫章行》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与恭《思母》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杜甫《石壕吏》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佚名《凯风》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守节自誓,亲诲之学。——欧阳修《画地学书》

      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白居易《母别子》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慈禧《祝父母诗》

      重缝不忍轻移拆,上有慈亲旧线痕。——周寿昌《晒旧衣》

      生我鞠我长育我,出入腹我何艰辛。——赵与泌《劝孝》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白居易《慈乌夜啼》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白居易《慈乌夜啼》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佚名《凯风》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白居易《慈乌夜啼》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杜甫《新婚别》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佚名《凯风》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白居易《慈乌夜啼》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白居易《慈乌夜啼》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阅读全文]...

2022-02-28 20:27:06
  • 古诗两首课文教学反思

  • 课文,教学,反思
  • 古诗两首课文教学反思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两首课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有感*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1、自学时间充分。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同时渗透了学*古诗的方法,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2、质疑环节落实。

      在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第二首古诗。

      基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浅显易学的特点,学*这首古诗时,我宣布:“对于这首古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这样的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课堂气氛热烈。

      在学生学*遇到困难时,老师能顺势引导,随机应变,表现出对古诗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如,两位诗人思乡情感的体现:“我应该怎样吟诵这两首诗才能表达呢”当一学生没有说准时,老师问:“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当学生能联系诗句说准后,老师仍指导与点拨,及时、准确、到位。另外,激励语言的`运用,也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思想,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少了老师个人风采的展示,多了切实为学生服务的应变。

      课堂上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收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特别是课后作业的布置:“除了学过的,同学们再找一两首,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很有新意,它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学*目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

      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第 一 课 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自主学*,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1.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教学设计

      2.小组练*。

      3.进行比赛。

      识字写字

      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

      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

      拓展阅读

      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第 二 课 时

      复*导入

      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

      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自主学*,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

    [阅读全文]...

2022-02-16 06:17:25
  • 断了手中的丝线组诗

  • 断了手中的丝线组诗

      梨花猜想

      青春翠袖梨花开,

      踌躇满怀梨花摘。

      几许疾风梨花雨,

      醉酒当歌梨花钗。

      叹,叹,叹,

      谁人语怜梨花泪,

      不枉空来梨花期。

      期期春现梨花艳,

      片片善心梨花泥。

      意会

      苍松翠柏山为抱,

      流水清音琴为豪。

      绿柳丝绦春为笑,

      扁舟荡漾雁为骄。

      与你同行

      等我,风筝,

      不要独自去飘行。

      断了手中的丝线,

      抓不住云中的精灵。

      抛下几根你的长发,

      拴起我空旷的思愁。

      极力拽住点点的印记,

      在海的边沿与你同行。

      等我,风筝,

      不要丢下困惑的不争。

      无力追赶岁月的脚步,

      无奈身后的消融。

      疲惫的结果岂能放纵?

      泪水的晶结焉能化形?

      稍稍停歇你的韵律,

      等我与你同行。

      接上风筝的线吧,

      我也飞上蓝蓝的碧空,

      做一只不知名的鸟儿,

      在你的不远处翱行。

      等我,风筝,

      与你同行。

      花雨思念

      风儿,把思念拖到九霄,

      盘旋着,成一团花簇。

      散开来,即片片飞花,

      花的思念,花的雨。

      天空下起花瓣雨,

      我用思念亲吻你的额头,

      接住花瓣拼写,

      I LOVE YOU.

      用爱寻找青春的痕迹,

      偶然邂逅思念的主题。

      把渐渐微红的夕阳渲染,

    [阅读全文]...

2022-04-06 14:46:41
慈母手中线的课文古诗 - 句子
慈母手中线的课文古诗 - 语录
慈母手中线的课文古诗 - 说说
慈母手中线的课文古诗 - 名言
慈母手中线的课文古诗 - 诗词
慈母手中线的课文古诗 - 祝福
慈母手中线的课文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