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山行的格式和解析

关于古诗山行的格式和解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山行的格式和解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山行的格式和解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山行的格式和解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33) 说说(19) 名言(9) 诗词(1k+) 祝福(7) 心语(206)

  • 古诗词长歌行的解析

  • 文学
  • 古诗词长歌行的解析

      《长歌行》是汉乐府中的一首诗,属《相和歌辞》,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诗篇。此诗主要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长歌行的解析,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词句注释

      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相和歌·*调曲》,可以长声歌唱。

      ⑵葵:蔬菜名。《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晞(xī):干燥,晒干。

      ⑷”阳春“句: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阳,温和。给予。德泽,恩惠。

      ⑸秋节至:秋天到来。

      ⑹焜(kūn)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huā):同“花”。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⑺“百川”二句:以河中流水比喻光阴和人的年龄,都是一去不返。

      ⑻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⑼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白话译文

      青青的菜园啊绿葵儿青青,清晨的露珠啊要在阳光下消失。

      和煦的春光啊普遍赐给了恩泽,大地上的万物啊都焕发出了蓬勃生机。

      谁都害怕肃杀的秋天降临啊,将会威逼得叶黄枝枯花朵儿憔悴。

      时光如东流大海的无数江河啊,什么时候有哪一条能够再西归?

      人在少壮之年啊不去及时努力,到了老大一事无成啊只能白白地伤悲!

      创作背景

      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此诗是汉乐府诗的一首。《长歌行》古辞共三首,此诗为第一首,最早见于萧统《文选》。张玉谷认为,“此警废学之诗”。

      赏析

      这是一首激励人们要及时努力、奋发向上的乐府民歌。不仅语言朴素,深入浅出,而且饱含哲理,意味深长,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

      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阅读全文]...

2022-02-08 06:50:39
  • 山行唐杜牧古诗解析(山行这首古诗的翻译)

  • 小学生古诗词阅读为什么难?

    因为,既要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或思想,又要了解诗人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举个例子来看。

    《山行》(唐·杜牧)这首诗是这样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题目问: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B.第三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

    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来时的哀伤叹息。

    A选项的前半句话,实际上是要求孩子理解古诗句的内容,知道写了什么;后半句话要求我们了解诗句的前后关系(或者说结构关系)。

    通读全诗,可以知道这首诗的确描写了山林的秋天景色;接下来,关键是破解第四句诗。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人眼前见到的明明是霜叶,为什么想到二月花——春天的花儿呢?

    原来,这秋天的枫树林,经过霜打之后的片片红叶,红得太艳丽,太可爱了,诗人忍不住想到了春天的花儿。

    于是,诗人内心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忍不住说,这霜叶比起二月的花儿有过之而无不及呀!

    也就是说,我太喜爱满眼满眼的红枫叶了,它们比二月的红花还要红艳,还要美丽!

    品到这里,我们也就能明白,第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枫树林的热爱,这是整首诗最重要的情感,自然也就是中心了。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B选项说,第三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烘托的作用。要从整首诗出发,来看待这个问题。

    的确,第三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叙述了自己停下车马,停下脚步,原因正是喜爱这傍晚的枫树林。以自己的行动,烘托出秋天的枫林惹人喜爱。

    这样看,B选项也是正确的。

    那么不正确的只剩下D选项。

    我们验证一下。

    D选项说,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来时的哀伤叹息。

    很显然,这个选项,只根据诗歌中的“寒山”“霜叶”,仅从表面好意思,就得出“这是诗人对秋天的哀伤叹息。”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因为寒山,虽然说的是深秋季节的山,但从整首诗看,重点句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古诗词品读,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哦。

    你学会了吗?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可以点赞、关注、转发,有问题可以私信我。

    [阅读全文]...

2021-12-16 06:53:35
  • 古诗词解析:商山早行

  •   广益小升初语文古考点解析: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释

      1. 动征铎(音夺):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

      2. 槲(音弧):一种落叶乔木。

      3. 枳(音只):也叫“臭橘”,一种落叶灌木。驿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句说: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4. 杜陵:在长安城南,因汉宣帝陵墓所在而得名,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这句说:因而思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5. 凫(音符):野鸭。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作者简介:温庭筠(音云)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唐代诗人、词人。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个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开头两句写早行引起了对故乡遥念。中间四句写景,处处突现一个“早”字。末尾二句说虽然途中观赏着景色, 但头脑中却在回想着“凫雁满回塘”的“杜陵梦”境,表达了对长安的留恋之情和孤独失意之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句,把几个名词排列连缀起来,构 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向为传诵的名句。*常引此形容游子早行的景象和心境。

    [古诗词解析:商山早行]

    [阅读全文]...

2022-04-28 22:06:04
  • 古朗月行全诗解释(古朗月行意思解析)

  • 解释
  • 月亮是千古吟诵的主题,月光如水,每当我看到皎洁的月亮升在夜空的时候,都会想我们和古圣先贤们欣赏的是同一轮明月啊,正是“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在时光的流里,我们行色匆匆,各自忙碌着,我又有多久没有好好去欣赏月亮了,愿今夜月光皎洁,月色如水,让我一起在月光下吟诵月亮的诗篇…

    古朗月行

    李白(唐)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

    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阅读全文]...

2022-04-07 20:34:45
  • 古诗句子赏析答题格式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句子赏析答题格式,希望大家喜欢。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圆田居》陶渊明

    赏析:为了不使豆田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但他并不抱怨.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

    赏析: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这两句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蕴涵着生活的哲理.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

    赏析: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晴川历历汉阳数,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崔颢

    赏析:写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历历”、“萋萋”描绘出山川清楚分明,草木极其茂盛的状貌.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崔颢

    赏析:“乡愁” 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尾联点题,由上联的转写实景而引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

    赏析:设想日后重逢的时候,向 “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的情景.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刘禹锡

    赏析:诗人摆脱现实处境,展望未来风光.诗句借用自然风光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

    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李煜

    赏析:“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

    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李煜

    赏析:以丝喻相思,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赏析: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孤”字显出人烟的稀少; “直”字表现初到边塞的诗人对塞上景色的惊异,都恰到好处.“长河”的形象横亘在画面之中,把画面分割为两段,又增加了构图的活泼感,而“落日圆”则被分割的画面涂上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一体的气势.

    11、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李白

    赏析:这两句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两句中的第二字练得好.“随”字将群山与*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直接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

    赏析:诗人睹物伤情,仿佛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伤溅泪;鸟儿也因人世间的离别而惊心.

    1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王安石

    赏析: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具有普遍的意义.

    14、潮**阔,风正一帆悬. ——《次北固山下》王湾

    赏析:“阔”是表现“潮*”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静等的大景表现出来了.

    15、造华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岳》杜甫

    赏析:这是更作一番仔细观察后写出来的,是说大自然造物者集中灵秀之气在此山,自然有无限神妙.这两句讲山色的变幻,写出了泰山的宏伟景色.

    [阅读全文]...

2022-04-24 17:21:19
  • 古诗词解析:出塞

  •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出塞: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常用的题目。

      2.秦时明月汉时关: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意思是说,在漫长的边防线上,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3.但使:只要。

      4.龙城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5.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6.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古代常凭借它来抵御匈奴的南侵。

      赏析

      王昌龄(约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唐代诗人。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 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 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 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 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 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古解析:出塞]

    [阅读全文]...

2022-01-30 08:45:02
  • 《游子吟》古诗原文及解析

  • 写作
  • 《游子吟》古诗原文及解析

      《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下文是《游子吟》古诗原文及解析,欢迎浏览。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阅读全文]...

2022-04-21 18:47:56
  • 望天门山古诗意思(望天门山诗意解析)

  • 诗意
  • 望天门山

    李白 〔唐代〕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诗歌赏析

      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见(读xiàn),显现。孤光,孤单的亮光。萤,萤火虫,光亮微弱。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彩。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涌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画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同时此句的描写为诗词增添了画面感,使枯燥无趣的文字能幻化出美丽浪漫带有一丝丝的安逸宁静的景象,使诗人流连其中。

      诗人细腻的观察是由上到下,由静到动的,写来又是那样井然有序,明暗互衬,静动相间,用字传神,联想奇特,构成一幅独特而又令人神往的舟夜渔火图,使读者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阅读全文]...

2022-07-09 19:45:23
  • 处暑的古诗和解析、图片

  • 处暑
  • 立秋过,处暑至,对于秋天,其实从第一片落叶开始,就已经让人期许着与金秋相见。若要寻得最美处暑,不如一起穿越到古诗词中去探个究竟。

    长江二首

    宋•苏泂

    其一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赏析: 处暑之后夏季余温仍在,凉爽的天气价值万金。天气变化,岁月更迭,让人不禁感慨,世事难明,即便长寿者也不能尽知。

    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赏析: 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处暑时节的景色:处暑到来,暑气散去,凉风袭来。娇艳的荷花在初秋已变成结满莲子的莲蓬。后面几句则借此时此景,感叹时光易逝。 此诗是诗人的触景生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叹。

    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处暑时节诗人居家所见所感的天气变化和生活闲景,读来令人仿佛也和诗人一样,感受到处暑疾风骤雨带来的清凉,听到小儿在朗朗初秋中诵读诗书的声音,可谓是身临其境。

    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赏析: 暑期间“大旱千里”的情况下,人们期盼已久的一场大雨姗姗而来,真可谓“久旱逢甘霖”。这场雨不仅解了大旱之围,更带来了秋日的清凉,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赏析: 人间处暑节气还未到来,山中人却已新加了秋衣。露气中的蝉声渐显悲切,初秋的阳光已开始衰微。任凭各地仍然战乱频繁,我这残生早已没了生机。漂泊经年,徒然老矣,世间万事总是不如我心意。

    元宫词(一百三首)

    明代:朱有燉

    白酒新篘进玉壶,水亭深处暑全无。

    君王笑向奇妃问,何似西凉打剌苏。

    赏析: 本诗描述的是元代宫廷以新滤的白酒,在水亭避暑,与高丽奇妃共饮的情境。

    闲适

    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赏析: 四季都有可喜的事情,但最好的还是初秋之时。门前流水自在流淌,我可以约了邻居老者闲话家常。意境非常淳朴温馨。

    七夕处暑

    清•胤禛

    [阅读全文]...

2022-03-12 04:00:23
古诗山行的格式和解析 - 句子
古诗山行的格式和解析 - 语录
古诗山行的格式和解析 - 说说
古诗山行的格式和解析 - 名言
古诗山行的格式和解析 - 诗词
古诗山行的格式和解析 - 祝福
古诗山行的格式和解析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