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歌颂淑女形象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歌颂淑女形象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歌颂淑女形象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歌颂淑女形象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歌颂女性的古诗词合集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歌颂女性的'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诗经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诗经·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白宁曲》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兰田玉,耳后大秦珠。
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李白《怨情》
2、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
3、胪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4、春葱玉指如兰花,三寸金莲似元宝。
5、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
6、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7、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8、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列女操》
9、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10、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1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2、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西汉《佳人歌》
13、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李白《长相思·其一》
14、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鱼玄机《赠邻女》
1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歌颂劳动的古诗词
劳动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他们用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唐·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瓮,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蹑。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水从西下,极目高突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悉索。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既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穷有仓卒。
生当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关雎》中的淑女形象
“淑女”是《诗经》中最为重要的女性形象之一,在关雎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雎》中的淑女形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雎》是《诗经》的压卷之作。自先秦起,《论语.八佾篇》便有记载,“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而上博简《诗论》则从“色”、“礼”等方向偏重论析了《关雎》的诗本义。及至汉代,《诗经》初步奠定经学地位,《关雎》一篇更愈发受到学界从诗教、乐教和女教等多重维度的关注。两宋时期,苏辙、朱熹等学者加注《诗集传》、《诗序辨说》,形成了长期与尊序派对峙的废序之声,并分别从“情”、“理”等角度为《诗》添注。因而两千多年来,有关《关雎》释义的说法可谓众说纷纭。而诗中的“窈窕淑女”的形象,也因被历代学者延引为理想女性的典型而盛传于世,千年不衰。
本文就将从先秦、汉、宋的典型注本出发,结合历代审美标准,对《关雎》中“淑女”这一对象的内涵及其形象作简要分析。
一、“淑女”形象的内涵所指
古人对《关雎》“窈窕淑女”的理解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以后妃为代表的贤德女子;二是指贤人。在封建诗教的背景下,《关雎》一诗的教化作用一直盛于其抒情作用。及至*现代,视其为纯粹表达男女恋慕的情爱诗的说法方才逐渐兴起。
(一)后妃说
先秦《毛诗序》最早记载:“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始指称《关雎》中的“窈窕淑女”为可以“风天下”的后妃。而此种说法也在后世汉唐学者间得到了最多附会,成为学界认可的主流说法。
与*现代学者从“诗本义”的角度,偏重理解《关雎》中的抒情价值不同,《诗序》主要采用陈诗义、用诗义与赋诗义等手法对《诗经》进行理解,解读的视角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自春秋时期起,孔子即赋予《关雎》一篇以极高评价,认为其在诗歌与音乐方面都建树斐然。《韩诗外传》卷五中记载,子夏曾询问夫子,《关雎》何以为《国风》之首,夫子回答,盖因《关雎》之道为“天地之基”,“王道之源”,《六经之策》悉皆“取之乎《关雎》”,可见《关雎》“正人伦而立纲常”的教化作用。而西汉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即将孔子命定的官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奉为教化正典,《诗经》举足轻重的经学地位得以稳固建立。诗学礼教,讲求“以礼节情”,以道德为主要命题,故尔《关雎》不是单纯的爱情诗歌、而是美贵族婚姻的教化范本的解读基调得以确立和流传。
而诗学发展至宋代,依据先前《诗大序》的猜测①,学者们又对“淑女”所指称的后妃形象进行了具体对应的阐释,认为这位德仪天下的贤妃即为周文王之妃大姒。欧阳修称谓此诗曰,“述文王大姒为好匹如雎鸠雄雌之和谐尔”;而朱熹亦在《诗集传》中进一步明确,《周南.关雎》“女者……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君子,则指文王也”,将“淑女”形象进一步具体化。这与毛诗序《二南后妃夫人说》中认为《关雎》只是赞颂“周家世有妇德,而非专美大姒”②的论点是截然不同的。
(二)贤人说
求贤说并不是《关雎》解读中的主要说法,但却是历代注本中都有所体现的、不可缺少的一种声音。《韩诗》中将“君子好逑”直接记载为“君子好仇”,而学界以闻一多先生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这与《周南.兔置》中:“肃肃兔置,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肃肃兔置,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中的“好仇”是同一个词。而《兔置》中的“好仇”意为“腹心”,是指公侯的知交心腹,在职能上与武夫相对,因此“好仇”所实际指代的对象是公侯身边的文臣或是贤人。而上博简《诗论》、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战国时期抄本《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种皆有重要批注,称《诗经》是“(以)色俞(喻)于(礼)”,认为诗歌中思色即是思礼,“淑女”之为女色,实际是指代贤臣,这种手法与楚辞中以“香草美人”隐喻名士大夫的用法是同理的。因此《关雎》一篇并非爱情诗,实际为君王求贤诗,而“淑女”则是令君王梦寐以求的治世贤人。
《礼记.曾子问》中记载,“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肆亲也”,即婚姻嫁娶举行仪式时,现场是禁止奏乐的,这与一些学人认为《关雎》中的“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指君王求爱于有贤德品行的淑女,先以琴瑟向其示好,再以钟鼓明媒正娶的猜想相悖。再者,“钟鼓”之乐在古时是“大乐”,并不用于婚丧嫁娶之事,而只有宴宾、祭祀等重要场合才会出现。参见《周礼.乐礼》“飨食诸侯,序其乐事,令奏钟鼓”,而这种说法也与君王礼敬贤人的解释相吻合。
二、“淑女”之德
由于*古代文坛多将《毛诗序》中的“后妃之德”视为“淑女”这一理想女性的重要标签,认为“窈窕”用以描述其形容风貌,而“淑”则意在赞誉其德行贞操,因而学界对于“淑”字的阐释也可谓众说纷纭。
《说文解字》记载,“淑,清湛也”,而“淑女”则可引申为如水般清澈美好、温柔娴静的女子,在德行方面需有“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至真至纯之性。而这与先秦时期社会对于后妃的期许一致。人们认为夫妇之间应相敬如宾,有礼有节,而佳偶则必须符合温柔敦厚,谦恭贤惠的标准,对于女子而言,知书或可不必,然而答礼一定要之。
而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则对“淑”字的标准给予了更为明确的注释。他称,“言后妃性行和谐,贞专化下,寤寐求贤,供奉职事,是后妃之德也”。能事君主、达到举案齐眉、“夫妇和谐”的境界,是为其一;忠贞美好,能够做到上行下效,为天下男女表率,是为其二;时刻以为君王分忧、为社稷求贤为己任,克己守礼、礼贤下士,恪敬职守,将后宫操持有度,是为其三。从这孔颖达的观点看来,古人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不仅其自身需要具备质朴、善良、美好的品性,对外还需有“辅助之德”。与之相同的观点还有《诗序》中,“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一说,认为贤德的淑女能够“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真正做到以德事人,而不是以色事人。这也不失为是孔子所言“《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要义。 除此以外,笔者亦发现,古代对于达官显人的妻子的诰封亦存在“淑人”一说。学界一致认可此处的“淑”为“善良”之意,与相貌无关,而专指品行。坊间亦曾一度有“后妃求贤”之说,认为《关雎》中的“淑”字指称的是后妃为君王广募贤娴,敦厚无妒之德。后被否认,认为只是郑笺误读《诗序》中“忧在进贤”一句所引发的误会。“忧在进贤”,本义仍是指后妃心系黎民苍生之贤。
最后,南宋的朱熹在《诗集传》中综合前人的多种观点,对“淑女之德”给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他称:“盖德如雎鸠,挚而有别,则后妃性情之正,固可以见其一端矣。至于寤寐反侧,琴瑟钟鼓,极其哀乐而皆不过其则焉”。诗教言传,讲求“发乎情而止乎礼”,朱子认为这是对于后妃之德最恰当的评价。雎鸠之德在于“挚而有别”,而淑女之德亦是如此。《关雎》虽以男子追求梦寐以求的女子的情爱诗的面目示人,但隐喻的是夫妇之间琴瑟和谐的关系。而与古时女子而言,出嫁从夫,如何事夫才是她们德行修养中最重要的课题――在父母家中,则“志在女红之事”;出配君子,则“辅佐君子求贤审官”、且“内有进贤之志,却无险陂私谒之心”③,和乐贞静、宜室宜家。诗人以“关雎”的形象作比,也正是暗示,只有德如关雎,能做到“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④的贤淑女子,才可配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君王佳偶,即淑女的原型――贵族婚姻中的后妃形象。
三、“淑女”之貌
不同于“淑”字指称女子善良品性的共识,历朝历代的注本中对于“窈窕”的注解颇为模糊。“窈窕”,形容的是女子的体态风流之美,然而具体形容如何,却在各个朝代的不同审美判准下发生了分歧。
先秦时期的《毛诗序》将其注释为“幽闲贞静”,此时解读侧重的是对淑女形态举止的描写。恰如《蒹葭》中在水一方的伊人一般,“淑女”在水边静静独坐,气质矜持闲静,这样的解读深合儒家“敏于言而慎于形”的标准,“窈窕淑女”即是为“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礼教中人。而其余同时代的注本释义则相对宽泛――《集疏》中将“窈窕”解释为“好貌”,与《鲁说》一致,泛指女子貌美。而《毛诗正义》记载“谓淑女所居之宫窈窕然”,认为“窈窕”的描写对象是淑女所居住的处所,“窈窕淑女”指的是居住在幽闲清静的环境中品德美好的女子。而《方言》中则综合才貌两方面,统称其曰“美心曰窈,美状曰窕”。总体而言,笔者认为对于“淑女”外貌特征的考据也仅能止于“貌美”的定义。
发生分歧的焦点是后世关于“貌美”的不同理解。首先,依据先秦时期的审美风格,我们不难猜测出,体态丰满、高大健康是当时人们评价女子貌美的重要标准,如《硕人》中描述的“硕人其颀”;而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等描写看来,明眸善睐,开朗灵秀,亦可视为当时女子“貌美”的依据。而作为最接*《关雎》创作年代的时期,相较后世的一些流变,先秦时期对“理想女性”的审美应当更接*“淑女”形象的本来面貌。
然而,随着审美风尚的改变,后世对于“窈窕”二字的理解也发生了迁移。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瘦”,逐渐发展为汉代飞燕合德一般金盘起舞的“轻”;从魏晋南北朝广袖飘飘、遗世独立的风神俊秀,及至唐代珠圆玉润的体貌与相对宽松的衣饰,再至两宋理学兴起后对女子样貌古拙质朴、雅致清秀的审美判准……“淑女”这一理想女性的形象一直在不断变化。而在明清的坊间小说中,甚至出现了对“淑女形象”更为大胆、也更富想象力的描画。魏子安所撰《花月痕》的第二十一回里写道:“《古今注》文王掣*头髻,昭王制双裙髻。又《妆台记》文王于头上加翠翘,傅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这样看来,文王自是千古第一风流的人,所以《关雎》为全诗之始”,女眷丫鬟之间大胆猜测文王所好的“窈窕淑女”是一位梳高髻、掣发钗的美人,这也是时代审美所赋予“淑女”形象的不同魅力、不同风姿。
四、结语
“窈窕淑女”这一形象是《关雎》一篇、乃至整部《诗经》中至关重要的意象。与其形貌之美相比,历代注释中更为统一、也更为突出的是其“德行之美”,即以后妃为代表的女子身上所具有的善良、温厚、贤德的道化礼教。而*现代以来,人们对于《关雎》的解读则又突破了以上所探讨的教化标准,向其内在的抒情性不断生发。因而对于“淑女”形象及其主题意蕴的讨论仍将作为《诗经》中一个永恒的课题,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断被发展、丰富。
《关雎》赏析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
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关于写歌颂友情的古诗词
友情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友情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写歌颂友情的古诗词,欢迎阅读!
1、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2、故人早晚上高台。——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3、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李白《长干行》
4、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昼夜乐》
5、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苏轼《送顿起》
6、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张籍《没蕃故人》
7、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张籍《没蕃故人》
8、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李邴《汉宫春·梅》
9、巴山重叠相逢处。——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10、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1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12、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13、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白居易《咏老赠梦得》
1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5、故人相望若为情。——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16、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1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18、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19、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20、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1、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辛弃疾《满江红·汉水东流》
22、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24、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25、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岑参《逢入京使》
26、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27、故人何在,烟水茫茫。——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28、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戴叔伦《客夜与故人偶集》
29、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3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31、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白居易《长恨歌》
32、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
3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34、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李白《赤壁歌送别》
35、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36、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罗隐《魏城逢故人》
37、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罗隐《魏城逢故人》
38、玉楼深锁薄情种。——秦观《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
39、还怕掩、深院梨花,又作故人清泪。——吴文英《无闷·催雪》
40、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张炎《解连环·孤雁》
41、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42、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刘昚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43、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44、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45、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46、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文天祥《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47、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吕岩《梧桐影·落日斜》
48、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49、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母爱是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关于歌颂母爱的古有几首呢?
1、《十五》
宋·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2、《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3、《母别子》
唐·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4、《·邶风·凯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5、《豫章行》
唐·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黄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6、《》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
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4、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5、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6、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8、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9、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
10、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
11、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12、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楼梦》
1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
14、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1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16、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
1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1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苏东坡《江城子》
19、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20、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21、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22、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寒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
2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
2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25、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
2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27、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28、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9、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30、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31、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32、*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古诗词中的青春通常与惜时相关,特别是豪放派的诗词,往往都脱离不开“不知老之将至”的感叹。而婉约派的青春则是惆怅错过美好的爱情。无论是豪放也好,婉约也罢,感叹青春、赞美青春都是对青春时光的赞美和眷恋。
诗人的内心世界波澜壮阔,诗人的青春鲜衣怒马如芝兰玉树。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经典的豪放词作,当时的苏轼算不得“老夫”,他在写这首词的那一年不到40岁。只是苏轼觉得他错过了可以建功立业的青春岁月罢了。
苏轼留下的诗词有几千首,这种雄心壮志报效朝廷的家国情仇类诗词并不多,起码不像陆游、辛弃疾他们那样时时刻刻为国恨家仇忧心。但是这首词的青春与热血渗透着无穷的力量。
——青春能几何·赵孟坚
青春能几何,青春能几何。
苍髯绀发看成皤。
亦有红颜嫩於花,东风驰道属谁家。
可道光阴流电转,草上霜飞峭如翦。
心如不知恍重见,心语不通惟见面。
重见面,愁转多。
归来银烛炯长夜,叹息青春能几何。
这首诗中的“青春”跟大多数古诗词里的青春意思相同,是指草木茂盛的春天。诗人感叹春天的短暂易逝,看过几次春天之后,青黑色的头发胡须就变白了。一次分别之后,再相见时已不知多少年了,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讲起。默默无语坐至深夜,也只剩下感叹青春易逝了。
——叠萝花·骑马踏红尘·赵企
骑马踏红尘,长安重到,人面依前似花好。旧欢才展,又被新愁分了。未成云雨梦,巫山晓。
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杳。满怀离恨,付与落花啼鸟。故人何处也?青春老。
再回长安,恋人的容貌还像以前一样漂亮。与恋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马上又要离别。满怀的离愁别恨,付与落花啼鸟。青春在离愁中,已经迅速地逝去了!
异地恋、久别短聚,都适合这首词。
——惜花吟·鲍君徽
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
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
不如尽此花下欢,莫待春风总吹却。
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
妆成罢吟恣游后,独把芳枝归洞房。
青春时节,花也艳丽人也美丽,不要等到明天花谢人憔悴了才感叹青春易逝。趁着大好年华,今天就该浪起来。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辛弃疾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三山路归,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银盏起,为君寿。
这首词可以用来给人祝寿。(您的)青春是不会过时的,您一定要相信这一点。看您好似松竹一样挺拔青翠,未来为国为家建功立业的时候还多着呢。到那时候您功成名就,再给您祝贺。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深闭房门听窗外雨打梨花的声音,就这样辜负了青春年华,虚度了青春年华。纵然有美好愉快的心情能跟谁共享?花下也黯然神伤,月下也黯然神伤。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着天色云霞,行走时思念,坐着时也是思念。
全词记录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
——虞美人·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词是作者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也使人凄然。
作者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时光匆匆,小雨滴答,人生的悲欢离合太残酷了。
——鹤冲天·黄金榜上·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杜秋娘《金缕衣》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沁园春·长沙》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曹雪芹《唐多令·柳絮》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曲江二首》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韦庄《菩萨蛮》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晏殊《玉楼春·春恨》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自从有人类以来,对母亲的讴歌就从未停止过。古人对母亲的情感,大部分都浓缩在诗词中,母亲节,让我们欣赏这些写给母亲的诗词,感恩母亲。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游子吟》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此诗情感真挚自然,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而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我们*以为然的日常生活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游子
唐·孟郊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
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赏析:中国古代早有代表母亲的花——萱草,又叫忘忧草,象征东方女性温柔、含蓄、朴实、坚忍、牺牲奉献的精神,在恬淡中散发出母爱的光辉。孟郊诗中以景喻情,深刻的流露出母子间含蓄的情感,令人为之动容。
送母回乡
唐·李商隐
停车茫茫顾,困我成楚囚。感伤从中起,悲泪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车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赏析:这是李商隐的诗,母亲病了,李商隐要送母亲回乡求医。对母亲担忧、不舍,伤感悲伤流泪。“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这两句的意思是:报答母爱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此都做不到,母亲对自己养育之恩都无法报答,人生在世还能追求其他的东西吗?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赏析:《岁暮到家》一诗用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真挚而复杂的感情。神情话语,如见如闻,游子归家,为母的定然高兴,“爱子心无尽”,数句虽然直白,却意蕴深重。全诗质朴无华,没有一点矫饰,却引起读者的无限共鸣和回味。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赏析:《别老母》运用白描手法表达了诗人与母亲分别时的忧愁、无奈、痛苦与感伤,把别离之情表现得贴切又沉痛。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地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此时有子不如无”,道出了子女内心的无奈和心酸!
慈乌夜啼
唐·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赏析:慈乌,是较小的一种乌鸦,有母慈子孝的美德,故称慈乌。《慈乌夜啼》用大量笔墨刻画慈乌鸟“失其母,夜半啼”的情状,意在倾吐“母慈重”,而自己“未尽反哺心”的无尽愧恨和哀伤。
思母
宋·与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赏析:这首诗写母亲去世后,霜打芦花,诗人泪湿衣衫、悲恸欲绝;想起去年梅雨季节,老母倚门,盼己典当袈裟、负米归来的情景,如今只留下满腔怀念。这首诗并没有华美的词藻,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叙述极*凡的往事。然而,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读来令人深为感动,惋叹不已。
《墨萱图》(其一)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赏析:在萱草花(母亲花)盛开的季节,母亲倚门翘首盼儿归、却杳无音讯;而慧鸟的鸣叫,勾起游子疏于奉养的愧疚。全诗通过睹物思人、借物言情,将母子间的思念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墨萱图》(其二)
元·王冕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对之有余饮,背之那可道?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赏析:同上首诗一样,王冕的两首通过睹物思人、借物言情,将母子间的思念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赏析:《十五》是王安石的作品,又名《将母》。此诗诗意为母亲在月圆之夜听到杜鹃的声音,就想起离乡在外的儿子,寥寥数语,生动地刻画出牵挂千里之外儿子的母亲形象。
《赠母亲的诗》
世间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庆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父尊母亲》
父尊母亲,天涵地育。燕我翼子,景命有仆。
得名得寿,如金如玉。子孙千亿,成其厚福。
《十二月二十四日夜忆母亲作三首·其三》
堂上慈亲鹤发垂,几回空负倚门思。
定因说向孙儿道,知在京师在下邳。
《十二月二十四日夜忆母亲作三首·其二》
去岁还家逼岁除,厨人灯火祭更初。
悬知今夜团栾说,说著邳州不得书。
《十二月二十四日夜忆母亲作三首·其一》
云白星稀夜气清,家家祠灶学阴生。
我方寄食公厨饭,却忆慈亲坐到明。
歌颂淑女形象的古诗词
描述淑女形象的古诗词
描写古代淑女形象的古诗词
形容淑女的诗词
含淑女的古诗词
歌颂女孩的古诗词
歌颂女权的古诗词
形容淑女的古诗
对窈窕淑女的古诗词
描写淑女的诗词
歌颂女人的古诗词集
形容淑女的诗句
描写淑女背影的古诗词
描写学校淑女的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美女形象
古诗词中的女性形象
歌颂女战士的古诗词
歌颂女性有作为的古诗词
歌颂女性的诗词
歌颂女兵的诗词
淑女的诗句
写淑女的古诗
歌颂女子气概的古诗词
赞美才女淑女的诗句古诗词
歌颂蝉的古诗词
歌颂菊的古诗词
歌颂猫的古诗词
歌颂女子的伟大的古诗词
歌颂女性勤劳的古诗词
形容淑女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