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贾祷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贾祷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贾祷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贾祷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贾生古诗介绍
《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贾生古诗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商隐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及注释】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
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他,
可惜他不垂询民生却是穷究鬼神。
1、宣室:汉未央宫前正室;
2、逐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3、才调:才气。
【赏析】
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史记·屈贾列传》载: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祐),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在坐*上移膝靠*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特标“求”、“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正是作者故弄狡狯之处。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绝招。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 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虚”者,空自、徒然之谓。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文帝“夜半前*”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如此推重贤者,何以竟然成“虚”?诗人引而不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和谐,浑然无迹。
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的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抬得高,摔得重”。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
点破而不说尽,有论而无断,并非由于内容贫弱而故弄玄虚,而是由于含蕴丰富,片言不足以尽意。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
赠贾麟古诗词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赠贾麟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宋]强至
爱君气干霜松老,一见相投许肝脑。
岂同世上秋叶交,不及岁寒如电扫。
有才无命三十强,寂寞吟斋膝长抱。
愁来遍踏公卿门,绽褐不缝谁改造。
文章直吐元化胚,天朴岂须施斧藻。
长篇下笔纵立成,一字未曾伤草草。
辞源奔注吞众人,有似惊潮没孤岛。
善君取友论片能,不学常情求百好。
琢磨六艺相与游,我愧性灵昏椹枣。
*湖绿净时招邀,烂熳清尊为君倒。
客涂见月凡几圆,倦马声饥奴色槁。
路傍甲第欺儒冠,奴厌腥肥马馀藁。
我疑造物偏膏粱,富贵何缘悭有道。
贯糜巨室君空囊,朱紫摩肩君衣皁。
大鹏宁合安寻常,怒翼天池终刷澡。
功名岂必收目前,两鬓未银犹得早。
颜彭骨朽千万年,漫与*论寿夭。
君其努力攀青云,盛醉春风酿香稻。
[宋]强至
贾君貌古文章老,虬髯铺胸犀插脑。
戏夸才力惊众人,谈笑千篇笔端扫。
酒酣座上披天真,铲去崖岸露怀抱。
今年礼部更新书,续诏九州登俊造。
宿儒晚秀趋术茫,肝愁胃苦搜辞藻。
独君所向异尔为,长袖陂陀踏幽草。
行穷两径跻岩巅,指点晴江辨秋岛。
却骑匹马归湖山,古寺相逢情愈好。
空樽无物醉故人,辄出囊钱具梨枣。
更长坐久然青灯,语杂讥谐欲颠倒。
我方正色起问君,何乃终年事枯槁。
齿牙未豁才有馀,一赋从容成腹藁。
琢磨高论驰古今,足历天衢骋王道。
驽群沓沓犹争先,骥騄胡然甘伏皁。
君徒俯首不我答,我反惭颜汗如澡。
丈夫贵富难*窥,一第定非论晚早。
岂同祖谊名汉朝,位不公卿身已夭。
何时却挂吴淞帆,霜蟹初肥恰新稻。
1、《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2、《送别》
门外便伸千里别,无车不得到河梁。
高楼直上百余尺,今日为君南望长。
3、《寄韩潮州愈》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4、《渡桑乾》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5、《夜坐》
蟋蟀渐多秋不浅,蟾蜍已没夜应深。
三更两鬓几枝雪,一念双峰四祖心。
6、《竹》
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
7、《送人南游》
此别天涯远,孤舟泛海中。夜行常认火,帆去每因风。
蛮国人多富,炎方语不同。雁飞难度岭,书信若为通。
8、《咏怀》
纵把书看未省勤,一生生计只长贫。可能在世无成事,
不觉离家作老人。中岳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
经年抱疾谁来问,野鸟相过啄木频。
9、《早行》
早起赴前程,邻鸡尚未鸣。主人灯下别,羸马暗中行。
蹋石新霜滑,穿林宿鸟惊。远山钟动后,曙色渐分明。
10、《送人南游》
此别天涯远,孤舟泛海中。夜行常认火,帆去每因风。
蛮国人多富,炎方语不同。雁飞难度岭,书信若为通。
11、《送僧》
大内曾持论,天南化俗行。旧房山雪在,春草岳阳生。
晓了莲经义,堪任宝盖迎。王侯皆护法,何寺讲钟鸣。
12、《送僧》
此生披衲过,在世得身闲。日午游都市,天寒往华山。
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仙掌云边树,巢禽时出关。
13、《送饶州张使君》
终南云雨连城阙,去路西江白浪头。滁上郡斋离昨日,
鄱阳农事劝今秋。道心生向前朝寺,文思来因静夜楼。
借问泊帆干谒者,谁人曾听峡猿愁。
14、《斋中》
眈静非谬为,本性实疏索。斋中一就枕,不觉白日落。
低扉碍轩辔,寡德谢接诺。丛菊在墙阴,秋穷未开萼。
所餐类病马,动影似移岳。欲驻迫逃衰,岂殊辞绠缚。
已见饱时雨,应丰蔬与药。
15、《感秋》
商气飒已来,岁华又虚掷。朝云藏奇峰,暮雨洒疏滴。
几蜩嘿凉叶,数蛩思阴壁。落日空馆中,归心远山碧。
李商隐《贾生》的古诗原文赏析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商隐《贾生》的古诗原文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贾生》
唐代: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
汉文帝求贤,宣示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能,确实高明无人能及。
只是空谈半夜,令人扼腕叹息。文帝尽问鬼神之事,只字不提国事民生。
注释
贾生:指贾谊(前200—前168),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宣室:汉代长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才调:才华气质。
可怜:可惜,可叹。虚:徒然,空自。前*:在坐*上移膝靠*对方。
苍生:百姓。问鬼神: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汉文帝接见贾谊,“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唐文宗年号,836—840年)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作品介绍:
《贾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诗中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则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此诗寓慨于讽,深刻而具有力度,在对贾谊怀才不遇的同情中,寄寓作者自己在政治上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的感伤。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写作年代,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冯浩在《玉溪生诗集笺注》中所言,“此盖至昭州修祀事,故以借慨”,意谓此诗为李商隐在大中二年(848年)正月受桂州刺史郑亚之命,赴昭州任郡守时所作。因李商隐时为一郡之长,故须主奉祭祀大事,于是借题发挥,创作了本诗。另一说为杨柳提出,认为此诗当于大中二年三、四月间李商隐离开桂林北上后滞留荆巴时期所作。(见《李商隐评传》)
这首诗的作者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表似开明,实则昏聩无能。
评析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此诗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诗,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贾谊贬长沙,久已成为诗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长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诗材。《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行过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在坐*上移膝靠*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诗人却独具只眼,抓住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问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发人深省的诗的议论。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特标“求”、“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正是作者故弄狡狯之处。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绝招。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前加上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强烈的“可悲”、“可叹”一类词语,只说“可怜”,一方面是为末句——一篇之警策预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这里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比剑拔弩张的“可悲”、“可叹”更为含蕴,更耐人寻味。仿佛给文帝留有余地,其实却隐含着冷隽的嘲讽,可谓似轻而实重。“虚”者,空自、徒然之谓。虽只轻轻一点,却使读者对文帝“夜半前*”的重贤姿态从根本上产生了怀疑,可谓举重而若轻。如此推重贤者,何以竟然成“虚”?诗人引而不发,给读者留下了悬念,诗也就显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泻无余。这一句承转交错的艺术处理,精炼,自然,和谐,浑然无迹。
末句方引满而发,紧承“可怜”与“虚”,射出直中鹄的的一箭——不问苍生问鬼神。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诗人仍只点破而不说尽——通过“问”与“不问”的对照,让读者自己对此得出应有的结论。辞锋极犀利,讽刺极辛辣,感概极深沉,却又极抑扬吞吐之妙。由于前几句围绕“重贤”逐步升级,节节上扬,第三句又盘马弯弓,引而不发,末句由强烈对照而形成的贬抑便显得特别有力。这正是通常所谓的“抬得高,摔得重”(也就是反跌手法)。整首诗在正反、扬抑、轻重、隐显、承转等方面的艺术处理上,都蕴含着艺术的辩证法,而其新警含蕴、唱叹有情的艺术风格也就通过这一系列成功的艺术处理,逐步显示出来。
点破而不说尽,有论而无断,并非由于内容贫弱而故弄玄虚,而是由于含蕴丰富,片言不足以尽意。诗有讽有慨,寓慨于讽,旨意并不单纯。从讽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实际上诗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诗人矛头所指,显然是当时现实中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封建统治者。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诗人夙怀“欲回天地”的壮志,但偏遭衰世,沉沦下僚,诗中每发“贾生年少虚垂涕”、“贾生兼事鬼”之慨。这首诗中的贾谊,正有诗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讽汉文实刺唐帝,怜贾生实亦自悯。
名家点评
《艺苑雌黄》:严有翼曰:李义山诗:“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虽说贾谊,然反其意用之矣……直用其事,人皆能之,反其意而用之者,非识学素高,超越寻常拘挛之见,不规规然蹈袭前人陈迹者,何以臻此!
《诗薮》:晚唐绝……“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皆宋人议论之祖。间有极工者,亦气韵衰飒,天壤开、宝。然书情则凄怆而易动人,用事则巧切而工悦俗,世希大雅,或以为过盛唐,以眼观之,不待其辞毕矣。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以贾生而遇文帝,可谓获上矣,然所问不知其所策,信乎才难,而用才尤难!此后二句,诗时史断也。
《五朝诗善鸣集》:诗忌议论,憎其一发无馀耳。此诗议论之外,正多馀味。
《唐三体诗评》:贾生前*,犹为虚礼,况无宣室之访逮耶?自伤更在言外。
《唐诗别裁》:钱牧斋“绛灌但知谗贾泣,可思流汗愧陈*”,全学此种。
《玉溪生诗说》:纯用议论矣,却以唱叹出之,不见议论之迹。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议论风格俱峻。
《诗境浅说续编》:玉溪绝句,属辞蕴籍,咏史诸作,则持正论,如咏《宫妓》及《涉洛川》、《龙池》、《北齐》与此诗皆是也。汉文、贾生,可谓明立遇合,乃召对青蒲,不求谠论,而涉想虚无,则孱主庸臣又何责耶?
《选玉溪生诗补说》:绝大议论、得未曾有。言外为求神仙者讽。
《唐人绝句精华》:程梦星《笼注》:“此谓李德裕谏武宗好仙也。”按诗责其不问苍生,则不止好仙为不当,且不恤国事,不重民生,尤非求贤之意,义更正大。
古诗《春思 贾至》阅读试题及答案推荐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欢迎大家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8分)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8.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9.有人说这首诗的后两句“无理而妙”,请结合相关诗句加以赏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
参考答案:
8.(分值区域0、1、2、3、4)
这首诗的'前二句描写了草青柳黄、桃李飘香,(1分)鲜妍明媚、生机盎然的春景( 1分) 写春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1分) 乐景哀情,从反面衬托无法消除的深愁苦恨。(1分)
9.(分值区域0、1、2、3、4)
这两句诗使用拟人手法,构思新奇,貌似不合常理,实则曲折巧妙。(2分)
第三句“东风不为吹愁去”,不说自己愁重难遣,而怨东风冷漠无情,不为遣愁;第四句“春日偏能惹恨长”,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却反过来说成是春日惹恨,把恨引长。(2分)
(1)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春天景色的什么特点?
(2)有人认为,全诗侧重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你认为是这样吗?诗歌中的景物描写对抒情起到了什么作用?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1.(1)明媚动人,生机盎然。(语意相同即可)(2)不是。全诗侧重表现诗人内心的愁思。①景物描写是抒情的基础和依据。诗歌前两句,诗人选取春天景物进行描绘,着意渲染春天的绚烂风光;三、四句抒情,转写愁思,东风不能吹愁,春日却能兴恨,前咏美好之景,全成了春恨之铺垫。②用美好景色反衬内心的愁恨(乐景写哀),情感表达婉曲深刻。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不问苍生问鬼神。
解读:李商隐生于唐代后期,经历了宪宗、穆宗、敬宗、武宗、宣宗五个皇帝。在此期间,朝廷中也出现过几位很有才能的宰相,如裴度、李德裕、王绛,但由于五个皇帝都是无道*,他们的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终于无法挽救唐王朝衰亡的厄运。这五个皇帝除骄奢淫逸外,还有一个共同点,全都迷信鬼神,不是迷信佛教,就是迷信道教。他们一面荒淫无度,一面却又祈求长生不老。接连五个皇帝通通都因为服用长生药而死于非命。
《贾生》这首咏史诗,其有强烈的针对性。李商隐诗晚唐极负盛名的诗人,他的抒情诗,特别诗他的《无题》诗,深受*喜爱,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其实他的咏史诗也很有特色,他善于抓住历代败国君王的典型事例,加以揭露评说。虽然是针对他当时的现实有感而发,但足以为后世警戒。像这首《贾生》,他提出了“不问苍生”这个根本问题。无论哪个统治者,只要不问苍生(老百姓)死活,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
1、勤奋:辛勤努力
2、钻研:深入研究
3、踏实:切实;不浮躁
4、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5、刻苦:勤奋努力;不怕吃苦
6、专注:专心注意;精神贯注
7、认真:认为是真的;当作真的
8、勤恳:犹勤奋。做事忠实不懈。
9、持之以恒: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10、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11、脚踏实地: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12、目不转睛: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13、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14、废寝忘食: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15、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6、津津有味: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17、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8、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19、聚精会神:会:集中。原指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20、如饥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21、专心致志:致:尽,极;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22、屏息凝视:屏气。“屏”:忍住,抑制住。凝视: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凝:凝聚,专注。
好句
1、反正,谁也不会是天生的伯乐,这是真理。
2、今天正是让人寒心的星期一,贾里匆匆往学校跑。
3、我敢下赌注,世上像我这样不走运的男生并不多。
4、虽然他们碰的只是无形的酒杯,但只有干杯才是男子汉庆祝胜利的最豪放的方式。
5、妹妹就是那种不好强的人,成绩马马虎虎,一吃苦就叫,还爱伤心,动不动就淌眼泪。
6、邢老师长得很苗条,走路轻盈得像跳舞,她很爱打扮,新衣服一套又一套,涂口红,穿丝袜。
7、艺术团集中了一群最灵巧的女生,再笨的人进了她们的圈子也会沾点灵气的。
8、如果样样都顺利,还要你努什么力?
9、不知谁说过,两个朋友能好的很长,而三个朋友的友谊总容易有起伏。
10、世界全变了,女孩比男孩更吃香,我有什么办法?
11、有时,我觉得自己像只枕头,离别人的脑袋挨得很*,却猜不透别人是怎么想的。
12、她边擦眼角边说了两句话,令贾里鼻子发酸。
13、世上只有男生苦,没当过男生的不知道。
14、对于男孩来说,智商是第一位,相貌总得往后排排。
15、贾里咧咧嘴,她居然也长大了。女孩子是怪,像是什么都不懂,但其实什么也不少懂。
16、他这个人优点不多,可有一条很突出:很有自知之明。
17、现在想想,有些后悔,其实对女孩,我也有很精彩的观点的。
18、对男孩来说,智商是第一位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边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释:
邻并:邻居。云根:古人认为云生在山石上,石为“云根”。宿:休憩。分:*分。负言:失言。
译文:
隐居的地方邻居很少,长有野草的小路通向废弃的园子。小鸟栖息在池塘边的树上,月光下一个僧人轻敲寺门。桥那头是色彩缤纷的原野,云雾随风飘荡好像山石也跟着移动。我暂且离去但还会再来,定好的日期绝不食言。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访友人李凝未遇的小诗,其具体创作时间难考证。据诗意可知,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等他到达李凝居所时,已经天黑。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于是贾岛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联著称。全诗只是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广为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诗人当然不可能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表明诗人不负归隐的约定。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
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注释
寻:寻访。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一般指的是贤士。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的云雾。
处:行踪,所在。
贾祷的古诗
贾岛的古诗还
贾导的古诗
贾诩的古诗
贾豪的古诗
给贾商的古诗
贾奉雉的古诗
贾生的世古诗
贾艳艳的古诗
贾冰的古诗
含贾生的古诗
关于祈祷的古诗
为病者祈祷的古诗
贾岛的诗古诗网
贾岛的古诗五言
贾岛的古诗大全
贾岛的5首古诗
贾岛的三首古诗
古诗里带贾的
贾岛的五言古诗
姓贾的古诗人
古诗《贾生》的配画
古诗贾政的春思
贾生的古诗标音
贾迎春的古诗
带贾的诗句古诗
为病人祈祷的古诗
千年的祈祷古诗
祈祷来生的古诗
为自己祈祷的古诗
表示相爱不忘的古诗
妈妈的一双手的古诗词
赤壁古诗的感悟
描写山中春雨烟雾蒙蒙的古诗
多情遇上无情雨的古诗
描写清晨的古诗大全
读书学*感悟的古诗
儿的古诗词
古诗词与中考美术鉴赏的结合
描写山水花的古诗
关于游子思亲之情的古诗词
描绘裸子植物的古诗词
描写生活困苦的古诗
关于山水风景画的现代古诗
十首有关传统节日的简单古诗
表达乡思乡愁的古诗
古诗柳枝词的诗配图
伸手就能摸到月亮的古诗
描写梅花的三首古诗词
勤学好的古诗词
描写小青蛙的古诗拼音版
儿时默写过的古诗
每天早晨的七言古诗
带有泰字山的古诗词
内心有愧的古诗
写给邵燕祥的古诗
反映退休生活的古诗词
扎了一只风筝古诗的拼音
积极向上的一些古诗
古诗秋词唐刘禹锡背诵的视频
古诗词朗诵祖国颂的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