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节相思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秋节相思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秋节相思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秋节相思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6岁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对有韵律、有节奏的语言感兴趣,记忆力又好,那么如何利用这段黄金期,让孩子不仅能背诵古诗词,还可以理解古诗词,做到即可以流畅地输入,也能自由地输出?
讲故事!讲故事!讲故事!用故事告诉孩子诗里诗外的知识,用孩子的视角,孩子容易理解的语言,孩子能读懂的画面,把诗的主题、意境、情感传递出来。
书籍配套高品质音频,采用童声与语言艺术大师声音结合,配合特效音效,超剧场感。
针对0~8岁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特点,深耕研发“儿童成长能力”体系,打造精品故事栏目,给孩子声临其境般的故事体验,激发孩子阅读和表达兴趣,全面提升孩子综合素养,由电视台知名主持人,多家青少年儿童出版社代言人雪莹匠心出品。
1、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李白《秋思》
2、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女曰鸡鸣》
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击鼓》
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
5、红笺小字,说尽*生意。——晏殊《清*乐》
6、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汪藻《点绛唇》
7、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风雨》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
9、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10、云山万重,寸心千里。——《鱼游春水》
11、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
1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3、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绸缪》
14、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方岳《听雨》
15、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白《春思》
16、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李白《古意》
17、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8、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杜甫《不见》
19、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女》
2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21、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女曰鸡鸣》
22、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其一》
23、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西洲曲》
24、何日向,江村躲。——郑燮《满江红·思家》
25、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26、心心复心心,结爱务在深。——孟郊《结爱》
27、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杜牧《旅宿》
28、彼其之子,美无度。——《诗经·汾沮洳》
29、长相思,在长安。——李白《长相思·其一》
30、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七哀》
31、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诗经》
32、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
33、青蒲衔紫茸,长叶复从风。——《拔蒲二首》
34、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唐风绸缪》
35、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36、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诗经·绸缪》
37、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38、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西洲曲》
39、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李白《春思》
40、东门之杨,其叶牂牂。——《东门之杨》
41、掩妾泪,听君歌。——李白《夜坐吟》
42、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韦庄《思帝乡》
43、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
44、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室思》
45、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李白《秋思》
46、绿叶紫裹,丹茎白蒂。——宋玉《高唐赋》
47、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48、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49、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
50、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上邪》
5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短歌行》
唐代大诗人王维文采斐然,以五言诗见长,多写山水田园。王维还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和音乐家。少年王维初入长安,卓越的才华世家贵族们瞩目,常常邀请他到宅第中参加聚会,歧王李范就是最为欣赏王维的一位王爷。
歧王李范雅好音乐,曾任太常卿,主管宫廷中的礼乐部门。在乐工伶人中,有一位非常出色的歌唱家,就是李龟年。李龟年歌声美妙,博得了贵族们的青睐。他还擅长弹琴和打羯鼓,被后世誉为“乐圣”。李龟年也不忘奋发读书,刻苦学*,因此能写得一手好诗。于是在歧王府里,年轻的王维与李龟年相遇了,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王维曾写过一首流传甚广的佳作赠予李龟年,就是著名的《相思》,又叫《江上赠李龟年》,创作年代大约是天宝年间。《相思》一出现,就受到宫中乐工的喜爱,乐工为它谱曲,广为传唱。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红豆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唐诗中常把红豆与相思之情联系在一起,而“相思”不限于男女之间的爱情,也包括朋友之间相互思念的含义。
“红豆生南国”,红豆是一种生长在南方的植物,种子质地坚硬,色泽红润,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红艳的颜色。传说古代一位男子被征入伍,后来与男子一同被征的人都纷纷返回家乡,唯独不见男子归来,他的妻子在树下哭泣不止,最终死于树下,化为红豆。于是人们就把红豆称为“相思子”。
其实在王维诗中的红豆,不一定就是“相思子”,还有可能是“赤豆”或者“海红豆”,它们也都有红亮的种子,而且还不像相思子一样带有毒性。不管是哪一种红豆,都代表着对友人的想念。
“春来发几枝?”,诗人发出一个疑问,相思红豆到了春天会发出多少枝新芽?想来春天里植物生长旺盛,红豆一定会长出很多枝枝杈杈,到了结出果实的时候,希望友人能多采下一些,因为红豆最能代表相思之意。这些话听起来很像是对朋友的一种嘱咐,希望朋友也不要忘记自己,“多采撷”寓意相思的红豆代表着两个人之间的绵长的情谊,令人难以忘怀。
王维与李龟年都是当时技艺精湛的音乐家,他们之间更多的惺惺相惜,无关风月。王维能够遇见李龟年本身就是一种幸运,所以他很珍惜这样的友情,想来李龟年也是非常珍惜王维这位朋友的。
安史之乱(755—763)爆发后,李龟年流落江南,靠卖艺为生,总免不了被当地的官员请到府中献唱。李龟年在湘中采访使宴*上,他唱了这首《相思》,又唱了一首王维的《伊州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唱完之后,李龟年突然晕倒在地,失去知觉,因为左耳还尚存一些温暖,他的妻子没有忍心将他埋葬,四天之后李龟年苏醒过来,但是不久之后还是去世了。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一个标志,社会动荡,国力衰退,人们流离失所,生活惨淡。安史之乱*息后,社会秩序也没有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大历五年(770)在长沙一带的杜甫偶遇李龟年,两人回想起当年在长安频繁相见的情景,感慨万千。于是杜甫写下了《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杜甫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一篇,也是杜甫生前所作的最后一首诗。写完这首诗不久,杜甫就离开了人世。
王维和杜甫是唐代极负盛名的诗人,他们都为李龟年写过情感真挚的诗文,可见他们都十分珍惜这位朋友。也许是因为他们都是难得一见的才子佳人,互相吸引,互相欣赏;也许是他们处于国力由盛转衰的变化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们先是看尽繁华,后来又备受磨难,所以更加珍惜彼此间的友情,两位大诗人也因此留下了流芳百世的经典唐诗。
相 思
作者:王维(唐) 朗诵:李进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译文:
红豆生长在南国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
希望你能尽情地采集它们,因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朗诵简介】
李进,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中国网络朗诵奠基人之一,曾获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办的全国朗诵大赛唯一金奖。
雄安语言艺术演绎制作中心艺术总监。
代表作:话剧《商鞅》(角色:商鞅)、舞台剧《切•格瓦拉》(角色:切•格瓦拉)、朗诵《雨巷》(在腾讯有*四百万的点击量)。
全国各大网站以及微信*台均有其朗诵作品,数亿次的点击量。
李进抖音号1511104883
红豆生南国,王维《相思》赏析及其背后的故事探究
◎南郭居士
王维的绝句《相思》,由于这首诗非常有名,几乎家喻户晓,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喜爱,成为人们表达爱情和思念的重要诗篇,由此而产生的关于它的传说也很多。
电视剧《大明宫词》里王维送给太*公主的诗就是这首《相思》。而这首诗到底是写给谁的,有什么动人的历史背景和传奇故事,我想大家应该一定会感兴趣吧。这里笔者将透过一些历史点滴的脉络,带领我们寻找其最佳的答案。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是一首仄起首句不押韵格式的五言绝句,押“四支”韵。*仄为:
*仄**仄,**仄仄*。
仄**仄仄,仄仄仄**。
这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写相思之情,全篇却不离红豆,正是用其相思子之名,以关合相思之情。该诗最核心的两个词就是“相思”和“红豆”。
我们先看标题,关于相思一词,原本有四种解释。其一指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所引起的想念;其二是指相思病(例:“别是发生了恋爱,犯了相思吧。”);其三指树名,又名红豆树(唐牛僧孺《玄怪录·古元之》:“原野无凡树,悉生百果及相思、石榴之辈。”);其四为果名(宋无名氏《采兰杂志》:“ 燕地有频婆,味虽*淡,夜置枕边,微有香气,即佛书所谓频婆, 华言相思也。”)。当然,本诗之相思显然是指第一种意思,并借用了红豆的相思子之名起到双关的作用。
下面对全诗做详细解析。
首句“红豆生南国”,写红豆及产地。那么红豆是什么?是不是只生在南国呢?
有人说红豆是一种豆类产品,也称相思豆,又名相思子,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由于相思豆颜色艳丽,一些人就把它串成手链作为工艺品出售。曾有报道,制作工人在串手链时穿破相思豆外壳,同时扎破了自己的手指后中毒身亡。
而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相思子,别称红豆,藤本,茎细弱,多分枝。是豆科相思子属的一种有毒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种子中含有一种称为相思豆毒蛋白的蛋白质,此毒素具有很强的毒性,误食时会中毒,严重时甚至会丧命。
但红豆还有一个种类,即红豆树,乃珍稀树种。苏州历史上就曾有四棵红豆树。据清·顾震涛《吴门表隐·卷九》记载:“铁树即红豆,郡中只有四树,一在元墓山寺内;一在城东酒仙堂(东禅寺),宋白鸽禅师手植;一在升龙桥南惠太史周惕宅,周惕少从酒仙堂分拆栽成;一在吴衙场明给谏之佳宅内,后易宋、易彭今为吴刺史贻谷所居。”
曾有一个传说,是在汉代的时候,一位丈夫戍边不归,他的妻子就在树下日夜遥望,思念成疾,泣血而死。她死后,树上结出红色的果子,仿佛是这位妻子的血泪凝成,所以红豆被寄予相思之意,又名相思子。
因此,红豆就是红豆树、海红豆及相思子等植物种子的统称,民间看做男女爱情的信物,文学作品中常用以象征爱情或者相思。
那么“红豆生南国”的这个南国又指哪里呢?
藤本红豆分布于热带地区,此乃泛指。而诗中的南国,却有几种说法。郭沫若先生认为诗中的红豆指的是海红豆,海红豆是落叶小乔木,在我国常见于岭南地区。也有人说是在苏州吴衙场,仅存的一株红豆树在吴衙场37号,为清初惠周惕居所“红豆山庄”,现为受保护古建筑。吴衙场的名字来源是明代刑部给事中吴之佳居此,故名。还有人说这与萧统和慧如的爱情有关,这个“南国”是指江南的顾山,当年萧统曾在这里编辑《昭明文选》。还有人说这个“南国”泛指江南。而这个“南国”到底指哪里,后文将继续探究。
接下来的次句是为问句,“春来发几枝”?这一问用语质朴,又极富形象性,未言相思,却似相思已经萌动,设问自然,暗逗情怀,为“采撷”做好铺垫。
第三句“愿君多采撷”,从物转向了情节,寄意友人“多采撷”,那么为什么要“多采撷”,又为点明主题做好了准备,言在此而意在彼,环环相扣。而这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君又指谁呢?后面会有详解。
末句“此物最相思”是全诗的落脚点,寄意于红豆的相思属性,用一“最”字将主题推至极致,委婉而又含蓄,语浅却又情深。从此红豆树名传遍大江南北,使众多俊男倩女为之倾倒。
关于《相思》这首诗,许多人认为描写的是年少的爱情,最后无疾而终。还有人说,这首诗是王维写给他妻子的。由于该诗影响广泛,因此演绎了许多传奇的爱情故事,大体都是情犊初开的少年王维,为表达对所爱之人的思念,触景生情,写成了一首非常感人的诗。而演义较成功的就是电视剧《大明宫词》里太*公主和王维的关系,借此,笔者正好先介绍一下诗作者王维。
王维(701年或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外号“诗佛”。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 (721)进士, 因通音律授大乐丞。不久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二年,被张九龄擢为右拾遗。两年后九龄罢相,他倍感沮丧,有归隐心。二十五年,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思想日趋消极,佛教信仰日益发展。安史乱中被俘,被迫做伪官。乱*,降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而关于太*公主(约665年-713年8月1日),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史书没有记载太*公主的名字 ,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713年因涉嫌谋反,被唐玄宗发兵擒获,赐死于家中。
王维和太*公主是否存在关系,史书中并没有记载,不过两者处于同一个时代倒是事实。太*公主比王维要大30多岁,王维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的时候太*公主早已经死了。也不太可能王维在山西就和在长安的太*公主相交,当时王维才10岁,而太*公主已经40多岁了。且太*公主死的时候,王维仅12岁,两人产生爱情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但影视作品属于文艺范畴,只要不背离或歪曲重要历史事实,这样无关主体的编导和发挥是可以被接受的。
那么这首诗到底是为谁而作的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就是《相思》诗题除了《相思子》和《咏红荳》外,还有一题,叫“江上赠李龟年”。其实本诗不光题目有几个,版本内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南宋大学者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中的版本内容是这样的:“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劝君休采撷,此物最相思。”
由于此诗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因此可以认为此诗是为友人李龟年所作。虽然有人质疑说《江上赠李龟年》是明末凌濛初刊发的王右丞集中才用此标题的,但之前有没有其他地方使用过也并不知道,而这毕竟是最早能说明此诗是为谁所写的实据,在没有证据能证明其错误之前,是可以继续沿用的。
那么李龟年是何许人也,怎么能使王维给他赠诗呢?其中又有哪些曲折悲欢的故事呢?
李龟年,邢州柏仁(今河北隆尧县西部)人,李景伯之子,唐朝音乐家。李龟年善歌,还擅吹筚篥,擅奏羯鼓,也长于作曲等。和李彭年、李鹤年兄弟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而王维于开元九年(公元721年)进士及第即任朝廷太乐丞,是掌管乐和礼的官。李龟年作为皇上御用的著名乐师,王维必然认识,应该就在此时他们交往的过程中,开始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陷长安,唐玄宗仓皇的西逃,王维被安禄山的叛军扣留。李龟年出逃后流落到江南,卖艺为生,此处江南是指唐朝的江南,在今湖南省,其实应该就是《相思》中所说的“南国”。而今天的江南地区在唐朝时是江左。
李龟年在江南流浪的日子里,经常唱这首“红豆生南国”,由此推断这首诗是在天宝年间王维与李龟年别离时候所作,写的是离愁别绪和相思之苦。因为有这样颠簸流离的生活,对这首歌词便体会更深,因此每为人演唱它,听者无不为之动容。当然说具体一些,这首诗是此前两人曾在江上相遇,王维写给李龟年的赠别之诗,因为标题中已明确是“江上赠”。
无独有偶,还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是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所描绘的也不是首次相识。“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又是一年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大历四年(769)三月,漂泊的杜甫离开岳阳到潭州,居留到第二年春天,和流落江、潭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邸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范摅的《云溪友议》有载)。
李龟年流落湖南湘潭后,最后一次在湘中采访使举办的宴会上唱了王维的《相思》,又唱了王维的一首《伊川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燕来时数附书。”表达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但此时唐玄宗也已是风烛残年,四天后李龟年郁郁而终。
总之,王维这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绝句,全诗洋溢着少年的情怀,荡漾着青春的气息,虽说是赠友人李龟年的眷怀之作,但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话儿不离红豆,因为红豆意象的固化而变成了直白的爱情诗鼎峰之作。正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本来是思念弟弟苏辙的诗,也是由于全诗优美缠绵的意境,人们都宁愿相信它是一首爱情诗。
唐代的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很多,王维《相思》就是其中之一,一直在梨园中传唱,属于保留曲目。有人说红豆最早是在部队开始流传,以解相思之苦,因此给它取名为相思豆。也有人说红豆作为相思的信物是在南朝萧太子(古诗十九首的编者)的传说中便已经开端。而经过王维这首诗以及人们的推波助澜,红豆终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为爱情与相思的最高象征。《相思》这首诗也由于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从而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作者简介:
南郭居士,本名郭军,67年生人,陇南市武都工作,籍贯甘肃徽县。有*千篇文学作品在各类报刊书籍及网络*台发表。著有《南郭词文》,并获第三届“中国金融文学奖”诗歌提名奖。合编有《雪藻兰襟》、《清韵十二家》等诗词选集。获“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现代诗入围奖。作品入编第四届中国百诗百*赛。被全国诗词家神州行组委会授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诗词家”及“新时代诗书人家”称号。
系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金融作协、甘肃省作协、《诗刊》子曰诗社会员,《陇南诗词》编审,《成州文学》顾问,《炎黄诗词》总编,雪藻兰襟诗词终审主编,草地诗人主创人员。原精品文化*总编,原《中国诗歌报》诗词创研中心副主编。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
1、意万重:形容表达的思念很多。
2、行人:这里指捎信的人。
3、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4、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译文:
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要写家信禁不住心绪万重。
又恐匆忙倾述诉不尽情思,捎书人临行又打开我信封。
赏析:
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叙事,不事渲染,却有含蕴。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
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
三、四两句,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复恐”二字,刻画心理入微。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写讲诗里。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复恐匆匆说不尽”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淡,像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关于中秋节的相思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相思古诗配画
秋节相思的古诗
与中秋节相思的古诗
秋天的相思古诗
相思古诗的节奏
相思古诗相思的是谁
有舟的相思古诗
相思古诗的图
关于中秋节相思之情的古诗
关于中秋节相思的诗句古诗
卢纶的相思古诗有
有关中秋节寄相思的古诗
相同的相思古诗
相思古诗的图片
相思古诗的配画
140字的相思古诗
苏字的相思古诗
相思古诗句
带夏字的相思古诗
带悦字的相思古诗
相思古诗的导入
等待的相思古诗
与云有关的相思古诗
相思古诗的语速
相思古诗的诗句
含蓄的相思古诗
月亮的相思古诗
相思古诗的内容
李白的相思古诗